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疗法 / 预防 / 化学预防 / 一种化学结构的人参皂苷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或治疗血栓的药物中的用途

一种化学结构的人参皂苷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或治疗血栓的药物中的用途

阅读:820发布:2020-05-13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化学结构的人参皂苷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或治疗血栓的药物中的用途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一种化学结构的人参皂苷在制备用于 预防 和/或 治疗 血栓的药物中的用途。所述化学结构如式1所示。本发明的人参皂苷能显著降低心脑 血管 疾病 患者发生急性事件的危险度和外周动脉疾病患者发生缺血性事件的 风 险,并且具有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式I。,下面是一种化学结构的人参皂苷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或治疗血栓的药物中的用途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人参皂苷Rh1、F1或两者的混合物在制备用于抗血小板聚集活性药物中的用途,式I
其中,取代基R1和R2为H或葡萄糖基,并且当R1为葡萄糖基时,R2为H,式I为人参皂苷Rh1;和当R1为H时,R2为葡萄糖基,式I为人参皂苷F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中取代基R1为葡萄糖基,取代基R2为H。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药物是抗二磷酸腺苷引起的血小板聚集活性的药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药物是预防血栓形成的药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药物是治疗血栓的药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药物是片剂、颗粒剂、滴丸剂、胶囊剂、粉针剂或针剂的形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药物是片剂的形式。

