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81 用于重量管理的乙酸异戊酯 CN200980125320.7 2009-07-09 CN102076230A 2011-05-25 J·L·胡德里; J·勒库特; A·艾琳
描述了乙酸异戊酯在用于重量管理和/或重量控制的食品组合物中的用途。还描述了含有乙酸异戊酯的饮料。
182 含有茄替胶的脂溶性活性成分的组合物 CN200980120362.1 2009-06-03 CN102056497A 2011-05-11 安德里亚·希茨菲尔德; 奥利维亚·维多尼; 布鲁诺H·洛恩伯格
发明涉及含有植物胶质和一种或多种脂溶性活性成分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包含以总组合物干物质为基础少于40重量%的油。这些组合物可被用于食物、饮料、动物饲料化妆品或药物组合物的富集、强化和/或着色。本发明还涉及这类组合物的制备。本发明还涉及通过将所述组合物与饮料成分混合来制造饮料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能够通过所述方法获得的饮料。
183 含甘酸食品及其应用 CN200480011624.8 2004-12-24 CN1780562B 2011-04-13 幸田彻; 森岛千佳; 稻川健太郎; 关忍
发明提供基于每份摄入量单位的一类食品,该食品以基于每份甘酸0.5g以上的量含有甘氨酸或者能够解产生甘氨酸的物质。本发明的食品可以用作食品香精、深度睡眠障碍改善食品或者排便改善食品。
184 含酸性可溶蛋白的饮用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CN200980111556.5 2009-11-13 CN101980622A 2011-02-23 平田俊明; 八寻恒隆; 儿玉卓也; 福山贵康
发明提供一种饮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含有酸性可溶蛋白、和选自有机酸金属盐及溶性碱性盐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粉末状或颗粒状的盐,且至少将酸性可溶蛋白造粒。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含酸性可溶蛋白的饮用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对于100重量份酸性可溶蛋白,以0.01~10重量份的比例添加选自有机酸的碱金属盐及水溶性碱性盐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粉末状或颗粒状的盐,且至少酸性可溶蛋白是造粒了的。所述饮用组合物溶解于水中时的团形成得到抑制。
185 脂肪酶抑制剂 CN200580022272.0 2005-07-05 CN1980655B 2011-02-02 中井正晃; 福井祐子; 浅见纯生; 桥本文雄
发明提供含有发源于茶的黄烷-3-醇单体类或其酰基化物的脂肪酶抑制剂及添加该抑制剂的饮料食品、医药品。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是含有用下式:【化学式1】(式中,R1及R3分别独立,是H或OH,R2是H,R4是H、G、3MeG或p-cou,R5是H或G,R4’及R5’分别独立,是H或G,R4”是H或G,且G、3MeG及p-Cou分别是下式:【化学式2】的基团)表示的黄烷-3-醇单体类或其酰基化物中的至少一种的脂肪酶抑制剂及添加了该脂肪酶抑制剂的饮料食品、医药品。
186 一种百香果醋饮料的生产方法 CN200610144324.8 2006-12-01 CN101190038B 2010-12-08 邝少丹; 林伟锋; 陈中
发明涉及百香果醋饮料的生产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百香果醋饮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2份百香果果肉,加入1-1.2重量份,搅拌加热到60-70℃,保温浸提30分钟,过滤;(2)分别称取0.3%-0.7%重量的陈醋,1.0%-3.0%重量的米醋,0.3%-0.7%重量的酸味剂,7.0%-11.0%重量的糖,加水混匀,搅拌加热至完全溶解,70-75℃条件下,加入5%-7%重量的步骤(1)制备的百香果果汁,加热到90-95℃,加入藻土过滤,滤过物90-95℃,25-30分钟杀菌、冷却。本发明提供的百香果醋饮料生产方法制备的果醋,增加了果醋饮料的品种。
187 强化饮料及其制造方法 CN200880119670.8 2008-12-09 CN101888794A 2010-11-17 T·里韦拉; N·希尔兹; J·道格拉斯-米基
