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61 一种褐色双发酵奶茶基料、奶茶冷冻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CN202211637972.2 2022-12-16 CN115777828B 2024-06-25 孔繁俊; 朱鑫鑫; 张晓峰
发明属于冷冻饮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味浓郁的褐色双发酵奶茶基料,及其制备的奶茶冷冻饮品,并进一步公开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褐色双发酵奶茶冷冻饮品,包括奶茶基料及冷冻基质;其中,所述奶茶基料由发酵基料经发酵菌剂发酵获得。本发明所述褐色双发酵奶茶冷冻饮品,以泡制的茶汤为茶味基料,并经过选定菌株的发酵,获得具有浓郁茶味口感的双发酵奶茶基料,可用于制备具有浓郁风味及口感的发酵奶茶冷冻饮品。
162 制备甜菊醇糖苷的方法及其用途 CN201880073089.0 2018-09-28 CN111836545B 2024-06-25 A·马寇思言; S·Y·周; K·尼赞姆彬纳维
本文提供制备甜菊醇糖苷的方法,所述甜菊醇糖苷包括莱鲍迪苷D、莱鲍迪苷E、莱鲍迪苷M、莱鲍迪苷N和莱鲍迪苷O。本文还提供制备包含莱鲍迪苷D、莱鲍迪苷E、莱鲍迪苷M、莱鲍迪苷N和莱鲍迪苷O的甜味剂和增甜的消费品。
163 用于生产MONACOLIN K和/或绿原酸的方法以及由该方法所获得的培养产物 CN202011293948.2 2020-11-18 CN114369632B 2024-06-18 黄乔盈; 王乃诒; 赖进此
发明涉及用于生产MONACOLIN K和/或绿原酸的方法以及由该方法所获得的培养产物。本发明揭示一种用于生产Monacolin K和/或绿原酸的方法,其包括:将红色红曲菌菌株培养于含有咖啡果实材料的培养基中,其中该咖啡果实材料不包含咖啡豆。
164 一种乳化干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202311767632.6 2020-11-27 CN118177371A 2024-06-14 何剑; 陈醇; 徐军; 邬娟; 杜辉
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药食同源植物提取物的方法,以及由此方法制备得到的药食同源植物提取物及其组合物。具体地,本申请提供一种制备药食同源植物提取物的方法,其包括用乳化脂肪组合物对所述药食同源植物进行提取的步骤;其中,所述乳化脂肪组合物中含有脂肪基制品、以及任选的乳化剂和稳定剂;所述组合物中脂肪含量为1%‑30%,蛋白质含量为0‑1%。本申请的方法可以显著提高陈皮,姜,枸杞等药食同源植物中生物活性成分的整体提取得率。
165 肠道定向释放微胶囊、其制备方法及食品组合物 CN202211520367.7 2022-11-30 CN118141127A 2024-06-07 杨帆; 查琳琳; 巴根纳; 侯廷帅; 谭圣杰; 孙倩; 孙彦文
发明提供了一种肠道定向释放微胶囊,包括:芯材,所述芯材包括活性成分;包裹所述芯材的第一壁材层,所述第一壁材层包括明胶和海藻酸钠,所述明胶的含量至少为20wt%;包裹所述第一壁材层的第二包裹层,所述第二包裹层由粉状物质形成;包裹所述第二包裹层的第三包裹层,所述第三包裹层由胶类物质形成。本发明提供的肠道定向释放微胶囊为三层包裹结构,该三层结构不仅提高了功能性活性成分的稳定性,使其可应用于常温酸性液态产品,还可以进一步在外面进行裹粉与裹胶,丰富产品的口感,而且能够在肠道内释放,且其在肠道内的释放时间为90~120min。
166 一种高膳食纤维发酵乳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202211515858.2 2022-11-30 CN118140980A 2024-06-07 韩仁娇; 王彩云; 何剑; 巴根纳; 付永刚; 侯占群; 包萨日娜
