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 |
一种两轴矢量平衡襟翼倾转旋翼飞行器 |
CN201610304674.X |
2016-05-10 |
CN105711830B |
2018-06-01 |
左建章; 张军利; 李军杰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轴矢量平衡襟翼倾转旋翼飞行器,包括机身,机身的尾部设有尾翼和方向舵,所述机身的左右侧壁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左机翼和右机翼,左机翼、右机翼和机身的下表面均安装有行走轮,且左机翼和右机翼的最外端分别活动设有左平衡襟翼和右平衡襟翼,左机翼和右机翼内分别安装有左倾转伺服机构和右倾转伺服机构,且左倾转伺服机构传动连接左平衡襟翼,右倾转伺服机构传动连接右平衡襟翼,利用倾转伺服机构带动平衡襟翼旋转,本发明结构合理,同时造价较低,整体使用控制简单,可以有效实现固定翼飞机的旋翼飞行,整体功能更加强大。 |
262 |
一种双腔液压助力器非线性补偿装置 |
CN201711076788.4 |
2017-11-03 |
CN108082448A |
2018-05-29 |
张领建; 沈国丽; 蒲丽娟 |
本发明属于飞行控制领域,涉及一种双腔液压助力器非线性补偿装置,用于对方向舵操纵系统进行非线性的补偿,包括随动扭力管摇臂(1)、助力器输入拉杆(2)、反馈双腔液压助力器(3)、液压助力器输入摇臂(4)、液压助力器输出摇臂(5)、舵面拉杆(6)、外反馈助力器安装支座(7)、垂直安定面结构舵面后梁(8)和舵面(9)。本发明的非线性补偿装置,通过随动扭力管摇臂差动设计、外反馈液压助力器输入摇臂差动设计以及液压助力器输出摇臂差动设计方式,能够消除双腔液压助力器的非线性误差,保证舵面偏度左右对称。 |
263 |
VTOL固定翼无人机及其固定翼结构 |
CN201711326640.1 |
2017-12-13 |
CN108033012A |
2018-05-15 |
刘物己; 刘高川 |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结构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固定翼无人机的副翼操控性能较差的问题,提供VTOL固定翼无人机及其固定翼结构。固定翼结构括主翼和可活动铰接于主翼后缘切口处的副翼。副翼包括翼梁、多个沿翼梁长向间隔设置并固连翼梁的翼肋、以及包覆于翼肋的外表面的蒙皮。副翼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主翼;转轴的轴线沿主翼的弦向,且位于翼梁和主翼之间。主翼通过驱动机构传动连接副翼于翼梁;驱动机构连接于后缘切口底面和翼梁之间,用于驱动副翼绕转轴摆动。VTOL固定翼无人机包括机身和两侧的固定翼结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外观整齐、操控性好。 |
264 |
一种具有模块化货舱的货运无人机 |
CN201711067645.7 |
2017-11-03 |
CN107985597A |
2018-05-04 |
张炜; 马一元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模块化货舱的货运无人机,主要包括螺旋桨、机身、降落伞舱、盒式机翼、模块化货舱、垂尾、升降副翼、起落架、外侧副翼、气囊舱和方向舵等。本发明结构简单,安全性高,货舱装卸方便高效。采用盒式机翼布局形式,占地面积小、结构强度高,可以减小仓库内所需停机位的面积,满足支线高效物流运输要求;采用模块化货舱可以提高无人机物流运输的通用性和高效性,使货物的分拣、装卸和运输均可高效、独立地运行。 |
265 |
一种飞行器、流体发电机及其部件开合桨 |
CN201711355168.4 |
2017-12-16 |
CN107839869A |
2018-03-27 |
赵祎; 赵旭阳 |
一种飞行器,飞行器采用了由许多空气中迎风开,顺风闭的小开合桨单元组成的开合桨,开合桨上下震动,提供飞行器的升力和前进动力;一种流体发电机,可以是河流发电机、风力发电机、潮汐发电机,发电机上采用了由许多流动的流体中迎流体流动方向开,顺流体流动方向闭的小开合桨单元组成的开合桨,圆周上等角布置的开合桨,迎流体流动方向的开合桨受力大,顺流体流动方向开合桨受力小,从而形成转矩,带动发电机发电。 |
266 |
飞行器的襟翼板的偏转机构 |
