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

阅读:853发布:2021-01-23

专利汇可以提供振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振动 马 达,包括:具有 底板 、 基板 、线圈及壳体的静止部;具有磁 铁 、背轭及平衡锤且相对于上述静止部能够在上下方向上振动地 支撑 于上述静止部的振动体;以及弹性部件。上述基板配置在上述底板上,上述线圈配置在上述基板上,上述 磁铁 配置为能够通过振动而收纳在环状的上述线圈的内周侧。上述背轭配置在上述磁铁上,上述平衡锤配置在上述背轭上,上述壳体收纳上述线圈、上述磁铁、上述背轭及上述平衡锤。上述弹性部件配置在上述壳体与上述平衡锤之间。上述基板具有至少在上述线圈的内周侧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区域。,下面是振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振动达,具备:具有底板基板、线圈及壳体的静止部;具有磁、背轭及平衡锤且相对于上述静止部能够在上下方向上振动地支撑于上述静止部的振动体;以及弹性部件,
上述振动马达的特征在于,
上述基板配置在上述底板上,
上述线圈配置在上述基板上,
上述磁铁配置为能够通过振动而收纳在环状的上述线圈的内周侧,
上述背轭配置在上述磁铁上,
上述平衡锤配置在上述背轭上,
上述壳体对上述线圈、上述磁铁、上述背轭以及上述平衡锤进行收纳,上述弹性部件配置在上述壳体与上述平衡锤之间,
上述基板具有至少在上述线圈的内周侧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贯通区域的缘部设有多个切口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贯通区域的周围设有闭路图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底板的上述贯通区域内的区域,设有彼此形状不同的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两个孔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上述弹性部件具有:
沿与上下方向正交的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
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延伸部;
连接上述第一延伸部的一端部和上述第二延伸部的一端部的第一连接部;
连接上述第一延伸部的另一端部和上述第二延伸部的另一端部的第二连接部;
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在第二方向上与上述第一延伸部对置的第三延伸部;
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四延伸部;
连接上述第三延伸部的一端部和上述第四延伸部的一端部的第三连接部;
连接上述第三延伸部的另一端部和上述第四延伸部的另一端部的第四连接部;以及在与上下方向及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连接上述第一延伸部的中央部和上述第三延伸部的中央部的第五连接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第一延伸部随着从中央部朝向两端部而向上方倾斜,
上述第二延伸部随着从两端部朝向中央部而向上方倾斜,
第三延伸部随着从中央部朝向两端部而向上方倾斜,
上述第四延伸部随着从两端部朝向中央部而向上方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第一延伸部随着从中央部朝向两端部而向下方倾斜,
上述第二延伸部随着从两端部朝向中央部而向下方倾斜,
第三延伸部随着从中央部朝向两端部而向下方倾斜,
上述第四延伸部随着从两端部朝向中央部而向下方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连接部至第四连接部的宽度比上述第一延伸部至第四延伸部的宽度宽。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由上述第一延伸部、上述第二延伸部、上述第一连接部以及上述第二连接部围起的区域配置至少一个阻尼部件,
在由上述第三延伸部、上述第四延伸部、上述第三连接部以及上述第四连接部围起的区域配置至少一个阻尼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由上述第一延伸部和上述第三延伸部所夹的区域配置至少一个阻尼部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当俯视时上述弹性部件所占的面积内配置至少一个阻尼部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上述背轭具有长方形的顶面部、从上述顶面部的长边部向下方突出的长边突出部、以及从上述顶面部的短边部向下方突出的短边突出部,
