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飞行器;航空;宇宙航行 / 飞机;直升飞机 / 可调节的操纵面或操纵部件,例如舵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341 一种板柱与桁梁混合支撑的储油机翼/ CN202510358322.1 2025-03-25 CN119953555A 2025-05-09 宗影影; 高晨曦; 邵斌; 陈平
一种板柱与桁梁混合支撑的储油机翼/翼,本发明属于航空航天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现有储油机翼及舵翼在复杂航空航天环境下,高应承载能力不足与高温下防隔热能力欠佳的问题。板柱与桁梁混合支撑的储油机翼/舵翼,它由竖直厚板、多列侧边桁梁、穿孔油箱、多个中间斜柱、翼外壳隔热填充组成。本发明用于板柱与桁梁混合支撑的储油机翼/舵翼。
342 一种无人机自平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2011302314.9 2020-11-19 CN112298528B 2025-05-06 倪伟; 王子祥; 张粤; 叶棋伟; 郭丹
343 一种基于金属3D打印的功能模化跨介质航行器 CN202510076957.2 2025-01-17 CN119898145A 2025-04-29 刘海义; 东芳; 胡海岳; 刘胜; 李淼; 刘亦杰; 杜博
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金属3D打印的功能模化跨介质航行器,包括机身、折叠机翼组件、连接杆尾翼组件和功能模块;机身后端与功能模块可拆卸连接;折叠机翼组件包括固定翼、两个活动翼、机和连杆机构;两个活动翼分别与固定翼长度方向的两端铰接;舵机安装于固定翼上;连杆机构包括舵机臂、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拉杆和电机座。通过舵机驱动舵机臂摆动,从而带动第一连杆向靠近机身中轴线的方向移动,使得活动翼绕固定翼转动,以展开活动翼,且副螺旋桨在给跨介质航行器提供升的同时,通过电机座和拉杆对第二拉杆施加旋转力矩,辅助驱动活动翼的展开,提高活动翼展开的速度,缩短了由入空跨介质所需时间,提高了跨介质的成功率。
344 用于方向的吹气调节结构及其调节方法和飞行器 CN202510083336.7 2025-01-20 CN119503117B 2025-04-18 王万波; 赵鑫海; 覃晨; 潘家鑫; 唐坤; 李超群
申请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本申请公开用于方向的吹气调节结构及其调节方法和飞行器,吹气调节结构包括,进气筒,进气筒用于与供气管道连接,进气筒包括气流闸口;旋转体,旋转体至少部分可转动地连接于进气筒,旋转体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的第一进气口、第二腔室的第二进气口均与气流闸口连通,旋转体与方向舵连接,并随方向舵偏转而与进气筒相对转动,以调节气流闸口分别与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连通的开口的面积;气流分别通过第一腔室的第一出气口与第二腔室的第二出气口吹出至对应的吹气控制器。该方案中,转动方向舵,带动与方向舵连接的旋转体转动,以改变吹入吹气控制器的气体量,结构轻巧,操作便捷,价格低廉。
345 一种用于系统的舵轴密封与刚度自适应调整组件 CN202510149464.7 2025-02-11 CN119796481A 2025-04-11 王姝; 江辉军; 邵阳阳; 沈小文; 孙汝辉
一种用于系统的舵轴密封与刚度自适应调整组件,属于舵系统设计领域。包括舵轴密封自适应调整机构、舵轴刚度自适应调整机构、控制系统。本发明中采用低压叠堆压电陶瓷、密封圈、挡圈及其他零件组成舵轴密封自适应调整机构,除了使用O型圈和挡圈外,还设置了一个低压叠堆压电陶瓷,提高了系统此处的密封自适应调节能,同时还保证了系统的工作效率。本发明中采用低压叠堆压电陶瓷、轴承、舵轴及其他零件组成舵轴刚度自适应调整机构,不使用传统的垫圈方案调整刚度,设计了一个低压叠堆压电陶瓷用于实时调整舵轴刚度,提高了系统在不同介质工作时的刚度适应能力。
346 一种大型飞机横航向不对称自配平方法 CN202411954102.7 2024-12-27 CN119773961A 2025-04-08 李浩; 薛源; 秦思渊