CN201710788947.7 |
2017-09-05 |
CN107792344A |
2018-03-13 |
马塞洛·贝尔图 |
描述飞行器的襟翼板的偏转机构,上述偏转机构借助于第一固定结构连接到飞行器的机翼且通过联接点连接到襟翼板,以便在期望位置中支撑并偏转襟翼板,飞行器的襟翼板的偏转机构包括彼此枢转地连接并被联接到第一固定结构的一组移动铰接连杆和连接到襟翼板及第二固定结构的铰接驱动连杆,该组移动铰接连杆通过至少一个联接点被联接到襟翼板,以便联合地枢转移动铰接连杆,从而在不使用轨道和滚轮的情况下使襟翼板在最初主要直线且随后偏转的轨迹中展开且同时与飞行器的纵向方向对准地展开,通过该组移动铰接连杆由襟翼板的运动使铰接驱动连杆枢转。 |
267 |
一种垂直起降固定翼式飞行器 |
CN201710750709.7 |
2017-08-28 |
CN107719659A |
2018-02-23 |
杨思强; 汪俊; 王波; 王启宁; 蔺靓; 于传稳 |
本发明涉及一种垂直起降固定翼式飞行器,包括机身、旋转式机翼、可伸缩式尾翼和起落架,两组旋转式机翼位于机身两侧,一组靠近机身前部,另一组靠近机身尾部;可伸缩式尾翼相连位于机身的尾部,起落架位于机身腹部;每组旋转式机翼在机身的连接处可绕机身旋转。采用本发明结构,设计使用方便,而且极大提高飞行效率。更重要的是该设计综合了多旋翼飞行器可以垂直起降以及悬停的优势和固定翼飞行器飞行速度快效率高的优势,具有更好的飞行效果。 |
268 |
一种飞机改良型机翼调整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201710752052.8 |
2017-08-28 |
CN107699772A |
2018-02-16 |
徐淑美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机改良型机翼调整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按照质量份数包括以下成分:硫化锡5-9份、高聚酯硅5-9份、氧化铜2-6份、富硒锑5-9份、氧化镍7-9份、二氧化镁3-5份、二氧化锰5-15份、镧1-3份、硼粉1-3份,本发明一种飞机改良型机翼调整片材料,飞机改良型机翼调整片能够更好地消除左右机翼气动力的不平衡,具有很高的韧性及耐热性。 |
269 |
一体化整体复合材料空气舵制备方法 |
CN201710677374.0 |
2017-08-09 |
CN107602142A |
2018-01-19 |
王松元; 胡胜云; 秦友花; 张正义; 汪文龙 |
一体化整体复合材料空气舵制备方法,由不少于三片的碳布层叠平铺、碳纤维丝法向一维直接缝合、聚碳硅烷溶液浸渍后在1310℃±10℃温度下煅烧热固化反应得到陶瓷产物、在1610℃±10℃温度下进行热处理去除杂质得到粗毛坯、金刚石刀具切削形成精毛坯、磨削精加工制备而成一体化整体复合材料空气舵,克服了小型石英纤维复合舵存在模具制造困难,易聚胶掉渣,尺寸易超差,工艺稳定性差,耐烧蚀能力差等缺点;克服了传统三维五向编织C/SiC空气舵成本高昂的缺点;可达到零烧蚀的目标,可有效辅助提高飞行控制精度。 |
270 |
一种飞机副翼角补偿前缘的防结冰结构 |
CN201710574668.0 |
2017-07-14 |
CN107521664A |
2017-12-29 |
王洪伟; 韩德巍; 李鹏; 滕超; 王鑫磊; 冯钟乐 |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机副翼角补偿前缘的防结冰结构,并安装在该型通用飞机副翼角补偿前面的机翼安定面下表面。本发明的防冰结构将气流中的过冷水滴均拦截在挡冰条前面,位于挡冰条后面的副翼角补偿前缘不再出现结冰,副翼操纵结冰卡滞问题得到解决。副翼角补偿挡冰条具有结构设计简单、重量轻、安装维护方便等优点,并且不影响飞机原有的气动特性。 |
271 |
非金属控制舵陶瓷连接样件及其制备方法 |
CN201610060069.2 |
2016-01-29 |
CN105620725B |
2017-12-26 |
李伶; 韦其红; 王洪升; 王重海; 刘建; 王艳艳; 王营营 |
本发明属于陶瓷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金属控制舵陶瓷连接样件及其制备方法。非金属控制舵陶瓷连接样件是由舵轴、舵芯、舵套和底板组成,舵芯装配在舵套内部,通过底板实现舵套的密封,然后舵轴插入底板和舵芯进行连接,舵芯、舵轴、舵套与底板之间通过陶瓷焊料连接。本发明不仅解决了金属控制舵使用温度受到限制的问题,同时采用陶瓷焊接方式连接,满足高速飞行可靠性的要求,为高超音速飞行器提供可靠的非金属控制舵陶瓷连接样件。 |
