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车辆内饰 / 车顶内衬 / 带有用于车窗玻璃的遮阳板防护装置的汽车

带有用于车窗玻璃的遮阳板防护装置的汽车

阅读:549发布:2020-07-30

专利汇可以提供带有用于车窗玻璃的遮阳板防护装置的汽车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带有车窗玻璃(26)和用于该车窗玻璃(26)的遮阳板防护装置(40)的 汽车 (2),其中,所述遮阳板防护装置(40)具有盖(46),该盖可从不使用 位置 运动到所述车窗玻璃(26)至少局部被所述盖(46)遮盖的使用位置。按照本发明,所述盖(46)具有刚性的 支撑 部件(52),在所述支撑部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遮阳板(60,62),该遮阳板可从不使用位置运动到使用位置。,下面是带有用于车窗玻璃的遮阳板防护装置的汽车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汽车(2),带有车窗玻璃(26)和用于该车窗玻璃(26)的遮阳板防护 装置(40),其中,所述遮阳板防护装置(40)具有盖(46),该盖可从不使用位置 运动到所述车窗玻璃(26)至少局部被所述盖(46)遮盖的使用位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盖(46)具有刚性的支撑部件(52),在所述支撑部件上设置有至少一 个遮阳板(60,62),该遮阳板可从不使用位置运动到使用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52)设计为 板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2),其特征在于,所述盖(46)还包括一 可抽出的帆布(50),该帆布固定在所述支撑部件(52)上。
4.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汽车(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52) 具有凹槽或缺口(56,58),处于不使用位置的所述遮阳板(60,62)布置在所述 凹槽或缺口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2),其特征在于,所述帆布(50)这样地固定 在所述支撑部件(52)上,使得所述凹槽(56,58)在其朝向所述车窗玻璃(26)的 一侧被所述帆布(50)遮盖。
6.如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汽车(2),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板防 护装置(40)具有两个对置的导轨(42,44),所示支撑部件(52)可在所述导轨中 移动地导引。
7.如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汽车(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部 件(52)上设置用于照明所述汽车内部空间(22)和/或所述遮阳板(60,62)的照明 器件(70,7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2),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器件(70,72)设 置在所述凹槽或缺口(56,58)中。
9.如权利要求6至8之一所述的汽车(2),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器件(70, 72)可通过所述导轨(42,44)、所述支撑部件(52)上的滑动触点(78)和所述支撑 部件(52)上的导线(74,76)供电。
