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生物防治 / 接种源 / 利用花椒籽栽培经济真菌的方法

利用花椒籽栽培经济真菌的方法

阅读:117发布:2024-02-08

专利汇可以提供利用花椒籽栽培经济真菌的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利用花椒籽栽培经济 真菌 的方法,其工艺步骤是将经高温 压榨 方式提取过油脂后的花椒籽油粕连同木屑和/或 棉 籽壳、 蔗糖 、石灰粉和/或 石膏 粉等一起配制成pH值为5~7.5、 水 分含量为60%~65%、 碳 氮比为23~38.5的经济真菌花椒籽基培养料,培养料经灭菌、冷却后,将适栽经济真菌菌株置于培养料内进行接种,接种后即转入培养室内暗光培养40~90天,其后使培养料与真菌子实体分离,即采 收获 得所需的经济真菌产品。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对扩大花椒籽资源应用范围、避免资源浪费、缓解环境压 力 、提高椒农实际收入等方面均具有积极的意义,可有效保护林木资源并极大程度地促进花椒产区经济产业的发展。,下面是利用花椒籽栽培经济真菌的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利用花椒籽栽培经济真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经高温 压榨方式提取过油脂后的花椒籽油粕粉碎成粒度小于2mm的粒末,将 17~53个重量份的花椒籽油粕连同20~80个重量份的粉碎粒度为3 mm~7mm的木屑和/或粒度为3mm~7mm的籽壳、0.5~1.5个重量 份的蔗糖、0.5~2.5个重量份的石灰粉和/或石膏粉以及0~18个 重量份的麸皮一起配制成pH值为5~7.5、分含量为60%~65%、 氮比为23~38.5的花椒籽基经济真菌培养料,培养料经灭菌后,冷 却至30℃以下,将花椒籽基料适栽经济真菌菌株置于培养料内进行 接种,接种量为培养料干重的3%~5%,接种后即转入培养室内暗光 培养,培养温度16℃~25℃,培养时间40~90天,环境湿度65%~ 95%,其后使培养料与子实体分离,即采收获得经济真菌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花椒籽栽培经济真菌的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说的方法为一种利用花椒籽栽培滑菇的方法,用于培养该 滑菇菌株的培养料的干物质配方为:花椒籽油粕18~53个重量份, 苹果木屑或杂木屑45~80个重量份,蔗糖0.5~1.5个重量份,石灰 粉0.5~1.5个重量份,培养料的pH值为5~6、水分含量为60%~65%、 碳氮比为27~3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花椒籽栽培经济真菌的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说的方法为一种利用花椒籽栽培真姬菇的方法,用于培养 该真姬菇菌株的培养料的干物质配方为:花椒籽油粕20~40个重量 份,苹果木屑或棉籽壳57~77个重量份,蔗糖0.5~1.5个重量份, 石灰粉1~1.5个重量份,石膏粉0.5~1个重量份,培养料的pH值 为6.5~7.5、水分含量为60%~65%、碳氮比为30~36.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花椒籽栽培经济真菌的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说的方法为一种利用花椒籽栽培金针菇的方法,用于培养 该金针菇菌株的培养料的干物质配方为:花椒籽油粕17~47个重量 份,棉籽壳50~80个重量份,麸皮0~12个重量份,蔗糖0.5~1.5 个重量份,石灰粉1~1.5个重量份,石膏粉0.5~1个重量份,培养 料的pH值为5~6、水分含量为60%~65%、碳氮比为23~26.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花椒籽栽培经济真菌的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说的方法为一种利用花椒籽栽培杏鲍菇的方法,用于培养 该杏鲍菇菌株的培养料的干物质配方为:花椒籽油粕17~42个重量 份,苹果木屑20~30个重量份,棉籽壳35~60个重量份,蔗糖0.5~ 1.5个重量份,石灰粉1~1.5个重量份,石膏粉0.5~1个重量份, 培养料的pH值为5~6、水分含量为60%~65%、碳氮比为26~28。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菌类作物栽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花椒籽栽培经 济真菌的方法。

