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有机化学 / 无环或碳环化合物 / 从含碳原子数较多的烃制备烃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一种原位晶化高沸石废塑料催化裂解微球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411599166.X 2024-11-11 CN119702056A 2025-03-28 刘从华; 赵晓争; 张在云; 张景岩; 张亚丽; 李中付; 刘文琪; 丁兆易; 宁方昊
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晶化高沸石废塑料催化裂解微球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催化剂材料技术领域。将黏土、外加源、预晶化液和组成的混合浆液喷雾干燥成微球;将微球焙烧,焙烧后的微球与含水溶液、模板剂混合得混合物,混合物进行水热晶化,过滤,分离,向水热晶化后的产物中加入磷化合物和金属化合物,混合均匀后进行干燥和焙烧处理,得原位晶化高沸石废塑料催化裂解微球催化剂。本发明原位晶化纳米化ZSM‑5催化剂沸石含量高、中孔发达,分子筛与基质以类似化学键紧密结合,增强了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用于废塑料催化裂解反应,反应活性高,使用寿命长,大幅提高了乙烯、丙烯和丁烯产率,液体产物中富含芳
2 用于油的含有USY和β沸石的加氢裂化催化剂以及利用加氢裂化催化剂加氢裂化烃油的方法 CN202080102533.4 2020-10-30 CN116096495B 2025-02-25 奥默·雷法·科泽奥格鲁; 罗伯特·彼得·霍奇金斯; 渡部光德; 内田浩二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催化剂组合物包括催化剂载体和设置在所述催化剂载体上的至少一种氢化金属组分。所述催化剂载体包括至少一种具有被和锆取代的骨架的USY沸石和至少一种也具有被钛和锆取代的骨架的β沸石。还公开了在加氢裂化过程中使用这种催化剂的方法。
3 化镁为催化剂及模板剂的焦油混合-热解回收方法 CN202411267794.8 2024-09-11 CN119143108A 2024-12-17 赵鹬; 吴星娴; 杨贝贝; 李春雷; 马荣; 李宁
发明提供了一种以化镁为催化剂及模板剂的焦油混合‑热解回收方法,该方法为:将氧化镁在中进行超声分散处理,然后加入煤焦油和二氯甲烷,常温下搅拌后,得到混合体系;然后80℃下搅拌,蒸出溶剂,得到含前驱体,研磨后热裂解,得到热裂解后的粗制碳材料;热解蒸汽进入吸收瓶,收集为热解油;未冷凝的气体被收集到集气袋中;将热裂解后的粗制碳材料酸洗、水洗、乙醇洗、烘干,得到精制的介孔碳材料。本发明以氧化镁作为热解的催化剂和模板剂进行热解处理,并对氧化镁和煤焦油的混合过程进行改进,从而实现煤焦油的高效资源化回收利用,基本可以达到吃干榨净,产品为高表面积介孔碳和低分子量的芳类化合物,可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
4 的制造方法 CN202280063193.8 2022-09-07 CN117957276A 2024-04-30 神田康晴; 上道芳夫; 石原希望; 中筋雄大
发明实现对环境影响小且高效率的烯的制造。所述制造方法包含:对塑料进行热裂解而得到热裂解气体(G1)的热裂解工序;和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将热裂解气体(G1)裂解而得到催化裂解气体(G2)的催化裂解工序。在将热裂解气体(G1)中的烯烃相对于石蜡的比率设为R1、将催化裂解气体(G2)中的烯烃相对于石蜡的比率设为R2的情况下,R2/R1≥1。
5 表面富丝光沸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211289735.1 2022-10-20 CN117917378A 2024-04-23 李经球; 丁键; 吴雅楠; 孔德金
发明涉及丝光沸石合成领域,公开了表面富丝光沸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丝光沸石的表面Si/Al摩尔比为2‑20,体相Si/Al摩尔比为5‑30,且表面Si/Al摩尔比与体相Si/Al摩尔比的比值在0.9以下,其制备方法包括:将摩尔组成为1SiO2:0.02‑0.07Al2O3:0.1‑0.5Na2O:0.02‑0.3S1:5‑50H2O的第一胶液进行第一晶化得到第一晶化产物;将第二胶液(摩尔组成为1SiO2:0.03‑0.15Al2O3:0.1‑0.8Na2O:0.01‑0.3S2:5‑50H2O)与第一晶化产物进行第二晶化。本发明提供的表面富铝丝光沸石特别适合于含大分子类的转化反应过程。