10.如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汽车(2),其特征在于,还在车顶内衬 (34)和车顶(20)之间设置一容纳空间(36),所述支撑部件(52)在所述盖(46)的 不使用位置至少局部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汽车(2),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盖(46)位于不使 用位置时,在不使用位置的所述遮阳板(60,62)完全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36) 中。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之一所述的汽车(2),其特征在于,设置一用于 在各位置止所述盖(46)的锁止机构(80)。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汽车(2),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80)设置 在所述支撑部件(52)上。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汽车(2),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80)具有 可运动的止动件(82),该止动件在其锁止位置安置在所述导轨(42,44)内的凹 槽(84)或缺口中。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汽车(2),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件(82)向所述 锁止位置方向被预紧。
16.如权利要求12至15之一所述的汽车(2),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板 (60,62)这样地与所述锁止机构(80)共同作用,使得仅当所述遮阳板(60,62) 位于所述不使用位置时,所述盖(46)才能从所述使用位置运动到所述不使用 位置。
17.如权利要求12至16之一所述的汽车(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 部件(52)上设置一操纵器件(88)以用于操纵所述锁止机构(80)。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汽车(2),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器件(88)设置 成在所述盖(46)的不使用位置可接触到,优选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36)的外 部。
19.如权利要求1至18之一所述的汽车(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窗玻 璃(26)是顶侧的车窗玻璃、挡玻璃或全景车窗玻璃(26),其中,全景车窗 玻璃优选具有顶侧的车窗玻璃部分(28)和前面的车窗玻璃部分(30)。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带有车窗玻璃和用于车窗玻璃的遮阳板防护装置的汽 车,其中,遮阳板防护装置具有盖,该盖可从不使用位置运动到车窗玻璃至 少局部被盖遮盖的使用位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公知有这样的汽车,其具有用于车窗玻璃,例如天窗玻璃或 挡玻璃的遮阳板防护装置。公知的遮阳板防护装置通常具有盖,该盖由可 以从卷帘抽出的帆布形成。因此,盖可从不使用位置抽出到使用位置。盖在 不使用位置布置在容纳空间中,该容纳空间设置在车顶内衬和车顶之间。为 使盖从不使用位置运动到使用位置,仅需从容纳空间中抽出盖。盖在使用位 置部分或全部遮盖配属于遮阳板防护装置的车窗玻璃。因此,盖在使用位置 防止由于透过窗玻璃的阳光而使客舱变热或造成乘客目眩。此外,公知的汽 车具有所谓的遮阳板,其单独由遮阳板防护装置的盖形成。这种通常设计用 于汽车驾驶员或副驾驶员的遮阳板可以与遮阳板防护装置的盖无关地从不 使用位置运动或回转到使用位置。
