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泉水 / 弹簧 / 螺旋弹簧 / 扭簧 / 扭杆弹簧 / 具有复位装置的交通工具座椅组件

具有复位装置的交通工具座椅组件

阅读:785发布:2020-12-02

专利汇可以提供具有复位装置的交通工具座椅组件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交通工具座椅组件,其具有:第一座椅构件、例如座椅下部结构(U);和第二座椅构件,例如座椅靠背(L),其中第二座椅构件(L)——优选围绕枢 转轴 线(A)——能相对于第一座椅构件(U)调节,并且设有复位装置(1),当第二座椅构件(L)相对于中立 位置 调节时,借助所述复位装置将复位 力 朝中立位置方向施加到第二座椅构件(L)上。在此,复位装置(1)具有至少如下:‑ 弹簧 元件(4),其中一个部段在第二座椅构件(L)相对于其中立位置调节时围绕转动轴线(C)转动,并且由此张紧弹簧元件,使得经由张紧的弹簧元件(4)提供复位力的至少一部分;和‑力传递元件(3,5),所述力传递元件设计用于:在第二座椅构件(L)进行离开其中立位置的调节运动时传递调节力,以便弹簧元件(4)的部段围绕转动轴线(C)转动,并且由此张紧。根据本发明,力传递元件(3,5)铰接在这两个座椅构件(U,L)中的一个座椅构件的支承部位(LS)上,和/或力传递元件(3,)和弹簧元件(4)构成为并且彼此耦联为,使得当调节第二座椅构件(L)经过中立位置时,弹簧元件(4)以增强的方式被加载。,下面是具有复位装置的交通工具座椅组件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交通工具座椅组件,其具有交通工具座椅(S)的第一座椅构件(U)第二座椅构件(L),其中所述第二座椅构件(L)能相对于所述第一座椅构件(U)调节,并且设有复位装置(1),当所述第二座椅构件(L)相对于中立位置调节时,复位借助所述复位装置朝中立位置施加到所述第二座椅构件(L)上,其中所述复位装置(1)具有至少如下:
-弹簧元件(4),其中一个部段在所述第二座椅构件(L)相对于其中立位置调节时围绕转动轴线(C)转动,并且由此张紧所述弹簧元件,使得经由张紧的所述弹簧元件(4)提供所述复位力的至少一部分;和
-力传递元件(3),所述力传递元件设计用于:在所述第二座椅构件(L)离开其中立位置进行调节运动时传递调节力,以便围绕所述转动轴线(C)转动所述弹簧元件(4)的所述部段,并且由此张紧所述弹簧元件(4)的所述部段,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力传递元件(3)和所述弹簧元件(4)构成为并且彼此耦联为,使得当调节所述第二座椅构件(L)离开所述中立位置时,所述弹簧元件(4)以增强的方式被加载,其中-所述力传递元件(3)与所述复位装置(1)的能转动地围绕所述转动轴线(C)支承的且与所述弹簧元件(4)连接的缠绕元件(32)耦联,调节力能够经由所述缠绕元件从所述力传递元件(3)传递到所述弹簧元件(4)上并且复位力能够经由所述缠绕元件从所述弹簧元件(4)传递到所述力传递元件(3)上,并且
-所述力传递元件(3)的柔性的牵引机构(31)的部段至少在所述第二座椅构件(L)的中立位置中缠绕在与所述弹簧元件(4)连接的缠绕元件(3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座椅构件(L)从其中立位置能够沿两个彼此相反的调节方向(V1,V2)调节,并且至少一个所述力传递元件(3)和所述弹簧元件(4)构成为且彼此耦联为,使得当所述第二座椅构件(L)从所述中立位置沿一个调节方向(V)调节时和当所述第二座椅构件(L)从所述中立位置沿另一调节方向(V2)调节时,复位力借助所述复位装置(1)朝所述中立位置的方向施加到所述第二座椅构件(L)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力传递元件(3)和所述弹簧元件(4)构成为且彼此耦联为,使得所述弹簧元件(4)的部段总是沿相同的转动方向(D1)围绕所述转动轴线(C)转动并且由此张紧,而与所述第二座椅构件(L)是否从所述中立位置中沿所述一个调节方向或沿所述另一调节方向(V1,V2)调节无关。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座椅构件(L)能够围绕枢转轴线(A)相对于所述第一座椅构件(U)枢转,并且所述弹簧元件(4)的转动轴线(C)不与所述枢转轴线(A)重合。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组件,其特征在于,柔性的所述牵引机构(31)是绳或链条。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元件(32)具有沿着所述缠绕元件(32)的环周延伸的缠绕区域,柔性的所述牵引机构的在所述座椅构件(L)的中立位置中被缠绕的部段贴靠所述缠绕区域并且构成为,使得缠绕在其上的部段不沿着围绕所述转动轴线(C)的圆线延伸。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元件(32)具有沿着所述缠绕元件(32)的环周延伸的缠绕区域,柔性的所述牵引机构的在所述座椅构件(L)的中立位置中被缠绕的部段贴靠所述缠绕区域,并且所述缠绕元件(32)至少在所述缠绕区域中具有沿着所述环周变化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元件(32)至少在所述缠绕区域中具有如下直径,所述直径沿着转动方向(D1)变小,其中当所述第二座椅构件(L)相对于所述中立位置调节时,所述缠绕元件(32)沿所述转动方向(D1)转动。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元件(32)具有至少两个形状配合元件(3201-3204),所述形状配合元件用于与构成为链条(3)的柔性的牵引机构的在所述缠绕元件(32)上缠绕的链条部段(3a)形状配合地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交通工具座椅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形状配合元件通过设置在所述缠绕元件(32)的环周上的齿部(320)的齿(3201-3204)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交通工具座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齿部(320)具有齿(3201-
