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41 一种矢量控制垂直起降无人机 CN202110617893.4 2021-06-03 CN113511334A 2021-10-19 朱挽强; 陈健梅; 张雪明
申请提供一种矢量控制垂直起降无人机,能源部设置在机身内;动部设置在机身内;主升力翼对称设置在机身两侧;主螺旋桨分别设置在机身两侧的主升力翼处,且主螺旋桨的旋转轴与机身的长度方向平行;矢量姿态控制螺旋桨设置在机身的头部,且其旋转轴的朝向可调节。垂直起落架设置在机身上。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实现无人机的垂直起降,并且头部设有矢量姿态控制螺旋桨,在无人机起飞和落地过程中处于最大拉力状态,抗能力强。由于头部可调度的矢量姿态控制螺旋桨提供的拉力形成的“悬吊”作用和所具有方向调整功能,使得整机具有在运动的舰艇、汽车上起落的能力。因此,这样能够可靠地实现无人机的垂直起降。
42 无人机对接系统 CN201980066141.4 2019-08-09 CN113226923A 2021-08-06 克里斯·黑根
一种用于多翼型无人机(50)的无人机对接系统(10),包括一具有一接收器(26)的对接站(20)。该接收器(26)适合于连接到安装在无人机(50)顶部的一对接结构(52),使得当无人机(50)对接于对接站(20)时,无人机(50)悬挂在对接站(20)的下方。提供一自动防故障的机械结构连接(56、32),以将对接结构(52)连接到接收器(26)。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电磁体(34、58)来将对接结构(52)连接到接收器(26),可适当控制电磁体(34、58)以为无人机(50)在对接和自由飞行状态之间提供平滑转换,并且可选地引导对接结构(52)对准接收器(26)。无人机(50)适当地具有能使无人机在监控和犯罪预防/侦查方面发挥作用的有效载荷
43 具有分布式电池的无人驾驶运输飞行器及其供电方法 CN201980069328.X 2019-09-10 CN112912310A 2021-06-04 马克·霍尔布洛克·汉纳; 道格拉斯·摩根·汉纳
一种电池供电型无人驾驶飞行器具有:中心单元;多个转子单元,所述多个转子单元耦接到所述中心单元;多个电池组件;以及多个电路部件,所述多个电路部件包括中央控制电路和由所述中央控制电路控制的至少飞行控制子系统、检测和回避子系统以及紧急通信子系统。所述中心单元接纳所述电路部件中的一者或多者,并且具有用于容纳一个或多个乘客或货物物品的舱。每个转子单元包括推进模,所述推进模块功能性地耦接到所述中央控制电路。所述一个或多个电池组件被配置为由所述飞行控制子系统控制以便至少向所述推进模块供电,并且与所述中心单元相距一定距离以便减少对所述中心单元中的所述电路部件的电磁干扰
44 航空器垂直起降的升装置、飞行器及固定翼航空器 CN202110303884.8 2021-03-22 CN112829925A 2021-05-25 冯少孔; 冯一龙; 熊燕; 冯源
发明提供一种航空器垂直起降的升装置、飞行器及固定翼航空器,包括:设置于支撑部件上方的离心叶轮;设置于支撑部件下方的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与离心叶轮通过传动轴连接,动力装置通过传动轴驱动离心叶轮进行旋转,在支撑部件上方形成负压区,在支撑部件上产生向上升力;设置于支撑部件外围的导向罩,导向罩与支撑部件通过连接件连接;被离心叶轮推向支撑部件外围的空气形成气流并平射向导向罩,通过导向罩改变气流的方向使其向正下方喷射,在导向罩上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本发明可使升力直接作用在航空器机体上,传动轴仅驱动叶片转动,不承受机体和载荷的重量,极大提高直升机和旋翼式无人机及垂直起降固定翼飞行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5 超音速涡旋飞碟旋翼直升升两用飞机构成方法 CN202011397153.6 2020-11-23 CN112498682A 2021-03-16 杨清太; 杨建军