既具有带盖的遮阳板防护装置也具有单独设计的遮阳板的公知的汽车 内部装置被证明是适用的,然而缺点在于,限制了遮阳板在客舱内尤其灵活 的操纵和布置。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创造一种带有遮阳板防护装置 和至少一个遮阳板的汽车,在这种汽车内能尤其灵活地操纵和布置遮阳板。
按本发明的汽车首先具有车窗玻璃,其例如是天窗玻璃、挡风玻璃或全 景车窗玻璃。汽车还包括用于车窗玻璃的遮阳板防护装置,其中,该遮阳板 防护装置具有盖。该盖可由不使用位置运动到车窗玻璃至少局部被盖遮盖的 使用位置。按照本发明,盖具有刚性的支撑部件,至少一个遮阳板布置在该 支撑部件上,遮阳板同样可以从不使用位置运动到使用位置。刚性的支撑部 件例如可以理解为刚性的横梁、刚性的横杆或类似物。
在按本发明的汽车中,由于刚性的支撑部件,首先可以使遮阳板可靠地 固定在盖上。此外,设置在刚性部件上的遮阳板因此可以与遮阳板防护装置 的盖一起从不使用位置运动到使用位置。因此,由于遮阳板防护装置和遮阳 板的这种有利的组合,不仅实现了盖,而且还实现了遮阳板在汽车内部的尤 其灵活的布置。如果例如不需要遮阳板,那么遮阳板可以与遮阳板防护装置 的盖一起运动到不使用位置,而不必持久地布置在汽车内部的同一位置上。 在传统汽车中由处于不使用位置的遮阳板持久占据的空间也能另作他用。
在按本发明汽车的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中,刚性支撑部件设计为板状。 由于刚性支撑部件板状的构造,一方面保证了遮阳板可在盖上尤其实用的固 定,另一方面则保证了可靠地防止光入射。
原则上盖可以仅仅由刚性的支撑部件组成。然而,在按本发明汽车的一 种尤其有利的实施形式中,为了实现盖在其不使用位置尤其节约空间的布 置,盖还具有固定在支撑部件上的可抽出的帆布。因为,盖的可抽出的帆布 仅用于遮盖车窗玻璃,并不必容纳遮阳板,盖优选应当或必须比刚性的支撑 部件设计得刚度更小或更柔软。
在按本发明汽车的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中,为了保证遮阳板在不使用位 置节约空间地布置,支撑部件具有凹槽或缺口,处于不使用位置的遮阳板布 置在该凹槽或缺口中。因此,遮阳板在不使用位置例如应这样布置在凹槽或 缺口中,即,使得遮阳板不突出于凹槽或缺口朝向客舱的开口。通过这种方 式可以在盖从使用位置运动到不使用位置或反之时可靠地防止处在不使用 位置的遮阳板与乘客的身体部分或与汽车内部的其它部件碰撞。
如果在支撑部件中设置用于遮阳板的凹槽,那么,凹槽的底部必然由支 撑部件的一部分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当盖处于使用位置且遮阳板处于使用 位置时,凹槽的底部本身就能防止阳光穿过凹槽入射。在凹槽处于支撑部件 内部时,必然先不设这种底部。然而,在按本发明汽车的另一优选的实施形 式中,为了在这种情况下也防止光线透过凹槽入射,帆布这样固定在支撑部 件上,使得凹槽在其朝向车窗玻璃的一侧被帆布遮盖。通过这种方式使得支 撑部件的制造尤其简单,该支撑部件随后仅需按所述方式固定在帆布上。
在按本发明汽车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中,遮阳板防护装置具有两个 对置的导轨,支撑部件可在该导轨中移动地导引,从而使盖可尤其简单地从 不使用位置运动到使用位置或反之。此外,帆布(假如设置有该帆布)同样 可以在两个对置的导轨中导引。这种类型的导轨例如可以设置在汽车的车顶 框架上或与该车顶框架一体地构造。
按照按本发明汽车的另一优选的实施形式,在所述支撑部件上还设置有 用于照亮汽车内部空间和/或遮阳板的照明器件。由于刚性的支撑部件,照明 器件(其例如可以是电灯)同样可以设置在可运动的盖上。反之,照明器件 不能或仅受限地布置在盖的帆布上,尤其是因为这会导致,由于帆布较大的 柔性以及由于照明器件的重量,帆布向下垂。
