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61 双线刹车装置 CN201710425137.5 2017-06-08 CN107364534A 2017-11-21 王立; 路玉成; 崔金鹏; 马忠清
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线刹车装置,包括刹车系统和保护系统;所述刹车系统沿车把及车轮设置;所述保护系统设置在车把上部。本发明的产品一根刹车线断裂后也可正常骑行,具有耐久性高、安全性好的优点。
162 一种基于四轮驱动的智能电动平衡车 CN201710459567.9 2017-06-16 CN107284578A 2017-10-24 陈超超; 崔杰; 刘智娟
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四轮驱动的智能电动平衡车,通过在车体上设置控制装置,通过控制装置控制连接有脚踏感应装置、转向输出装置和驱动四轮运动的驱动电机,通过脚踏感应装置实现车体的启停,通过转向输出装置实现驱动电机驱动四轮的转向。本发明避免了现有的平衡车的启动通过红外反射式感应开关实现,而造成的意外事故的发生。
163 一种电动自行车防护装置 CN201710517583.9 2017-06-29 CN107284571A 2017-10-24 黄华
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自行车防护装置,包括电动自行车车体,所述电动自行车车体前方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下方设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下方设有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与第三支撑杆均连接于电动自行车车体,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有第一缓冲机构,所述第三支撑杆上设有第二缓冲机构。本发明通过橡胶垫首先缓冲正面迎来的冲击,通过连接板与挡板之间的气囊作为二次缓冲,通过支撑板与连接板之间的第一弹簧第三次缓冲正面迎来的冲击,通过第一支撑杆上的第一缓冲机构可以第四次缓冲平方向的冲击,第三连接杆上的第二缓冲机构,可以缓冲部分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冲击力。
164 一种共享单车的安全控制方法与共享单车 CN201710378255.5 2017-05-25 CN107284570A 2017-10-24 姜云云; 王光阵; 周金虎
发明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共享单车的安全控制方法与共享单车。该共享单车的安全控制方法,包括,检测共享单车的车筐所承受的重量;如果共享单车的车筐所承受的重量满足预设条件,则开启内置于共享单车中的电子刹车。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共享单车。使得可以在共享单车车筐内的重物超出篮筐的限承重量时,避免安全隐患。
165 一种摩托车刹车踏板 CN201710621200.2 2017-07-27 CN107264704A 2017-10-20 施顺岁
发明为一种摩托车刹车踏板,包括刹车踏板主管和连接在该刹车踏板主管上的踏板组件,踏板组件包括踏板支撑板、保护罩以及踏板扩大板;踏板支撑板与保护罩通过减震器铰接,该减震器为一缓冲器蝶形铰链;还设置有伸缩杆,该伸缩杆的一端铰接在保护罩上,另一端铰接在踏板支撑板上;缓冲器蝶形铰链的碟片上还固定连接有顶杆,该顶杆的另一端固定在踏板扩大板的底面,在踏板支撑板上开设有提供顶杆活动的导槽。改型的刹车踏板,加大了脚掌支撑面,使得在踩刹车踏板时候比较轻松,减轻骑行者疲劳。同时增设了一个保护罩,阻止骑行者右脚触碰到高温运行的发动机,避免烫伤事故的发生,从而保护骑行者的安全。
166 一种空气挡雨篷及电动车 CN201710349552.7 2017-05-17 CN107187521A 2017-09-22 叶矛子
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挡雨篷及电动车,包括挡雨篷本体,还包括空气压缩模,用于对空气进行压缩;多个喷头,用于将经空气压缩模块压缩后的气体喷出以形成一气罩;导流模块,用于将经空气压缩模块压缩后的气体向所述喷头进行导流。本发明通过喷头形成的气罩代替传统的物理挡雨罩,从而有效避免了物理挡雨罩所带来的侧安全隐患,提高车体在配合该挡雨篷使用时的安全性能。
167 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CN201710302273.5 2017-05-02 CN107161257A 2017-09-15 李星乐; 林骥; 楼谊
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所述方法包括:检测车辆的第一行驶状态;根据所述车辆的第一行驶状态,判定所述车辆获得来自所述车辆外部的助力;确定所述车辆因所述外部的助力而具有的第二行驶状态;根据所述第二行驶状态,控制所述车辆产生用于对所述车辆的行驶进行动力补偿的第一补偿动力;基于所产生的第一补偿动力控制车辆行驶。
168 用于儿童座椅的可充气保护 CN201580069043.8 2015-12-21 CN107107980A 2017-08-29 艾玛·加拉特亚