背景技术

花椒(Pricklyash Peel)是主产于我国的芸香料植物,其果实内 含有挥发油成分,可用于食品调味或供药用。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 平的提高,国内外对花椒制品的需求量在逐年提高,旺盛的市场需 求也激发了各地农民种植花椒类作物的积极性,其种植面积、品种和 产量都在不断增加。陕西省是目前我国重要的花椒主产区,省内的韩 城市也是当今全国最大的花椒生产基地,韩城市和宝鸡凤县亦均属花 椒原产地保护地区,境内每年出产花椒在3万吨以上,产值超过10 亿元。花椒产品无疑已是这些地区最重要的林特产品,也是地方经济 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广大栽培户的主要经济来源和帮助当地农民脱 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作为花椒生产的主要副产品,陕西省每年产生近 3万吨的花椒籽,这些资源在传统的花椒生产中得不到充分利用,多 数被简易还田或弃置,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近年来针对花椒籽 的开发利用,人们开始进行各个方面的研究尝试,主要以提取油脂为 利用方式,虽然显著提高了花椒籽的利用价值,但是即使提取油脂后 仍然产生上万吨的副产物油粕,而对于这些花椒籽油粕如何进一步开 发利用,本领域迄今尚还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从另一方面讲,在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真菌产业是公认的集经 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于一体的朝阳产业,其中的食用菌产品 更是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绿色保健食品,生产以每年10%的速度递 增,消费量以每年15%~20%的速度递增,其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潜 巨大,特别近几年以鲜菇为主的国内外市场平稳增长,鲜菇消费市 场正由南方向北方转移,这为北方地区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
就物质品性而言,花椒籽内富含有经济真菌特别是食用菌等生长 发育所需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葡萄糖源和蛋白质 基酸等化合物氮源,以及磷、等无机盐成分,具备了作为经济 真菌优良栽培基料的基本条件。但由于花椒籽内壳脆薄,其外皮层和 壳内的胚仁都含有油脂,外皮层还含有活性很强的脂肪化酶,油脂 和脂肪氧化酶抑制经济真菌菌丝和子实体生长,加之花椒籽本身坚硬 致密不易吸水,使花椒籽并不能直接作为经济真菌特别是食用菌培养 基料而被加以利用。目前,本领域尚未发现有关利用花椒籽栽培经济 真菌的方法及产品的报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结合市场需 求,提供一种利用花椒籽为主要培养料对经济真菌进行商品化栽培的 适用模式化新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设计者针对经济真菌栽培需求,通 过对花椒籽基本成分进行定向分析和经济真菌对照培养试验,确定了 花椒籽的预处理工艺以及以花椒籽为主要成分的经济真菌培养料的 基本配方,进而确定了利用花椒籽基料栽培经济真菌的商品化栽培模 式化方法。该栽培方法技术路线的要点是:将经高温压榨方式提取过 油脂后的花椒籽油粕粉碎成粒度小于2mm的粒末,将17~53个重量 份的花椒籽油粕连同20~80个重量份的粉碎粒度为3mm~7mm的木 屑和/或粒度为3mm~7mm的籽壳、0.5~1.5个重量份的蔗糖、 0.5~2.5个重量份的石灰粉和/或石膏粉以及0~18个重量份的麸 皮一起配制成pH值为5~7.5、水分含量为60%~65%、碳氮比为23~ 38.5的花椒籽基经济真菌培养料,培养料经灭菌后,冷却至30℃以 下,将通过产量和质量两方面标准筛选合格后的花椒籽基料适栽经济 真菌菌株置于培养料内进行接种,接种量为培养料干重的3%~5%, 接种后即转入培养室内暗光培养,培养温度16℃~25℃,培养时间 40~90天,环境湿度65%~95%,其后使培养料与子实体分离,即采 收获得经济真菌产品。
本发明研发过程中,设计人曾针对滑菇(Pholiota nameko)、真 姬菇(Hypsizigus marmoreus)、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u)以及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等多 种经济真菌,分别研究确定利用花椒籽基料栽培的商品化栽培模式化 技术,获得基本栽培模式,以及温度、光线、湿度、通、原材料配 比等基本技术指标。其中:
用于培养滑菇菌株的培养料的干物质配方为:花椒籽油粕18~ 53个重量份,苹果木屑或杂木屑45~80个重量份,蔗糖0.5~1.5 个重量份,石灰粉0.5~1.5个重量份,培养料的pH值为5~6、水 分含量为60%~65%、碳氮比为27~38;
用于培养真姬菇菌株的培养料的干物质配方为:花椒籽油粕 20~40个重量份,苹果木屑或棉籽壳57~77个重量份,蔗糖0.5~ 1.5个重量份,石灰粉1~1.5个重量份,石膏粉0.5~1个重量份, 培养料的pH值为6.5~7.5、水分含量为60%~65%、碳氮比为30~ 36.5;
用于培养金针菇菌株的培养料的干物质配方为:花椒籽油粕 17~47个重量份,棉籽壳50~80个重量份,麸皮0~12个重量份, 蔗糖0.5~1.5个重量份,石灰粉1~1.5个重量份,石膏粉0.5~1 个重量份,培养料的pH值为5~6、水分含量为60%~65%、碳氮比为 23~26.5;
用于培养杏鲍菇菌株的培养料的干物质配方为:花椒籽油粕 17~42个重量份,苹果木屑20~30个重量份,棉籽壳35~60个重 量份,蔗糖0.5~1.5个重量份,石灰粉1~1.5个重量份,石膏粉 0.5~1个重量份,培养料的pH值为5~6、水分含量为60%~65%、 碳氮比为26~28。
利用花椒籽栽培经济真菌,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经济与社会意 义:其一是可以使花椒籽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避免资源浪费,缓解环 境压力;其二是花椒籽基料与传统的经济真菌基料如棉籽壳等相比, 受栽培方式和生长特点影响,其农药残留量很少,木质素成分高,质 地坚硬,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更高,栽培食用菌生产工艺简单,并且 产量高,质量好,风味独特,具有创立无公害绿色食品蔬菜品牌的条 件,市场前景广阔,极易形成企业+农户的规模化生产基地,这些优 势对于发展地方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具有现实意义;其三是利用花椒 籽培养料生产经济真菌的效益好,油粕作为经济真菌基料的价格将高 于油粕作肥料的价格,对于提高椒农实际收入,调动其种植积极性具 有积极意义;其四是以往多种经济真菌的生产原材料主要来自林木资 源,近年来由于国家大力推行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等政策,直接对 菌产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而在另一方面,过去许多经济真菌从业 人员为了生计,私自毁坏林木,对环境造成比较大的破坏,形成恶性 循环。在此情况下,只有找到合适的代用材料才能保证菌类产业的持 续发展,这也是近年来我国菌产业亟待解决的重大命题之一,而花椒 籽完全具备成为林木代用料的基本条件,因此利用花椒籽进行经济真 菌的栽培对于保护林木资源和促进经济产业发展都具备显著的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相关试验总结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做进一步说明。
1、花椒籽预处理及菌株初步培养试验
在本发明设计人的前期试验中,调查发现天然花椒籽含有不利于 食用菌生长的油脂和酶类物质,而采用专程序去除这些物质显然在 目前的食用菌生产方式中是不现实的。由此,经过设计者考察,目前 花椒籽利用方式中的一种主要处理方式是非常适合与食用菌生产有 机衔接的,即采用高温压榨的方式提取油脂,一方面去除了对食用菌 生长不利的过多油脂,另一方面通过高温使脂肪氧化酶失活。因此, 设计者选择油脂厂的副产物花椒籽油粕作为本发明重点试验的原材 料物质,这种花椒籽油粕在国内各花椒主产区均来源广泛,产量巨大, 仅陕西省韩城市每年约产出10000吨以上。
在大型真菌中,大多数经济真菌为腐生型真菌,它们不能像绿色 植物那样直接利用无机物同时又利用阳光的能量生长,而只能靠分解 及氧化有机物汲取自身生长所需的营养及能量。作为食用菌培养料的 物质,与菌种的培养和保藏不同,其对应的是营养生长阶段和生殖生 长阶段两个过程,主要需要考虑碳源、氮源以及一些其它营养物质, 如:粗脂肪、粗蛋白以及粗纤维等成分,还有各种矿物元素、维生素 及生长因子等,其中主要必须考虑栽培基质中碳源和氮源的比例,也 就是碳氮比的高低。遵循着以上的思路和方向,本发明设计人对花椒 籽油粕进行了定向的成分分析,基本数据见表1:
表1花椒籽油粕的基本成分分析
  样品名称   C∶N   粗灰分%   粗脂肪%   粗蛋白%   粗纤维%   花椒籽油粕   18.66   7.53   5.83   12.39   63.46
其中,C的含量为37.00%,而N的总量为1.983%。
从上表中的数据分析,花椒籽在碳源、氮源以及其他主要相关成 分等方面均比较适合经济真菌特别是食用菌利用,对比其他食用菌栽 培原材料的基本成分,其碳氮比与麸皮(20.45)和黄粪(21.70)接 近,具备替代成为食用菌主要栽培原材料的利用潜力。花椒籽油粕致 密并且仍含有一定油脂,其吸水率不及棉籽壳以及杂木屑等传统栽培 原材料,而食用菌生产中含水量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为此, 设计人进行了吸水率的测试,结果表明花椒籽油粕经过高温灭菌过程 可以与水分较为充分地结合,结合率达到1∶1以上,基本达到食用菌 栽培吸水率的要求。这部分试验也为本发明下一步进行培养料配方设 计提供了一方面的参考。
确定了花椒籽油粕作为利用的主要原材料后,本发明首先选用 滑菇对其进行初步的培养试验,以确定利用花椒籽油粕为主料进行食 用菌生产研究方向的基本可行性,并为下一步初筛小试取得必要的研 究基础。适宜食用菌栽培的配方其碳氮比例(C∶N)基本应在20~40∶1 的范围之内,本发明设计的培养料配方(重量百分比,下同)为
A:杂木屑80%,花椒籽油粕18%,蔗糖1%,石灰粉1%,含水量 为65%,计算其碳氮比为37.99。
对照配方B:杂木屑80%,麸皮18%,蔗糖1%,石灰粉1%,含水 量为65%,计算其碳氮比为38.11。
选择陕西省生物研究所选育滑菇Pn-s01菌株和以上的培养料 A、B配合进行一阶段的营养生长培养试验,培养料装入37×200规 格的玻璃试管,每支装干料20g,每配方做10支,暗光培养,培养 温度为25。记录培养数据见表2:
表2花椒籽油粕进行滑菇栽培的营养生长培养试验结果
  菌丝平均生长速度(mm/d)   菌丝生长状态  配方A   0.853   纯白色,紧密粗壮,生长均匀  配方B   0.827   纯白色,粗壮,生长均匀
由上表数据初步分析,花椒籽油粕为主料的配方A基本满足滑 菇菌丝生长阶段(营养生长)的营养需求,菌丝长速较快,致密粗壮表 明菌丝量应该比较大,生长状态良好,证明了本发明利用花椒籽油粕 进行食用菌栽培的基本可行性。当然选择一种食用菌栽培原料,必须 同时考虑到生殖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因此,设计人在这部分试验的 基础上继续进行在后的小试和中试。
从以上两部分成分分析和培养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可见花椒籽 油粕自身的物理性状和基本成分均比较适合经济真菌的分解利用,分 析碳氮比后与其他基料按照一定配比组合后可以满足经济真菌营养 生长阶段的需要,基本满足进行下一阶段栽培技术试验的条件。
2、供试菌株的引进与分离
2.1、出发菌株的选择确定
作为该项课题的出发点,本发明力争在供试菌株的选择上做到覆 盖面广、有代表性,以增加试验成功的概率。为此在具体工作中,设 计人结合本领域有菌种资源,联系了国内一些权威的专业研究机构, 从基本生产性状等方面着手,经过对比和论证,确定了在滑菇、真姬 菇、金针菇、杏鲍菇等四个食用真菌品种的每品种各4株菌株为本发 明开展试验工作的出发菌株。具体选择情况见表3记录:
表3四个品种的出发菌株