上述短边突出部与上述长边突出部相比突出量较小,
从上述线圈的短边侧引出的引出线的一部分配置在上述短边突出部的下方。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短边突出部的下方配置对上述引出线的一部分进行覆盖的粘接剂。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短边突出部的下方,配置用于将上述引出线的一部分固定于上述基板的软钎焊固定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背轭的用于固定上述磁铁的面设有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底板的在与上下方向正交的一个方向上对置的边部分别设有切口凹部,上述壳体具有在一个方向上对置的侧面部,
上述侧面部分别具有向下方突出的凸部,
上述凸部与上述切口凹部嵌合。

说明书全文

振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马达。

背景技术

[0002] 现今,智能手机等各种设备具备振动马达。振动马达存在沿横向进行线性振动的类型和沿纵向进行线性振动的类型。作为用户的人相比横向的振动更容易感知纵向的振动。现有的纵向线性振动型振动马达的一个例子在日本国公开公报第2013-85438号公报中公开。
[0003] 日本国公开公报第2013-85438号公报的振动马达具备固定部、磁场部、基板、振动部以及弹性部件。固定部具有下部敞开的壳体、和对壳体的内部空间进行封闭的托架。磁场部具有固定在托架上的磁性体、和固定在磁性体上的轭板。振动部具有线圈和质量体。基板固定于线圈的下表面。弹性部件配置于壳体与振动部之间。线圈具有比对置的磁性体的外径大的内径,磁性体的一部分能够向由线圈形成的空间内插入。
[0004] 若经由基板对线圈进行通电,则因线圈所产生的磁场和由磁性体形成的磁场的相互作用,振动部沿纵向进行振动。
[0005] 此处,在搭载振动马达的智能手机、穿戴式设备等中,要求能够输出较大的振动的振动马达。然而,上述日本国公开公报第2013-85438号公报的振动马达并非以解决上述课题作为目的。实用新型内容
[0006] 鉴于上述状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输出较大的振动的纵向线性振动型振动马达。
[0007] 在本实用新型示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
[0008] 方案1是一种振动马达,具备:具有底板、基板、线圈及壳体的静止部;具有磁、背轭及平衡锤且相对于上述静止部能够在上下方向上振动地支撑于上述静止部的振动体;以及弹性部件,
[0009] 上述振动马达的特征在于,
[0010] 上述基板配置在上述底板上,
[0011] 上述线圈配置在上述基板上,
[0012] 上述磁铁配置为能够通过振动而收纳在环状的上述线圈的内周侧,[0013] 上述背轭配置在上述磁铁上,
[0014] 上述平衡锤配置在上述背轭上,
[0015] 上述壳体对上述线圈、上述磁铁、上述背轭以及上述平衡锤进行收纳,[0016] 上述弹性部件配置在上述壳体与上述平衡锤之间,
[0017] 上述基板具有至少在上述线圈的内周侧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区域。
[0018] 方案2根据方案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0019] 在上述贯通区域的缘部设有多个切口部。
[0020] 方案3根据方案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0021] 在上述贯通区域的周围设有闭路图案。
[0022] 方案4根据方案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0023] 在上述底板的上述贯通区域内的区域,设有彼此形状不同的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两个孔部。
[0024] 方案5根据方案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0025] 上述弹性部件具有:
[0026] 沿与上下方向正交的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
[0027] 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延伸部;
[0028] 连接上述第一延伸部的一端部和上述第二延伸部的一端部的第一连接部;
[0029] 连接上述第一延伸部的另一端部和上述第二延伸部的另一端部的第二连接部;
[0030] 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在第二方向上与上述第一延伸部对置的第三延伸部;
[0031] 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四延伸部;