6 一种用于催化热解塑料高选择性转化制芳香的混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202311282541.3 2023-09-28 CN117563661A 2024-02-20 周业丰; 林华萍; 朱立锴; 詹岳瑾
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催化热解塑料高选择性转化制芳香的混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廉价的金属M改性镓基HZSM‑5分子筛催化剂,再与介孔MCM‑41分子筛组合得到的一种混合催化剂。该催化剂可用于塑料定向催化热转化为芳香烃化合物。其中,所述金属M选自Zr、Ce、Fe、Zn中的任意一种。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催化剂,将LLDPE在较为温和的催化热解条件下,达到了93.11%的总芳烃选择性,单环芳烃也达到了73.46%。本发明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价格低廉等优点,工业化应用前景明朗。通过合理有效地再次利用废弃塑料,缓解了资源紧张问题。
7 一种小晶粒富B酸HZSM-5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 CN202210516660.X 2022-05-11 CN117088385A 2023-11-21 张学军; 马健波; 高卓然; 胡亚琼; 康宏敏
发明提供了一种小晶粒富B酸HZSM‑5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该HZSM‑5分子筛粒径小于500nm,且该HZSM‑5分子筛具有很高的B酸量,B酸量大于0.8mmol/g。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源、分子筛、和无机进行混合,在一定温度下反应得到反应产物;步骤2,将硅源、源、水、无机碱混合形成混合物,然后加入步骤1得到的反应产物,晶化,将晶化产物进行洗涤、干燥和焙烧得到ZSM‑5分子筛;步骤3,将ZSM‑5分子筛进行离子交换,得到HZSM‑5分子筛。本发明通过反应原料摩尔配比、反应条件、晶化原料摩尔配比以及晶化条件调整,可以得到小粒径、高B酸量的HZSM‑5分子筛。
8 一种由合成气与芳直接制取对二甲苯的方法 CN201711133301.1 2017-11-15 CN109776249B 2021-05-25 倪友明; 朱文良; 刘中民; 刘勇; 陈之旸; 刘红超; 马现刚; 刘世平
发明公开了一种由合成气与芳直接制取对二甲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包含合成气和除对二甲苯以外的芳烃的原料与催化剂在反应区中在足以转化至少部分原料的反应条件下接触,以得到包含对二甲苯的反应流出物;和从所述反应流出物中分离对二甲苯,其中所述催化剂包含惰性载体限域的高分散金属化物材料、酸性分子筛、和任选的石墨粉和分散剂中至少之一,其中在所述惰性载体限域的高分散金属氧化物材料中,惰性载体为氧化和氧化中至少之一,并且所述金属氧化物以金属计的含量低于或等于10质量%,基于所述惰性载体限域的高分散金属氧化物材料的重量计,和其中所述酸性分子筛选自经过改性的酸性ZSM‑5分子筛、经过改性的酸性ZSM‑11分子筛和它们的混合物。
9 包括沉积在多孔材料上的小尺寸分子筛晶体的催化剂组合物 CN201480048382.3 2014-07-03 CN105517708B 2019-01-22 K-G.霍; J-M.古皮尔; J-P.吉尔森; V.瓦尔特切夫; N.内斯特伦科; D.米努克斯; J-P.达思
催化剂组合物,其包括具有至少2nm的孔径的无机多孔材料和分子筛晶体,特征在于,分子筛晶体具有不大于50nm的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法测量的平均直径,和特征在于,催化剂组合物呈现通过TPD NH3吸附测量的范围为50‑1200μmol/g的酸位点浓度;和所述催化剂组合物的XRD图案与所述无机多孔材料的X射线衍射图案相同。
10 一种改进型液化气芳构化的方法 CN201510699100.2 2015-10-26 CN105295993B 2016-06-01 尚杰; 李前兴