2.2、初筛
2.2.1培养料配方:
A、滑菇(重量百分比,下同)杂木屑60%,花椒籽油粕38%, 蔗糖1%,石灰粉1%,含水量为65%,计算其碳氮比为31.42。
B、真姬菇棉籽壳70%,花椒籽油粕27%,石灰1%,石膏粉1%, 蔗糖1%,含水量为65%,计算其碳氮比为25.10。
C、金针菇棉籽壳62%,花椒籽35%,麸皮12%,石灰1.5%, 石膏粉0.5%,蔗糖1%,含水量为65%,计算其碳氮比为24.96。
D、杏鲍菇棉籽壳35%,苹果木屑30%,花椒籽油粕32%,石灰 1.5%,石膏粉0.5%,蔗糖1%,含水量为65%,计算其碳氮比为27.64。
2.2.2初试阶段菌种筛选试验
初试阶段菌种筛选按每品种与对应培养料配方配合进行一组全 程小瓶培养试验,每个组合进行10瓶,每瓶含干培养料100g,湿重 约250g。
培养条件为25℃,相对湿度60%,暗光培养。
全程记录发菌阶段各项数据。发菌结束后移入我们自己设计制造 的可控温度、湿度、O2的试验小棚进行出菇阶段管理,保持温度10~ 29℃,相对湿度90%以上,记录出菇的状况。观察记录的内容为:菌 丝生长速度、菌丝状况、出菇时间、产量(生物学效率)、子实体形 态。初试阶段菌种筛选试验的结果记录于表4
表4初试阶段菌种筛选试验记录数据


