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轴承类 / 保持架 / 容器保持架

容器保持架

阅读:30发布:2020-05-13

专利汇可以提供容器保持架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容器 保持架 (1、70),其具有:基体(3),其形成有有底的收装孔(2);辊(5),其支承于基体(3),至少一部分向收装孔内突出而与收装于收装孔(2)的容器(60)抵接;以及施 力 部件(6),其对辊(5)向收装孔(2)的内侧施力,辊(5)以如下方式支承于基体(3):辊(5)的旋 转轴 线(B)沿以收装孔(2)的中 心轴 线(A)为中心的圆的大致切线方向延伸,能够沿收装孔(2)的径向滑动移动,并且能够以与中心轴线(A)平行的轴线为中心在规定的范围内摆动。,下面是容器保持架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容器保持架,其特征在于,
具有:基体,其形成有有底的收装孔;
辊,其支承于所述基体,至少一部分向所述收装孔内突出而与收装在所述收装孔中的容器抵接;以及
部件,其对所述辊向所述收装孔的内侧施力,
所述辊以如下方式支承于所述基体:所述辊的旋转轴线沿以所述收装孔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的大致切线方向延伸,能够沿所述收装孔的径向滑动移动,并且能够以与所述中心轴线平行的轴线为中心在规定的范围内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保持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辊具有轴部件和设置于轴部件的外周面的表层部件,
所述表层部件的可挠性比所述轴部件高,并且摩擦系数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保持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部件的两端部分别支承于在所述基体上延伸设置的引导孔,
所述施力部件设有一对,所述施力部件的一方对所述轴部件的一端部施力,所述施力部件的另一方对所述轴部件的另一端部施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保持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孔中支承有滑动,该滑动块能够沿所述引导孔的延伸方向滑动移动,且能够以与所述中心轴线平行的轴线为中心在规定的范围内摆动,
所述轴部件的两端部分别支承于所述滑动块,且该轴部件的两端部能够转动,各所述施力部件经由所述滑动块分别对所述轴部件的两端部施力。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部件以与所述轴部件之间形成有空隙的方式安装在所述轴部件上,当所述辊与所述容器抵接时,所述表层部件能够向所述轴部件侧变形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保持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辊形成为,在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上,中间部的外径比两端部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容器保持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层部件形成为筒形,
所述轴部件由多个部件组合而成。

说明书全文

容器保持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持饮料容器的容器保持架。

背景技术