发明超音速涡旋飞碟旋翼直升升两用飞机构成方法的目的是发明一种既有直升飞机全部优点,又具备固定翼飞机优点的新型多功能综合性飞机;即集直升机旋翼机、固定翼飞机优点和功能的飞机,也可以称作全能飞机构成方法。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由超音速涡旋发生器、飞碟旋翼、旋翼动、鸟升动力和固定翼型机体五部分构成。第一步是对现有直升飞机的旋翼进行改造,第二步是在本发明的飞碟旋翼上部加装一个超音速涡旋发生器、第三步是改造原有旋翼直升飞机动力及形状为驱动飞碟旋翼的动力及固定翼飞机机体的形状,第四步是在飞机机体的前部安装鸟升动力即左右对称的可以各自独立倾转的动力。
46 具备呈长条状延伸的主体部的飞行体 CN201880095575.2 2018-07-19 CN112424066A 2021-02-26 铃木阳一
发明提供一种作业部能够相对于作业对象接近到适当的距离的飞行体。本发明的飞行体具备:飞行部,其至少具备多个旋翼和驱动旋翼的达;主体部,其沿垂直方向呈长条状延伸;以及连接部,其将飞行部与主体部以能够相互位移的方式连接。飞行体的主体部在垂直方向上的全长为飞行部在平方向上的最大直径的两倍以上。主体部具有比连接部更靠上侧的上部和比连接部更靠下侧的下部,上部的长度为下部的长度的三倍以上。
47 磁悬浮园碟状飞行器 CN201910715126.X 2019-08-05 CN112319812A 2021-02-05 李越标
磁悬浮空心扇悬浮无接触,无磨擦磨损。旋翼叶片由内毂和外毂相连成一体,翼尖部有外毂作保障,翼叶面宽受大不变形,翼根部远离圆中心有足够空间设置翼根,因旋翼叶片数多、叶面宽,旋翼实度达0.9以上,所以低速运转就能产生大风量的推动力。转速低噪音就小,降噪。采用圆盘式直线电机作动力驱动,着力点远离圆中心,据杠杆原理可用十分之一或更小的动力就能产生相当于机械中心轴传动所需的大功率发动机产生的动力效果。采用数台小功率直线电机驱动,启动用电流小,且利散热。通过上下缓冲气室端盖上的可调向圆形、扇形进排气口及栅叶片和前后端进排气口及栅叶片相配合,开闭转换改变气流方向的风态模式,实现垂直起降、悬停、飞行。
48 无翼飞行器 CN202011209933.3 2020-11-03 CN112319799A 2021-02-05 谭成刚
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翼飞行器,它包括机壳和驱动机组;机壳包括外壳,外壳顶面中部设有进气口、周缘设有排气口,外壳内设能量转换舱,能量转换舱的输入端与进气口连通、输出端与排气口连通,排气口内设调节组件以调控排气量和排气方向;驱动机组设置于能量转换舱内,空气从进气口进入后经驱动机组加速加热从排气口输出产生推进,以飞行器为中心形成散热循环,从飞行器顶部中心向外侧下方周围递减扩散形成风幕涡旋环;同时飞行器的上方形成低压区产生吸引力让飞行器向低压区域靠拢;推进力和吸引力与飞行器的重力达到平衡时飞行器滞空悬浮,加大驱动机组输出功率提升飞行高度;通过调节排气量提升飞行速度,切换排气方位通道改变飞行方向。
49 用于移动地理围栏的系统和方法 CN201580078621.4 2015-03-31 CN107531324B 2021-02-05 龚明; 戴劲; 崔浩; 王晓东; 黄晗; 吴军; 范伟; 马宁; 荣新华; 林星森
发明提供了针对无人飞行器安全的系统和方法。可以使用认证系统来确认无人飞行器和/或用户身份并且提供用户与无人飞行器之间的安全通信。所述无人飞行器可以根据一组飞行管制进行操作。所述组飞行管制可以与所述无人飞行器附近的地理围栏设备相关联。
50 无线充电无人机 CN201610439072.5 2016-06-17 CN106081106B 2021-02-05 刘均; 刘新; 宋朝忠; 欧阳张鹏
发明公开一种无线充电无人机包括机身、机翼、仿生机械腿以及设于机身上的接收装置,所述接收装置用于接收设于地面的能量发射装置发射的能量,所述仿生机械腿与机身底部枢接。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设在机身上的接收装置配合地面的能量发射装置,使无人机具备了较长的续航时间,增加了使用者的便利性和体验性。
51 自旋飞行体翼片延时释放装置 CN202010926746.0 2020-09-07 CN112173102A 2021-01-05 张晓光; 王华; 翟小丽
