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道路 / 压实 / 一种环保型沥青路面结构

一种环保型沥青路面结构

阅读:641发布:2023-12-19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环保型沥青路面结构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保型 沥青 路面结构,包括 压实 路床、垫层、 基层 和 面层 ,所述面层上方铺设有排 水 式沥青磨耗层,所述排水式沥青磨耗层与面层之间铺设有防水粘结层,所述排水式沥青磨耗层采用OGFC-13沥青 混凝土 制成,所述面层包括上面层和下面层,所述上面层和下面层均采用级配为AC-20C的 沥青混凝土 制成,所述上面层和下面层之间铺设有玻璃 纤维 网格布,所述基层包括上基层和下基层,所述上基层和下基层分别采用5%和4%的 水泥 稳定碎石制成,所述上基层与面层之间涂布有改性 乳化沥青 稀浆封层,所述垫层采用级配碎石制成,所述压实路床由素土夯实而成。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环保、防水、抗滑、抗车辙、使用寿命较长的一种环保型沥青路面结构。,下面是一种环保型沥青路面结构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环保型沥青路面结构,包括压实路床(1)及由下至上依次铺设于压实路床(1)上的垫层(2)、基层(3)和面层(5),其特征是:所述面层(5)上表面呈倾斜设置,且所述面层(5)上方铺设有排式沥青磨耗层(8),所述排水式沥青磨耗层(8)与面层(5)之间铺设有防水粘结层(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排水式沥青磨耗层(8)采用OGFC-13沥青混凝土制成,且所述排水式沥青磨耗层(8)的孔隙率至少为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面层(5)包括上面层(51)和下面层(52),所述上面层(51)和下面层(52)均采用厚度为6cm的AC-20C沥青混凝土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环保型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面层(51)和下面层(52)之间铺设有玻璃纤维网格布(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基层(3)包括上基层(31),所述上基层(31)采用5%水泥稳定碎石制成,且所述上基层(31)的厚度为25c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环保型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基层(3)还包括铺设于上基层(31)下方的下基层(32),所述下基层(32)采用4%水泥稳定碎石制成,且所述下基层(32)的厚度为25c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环保型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基层(31)上表面与面层(5)下表面之间涂布有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4),所述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4)的厚度为0.8cm。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环保型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垫层(2)采用级配碎石制成,且所述垫层(2)的厚度至少为20cm。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环保型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压实路床(1)由素土夯实而成,且所述压实路床(1)的压实系数大于0.93。

说明书全文

一种环保型沥青路面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路面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型沥青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从80年代中开始建设以高速公路为代表的高等级公路,自1988年11月第一条沪嘉高速公路正式通车直径,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8万多公里,其中绝大多数采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
[0003] 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4940037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环保型沥青路面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铺设在垫层上的上面层、中面层、下面层及基层,上面层和中面层采用双层摊铺且同时压实的施工方式筑造而成,上面层是由减霾沥青混凝土材料制成,中面层是环沥青混凝土层,上面层的厚度为20-25mm。