3204),所述齿具有距所述缠绕元件(32)的转动轴线(C)不同的间距。
1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元件(4)至少部分地安置在横管(Q)中,所述横管在所述交通工具座椅(S)的座椅下部结构(U)的两个座椅侧向部件(ST)之间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元件(4)设置在所述交通工具座椅(S)的靠背(L)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元件(4)设置在所述靠背(L)的内侧上。
1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力传递元件(3)铰接在两个座椅构件(U,L)中的一个座椅构件的支承部位(LS)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力传递元件(3)铰接在限定所述支承部位(LS)的构件(2)上,所述构件在所述第二座椅构件(L)的调节运动时被共同调节。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力传递元件(3)铰接在限定所述支承部位(LS)的构件(2)上,所述构件不可运动地固定在所述第一座椅构件(U)上。
1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力传递元件(3)铰接在调器(B)的区域中,经由所述调角器,所述交通工具座椅(S)的靠背(L)作为第二座椅构件能枢转地支承在交通工具座椅(S)的作为第一座椅构件的座椅下部结构(U)上。
1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元件包括扭杆弹簧(4)或螺旋弹簧

说明书全文

具有复位装置的交通工具座椅组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具有复位装置的交通工具座椅组件。

背景技术

[0002] 已知的是:在交通工具座椅组件中设有复位装置,以便简化第一座椅构件的复位,所述第一座椅构件相对于第二座椅构件调节。例如,靠背能够相对于座椅下部件在交通工具座椅处枢转并且尤其向前翻转到向前翻转的、所谓的货运位置中。在此,经由具有至少一个弹簧元件的通常机械的复位装置支持靠背的向回翻转。这样,用户必须施加较小的,以便将靠背向回翻转。相应的弹簧元件在枢转靠背时张紧,使得当弹簧元件再次被松弛时,由此存储的能量作为复位力支持靠背的向回翻转。因此,中上等级的机动车的靠背也通常具有机械的复位装置,以支持靠背从货运位置向外调节,以便改进舒适性,实现单手操作和/或简化靠背的竖起。
[0003] 此外,为了支持向回调节,在交通工具座椅进行高度调节或长度调节时已知类似的靠背装置。因此,例如在所谓的便捷入座机构中,同样通过具有弹簧元件的复位装置能够支持靠背相对于座椅下部结构的向回翻转,还有支持座椅下部结构相对于交通工具座椅的底板组件的向回移动,在所述便捷入座机构中通过向前翻转靠背和同时对座椅下部结构进行纵向移动简化后排乘客的登车。
[0004] 此外,尤其在具有定调器的交通工具座椅中,需要用于向前进行靠背调节的弹簧支持装置,因为否则靠背在锁定调角器松开时静止或者甚至能够向后倒下。
[0005] 从DE 198 10 471 C1中例如已知:在具有可电调节斜度的靠背的交通工具座椅中,复位装置设有弹簧元件,所述弹簧元件直接地接合在座椅下部结构上还有接合在交通工具座椅的靠背上。在此,弹簧元件的作用线根据靠背的斜度在平轴线之上或之下伸展。在DE 198 10 471 C1中,弹簧元件优选构成为可延长的螺旋弹簧并且分别直接地铰接在座椅下部结构和靠背上。尚未公开的是:配设弹簧元件的复位装置能够如何详细地构成。特别地,没有公开:弹簧元件的联接装置如何能够铰接在靠背上。
[0006] 从US 2005/0269451A1中还已知用于飞机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设有具有气压弹簧作为复位机构的复位装置,以便支持向后翻转的靠背的复位以及座椅下部结构的向上倾斜的座椅坐垫的复位。在此,气压弹簧与呈摇臂形式的至少一个力传递元件耦联,以便当靠背相对于中立位置枢转时,例如将靠背的枢转运动转换成气压弹簧的活塞的平移的调节运动,并且由此提供复位力,其中靠背在所述中立位置中竖起。在此,相应的气压弹簧的纵轴线进而可纵向移动的活塞的调节轴线总是垂直于靠背的或座椅下部结构的枢转轴线伸展。因此,相应的复位装置的设置和安装是不太可变的并且还由于强制地设置具有至少一个摇臂作为力传递元件的连杆而是相对耗费和笨拙的。
[0007] DE 10 2007 027 655 A1公开一种交通工具座椅,其中设有具有弹簧元件的复位装置,以便一方面,当靠背向前朝座椅下部结构的方向翻转到称作第二使用位置的货运位置中时,可枢转的靠背相对于座椅下部结构预紧到称作为第一使用位置的舒适位置中,并且另一方面,当靠背处于舒适位置中时,朝货运方向预紧。为了该目的,复位装置具有弹簧元件,所述弹簧元件固定在座椅下部结构上并且呈牵引绳形式的柔性的牵引机构结合在所述弹簧元件上。在此,牵引绳的一个端部接合在弹簧元件上,而牵引绳的另一端部与可枢转的靠背连接。为了将牵引绳朝靠背方向有针对性地转向,设有固定在座椅下部结构上的偏转辊。在该偏转辊上,牵引绳偏转小于90°,以便经由直接地接合在牵引绳上的弹簧元件在靠背的每个第一或第二使用位置中施加朝另外的、第二或第一使用位置的方向将靠背复位的扭矩
[0008] 从DE 10 2007 027 655 A1中已知的复位装置尽管相对简单地构成。然而由此实际上几乎无法实现可充分可靠调节的且紧凑的复位装置,因为牵引绳必须直接地接合在呈受拉力负荷的螺旋弹簧形式的弹簧元件上。因此也关联的是:牵引绳可能必须耗费地布设在交通工具座椅上。