发明提供了一种自旋飞行体翼片延时释放装置,包括:圆筒形翼座,其沿轴向套设在所述旋转飞行体外部,并可相对所述旋转飞行体旋转;至少第一翼片和第二翼片,所述第一翼片、第二翼片安装在所述翼座上,并可相对所述翼座处于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紧机构,用于将所述翼片相对所述翼座锁定在折叠状态;推杆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锁紧机构动作以解除锁紧机构对所述翼片的锁定;以及翼片自弹定位机构,用于在所述推杆机构解除所述锁紧机构对所述翼片的锁定时,驱动所述翼片由折叠状态旋转至展开状态,并将所述翼片相对所述翼座锁定在展开状态。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紧凑的特点,能够有效解决旋转飞行体与升翼片之间有相对转动情况下的翼片作动问题。
52 使用飞行器电缆上安装和拆卸设备的系统和方法 CN201980030511.9 2019-03-03 CN112088127A 2020-12-15 埃亚勒·埃利亚胡·米龙; 尼姆罗德·桑德勒曼
一种将电缆设备安装在电网的电缆上并从电缆拆卸电缆设备的系统、方法和/或计算机程序,该安装设备包括:第一耦接部分,布置成将安装设备附接至飞行器;第二耦接部分,布置成将电缆设备附接至安装设备;以及导航部分,可操作以使用户能够导航飞行器以便将电缆设备的凹槽引导至电缆,和/或自动地导航飞行器以将电缆设备的凹槽引导至电缆,和/或使用户能够将飞行器导航至电缆设备,和/或将飞行器自动导航至电缆设备。
53 一种积木式空中组合/分离无人飞行器 CN202010628472.7 2020-07-01 CN111942584A 2020-11-17 李岩; 鲍君波; 王钢林; 张文琦; 朱海涛; 段辰龙; 韩硕
发明公开一种积木式空中组合/分离无人飞行器,飞行器单体为左右对称飞翼结构,具有左侧翼、右侧翼与对接机构;两飞行器单体间通过两侧翼上设计的对接机构实现两者间的对接,通过设计的紧机构实现对接过程中的两飞行器单体间的锁紧。多个飞行器单体根据中央控制计算机发出的对接指令,同时根据预设的对接方案,进行分批对接,最终构成大展弦比飞行器。本发明多个小型飞行器能够在升空后自主对接成为具有更高飞行效率的大展弦比飞行器,经过长时间巡航到达指定目的地后分散执行任务,解决了小型“蜂群”飞行器航程短的问题,使其兼备小型“蜂群”飞行器的灵活性以及大型飞行器的长航程,从而大幅度提升飞行器的任务多样性及场景适应性。
54 自推进产生推的控制力矩陀螺仪 CN201980022830.5 2019-03-28 CN111936742A 2020-11-13 J·A·马塞尔; J·S·奇门蒂
发明包括一种用于个人飞行器的新型推进方法和装置,该个人飞行器总体上由包含产生推陀螺仪飞轮的陀螺仪活动组件组成。在优选实施例中,陀螺仪为无轮毂陀螺仪。陀螺仪飞轮沿其周边环整合成永磁体,而具有翼型截面和正入射辐条在旋转时产生气流。辐条将陀螺仪的周边环与较小的中心无毂环联接。电磁体固定组件邻近陀螺仪飞轮,其产生使陀螺仪活动组件旋转的相位磁场。本发明包括一种没有外部电机的独立装置,该组件为具有自稳定陀螺仪的电机,自稳定陀螺仪产生可用于推进空中、陆地和海上交通工具的定向气流。
55 移动体的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及管理服务器 CN201980020306.4 2019-03-19 CN111886635A 2020-11-03 伊藤洋; 长井诚; 大馆正太郎; 惣野崇; 藤原明彦; 松本恒平; 广濑史也
管理系统(10)具有移动管理部(30),该移动管理部(30)通过通信装置(62、102)与包括自主移动体的多个移动体(26)进行通信,对多个移动体的移动进行管理,其中所述自主移动体具有用于自主移动的自主控制部(154),自主移动体具有显示装置(158),该显示装置(158)进行朝向外部的显示,移动管理部具有优劣确定部(120),该优劣确定部(120)根据多个移动体的个体信息来确定与多个移动体的移动有关的优先劣后度(R),自主移动体具有显示控制部(167),该显示控制部(167)按照优劣确定部确定的优先劣后度来控制显示装置的显示。
56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悬浮式智能灭火装置 CN201811023176.3 2018-09-03 CN109364407B 2020-10-23 王浩