申请属于飞机飞行控制系统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型飞机横航向不对称自配平方法,分别设置方向自动配平指令存储模和副翼自动配平指令存储模块;获取飞机速度范围内多个速度点下的自动配平工况方向舵和副翼指令数值;根据自动配平工况方向舵和副翼指令数值,建立线性插值表,进行线性插值计算,得出当前飞机指示空速下所需的方向舵和副翼配平指令,通过方向舵和副翼配平指令控制舵面偏转;使飞机处于人工飞行控制模式时能够自动配平横航向不对称,减轻飞行员操纵负担。该方法不需要对任何硬件部分进行改造,可按照该方法在现有飞行控制律架构基础上,增加横航向自动配平相关功能模块,节约改造成本。
347 一种方向连接结构 CN202411812337.2 2024-12-10 CN119637072A 2025-03-18 胡昌宏; 朱小军; 余明
申请提供了一种方向连接结构,属于飞机结构设计领域,该方向舵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在机身结构上的盒段悬挂支臂;固定在方向舵上的方向舵支座;用于连接盒段悬挂支臂与方向舵支座的连接销轴,该连接销轴具有凸台,凸台一侧为光杆结构、另一侧为螺纹结构,光杆结构与盒段悬挂支臂连接,螺纹结构与方向舵支座连接;固定设置在安定面结构的安定面悬挂接头,所述安定面悬挂接头上设有台阶孔,所述台阶孔内设有第二轴承;固定在方向舵上的方向舵空心转轴,所述方向舵空心转轴的侧部设有方向舵空心转轴支座,所述方向舵空心转轴的端部轴向延伸有螺纹结构,所述螺纹结构穿过第二轴承后通过螺母紧,实现方向舵空心转轴与安定面悬挂接头的连接。
348 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空气及其制备方法 CN202411754148.4 2024-12-02 CN119569469A 2025-03-07 吴剑; 李志坚; 李鹏鹏; 李冀蒙; 郝乃蓉; 霍鹏飞; 刘俊鹏
发明提供了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空气及其制备方法,该空气舵包括舵前缘、舵蒙皮和舵骨架,舵蒙皮与舵前缘均通过连接螺钉与舵骨架相连接;其中,舵前缘采用铪改性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成型得到,舵蒙皮、舵骨架和连接螺钉均采用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成型得到。本方案中,通过将各个构件采用不同的陶瓷基复合材料成型得到,舵前缘采用铪改性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耐高温和抗烧蚀性能;舵骨架和舵蒙皮采用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使得舵骨架和舵蒙皮具有优异的承载能,同时,连接螺钉为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该陶瓷基复合材料与舵前缘、舵骨架和舵蒙皮的热匹配性能良好,从而使得舵前缘与舵骨架和舵蒙皮的连接更为可靠。
349 飞行器及其鸭翼与机臂连接方法 CN202311077634.2 2023-08-25 CN119503146A 2025-02-25 田瑜; 崔永强
申请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飞行器及其鸭翼与机臂连接方法。本申请鸭翼与机臂连接方法,用于耦合鸭翼和机臂,鸭翼包括耦合插接部,耦合插接部包括若干个固定部;机臂包括机臂插接腔体,机臂插接腔体的一端设有插接口,耦合插接部构造成能经插接口插入机臂插接腔体中,并通过固定部固定于机臂中。本申请实施例鸭翼与机臂连接方法使得鸭翼与机臂形成可拆卸结构,可以通过更换不同样式的鸭翼来调整升中心的位置,以适应不同重心的飞行器机舱
350 飞行器轴的液态金属热管理系统及热管理方法 CN202411469333.9 2024-10-21 CN119468778A 2025-02-18 王磊; 邓中山
发明提供一种飞行器轴的液态金属热管理系统及热管理方法,系统包括第一子系统和第二子系统;第一子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飞行器舵轴、换热器和驱动;且第一子系统的第一散热工质为液态金属;第二子系统包括容器和换热器,第二子系统中的第二散热工质为常温常压下为气体的工质;换热器用于第一散热工质和第二散热工质之间换热。本发明提供的飞行器舵轴的液态金属热管理系统及热管理方法,通过第一散热工质和第二散热工质的热交换实现对飞行器舵轴的冷却,由于第一散热工质为液态金属,一方面,液态金属的沸点通常大于1000℃,避免了冷技术中因工质气化导致的传热恶化、管路密封可靠性降低等问题,还提供了飞行器舵轴的取热效率。