[0032] 连接上述第三延伸部的一端部和上述第四延伸部的一端部的第三连接部;
[0033] 连接上述第三延伸部的另一端部和上述第四延伸部的另一端部的第四连接部;以及
[0034] 在与上下方向及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连接上述第一延伸部的中央部和上述第三延伸部的中央部的第五连接部。
[0035] 方案6根据方案5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0036] 第一延伸部随着从中央部朝向两端部而向上方倾斜,
[0037] 上述第二延伸部随着从两端部朝向中央部而向上方倾斜,
[0038] 第三延伸部随着从中央部朝向两端部而向上方倾斜,
[0039] 上述第四延伸部随着从两端部朝向中央部而向上方倾斜。
[0040] 方案7根据方案5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0041] 第一延伸部随着从中央部朝向两端部而向下方倾斜,
[0042] 上述第二延伸部随着从两端部朝向中央部而向下方倾斜,
[0043] 第三延伸部随着从中央部朝向两端部而向下方倾斜,
[0044] 上述第四延伸部随着从两端部朝向中央部而向下方倾斜。
[0045] 方案8根据方案5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0046] 上述第一连接部至第四连接部的宽度比上述第一延伸部至第四延伸部的宽度宽。
[0047] 方案9根据方案5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0048] 在由上述第一延伸部、上述第二延伸部、上述第一连接部以及上述第二连接部围起的区域配置至少一个阻尼部件,
[0049] 在由上述第三延伸部、上述第四延伸部、上述第三连接部以及上述第四连接部围起的区域配置至少一个阻尼部件。
[0050] 方案10根据方案5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0051] 在由上述第一延伸部和上述第三延伸部所夹的区域配置至少一个阻尼部件。
[0052] 方案11根据方案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0053] 在当俯视时上述弹性部件所占的面积内配置至少一个阻尼部件。
[0054] 方案12根据方案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0055] 上述背轭具有长方形的顶面部、从上述顶面部的长边部向下方突出的长边突出部、以及从上述顶面部的短边部向下方突出的短边突出部,
[0056] 上述短边突出部与上述长边突出部相比突出量较小,
[0057] 从上述线圈的短边侧引出的引出线的一部分配置在上述短边突出部的下方。
[0058] 方案13根据方案12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0059] 在上述短边突出部的下方配置对上述引出线的一部分进行覆盖的粘接剂。
[0060] 方案14根据方案12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0061] 在上述短边突出部的下方,配置用于将上述引出线的一部分固定于上述基板的软钎焊固定部。
[0062] 方案15根据方案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0063] 在上述背轭的用于固定上述磁铁的面设有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
[0064] 方案16根据方案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0065] 在上述底板的在与上下方向正交的一个方向上对置的边部分别设有切口凹部,[0066] 上述壳体具有在一个方向上对置的侧面部,
[0067] 上述侧面部分别具有向下方突出的凸部,
[0068] 上述凸部与上述切口凹部嵌合。
[0069] 参照附图并通过以下对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的要素、特征、步骤、特点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0070] 图1是从上方观察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振动马达15的整体立体图。
[0071] 图2是从下方观察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振动马达的整体立体图。
[0072] 图3是示出在图1所示的振动马达中拆下壳体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0073]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振动马达的侧视剖视图。