一种用于在意外事件(例如碰撞)期间保护自行车或类似物的儿童座椅(S)上的儿童的设备(10)。设备(10)包括壳体单元和可充气气囊单元,可充气气囊单元在不工作状态下布置在壳体单元内。气囊单元配置成在所述儿童座椅(S)的异常运动的情况下充气至充胀状态,并且在所述充胀状态下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儿童。
169 一种电动车防撞装置 CN201611010889.7 2016-11-17 CN106741386A 2017-05-31 何新霞
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车防撞装置,属于电动车保护技术领域。所述防撞装置包括外壳、内壳和液压缸,所述外壳位于远离电动车后车架一端,所述内壳位于所述外壳与液压缸之间,所述内壳与外壳通过一连接体连接,所述内壳与外壳之间设有缓冲材料,所述内壳与连接体之间设有减震器,所述连接体内设有距离传感器、报警器和控制器,所述报警器和所述控制器均与所述距离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液压缸上设有控制,所述控制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液压缸一端与所述连接体接触,所述液压缸另一端与电动车后车架连接。本发明安装于电动车后车架,可有效防止电动车被撞,且可在电动车被直接撞击前有效降低电动车被撞击的度,提高电动车的安全性能。
170 一种电动车撞击保护结构 CN201610999158.3 2016-11-14 CN106564541A 2017-04-19 顾卫
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车撞击保护结构,身体保护装置的设置加强了对于驾驶员脊椎的保护,平面支撑结构为驾驶员的腰部提供了合适的支撑点,即使在撞车事故发生时也不会由于受过大而使得脊椎断裂,柔性外层作为一层防护结构,在驾驶员驾驶电动车的时候为驾驶员的腰部提供缓冲,调节可调螺栓即可调整身体保护装置的弯曲程度,限位杆和柔性层状缓冲装置可以对车头进行受力缓冲,在发生撞击事故的瞬间柔性层状缓冲装置沿限位杆方向形变,抵住受到冲击瞬间的力,防止车头分崩离析,电动车的车轮上设有辅助刹车装置,在车头内的震动传感器收到信号的同时,辅助刹车装置启动,限制电动车的运动,最大限度保护驾驶员的安全。
171 一种改进型摩托车保险杠 CN201610629572.5 2016-08-03 CN106114702A 2016-11-16 陶宗德; 陶晓达
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型摩托车保险杠,包括后尾杠、前头杠以及两个侧杠,所述两个侧杠内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模,所述加强模块由两个交叉连接的加强筋构成,所述加强筋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侧杠的内壁上。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侧杠内设置有加强模块,从而大幅提升了保险杠的整体强度以及抗能力,从而能够更好的缓冲外力,真正起到保护驾驶人和摩托车本体的作用,驾驶人驾驶摩托车的安全系数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人身安全得到了进一步地保障。
172 一种设置有缓冲层的摩托车保险杠 CN201610629206.X 2016-08-03 CN106114701A 2016-11-16 陶宗德; 陶晓达
发明公开了一种设置有缓冲层的摩托车保险杠,包括后尾杠、前头杠以及两个侧杠,所述后尾杠、前头杠和两个侧杠一体化成型,所述两个侧杠的内侧均设置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抵靠着摩托车车体。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缓冲层具备极好的缓冲外的功能,从而能够更好的缓冲外力,真正起到保护驾驶人和摩托车本体的作用,驾驶人驾驶摩托车的安全系数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人身安全得到了进一步地保障。
173 一种摩托车车架 CN201610668786.3 2016-08-15 CN106080904A 2016-11-09 郑策; 郑赤
发明涉及一种摩托车车架,包括前保险架、两个侧梁、转向中柱和中梁,两个侧梁分别置于前保险架下部的两端,两个侧梁的前部均与前保险架固定连接,两个侧梁的后部均向后倾斜向上;两个侧梁靠近前保险架一侧的上端均设置有支撑架,且两个支撑架均与前保险架固定连接;前保险架上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向后倾斜向上的倾斜杆;转向中柱的下部与两个支撑架的上端及倾斜杆的上端固定连接,转向中柱的上部向后倾斜向上;中梁处于两个侧梁的上方,中梁的前部与转向中柱的下部固定连接,中梁的后部向后倾斜向上,并与两个侧梁的后部固定连接。本发明强度高,能有效缓冲前后碰撞,降低重心,防止车体侧翻,提高了摩托车驾驶人员和乘坐人员的安全系数。
174 一种缓冲型摩托车保险杠 CN201610631525.4 2016-08-03 CN106043525A 2016-10-26 陶宗德; 陶晓达