[0004]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入纳米二氧化,提高了负离子颗粒的汽车尾气降解作用,避免汽车尾气所导致 的二次颗粒物污染;同时,通过将负离子颗粒掺加到沥青路面上面层混合料中,实现沥青路面的空气净化作用,减少雾霾。但是,该方案所提供的路面结构在防在未做重点考虑,导致该路面结构防水性能相对较差;当出现大雨的天气时,路面上极易出现积水,往来的车辆极易发生“水漂”,从而给行车造成极大的不便,甚至引发严重交通事故。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保型沥青路面结构,利用排水式沥青磨耗层及防水粘结层,极大提高雨天行车的安全性。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环保型沥青路面结构,包括压实路床及由下至上依次铺设于压实路床上的垫层、基层和面层,所述面层上表面呈倾斜设置,且所述面层上方铺设有排水式沥青磨耗层,所述排水式沥青磨耗层与面层之间铺设有防水粘结层。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路面上出现积水时,积水能够快速渗入排水式沥青磨耗层,避免路面长时间积水,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降低车祸的险;同时,由于面层上表面呈倾斜设置,而防水粘结层能够有效避免雨水进一步渗入面层,故渗入排水式沥青磨耗层的积水会沿着防水粘结层快速横向排出,防止雨水长时间积存在排水式沥青磨耗层中,有助于提高排水式沥青磨耗层的使用寿命;此外,由于排水式沥青磨耗层表面粗糙度,还能起到一定的防滑作用。可见,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防止路面积水,避免车辆在路面上出现打滑或“水漂”等现象,从而有效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风险,极大提高雨天行车的安全性。
[0008]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式沥青磨耗层采用OGFC-13沥青混凝土制成,且所述排水式沥青磨耗层的孔隙率至少为18%。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OGFC是指大空隙开级配排水沥青磨耗层,通常由大孔隙的沥青混合料铺筑,它能迅速从其内部排走路表雨水,并具有抗滑、抗车辙及降噪的优点;在设计中,保证其孔隙率至少为18%,能够保证雨水快速排出,避免出现积水。
[001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面层包括上面层和下面层,所述上面层和下面层均采用厚度为6cm的AC-20C沥青混凝土制成。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沥青混凝土又称沥青砼,AC-20C属于其中一种级配,其公称最大粒径为20mm,属于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借助级配为AC-20C的沥青混凝土制成上面层和下面层,能够极大提高路面的结构强度。
[0012]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面层和下面层之间铺设有玻璃纤维网格布。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上面层与下面层之间设置玻璃纤维网格布,利用玻璃纤维网格布化学稳定性好、高强度、质轻、硬挺、不以收缩变形和韧性好的特点,能够有效放置路面表层开裂,有助于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0014]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层包括上基层,所述上基层采用5%水泥稳定碎石制成,且所述上基层的厚度为25cm。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泥稳定碎石是以级配碎石作为骨料,采用一定数量的胶凝材料和足够的灰浆填充骨料的空隙,按嵌挤原理摊铺压实,具有较高的强度、抗渗度和抗冻性;同时,相较于其他路及材料,水泥稳定碎石遇雨不泥泞,表面坚实,是高级路面的理想基层材料。
[0016]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层还包括铺设于上基层下方的下基层,所述下基层采用4%水泥稳定碎石制成,且所述下基层的厚度为25cm。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4%水泥稳定碎石制成下基层,配合上基层,进一步提高路面的强度。
[0018]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基层上表面与面层下表面之间涂布有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所述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的厚度为0.8cm。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是用适当级配的石屑或砂与乳化沥青、外加剂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合而成的流动状态的浆状乳化沥青混合料,经均匀摊铺在路面上形成的沥青封层。由于这些乳化沥青混合料稠度较稀呈浆糊状,铺筑厚度较薄,一般在3cm以下,可以使磨损、老化、裂缝、光滑、松散等路面伤害处迅速得到恢复,起到防水、防滑、平整、耐磨和改善路面功能的封层作用,能够显著提高路面质量
[002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垫层采用级配碎石制成,且所述垫层的厚度至少为20cm。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级配碎石是由各种大小不同粒级集料组成的混合料,级配碎石具有良好的透水与扩散应,不仅能够增强路面结构强度,而且能够兼顾路面结构防排水功能。