[0074] 图5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振动马达中拆下壳体4后的状态下的俯视时的俯视图。
[0075] 图6是示出包括弹性部件的变形例在内的结构的立体图。
[0076] 图7是用于说明阻尼部件的适当的配置位置的示意图。
[0077] 图8是背轭的整体立体图。
[0078] 图9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振动马达中拆下壳体后的状态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0079] 图10是示出相对于底板配置有基板以及线圈的结构的立体图。
[0080] 图11是示出相对于底板配置有基板的结构的立体图。
[0081] 图12是用于说明夹具所进行的线圈固定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82]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示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以下的附图中,将振动体的振动方向作为上下方向,以X方向来表示。并且,作为与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亦即第一方向,以Y方向来表示。并且,作为与上下方向以及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亦即第二方向,以Z方向来表示。其中,该方向的定义并非示出实际设置于设备时的位置关系以及方向。
[0083] <1.振动马达的整体结构>
[0084] 首先,使用图1~图4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振动马达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从上方观察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振动马达15的整体立体图。图2是从下方观察振动马达15的整体立体图。图3是示出在图1所示的振动马达15中拆下壳体4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振动马达15的侧视剖视图。
[0085] 本实施方式的振动马达15大致分为具备静止部5、振动体10以及弹性部件11。
[0086] 静止部5具有底板1、基板2、线圈3以及壳体4。底板1例如是金属制的板状部件。底板1在俯视时形成为将第一方向作为长边、将第二方向作为短边的长方形。
[0087] 基板2配置在底板1上,由FPC(柔性印刷电路基板)构成。此外,基板2也可以由刚性基板构成。基板2具有第一基板部21、第二基板部22以及连接部23。在第一方向上依次配置第一基板部21、连接部23以及第二基板部22。第一基板部21的第一方向上的宽度比第二基板部22的第一方向上的宽度短。第一基板部21和第二基板部22的第二方向上的宽度相同,比连接部23的第二方向上的宽度长。
[0088] 两个第一端子部21A沿第二方向排列地形成于第一基板部21,并露出至上面侧。两个第二端子部23A沿第二方向排列地形成于连接部23,并露出至上面侧。在第一方向上相邻的第一端子部21A和第二端子部23A彼此通过基板2的布线而连接并导通。
[0089] 线圈3配置在基板2的第二基板部22上。线圈3在俯视时形成为在第一方向上具有长边、并在第二方向上具有短边的环状。从线圈3引出的引出线与第二端子部23A连接。由此,通过从外部对第一端子部21A施加电压,能够向线圈3流动电流
[0090] 壳体4在俯视时形成为在具有将第一方向作为长边、并将第二方向作为短边的长方形的立方体中的下表面开口的罩部件。线圈3、振动体10以及弹性部件11收纳在壳体4的内部空间。
[0091] 振动体10具有磁铁6、背轭7、平衡锤8以及极片(pole piece)9。磁铁6在俯视时呈具有将第一方向作为长边、并将第二方向作为短边的长方形的长方体状的部件。
[0092] 背轭7配置在磁铁6上,由磁性体构成。背轭7具有顶面部71、两个长边突出部72以及两个短边突出部73。顶面部71在俯视时呈将第一方向作为长边、并将第二方向作为短边的长方形。长边突出部72从顶面部71的在第二方向上对置的长边部向下方突出。短边突出部73从顶面部71的在第一方向上对置的短边部向下方突出。
[0093] 平衡锤8配置在背轭7上,例如由钨合金形成。平衡锤8在俯视时形成为具有将第一方向作为长边、并将第二方向作为短边的长方形的长方体状的部件。
[0094] 极片9配置于磁铁6的下表面,是由磁性体构成的板状部件。极片9在俯视时具有将第一方向作为长边、并将第二方向作为短边的长方形。由磁铁6、背轭7以及极片9形成磁路。
[0095] 弹性部件11的一端侧固定于壳体4的顶面部41的下表面,且另一端侧固定于平衡锤8的上表面81。即,弹性部件11配置于壳体4与平衡锤8之间。由此,振动体10相对于静止部5能够在上下方向上振动地支撑于静止部5。
[0096] 磁铁6以及极片9利用振动时的位置而收纳在线圈3的内周侧空间内。即,磁铁6配置为能够通过振动而收纳在呈环状的线圈3的内周侧。