(以“+”表示菌丝状况,“+++”为洁白粗壮均匀,“++”为较粗壮,“+”为较弱且不均匀)
从以上初试的记录结果看,配方A和四株滑菇菌株配合的试验 中,Pn-s02表现出产量和子实体质量方面的优势较为明显,生物学 效率达到81.6%,因此在本次试验中,尽管其周期并不是最短的,设 计人仍选择其作为下阶段栽培工艺小试的主试菌株;配方B和四株真 姬菇配合的试验中,He-z01在产量方面稳定高产,并且具备周期很 短的优势,设计人亦选择它作为下阶段栽培工艺小试的主试菌株;在 配方C和四株金针菇配合的试验中,白金针菇F03产量高,周期短, 加之目前鲜销市场白色金针菇更为消费者接受,因此选择白雪金针菇 作为进一步试验的主试菌株;杏鲍菇方面,则香杏88产量高,周期 短,子实体品质好,证明它是性能稳定的生产菌株,因此它也被选择 进入下一个试验环节。为了在试验中突出重点,简化环节,本发明在 每个品种只选择出一株主试菌株进入下一阶段栽培技术小试,而没有 选择出两个菌株,这一点也成为对最初试验设计的修正。
3、模式化栽培技术试验
3.1、第一阶段栽培技术小试
经过以上的试验环节,主栽菌株已经基本确定。在此基础上,本 发明设计人针对每个种类设计三种不同的碳氮比梯度,配合一组对照 配方进行栽培试验。
滑菇Pn-s02:
配方A(重量百分比,下同):苹果木屑45%,花椒籽油粕53%, 蔗糖1%,石灰粉1%。C/N=27.38。
配方B:苹果木屑65%,花椒籽油粕33%,蔗糖1%,石灰粉1%。 C/N=31.42。
配方C:苹果木屑80%,花椒籽油粕18%,蔗糖1%,石灰粉1%。 C/N=37.99。
对照配方D:苹果木屑80%,麸皮18%,蔗糖1%,石灰粉1%。 C/N=38.11。
真姬菇He-z01:
配方A:苹果木屑57%,花椒籽油粕40%,蔗糖1%,石膏粉1%, 石灰粉1%。C/N=30.68。
配方B:苹果木屑67%,花椒籽油粕30%,蔗糖1%,石膏粉1%, 石灰粉1%。C/N=33.74。
配方C:苹果木屑77%,花椒籽油粕20%,蔗糖1%,石膏粉1%, 石灰粉1%。C/N=36.12。
对照配方D:苹果木屑77%,麸皮20%,蔗糖1%,石膏粉1%,石 灰粉1%。C/N=36.21。
金针菇F03:
配方A:棉籽壳50%,花椒籽油粕47%,石灰粉1.5%,蔗糖1%, 石膏粉0.5%。C/N=23.34。
配方B:棉籽壳62%,花椒籽油粕35%,石灰粉1.5%,蔗糖1%, 石膏粉0.5%。C/N=24.32。
配方C:棉籽壳80%,花椒籽油粕17%,石灰粉1.5%,蔗糖1%, 石膏粉0.5%。C/N=26.05。
对照配方D:棉籽壳80%,麸皮17%,石灰粉1.5%,蔗糖1%,石 膏粉0.5%。C/N=26.35。
杏鲍菇香杏88:
配方A:棉籽壳35%,苹果木屑20%,花椒籽油粕42%,石灰1.5%, 蔗糖1%,石膏粉0.5%。C/N=26.15。
配方B:棉籽壳50%,苹果木屑20%,花椒籽油粕27%,石灰粉 1.5%,蔗糖1%,石膏粉0.5%。C/N=27.16。
配方C:棉籽壳60%,苹果木屑20%,花椒籽油粕17%,石灰粉 1.5%,蔗糖1%,石膏粉0.5%。C/N=28.10。
对照配方D:棉籽壳60%,苹果木屑20%,麸皮17%,石灰粉1.5%, 蔗糖1%,石膏粉0.5%。C/N=28.00。
具体实施中,设计人根据现有试验设施,模拟陕西渭北地区小棚 地栽模式可以达到的基本条件,进行栽培技术小试。本阶段小试的重 点操作环节基本是可以在5×12米拱棚中重复的,营养生长阶段培养 条件为温度16℃~20℃,光照条件为0~50勒克斯,尽可能保持黑 暗条件以避免刺激过早的菌丝纠结甚至出菇现象,每天2小时适度通 风。进入生殖生长阶段,根据不同种类的基本需求采取调整温湿度、 温差、增强光线、搔菌、加强通风等措施。试验过程中,每品种对应 配方为一组,进行每组100单位(瓶或袋)的小规模栽培试验,每瓶含 干培养料200g,湿重约500g。按培养料干重5%接种,记录其菌丝 生长速度、菌丝状况、出菇时间、产量(生物学效率)、子实体形态。 此阶段小试的结果分别记录于表5~表8:
表5滑菇第一阶段小试结果