发明提供了一种高膳食纤维发酵乳制品。本发明以动物乳为原料,将酶处理与发酵过程同步进行。通过乳糖酶的作用,可将其中的乳糖有效转化为具有良好功能特性的低聚半乳糖;在葡萄糖异构酶的作用下,葡萄糖可有效转化为甜度更高、升糖指数更低的果糖,满足无乳糖宣称的同时改善了发酵乳的味。本发明所述的发酵乳,具有高含量的低聚半乳糖,可改善人体肠道消化功能,同时乳糖与葡萄糖零含量,适用于乳糖不耐症和糖尿病等人群食用。
167 营养组合物在制备改善吸收能的产品中的应用 CN202211508558.1 2022-11-28 CN118120922A 2024-06-04 段素芳; 司徒文佑; 王学敏; 赵子夫; 郝婧宇
发明提供了一种营养组合物在制备改善吸收能的产品中的应用;所述营养组合物包括:源、维生素D、聚葡萄糖和低聚半乳糖。本发明发现钙+维生素D+聚葡萄糖+低聚半乳糖存在一定的成分和剂量上的协同作用,改善吸收能力的健康效果,包括增加体重、改善脱毛、维持肠黏膜形态结构完整性(降低隐窝深度)、有助于促进蛋白质吸收。
168 营养组合物在制备增殖肠道AKK菌产品中的应用 CN202211501689.7 2022-11-28 CN118120920A 2024-06-04 段素芳; 司徒文佑; 王学敏; 何婷超; 李放; 李婷; 闫雅璐
发明提供了一种营养组合物在制备改善肠道菌群构成的产品中的应用;所述营养组合物包括:源、维生素D、聚葡萄糖和低聚半乳糖。本发明发现钙+维生素D+聚葡萄糖+低聚半乳糖存在一定的成分和剂量上的协同作用改善肠道菌群的构成,特别是促进嗜粘蛋白‑阿克曼氏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增殖。
169 一种凝固型猴头菇酸奶的制备方法 CN202211343166.4 2022-10-31 CN115517297B 2024-06-04 黄江南; 唐丽群; 黄晓辉; 钟兵洋; 孙叶光; 邓海斌; 阳欢
发明提供一种凝固型猴头菇酸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鲜猴头剪去有苦味的菌蒂,洗净后放入质量浓度为0.1‑0.3%的柠檬中煮沸10‑15min,捞出放入清水中冲洗,沥干;将猴头菇与水按质量比1:2‑3混合,打浆;将浆液加热煮沸并持续10‑15min,得到猴头菇汁;按质量比2‑2.5%的比例添加魔芋粉至猴头菇汁中,边搅拌边加热,待魔芋粉彻底溶解后,持续搅拌加热5‑8min,并于无菌室中冷却,形成果冻状固体;在无菌环境中,将果冻状固体切碎至状;将新鲜奶或奶粉溶解后,于70‑75℃下持续加热10‑15min,以杀灭细菌;牛奶冷却后,与切碎后的猴头菇果冻固体按质量比8‑10:1混合,并接入1‑3%质量的菌种;发酵。本发明提供的凝固型猴头菇酸奶的制备方法,酸奶营养价值和口感得到提升。
170 经口组合物 CN201980042081.2 2019-06-20 CN112334015B 2024-06-04 小林由典; 霜田祐一; 内田裕子; 会田涉; 迫田俊
发明提供一种经口组合物。该经口组合物含有以下的成分(A)、(B)以及(C):(A)非聚合型儿茶素类、(B)芦丁、以及(C)紫英苷,固体成分中成分(A)的含量为2~50质量%,成分(A)与成分(B)的质量比[(B)/(A)]为0.05×10‑2~50×10‑2,并且成分(A)与成分(C)的质量比[(C)/(A)]为1.0×10‑3~50×10‑3。
171 用于在发酵之前和之后使用膜系统制备高蛋白希腊酸奶的方法 CN202410242146.0 2018-08-02 CN118077769A 2024-05-28 沙肯奥·乌雷曼; 蒂莫西·彼得·德尔曼