[0009] 从WO2011/086 165 A1中还已知交通工具座椅,其中设有在靠背的使用姿态中预紧的弹簧元件,以便在靠背锁定装置松开时以外力支持的方式向前翻转靠背,弹簧元件在此可转动运动地固定在靠背的靠背后壁上。在此,位置固定的止挡件与弹簧元件共同作用,使得弹簧元件在靠背的使用位置中被预紧并且弹簧元件将复位力施加到靠背上进入到向前翻转的货运位置中,其中靠背能够相对于所述止挡件枢转,其中在所述使用位置中座椅用户能够坐在交通工具座椅上并且其后背通过靠背支撑
[0010] WO 2011/086165A1的设计为扭杆弹簧或扭转弹簧的弹簧元件尽管允许将弹簧元件以节约空间的方式安置在交通工具座椅上。然而,在此描述的解决方案仅适合于将靠背预紧到货运位置中,然而不适合于支持靠背从货运位置中到使用姿态中的复位运动。此外,该已知的解决方案不适合于支持靠背相对于座椅下部结构的斜度调节。在WO 2011/086165A1中描述的弹簧元件的设置倾向于将组合的弯曲和扭转力导入弹簧元件中,所述弯曲和扭转力同样对使用寿命起负面作用。

发明内容

[0011]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上述方面改进具有两个可相对彼此调节的座椅构件和复位装置的交通工具座椅组件并且尤其减少上述缺点或完全避免上述缺点。
[0012] 所述目的借助权利要求1的交通工具座椅组件实现。
[0013]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具有第一和第二座椅构件的交通工具座椅组件,其中第二座椅构件能够相对于第一座椅构件调节、优选枢转。设有复位装置,当第二座椅构件相对于中立位置调节时,借助所述复位装置将复位力朝中立位置方向施加到第二座椅构件上。复位装置在此至少包括:弹簧元件,其中一个部段在第二座椅构件相对于其中立位置调节时围绕转动轴线转动,并且由此张紧弹簧元件,使得经由张紧的弹簧元件提供用于将第二座椅构件转移到中立位置中的复位力的至少一部分。附加地,设有复位装置的力传递元件,所述力传递元件在第二座椅构件进行从其中立位置中的调节运动时传递调节力,以便弹簧元件的所述部段围绕转动轴线转动,并且由此张紧。因此,例如力传递元件设计用于:在调节第二座椅构件时张紧弹簧元件。根据本发明,力传递元件和弹簧元件还构成为并且彼此耦联为,使得当调节第二座椅构件离开中立位置时,弹簧元件以增强的方式被加载。
[0014] 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的交通工具座椅组件中,在调节第二座椅构件离开中立位置时改变施加到弹簧元件上的调节力,但是离开中立位置调节力总是正的。因此,用于张紧弹簧元件的作用于弹簧元件的可转动的部段上的调节力总是沿相同的转动方向定向。通过弹簧元件的仅增强式地加载,与交替的负荷相比显著提高所述弹簧元件的寿命。
[0015] 在此,弹簧元件能够根据本发明经由如下部段张紧,以便提供用于复位的扭矩并且实现第二座椅构件在其中立位置中相对于第一座椅构件的外力辅助的调节,所述部段能够相对于固定的部段转动。弹簧元件因此在第二座椅构件相对于其中立位置调节时被张紧,使得经由张紧的弹簧元件提供复位的扭矩用于将第二座椅构件转移到其中立位置中。在张紧的状态下借助一个部段克服复位力转动的弹簧元件因此在需要时施加用于复位的扭矩,所述扭矩经由力传递元件转换成作用于第二座椅构件上的复位力。作为机械的储能器的弹簧元件在此例如能构成为为了张紧而可扭转的扭杆弹簧或扭转弹簧或构成为为了张紧要更紧密缠绕的螺旋弹簧。
[0016] 此外根据本发明,力传递元件与复位装置的能转动地围绕转动轴线支承的且与弹簧元件连接的元件耦联,经由所述元件一方面能够将调节力从力传递元件传递到弹簧元件上并且另一方面经由所述元件能够将复位力从弹簧元件传递到力传递元件上。因此,在力传递元件和弹簧元件之间设有附加的元件,以便在力传递元件和弹簧元件之间传递力。优选地,力传递元件、附加元件和弹簧元件为复位装置的单独的、但是彼此连接的构件。
[0017] 根据本发明,力传递元件包括柔性的牵引机构,例如绳或链条。弹簧元件例如能够构成为扭杆弹簧或异型棒材弹簧或构成为螺旋弹簧,所述异型棒材弹簧例如具有圆形横截面或四边形或六边形轮廓。该附加的元件例如构成有耦联部件,所述耦联部件具有用于形状配合地固持弹簧元件的弹簧容纳部。
[0018] 根据本发明,附加的元件包括至少一个缠绕元件,力传递元件的柔性的牵引机构的一个部段至少在第二座椅构件的中立位置中缠绕在所述缠绕元件上。这样,复位装置因此构成为,使得在第二座椅构件相对于第一座椅构件从中立位置中调节时,由可转动支承的缠绕元件缠绕柔性的牵引机构,并且在此缠绕元件置于转动中。缠绕元件与弹簧元件的一个部段抗转动地连接,使得该部段通过缠绕元件的转动而围绕转动轴线转动,而弹簧元件的与其间隔开的部段是静止的并且以不共同转动的方式固定。这样,一旦第二座椅构件离开中立位置,就通过转动由缠绕元件带动的部段张紧弹簧元件。缠绕元件通过张紧的弹簧元件寻求再次缠绕牵引机构。通过力传递元件接合在一个座椅构件上并且缠绕元件可转动地支承在另一座椅构件上的方式,能调节的第二座椅构件总是寻求:再次占据中立位置。
[0019] 优选地,第二座椅构件从其中立位置中能够沿两个彼此相反的调节方向调节,并且至少一个力传递元件和弹簧元件构成为且彼此耦联为,使得当第二座椅构件从中立位置沿一个调节方向调节时和当第二座椅构件从中立位置沿另一调节方向调节时,复位力借助复位装置朝中立位置的方向施加到第二座椅构件上。这样,当靠背向前翻转到座椅坐垫上时并且当靠背继续向后倾斜经过中立位置时,复位装置例如在作为第二座椅构件的靠背中将复位力施加到中立位置中。
[0020] 在此,力传递元件和弹簧元件能够构成为且彼此耦联为,使得弹簧元件的可转动的部段总是沿相同的转动方向——相对于弹簧元件的静止的、例如固定张紧的或以其他方式固定的部段——围绕转动轴线转动并且由此弹簧元件被张紧,而与第二座椅构件是否从其中立位置中沿一个调节方向或沿另一调节方向进行调节无关。借此经由力传递元件仅增强式加载的弹簧元件因此为了施加复位力总是沿着同一转动方向围绕转动轴线张紧。