为防止照明器件在盖在使用位置和不使用位置之间移动的过程中,与汽 车内部的其它部件或乘客的身体部分碰撞,照明器件在按本发明汽车的另一 尤其有利的实施形式中设置在凹槽或缺口内。
按照按本发明汽车的另一有利的实施形式,在支撑部件上设置滑动触点 和导线,因此照明器件可以通过导轨、滑动触点和导线供电。这种布置在基 本上由帆布组成的盖中难以实现,因为滑动触点和导线必须设置在盖的帆布 上,因此,刚性的支撑部件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对盖的制造产生有利影响。
在按本发明汽车的另一优选的实施形式中,为了实现支撑部件在盖的不 使用位置尤其节约空间地布置,还在车顶内衬和车顶之间设置一容纳空间, 其中,支撑部件在盖的不使用位置至少局部设置在容纳空间中。
按照本发明汽车的另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如果盖处于不使用位置,处 于不使用位置的遮阳板完全设置在容纳空间中。
在按本发明汽车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中,为防止遮阳板防护装置的 盖在通常的行驶状态下意外地运动,并可能限制驾驶员的视线,还设置有用 于将盖止在不同位置的锁止机构。在此,锁止机构可以这样地设计,即, 优选在每个位置都可以进行锁止,由此可以尤其准确地满足各乘客的需求。
按照按本发明汽车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为了使尤其坚固的锁止机 构可以绑定在盖上,锁止机构再次设置在支撑部件上。反之,将可能包括重 的部件的锁止机构单独安装在盖的帆布上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当帆布处于使 用位置时,这尤其会再次导致帆布下垂。此外,在帆布区域设置锁止机构会 导致帆布无法顺利展开,并因此无法在盖的不使用位置节约空间地布置。
在按本发明汽车的另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中,锁止机构具有可运动的止 动件,其例如可以设计为螺栓或杆。可运动的止动件在其锁止位置置入导轨 中的凹槽或缺口内。锁止机构可由此解锁,即,将可运动的止动件再次从凹 槽或缺口中移出。
为了可以将盖尤其可靠地锁止在各位置,且盖不会例如在事故时向前移 动,止动件朝着锁止位置方向预紧。在此,例如可以设置简单的弹簧元件用 于预张紧。
在按本发明汽车的一种尤其优选的实施形式中,遮阳板这样地与锁止机 构共同作用,即,使得仅当遮阳板位于不使用位置时,盖才能从使用位置运 动到不使用位置。通过这种方式保证仅当遮阳板处于不使用位置时,盖才能 从使用位置运动到不使用位置,从而可靠地避免遮阳板在其使用位置与汽车 内部的其它部件(如车顶内衬)或乘客的身体部分碰撞。因此,既保护了遮 阳板,也保护了汽车内部其它部件不会损坏,而乘客的受伤危险小。这例如 可由由此实现,即,锁止机构可以不被解锁,直至遮阳板被回转到不使用位 置。
按照本发明汽车的另一有利的实施形式,在支撑部件上设置一操纵器 件,如把手、按钮或类似物,用于操纵锁止机构。以此方式可以通过操纵所 述操纵器件来锁止或解锁所述锁止机构。然而在该实施形式中可以规定,仅 当遮阳板位于不使用位置,锁止机构才被允许解锁。
在按照本发明汽车的另一有利的实施形式中,为保证操纵器件与盖的位 置无关地、在任何时候都能方便地被乘客够到,操纵器件在盖的不使用位置 可被接触到,优选布置在容纳空间的外部。通过这种方式使得操纵器件良好 的可接近性不被限定容纳空间的车顶内衬限制。
在按照本发明汽车的另一尤其有利的实施形式中,车窗玻璃是顶侧的天 窗玻璃、挡风玻璃或全景车窗玻璃。在最后提及的可能性中,全景车窗玻璃 优选包括顶侧的车窗玻璃部分和前面的车窗玻璃部分,它们有利地相互一体 地构造。在后一种情况下,带有设置在支撑部件上的遮阳板的盖尤其有利, 尤其是因为传统的遮阳板否则必须设置在全景车窗玻璃上,在全景车船玻璃 上,遮阳板一方面限制了乘客透过全景车窗玻璃的视野,另一方面则妨碍了 盖从不使用位置抽出到使用位置。
附图说明
接下来根据示例性的实施形式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附图中:
图1是按本发明汽车的一种实施形式的局部侧视图,其中盖处于不使用 位置,
图2是图1所示的遮阳板防护装置的仰视图,
图3示出了图1所示的汽车,其中盖处于使用位置,遮阳板处于使用位 置,
图4是图3所示的遮阳板防护装置的仰视图,以及
图5是图4所示截面A的详细放大的局部剖切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按本发明的汽车2的一种实施形式的横截面。汽车2的前方 在图中用箭头4标出,而后方则用箭头6示出。此外横向用箭头8和10表 示,而高度方向则用箭头12或14表示。
此外,汽车2具有车身,车身主要包括两个在横向8或10彼此相间的 A柱16和两个在横向8或10彼此相间的B柱18,在图1中仅能看到各一 根A柱和B柱。在此,B柱18沿后方6布置在A柱后面。车身还具有车顶 20,该车顶在高度方向14向上限定后部区域中的客舱22的边界。在图1中 还示出了汽车座椅24的靠背,所述汽车座椅布置在客舱22的前部区域中。
在客舱22设置有汽车座椅24或整个前面座椅排的区域中,客舱22在 高度方向14和前方4通过全景车窗玻璃26限定边界。全景车窗玻璃26包 括顶侧的、在后方6连接在车顶20的车窗玻璃部分28,以及形成挡风玻璃 的前车窗玻璃部分30,也就是说,顶侧的车窗玻璃部分28和前车窗玻璃部 分30相互一体地设计。全景车窗玻璃26沿横向8和10优选从车顶框架32 延伸至对置的车顶框架或从一个A柱延伸到对置的A柱,使得第一座椅排、 也包括汽车座椅24上的乘客透过全景车窗玻璃26具有全景视。沿高度方 向14在车顶20下面固定有车顶内衬34。在此,沿高度方向12或14在车顶 内衬34和车顶20之间设计有容纳空间36。容纳空间36可通过沿横向8或 10设计在车顶内衬34和车顶20之间的间隙38接近,该间隙朝向前方4。
汽车2中还具有一遮阳板防护装置40,接下来参照图1和2对其加以详 细说明。遮阳板防护装置40首先具有两个在横向8或10对置的导轨42、44, 它们分别沿车顶框架32在汽车2的前方4或后方6延伸。作为替换,导轨 42、44此外也可以沿A柱16延伸,以便也可以借助于遮阳板防护装置40 遮盖前面的车窗玻璃部分30。导轨42、44还可以与车顶框架32、必要时与 A柱16一体地设计或事后固定在车顶框架32或A柱16上。
遮阳板防护装置40还具有盖46。在图示的实施形式中,盖46在后方6 包括后面的、可从卷帘48抽出的柔性帆布50,在前方4包括前面的刚性支 撑部件52。帆布50抽出侧的端部固定在支撑部件52上。卷帘48设置在车 顶内衬34和车顶20之间的容纳空间36内,并且可以绕在横向8或10延伸 的转动轴54转动,以便将支撑部件52连同帆布50一起抽出。
在本实施形式中设计为板状的刚性支撑部件52连续地在横向8或10延 伸,并且在侧面这样地支承在导轨42和44中,即,使得支撑部件52可沿 前向4或后向6移动。在帆布50抽出时,帆布50朝向横向8和10的边缘(它 们优选沿横向8或10连续地构造)可以在导轨42、44中导引。
在板状支撑部件52中还设置有两个凹槽56、58,其分别用于在遮阳板 60、62处于图1和2所示的不使用位置时容纳遮阳板60、62。同样设计为 板状的遮阳板60、62分别通过位于外面的第一铰链64和位于里面的第二铰 链66固定在支撑部件52上,从而使得遮阳板60、62可绕回转轴68从图1 和图2所示的不使用位置回转到图3至5所示的使用位置,其中,回转轴68 沿横向8或10延伸。此外,如在图4右侧所示,遮阳板60、62可以在第二 铰链66的区域中从所述支撑部件52脱开,使得位于外部的第一铰链64可 以让遮阳板60、62绕另一回转轴,例如沿高度方向12或14的回转轴回转。
凹槽56、58还容纳有照明器件70、72,其例如可以设计为灯,并且用 于汽车内部空间22或遮阳板60、62的照明。照明器件70、72可以分别通 过第一和第二电导线74、76供电,其中,导线74、76设置在支撑部件52 上。导线74通过支撑部件52上的滑动触点78与导轨42电接触,而导线76 则相应通过滑动触点与导轨44电接触。在图5中示例性地示出了滑动触点 78。因此,可以通过在导轨42和导轨44之间施加电压持久地保证照明器件 70、72的供电。