272 |
一种带机械回中功能的飞机作动系统 |
CN201710597244.6 |
2017-07-20 |
CN107499499A |
2017-12-22 |
董骥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机械回中功能的飞机作动系统,属于飞机作动系统技术领域,包括作动器控制器(1)、带机械回中机构的作动器(2)、机械回中杆(3)以及支座(4)。作动器安装在垂尾后梁上,机械回中杆(3)一端与作动器连接,另外一端与支座(4)连接,支座(4)安装在舵面上。电传模态下,作动器控制器(1)接收来自飞控计算机的指令后转换为输出指令送到作动器,作动器响应作动器控制器(1)的指令运动进而驱动舵面偏转,此时作动器上的机械回中机构处于悬浮状态,不响应作动器接收的指令。当由电传控制模态转换为机械回中模态后,作动器上的机械回中机构开始工作,通过机械回中杆对舵面位置的反馈,驱动舵面回到中立位置。 |
273 |
一种基于FPV技术的无人扑翼飞行器 |
CN201710537882.9 |
2017-07-04 |
CN107323663A |
2017-11-07 |
卢云丽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FPV技术的无人扑翼飞行器,包括微型电机,微型电机和连杆驱动机构连接,连杆驱动机构和机翼连接,机翼的一侧设有电源装置,连杆驱动机构的一侧设有安装在无人扑翼飞行器上的图像收集设备,SPEKTRUMAR6400LBL6通道接收机集成舵机无刷电调和尾翼连接,SPEKTRUMAR6400LBL6通道接收机集成舵机无刷电调和传感器装置信号连接,机翼是由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成的,图像收集设备和TS353航拍无线发射器信号连接,TS353航拍无线发射器和RC232接收器信号连接,RC232接收器和图像显示设备信号连接,本发明具有体积小、灵活性高,重量轻、成本低、隐身性、稳定性好和随动性高的优点,在实际应用中可不受飞行环境的制约,适应性强等,可进入人员不能到达的危险地区。 |
274 |
活动翼飞机 |
CN201610290506.X |
2016-04-29 |
CN107323650A |
2017-11-07 |
杨双来 |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动翼飞机,机身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机翼和右机翼,左机翼、右机翼上均固定有发动机,机身下方设有前起落架、左后起落架、右后起落架,其特征在于:设有机翼旋转轴和机翼驱动机构,左机翼内端、右机翼内端安装在机翼旋转轴上,机翼旋转轴与机身纵轴线垂直设置,机翼驱动机构通过机翼旋转轴可驱动左机翼、右机翼及固定于左机翼、右机翼上的发动机同步旋转,即调节左机翼、右机翼及固定于左机翼、右机翼上的发动机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机翼旋转轴及左机翼、右机翼位于机身的上方、机身的下方或机身的两侧。 |
275 |
新连续型分布式电动涵道风扇襟翼增升系统 |
CN201710360674.6 |
2017-05-22 |
CN107215452A |
2017-09-29 |
龙川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连续型分布式电动涵道风扇襟翼增升系统,本新连续型分布式电动涵道风扇襟翼增升系统将若干个电动涵道风扇在机翼上翼面沿翼展依次排列,并且将若干个电动涵道风扇在机翼下翼面沿翼展依次排列,使下翼面的风扇滑流被放下的后缘襟翼形成的缝道加速吹向后缘襟翼上翼面,并因康达效应沿后缘襟翼上翼面向后下方吹出,使机翼上翼面的若干个电动涵道风扇的风扇滑流被低压吸引转折流动角度向后下方吹出,能更好地对机翼进行动力增升,使机翼向后上方的升力较大,同时由于上翼面和下翼面的电动涵道风扇的个数较多,风扇滑流向前上方的推力也较大,使得新连续型分布式电动涵道风扇襟翼增升系统垂直起降时的向上的升力合力较大。 |
276 |
一种抗风扰的非平面飞行器及控制方法 |
CN201710367627.4 |
2017-05-23 |
CN107021218A |
2017-08-08 |