[0021] 第二座椅构件例如能够围绕枢转轴线相对于第一座椅构件枢转。因此,第二座椅构件尤其能够为交通工具座椅的靠背,并且座椅构件能够为具有承载座椅坐垫的座椅底架的座椅下部结构。在可行的实施变型形式中,弹簧元件的转动轴线不与座椅构件的枢转轴线重合。因此,借助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刚好非强制性的是:要张紧的弹簧元件必须直接地设置在交通工具座椅的调角器、尤其转动或锁定调角器的区域中。更确切地说能够提出:弹簧元件的转动轴线平行于或横向于第二座椅构件的枢转轴线伸展,使得不通过在枢转轴线的区域中所提供的结构空间限制复位装置的布置。
[0022] 在一个实施例中,缠绕元件具有沿着缠绕元件的环周延伸的缠绕区域,柔性的所述牵引机构的在座椅构件的中立位置中被缠绕的部段贴靠所述缠绕区域,其中所述缠绕构成为,使得缠绕在其上的部段不沿着围绕转动轴线的圆线延伸。这种实施变型形式尤其包括:绳或链条能够缠绕在其上的缠绕区域限定缠绕元件的沿径向方向变化的宽度。例如,缠绕元件在缠绕区域中能够偏心地或状地扩宽。在此,缠绕元件在缠绕区域中的扩宽例如从缠绕元件在缠绕区域上的径向尺寸的变化中产生,并且因此随之产生直径的局部变大。经由沿着环周方向在其宽度和还有其直径方面变化的缠绕区域在柔性的牵引机构缠绕和展开时已经能够经由缠绕元件的轮廓来沿着第二座椅构件的调节路径使传递给弹簧元件的调节力变化。扭矩的变化能够经由缠绕元件的外轮廓有针对性地控制,其中所述扭矩经由力传递元件在调节第二座椅构件时贴靠缠绕元件,以张紧弹簧元件。
[0023] 在一个基于此的改进形式中,缠绕元件例如至少在所述缠绕区域中具有如下直径,所述直径沿着转动方向变小,当第二座椅构件相对于中立位置调节时,缠绕元件围绕转动轴线沿所述转动方向转动。在此,直径的变小能够阶梯式地或连续地进行。经由这样改变的直径,在柔性的牵引机构从缠绕元件展开时实现:在第二座椅构件相对于其中立位置调节时,增大用于存在于第二座椅构件上的复位力的柔性的牵引机构的有效的杠杆长度。在中立位置中进而在牵引机构的通常最大缠绕的状态下,缠绕的部段的伸展在此基本上遵循围绕缠绕元件的转动轴线变窄的螺旋部的部段。因此,在最宽的部位处、即在缠绕区域的最大直径的区域中存在柔性的牵引机构的固定在缠绕元件上的端部。于是,在该造型中,当座椅构件从中立位置中调节时,如下部位在缠绕元件上径向向外“迁移”,在所述部位处柔性的牵引机构的非缠绕的部段过渡为缠绕的部段。
[0024] 在力传递元件的柔性的牵引机构构成为链条的情况下,缠绕元件能够具有至少两个、即多个形状配合元件,所述形状配合元件用于与在缠绕元件上缠绕的链条部段形状配合地连接。通过设置多个沿着缠绕元件的环周彼此间隔开的形状配合元件,缠绕元件根据链条的缠绕的程度必要时经由多于一个形状配合元件与链条接合。
[0025] 至少一个形状配合元件通过设置在缠绕元件的环周上的齿部的齿形成。这种齿部的齿例如接合到缠绕在缠绕元件上的链条部段的链条节中,使得经由此提供相应的链条节与缠绕元件的形状配合的连接。尽管原则上能够提出:缠绕元件构成有环绕的齿部。然而,在一个实施变型形式中,在用于将复位力施加到交通工具座椅的可枢转的靠背上的复位装置中提出:仅在缠绕元件的环周的一部分上设有齿部。因此,靠背通常仅能够相对于座椅下部结构在最大向后枢转和最大向前的枢转位置之间的狭窄受限的角范围中枢转;例如,在小于130°的范围中、尤其在小于120°的范围内中并且例如在大致110°的范围中枢转。这样,在一个实施例中足够的是:仅缠绕元件的环周的一部分、例如最多环周的一半构成有齿部,所述齿部于是形成用于要缠绕的链条的缠绕区域。类似地,也在另一柔性的牵引机构中、例如绳中,同样仅缠绕元件的围绕转动轴线伸展的环周的一部分设置用于缠上和展开牵引机构的部段。
[0026] 齿部能够具有如下齿,所述齿具有距缠绕元件的转动轴线不同的间距。这样,通过缠绕元件例如提供齿部,其中沿着环周并且还沿着围绕转动轴线的缠绕元件的转动方向存在齿,其中经过齿面的中心的线不具有距转动轴线恒定的间距,进而不遵循围绕转动轴线的圆线的伸展。因此,能够符合目的地改变各个齿的几何形状和/或径向位置,以便在调节第二座椅构件时影响传递给弹簧元件的调节力的变化。例如,齿能够具有不同的齿高。替选地或补充地,齿能够设有相同的齿高,然而所述齿构成在具有不同径向厚度的缠绕元件的部段上。在此,与之相应地,当调节座椅构件并且缠绕元件由此转动时,缠绕元件上的如下部位径向向内或向外迁移,在所述部位处链条的未缠绕的部段过渡成缠绕的部段。
[0027] 替选地或补充地,缠绕元件的齿能够具有至少两个彼此不同的齿形。这尤其包括:(端部)齿具有与用于在中立位置中缠绕的链条部段的其余的齿不同的齿形,作为传递元件的柔性的牵引机构的链条的一个端部形状配合地固定在所述(端部)齿上。在本文中,例如能够提出:设置用于将链条端部固定在缠绕元件上的(端部)齿具有弯曲的齿端部,使得该齿在链条的端部处至少稍微地从后方接合链条节的一个部段,以便将链条稳固在缠绕元件上。
[0028] 在一个实施例中,优选纵向延伸的弹簧元件至少部分地安装在交通工具座椅的用于承载的结构构件的空心部段之内,如横向管,所述横向管在通常安装的状态下在交通工具座椅的座椅下部结构的两个座椅侧向部件之间延伸。在此,横向管通常将两个座椅侧向部件连接并且形成承载座椅坐垫的座椅底架的(前部的或后部的)部件。例如,尤其在后部的横向管上也能够固定有用于弹性支承座椅坐垫的座椅弹性元件。
[0029] 通过在空心的横向管之内设置至少一个弹簧元件,弹簧元件进而还有复位装置能够尤其节约空间地安装在交通工具座椅上。在横向管的外侧面上于是仅设有凹陷部,以便力传递元件在横向管的内部中与弹簧元件连接或与复位装置的与弹簧元件连接的附加元件连接,其中所述力传递元件铰接在与靠背共同枢转的部件上。
[0030] 在一个替选的实施变型形式中,弹簧元件设置在交通工具座椅的靠背上。因此,弹簧元件本身连同靠背一起围绕其枢转轴线共同运动,但是同时在远离中立位置围绕转动轴线调节时张紧。力传递元件对此接合在座椅下部结构的静止的部段上并且与弹簧元件耦联,使得当靠背从中立位置——向前或向后——枢转时,所述弹簧元件张紧在靠背本身上。
[0031] 在一个实施例中,弹簧元件设置在靠背的内侧上。优选地,例如管形的壳体构成在靠背的内侧上,在所述壳体之内至少容纳弹簧元件。例如,壳体在靠背的下部区域中尤其处于靠背到调角器、尤其转动或锁定调角器的联接部附近。