(以“+”表示菌丝状况,“+++”为洁白粗壮均匀,“++”为较粗壮,“+”为较弱且不均匀)
表6真姬菇第一阶段小试结果

(以“+”表示菌丝状况,“+++”为洁白粗壮均匀,“++”为较粗壮,“+”为较弱且不均匀)
表7金针菇第一阶段小试结果

(以“+”表示菌丝状况,“+++”为洁白粗壮均匀,“++”为较粗壮,“+”为较弱且不均匀)
表8杏鲍菇第一阶段小试结果

(以“+”表示菌丝状况,“+++”为洁白粗壮均匀,“++”为较粗壮,“+”为较弱且不均匀)
以上试验是碳氮比的梯度对比试验,也是花椒籽油粕比例的梯度 对比试验,从数据分析可见,滑菇Pn-s02与培养料配方B在生产周 期、产量保持较高水平的前提下,花椒籽油粕利用比例达到33%,是 理想的培养料配方;真姬菇He-z01与配方C的配合在产量、周期上 均达到较高水平,花椒籽油粕利用比例达到20%,是相对理想的培养 料配方;金针菇F03在培养料配方C上表现出高于传统配方的生产性 状,虽然花椒籽油粕的利用比例仅为17%,但综合分析认为这个配方 是最具有优势的;杏鲍菇香杏88的配方B组合周期短、产量高,表 现稳定均匀,花椒籽油粕利用比例达到27%,是最适合的花椒籽油粕 利用配方。综合以上分析,设计人又选择上述的四个培养料配方进行 下一阶段重复小试。
3.2、第二阶段栽培技术小试
经过第一阶段的栽培技术小试,确定了各个品种的最适培养料配 方,证明了菌株对应配方具有进行商品化生产的能力,进行第二阶段 小试的目的就是针对此前取得的菌株、优化配方,配合对照组配方再 进行的重复试验,以验证组合的合理性。在这一阶段的栽培技术小试 中,从培养条件等方面对第一阶段小试的一些技术细节进行了微调, 使其更具合理性。
滑菇菌株Pn-s02:
配方A(重量百分比,下同):苹果木屑65%,花椒籽油粕33%, 蔗糖1%,石灰粉1%。C/N=31.42。
对照配方D:苹果木屑80%,麸皮18%,蔗糖1%,石灰粉1%。 C/N=38.11。
真姬菇He-z01:
配方A:苹果木屑77%,花椒籽油粕20%,蔗糖1%,石膏粉1%, 石灰粉1%。C/N=36.12。
对照配方D:苹果木屑77%,麸皮20%,蔗糖1%,石膏粉1%,石 灰粉1%。C/N=36.21。
金针菇F03:
配方A:棉籽壳80%,花椒籽油粕17%,石灰粉1.5%,蔗糖1%, 石膏粉0.5%。C/N=26.05。
对照配方D:棉籽壳80%,麸皮17%,石灰粉1.5%,蔗糖1%,石 膏粉0.5%。C/N=26.35。
杏鲍菇香杏88:
配方A:棉籽壳50%,苹果木屑20%,花椒籽油粕27%,石灰粉 1.5%,蔗糖1%,石膏粉0.5%。C/N=27.16。
对照配方D:棉籽壳60%,苹果木屑20%,麸皮17%,石灰粉1.5%, 蔗糖1%,石膏粉0.5%。C/N=28.00。
试验过程中,每品种对应配方为一组,培养条件与第一阶段相同, 进行每组100单位(瓶或袋)的小规模栽培试验,每瓶含干培养料 200g,湿重约500g。记录其菌丝生长速度、菌丝状况、出菇时间、 产量(生物学效率)、子实体形态。第二阶段小试的结果分别记录于表 9~表12:
表9滑菇第二阶段小试结果