发明涉及一种改进型液化气芳构化的方法,属于液化气深加工技术领域,所述的改进型液化气芳构化的方法的具体步骤为:1)原料预处理;2)一次芳构化反应;3)产物分离;4)脱丙烷;5)二次芳构化反应来生产95%以上的丙烷,本发明在原液化气芳构化的基础上增加脱丙烷和二次芳构化步骤,改进后油收率大约45%左右;改进后生产的饱和四烯含量在1%左右,其余组分主要为异丁烷和正丁烷,脱丙烷塔产出的丙烷纯度达95%以上,可单独出售,也可按一定比例与饱和碳四配制成车用液化气,并且改进后的液化气芳构化的方法操作简单,能够满足生产的需要。
11 一种微波法直接制备负载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方法 CN201210061536.5 2012-03-12 CN102614926B 2016-04-20 魏贤勇; 宗志敏; 岳晓明; 王英华; 樊星; 赵云鹏; 孙兵; 卿宇; 王玉高; 李鹏; 陈博; 刘畅; 黄莉丽; 周俊; 路遥
一种微波法直接制备负载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方法,属于超强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1)将重量比为1:500的NaHCO3与纳米管充分混合搅拌,并置于微波反应器中焙烧,获得负载Na催化剂载体;(2)将负载Na催化剂载体放在微波辐射加热,逐滴加入五氯化锑(SbCl5)和三氟甲磺酸三甲基酯(F3CSO3Si(CH3)3)混合溶液,搅拌、浸渍,获得悬浮混合液;(3)过滤悬浮混合液,获得固体前驱体和混合溶液;(4)将固体前驱体放置于微波反应器中,微波辐射加热、焙烧,获得固体超强酸催化剂雏形;(5)以固体超强酸催化剂雏形为原料,按照步骤(2)、(3)和(4)操作1-5次,完成。优点:利用微波法制备的负载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催化加氢裂解活性高且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12 一种低歧化用介孔催化剂及其应用 CN201010232847.4 2010-07-16 CN102335631B 2015-05-13 袁桂梅; 陈胜利; 桑磊; 马蕊英; 李睿
发明涉及一种低歧化用介孔催化剂及应用该催化剂的低碳烯烃歧化反应方法。所述的催化剂由载体和活性组分组成,其中:所述载体为介孔,其平均孔径为5~25nm,孔径集中分布跨度小于5nm的孔的体积分数大于80%,比表面积大于230m2/g;所述活性组分选自铼、钼和钨中的至少一种金属或其氧化物,活性组分的重量含量为1~30%。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以及应用该催化剂的低碳烯烃歧化反应方法。本发明的低碳烯烃歧化反应的工艺条件为:固定床反应器,反应温度为20~300℃,反应表压为0~10MPa,重时空速为0.1~10h-1。应用本发明的催化剂进行低碳烯烃歧化反应,可提高转化率,延长催化剂寿命。
13 包含生物衍生的酯类组分的专用成品润滑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201180034953.4 2011-07-26 CN103003398A 2013-03-27 D·C·克雷默; N·A·凯特里尔; N·T·诺茨; M·E·冈崎; S·J·米勒; S·A·埃洛马里; R·谢; A·G·希; W·洛; 周震; R·A·贝尔; J·A·扎卡里恩; G·L·法甘; S·贝雷特
发明总体上涉及制造包含生物衍生的二酯类物质的专用成品润滑剂组合物的方法。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使生物衍生的脂肪酸部分与费-托/气变液反应产物和/或副产物(例如气变液产生的α-烯)反应以获得生物衍生的二酯类物质,然后可将该生物衍生的二酯类物质选择性地与基础油和一种或多种添加剂物质进行调和以获得具有生物质衍生的组分的专用成品润滑剂产品。
14 来自生物质废物离解的基耐用物品和可再生燃料 CN201180009299.1 2011-02-14 CN102906227A 2013-01-30 罗伊·E·麦卡利斯特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在封存的同时从生物质废物生成可再生能量的技术、系统、设备和材料。在一个方面,通过反应器进行的使天然生物质废物离解成可再生源能量或碳副产物或二者的方法包括接收在厌反应下离解的天然生物质废物,所述天然生物质废物包含碳、氢和氧。从外部热源回收废热以加热所接收的天然生物质废物。使经加热的天然生物质废物离解以产生可再生燃料、碳副产物或二者。所述离解包括压实经加热的天然生物质废物、自内部热源生成热,和将所产生的热在压下应用到经压实的生物质废物中。