351 一种铰链矩调节方法、铰链力矩可调式舵片及控制方法 CN202411499140.8 2024-10-25 CN119460083A 2025-02-18 井世丽; 张欣召; 孟凡强; 井孟凯; 李泽峰; 张振华; 刘忠琳; 李仲彬
发明提供一种铰链矩调节方法、铰链力矩可调式舵片及其控制方法,通过舵片与舵轴之间相对位置的改变,解决航行器飞行过程中铰链力矩过大的问题。本发明中舵轴为可移动舵轴,能够沿舵片的弦长方向在设定范围内移动;由此实现舵片与舵轴之间相对位置的改变(即改变舵轴相对舵片的位置),进而改变合力点到舵轴的距离,以实现铰链力矩的改变,解决航行器飞行过程中铰链力矩过大的问题。
352 飞机货物投放后升降配平附加偏转度确定方法及系统 CN202411522358.0 2024-10-29 CN119441675A 2025-02-14 申晓明; 张前锦; 武虎子
申请属于飞机操纵稳定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机货物投放后升降配平附加偏转度确定方法及系统,其中,飞机货物投放后升降舵配平附加偏转角度确定方法,包括:步骤一、计算货物投放后,飞机重量变化,产生的升降舵配平附加偏角△δe1;步骤二、计算货物投放后,飞机重心变化,产生的升降舵配平附加偏角△δe2;步骤三、综合货物投放后,飞机重量变化,产生的升降舵配平附加偏角△δe1,以及货物投放后,飞机重心变化,产生的升降舵配平附加偏角△δe2,得到升降舵配平附加偏角△δe。
353 一种空气飞行器 CN202411564617.6 2024-11-05 CN119262273A 2025-01-07 解世超; 钱春雨; 张建民; 刘敬; 古晓波; 刘双宝; 杜典; 王小雄; 刘凯
发明公开一种空气飞行器,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包括一体化舵体、舵前缘和热障涂层,一体化舵体包括舵框架、与舵框架连接的舵轴和筋条以及包覆在舵框架和筋条外的舵面,一体化舵体被配置为3D打印成型,舵前缘安装于舵框架的前端,热障涂层覆设于舵面。舵体采用3D打印成型,取消了传统空气舵中舵轴与舵面的机械连接,改善了随着飞行器速度提高由于舵轴与舵面机械连接而致使空气舵过热变形量大最终发生故障的险,一体化舵体能够承受飞行工况下的更高的载荷和热载荷,确保舵前缘满足承受热流冲刷的要求,通过热障涂层能够实现短时1000℃以及长时600℃防热性能,本申请提供空气舵在满足轻量化的要求下保证了其承载能力和防热能力。
354 一种具有T形微结构的飞机升降和飞机尾翼 CN202010997690.8 2020-09-21 CN112224385B 2025-01-03 刘毅; 曾锐; 平丽浩; 李洪淼; 周义; 李慧颖; 杨雅慧
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T形微结构的飞机升降尾翼,包括舵面和连接在舵面后缘用于在舵面后缘产生局部涡流的T形微结构;所述T形微结构包括上垂板、下垂板、连接板、上加强、下加强倒角,材料为航空材;所述上垂板下端、下垂板上端分别与连接板一端连接,连接板与舵面上下蒙皮采用胶粘连接;所述上垂板和下垂板分别凸出舵面后缘上、下侧;本发明通过在舵面后缘安装一个尺度在尾翼剖面总长的1%量级的T形微结构,产生局部气流分离涡,使得翼面绕流特性的等效长度增加,改变了翼面压分布,明显提升舵面操纵效率。
355 一种翼身融合机翼及制造方法 CN202310737022.5 2023-06-21 CN119176246A 2024-12-24 何利军; 周莹; 常鸣鹤; 常浩; 李建辉; 张凡; 高硕; 陈明军; 刘要果
发明提供了一种翼身融合机翼及制造方法,该翼身融合机翼包括主翼、副翼和机整流罩,主翼为左右翼一体成型的对称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左翼段、连接中段、右翼段,连接中段形状与机身匹配,用于与机身连接;两个副翼活动安装在左翼段、右翼段后缘处,副翼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摆动;两个副翼靠近机身的一侧安装有舵机整流罩。本发明采用左右翼一体设计成型结构,机翼结构简单,零件数量少,拆装容易。
356 一种潜飞行器 CN202311444514.1 2023-11-01 CN117465669B 2024-12-06 陈希; 陈永杰; 招启军; 朱清华; 杨帆; 费钟阳; 任斌武; 赵国庆; 马砾