(以“+”表示菌丝状况,“+++”为洁白粗壮均匀,“++”为较粗壮,“+”为较弱且不均匀)
表10真姬菇第二阶段小试结果

(以“+”表示菌丝状况,“+++”为洁白粗壮均匀,“++”为较粗壮,“+”为较弱且不均匀)
表11金针菇第二阶段小试结果

(以“+”表示菌丝状况,“+++”为洁白粗壮均匀,“++”为较粗壮,“+”为较弱且不均匀)
表12杏鲍菇第二阶段小试结果

(以“+”表示菌丝状况,“+++”为洁白粗壮均匀,“++”为较粗壮,“+”为较弱且不均匀)
从以上数据看出,第二阶段栽培技术小试总体支持了第一阶段小 试的结论由于培养温度略低于第一阶段,因此营养生长阶段略微增 长,总体产量略高于第一阶段,在此基础上设计人进行了下一阶段栽 培技术中试。
3.3、栽培技术中试
经过以上两个阶段的栽培技术小试,已经基本确定了可以在陕西 渭北地区利用花椒籽油粕资源进行滑菇、真姬菇、金针菇和杏鲍菇商 品化生产的主栽菌株和最适培养料配方。在此基础上设计人按照商品 化生产的条件进行栽培技术中试。
滑菇菌株Pn-s02:
配方A(重量百分比,下同):苹果木屑65%,花椒籽油粕33%, 蔗糖1%,石灰粉1%。C/N=31.42。
真姬菇He-z01:
配方B:苹果木屑77%,花椒籽油粕20%,蔗糖1%,石膏粉1%, 石灰粉1%。C/N=36.12。
金针菇F03:
配方C:棉籽壳80%,花椒籽油粕17%,石灰粉1.5%,蔗糖1%, 石膏粉0.5%。C/N=26.05
杏鲍菇香杏88:
配方D:棉籽壳50%,苹果木屑20%,花椒籽油粕27%,石灰粉 1.5%,蔗糖1%,石膏粉0.5%。C/N=27.16。
试验过程中,每品种对应配方为一组,培养条件与第一阶段相 同,进行每组1000单位(瓶或袋)的栽培试验,每瓶含干培养料400g, 湿重约1000g。按培养料干重5%接种,记录其菌丝生长速度、菌丝 状况、出菇时间、产量(生物学效率)、子实体形态。栽培工艺中试 阶段的结果记录于表13:
表13中试阶段试验结果
  料   菌株   菌株   满袋时间(天)   菌丝状况   出菇时间(天)  平均产量(g)   子实体形态   A   滑菇  Pn-s02   56.7   +++   71.3   317.1   黄色,圆整肉厚   B   真姬菇  He-z01   59.3   ++   75.1   282.2   灰白,盖圆,柄长   C   金针菇  F03(纯白)   44.7   +++   59.3   360.6   纯白,盖小   D   杏鲍菇  香杏88   51.5   +++   66.3   302.7   灰褐,盖圆
(以“+”表示菌丝状况,“+++”为洁白粗壮均匀,“++”为较粗壮,“+”为较弱且不均匀)
中试比较好地重复了第二阶段小试的整体试验过程和各种培养 条件,其结论完全支持了第二阶段小试的结论,即花椒籽油粕适栽菌 株滑菇Pn-s02、真姬菇He-z01、金针菇F03、杏鲍菇香杏88这四株 经济真菌生产菌种与各自对应的培养料配方配合,采用小棚地栽的基 本模式,能够实现利用花椒籽油粕为主要培养料成分之一进行较高水 平的模式化商品生产。具体的栽培技术在传统的成熟栽培技术基础上 只进行了小范围的修正,主要的创新点仍是在菌株与新型培养料的配 合利用方面。
实施例一、利用花椒籽栽培滑菇的模式化栽培方法
1、生产周期:渭北地区每年九月上旬可以开始配料接种,4个 月为一周期进行生产;一年可进行多轮次生产,但接种不应迟于二月, 出菇应在6月中旬前结束。
2、基本栽培模式:考虑到地方实际情况,本项目宜采用小棚地栽 模式进行生产,建5×12米拱棚,建垄将培养瓶放置在垄上进行管理。
3、培养料的制作
3.1培养料配方:采用代料栽培,培养基配方(重量百分比):苹 果木屑65%,花椒籽油粕33%,蔗糖1%,石灰粉1%,水份含量要求是 60%,调节pH值为5~6之间,呈弱酸性环境,本配方C/N=31.42。
3.2培养料的处理:从油脂厂获得花椒籽油粕进行粉碎,粉碎 粒度小于2mm;苹果木屑从苹果主产区购得,为苹果树修剪或老果树 砍伐后粉碎获得的大木屑,粉碎粒度约3mm~7mm。按配方配制后装 瓶灭菌。选用大口菌种瓶进行培养,每瓶装入湿料1000g,将配好的 培养料装至距瓶口1厘米处压平,中央打一接种洞,直径15mm,深 100mm,瓶口覆以两层报纸,外盖一层聚乙烯封口纸,用橡皮筋扎好。 然后将瓶子进行蒸气灭菌,低于4小时升温至100℃,保持10小时。
4、接种:料瓶经过灭菌后,冷却至30℃以下,转入接种室内 进行接种。菌种为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选育品种滑菇Pn-s02,接种 量约为培养料干重的3%~5%。打开瓶口接种,然后将瓶口封严,接 种后即转入培养室内培养。
5、发菌培养:菌丝体发育温度需要是16℃~25℃,发菌期间 应将棚温保持在25℃左右,促进菌丝迅速发育,占据料面,抑制杂 菌污染。培养室内应注意清洁,不能过湿,以免杂菌发生。培养料中 的湿度不能低于65%。15天左右检查发菌情况一次。温度适宜时,10 天左右菌丝开始萌发向料内生长,2个月可将培养料全部长满,继 续培养约15~30天,让菌丝充分蔓延生长,吸收和积累营养,表面 形成浅黄色至锈褐色的菌膜标志发菌结束。
6、出菇管理
6.1划菌:打开瓶口,当长出的菌膜太厚不利于长出子实体时, 用竹刀或钉在表面划线,纵横划成宽2厘米左右的格子,划透菌膜, 1厘米深即可。然后平放于菇房地面或立放在架上,喷水,调节室温 至15℃~25℃左右,促使子实体形成。
6.2、温度管理:12℃~20℃为宜,10月份后的深秋季节,自 然温差大,充分利用自然温差,加强管理,促进高产。
6.3湿度管理:适当喷水,增加菌丝水分(70%)和空气湿度 (90%),每天至少喷水2次。水温不能与气温相差很大,水要轻喷、 勤喷,不可使培养块表面积水,以免引起腐烂。