[0032] 在一个实施例中,力传递元件铰接在两个座椅构件中的一个座椅构件的支承部位上,所述力传递元件设计用于:通过第二座椅构件从中立位置中的枢转运动传递调节力,以便将弹簧元件围绕转动轴线转动并且由此张紧弹簧元件。通过传递调节力的和与弹簧元件分开的力传递元件的铰接,不仅可以显著地改变在力传递元件和弹簧元件之间的运动连接。借此,在力传递元件和为了施加复位力而要张紧的弹簧元件之间的耦联是可行的,其中弹簧元件的布置能够简单地匹配于预设的结构空间条件,并且尤其在靠背作为第二调节部件并且座椅下部结构作为第一调节元件时不必紧邻交通工具座椅的调角器进行。
[0033] 为了在沿至少一个调节方向调节第二座椅部件时力传递元件传递调节力,所述力传递元件与两个座椅构件共同作用。复位装置的弹簧元件支承在两个座椅构件的一个上,所述弹簧元件为了施加复位力而围绕其转动轴线转动进而例如被扭转或缠绕。在此,优选在另一座椅构件的支承部位处、即在如下座椅构件处进行力传递元件的铰接,弹簧元件不支承在所述座椅构件上。因此,力传递元件例如能够铰接在限定支承部位的构件上,所述构件在第二座椅构件的调节运动中被共同调节。在此,于是弹簧元件优选支承在第一座椅构件上。替选地,力传递元件能够铰接在限定支承部位的构件上,所述构件不可运动地固定在第一座椅构件上。优选地,在该变型形式中,靠背装置的弹簧元件借助其可转动的部段设置在可调节的第二座椅构件上。
[0034] 原则上,力传递元件能够铰接在调角器的区域中,经由所述调角器将交通工具座椅的靠背作为第二座椅构件可枢转地支承在交通工具座椅的作为第一座椅构件的座椅下部结构上。
[0035] 原则上,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适合于交通工具座椅的不同的可相对彼此调节的座椅构件,尤其适合于座椅高度调节、适合于座椅深度调节或调节交通工具座椅的靠背。在用于调节可枢转的靠背的实施变型形式中,中立位置优选处于靠背的可能的舒适位置和靠背的货运位置之间,在所述舒适位置中确保座椅用户的靠背的通常支撑,在所述货运位置中靠背朝座椅坐垫的方向向前翻转。因此,能够调节靠背的斜度并且占据不同的舒适位置并且必要时附加地朝座椅坐垫的方向向前翻转到货运位置中,其中中立位置不属于所述舒适位置。在这种实施变型形式中,当靠背相对于其中立位置沿一个枢转方向枢转和靠背沿另一枢转方向枢转时,能够借助根据本发明的复位装置将复位力朝中立位置方向施加到靠背上。这样,靠背朝其中立位置方向——从货运位置向后或从舒适位置向前——的向回枢转总是通过复位装置来支持。
[0036] 经由弹簧元件优选确保:根据相对于中立位置的调节改变复位力。因此,复位力例如越大,靠背相对于中立位置向前或向后枢转得就越大。因此,在该情况下,根据相对于中立位置的枢转角度改变复位力的大小。
[0037] 此外,显然交通工具座椅不仅能够具有一个复位装置,而是也具有包括各一个弹簧元件的两个复位装置。在此,每个复位装置接合在靠背的两个长边之一上。例如,具有各一弹簧元件的两个复位装置能够设置在交通工具座椅的右侧和左侧的依靠长边上,以便同步地在两个倚靠长边上支持靠背朝中立位置方向的调节。附图说明
[0038] 在借助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下面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其他的优点和特征变得显而易见。
[0039] 在此示出:
[0040] 图1部分地示出交通工具座椅,其具有座椅下部结构、可相对于座椅下部结构枢转支承的靠背和含扭杆弹簧的复位装置,当靠背相对于中立位置向前或向回枢转时,所述复位装置支持靠背朝中立位置方向向回枢转;
[0041] 图2示出复位装置的一个替选的实施方式的与图1一致性的视图,其中扭杆弹簧不设置在座椅下部结构的后部横向管之内,而是设置在该横向管之后;
[0042] 图3示出复位装置的另一实施变形型式,其中扭杆弹簧支承在靠背上;
[0043] 图4示出用于根据图1和2的实施变型形式支承扭杆弹簧和将扭杆弹簧与铰接在靠背上的力传递元件耦联的细节的放大图;
[0044] 图5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交通工具座椅组件的另一实施变型形式的交通工具座椅的部分立体图;
[0045] 图5B-5C示出图5A的座椅组件的在相对置的座椅侧部的区域中的复位装置的细节的放大图;
[0046] 图6A-6B分别示出观察内侧的、然而在图5A至5C的交通工具座椅不同的部分的侧视图,其中所述交通工具座椅具有处于中立位置中的靠背;
[0047] 图7A-7B示出具有向后枢转的靠背的交通工具座椅的与图6A和6B一致的视图;
[0048] 图8A-8B示出具有向前枢转的靠背的交通工具座椅的与图6A和6B一致的视图;
[0049] 图9示出图5A至8B的交通工具座椅组件的缠绕元件的单独视图;
[0050] 图10示出用于说明扭矩关于靠背相对于座椅下部结构的倾角的变化的扭矩-角度图表,其中所示出的扭矩贴靠根据本发明构成的交通工具座椅组件的弹簧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51] 在图1中部分地示出交通工具座椅S,其中用于支撑座椅用户的后背的靠背L围绕枢转轴线A能枢转地支承在座椅下部结构U上。为了将靠背L可枢转地支承在座椅下部结构U上,在两个倚靠长边上设有转动或锁定调角器B。借助观察倚靠长边,从图1中可见:调角器B的调角器部件设置在座椅下部结构U的座椅侧向部件ST上。座椅侧向部件ST通常固定在交通工具的底板上或者固定在用于对交通工具座椅进行纵向调节的座椅轨道上,并且形成交通工具座椅S的承载座椅坐垫的座椅底架的一部分。靠背L当前围绕枢转轴线A能够沿着两个枢转方向V1和V2枢转。靠背L沿着枢转方向V1朝未示出的座椅坐垫的方向能够向前枢转并且优选也可向前翻转到座椅坐垫上,使得靠背L占据货运位置。沿着相反的调节方向V2,靠背L能够向后枢转。
[0052] 根据本发明,交通工具座椅S具有复位装置1,当所述靠背相对于经由复位装置1预设的中立位置围绕枢转轴线A沿调节方向V1和V2中的一个调节方向相对于座椅下部结构U调节时,所述复位装置将复位力施加到靠背L上。因此,不仅当靠背L处于向前翻转的货运位置中时而且当靠背L经过中立位置处于(更强)竖起的或向后枢转的舒适位置中时,经由复位装置1施加支持靠背L朝中立位置方向的枢转运动的复位力。中立位置当前选择成,使得靠背L在此处于与座椅下部结构U的如下相对位置中,所述相对位置处于货运位置和一个舒适位置或多个可行的舒适位置之间,其中靠背L在所述中立位置中经由复位装置1而经受复位力,在所述货运位置中,靠背L向前朝座椅下部结构U的座椅坐垫的方向最大地向前翻转,在所述舒适位置中,座椅用户舒适地坐在交通工具座椅S上并且必要时也能够调节靠背L相对于座椅下部结构U的斜度。