提供了强化饮料及制造此饮料的方法。包括有钙源,大约40%-大约65%的钙从乳酸钙提供,大约35%-大约60%的钙从羟基磷灰石提供。还可包括组分用于至少大体上掩蔽钙源的后味。
188 胶状饮料的制造方法 CN200480044692.4 2004-12-24 CN101087540B 2010-09-29 福居笃子
发明的胶状饮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粉状的胶凝剂甜味剂(I)而获得其混合粉状物的混合工序,以及将所得混合粉状物溶解于80℃以下的溶解工序(I)。因此,不需要为保持超过80℃高温而使用的特殊制造设备,没有团的生成,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在胶凝剂溶解时因没有保持超过80℃的高温,而可以抑制胶凝剂的分解反应,随时间变化的离水率低,能够长期维持稳定的产品外观和性能。
189 药用粒状凝胶饮料及其生产方法 CN200780101058.3 2007-10-12 CN101820893A 2010-09-01 福居笃子
一种用于服下生药和/或草药的药用粒状凝胶饮料,包含(a)按质量计0.1%~15.0%的苦味掩盖成分,其包括植物油脂和/或动物油脂;(b)按质量计5.0%~20.0%的苦味掩盖辅助成分,其包括糖醇;(c)按质量计0.1%~5.0%的聚集抑制胶凝化成分;(d)按质量计0.1%~5.0%的至少一种调味成分,其选自由酸、其衍生物以及其盐组成的组;以及(e)余量的
190 恢复剂及用途 CN200910244938.7 2009-12-18 CN101756090A 2010-06-30 刘岱琳; 陈虹; 谢文利; 张静泽; 曹波; 白淑芳; 高颖; 安茜
发明公开了一种体恢复剂及用途,体力恢复剂是按重量百分比主要由下述原料制成:原花青素45-60%;花青素5-20%;黑豆蛋白或大豆蛋白5-10%;枸杞多糖5-10%;香菇多糖5-10%;玉竹提取物3-5%;人参皂苷3-5%。体力恢复剂在制备饮料、食品或保健品中的应用。本发明的一种体力恢复剂的原料来源于药食同源的天然产物,具有高安全性,实验证明能够延缓疲劳的产生、缩短疲劳时间、加快疲劳消除、促进体能的恢复和能量恢复。本发明具有口感好、无异味、疗效佳、剂量小、长期应用无毒副作用、应用方便、便于携带和存储等特点。能够使大量体力消耗后的体力快速恢复,提高机体免疫力。
191 制造混合饮料的方法 CN200510120130.X 2005-11-04 CN1771843B 2010-06-16 神谷勇一郎; 早川喜郎; 齐藤努
发明提供了制造混合饮料的方法,该饮料提供了极好的味和优良的保存稳定性,且含有蔬菜汁等和大豆蛋白,本发明还提供了通过该制造方法获得的混合饮料。本发明的用于制造混合饮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第一个步骤,用果胶裂解酶处理蔬菜汁和/或果汁,然后使果胶裂解酶失活。(2)第二个步骤,将第一个步骤中获得的果胶裂解酶处理过的液体的pH调节至3.0至4.5。(3)第三个步骤,将低植酸盐大豆蛋白加入第二个步骤中获得的调节过pH的液体中。
192 含有稻米提取物、其衍生物或其组合物的饮料 CN200880015552.2 2008-05-09 CN101711111A 2010-05-19 泰勒·辛普森; 瓦莱丽·默西埃
发明提供了一种饮料,该饮料包括至少一种调味品和稻米提取物,稻米提取物的衍生物,或其组合。该饮料具有像奶油的口感。本发明还提供了获得赋予像奶油口感的饮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稻米奶制品和向该稻米奶制品中添加至少一种调味品。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饮料,该饮料包括至少一种调味品、增稠剂和稻米提取物。该增稠剂可以包括阿拉伯树胶、刺梧桐树胶、树胶/黄芪胶、茄替胶、琼脂、瓜尔豆胶、刺槐豆胶、魔芋胶、藻酸盐、叉菜胶、果胶、刺芸豆胶、黄原胶、结冷胶、普鲁兰多糖、可得然胶、纤维素、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胶、凝胶、壳聚糖、麦芽糊精或其组合。
193 一种陈皮柑果茶饮料及其生产方法 CN200710026847.7 2007-02-05 CN101011171B 2010-05-19 区柏余
发明公开了一种陈皮柑果茶饮料,其是由果酱、纯净及适量的蜂蜜调配而成,其中果酱与纯净水的重量份数比为1∶4~12,所述果酱是由鲜大红柑果的果汁、陈皮及果糖煮制而成的陈皮柑果酱;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陈皮柑果茶的生产方法,其包括陈皮加工处理、果糖提炼、果肉处理、加工陈皮柑果酱、陈酿陈皮柑果酱和配制陈皮柑果茶饮料等步骤;本发明不仅含有大量的维他命C、健康天然的果糖,而且融汇了陈皮尤其是新会陈皮化痰止咳、润健脾、舒肝和胃的独特药理功效,并且对咽喉疼痛、心烦躁闷、饮酒过度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常饮有益于身心健康;本发明的生产方法工艺简单、操作简便。