雷瑶; 纪玉霞; 陈如明; 汪长炜; 吴智泉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风扰的非平面飞行器及控制方法,包括机体、多对支撑臂,支撑臂一端固定设置在机体上,另一端设有旋翼,旋翼的旋转平面与机体平面的夹角为旋翼的倾转角,0°<<90°,相邻旋翼组成面‑面或背‑背旋翼对,其中面‑面旋翼对的升力方向相对且均朝向旋翼对之间的空间,背‑背旋翼对的升力方向相背且均远离旋翼对之间的空间,旋翼对中的旋翼倾转角数值相等,旋转方向相反,分别为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本发明的飞行器受到的扭矩可相互抵消,能在空间中独立调节升力与力矩,具有多自由度独立控制能力,可实现姿态转动和平动运动的解耦,从本质上消除了平面式飞行器的欠驱动性;此外,该飞行器较平面式飞行器姿态调整快、抗风扰响应快、在恶劣环境中的存活率高,并且其控制方法简单,装置成本低。 |
277 |
一种具有可倾转尾翼的飞行器及其控制方法 |
CN201710202643.8 |
2017-03-30 |
CN107010205A |
2017-08-04 |
翟剑豪; 孙媛; 张伟; 蔡海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可倾转尾翼的飞行器,属于航空系统技术。现如今国内外可以变体的飞机主要有倾转旋翼飞机V‑22“鱼鹰”,可变后掠翼飞机F‑14“雄猫”和一些尚处验证阶段的一些机翼可倾转的概念无人机等。这些飞机可作动的位置都是主机翼,现阶段尚无尾翼变体飞机方案。对于尾翼变体飞翼无人机来说最大的难点在于,飞机采用多舵面混合控制方式,可同时满足两种气动布局不同的气动要求,无论在V型尾翼状态还是在巡航状态都可以保持稳定的飞行。飞行器可以在起飞、降落和巡航状态下使用V型尾翼飞机布局提高飞机稳定性,在进入攻击区域转变成具有隐身功能的飞翼布局飞机执行打击任务。 |
278 |
旋翼机上旋翼左右摇摆控制机构 |
CN201710345393.3 |
2017-05-12 |
CN106995055A |
2017-08-01 |
宋梓涵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旋翼机上旋翼左右摇摆控制机构,包括控制手柄、主动连杆、从动连杆和固定夹;控制手柄设置在控制舱内用于驾驶员进行旋翼机飞行方向的控制;主动连杆两端分别与控制手柄和从动连杆活动连接,控制手柄能前后拉动或者左右转动控制主动连杆随其进行前后移动或左右转动;从动连杆远离主动连杆的一端通过固定夹与上旋翼活动连接,主动连杆前后移动或左右转动时能带动从动连杆降升或左右倾斜以改变上旋翼的倾斜方向;上旋翼与固定夹活动连接,上旋翼在从动连杆的带动下能相对于固定夹上下或左右摆动。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控制灵活方便的特点。 |
279 |
一种单轴飞行器 |
CN201511033097.7 |
2015-12-31 |
CN105480406B |
2017-07-21 |
蔡忠育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轴飞行器,该单轴飞行器包括:螺旋桨(1)、飞行器主体(2)和构成飞行器主体(2)一部分的羽翼驱动装置(3),飞行器主体(2)为流线型,羽翼驱动装置(3)中部位置设置有伸出羽翼驱动装置的环形羽翼(4),环形羽翼(4)在羽翼驱动装置(3)驱动下可做水平方向的移动;在环形羽翼(4)伸出羽翼驱动装置(3)外圆周各个方向的风阻面积相同时,单轴飞行器保持当前飞行姿势;在环形羽翼(4)向某一方向移动增大该方向伸出羽翼驱动装置(3)的风阻面积,而相对方向收入羽翼驱动装置(3)内减少该相对方向的风阻面积时,单轴飞行器改变当前飞行姿势。本发明的单轴飞行器具有结构简单、操控方便、外形美观的特点。 |
280 |
一种飞机副翼执行机构 |
CN201510351249.1 |
2015-06-24 |
CN104875874B |
2017-07-11 |
孙环宇; 徐文良; 孙永环; 赵忠锐; 赵冬柏 |
本发明涉及飞机机翼的执行机构设计,涉及一种飞机副翼执行机构,能够解决复合伺服舵机在外形较薄且机翼结构内部空间有限的飞机翼面上布局困难的问题。飞机副翼执行机构中,设置在飞机机体上的电液控制分配机构,能够通过液压管路分别控制设置在左副翼上的左侧作动筒和右副翼上的右侧作动筒,从而分别驱动左舵面和右舵面转动,使得外形较薄且机翼结构内部空间有限的飞机翼面的舵面能够通过复合伺服舵机进行驱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