[0053] 对此,复位装置1具有——当前直的——扭杆弹簧4,所述扭杆弹簧在靠背L相对于中立位置调节时扭转进而存储机械能,以便为了进行调节而将靠背L驱动到中立位置中。扭杆弹簧4对此与力传递元件3耦联,所述力传递元件在靠背L相对于座椅下部结构U枢转时将调节力传递到扭杆弹簧4上。这样,当靠背L从其中立位置向前翻转到货运位置中或者枢转到舒适位置中时,扭杆弹簧4扭转进而张紧。为了张紧,扭杆弹簧4因此被加载扭矩,使得扭杆弹簧4在张紧状态下施加用于复位的扭矩,所述扭矩经由力传递元件3转换成作用于靠背L上的拉力。
[0054] 在图1的实施例中,力传递元件3构成有呈牵引绳31、例如绳形式的柔性的牵引机构,并且在一个端部处与靠背L耦联。对此,力传递元件3的一个端部具有连接件30,所述连接件铰接在靠背L的支承部位LS上。支承部位LS通过适配器部件2形成。该适配器部件2固定在靠背L的调角器部件上,使得适配器部件2连同靠背L一起围绕枢转轴线A调节。例如焊接到靠背L的调角器部件上或者成形在其上的适配器部件2构成适配器凸肩20,连接件30可枢转地保持在所述适配器凸肩上,即铰接在其上,使得连接件30能够占据相对于适配器部件2不同的枢转位置。因此,在枢转靠背L时,当靠背L不再处于中立位置中时,适配器部件2能够带动连接件30,并且经由此拉动力传递元件3的牵引绳31。
[0055] 牵引绳31在其与连接件30相对置的端部上缠绕在缠绕辊32上,所述缠绕辊当前以可围绕支承轴线C转动的方式支承在座椅侧向部件ST的内侧上。通过拉动牵引绳31,所述牵引绳因此从盘绕辊32展开。缠绕辊32经由耦联部件33与扭杆弹簧4抗转动地连接,使得仅能够克服扭杆弹簧4的复位力进行牵引绳31从缠绕辊32展开。对此,缠绕辊32抗转动地与耦联部件33连接或者构成耦联部件33,扭杆弹簧4的端部件43形状配合地保持在所述耦联部件上。为了抗转动地支承缠绕辊32和扭杆弹簧4的与其连接的端部件43而设有支承栓34,所述支承栓安置在一个侧向部件ST的内侧上。
[0056] 耦联部件33具有呈长形的凹陷部形式的弹簧容纳部330,扭杆弹簧4的环形的端部件43接合到所述凹陷部中并且保持在其中。扭杆弹簧4的图1中未示出的另一端部静止并且相应地固定,使得通过围绕与扭杆弹簧4的纵轴线和支承轴线重合的转动轴线C转动所述端部件43能够(更强地)张紧扭杆弹簧4。在此,扭杆弹簧4在靠背L的中立位置中(几乎)松弛并且例如仅被加载所安装的复位装置1固有的预紧力,例如以便总是保持牵引绳32张紧。如果因此靠背L从中立位置中沿着枢转方向V1或V2围绕枢转轴线A向前或向后枢转,那么在此固定在靠背上的适配器部件2共同枢转。在此,适配器部件2带动铰接在其上的连接件30并且由此在扭杆弹簧4扭转时,牵引绳31从缠绕辊32展开。
[0057] 在此,扭杆弹簧4的端部件43在靠背L沿枢转方向V1枢转时和在靠背L沿枢转方向V2枢转时沿着同一转动方向D1围绕转动轴线C转动,并且经由此张紧扭杆弹簧4。端部件43因此寻求:沿相反的转动方向D2运动并且经由此将牵引绳31再次缠绕到缠绕辊32上。因此,经由牵引绳31将复位力作用于靠背L上,经由所述复位力将靠背L朝其中立位置方向拉动。因此,如果当靠背L处于货运位置中或处于舒适位置中时例如在调角器B的区域中松开锁定,那么复位装置1经由张紧的扭杆弹簧4支持靠背L(向回)枢转到中立位置中。
[0058] 经由所选择的布置有可缠绕的力传递元件3、所述力传递元件在固定在靠背上的适配器部件2上的铰接和扭杆弹簧4的应用,提供尤其使用寿命长的且有效的机械作用的复位装置1。此外确保:扭杆弹簧4在靠背L围绕枢转轴线A的整个可靠的调节范围之上仅增强地且不交替地承受负荷。因此,扭杆弹簧4总是仅沿着围绕转动轴线C的转动方向D1张紧并且通过沿相反的转动方向D2转动端部件43而松弛。
[0059] 中立位置的位置原则上能够自由选择,使得与之前描述的变型形式不同地,中立位置也能够对应于靠背L的舒适位置或者靠背L的部分或完全向前翻转的位置。例如,中立位置能够关于从最大向前翻转的货运位置直至最大向后倾斜的靠背L的整个允许的调节范围刚好处于调节范围的中心中或处于前或后十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处。
[0060] 在图1的实施例中,缠绕辊32、设置在其上的耦联部件33和扭杆弹簧4完全地安置在座椅下部结构U的空心的横向管Q之内。该横向管Q将两个座椅侧向部件ST彼此连接进而形成座椅底架的用于承载的部件。当前,例如弹簧垫F保持在——相对于交通工具之内的交通工具座椅S的定向——后部的横向管Q上。在此,弹簧垫F用于弹性地支承交通工具座椅S的在此未示出的座椅坐垫。但是,当然也能够将交通工具座椅S的座椅盆固定在横向管Q上。
[0061] 复位装置1以保护的方式几乎完全支承在横向管Q之内,通过该方式,所述复位装置能够设置在交通工具座椅S上,而对此几乎不需要附加的结构空间。经由横向管Q的外侧上的侧向的凹陷部实现将力传递元件3联接到靠背L的位于横向管Q之外的适配器部件2上。在此,牵引绳31从横向管Q的内部向外引导。
[0062] 在图2的实施例中,保持复位装置1的基本的结构上的构造。与图1的实施例不同,在此仅缠绕辊32与设置在其上的耦联元件33和保持在其上的扭杆弹簧4不设置在横向管Q之内,而是设置在横向管Q旁边。当前,复位装置1的所提出的部件相对于其中设有交通工具座椅S的交通工具的行驶方向设置在横向管Q的后方。缠绕辊32的支承/转动轴线C重新平行于靠背L的枢转轴线A伸展并且当前也平行于横向管Q的纵向延伸轴线伸展,所述支承/转动轴线在此也与扭杆弹簧4的纵轴线重合。
[0063] 在图3中示出如下实施例,其中尤其扭杆弹簧4不设置在座椅下部结构U上,而是设置在靠背L上。因此,在此,缠绕辊32借助设置在其上的耦联部件33可转动地支承在靠背L上,并且适配器部件2固定在下部结构侧上的调角器部件上或直接地设置在侧向部件ST上,绳索31的自由端部借助连接件30固定在所述适配器部件上。在此,用于转动地支承缠绕辊32的支承栓34设置在靠背L的内侧上的接片形的支承部段上。