194 一种板栗饮料的制作方法 CN200610134292.3 2006-11-17 CN1957772B 2010-05-12 孟宪军; 李茂峰; 李斌; 颜廷才; 张琦; 冯颖; 孙希云; 汪艳群
发明涉及一种板栗饮料及其制作方法,主要解决制作板栗饮料易褐变、稳定性差等技术难题。本发明以板栗为主要原料,配以甜味剂,酸味剂,稳定剂,低聚糖等原料制成的保健饮料。工艺流程包括板栗挑选→脱壳→去衣→磨浆→护色→过滤→液化→煮浆→糖化→调配→均质→灌装→灭菌→产品。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生产的饮料营养价值丰富,工艺技术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工业化生产。
195 了哥王提取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 CN200480043762.4 2004-08-06 CN101014560B 2010-04-28 王立岩; 北中进
发明涉及一种了哥王提取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提取的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196 茴香酸改进的甜菊醇糖苷增甜的饮料产品 CN200880008198.0 2008-03-14 CN101662957A 2010-03-03 T·李; R·E·梅; G·罗伊
通过使用茴香酸来改善非营养的甜菊醇糖苷甜味剂味道,当所述甜味剂包含于饮料、饮料浓缩物或糖浆、或低卡路里甜味剂中时,所述茴香酸的量足以掩盖所述非营养的甜菊醇糖苷甜味剂的金属余味。
197 一种玉米杆饮料及其加工方法 CN200610054545.6 2006-10-30 CN100584217C 2010-01-27 李来凤; 陈福气
发明涉及一种玉米杆饮料及其加工方法。针对现有的玉米杆作为饲料肥料燃料的应用局限。本发明将玉米杆清洗、压榨、过滤、杀菌、浓缩、保藏、罐装即可。玉米秸秆营养丰富,能预防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疾病。本发明将此加工成饮料不需任何添加剂,直接压制,原汁原味,味独特、口感清爽、汁液充足、营养丰富、纯天然无污染、原料丰富,成本低,具有很大的生产潜及市场占有率。
198 含微细果肉纤维的饮料、其制造方法以及食品用材料 CN200580002664.0 2005-01-18 CN100574646C 2009-12-30 平岛隆行; 芦刈匡子; 古久保雅子; 桜井乐生
发明含微细果肉纤维(pulp)的饮料,至少使用小于250μm的微细果肉纤维(pulp)组分含量等于或大于5体积%、且等于或大于1000μm的微细果肉纤维(pulp)组分含量等于或小于60体积%的微细果肉纤维(pulp)作果肉纤维(pulp)成分。并且,使用均质器将原料果肉纤维(pulp)破碎形成微细果肉纤维(pulp)时,优选均质器压等于或大于5kg/cm2。因此微细果肉纤维(pulp)成分和液体成分可以形成一体,可以实现同时实现“粘稠感”和“颗粒感”这两种食感的新食感。
199 酸饮料的改进或涉及碳酸饮料的改进 CN200780043878.1 2007-11-28 CN101553138A 2009-10-07 罗伊·肯尼斯·泰勒
将聚乙烯失山梨醇脂肪酸酯或聚乙二醇脂肪酸酯添加到酸化酸饮料中能减轻二氧化碳的过量和/或持久起泡或快速损失的问题。
200 一种用果作原料的果茶的制备方法 CN200610154835.8 2006-11-27 CN100528007C 2009-08-19 徐春根
发明涉及一种果茶制品的制备方法,采用以下步骤:(1)选料,选取新鲜的果;(2)清洗水果后按大小进行分级整理;(3)破皮去核;(4)粉碎,颗粒小于标准筛60目;(5)打浆后加料:以水果总重量计加入10%-20%的蜂蜜、10%-20%果糖、10%-20%蔗糖,10%-40%中草药原料;(6)将上述混合物搅拌;(7)包装后高温杀菌。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采用中西药原理和“药补不如食补”中国食品理念加工所制得的果茶,用现代的包装和杀菌设备制成袋装产品取代了传统的罐装产品,一是携带方便,二是其各种营养成分得到充分保护,并配有相应的中药成分,不仅保证了原有水果的保健作用,而且加强了食疗的效果。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