[0002] 公知一种嵌入汽车的仪表板等的容器保持架。为了可以很稳定地保持各种尺寸的容器,有时在容器保持架的用于插入容器的有底的收装孔的侧壁部上具有支承容器的侧部的支撑件(support member)。例如有时在收装孔的侧壁部上设置支撑件,且该支撑件可以沿收装孔的径向滑动移动,并且通过螺旋压缩弹簧等施部件对支撑件向收装孔一侧施力(例如,专利文献1)。该容器保持架中,当容器较小,在收装孔与容器之间产生间隙时,支撑件被施力部件施力而向收装孔内突出,挤压容器的侧部,因此容器支承在收装孔内不会晃动。专利文献1中的容器保持架中,辊支承于支撑件,且该辊能够旋转,辊与容器接触。据此,当将容器插入收装孔或将其抽出时,支撑件与容器的摩擦阻力降低,容器的插入以及抽出操作较为容易。然而,如专利文献1的发明那样,在从容器的侧部按压支撑件的结构下,难以增大支撑件与容器之间产生的摩擦力,难以抑制容器在收装孔内旋转。如果可以抑制容器在收装孔内旋转,则使用者不把持容器主体,也可以拆装设置于容器的螺旋拧盖等盖。
[0003] 为了在收装孔内以使之不能旋转的方式支承容器,专利文献2的容器保持架具有:底板,其以可上下移动的方式设置在收装孔内;弹簧,其对底板向上方施力;多个推压片,其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于底板的周缘部。该容器保持架中,在底板被容器向下方推压时,与底板一起向下方移动的多个推压片与设置于收装孔的侧壁上的凸部接触,被凸部挤压而向收装孔的中央侧倾倒。多个推压片向中央侧倾倒,据此,容器被多个推压片夹持,以无法相对于收装孔旋转的方式得到支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0004]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授权公报特许第5121436号专利文献2: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5-47438号

发明内容

[0005] 然而,专利文献2的容器保持架存在无法很稳定地支承各种尺寸的容器的问题。另外,为了使容器无法旋转,使用者必须向收装孔的底侧推压容器。推压片所产生的摩擦力根据对容器的向底侧的推压量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因此,为了产生足够的摩擦力必须以比较大的力向底侧推压容器。
[0006] 鉴于以上的背景,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容器保持架,以稳定地保持各种尺寸的容器,并且抑制容器的旋转。
[0007]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容器保持架(1、70),其特征在于,具有:基体(3),其形成有有底的收装孔(2);辊(5),其支承于所述基体,至少一部分向所述收装孔内突出而与收装于所述收装孔的容器(60)抵接;施力部件(6),其对所述辊向所述收装孔的内侧施力,所述辊以如下方式支承于所述基体:所述辊的旋转轴线(B)沿以所述收装孔的中心轴线(A)为中心的圆的大致切线方向延伸,能够沿所述收装孔的径向滑动移动,并且能够以与所述中心轴线平行的轴线为中心在规定的范围内摆动。
[0008] 根据该结构,当容器受到以中心轴线A为中心的旋转力的作用时,辊可以在容器的旋转力作用下,以与中心轴线平行的轴线为中心,向与容器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摆动,提高与容器的接触压力。据此,在容器与辊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增加,容器无法相对于收装孔旋转。如果容器以无法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收装孔,则使用者不把持容器主体,也可以拆装设置于容器的螺旋拧盖等盖。
[0009] 在上述的发明中,优选所述辊具有轴部件(26)和表层部件(27),该表层部件(27)设置于轴部件的外周面,所述表层部件的可挠性比所述轴部件高,并且摩擦系数高。
[0010] 根据该结构,作用于辊与容器之间的摩擦力增加,进一步抑制容器的旋转。
[0011] 在上述的发明中,所述轴部件的两端部分别支承于在所述基体上延伸设置的引导孔(21),所述施力部件设有一对,所述施力部件的一方对所述轴部件的一端部施力,所述施力部件的另一方对所述轴部件的另一端部施力。
[0012] 根据该结构,当容器受到旋转力的作用,辊以与中心轴线平行的轴线为中心摆动时,可以促进辊摆动,使得作用于容器以及辊间的摩擦力增加。
[0013] 在上述的发明中,在所述引导孔中支承有滑动(4),该支承滑动块(4)能够沿所述引导孔的延伸方向滑动移动,并且能够以与所述中心轴线平行的轴线为中心在规定的范围内摆动,所述轴部件的两端部分别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滑动块,各所述施力部件经由所述滑动块分别向所述轴部件的两端部施力。