[0064] 沿横向方向、即平行于枢转轴线A在靠背L的内侧上在下部区域中构成有管形的壳体G和/或构成有设置作为横梁的壳体G。在该壳体G中安置扭杆弹簧4。与端部件43抗转动连接的耦联部件33在与接片形的支承部段相对置的壳体开口处从所述壳体G中突出。缠绕辊32因此不(完全地)位于壳体G之内,使得牵引绳31不必从靠背L的壳体G中引出。
[0065] 尽管在图3的实施例中扭杆弹簧4不支承在座椅下部结构U上,而是支承在靠背L上,之前描述的功能不改变。通过围绕枢转轴线A相对于所设定的中位枢转靠背L,在此牵引绳31也从缠绕辊32展开。在此唯一的区别是:与力传递元件3的连接件30连接的适配器部件2静止并且尤其与枢转轴线A间隔开的可转动地支承的缠绕辊32与靠背L一起围绕枢转轴线A枢转。在此,在将靠背L枢转离开中立位置时,缠绕辊32——由于经由力传递元件3耦联到座椅下部结构U上——在靠背L上围绕支承/转动轴线C转动,并且扭杆弹簧4为了存储机械能量而被扭转。因此,在此扭杆弹簧4也总是仅以增强的方式承受负荷,以便在靠背L的远离中位的调节位置中将复位力施加到靠背L上,并且将所述靠背经由力传递元件3朝中位的方向拉动。
[0066] 在图4的放大图中,可看到缠绕辊32、耦联部件33和扭杆弹簧4的与耦联部件33连接的端部件43的细节。因此,图4例如示出经由止动环35将缠绕辊32轴向地稳固在支承栓34上。此外,从图4中良好可见耦联部件33的基本上U形横截面,所述耦联部件朝缠绕辊32的端面限定容纳空间。扭杆弹簧4的保持在弹簧容纳部330中的端部件延伸到所述容纳空间中。扭杆弹簧4的大致弯曲180°的端部件43插入弹簧容纳部330中,以便扭杆弹簧4的一个可转动的端部抗转动地与耦联部件33连接并且经由此抗转动地与缠绕辊32连接。
[0067] 图5A至5C、6A至6B、7A至7B、8A至8B和9示出具有复位装置的根据本发明的交通工具座椅组件的另一实施例,所述复位装置具有力传递元件3,所述力传递元件具有柔性的牵引机构、在此呈链条31的形式的柔性的牵引机构,以及具有呈扭杆弹簧4形式的弹簧元件。
[0068] 图5A至9的实施变型形式的链条31在此也经由在附图中为了简单性未示出的连接件铰接在适配器部件2上的支承部位LS上,所述适配器部件与靠背L刚性连接。在靠背L向前翻转时或在靠背L从中立位置向后枢转时,带动链条31的一个端部,并且由缠绕元件、在此呈缠绕盘32形式的缠绕元件展开所述链条。缠绕盘32与耦联部件33刚性地连接,抗扭弹簧4的端部件43保持在所述耦联部件上。因此,与缠绕盘32抗转动连接的或与其一件式成形的耦联部件33在缠绕盘32围绕转动轴线C转动时将扭杆弹簧4的端部件43共同转动。通过将扭杆弹簧4不可运动地固定在座椅下部结构U的相对置的侧向部件ST*上的方式,经由固定在耦联部件33上的端部件43的这种转动使扭杆弹簧4扭转,进而构建复位力。在此,扭杆弹簧4在其不可运动地固定的端部上同样构成呈环形弯曲的杆端部形式的端部件44。所述端部件44形状配合地容纳在侧向部件ST*的固定支承件FL中,如这也在图5C的细节图中放大地示出。
[0069] 如尤其根据图5B的细节图示出,扭杆弹簧4的保持在耦联部件32上的端部件43还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缠绕盘32当前安置在套筒7之内,链条31接合在所述缠绕盘上。固定在侧向部件ST的内侧上的该套筒7例如用于与横向管Q连接。这样,在此扭杆弹簧4也能够完全地安置在横向于座椅纵向方向在两个侧向部件ST和ST*之间延伸的横向管Q中。为了实现保持在缠绕盘32上的链条31与适配器部件2连接,套筒7具有凹陷部70。链条31从套筒7的内部穿过所述凹陷部延伸至适配器部件2和构成在其上的适配器凸肩20上,所述适配器凸肩限定支承部位LS。
[0070] 为了链条31在靠背L从图6A和6B中示出的中位中向前翻转或向后枢转时引起缠绕盘32的转动进而引起扭杆弹簧4的张紧,缠绕盘32设有齿部320。当链条31在靠背L的中位中借助至少一个链条部段3b缠绕在缠绕盘32上时,经由在缠绕盘32的环周的至少一半上延伸的齿部320提供与链条31的多个链条节310的形状配合的连接。因为靠背L相对于座椅下部结构U从最大向后倾斜的位置能够调节最大120°、在此大致110°直至进入最大向前翻转的货运位置中,所以缠绕盘32的齿部320仅在环周的一部分上延伸,以便节约成本和结构空间。
[0071] 在图6A和6B的中位中,缠绕盘32的齿部320经由多个齿接合到链条31的多个链另一链条部段3a从缠绕的链条部段3b远离缠绕盘32朝适配器部件2的方向基本上直线地延伸。如果现在靠背L根据图7A和7B沿着枢转方向V1向前翻转到货运位置中,那么链条31从缠绕盘32展开并且在此经由齿部320的在链条节310中的啮合来驱动缠绕盘32,以围绕转动轴线C沿转动方向D1转动。相同的内容适用于靠背L始于图6A和6B中示出的中位向后沿着枢转方向V2枢转,例如枢转到最后的舒适位置中,如其在图8A和8B中示出。在这两个情况下,经由链条31转动缠绕盘32并且经由此扭转扭杆弹簧4,使得复位力经由此朝中位的方向作用于靠背L上。
[0072] 就此而言,根据将图5A至9的实施变型形式的复位装置的工作方式与具有牵引绳作为力传递元件3的部分的之前描述的实施变型形式相同。然而,相对于具有牵引绳的解决方案,链条31的应用提供的优点是:所述链条在其缠绕的状态下能够如杠杆一样作用于有齿的缠绕盘32上。经由拉伸的链条部段3a,链条31还尤其如绳一样在靠背L的最大向前翻转的货运位置中和在靠背L的最大向后枢转的舒适位置中作用。此外,链条相对于牵引绳显著是更鲁棒的进而能够承受更大的负荷。
[0073] 如也在之前阐述的实施例中,扭杆弹簧4总是仅通过缠绕盘32沿着转动方向D1围绕转动轴线C转动而张紧,并且通过沿相反方向D2转动再次松弛。因此,扭杆弹簧4在靠背L围绕枢转轴线A的整个可靠的调节区域上仅增强地并且非交替地承受负荷。
