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有机化学 / 无环或碳环化合物 / 从含碳原子数较多的烃制备烃 / ·在未稠合的六元芳环间的键上裂解多芳基化合物,例如联苯裂解为苯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选择性开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10665167.4 2015-10-15 CN106582628A 2017-04-26 李旭光; 孔德金; 陈燕; 姜向东
发明涉及一种选择性开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多环芳开环选择性差,单环芳烃收率低,催化剂失活速率快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催化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63.5~68.4%选自、无定形铝或沸石分子筛中的至少一种,20~30%的拟薄铝石,0.1~1.5%贵金属Ir,0.1~5%金属Ba、Zn或Mg中的至少一种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多环芳烃开环选择性高、单环芳烃收率高,催化剂失活速率慢的特点,可用于芳烃炼制领域。
2 一种利用木质素定向制苯的方法 CN201210186071.6 2012-06-07 CN102701898B 2014-06-11 李全新; 巩飞艳; 范明慧; 朱九方; 姜沛文; 邓淑梅
发明涉及利用木质素定向制备苯的方法。它选用腔内设置有导电金属丝的筒形固定床催化反应器,第一步将木质素解聚转化为芳香类单体,通入原料为木质素,催化剂是粉末状的沸石催化剂或含过渡金属镍元素的改性沸石催化剂,使用量是使每小时的催化剂与木质素的重量比为0.3-10,产品是液态芳香类单体混合物;第二步使芳香类单体混合物定向转化为苯,通入原料为已经预热到200-250oC的芳香类单体混合物,催化剂是粉末状的含Re元素的沸石催化剂,使用量使每小时芳香类单体混合物与含Re元素的沸石催化剂的重量比为0.2-15,产品是以苯为主的混合液体。本方法无需外在氢源、原料资源丰富,可以在中温常压和绿色温和反应环境中获得较高的苯产率和苯选择性。
3 单环芳香族的制造方法 CN201280020101.4 2012-03-23 CN103597060A 2014-02-19 柳川真一朗; 伊田领二; 岩佐泰之; 小林正英; 安井进; 杉宜重; 福井敦; 南云笃郎
发明涉及制造原子数为6~8的单环芳香族的单环芳香族烃的制造方法,其具有:裂化重整反应工序,在该工序中,使原料油与催化剂接触、反应,从而得到含有单环芳香族烃的产物;精制回收工序,在该工序中,将由在裂化重整反应工序中生成的产物分离出来的单环芳香族烃精制、回收;以及下述(1)或(2)中所述的工序:(1)加氢反应工序,在该工序中,对由在裂化重整反应工序中生成的产物分离出来的重质馏分进行加氢;稀释工序,在该工序中,将在加氢反应工序中得到的重质馏分的加氢反应物的一部分作为稀释油送回到加氢反应工序中;和循环利用工序,在该工序中,将在加氢反应工序中得到的重质馏分的加氢反应物送回到裂化重整反应工序中;(2)稀释工序,在该工序中,在由在裂化重整反应工序中生成的产物分离出来的重质馏分中加入稀释剂;加氢反应工序,在该工序中,对混合物进行加氢;和循环利用工序,在该工序中,将在加氢反应工序中得到的混合物的加氢反应物送回到裂化重整反应工序中。
4 一种酚焦油资源化处理回收的方法 CN202411734779.X 2024-11-28 CN119569544A 2025-03-07 王根林; 黄杰军; 戚明甫; 王峰; 李龙; 孙伟; 司建鑫
申请提供了一种酚焦油资源化处理回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对酚酮焦油进行脱轻,分离出轻馏分,得到脱轻物料;(2)在脱轻物料中加入裂解催化剂和,在高于一个标准大气压和高于室温的条件下,进行裂解反应,得到裂解产物。本申请还提供了实施本发明的方法的工艺装置。
5 选择性开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10665167.4 2015-10-15 CN106582628B 2019-07-05 李旭光; 孔德金; 陈燕; 姜向东
发明涉及一种选择性开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多环芳开环选择性差,单环芳烃收率低,催化剂失活速率快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催化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63.5~68.4%选自、无定形铝或沸石分子筛中的至少一种,20~30%的拟薄铝石,0.1~1.5%贵金属Ir,0.1~5%金属Ba、Zn或Mg中的至少一种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多环芳烃开环选择性高、单环芳烃收率高,催化剂失活速率慢的特点,可用于芳烃炼制领域。
6 可再生的多环芳转化为单环芳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201310512550.7 2013-10-28 CN104549469B 2017-09-15 李旭光; 郑均林; 孔德金; 姜向东
发明涉及一种可再生的多环芳转化为单环芳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多环芳烃转化深度低,单环芳烃收率低和选择性低,催化剂再生性能差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催化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30~65% MOR型沸石和ZSM‑12分子筛的混合物,34.5~69.9% 选自γ‑、η‑氧化铝或拟薄铝石中的至少一种为粘结剂和0.1~0.5% 选自Pt、Pd或Ir中的至少一种金属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该催化剂再生性能较好,该催化剂可用于重质多环芳烃转化为单环芳烃的工业生产中。
