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金工 / 冶金 / 粉末冶金 / 冷压 / 提高连续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方法

提高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学性能的方法

阅读:397发布:2023-01-16

专利汇可以提供提高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学性能的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提高连续 碳 纤维 增强热塑性 树脂 复合材料 力 学性能的方法,属于 碳纤维 复合材料科学技术领域。特征是将1-10份的聚醚砜(PES)溶解在20-80份的N-N二甲基乙酰胺与丙 酮 的混合 溶剂 中,添加 质量 分数为0.5%-10%的纳米增强体,经过机械搅拌和超声振荡制备出稳定的悬浮液,浸渍连续碳纤维制得 预浸料 。通过设定 热压 工艺对预浸料进行 热压成型 ,制得的复合材料具有较佳综合力学性能和较高界面结合力。本 发明 工艺简单,能耗低,能够实现连续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的大规模连续化生产;同时复合材料综合力学的提高能够增加复合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下面是提高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学性能的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提高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学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实施步骤为:
⑴ 将1~10质量份的聚醚砜溶解到20~80质量份的N-N二甲基乙酰胺与丙的混合溶剂中充分溶解,其中N-N二甲基乙酰胺与丙酮的质量比为1~5:1,得到聚醚砜-DMAc溶液;
⑵ 将0.1~5质量份纳米增强体通过机械搅拌30-60Min和超声振荡30-60Min添加到步骤(1)得到的聚醚砜溶液中,制得性能稳定的悬浮液体系;
⑶ 将步骤(2)得到的聚醚砜悬浮液在18~22℃下浸渍连续碳纤维制得预浸料
⑷ 将步骤(3)得到的浸渍料经过热压成型工艺得到产品,所述热压成型工艺参数及步骤为:
冷压:5~10 MPa/室温/60~90Min;
② 预热压:10~15MPa/180~225℃/60~90Min;
③ 热压:10~15MPa/250~350℃/60~180Min;
④ 冷却:冷至80℃,卸压脱模。