[0014] 根据该结构,通过引导孔与滑动块的卡合部,辊能够摆动。
[0015] 在上述的发明中,优选所述表层部件以与所述轴部件之间形成有空隙的方式安装在所述轴部件上,当所述辊与所述容器抵接时,所述表层部件能够向所述轴部件侧变形
[0016] 根据该结构,表层部件发生变形,据此,易于辊紧贴容器,作用于辊以及容器间的摩擦力增加。据此,容器更加不容易相对于收装部旋转。
[0017] 在上述的发明中,优选所述辊形成为,在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上,中间部的外径比两端部小。
[0018] 根据该结构,易于辊紧贴容器,在辊以及容器间产生的摩擦力增加。据此,容器更加不容易相对于收装部旋转。
[0019] 在上述的发明中,优选所述表层部件形成为筒形,所述轴部件由多个部件组合而成。
[0020] 根据该结构,即使在辊形成为在旋转轴线的方向上中间部的外径比小的情况下,也易于进行表层部件以及轴部件的组装。
[0021] 根据以上的结构,容器保持架能够很稳定地保持各种尺寸的容器,并且能够抑制容器的旋转。附图说明
[0022]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容器保持架的立体图。图2是第1实施方式的容器保持架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沿图1的III-III剖切的剖视图。
图4是图3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滑动块与引导孔的卡合结构)
图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容器保持架的初始状态的剖视图。
图6是使第1实施方式的容器保持架支承容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使第1实施方式的容器保持架支承容器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8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容器保持架中对容器施加旋转力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9是第2实施方式的容器保持架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参照附图,对将本发明应用于组装于汽车的中央控制台的容器保持架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如图1所示那样规定容器保持架的各方向。
[0024] (第1实施方式)如图1以及图2所示,容器保持架1具有:基体3,其形成有收装孔2;滑动块4,其支承于基体3;辊5,其经由滑动块4支承于基体3;以及弹簧6,其经由滑动块4对辊5施力。基体3具有:
主体部11,其形成为一端封闭的有底的筒形;一对辊支承部12,其从主体部11的外侧表面向外部突出。在主体部11的内侧形成有作为有底孔的收装孔2。收装孔2沿中心轴线A延伸,一端具有与中心轴线A垂直的底面13(参照图5),另一端开口。在本实施方式中,收装孔2的横截面形成为以中心轴线A为中心的圆形,孔壁形成为圆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收装孔2的中心轴线A上下延伸,底面13被配置在下侧的方式,来配置容器保持架1。在主体部11的上端、即收装孔2的开口端附近形成有向外部伸出的环形的凸缘部14。
[0025] 一对辊支承部12设置于主体部11的前侧部或后侧部,被设置在以中心轴线A为中心呈相互对称的位置。一对辊支承部12形成为相互对称的形状。对后侧的辊支承部12进行说明,辊支承部12具有上壁16、左右的侧壁17、下壁18并且呈前后延伸的方筒形。辊支承部12在上壁16、左右的侧壁17、以及下壁18的前端接合于主体部11的外侧表面。辊支承部12的后端朝向后方开口。换言之,构成辊支承部12的上壁16、左右的侧壁17、以及下壁18从主体部11的外侧表面向后方突出。左右的侧壁17大致上下延伸。在上壁16、左右的侧壁17、以及下壁18上,出于加强的目的而设置有前后延伸的突筋。