发明公开了一种缓冲型摩托车保险杠,包括后尾杠、前头杠以及两个侧杠,所述后尾杠、前头杠和侧杠的内壁均设置有缓冲层。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缓冲层的设置大幅提升了保险杠的抗能力,从而能够更好的缓冲外力,真正起到保护驾驶人和摩托车本体的作用,驾驶人驾驶摩托车的安全系数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人身安全得到了进一步地保障。
175 一种带有缓冲装置的摩托车保险杠 CN201610628262.1 2016-08-03 CN106043524A 2016-10-26 陶宗德; 陶晓达
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缓冲装置的摩托车保险杠,包括后尾杠、前头杠以及两个侧杠,所述两个侧杠、后尾杠和前头杠一体化成型,所述侧杠的内侧设置有至少三个焊接,所述焊接块与摩托车车体焊接固定,所述侧杠的内侧设置有至少两个橡胶伸缩棒,所述橡胶伸缩棒设置有吸附头,所述吸附头吸附在摩托车车体上。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橡胶伸缩棒能够对外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降低了摩托车的受力压力,真正起到保护驾驶人和摩托车本体的作用,驾驶人驾驶摩托车的安全系数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人身安全得到了进一步地保障。
176 一种儿童车把立 CN201610346057.6 2016-05-23 CN105818917A 2016-08-03 张艳云
发明涉及一种儿童车把立,包括把立本体、立管安装通孔、充气气囊和车把安装台,所述把立本体的一端设有竖直贯通的立管安装通孔,另一端设有车把安装台,中间部分周围设有充气气囊,内部为空腔,空腔内设有感应装置、控制器和微型充气,所述感应装置、控制器和微型充气泵电连接,所述微型充气泵通过气管与充气气囊连通,所述控制器连接电池,该儿童车把立能够在自行车摔倒时,自动开启充气气囊,对儿童起到保护作用。
177 一种有附加功能结构的物件 CN201510715936.7 2015-10-22 CN105768805A 2016-07-20 毛立荣
一种有附加功能结构的物件,其特征是:在物件的表面覆盖连接有厚度等于和超过0.7毫米的橡塑层(17),在物件上连接有挂物臂(4)或钩结构(36)或环钩结构(38),物件是挂物架或管轴结构和板结构(18)及型材结构或摩托车外观件或日用五金用品或家居用品。通过以上对现有技术的改进,实现达到了本发明中的物件:具有用途多、结构強度高又防锈蚀能強的作用。
178 一种化解二轮摩托车侧翻的装置 CN201310588112.9 2013-11-21 CN103600793B 2016-06-29 杨伦
发明涉及一种化解二轮摩托车侧翻的装置,属于机械领域。在摩托车后轮轴左右两边车架上安装化解侧翻装置,化解侧翻装置由支撑轴、轴套、弹簧、外轮组、内轮组构成,支撑轴的中上部通过螺丝连接在车架上,支撑轴顶端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在连杆上,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手柄,当拉紧手柄时支撑轴向下展开,放开手柄支撑轴向上收拢,支撑轴末端为多个分开的支撑轮轴,内轮组连接在支撑轴末端的支撑轮轴上,轴套套在支撑轴上,轴套上端通过弹簧连接在车架上,轴套下端为多个分开的支撑轮轴,外轮组连接在轴套下端的支撑轮轴上。在摩托车即将侧翻车时,车架上安装的化解侧翻装置上的支撑杆及轮组,第一时间撑住车身向侧方滑行,从而避免侧翻事故的发生。
179 一种摩托车用安全保护带 CN201410596148.6 2014-10-30 CN105620612A 2016-06-01 刘幼芝
一种摩托车用安全保护带,左肩带上端与右肩带上端和后带的上端连接固定在一起,后带下端连接有左安全固定扣,后带中段设有调节后带长短的后带调节扣,左肩带的下端斜向右边与右肩带的下端连接固定,左肩带、右肩带右下方连接有前带,前带上设有弹性带,前带的上下两端之间连接有调节前带长短的前带调节扣,前带末端连接有右安全扣,前带和后带之间横向设有腰带,腰带之间设有调节腰带长短的腰带调节扣,右肩带和左肩带的外层设有反光布,在右肩带、左肩带、腰带内侧贴近人体一面均设有柔性垫衬带,并与左、右肩带、腰带分别缝合连接为一整体带。本发明使人和车牢牢联系在一起,就可以防止肇事时,人车分离因弹飞而造成的摔伤。
180 一种抗头颈部损伤的保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1310306332.8 2013-07-22 CN103481980B 2016-05-25 韦登明; 韦赟博; 汪益
发明公布了一种抗头颈部损伤的保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防护装置和连接带I(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装置的后侧与连接带I(1)相连,所述连接带I(1)的另一端通过导向紧装置与机动车安全带(2)相连。本发明通过防护装置和连接带及其连接结构的结合创新,提高一种自由度好,不易疲劳,不会刮伤使用者的头颈部,安全性能好,在机动车加速、减速和转弯的情况下,均能有效保护使用者的头颈部,防止头部与颈椎脱位,减少或者抵消使用者的挥鞭样损伤,与安全带同步的抗头颈部损伤保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