照明器件70、72和处于不使用位置的遮阳板60、62这样设置在凹槽56、 58的内部,使得它们不突出于板状支撑部件52的顶侧或底侧。此外,帆布 50这样地固定在支撑部件52上,使得凹槽56、58在其朝向车窗玻璃26或 车顶20的那一侧被帆布50遮盖。由此可以尤其简单地制造支撑部件52和 遮阳板防护装置40。
在详细说明遮阳板防护装置40的精确工作原理前,接下来要参照图5 详细说明图示实施形式的其它特征。遮阳板防护装置40具有设置在支撑部 件52上的锁止机构80,盖46借助于该锁止机构可以锁止在不同的位置上。 在此,锁止机构80具有可在横向8或10移动的杆状止动件82,该止动件在 图5所示的锁止位置置入凹槽84中,其中,凹槽84设计在导轨42、44中。 如在图5中用箭头86所示,为使止动件82沿横向8或10从所示的锁止位 置运动到不使用位置,乘客只须操纵所述操纵器件88,该操纵器件设置在支 撑部件52上,并且在图1至4中被示出。为了实现止动件82可靠地保持在 锁止位置,止动件82借助于没有示出的弹性元件向锁止位置方向预紧。在 到达不锁止位置后,支撑部件52或盖46可沿方向4或6移动。
接下来参照图1至5详细说明遮阳板防护装置40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它 特征。盖46在图1和2中位于不使用位置,也就是说全景车窗玻璃26顶侧 的车窗部分28不被盖46遮盖。支撑部件52在不使用位置关于方向4、6基 本上设置在车顶内衬34和车顶20之间的容纳空间36内。在此,支撑部件 52朝向方向4的抽出侧的边缘这样远地突出于间隙38,使得操纵器件88不 设置在容纳空间36内,并因此可被乘客尤其方便地接近,也就是说,操纵 器件88不被车顶内衬34遮盖。当盖46位于图1和2所示的不使用位置时, 位于不使用位置的遮阳板60、62完全设置在容纳空间36内,因此不会妨碍 乘客的视线。
如果汽车座椅24或第一座椅排中的乘客因透过全景车窗玻璃26入射的 阳光而晃眼,那么乘客仅需操纵操纵器件88,以便解锁锁止机构80(图5), 并接着使盖46沿着导轨42、44在前向4向前移动。在因而到达的、在图3 和4中所示的盖46的使用位置,全景车窗玻璃26的顶侧车窗玻璃部分28 被盖46遮盖,使得司机不再由于透过顶侧的车窗玻璃部分28入射的阳光而 晃眼。如图5可见,在操纵器件88放开之后,锁止机构80由于止动件82 向锁止位置方向的预紧而再次导致盖46锁止在使用位置。现在,乘客也可 以将遮阳板60、62从不使用位置绕回转轴68回转到图3和4中所示的使用 位置,在所述不使用位置,遮阳板60、62插入凹槽56、58中,在所述使用 位置,遮阳板60、62遮盖前车窗玻璃部分30或汽车2的其它车窗玻璃。
如果乘客不再需要盖46或遮阳板60、62,那么可以将盖46连同遮阳板 60、62一起再次移回图1和图2中所示的不使用位置。然而,这不是在遮阳 板60、62的每个位置都可以。而是遮阳板60、62如此地与锁止机构80共 同作用,使得仅当遮阳板60、62处于不使用位置,盖46才可能从使用位置 运动到不使用位置。出于该目的,在遮阳板60、62和锁止机构80之间存在 有效连接,其在图5中用虚线90示出。在本实施形式中,该有效连接90防 止止动件82从锁止位置(图5)横向移动到非锁止位置,直至遮阳板60、62 转回到不使用位置。然后锁止机构80可以借助于操纵器件88解锁,以便将 盖46回移到不使用位置。由此可以可靠地防止遮阳板60、62在盖46回移 时与间隙38区域内的车顶内衬34碰撞并由此损坏。
附图标记列表
2汽车
4前向
6后向
8横向
10横向
12高度方向
14高度方向
16A柱
18B柱
20车顶
22车内空间
24汽车座椅
26全景车窗玻璃
28顶侧的车窗玻璃部分
30前面的车窗玻璃部分
32车顶框架
34车顶内衬
36容纳空间
38间隙
40遮阳板防护装置
42导轨
44导轨
46盖
48卷帘
50柔性的帆布
52刚性的支撑部件
54旋转轴
56凹槽
58凹槽
60遮阳板
62遮阳板
64第一铰链
66第二铰链
68回转轴
70照明器件
72照明器件
74导线
76导线
78滑动触点
80锁止机构
82止动件
84凹槽
86箭头
88操纵器件
90有效连接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