[0097] 通过从外部对基板2的第一端子部21A施加电压,来向线圈3流动电流,因线圈3所产生的磁场与由磁铁6、背轭7以及极片9形成的磁场的相互作用,振动体10在上下方向上振动。因此,振动马达15成为纵向线性振动型。
[0098] 如上述那样,底板1、壳体4、磁铁6、背轭7以及平衡锤8在俯视时分别具有在第一方向上有长边、并在第二方向上有短边的长方形。因此,能够在智能手机、穿戴式设备等设备中的电池横置等呈长方形的死空间配置纵向线性振动型振动马达15。
[0099] <2.弹性部件的结构>
[0100] 接下来,参照图5对弹性部件11的更具体的结构进行说明。图5是在振动马达15中拆下壳体4后的状态下的俯视时的俯视图。
[0101] 如图5所示,弹性部件11具有第一延伸部11A、第二延伸部11B、第一连接部11C、第二连接部11D、第三延伸部11E、第四延伸部11F、第三连接部11G、第四连接部11H以及第五连接部11I,这些各部分作为同一部件来形成。
[0102] 第一延伸部11A以及第二延伸部11B沿第一方向延伸,并在俯视时在第二方向上相邻。第一连接部11C将第一延伸部11A的一端部和第二延伸部11B的一端部连接。第二连接部11D将第一延伸部11A的另一端部和第二延伸部11B的另一端部连接。
[0103] 第三延伸部11E沿第一方向延伸,在第二方向上与第一延伸部11A对置。第四延伸部11F沿第一方向延伸,并在俯视时在第二方向上与第三延伸部11E相邻。第三连接部11G将第三延伸部11E的一端部和第四延伸部11F的一端部连接。第四连接部11H将第三延伸部11E的另一端部和第四延伸部11F的另一端部连接。
[0104] 第五连接部11I在第二方向上将第一延伸部11A的中央部和第三延伸部11E的中央部连接。
[0105] 根据这样的结构,弹性部件11设置一个即可,能够减少部件件数。
[0106] 另外,也一并参照图3对弹性部件11的结构进行说明时,第一延伸部11A随着从中央部朝向两端部而向上方倾斜。第二延伸部11B随着从两端部朝向中央部而向上方倾斜。第二延伸部11B在倾斜的最上方部位具有焊接部11J。并且,第三延伸部11E随着从中央部朝向两端部而向上方倾斜。第四延伸部11F随着从两端部朝向中央部而向上方倾斜。第四延伸部11F在倾斜的最上方部位具有焊接部11K。
[0107] 根据这样的结构,利用焊接将第五连接部11I固定于平衡锤8的上表面81,并且利用焊接将位于比第五连接部11I更靠上方的焊接部11J、11K固定于壳体4的顶面部41的下表面,从而能够相对于壳体4可振动地支撑振动体10。
[0108] 此外,作为弹性部件的变形例,也可以使用图6所示那样的结构的弹性部件11’。在弹性部件11’中,第一延伸部11’A随着从中央部朝向两端部而向下方倾斜。第二延伸部11’B随着从两端部朝向中央部而向下方倾斜。第二延伸部11’B在倾斜的最下方部位具有焊接部11’J。并且,第三延伸部11’E随着从中央部朝向两端部而向下方倾斜。第四延伸部11’F随着从两端部朝向中央部而向下方倾斜。第四延伸部11’F在倾斜的最下方部位具有焊接部11’K。
[0109] 根据这样的结构,利用焊接将焊接部11’J、11’K固定于平衡锤8的上表面81,并且利用焊接将位于比焊接部11’J、11’K更靠上方的第五连接部11’I固定于壳体4的顶面部41的下表面,从而能够相对于壳体4可振动地支撑振动体10。
[0110] 并且,在弹性部件11(图5)中,第一连接部11C、第二连接部11D、第三连接部11G以及第四连接部11H的宽度比第一延伸部11A、第二延伸部11B、第三延伸部11E以及第四延伸部11F的宽度宽。由此,能够使在振动体10的振动时施加于弹性部件11的应分散。这对于作为变形例的弹性部件11’也相同。
[0111] <3.阻尼部件的配置结构>
[0112] 本实施方式的振动马达15如图3以及图5所示地在平衡锤8的上表面81上还具备阻尼部件12A~12D。在俯视时,在由第一延伸部11A、第二延伸部11B、第一连接部11C以及第二连接部11D围起的区域配置阻尼部件12A、12B,即配置至少一个阻尼部件。阻尼部件12A、12B分别配置于在第一方向上从上述区域的中央部相互分离的位置。
[0113] 并且,在俯视时,在由第三延伸部11E、第四延伸部11F、第三连接部11G以及第四连接部11H围起的区域配置阻尼部件12C、12D,即配置至少一个阻尼部件。阻尼部件12C、12D分别配置于在第一方向上从上述区域的中央部相互分离的位置。
[0114] 通过设置这样的阻尼部件12A~12D,在误使振动马达15落下时等情况下,能够抑制平衡锤8过度地向上方移动、弹性部件11(第五连接部11I等)与壳体4的顶面部41的下表面接触从而产生噪声的情况。
[0115] 并且,由于能够将阻尼部件12A~12D配置在用于配置弹性部件11的区域的内侧,所以能够节省配置空间。
[0116] 此外,阻尼部件例如也能够如图5所示地配置于由阻尼部件12A、12C在第二方向上所夹的位置P1、以及由阻尼部件12B、12D在第二方向上所夹的位置P2。即,也可以在由第一延伸部11A和第三延伸部11E所夹的区域配置至少一个阻尼部件。此外,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一同配置阻尼部件12A~12D,也可以仅在位置P1、P2配置。根据这样的结构,也能够享有与上述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0117] 可以说以上的阻尼部件所相关的结构即是在当俯视时弹性部件11所占的面积内配置至少一个阻尼部件的结构。由此,能够节省阻尼部件的配置空间。