公开了用于生产高蛋白希腊酸奶制品的方法。这样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浓缩脱脂奶制品以产生富含蛋白质的奶级分,然后可以将其与一种或多种另外的奶级分组合以形成酸奶基质。用酸奶培养物接种酸奶基质并且进行发酵,并且使用陶瓷超滤膜系统从发酵制品中移除至少一部分酸乳清,以形成希腊酸奶制品。
172 一种含颗粒物料的凝固型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202211496811.6 2022-11-25 CN118077763A 2024-05-28 盛蕾; 尹小静; 薛建岗; 索超; 潘庆珉; 张海斌
发明提供了一种含颗粒物料的凝固型酸奶及其制备方法。该酸奶的原料包含:原料奶、甜味物质、植物油脂、乳化剂、含颗粒果酱;以上述原料的总重量为100%计,所述原料包含:原料奶80%以上、甜味物质0%‑15%、植物油脂4%‑10%、乳化剂1%‑3%、含颗粒果酱5%‑15%;所述植物油脂的凝固点≥20℃。本发明同时控制后熟温度和后熟时间,实现了搅拌型工艺下的凝固型酸奶。本发明采用高剪切化料设备,通过控制剪切速率、均质压,使植物油脂在酸奶体系中的均匀分布,保证了产品货架期的稳定。
173 一种凝固乳-骆驼乳混合发酵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202211506577.0 2022-11-28 CN118077760A 2024-05-28 潘庆珉; 尹小静; 张海斌; 薛建岗; 盛蕾; 索超
发明提供了一种凝固乳‑骆驼乳混合发酵酸奶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骆驼奶pH值调节至6.0‑6.5,添加发酵菌种与复合凝乳酶后发酵,经处理得到酸驼奶;将酸驼奶与水牛奶混合,添加紫菜多糖与发酵菌种进行二次发酵,得到所述凝固型水牛乳‑骆驼乳混合发酵酸奶,其中,所述水牛奶占所述酸驼奶与水牛奶的总体积的40%‑50%,所述复合凝乳酶包括骆驼凝乳酶与生物凝乳酶,骆驼凝乳酶与微生物凝乳酶的质量比为1:0.1‑0.4。该制备方法所制得的酸奶具有均匀细腻、奶香味浓郁、质地良好、无异味、无分层、无乳清析出的特点,满足消费者需求。
174 植物乳植杆菌菌株NRK7及其应用 CN202311745881.5 2023-12-19 CN118064300A 2024-05-24 黄丽; 杨攀; 但霞; 李玲; 曾庆坤; 黄钰涵; 罗华; 韦科龙
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植物乳植杆菌菌株NRK7及其应用,本发明将乳、枫香叶提取物和自行筛选的益生菌NRK7复配制备味乳制品。通过优选水牛乳基中的增菌菌株且同步强化乳基功能的枫香叶‑益生菌组合,并将枫香叶‑益生菌组合引入制备发酵乳制品,得到的乳制品具有良好抗化功能作用,同时兼具天然染料枫香叶的植物清香,口感丰富、色泽艳丽,能够显著提升产品的品质和功能性,是一类风味独特的乳制品。
175 甜菊糖苷口感改善剂,甜味剂组合物及应用 CN202311861066.5 2023-12-31 CN118058448A 2024-05-24 麻琳; 刘雪英; 何菊明; 刘超; 裴亮
发明涉及甜味剂领域,尤其涉及甜菊糖苷口感改善剂,甜味剂组合物及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甜菊糖苷口感改善剂,含有迷迭香或含有迷迭香的植物的提取物,添加量为总组合物的0.01%‑0.1%。本发明还提供了甜味剂组合物,包括甜菊糖苷和甜菊糖苷口感改善剂,并通过喷雾干燥技术将甜菊糖苷口感改善剂喷洒到甜菊糖苷表面,形成了一层包覆物,口感改良效果更为显著和持久。
176 口感调节剂及应用和零脂或低脂乳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202211471630.8 2022-11-23 CN118058345A 2024-05-24 王亚利; 王明娜; 张海斌