[0074] 当前,为了实现在扭杆弹簧4上的有利的扭矩变化以及为了实现抑制通过用户对靠背L的调节而作用的阻力的尽可能均匀的变化,缠绕盘32构成有通过齿部32限定的缠绕区域,其中所述阻力通过要张紧的扭杆弹簧4施加,其中所述缠绕区域具有沿着缠绕盘32的环周变化的直径。在此,缠绕盘32的直径沿着如下转动方向D1变化,当靠背L调节离开中立位置时,缠绕盘32沿所述转动方向D1转动。这样,具有距转动轴线C的不同间距的齿部320的齿3201至3204在缠绕盘32上径向突出,并且链条31的在中立位置中缠绕的链条部段3b在根据图6A或6B的缠绕盘32上不沿着围绕转动轴线C的圆线延伸。更确切地说,缠绕的链条部段3b的伸展在中立位置中基本上遵循围绕转动轴线C的缩窄的螺旋部的一个部段的伸展。与之相应地,链条31的固定在缠绕盘32上的一个端部处于缠绕盘32的缠绕区域的最大直径的区域中。链条31的链条节310始于此沿着缠绕盘32的具有减小直径的部段延伸,直至链条31朝适配器部件2的方向转变为直线延伸的链条部段3a。经由这样变化的直径,在链条3从缠绕盘32展开时实现:在靠背L枢转离开其中立位置时扩大链条31的用于将存在的复位力施加到靠背L上的有效的杠杆长度。
[0075] 缠绕盘32的设计方案在图9的侧视图中详细示出,在所述侧视图中,单独地示出缠绕盘32。尤其从该图9中可见,缠绕盘32包括具有相同齿高的呈多个(当前三个)齿3201、3202和3203形式的多个形状配合元件。然而,齿部320的所述齿3201、3202和3203位于缠绕区域的具有不同直径的部段上,使得齿面的中心不位于围绕转动轴线C的圆线上。相反,各个齿3201、3202和3203的齿面的中心位于围绕转动轴线C的与圆线不同的轨道上。这根据不同的半径r1、r2和r3说明,所述半径分别相当于齿3201、3202或3203的齿面的中心距转动轴线C的间距。
[0076] 此外,齿部320的一部分是另一(端部)齿3204,所述齿的齿面根据半径r4具有距转动轴线C最大的间距。该齿3204具有与其余的齿3201至3203不同的齿形并且在其上端部处相反于转动方向D1(沿转动方向D2)稍微折弯。这样,(端部)齿3204实现在安装在该齿3204上时容易地悬挂链条31的端部。此外,当靠背L处于其货运位置中或最大向后枢转时,链条31在端部齿3204处以其折弯的端部经由链条31的端侧的链条节310可靠地形状配合地且可承受负荷地保持在链条31的最大延伸的位置中,以便借助于张紧的扭杆弹簧4和耦联部件
33能够朝其中立位置的方向将拉力施加到靠背L上。
[0077] 在代替链条31应用(牵引)绳时,类似于缠绕盘32也能够应用缠绕辊,所述缠绕辊的径向尺寸沿着环周——必要时仅局部地——变化,更确切地说刚好在如下缠绕区域中变化,绳的一个部段在所述缠绕区域上在中立位置中缠绕。缠绕辊例如能够凸块状地构成,以便类似于缠绕盘32借助其阶梯形的齿部320有针对性地影响沿着靠背L的调节路径作用在缠绕辊上的力和相应的杠杆比。
[0078] 借助图10示例性地说明在扭杆弹簧4上产生的扭矩关于靠背L相对于座椅下部结构U的倾角α的变化。在此,角度α=0°对应于靠背L的最大向后倾斜的舒适位置。因此,根据图10的视图可见:靠背L在示例说明的变型形式中能够向前翻转最大110°进入到货运位置中。通过根据本发明构成的复位装置,关于角度α绘制的扭矩具有抛物线曲线,进而在中立位置中——当前大约60°时——扫过最小值。
[0079] 为了可转动地支承耦联部件3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适配器板能够固定在座椅侧向部件ST的内侧上,扭杆弹簧4的端部件43保持在所述耦联部件上。于是,该适配器板例如构成支撑栓,耦联部件33可转动地支承在支承栓上。支承栓在此例如居中地伸入到横向管Q中,使得耦联部件33和扭杆弹簧4也在该变型形式中能够完全地容纳在横向管Q之内。
[0080] 显而易见的是:与所示出的实施例不同地,显然也能够考虑不同的形状,尤其是用于耦联部件33的不同的形状。此外,尽管关于结构空间视作为有利的是:复位装置1的部分安置在承载负荷的异性构件之内、如横向管Q或靠背L上的空心型材之内,如构成为横梁的壳体G之内。然而这不是强制性的。此外同样非强制性的是:扭杆弹簧4的支承/转动轴线C平行于靠背L的枢转轴线A伸展。所述支承/转动轴线例如也能够垂直于枢转轴线A伸展并且扭杆弹簧4例如安装在座椅侧向部件ST或靠背L的纵梁中。
[0081] 此外,在一个实施变型形式中提出:代替扭杆弹簧或扭转弹簧4使用螺旋弹簧,其中同样为了张紧使一个端部围绕中轴线或支承轴线转动。
[0082] 附图标记列表
[0083] 1           复位装置
[0084] 2           适配器部件
[0085] 20          适配器凸肩
[0086] 3           力传递元件
[0087] 3a,3b       链条部段
[0088] 30          连接件
[0089] 31          牵引绳/链条(柔性的牵引机构)
[0090] 310         链条节
[0091] 32          缠绕辊/缠绕盘(缠绕元件)
[0092] 320         齿部
[0093] 3201-3204   齿(形状配合元件)
[0094] 33          耦联部件
[0095] 330         弹簧容纳部
[0096] 331         支承部段
[0097] 34          支承栓
[0098] 35          止动环
[0099] 4           扭杆弹簧(弹簧元件)
[0100] 43,44       端部件
[0101] 7           套筒
[0102] 70          凹陷部
[0103] A           枢转轴线
[0104] B           调角器
[0105] C           支承轴线/转动轴线
[0106] D1,D2      转动方向
[0107] F           弹簧垫(座椅弹性元件)
[0108] FL          固定支承件
[0109] G           壳体
[0110] L           靠背
[0111] LS          支承部位
[0112] r1-r4       半径
[0113] Q           横管
[0114] S           交通工具座椅
[0115] ST,ST*     侧向部件
[0116] U           座椅下部结构
[0117] V1,V2      枢转方向
[0118] α        角度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