[0118] 接下来,使用图7对阻尼部件的适当的配置位置进行说明。图7是从侧面观察平衡锤8、弹性部件11以及阻尼部件12的示意图,示出这些各结构(即振动体10)从第一方向起顺时针地倾斜度θ后的状态。
[0119] 交点S是由阻尼部件12的上边及下边所夹的边与弹性部件的上边相交的交点,并且线L1沿第一方向延伸并穿过交点S,当将从线L1至弹性部件11的上边的一端部为止的上下方向上的高度设为W时,W由下述式(1)表示。
[0120] W=Xsinθ      (1)
[0121] 其中,X:从弹性部件11的上边的一端部至上述交点S为止的距离
[0122] 并且,当将从线L1至阻尼部件12的上边的一端部为止的上下方向上的高度设为Z时,Z由下述式(2)表示。
[0123] Z=(A-B)cosθ      (2)
[0124] 其中,A:阻尼部件12的厚度,B:弹性部件11的厚度
[0125] 当W<Z的条件时,壳体4(图7中未图示)与弹性部件11不接触。因此,上述条件为,Xsinθ<(A-B)cosθ,这如下述式(3)那样改写。
[0126] X<(A-B)cosθ/sinθ      (3)
[0127] 因此,若在由满足上述式(3)的条件的X表示的位置配置阻尼部件12,则壳体4与弹性部件11不接触。例如在设为A:0.25mm,B:0.12mm,θ:3°的情况下,X<2.4mm。
[0128] <4.背轭所相关的结构>
[0129] 接下来,参照图8以及图9对背轭7所相关的结构进行说明。图8是背轭7的整体立体图。图9是在振动马达15中拆下壳体4后的状态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9示出基板2的第一基板部21周边的结构。
[0130] 如图8所示,背轭7具有呈长方形的顶面部71、两个长边突出部72以及两个短边突出部73,这些各部分作为同一部件来形成。长边突出部72从顶面部71的各长边部711向下方突出。短边突出部73从顶面部71的各短边部712向下方突出。顶面部71在四角具有切口C1。因此,在从板材成型背轭7的情况下,当从顶面部71折弯形成长边突出部72和短边突出部73时,长边突出部72与短边突出部73不接触。
[0131] 并且,如图9所示,在第一方向上从线圈3的短边侧引出的引出线31通过软钎焊固定部R将其端部与设于基板2的连接部23的各第二端子部23A连接固定。被固定的引出线31的端部配置于背轭7的短边突出部73的下方。即,引出线31的一部分配置于短边突出部73的下方。
[0132] 此处,短边突出部73与长边突出部72相比突出量较小。因此,即使从线圈3的短边侧引出引出线31,也能够抑止引出线31的断线,并且节省空间。
[0133] 并且,软钎焊固定部R配置于短边突出部73的下方。即,在短边突出部73的下方配置用于将引出线31的一部分固定于基板2的软钎焊固定部R。由此,在振动体10的通常振动时,能够抑止背轭7与软钎焊固定部R接触而软钎焊固定部R被破坏。
[0134] 并且,为了抑制引出线31的断线,而以覆盖引出线31和软钎焊固定部R的方式设置粘接剂Q。粘接剂Q与线圈3的短边侧接触。粘接剂Q配置于短边突出部73的下方。因此,在振动体10的通常振动时,能够抑制背轭7与粘接剂Q接触而产生噪声。
[0135] 并且,在背轭7的顶面部71设置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71A。即,在背轭7的用于固定磁铁6的面设置贯通孔71A。
[0136] 由此,例如在利用磁力使磁铁6固定于顶面部71的状态下,当向贯通孔71A流入粘接剂来将磁铁6固定于顶面部71时,能够抑制粘接剂向磁铁6的外侧渗出。
[0137] 并且,即使是例如在贯通孔71A的周围区域或者磁铁6的与该周围区域对应的面预先涂覆有粘接剂的状态下,使磁铁6与顶面部71接触来将磁铁6固定于顶面部71的方法的情况下,一部分的粘接剂也向贯通孔71A内部流入,从而能够抑制粘接剂向磁铁6的外侧渗出。即能够使粘接剂向贯通孔71A溢流。
[0138] 并且,例如与磁铁6相同,即使是在贯通孔71A的周围区域或者平衡锤8的与该周围区域对应的面预先涂覆有粘接剂的状态下,使平衡锤8与顶面部71接触来将平衡锤8固定于顶面部71的方法的情况下,一部分的粘接剂也向贯通孔71A内部溢流,从而能够抑制粘接剂向平衡锤8的外侧渗出。
[0139] <5.基板的结构>
[0140] 接下来,使用图10以及图11对基板2的更具体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0是示出在振动马达15中相对于底板1配置有基板2以及线圈3的结构的立体图。图11是示出在振动马达15中相对于底板1配置有基板2的结构的立体图。即,图11是从图10的状态省略了线圈3的图。
[0141] 线圈3在内周侧具有内部空间32。在基板2的第二基板部22形成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区域221。在俯视时,内部空间32的缘部与贯通区域221的缘部处的直线部分重叠。即,基板2具有至少在线圈3的内周侧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区域221。由此,能够增大振动体10的行程。此外,贯通区域221的缘部也可以配置为比内部空间32的缘部更靠内周侧或者更靠外周侧。