[0026] 在左右的侧壁17的内侧,设置有从上壁16向下壁18延伸的一对辅助壁19。一对辅助壁19的前端接合于主体部11的外侧表面。辅助壁19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比侧壁17短,其后缘被配置在侧壁17的后缘的前方。
[0027] 分别在左右的侧壁17上形成有前后延伸的引导孔21。引导孔21左右贯穿各侧壁17,后端到达各侧壁17的后缘并且在后方开口。引导孔21的前端为在各侧壁17内的封闭端。
同样地,在一对辅助壁19的各个上,形成有前后延伸的辅助引导孔22。辅助引导孔22左右贯穿各辅助壁19,后端到达各辅助壁19的后缘并且在后方开口。辅助引导孔22在上下方向上被设置在与引导孔21一致的位置。辅助引导孔22的前端缘为在各侧壁17内的封闭端,在前后方向上被配置在与引导孔21的前端缘大致相同的位置。前侧的辊支承部12呈与后侧的辊支承部12前后对称的形状,因此省略对其的说明。
[0028] 在与主体部11的侧部的各辊支承部12对应的各部分,形成有沿厚度方向贯穿主体部11的侧部的穿插孔24。穿插孔24形成于被辊支承部12的上壁16、下壁18、左右的辅助壁19包围的部分。穿插孔24形成为左右方向的尺寸比上下方向的尺寸长的大致长方形。
[0029] 在各辊支承部12上分别支承有辊5。一对辊5具有相同的结构。辊5具有轴部件26和以包围轴部件26的方式安装的筒形的表层部件27。轴部件26呈轴状,具有成为辊5的旋转轴线B的第1轴部件28和组装在第1轴部件28的外周部的一对第2轴部件29。
[0030] 第1轴部件28被配置在轴部件26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其具有:多边形轴部31,其横截面呈四边形;一对大径轴部32,其分别突出设置在多边形轴部3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面上;一对小径轴部33,其突出设置在各大径轴部32的突出端面上。大径轴部32以及小径轴部33的横截面形成为圆形。多边形轴部31、一对大径轴部32以及一对小径轴部33的轴线相互配置在同一轴线上,成为辊5的旋转轴线B。
[0031] 大径轴部32的外径被设定为比多边形轴部31的各边的任意一边的长度短,并且被设定为比小径轴部33的外径长。在多边形轴部31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即轴部件26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设置有向与旋转轴线B垂直的方向突出的圆板形的凸缘部34。
[0032] 一对第2轴部件29分别形成为圆柱形,在中央部具有多边形轴部31能够通过的第1通孔36。第1通孔36具有与多边形轴部31的剖面互补的剖面。第2轴部件29在其外周部的轴线方向的一侧具有轴侧锥形部37,该轴侧锥形部37越靠近端部侧则外径越小。第2轴部件29在外周部的轴线方向的另一侧的部分的外径是恒定的。
[0033] 表层部件27设有一对,分别安装于对应的第2轴部件29。表层部件27具有筒部38和设置于筒部38的一端的底板部39。底板部39具有多边形轴部31能够通过的第2通孔41。另外,底板部39在其周缘部具有环形凸部42,该环形凸部42向轴线方向突出,并且沿缘部环形地延伸。筒部38的在长度方向上位于底板侧的部分具有表层侧锥形部43,该表层侧锥形部43越靠近底板侧则外径以及内径越小。筒部38的在长度方向上位于与底板部39侧相反的一侧的部分的外径以及内径形成为恒定。
[0034] 以表层侧锥形部43与轴侧锥形部37相互相向的方式,第2轴部件29被插入到表层部件27的内部,表层部件27被安装于第2轴部部件上。表层部件27的内径形成为比第2轴部件29的外径大,因此在表层部件27被安装于第2轴部件29的状态下,在表层部件27的内表面与第2轴部件29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空隙。在表层部件27的内表面设置有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卡止突筋45,卡止突筋45的突出端卡止于在第2轴部件29上形成的卡止槽46,据此,限制表层部件27和第2轴部件29之间的相对旋转。另外,通过卡止突筋45,将表层部件27和第2轴部件29间的空隙维持在规定的形状。