7 用于由多环芳香制备有价值的轻质芳香烃的加氢裂化催化剂 CN201180056152.8 2011-10-21 CN103221131A 2013-07-24 金度完; 高在玄; 李相日; 李承雨; 吴承勋; 高在石; 金容升; 金庆錄; 崔先; 金洪赞; 吴尚勋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由来源于石油的多环芳香制备有价值的轻质芳香烃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其包含(i)β-沸石;(ii)拟薄石;(iii)选自第VIII族和第VIB族金属中的一种或多种金属,并且还包含助催化剂组分,从而由LCO(轻循环油)制备最大量的BTX(苯、甲苯、二甲苯)。
8 由重质烷基芳香族化合物和烷基桥接的非缩合烷基芳香族化合物采收轻质烷基单芳香族化合物的方法 CN201880012324.3 2018-02-16 CN110312695A 2019-10-08 布鲁斯·理查德·比德尔; 维诺德·拉玛塞珊; 拉坎·苏莱曼·比拉乌斯; 奥默·R·克赛奥卢; 罗伯特·P·霍奇金
本公开的实施方案描述了通过转化为非缩合烷基单芳香族化合物而由含有烷基桥接的非缩合烷基多芳香族化合物的料流采收较轻的单芳香族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反应器供应含有烷基桥接的非缩合烷基芳香族化合物的进料和氢气流。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使烷基桥接的非缩合烷基多芳香族化合物在合适的催化剂的存在下与氢气反应,以生成烷基单芳香族化合物。该方法可包括处理烷基单芳香族化合物以生成有价值的产物,如对二甲苯。公开并要求保护各种其他实施方案。
9 含硫多环芳转化为单环芳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201310512696.1 2013-10-28 CN104549473B 2017-09-15 郑均林; 李旭光; 孔德金; 侯敏
发明涉及一种含硫多环芳转化为单环芳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含硫多环芳烃转化深度低,单环芳烃收率低和选择性低,催化剂失活速率快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催化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30~65% FAU型沸石和ZSM‑12分子筛的混合物,33.5~69.8% 选自γ‑、η‑氧化铝或拟薄铝石中的至少一种为粘结剂和0.1~0.5% 选自Pt、Pd或Ir中的至少一种金属和0.1~1%选自La、Ce或Sn中的至少一种金属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该催化剂可用于含硫的多环芳烃转化为单环芳烃的工业生产中。
10 原料多样化生产对二甲苯的方法 CN201310512573.8 2013-10-28 CN104557429B 2016-09-07 李经球; 郭宏利; 孔德金; 杨德琴
发明涉及一种原料多样化生产对二甲苯的方法,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存在原料来源单一、原料调整灵活性差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来自催化裂化的轻循环油进入选择性加氢开环单元生成混合物Ⅰ;所述混合物Ⅰ中的C5~C6轻作为反应原料与重整油一起引入重整单元,反应生成混合物Ⅱ;所述混合物Ⅰ中C7‑C10引入烷基转移单元反应生成混合物Ⅲ;混合物Ⅱ和Ⅲ一起进入产品分离单元,分离出C5‑C6组分返回重整单元,C7组分返回烷基转移单元,C8及以上组分进入二甲苯塔;二甲苯塔顶八芳烃进入对二甲苯吸附分离单元获得对二甲苯产品,塔底组分进重芳烃塔,分离出C9‑C10组分返回烷基转移单元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对二甲苯工业生产。
11 用于由多环芳香制备有价值的轻质芳香烃的加氢裂化催化剂 CN201180056152.8 2011-10-21 CN103221131B 2015-12-09 金度完; 高在玄; 李相日; 李承雨; 吴承勋; 高在石; 金容升; 金庆錄; 崔先; 金洪赞; 吴尚勋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由来源于石油的多环芳香制备有价值的轻质芳香烃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其包含(i)β-沸石;(ii)拟薄石;(iii)选自第VIII族和第VIB族金属中的一种或多种金属,并且还包含助催化剂组分,从而由LCO(轻循环油)制备最大量的BTX(苯、甲苯、二甲苯)。
12 单环芳香族的制造方法 CN201280020101.4 2012-03-23 CN103597060B 2015-12-02 柳川真一朗; 伊田领二; 岩佐泰之; 小林正英; 安井进; 杉宜重; 福井敦; 南云笃郎