[0142] 并且,贯通区域221的缘部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对置的长边缘部221A、和在第二方向上对置的短边缘部221B。在各长边缘部221A,各形成三个向外周侧凹下的切口部C2。另外,在贯通区域221的缘部的四角、即长边缘部221A与短边缘部221B接近的位置,形成向外周侧凹下的切口部C3。即,在贯通区域221的缘部设置多个切口部。
[0143] 当向底板1固定线圈3时,在各切口部C2、C3涂覆粘接剂。而且,通过从各切口部C2、C3的上方朝第二基板部22推压线圈3,能够利用线圈3和底板1来夹住第二基板部22,同时能够使线圈3固定于底板1。因此,能够抑制基板2从底板1剥离。
[0144] 并且,在第二基板部22中,在贯通区域221的周围设置闭路图案24。闭路图案24是闭合的布线图案(例如是箔图案),不流动电流。并且,闭路图案24形成于图11中的基板2的内部,但也可以露出至基板2的上表面。并且,图11的闭路图案24是两端部未连接的形状,但也可以是两端部连接即呈环状的图案。或者,闭路图案24也可以是与贯通区域221的缘部的每个边对应地断开的直线的图案。
[0145] 由此,能够利用闭路图案24来加强因设置贯通区域221而强度变弱的第二基板部22的强度。
[0146] <6.底板的结构>
[0147] 接下来,对底板1的更具体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1所示,在底板1的贯通区域221内的区域,设置彼此形状不同的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两个孔部1A、1B。孔部1A、1B在第一方向上排列。
[0148] 孔部1A、1B在将线圈3固定于基板2时使用。如图12所示,在向基板2固定线圈3时,使用夹具(线轴)100。夹具100具有基部101、以及从基部101向下方突出的凸台102、103。凸台102呈与孔部1A对应的截面形状,凸台103呈与孔部1B对应的截面形状。
[0149] 在将线圈3卷绕于基部101的状态下,使夹具100的凸台102穿过孔部1A,并使凸台103穿过孔部1B,从而将线圈3配置在基板2上。此时,如上所述,由于在基板2的各切口部C2、C3涂覆有粘接剂,所以将线圈3固定于底板1。之后从线圈3拆下夹具100。
[0150] 由于孔部1A、1B形成为彼此不同的形状,所以在线圈3的固定作业中,能够容易地进行夹具100的相对应。
[0151] 并且,如图11等所示,在底板1的在第二方向上对置的各边部分别设置切口凹部1C。在图11的例子中,切口凹部1C在第一方向上三个排列地设于每个边部。
[0152] 另一方面,如图1以及图2所示,壳体4具有在第二方向上对置的侧面部42。各侧面部42具有向下方突出的凸部4A。凸部4A在第一方向上三个排列地设于侧面部42的每一个。
[0153] 而且,各凸部4A与所对应的各切口凹部1C嵌合。由此,当向底板1固定壳体4时,容易进行壳体4的对位。
[0154] <7.其它结构>
[0155]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若在本实用新型的主旨范围内,实施方式就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0156] 例如,作为弹性部件,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弹性部件11,也可以是排列地配置在平衡锤8上的多个板簧、或者螺旋弹簧
[0157] 本实用新型例如能够应用于智能手机、穿戴式设备等所具备的振动马达。
[0158] 只要不发生矛盾,上述优选的实施方式及其修改可以被适当地结合。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应当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讲,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主旨显然能够进行变型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全由权利要求确定。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软钎焊单元以及软钎焊方法 2020-05-20 723
无铅软钎焊料 2020-05-15 336
软钎焊方法 2020-05-11 738
软钎焊方法 2020-05-12 887
软钎焊装置 2020-05-13 655
软钎焊装置 2020-05-14 309
无铅软钎焊料 2020-05-19 526
无铅软钎焊料 2020-05-15 848
软钎焊助焊剂 2020-05-17 701
无铅软钎焊料 2020-05-19 642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