发明提供了一种口感调节剂及其应用和零脂或低脂乳制品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口感调节剂包括淀粉、糊精、蛋白原料、葡聚糖和膳食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淀粉、糊精、蛋白原料、葡聚糖和膳食纤维的相对重量份分别独立地为5‑10份,1‑10份,5‑15份,0.001‑0.005份,1‑3份。本发明的口感调节剂能够弥补由于脂肪减少或无脂肪导致的味、口感和质构的缺失,保证零脂肪或脂肪减少的乳制品的粘度和全脂乳制品的粘度一致,同时维持产品保质期内的稳定性
177 一种无添加大包装酸奶及其制备方法与含气量控制方法 CN202211411567.9 2022-11-11 CN118058343A 2024-05-24 王明娜; 王亚利; 张海斌
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添加大包装酸奶及其制备方法与含气量控制方法。该无添加大包装酸奶原料组成包括:原料乳、乳酸菌、蔗糖;其中,所述无添加大包装酸奶的蛋白质含量≥3%,脂肪含量≥3.5%,蔗糖含量为0‑9%;所述无添加大包装酸奶的含气量≤12ml/L,粘度为50‑100cps;所述无添加大包装酸奶的包装规格为底面积20‑90cm2,高度20‑30cm。本发明的无添加大包装酸奶状态均一、口感细腻,具有贮存期内可多次开启、稳定性良好的特点。
178 一种用于提取多糖的提取介质及其应用 CN202111452836.1 2021-11-30 CN115991794B 2024-05-14 徐军; 邬娟; 周伟正; 何剑; 陈醇
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提取多糖的提取介质,包括浓度为0.05wt%~20wt%的蛋白成分。本发明提供的提取介质含有一定浓度的蛋白成分,可以高效富集植物生物中的多糖。
179 一株用于预防辅助治疗胃部虚寒的植物乳杆菌及其应用 CN202310119349.6 2023-02-15 CN116004475B 2024-05-03 许慈雪; 杨锁华; 林金生; 李幸芬; 徐添根; 姜益军
发明公开了一株用于预防辅助治疗胃部虚寒的植物乳杆菌及其应用,具体采用植物乳杆菌LP23(Lactobacillusplantarum),制备了具有预防、辅助治疗胃部虚寒产品,通过外源性摄入维持胃肠道菌群平衡,抑制致病菌定植,降低炎症反应,促进肠道与胃部健康,是一种自然、安全适合各种不同体质服用的产品,本发明大大拓展了益生菌的应用领域。
180 一种用于六堡茶酸奶的前期预制方法 CN202410289378.1 2024-03-14 CN117941759A 2024-04-30 江成英; 乔如颖; 杨文; 车德玉; 李亚; 杨柳; 高敏玲
申请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六堡茶酸奶的前期预制方法,包括S1、选择经过特定生物发酵处理的六堡茶叶,以提高茶叶中的活性成分含量和增强其抗化性;S2、将发酵处理后的六堡茶叶与特定奶蛋白酶进行复合提取,以增强茶叶和牛奶蛋白的结合;S3、在低温条件下对复合提取液进行超滤浸提,以提取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并增加酸奶的抗氧化性。本发明旨在选用经过特定微生物发酵处理的六堡茶叶,该发酵处理可使茶叶中的活性成分得到有效提升。同时,为进一步提升六堡茶酸奶的品质,采用复合提取技术,将茶叶与牛奶蛋白相结合,并在低温条件下进行超滤浸提,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取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