发明涉及制造原子数为6~8的单环芳香族的单环芳香族烃的制造方法,其具有:裂化重整反应工序,在该工序中,使原料油与催化剂接触、反应,从而得到含有单环芳香族烃的产物;精制回收工序,在该工序中,将由在裂化重整反应工序中生成的产物分离出来的单环芳香族烃精制、回收;以及下述(1)或(2)中所述的工序:(1)加氢反应工序,在该工序中,对由在裂化重整反应工序中生成的产物分离出来的重质馏分进行加氢;稀释工序,在该工序中,将在加氢反应工序中得到的重质馏分的加氢反应物的一部分作为稀释油送回到加氢反应工序中;和循环利用工序,在该工序中,将在加氢反应工序中得到的重质馏分的加氢反应物送回到裂化重整反应工序中;(2)稀释工序,在该工序中,在由在裂化重整反应工序中生成的产物分离出来的重质馏分中加入稀释剂;加氢反应工序,在该工序中,对混合物进行加氢;和循环利用工序,在该工序中,将在加氢反应工序中得到的混合物的加氢反应物送回到裂化重整反应工序中。
13 原料多样化生产对二甲苯的方法 CN201310512573.8 2013-10-28 CN104557429A 2015-04-29 李经球; 郭宏利; 孔德金; 杨德琴
发明涉及一种原料多样化生产对二甲苯的方法,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存在原料来源单一、原料调整灵活性差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来自催化裂化的轻循环油进入选择性加氢开环单元生成混合物Ⅰ;所述混合物Ⅰ中的C5~C6轻作为反应原料与重整油一起引入重整单元,反应生成混合物Ⅱ;所述混合物Ⅰ中C7-C10引入烷基转移单元反应生成混合物Ⅲ;混合物Ⅱ和Ⅲ一起进入产品分离单元,分离出C5-C6组分返回重整单元,C7组分返回烷基转移单元,C8及以上组分进入二甲苯塔;二甲苯塔顶八芳烃进入对二甲苯吸附分离单元获得对二甲苯产品,塔底组分进重芳烃塔,分离出C9-C10组分返回烷基转移单元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对二甲苯工业生产。
14 含硫多环芳转化为单环芳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201310512696.1 2013-10-28 CN104549473A 2015-04-29 郑均林; 李旭光; 孔德金; 侯敏
发明涉及一种含硫多环芳转化为单环芳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含硫多环芳烃转化深度低,单环芳烃收率低和选择性低,催化剂失活速率快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催化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30~65%FAU型沸石和ZSM-12分子筛的混合物,33.5~69.8%选自γ-、η-氧化铝或拟薄铝石中的至少一种为粘结剂和0.1~0.5%选自Pt、Pd或Ir中的至少一种金属和0.1~1%选自La、Ce或Sn中的至少一种金属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该催化剂可用于含硫的多环芳烃转化为单环芳烃的工业生产中。
15 可再生的多环芳转化为单环芳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201310512550.7 2013-10-28 CN104549469A 2015-04-29 李旭光; 郑均林; 孔德金; 姜向东
发明涉及一种可再生的多环芳转化为单环芳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多环芳烃转化深度低,单环芳烃收率低和选择性低,催化剂再生性能差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催化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30~65%MOR型沸石和ZSM-12分子筛的混合物,34.5~69.9%选自γ-、η-氧化铝或拟薄铝石中的至少一种为粘结剂和0.1~0.5%选自Pt、Pd或Ir中的至少一种金属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该催化剂再生性能较好,该催化剂可用于重质多环芳烃转化为单环芳烃的工业生产中。
16 一种利用木质素定向制苯的方法 CN201210186071.6 2012-06-07 CN102701898A 2012-10-03 李全新; 巩飞艳; 范明慧; 朱九方; 姜沛文; 邓淑梅
发明涉及利用木质素定向制备苯的方法。它选用腔内设置有导电金属丝的筒形固定床催化反应器,第一步将木质素解聚转化为芳香类单体,通入原料为木质素,催化剂是粉末状的沸石催化剂或含过渡金属镍元素的改性沸石催化剂,使用量是使每小时的催化剂与木质素的重量比为0.3-10,产品是液态芳香类单体混合物;第二步使芳香类单体混合物定向转化为苯,通入原料为已经预热到200-250oC的芳香类单体混合物,催化剂是粉末状的含Re元素的沸石催化剂,使用量使每小时芳香类单体混合物与含Re元素的沸石催化剂的重量比为0.2-15,产品是以苯为主的混合液体。本方法无需外在氢源、原料资源丰富,可以在中温常压和绿色温和反应环境中获得较高的苯产率和苯选择性。
17 単環芳香族炭化素製造用触媒および単環芳香族炭化水素の製造方法 JP2011505307 2011-01-20 JP5919587B2 2016-05-18 柳川 真一朗; 小林 正英; 早坂 和章
18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ingle-ring aromatic hydrocarbon JP2010294186 2010-12-28 JP5587761B2 2014-09-10 真一朗 柳川; 正英 小林; 泰之 岩佐; 領二 伊田
19 JPS518929B1 - JP2091370 1970-03-13 JPS518929B1 1976-03-22
20 JPS5046630A - JP6922173 1973-06-21 JPS5046630A 1975-04-25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