发明属于消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悬浮式智能灭火装置,包括控制盒、螺旋桨、机架、安装平板和支撑架;还包括立柱、驱动单元、切割单元、喷单元、一号吸盘和储气箱。通过驱动单元、切割单元和喷水单元间的相互配合,一方面,切割单元将玻璃切割后,无人机带动灭火装置进入到室内,灭火装置对火灾点进行灭火,避免玻璃因素影响灭火效率,从而提高了基于无人机灭火装置的灭火效率;另一方面,驱动单元在驱动螺旋桨运动中产生气体,该气体作为动源作用于灭火装置上,减少外带动力设备的数量,减轻了无人机的承压,从而提高了基于无人机灭火装置的灭火效率。
57 用于对象的损坏分析的系统 CN201780025704.6 2017-04-13 CN109073498B 2020-10-16 C.海因里希; H.黑尔德; B.李
根据本发明的移动飞行器(FM)包括直升机无人机(HD),在该直升机无人机上通过能主动旋转的活节(G)装配3D扫描仪(SC)。3D扫描仪(SC)具有至少一个高分辨率的摄像机(C)用于从不同的记录位置和记录方向记录对象(OBJ)的多个重叠的图像(IMG),从而通过图像的比较能确定3D扫描仪(SC)相对于对象(OBJ)的位置和定向。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移动飞行器(FM)具有协调装置(CO),用于以协调的方式控制3D扫描仪(SC)、活节(G)和直升机无人机(HD)。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损坏分析的系统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移动飞行器(FM)以及图像处理(IP)用于根据所记录的图像(IMG)生成对象(OBJ)的表面轮廓(OBV)的数据表示。此外,该系统包括评价装置(EV),用于检验表面轮廓(OBV)以及用于根据检验输出损坏说明(DAM)。
58 无人机 CN201810247034.9 2018-03-23 CN108516089B 2020-09-08 李业鹏; 宗枢; 李明磊
发明提供一种无人机,所述无人机包括壳体组件、动组件及控制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及所述控制组件收容于所述壳体组件围成的容置空间内,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动力组件运动,所述壳体组件的内部设置有贯穿上下壳体的流道,所述动力组件是所述流道的组成部分之一。本发明提供的所述无人机,将所述动力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内,使得所述无人机能够在飞行时,所述动力组件不会击伤人员,提高所述无人机近地面飞行时的安全性能。
59 起飞和降落站 CN201880080493.0 2018-12-13 CN111491864A 2020-08-04 J·沃纳; P·佩楚斯; M·比勒尔; F·弗兰克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垂直起飞和降落的飞行器(2)的起飞和降落站(1),所述飞行器用于运输人员和/或负载,该飞行器具有飞行模(3)和与飞行模块(3)能耦联的运输模块(4),该飞行模块具有多个布置在飞行模块(3)的支承结构(16)上的驱动单元(17)。起飞和降落站(1)具有带有多个抓取和靠放元件(11)的保持设备(21),所述抓取和靠放元件用于在飞行器(2)或飞行模块(3)起飞和降落时支承结构(16)的靠放、固定和/或定向。
60 低能耗高速飞行方法及其翼环机 CN202010090258.0 2020-02-01 CN111483594A 2020-08-04 罗琮贵
现有一切传统航空器都无法低能耗高速飞行,现有一切碟状航空器(包括翼环飞碟)如不配置喷气发动机,就只能缓慢飞行。依次偏转翼片虽可产生巨大平推,但需要给翼环的每个翼片都配置偏转装置(详见罗琮贵的WO/2019/033691和CN110282133A),不便应用于小型翼环飞碟(尤其是航模玩具)。本发明是使翼环轴向倾斜,从而使翼环本来垂直向上的升力倾斜而分解出一个水平推力,从而在完全不配置喷气发动机、不偏转翼片的前提下实现低能耗、低噪音高速飞行。本发明还能造就兼具航空、浮游和潜航功能的三栖飞碟,并能使高空发电环和对拉飞悬机无需加装竖向翼片就能够实现腰间接缆、迎自转、水平飞行。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