[0035] 在将表层部件27安装于第2轴部件29之后,将第1轴部件28的各端部分别插入表层部件27的第2通孔41以及第2轴部件29的第1通孔36,且各端部分别穿过第2通孔41以及第1通孔36。在第1轴部件28被穿插入第1通孔36的状态下,大径轴部32以及小径轴部33穿过第1通孔36从第2轴部件29向外部突出,并且多边形轴部31与第1通孔36卡合,第2轴部件29以及第1轴部件28以旋转轴线B为中心一体地旋转。在第2轴部件29的第1通孔36内形成有卡止爪(未图示),卡止爪卡止在形成于多边形轴部31的卡止孔51中,据此,防止第2轴部件29从第1轴部件28脱落。
[0036] 在各第2轴部件29组装在第1轴部件28上的状态下,各锥形部被配置在长度方向的中央。另外,在各第2轴部件29被组装在第1轴部件28上的状态下,表层部件27的底板部39被夹持在凸缘部34与第2轴部件29之间。此时,各表层部件27的环形凸部42在径向上位于比凸缘部34更靠近外侧的位置,突出端彼此相互抵接。据此,凸缘部34被表层部件27的底板部39和环形凸部42包围。
[0037] 表层部件27由可挠性比包含第1轴部件28以及第2轴部件29的轴部件26高,并且摩擦系数高的材料形成。表层部件27例如由烯类弹性体、苯乙烯类弹性体等热可塑性弹性体形成即可。轴部件26例如也可以由聚酸酯、ABS、聚甲等形成。另外,为了增加摩擦阻力,可以在表层部件27的外周部形成凹凸,也可以对表层部件27进行表面粗糙化处理。
[0038] 上述结构的辊5被设定为在旋转轴线B方向上中央部的外径比两端部小。另外,辊5的外周部由可挠性比轴部件26高,并且摩擦系数高的表层部件27,因此易于在与容器60之间产生大的摩擦力。尤其是,由于在轴部件26与表层部件27之间形成有空隙,因此,表层部件27向空隙侧变形,据此,其易于紧贴容器60。
[0039] 如图3以及图4所示,辊5在配置于旋转轴线B方向的两端部的各小径轴部33,经由左右一对滑动块4支承于辊支承部12。各滑动块4在上部以及下部具有前后延伸的卡合槽52。引导孔21的上缘部卡合于上侧的卡合槽52,引导孔21的下缘部卡合于下侧的卡合槽52。
据此,滑动块4以能够在前后延伸的引导孔21内前后滑动移动的方式支承在侧壁17部上。这样,引导孔21的上缘部以及下缘部作为引导滑动块4的导轨来发挥作用。上侧以及下侧的卡合槽52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被设定为大于侧壁17部的厚度(左右方向的厚度)。据此,引导孔21的上缘部以及下缘部可以在引导槽内摆动,滑动块4以与中心轴线A平行的轴线(上下方向的轴线)为中心向左右方向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摆动。
[0040]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滑动块4上,形成有沿左右方向贯穿滑动块4的轴承孔54。辊5的小径轴部33插入轴承孔54,且辊5的小径轴部33能够旋转。轴承孔54的内径比大径轴部
32的外形小,大径轴部32无法进入轴承孔54内。左右一对滑动块4在辊5的左右的小径轴部
33插入各轴承孔54之后,被插入引导孔21,被辊支承部12支承。在辊5经由左右一对滑动块4支承于辊支承部12的状态下,罩55连接于辊支承部12。罩55呈箱形,具有收装上壁16、左右的侧壁17以及下壁18的内腔,并且将辊支承部12的开口端封闭。在罩55上形成的卡止孔56卡止于设置在侧壁17上的弹性爪57,据此,罩55连接于辊支承部12。罩55连接于辊支承部
12,据此,引导孔21的后端开口被罩55封闭,滑动块4不会脱离引导孔21。
[0041] 在各滑动块4上,突出设置有向与收装孔2侧相反的一侧(当是支承于后侧的辊支承部12的滑动块4时,向后方延伸)延伸的圆柱形的弹簧支承轴58。在罩55部件上,形成有弹簧支承轴58能够穿过的通孔59。通孔59的内径形成为大于弹簧支承轴58的外形,是即使在滑动块4以上下方向的轴线为中心向左右方向摆动的情况下也不会与弹簧支承轴58抵接的大小。
[0042] 如图1、图2以及图5所示,在弹簧支承轴58上,支承有作为螺旋压缩弹簧的弹簧6。弹簧6在中心部穿插有弹簧支承轴58,一端抵接滑动块4,而另一端抵接罩55。通过弹簧6,滑动块4在引导孔21内向收装孔2侧被施力。当收装孔2中未插入有容器60时,被弹簧6施力的左右一对滑动块4与引导孔21的收装孔2侧的端部抵接,辊5的一部分穿过穿插孔24而向收装孔2的内部突出。以该状态为初始位置。在初始位置,辊5的旋转轴线B沿以中心轴线A为中心的圆的切线方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A,旋转轴线B沿左右方向延伸。