说明书全文

提高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学性能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制备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连续碳纤维增强聚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连续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同传统连续碳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相比,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密度小、比刚度和比强度大、加工过程不发生化学反应和成型周期短等优点。连续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工业和民用制造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其成本过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连续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方法,制备成本较低。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其特征在于:实施步骤为:
[0005] ⑴将1~10质量份的聚醚砜溶解到20~80质量份的N-N二甲基乙酰胺与丙的混合溶剂中充分溶解,其中N-N二甲基乙酰胺与丙酮的质量比为1~5:1,得到聚醚砜-DMAc溶液;
[0006] ⑵将0.1~5质量份纳米增强体通过机械搅拌30-60Min和超声振荡30-60Min添加到步骤(1)得到的聚醚砜溶液中,制得性能稳定的悬浮液体系;
[0007] ⑶将步骤(2)得到的聚醚砜悬浮液在18~22℃下浸渍连续碳纤维制得预浸料
[0008] ⑷将步骤(3)得到的浸渍料经过热压成型工艺得到产品,所述热压成型工艺参数及步骤为:
[0009] ①冷压:5~10MPa/室温/60~90Min。
[0010] ②预热压:10~15MPa/180~225℃/60~90Min。
[0011] ③热压:10~15MPa/250~350℃/60~180Min。
[0012] ④冷却:冷至80℃,卸压脱模。
[0013]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0014] 1、利用悬浮液浸渍法制备预浸料,工艺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
[0015] 2、所用溶剂毒性小,残留溶剂容易去除。
[0016] 3、工艺可操控性强,纳米增强体成本低廉,产品综合能耗低。
[0017] 4、产品综合力学性能良好和层间剪切强度较高,能够满足一般工业使用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实施例1
[0019] (1)将1质量份的聚醚砜(以下简称PES)溶解在20质量份的N,N二甲基乙酰胺(以下简称DMAc)与丙酮的混合溶剂中充分溶解配制溶液,其中DMAc与丙酮的质量比为1:1。
[0020] (2)将0.1质量份的纳米增强体加入到上述PES溶液中配制悬浮液,配制工艺为密封条件下,机械搅拌30Min后,超声振荡30Min,制备出性能稳定的悬浮液。
[0021] (3)将制备的悬浮液浸渍连续碳纤维后制的预浸料片,按照热压成型的加工工艺进行如下加工:
[0022] 冷 压:5MPa/ 室 温 /60Min+ 预 热 压:5MPa/180 ℃ /60Min+ 热 压:10MPa/250℃/60Min+冷却:80℃/水冷+卸压脱模。经上述工艺制得的连续碳纤维增强聚醚砜复合材料具有较佳的综合力学性能和较强的界面结合能力,能够满足一般工业使用要求。具体性能测试数值见附表1。
[0023] 实施例2
[0024] (1)将2质量份的聚醚砜(以下简称PES)溶解在30质量份的N,N二甲基乙酰胺(以下简称DMAc)与丙酮的混合溶剂中充分溶解配制溶液,其中DMAc与丙酮的质量比为3:1。
[0025] (2)将0.2质量份的纳米增强体加入到上述PES溶液中配制悬浮液,配制工艺为密封条件下,机械搅拌40Min后,超声振荡40Min,制备出性能稳定的悬浮液。
[0026] (3)将制备的悬浮液浸渍连续碳纤维后制的预浸料片,按照热压成型的加工工艺进行如下加工:
[0027] 冷 压:8MPa/ 室 温 /80Min+ 预 热 压:12MPa/200 ℃ /80Min+ 热 压:12MPa/280℃/90Min+冷却:80℃/水冷+卸压脱模。经上述工艺制得的连续碳纤维增强聚醚砜复合材料具有较佳的综合力学性能和较强的界面结合能力,能够满足一般工业使用要求。具体性能测试数值见附表1。
[0028] 实施例3
[0029] (1)将3质量份的聚醚砜(以下简称PES)溶解在35质量份的N,N二甲基乙酰胺(以下简称DMAc)与丙酮的混合溶剂中充分溶解配制溶液,其中DMAc与丙酮的质量比为2:1。
[0030] (2)将0.5质量份的纳米增强体加入到上述PES溶液中配制悬浮液,配制工艺为密封条件下,机械搅拌45Min后,超声振荡50Min,制备出性能稳定的悬浮液。
[0031] (3)将制备的悬浮液浸渍连续碳纤维后制的预浸料片,按照热压成型的加工工艺进行如下加工:
[0032] 冷 压:8MPa/ 室 温 /70Min+ 预 热 压:12MPa/200 ℃ /90Min+ 热 压:12MPa/290℃/100Min+冷却:80℃/水冷+卸压脱模。经上述工艺制得的连续碳纤维增强聚醚砜复合材料具有较佳的综合力学性能和较强的界面结合能力,能够满足一般工业使用要求。具体性能测试数值见附表1。
[0033] 实施例4
[0034] (1)将5质量份的聚醚砜(以下简称PES)溶解在50质量份的N,N二甲基乙酰胺(以下简称DMAc)与丙酮的混合溶剂中充分溶解配制溶液,其中DMAc与丙酮的质量比为3:1。
[0035] (2)将1.5质量份的纳米增强体加入到上述PES溶液中配制悬浮液,配制工艺为密封条件下,机械搅拌50Min后,超声振荡50Min,制备出性能稳定的悬浮液。
[0036] (3)将制备的悬浮液浸渍连续碳纤维后制的预浸料片,按照热压成型的加工工艺进行如下加工:
[0037] 冷 压:9MPa/ 室 温 /80Min+ 预 热 压:13MPa/210 ℃ /90Min+ 热 压:11MPa/300℃/120Min+冷却:80℃/水冷+卸压脱模。经上述工艺制得的连续碳纤维增强聚醚砜复合材料具有较佳的综合力学性能和较强的界面结合能力,能够满足一般工业使用要求。具体性能测试数值见附表1。
[0038] 实施例5
[0039] (1)将7质量份的聚醚砜(以下简称PES)溶解在60质量份的N,N二甲基乙酰胺(以下简称DMAc)与丙酮的混合溶剂中充分溶解配制溶液,其中DMAc与丙酮的质量比为4:1。
[0040] (2)将2质量份的纳米增强体加入到上述PES溶液中配制悬浮液,配制工艺为密封条件下,机械搅拌60Min后,超声振荡60Min,制备出性能稳定的悬浮液。
[0041] (3)将制备的悬浮液浸渍连续碳纤维后制的预浸料片,按照热压成型的加工工艺进行如下加工:
[0042] 冷 压:9MPa/ 室 温 /80Min+ 预 热 压:13MPa/210 ℃ /80Min+ 热 压:13MPa/320℃/150Min+冷却:80℃/水冷+卸压脱模。经上述工艺制得的连续碳纤维增强聚醚砜复合材料具有较佳的综合力学性能和较强的界面结合能力,能够满足一般工业使用要求。具体性能测试数值见附表1。
[0043] 实施例6
[0044] (1)将8质量份的聚醚砜(以下简称PES)溶解在70质量份的N,N二甲基乙酰胺(以下简称DMAc)与丙酮的混合溶剂中充分溶解配制溶液,其中DMAc与丙酮的质量比为4:1。
[0045] (2)将4质量份的纳米增强体加入到上述PES溶液中配制悬浮液,配制工艺为密封条件下,机械搅拌60Min后,超声振荡60Min,制备出性能稳定的悬浮液。
[0046] (3)将制备的悬浮液浸渍连续碳纤维后制的预浸料片,按照热压成型的加工工艺进行如下加工:
[0047] 冷 压:9MPa/ 室 温 /90Min+ 预 热 压:14MPa/210 ℃ /80Min+ 热 压:13MPa/330℃/150Min+冷却:80℃/水冷+卸压脱模。经上述工艺制得的连续碳纤维增强聚醚砜复合材料具有较佳的综合力学性能和较强的界面结合能力,能够满足一般工业使用要求。具体性能测试数值见附表1。
[0048] 实施例7
[0049] (1)将8质量份的聚醚砜(以下简称PES)溶解在80质量份的N,N二甲基乙酰胺(以下简称DMAc)与丙酮的混合溶剂中充分溶解配制溶液,其中DMAc与丙酮的质量比为3:1。
[0050] (2)将3质量份的纳米增强体加入到上述PES溶液中配制悬浮液,配制工艺为密封条件下,机械搅拌60Min后,超声振荡60Min,制备出性能稳定的悬浮液。
[0051] (3)将制备的悬浮液浸渍连续碳纤维后制的预浸料片,按照热压成型的加工工艺进行如下加工:
[0052] 冷 压:10MPa/ 室 温 /80Min+ 预 热 压:15MPa/220 ℃ /90Min+ 热 压: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多用冷压机 2020-05-12 666
冷压成型粘结剂 2020-05-13 32
冷压端子 2020-05-11 1000
冷压单元发动机 2020-05-13 791
木工冷压机 2020-05-11 891
拼木冷压机 2020-05-11 673
改进板材冷压机 2020-05-12 960
冷压焊接设备 2020-05-12 597
冷压成型方法 2020-05-12 13
一种六方冷压机 2020-05-13 119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