发明提供一种潜飞行器,包括机身以及可折叠机翼,所述可折叠机翼设置在所述机身两侧,任意一所述可折叠机翼上包括与机身连接的固定段和与所述固定段连接的折叠段,所述固定段设置有第一螺旋桨,所述机身尾部设置有环形尾翼,所述环形尾翼内设置有第二螺旋桨,所述机身的腹部设置有由水中转空中时为所述飞行器提供助推的助推器,其中,所述第一螺旋桨通过倾转机构与所述固定段连接,和/或所述环形尾翼设置有能够调节度的垂直面以及水平舵面,飞行器从水下潜行模式切换到空中飞行模式时,使飞行器在水下呈仰冲状态,第二螺旋桨以及助推器为飞行器提供动力,飞行器在水下就能到达起飞速度,使水下潜行的飞行器实现快速起飞。
357 一种共轴反桨垂直起降高速平飞飞行器 CN202411387446.4 2024-10-02 CN119018344A 2024-11-26 卓剑锋
发明为一种共轴反桨垂直起降高速平飞飞行器,包括前机体,所述前机体前端设有一套所述共轴反桨动装置、后部两侧对称设有一号主翼和二号主翼,所述一号主翼外部设有一号副翼,所述二号主翼外部设有二号副翼,所述一号主翼设有一号垂翼,所述二号主翼设有二号垂翼,所述前机体内靠近后端设置有环状密封定位套,所述环状密封定位套内套有可前后移动的活动后机体,所述活动后机体后端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一号尾翼和二号尾舵翼,所述活动后机体后端上下两侧对称设有上垂直尾舵翼和下垂直尾舵翼;所述活动后机体可向后平行移动一定的距离改变形状,改变形状后的所述飞行器的形状接近常规固定翼飞机的形状,性能也接近常规固定翼飞机的性能。
358 一种无人机用泡沫夹芯复合材料面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202411403709.6 2024-10-09 CN118992087A 2024-11-22 刘腾达; 董晓阳; 陈元; 魏雅川; 姚旭
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用泡沫夹芯复合材料面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包括舵面部和预埋夹芯部,预埋夹芯部设置在舵面部内,用于支撑舵面部;舵面部包括复合材料蒙皮,复合材料蒙皮内填充泡沫夹芯,预埋夹芯部设置在泡沫夹芯内,复合材料蒙皮覆盖预埋夹芯部;预埋夹芯部包括预埋材料蒙皮,预埋材料蒙皮内填充预埋泡沫夹芯,预埋材料蒙皮至少部分区域与复合材料蒙皮和/或泡沫夹芯胶结。本发明通过在舵面部内设置预埋夹芯部增加了泡沫与蒙皮之间的胶结面积,增加了承载载荷的能,预埋夹芯部为预埋材料蒙皮和预埋泡沫夹芯,增加了对复合材料蒙皮的支撑结构更加稳定,并且能够实现舵面的轻量化设计。
359 一种爬壁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CN202411174980.7 2024-08-26 CN118977867A 2024-11-19 徐林森; 康政鸿; 梅欢; 王立生; 王明明; 李世豪
发明公开了机器人技术领域的一种爬壁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所述爬壁机器人包括机体、飞行单元和姿态控制单元和电池;所述机体包括主机体和侧机体,所述飞行单元包括螺旋桨和电机;所述姿态控制单元双轴机、飞控板和连接板。本发明提供的爬壁机器人,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可以在爬壁时保持稳定的姿态,且爬壁时不依靠与墙壁的摩檫,拥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在一些光滑的壁面也不影响四旋翼爬壁机器人的爬壁能力,兼顾灵活性和负载能力,且对复杂空间曲面的适应性强。
360 可伸缩机翼、包含其的飞行器及飞行器控制方法 CN202110724063.1 2021-06-29 CN113277066B 2024-11-19 白越; 乔正; 裴信彪; 贾平
发明提供可伸缩机翼、包含其的飞行器及飞行器控制方法,其中,可伸缩机翼包括:固定段、第一伸缩段、第二伸缩段、第一机翼伸缩模、第二机翼伸缩模块、副翼组、垂直起降模块;飞行器包括由可伸缩机翼组成的可伸缩机翼组、机身、连接模块组;飞行控制方法包括对飞行器垂直起降、平飞、悬停、从垂直起飞转换至平飞和从垂直起飞转换至平飞过程中对飞行器进行控制。本发明消除了常规复合翼存在的“死重”不足,气动效率高;本发明的操纵矩在垂直起降、平飞和转换时充足,飞行稳定,抗性好;本发明可在发动机、螺旋桨和副翼部分失效时仍进行可控飞行,可靠性好;本发明的机翼展弦比可无级调整,提高了控制能力。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