[0022]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实路床由素土夯实而成,且所述压实路床的压实系数大于0.93。
[00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压实系数大于0.93的素土制成压实路床,保证了路面的稳定性和结构强度。
[0024]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 1、通过上面层上方依次铺设防水粘结层和排水式沥青磨耗层,能够保证路面上的雨水快速排出,避免路面上大量积水;同时,由于排水式沥青磨耗层具有良好的抗滑性,故而能够有效的防止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出现打滑或“水漂”等现象,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极大提高交通安全;
[0026] 2、利用压实系数大于0.93的压实路床,配合依次铺设于压实路床上的级配碎石、水泥稳定碎石和AC-20C沥青混凝土等,极大提高了路面的结构强度,有助于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
[0027] 图1是主要用于体现本实施例具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 附图标记:1、压实路床;2、垫层;3、基层;31、上基层;32、下基层;4、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5、面层;51、上面层;52、下面层;6、玻璃纤维网格布;7、防水粘结层;8、排水式沥青磨耗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 参见附图1,一种环保型沥青路面结构,包括压实路床1及由下至上依次铺设于压实路床1上的垫层2、基层3和面层5,其中压实路床1由素土夯实而成;并且,为保证路面结构强度,压实路床1的压实系数应大于0.93。
[0031] 垫层2采用级配碎石铺设而成;级配碎石是由各种大小不同集料组成的混合料,级配碎石具有良好的透水与扩散应力,将其应用于路面中,不仅能够减少水硬性结合料处治层反射到面层5上的干缩裂缝,而且有利于排出路面结构层中的水,减少甚至消除基层3的冲刷现象。
[0032] 基层3包括上基层31和下基层32,上基层31与下基层32由下至上依次铺设于垫层2上方;其中,上基层31采用5%水泥稳定碎石铺设而成,而下基层32则采用4%水泥稳定碎石铺设而成,且上基层31与下基层32的厚度均大致为25cm。水泥稳定碎石是以级配碎石作为骨料,采用一定数量的胶凝材料和足够的灰浆填充骨料的空隙,按嵌挤原理摊铺压实,具有较高的强度、抗渗度和抗冻性;同时,相较于其他路及材料,水泥稳定碎石遇雨不泥泞,表面坚实,是高级路面的理想基层材料。
[0033] 上基层31的上表面涂布有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4,其厚度大致为0.8cm;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4是用适当级配的石屑或砂与乳化沥青、外加剂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合而成的流动状态的浆状乳化沥青混合料,经均匀摊铺在路面上形成的沥青封层。由于这些乳化沥青混合料稠度较稀呈浆糊状,铺筑厚度较薄,一般在3cm以下,可以使磨损、老化、裂缝、光滑、松散等路面伤害处迅速得到恢复,起到防水、防滑、平整、耐磨和改善路面功能的封层作用,能够显著提高路面质量。
[0034] 上述面层5包括上面层51和下面层52,上面层51和下面层52均采用级配为AC-20C的沥青混凝土制成,二者的厚度均为6cm;其中,上面层51的上表面呈倾斜设置。AC-20C沥青混凝土公称最大粒径为20mm,属于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借助级配为AC-20C的沥青混凝土制成上面层51和下面层52,能够极大提高路面的结构强度。
[0035] 上述上面层51和下面层52之间铺设有玻璃纤维网格布6;利用玻璃纤维网格布6化学稳定性好、高强度、质轻、硬挺、不以收缩变形和韧性好的特点,能够有效放置路面表层开裂,有助于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0036] 面层5的上方铺设有排水式沥青磨耗层8,排水式沥青磨耗层8采用OGFC-13沥青混凝土制成;为保证排水效果,排水式沥青磨耗层8的孔隙率应不低于18%。OGFC是指大空隙开级配排水沥青磨耗层,通常由大孔隙的沥青混合料铺筑,它能迅速从其内部排走路表雨水,并具有抗滑、抗车辙及降噪的优点;在设计中,保证其孔隙率至少为18%,能够保证雨水快速排出,避免出现积水。
[0037] 为进一步提高排水效果,上述排水式沥青磨耗层8与上面层51之间铺设有防水粘结层7,防水粘结层7可采用SBS改性沥青铺设而成;当路面遭遇大雨时,防水粘结层7能够有效避免雨水进一步渗入面层5,从而使得渗入排水式沥青磨耗层8的积水沿着防水粘结层7快速横向排出,防止雨水长时间积存在排水式沥青磨耗层8中,有助于提高排水式沥青磨耗层8的使用寿命。
[0038]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当路面遭遇大雨时,雨水会渗入排水式沥青磨耗层8中;由于面层5上表面呈倾斜设置,积水在排水式沥青磨耗层8中将快速横向排出,从而避免路面过多积水,防止发生交通事故。
[0039]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