15 一种四催化转化方法 CN201010256488.6 2010-08-19 CN102372557A 2012-03-14 王明党; 郑红霞; 李彦平; 岳晓伟
发明公开了一种四催化转化方法,碳四在改性择形分子筛催化剂存在,温度230~450℃,压0.1~1.0MPa,空速0.01~1.2小时-1条件下在反应器中反应,分离反应产物得到丙烷和芳,以催化剂总重量计,催化剂由15~95重量%的分子筛和5~85重量%的粘结剂组成。
16 用于制备异丁烯的固体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200610030973.5 2006-09-08 CN100420518C 2008-09-24 王筠松; 金仙丽; 卢冠忠; 郭杨龙; 郭耘; 张志刚; 王艳芹; 刘晓晖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异丁烯的固体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组分和重量百分比含量包括:三20-90%;二氧化0.1-20%;SO4=0.5-50%,卤素0.5-20%。所述的催化剂可用于甲基叔丁基醚裂解制异丁烯反应。本发明的催化剂主要用于低温下的甲基叔丁基醚裂解反应,可获得高的异丁烯、甲醇选择性和高的甲基叔丁基醚裂解转化率,同时不需向甲基叔丁基醚裂解反应体系中加入等的惰性物质,能耗低,设备利用率高。
17 九及其以上重质芳脱烷基与烷基转移催化剂 CN200610025096.2 2006-03-27 CN101045208A 2007-10-03 郭宏利; 杨德琴; 邹薇
发明涉及一种九及其以上重质芳脱烷基与烷基转移催化剂,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加工处理碳九及其以上重质芳烃增产苯、甲苯和二甲苯时,重质芳烃转化率低、目的产品收率低、甲基保持率低、芳环开环严重、稳定性差等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组分以重量份数计包含SiO2/Al2O3摩尔比为10~100的氢型沸石20~90份、粘结剂10~80份和钯的化物0.001~5份组成催化剂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碳九及其以上重质芳烃脱烷基与烷基转移,增产苯、甲苯和二甲苯的工业生产中。
18 异烯和/或叔烷基醚的生产工艺 CN00134092.1 2000-12-13 CN1358695A 2002-07-17 周继东; 韩春国; 姚振卫; 李学雷; 张冰冰
发明公开了一种异烯(叔烯烃)和/或叔烷基醚的生产工艺。本发明在将含有异烯烃的混合烃和醇反应所得的叔烷基醚产品进行分离时,采用在单一分馏塔的提馏段内侧线采出符合裂解要求的高纯度叔烷基醚产品,这样在制备叔烷基醚和/或异烯烃时,可节省设备费用和能耗;本发明还增设第二醚化反应区中分馏塔塔底回流线或侧采出线,以提高进入醚裂解反应器的叔烷基醚原料量,从而增加该系统的异烯烃产品量;本发明还将现有技术所用的洗塔改为静态混合器和分离罐,以进一步节省设备费用;本发明还将分离出的低分子量醚的轻组分馏分循环至醚合成反应器,以抑制醚化反应中的副反应,从而提高该系统醇的利用率。
19 由双戊烯制备甲苯的生产方法及所用催化剂 CN99120955.9 1999-09-23 CN1292371A 2001-04-25 朱昌朋; 黄金龙
发明公开了一种由双戊烯制备甲苯的生产方法及所用催化剂,由双戊烯脱氢异构得到高纯度的易脱异丙基的对甲基异丙苯,继而脱异丙基合成甲苯所用催化剂及反应工艺。其特性在于双戊烯脱氢异构采用了以胶为载体的钯催化剂,由对甲基异丙苯脱异丙基采用热处理或铵离子交换的分子筛为催化剂,反应总收率可达67.5%。两步反应温度均低于350℃,反应器可采用油浴加热,易于工业化。
20 生产乙炔和合成气的方法 CN96122478.9 1996-10-15 CN1155532A 1997-07-30 M·巴什特勒; R·R·施努勒; P·帕什勒; O·沙德斯泰格; W·加斯坦休伯; G·施林德维茵; R·康尼格
发明涉及一种通过用气部分氧化生产乙炔和合成气的方法,其中将气态反应物分别预热,在混合区充分混合,经过燃烧炉后反应并在反应后用急冷介质快速急冷,进一步的特征在于水急冷介质在一封闭系统内再循环。优选气态反应物的比例应使反应生成的乙炔和烟灰达到50到500的重量比。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