6.4通风管理:出菇期菌丝体呼吸能力增强,需氧量明显增加, 需保持棚内空气清新。在通风的同时,应注意温、温度变化。如温度 高,棚内闷热潮湿,应加强通风。
7、采收:本模式可产3潮~4潮菇,生物转化率60%~70%。采 收时间因用途而异,一般采收未开伞的幼菇,质地鲜嫩,品质佳。采 收方法是,用手指提菇根轻轻拔下,置于阴凉处保存。一般在阴凉处 可保存4天,如温度5℃左右可保存一周以上。
实施例二、利用花椒籽栽培真姬菇的模式化栽培方法
1、生产周期:渭北地区每年八月中旬到第二年中旬均为真姬菇 的接种期。基本上一个栽培周期为4至5个月,接种较早的,可在 11月中下旬出菇;栽培较晚的,菌丝经越夏管理后10月上旬至11 月中旬为出菇期。
2、基本栽培模式:同实施例一的模式。
3、培养料的制作
3.1培养料配方:采用代料栽培,培养基配方(重量百分比):苹 果木屑77%,花椒籽油粕20%,蔗糖1%,石膏粉1%,石灰粉1%,水份 含量要求是60%,调节pH值为6.5~7.5之间,本配方C/N=36.12。
3.2培养料的处理:从油脂厂获得花椒籽油粕进行粉碎,粉碎 粒度小于2mm;苹果木屑从苹果主产区购得,为苹果树修剪或老果树 砍伐后粉碎获得的大木屑,粉碎粒度约3mm~7mm。按配方配制后装 袋灭菌。真姬菇发菌时间长,出菇时间较长,一般采用30厘米×15 厘米×0.05厘米的聚丙烯袋,每袋装入湿料1000g,装好后扎口灭菌。 装袋时要小心,防袋破损。
4、接种:栽培袋经过灭菌后,冷却至30℃以下,转入接种室 内进行接种。菌种为来源于浙江省农科院的生产菌种真姬菇He-z01, 接种量约为培养料干重的3%~5%。打开袋口接种,然后将袋口扎严, 接种后即转入培养室内培养。
5、发菌培养:立放于垄上进行营养生长阶段培养,菌丝体发 育温度范围为15~25℃,发菌期间应将棚温保持在适温22~24℃左 右,促进菌丝迅速发育,占据料面,抑制杂菌污染。经50~55天左 右菌丝基本长满,再培养30天左右,菌丝分泌浅黄色素时,即达到 生理成熟,标志发菌结束。培养室内应注意清洁,不能过湿,以免杂 菌发生。培养料中的湿度不能低于65%。15天左右检查发菌情况一次。
6、出菇管理
6.1搔菌:打开袋口,搔去料面四周的老菌丝,其目的是促使原 基从料面中间接种块处成丛地形成,使以后长出的幼菇向四周发展, 形成菌柄肥实、菌盖完整、菌肉肥厚的优质菇。搔菌后往料面注入清 水,2~3小时后,倒去尚未被吸收的水。
6.2催蕾:在袋口盖上潮湿的报纸或粗白布,同时降温至13℃~ 15℃,增加通风量,促使菇蕾形成。一般经10~15天,料面上可以 看见针头状的灰褐色菇蕾。
6.3育菇:菇蕾出现后,揭去覆盖物,菇房温度保持在14℃左右, 采取向周围和地面喷水的办法保持90%的湿度,切勿直接向菇蕾喷 水。加强通风,使空气新鲜,并有500勒克斯左右的光照,5~7天 真姬菇即可育成。
7、采收:子实体生长到一定标准时,即菌盖1.5~4厘米时就应 及时采收。采收时,一手按住菌柄基部培养料,一手握住菌柄,轻轻 地将整丛菇拧下。第一潮菇采收完后,及时清除料面上残留的菌柄、 碎片和死菇,并进行补水管理。大约15天左右第二潮菇蕾就会形成, 如前所述继续管理,就可采收第3、4潮,有的可采收第5潮菇。
实施例三、利用花椒籽栽培金针菇的模式化栽培方法
1、生产周期:渭北地区每年以9月中下旬接种,充分利用自然 温度,发菌培养菌丝体。待菌丝生理成熟后,天气渐冷,气温下降, 正适合子实体生长发育的低温气候
2、基本栽培模式:考虑到地方实际情况,本项目宜采用小棚地 栽模式进行生产,建5×12米拱棚,建垄将培养瓶放置在垄上进行管 理,有条件者也可以在小棚内搭建床架进行栽培。
3、培养料的制作
3.1培养料配方:采用代料栽培,培养基配方(重量百分比):棉 籽壳80%,花椒籽油粕17%,蔗糖1%,石膏粉0.5%,石灰粉1.5%,水 份含量要求是60%,调节pH值为5.5~7之间,本配方C/N=26.05。
3.2培养料的处理:从油脂厂获得花椒籽油粕进行粉碎,粉碎 粒度小于2mm;棉籽壳从棉花主产区购得,棉籽壳粒度约3mm~7mm。 按配方配制后装袋灭菌,选用宽15~17厘米、长33厘米的塑料袋一 头出菇,或15~17厘米宽、55厘米长的塑料袋两头出菇。装袋时边 装料边压实,装好后两端用细绳扎成活结。然后进行蒸气灭菌,低于 4小时升温至100℃,保持10小时。
4、接种:料袋经过灭菌后,冷却至30℃以下,转入接种室内 进行接种。菌种为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的生产菌种金针菇F03,一头 出菇接种量约为培养料干重的3%~5%,两头出菇接种量约为培养料 干重的6%~10%。打开袋口接种,然后将袋口扎严,接种后即转入培 养室内培养。
5、发菌培养:菌丝体发育过程中,室温保持22℃,待发菌深 入料内3cm左右,保持20~25℃,空气湿度60%~70%,黑暗,每7~ 8天检查1次,发现杂菌及时拣出。袋内培养料2/3或全部发好菌的, 即可移入栽培室。
6、出菇管理
6.1催蕾当袋内料面雪白并有大量琥珀色液滴,这是出菇的前 兆,应立即催蕾。把袋口松开,室温保持10℃~13℃,空气湿度85%~ 90%,二氧化碳含量0.1%以下,光照1~2lx,空气新鲜菌蕾长得丰盛 健壮。通风时间:温度高时,早晚通风;温度低时,中午通风。在袋 口上加盖一层报纸,向报纸勤喷水保湿,不可向菌蕾直接喷水,不可 使水流入料内,以免菌蕾生长不良,一般5~15天就可出蕾。
6.2出菇管理:菌蕾形成后,将袋口拉下折叠,离料面3cm,以 增加通风量,并把凸出于培养料表面的老菌块拿掉,畸形的小菇拔除。 待子实体长至袋口,拉直袋子,覆盖地膜保湿。高产优质的关键是定 向延伸菌柄,其要点是:①.保持0.114%~0.152%的二氧化碳浓度, 促进菌柄延伸,抑制菌盖开伞;②.1lx的弱顶光,菌柄长得快而整 齐;③.温度6℃~10℃最佳,空气湿度90%~95%;④.干湿交替,适 当通风,从而就可长出色白、质嫩、盖小、柄长的优质菇。