[0043] 容器保持架1安装于汽车的仪表板(未图示)的中央控制台(未图示)等。当安装于中央控制台时,在中央控制台上形成开口,以基部的凸缘部34卡合于开口的周缘部的表面侧的方式,配置容器保持架1即可。此时,优选将辊支承部12以及罩55配置在中央控制台的背侧,从外部无法看到。
[0044] 对上述结构的第1实施方式的容器保持架1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说明。被容器保持架1保持的容器60例如可以是在上部具有螺旋拧盖的公知的塑料瓶、金属制的罐、纸杯等。
[0045] 当将容器60插入收装孔2时,容器60的底部以及侧部与突出到收装孔2内的各辊5的外周面接触。当以该状态将容器60压入收装孔2内时,各辊5受到容器60的摩擦力一边以旋转轴线B为中心旋转,一边如图6所示,抵抗弹簧6的作用力而向收装孔2的径向外侧移动。即,前后一对辊5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在两辊5之间形成能够插入容器60的空间。各辊5向收装孔2的径向外侧的移动量根据容器60的大小来决定。换言之,即使将各种大小的容器
60收纳在收装孔2中,一对辊5也可以适当地夹持容器60。据此,无论容器60尺寸的大小如何,容器60均能够被一对辊5稳定地夹持,被稳定地支承在收装孔2内。
[0046] 当从收装孔2中取出容器60时,从被弹簧6施力的一对辊5间抽出容器60即可。当将容器60向沿中心轴线A的方向抽出时,容器60与辊5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使辊5旋转,并且,随着容器60的脱离,被弹簧6施力的辊5向收装孔2内突出,返回到初始状态(图5参照)。
[0047] 在插入和取出容器60时,容器保持架1的辊5旋转,因此容器60与辊5之间的摩擦阻力降低,易于进行容器60的插入操作以及取出操作。
[0048] 辊5形成为旋转轴线方向的中间部的外径小于两端部的外径,因此,可以增大与呈圆筒形的容器60的外周面的接触面积。另外,辊5在外周部具有表层部件27,该表层部件27比轴部件26更容易变形(可挠性高),且摩擦系数高,表层部件27与容器60接触,因此可以增加与容器60的接触面积,并且可以增加作用于辊5与容器60之间的摩擦力。尤其在表层部件27与第2轴部件29之间形成有空隙,表层部件27易于向空隙侧变形,因此,表层部件27根据容器60的形状而变形,可以紧贴容器60并增加接触面积。如上所述,辊5与容器60之间作用比较高的摩擦力,因此,可以提高容器60的保持稳定性
[0049] 在滑动块4的卡合槽52与侧壁17的引导孔21的上缘部以及下缘部之间设定游隙(间隙),滑动块4相对于侧壁17能够以与中心轴线A平行的轴线为中心摆动,因此,辊5的旋转轴线B能够以与中心轴线A平行的轴线为中心摆动。因此,当收装于收装孔2的容器60受到以中心轴线A为中心的旋转力的作用时,由于作用于容器60的外周面与辊5之间的摩擦力,在辊5上产生以与中心轴线A平行的轴线为中心的力矩。由于该力矩和一对弹簧6分别独立地施加给辊5的轴部件26的两端部的作用力,辊5进行摆动。辊5向与容器60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摆动,据此,辊5与容器60的接触压力增加,作用于容器60与辊5之间的摩擦力增加。据此,抑制容器60的旋转。
[0050] 另外,如果辊5的旋转轴线B以与中心轴线A平行的轴线为中心的摆动变大,则滑动块4与侧壁17的相对度发生变化,在滑动块4的卡合槽52与侧壁17的引导孔21的上缘壁以及下缘壁之间由于阻碍而产生摩擦力。据此,阻止辊5向径向外部移动,即使在对容器60施加旋转力的情况下辊5也可以保持与容器60接触,产生摩擦力。
[0051] 另外,辊5被配置在以中心轴线A为中心的对角位置,能够夹持容器60,因此,当容器60受到旋转力的作用时,两辊5摆动,两辊5能够产生夹持容器60的摩擦力。
[0052] 如上所述,即使在收装的容器60受到以中心轴线A为中心的旋转力作用的情况下,通过辊5产生摩擦力,容器保持架1也可以阻止容器60旋转。因此,容器保持架1的使用者在将上端具有螺旋拧盖的容器60保持在收装孔2中的状态下,自身无需把持容器60的主体侧,而只需旋转螺旋拧盖,就可以除去螺旋拧盖。即,使用者可以单手打开被容器保持架1支承的容器60。