说明书全文

一种化学结构的人参皂苷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或治疗血栓

的药物中的用途

[0001] 本申请为2008年2月27日提交的名称为“一种化学结构的人参皂苷在预防和/或治疗血栓的药物中的用途”、申请号为200810007891.8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3] 血小板是骨髓中巨核细胞产生的无核细胞,是血液中最小的颗粒成分,具有复杂的超微结构及特殊的粘附、聚集、释放生理功能。血小板在机体中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参与正常止血,在病理情况下则参与血栓形成。
[0004] 正常血液循环中的血小板在血管内随着其它血液成分一起通利的流动,当血管内皮损伤和血管内皮细胞抗栓功能减弱时,血小板会与内皮损伤,如:湿性心脏病的瓣膜、动脉粥样硬化的斑等所暴露的胶原纤维接触,而导致粘附、聚集和释放反应。血小板粘附反应是通过血小板膜糖蛋白与多种粘附蛋白结合,这些粘附蛋白会与受损的内皮下结缔组织如:胶原,微纤维相结合。粘附蛋白包括纤维蛋白原和纤维结合蛋白等,活化血小板膜GP II b/IIIa会通过它们与内皮下组织结合。粘附的血小板发生变形,沿血管表面伸出伪足,血小板被活化并互相聚集。活化的血小板发生释放反应,释放出二磷酸腺苷(ADP)、5-羟色胺(5-HT)、肾上腺素、组胺等物质,它们使更多的血小板发生更致密的聚集,形成牢固而不能解聚的团块,即:血栓。因此,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对防止血栓形成有积极的作用。
[0005] 人参皂苷广泛存在于人参、三七等药物植物中,包括单体人参皂苷Rd、Re、Rb1、Rb2、Rc、Rg1、Rg2和Rh1等。通常认为,人参皂苷除了具有减少体内自由基的含量,抗衰老、抗疲劳、增强记忆的作用、减少皱纹、活化皮肤细胞、增强皮肤弹性的作用,还具有预防肿瘤的作用。
[0006] 人参皂苷Rh1作为单体之一,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重视。申请号为200510035351.7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题为“人参皂苷Rh1的医药用途”的发明专利申请,该申请中保护了人参皂苷Rh1的在制备促智、神经保护、抗脑缺血、刺激骨髓造血、抗软骨退变、防治白内障药物中的用途。申请号为“200410033697.9”的日本专利保护的抗衰老化妆品中提到了人参皂苷Rh1在作为抗衰老化妆品中配方中应用。
[0007] 申请号为200610008476.5的专利申请表明人参皂苷F1具有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用途;申请号为200610008477.X的专利申请还公开了人参皂苷F1具有治疗帕金森氏病的药物用途;申请号为200610008475.0的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人参皂苷F1具有治疗白内障的药物的用途;申请号为200610008474.6的专利申请表明人参皂苷F1具有缺血性心脏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药物用途。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人参皂苷的药物用途。
[0009]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人参皂苷的药物用途。
[0010]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如下式I的人参皂苷或其混合物在制备用于抗血小板聚集活性药物中的用途:
[0011] 式I
[0012] 其中,取代基R1和R2为H或葡萄糖基,并且当R1为葡萄糖基时,R2为H,和当R1为H时,R2为葡萄糖基。
[0013] 当R1为葡萄糖基,R2为H时,式I的人参皂苷的结构如下:
[0014]
[0015] 如上结构的人参皂苷为人参皂苷Rh1,分子量为638.87,CAS号为63223-86-9。
[0016] 当R1为H,R2为葡萄糖基时,式I的人参皂苷的结构如下:
[0017]
[0018] 如上结构的人参皂苷为人参皂苷F1,分子量也为638.87,是人参皂苷Rh1的同分异构体。
[0019] 本发明人惊奇地发现,人参皂苷Rh1、人参皂苷F1或者两者的混合物都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作用。
[0020] 优选地,其中取代基R1为葡萄糖基,取代基R2为H。
[0021] 所述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药物优选是抗二磷酸腺苷引起的血小板聚集活性的药物。
[0022] 所述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药物优选是预防血栓形成的药物。
[0023] 抗血小板聚集活性药物优选是治疗血栓的药物。
[0024] 优选地,所述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药物是片剂、颗粒剂、滴丸剂、胶囊剂、粉针剂或针剂的形式。
[0025] 所述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药物更优选为片剂的形式。
[0026] 在片剂中可以是压制片、包衣片和泡腾片。用式I中的人参皂苷Rh1制备片剂时,所需要的药学上的辅料为,例如:糊精、淀粉、乳糖、葡萄糖、甘露醇、羧甲基纤维素钠以及可以用来增加药物稳定性表面活性剂等;制备颗粒剂时,所需要的药学上的辅料与制备片剂时的辅料相同;制备滴丸剂时,需要水溶性的辅料为,例如:聚乙二醇类,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和聚乙二醇300及皂类辅料,如:硬脂酸钠和甘油明胶都可以作为水溶性的辅料;制备胶囊剂时,胶囊包封材料可以采用本领域常用的材料,辅料采用淀粉、葡萄糖等。在制备水针剂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pH值调节剂和防腐剂作为辅料。
[0027] 式I中的人参皂苷在人参和三七中广泛存在,可以通过分离提取的方法获得,也可以通过供应商购买到。目前,盐酸噻氯匹定已广泛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但是对肝脏有很大的副作用,存在一定风险。本发明通过临床资料证明,实验组人参皂苷Rh1和F1能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生急性事件的危险度和外周动脉疾病患者发生缺血性事件的风险,并且具有比盐酸噻氯匹定抗血小板聚集药效强、不良反应少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给出的实施例仅为了阐明本发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29] 实施例1
[0030] 人参皂苷Rh1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人体实验
[0031] 1.病例选择
[0032] 入选条件:①慢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病程>1月;②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增高者(0.5μmol/L>30%或1.0μmol/L>60%)。
[0033] 排除条件:①1月内有急性心肌梗死或脑中风者;②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抗血小板聚集的药品(包括被证实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中药)者;③严重肝、肾疾患或有消化道或其他脏器出血史者;④粒细胞或血小板减少者。
[0034] 2.药品
[0035] 实验组:人参皂苷Rh1,制片剂剂型,批号051109,每片含人参皂苷Rh1 305mg);
[0036] 对照组:盐酸噻氯匹定片(简称TCP片,天津新新药厂,批号990301,每片含盐酸噻氯匹定250mg)。
[0037] 3.方法
[0038] 实验组:人参皂苷Rh1 305mg/日,即每日一片剂量,与早餐同服;
[0039] 对照组:TCP 250mg/日,即每日一片剂量,与早餐同服。
[0040] 实验组合对照组的疗程均为4周。
[0041] 观察期间患者用于治疗其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药物维持其剂量与用法不变,但禁服阿司匹林、潘生丁或保泰松等抗凝药物。于4周末停药并复查其观察指标的变化。
[0042] 4.观察指标
[0043] 4.1血小板聚集性:做ADP两种浓度(0.5和1.0μmol/L)的诱导实验,于疗程的2周和4周末复查。
[0044] 4.2出、凝血时间:分别以Duke法与试管法测定,同病例用相同方法测定,作前后对照,计算变化值。
[0045] 5.结果与讨论
[0046] 5.1血小板聚集性变化
[0047] 服药2周实际参加血小板聚集性测定者实验组109例,对照组105例;4周末随访时实测实验组103例,对照组94例,结果见表1。
[0048] 表1两组服药后血小板聚集率变化比较
[0049]
[0050] 表中0.5与1.0分别代表ADP 0.5μmol/L诱导率及ADP 1.0μmol/L诱导率。从上表可以看出服药两周,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血小板聚集率相近,在服药4周实验组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小于对照组的血小板聚集率,所以实验组的抗血小板聚集率药效好于对照组的抗血小板聚集率。
[0051] 5.2出血、凝血时间的改变
[0052] 两组病例于服药后出血、凝血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实验组出血、凝血时间分别由服药前的(1.72±1.20)和(7.17±2.59)min延长至(1.89±1.11)和(7.83±2.55)min;对照组的出血、凝血时间亦分别由服药前的(1.73±1.35)和(6.99±2.44)min延长到服药后的(2.29±1.40)和(8.12±2.30)min,两组间无明显差别(P>0.05)。
[0053] 5.3实验室检查指标变化
[0054] 所有两组入选病例服药前及服药4周末的肝功能、血常规与小便常规均无明显的变化,均在正常范围之内。
[0055] 5.4不良反应
[0056] 实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6.86%与11.57%,后者略高于前者,主要表现为头昏、头胀、恶心、眼结膜出血与皮肤出血点。停药后这些不良反应可自动缓解消失。两组不良反应虽无统计差别,但眼结膜出血、紫癜与皮肤出血点仅见于对照组(发生率3.45%)。对照组尚有2例患者于服药后2周出现全身皮疹、声嘶并轻度吞咽困难,停药并抗过敏治疗后缓解。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