7、采收:当子实体菌盖直径0.8~1cm、菌柄长15~20cm时就 应采收,一般可收3次左右。采后促进转潮的要点:①.清除老菌根, 但不可损伤菌丝;②.停水2~3天,加强通风;③.采收两潮菇后每 袋补充60~80ml清水或1%浓度糖水,使培养料含水量为65%~70%。
实施例四、利用花椒籽栽培杏鲍菇的模式化栽培方法
1、生产周期:渭北地区8月中旬培制栽培种,10月中旬开始出 菇,栽培周期约120天。
2、基本栽培模式:采用小棚地栽模式进行生产,建5×12米拱 棚,建垄将料袋放置在垄上进行管理,每平方米放置45~60袋。
3、培养料的制作
3.1培养料配方(重量百分比):棉籽壳50%,苹果木屑20%,花 椒籽油粕27%,石灰粉1.5%,蔗糖1%,石膏粉0.5%,水份含量要求是 60%,营养生长阶段最适pH值为6.5~7.5,出菇时的pH值为5.5~ 6.5,本配方C/N=27.16。
3.2培养料的处理:从油脂厂获得花椒籽油粕进行粉碎,粉碎 粒度小于2mm;苹果木屑从苹果主产区购得,为苹果树修剪或老果树 砍伐后粉碎获得的大木屑,粉碎粒度约3mm~7mm;棉籽壳从棉花主 产区购得,棉籽壳粒度约3mm~7mm。用聚丙烯或低压聚乙烯 17×33×0.05cm筒膜,将一端扎紧,每袋装湿料1.0kg,装袋后直接 扎口灭菌,低于4小时升温至100℃,保持10小时。
4、接种:料袋经过灭菌后,冷却至30℃以下,转入接种室内 进行接种。菌种为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的生产菌株香杏88,接 种量约为培养料干重的3%~5%。打开袋口接种,然后将袋口扎严后 即转入培养室内培养。
5、发菌培养:选择通风良好、遮阴凉爽的环境,按每平方米 45~60袋码放。温度控制在22℃~25℃进行培养。空气相对湿度保 持在65%以下,大约经过50天培养,菌丝长满袋后经过约7天后期 培养就可进入出菇管理阶段。
6、出菇管理
6.1催蕾阶段:调控棚湿至95%左右,光照强度1000勒克斯并有 少量通风,经约15天左右,袋口料表面即有白点状原基形成,稍加大 通风量,保持原有棚湿,原基数量不断增加,继之连片,随之原基分化, 幼蕾现出。该阶段棚温应严格控制在20℃以下,否则,不能现蕾。
6.2幼蕾阶段:幼蕾体微性弱,需较严格、稳定的环境条件,该 阶段可将棚温稳定在15℃~20℃、棚湿90%~95%、光照度500~700 勒克斯,以及少量通风,保持棚内较凉爽、高湿度、弱光照及清新的 空气,约3~5天,幼蕾分化为幼菇,即可见子实体基本形状。
6.3幼菇阶段:子实体幼时尽管较蕾期个体大,但其抵抗外界不 利因素的能力仍然较弱,该阶段仍需保持较稳定的温、水、气等条件, 为促其加快生长速度及其健壮程度,可适当增加光照度至800勒克 斯,但随着光照的提高,子实体色泽将趋深,故需掌握适度。经3 天左右,即转入成菇期。
6.4幼蕾及幼菇阶段,是发生萎缩死亡的主要阶段,其主要原因 是温度偏高,一旦达到或超过22℃,幼蕾即大批发黄、萎缩、继之 死亡,幼菇阶段亦如此。因此,严格控制棚温在15℃~20℃,是幼 菇期管理的重要任务。
6.5成菇阶段:应创造条件进一步降低棚温至15℃左右,控制棚 湿90%左右,光照度减弱至500勒克斯,尽量加大通风,但勿使强风 尤其温差较大的风吹拂子实体;风力较强时,可在门窗及通风孔处挂 棉纱布并喷湿,或缩小进风口等,以控制热风、干风、强风的进入, 既保证棚内空气清新,又可协调气、温、水之间的平衡、稳定的关系, 使子实体处于较适宜条件下,从而健康、正常地生长。
7、采收:当子实体基本长大,基部隆起但不松软、菌盖基本平 展并中央下凹、边缘稍有下内卷、但尚未弹射孢子时,即可及时采收。 采收后将出菇面清理干净并清洁菇棚,加大湿度,密闭遮光,使菌袋休 养生机。待见料面再现原基后,可重复出菇管理。一般可收1~3潮菇。
实施例五、利用花椒籽栽培平菇的模式化栽培方法
1、生产周期:渭北地区每年除6月中旬至8月中下旬均可进行 栽培,栽培周期基本为3至4个月。
2、基本栽培模式:采用大棚大袋垛栽模式,每棚为6×40米拱 棚,可视环境调整长度,栽培袋摆放成垛进行栽培,每垛高4~7层, 每棚可栽培8000袋。
3、培养料的制作
3.1培养料配方(重量百分比):棉籽壳60%,花椒籽油粕38%, 石膏粉1%,石灰粉1%,水份含量要求是60%,调节pH值为5~6之 间,呈弱酸性环境,本配方C/N=29.12。
3.2培养料的处理:从油脂厂获得花椒籽油粕进行粉碎,粉碎 粒度小于2mm;棉籽壳从棉花主产区购得,棉籽壳粒度约3mm~7mm。 用23X50cm规格的高压聚乙烯袋子,每袋装入湿料3000g后扎口,将 袋子进行蒸气灭菌,低于4小时升温至100℃,保持10小时。
4、接种:培养袋经过灭菌后,冷却至30℃以下,转入接种室 内进行接种。菌种为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选育品种韩新8号,接种量 约为培养料干重的5%。打开袋口接种,然后套颈圈封两层报纸扎口, 即转入培养室内培养。
5、发菌培养:发菌期间应将棚温保持在25℃左右,促进菌丝 迅速发育,占据料面,抑制杂菌污染。15天左右检查发菌情况一次。 1个月可将培养料全部长满,继续培养约10天即可进入出菇管理。
6、出菇管理
6.1温度管理:12℃~20℃为宜。
6.2、湿度管理:适当喷水,增加培养料水分和空气湿度。每天至 少喷水2次,每次2小时,注意不可使培养料表面积水.以免引起腐烂。
6.3通风管理:出菇期菌丝体呼吸能力增强,需氧量明显增加, 需保持棚内空气清新。
7、采收:采收时一般采收“锣边”未开伞的子实体,采收方 法是,用手指提菇根整丛轻轻拔下。采收后,除净料面,农膜遮盖增 加湿度培养7~10天即可出下一茬菇,本模式可产4潮~5潮菇,2 茬之后补充料内水分,生物转化率平均达到120%~150%。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