[0053] (第2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的容器保持架70与第1实施方式的容器保持架1相比较,省略了滑动块4,辊5的轴部件26直接支承于引导孔21这一点不同。第2实施方式的容器保持架70的结构中,与第1实施方式的容器保持架1相同的结构用相同的标记表示,省略对其的说明。
[0054] 如图9所示,在容器保持架70中,设置于基体3的辊支承部72具有两个上壁16、一对侧壁17和下壁18,呈前后延伸的方筒形。在两侧壁17之间没有设置辅助壁19。在各侧壁17上设置有引导孔21。在各侧壁17的左右外侧,以上下跨过引导孔21的方式,设置有外侧辅助壁75。外侧辅助壁75具有上壁、侧壁、下壁,横截面形成为槽形(日语片假名“コ”字形),在与侧壁17的外侧表面之间划分出空间。在外侧辅助壁75的侧壁上形成有前后延伸的卡止孔76。
在与卡止孔76的收装孔2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设置有弹性爪77。
[0055] 辊5在小径轴部33具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圆板形的卡止部78。卡止部78的外径被设定为在大径轴部32的外径以下。卡止部78设置在远离小径轴部33的端部规定距离的位置。
[0056] 配置于轴部件26的两端部的大径轴部32支承于引导孔21,据此,辊5支承在基体3上,且辊5能够沿前后方向滑动移动,并且能够以与中心轴线A平行的轴线为中心摆动。在将辊5安装到基体3的辊支承部72时,即将两大径轴部32插入引导孔21时,两小径轴部33的端部与弹性爪77抵接,使弹性爪77变形。在将辊5安装到辊支承部72上的作业完成时,小径轴部33的端部通过弹性爪77,弹性爪77恢复到初始形状。恢复到初始形状的弹性爪77禁止小径轴部33通过,因此,辊5维持安装在辊支承部72上的状态。换言之,小径轴部33碰到弹性爪77,据此,规定辊5最远离收装孔2的位置。
[0057] 在各侧壁17的外表面,突出设置有弹簧支承轴82,在弹簧支承轴82上支承有作为扭簧的弹簧81的线圈部。弹簧81的一端穿过形成于外侧辅助壁75的下壁的孔卡止在小径轴部33的位于大径轴部32与卡止部78之间的位置。弹簧81的另一端卡止于突出设置在侧壁17的外表面的弹簧卡止部83。据此,辊5的轴部件26在两端部分别被独立的弹簧81向收装孔2侧施力。在收装孔2中没有插入容器60的初始状态下,各大径轴部32碰到引导孔21的端部,辊5位于最靠近收装孔2侧的位置。在该初始状态下,辊5的旋转轴线B沿以中心轴线A为中心的圆的切线方向延伸。
[0058] 第2实施方式的容器保持架70起到与第1实施方式的容器保持架1相同的效果。另外,容器保持架70不具有滑动块4以及弹簧支承轴58,因此,当辊5向远离收装孔2的方向移动时,弹簧支承轴58也不会向外部突出。因此,容器保持架70可以安装在比容器保持架1更小的空间内。
[0059] 以上说明了具体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还可以大范围地变形来实施。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中心轴线A为中心间隔180°配置了一对辊5,也可以以中心轴线A为中心间隔120°来配置3个辊5,也可以以中心轴线A为中心间隔90°来配置4个辊5。另外,也可以只配置一个辊5,在辊5与收装孔2的侧壁之间夹持容器60。
附图标记说明
[0060] 1、70…容器保持架;2…收装孔;3…基体;4…滑动块;5…辊;6、81…弹簧(施力部件);21…引导孔;24…穿插孔;26…轴部件;27…表层部件;28…第1轴部件;29…第2轴部件;52…卡合槽;54…轴承孔;55…罩;60…容器;81…弹簧(施力部件);A…中心轴线;B…旋转轴线。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轴承保持架 2020-05-11 134
轴承保持架 2020-05-11 542
保持架 2020-05-11 25
轴承保持架 2020-05-11 298
试管保持架 2020-05-12 733
保持架 2020-05-11 283
容器保持架 2020-05-13 30
电线保持架 2020-05-13 369
工具保持架 2020-05-12 451
物品保持架 2020-05-12 304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