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
一种乳源革兰氏阳性菌的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方法 |
CN201610125266.8 |
2016-03-04 |
CN105671166B |
2019-01-29 |
王林林; 王伟军; 何光华; 储小军; 李海龙 |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乳源革兰氏阳性菌的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乳源革兰氏阳性菌裂解、DNA酶切后,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对DNA片段进行分离,所述脉冲场凝胶电泳的初始转换时间为1.8~2.5s,终末转换时间为8~10s。本发明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方法可对乳源革兰氏阳性菌进行准确分型。 |
122 |
一种用于耐药革兰氏阳性菌及结核治疗的新型抗生素 |
CN201710363824.9 |
2017-05-22 |
CN108948147A |
2018-12-07 |
饶燏; 宗昱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耐药革兰氏阳性菌及结核治疗的新型抗生素。所述新型抗生素的结构式如式Ⅰ所示,式中,基团R1为氢、碳原子数为1~15的烷基、碳原子数为2~15的烯基、碳原子数为2~15的炔基、芳基或酰基;基团R2为氢、卤素、碳原子数为1~15的烷基、碳原子数为2~15的烯基、碳原子数为2~15的炔基、芳基、取代芳基或酰基,R4为碳原子数为1~15的烷基、碳原子数为2~15的烯基、碳原子数为2~15的炔基或芳基;基团R5为氨基、胍基或脲基;m为1~4之间的自然数;X为O、S或NH。本发明首次通过固相与液相结合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teixobactin类似物,采用汇聚式的合成策略有助于合成种类繁多的化合物。本发明制备得到了与teixobactin活性相当的化合物。 |
123 |
一种治疗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感染的药物及其合成方法 |
CN201810313203.4 |
2017-06-10 |
CN108690012A |
2018-10-23 |
曹艳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感染的药物及其合成方法,所述药物的化学结构为式(Ⅱ)。式(Ⅱ)可以作为治疗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感染的药物。特别是作为治疗MRSA引起的感染的药物,本发明丰富了抗革兰氏阳性菌药物治疗化合物库,对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感染的治疗起到积极地作用。 |
124 |
一种检测革兰氏阳性细菌耐药基因的基因芯片试剂盒 |
CN201510941151.1 |
2015-12-16 |
CN106884038A |
2017-06-23 |
姜可伟; 王杉; 王辉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革兰氏阳性细菌耐药基因的基因芯片试剂盒。本发明所提供的试剂盒中含有用于检测革兰氏阳性细菌耐药基因的引物对组,由3个引物对组成,其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1-6;同时所述试剂盒中还含有固定有序列7-9所示3个单链DNA探针的杂交芯片。本发明提供的试剂盒支持高通量、快速、准确地检测多个革兰氏阳性细菌耐药基因,对中国人群进行筛查,能有效地起到准确诊断、耐药溯源、耐药控制等作用,从而抗生素使用量,减少耐药产生。 |
125 |
一种快速提取革兰氏阳性菌基因组DNA的方法和试剂盒 |
CN201610800144.4 |
2016-08-31 |
CN106399295A |
2017-02-15 |
王雷; 刘晓东; 王晓艳; 张志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提取革兰氏阳性菌基因组DNA的方法和试剂盒。使用本方法和试剂盒能够在10分钟内快速、高效地提取革兰氏阳性菌基因组DNA,同时提取得到的基因组DNA无需进一步纯化,能直接用于分子检测实验。本方法和试剂盒具有快速、简便、高效、低成本、通用性好等优点,适用于大量革兰氏阳性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
126 |
用于富集、除去和检测革兰氏阳性细菌的方法和手段 |
CN200780051424.9 |
2007-12-21 |
CN101636415B |
2015-08-12 |
马丁纳·贝辛格; 斯蒂芬·米勒; 安贾·菲利普; 迈克尔·许茨 |
本发明涉及包含内溶素或另一种细胞壁溶解酶的无酶促活性细胞壁结合结构域和依照SEQ ID NO:1的序列或其衍生物的多肽,以及其制备手段,其中除所述细胞壁结合结构域之外,所述多肽不包含别的内溶素结构域。本发明还涉及用于结合、富集、从样品中除去、捕获和/或检测细菌(特别是革兰氏阳性细菌)的方法。 |
127 |
一种作用革兰氏阳性菌的抗生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201210469852.6 |
2012-11-17 |
CN102977118B |
2015-06-10 |
裘娟萍; 张正波; 赵春田; 余志良; 应优敏; 王鸿; 易小莉; 何天豪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作用革兰氏阳性菌的新抗生素,还提供了一种生产该新抗生素的生产菌株—壮观链霉菌(Streptomyces spectabilis)zgd-Q,于2012年9月13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CTCC No.M2012328。本发明特点是通过培养CCTCC No.M2012328,再从其发酵液中分离、纯化提取物,得到分子式为C39H49NO14、分子量为755,[M+K]+为794的抗生素,其化学名为17-羰基-19-甲氧基-曲张链丝菌素F,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石炭酸系数为2.0-12.8,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较强的杀菌强度。 |
128 |
一种基于磁珠法快速提取革兰氏阳性菌基因组DNA的方法 |
CN201410834847.X |
2014-12-29 |
CN104560952A |
2015-04-29 |
王清水; 余彦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珠法快速提取革兰氏阳性菌基因组DNA的方法,包括革兰氏阳性菌细胞的破碎,DNA的游离与杂蛋白的抽除,磁珠法快速纯化基因组DNA三个步骤,与常规的革兰氏阳性菌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相比,本发明不仅节省了大量提取时间,同时简化了实验步骤,能够更有效、快速、经济地提取到革兰氏阳性菌基因组DNA。 |
129 |
一种鮟鱇鱼皮胶原蛋白肽抗革兰氏阳性菌组合物 |
CN201310593852.1 |
2013-11-22 |
CN103638515A |
2014-03-19 |
万婧; 周向阳; 相兴伟; 江玲丽; 刘颖; 邵宏宏; 周秀锦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鮟鱇鱼皮胶原蛋白肽抗革兰氏阳性菌组合物,由浓度为100-200mg/mL鮟鱇鱼皮胶原蛋白肽溶液与浓度为20μg/mL头孢噻呋钠溶液按照3-4:1的体积比复配形成的复配溶液。本发明通过鮟鱇鱼皮胶原蛋白肽与抗生素头孢噻呋钠联用,协同发挥功效,对革兰氏阳性菌有较佳地抗菌抑菌活性,同时达到降低抗生素用药量,减少药物残留,避免或减少耐药菌株产生的目的,提高了鮟鱇鱼皮的经济附加值。 |
130 |
蟑螂多肽的制备及其抗革兰氏阳性及阴性菌医药用途 |
CN201210137410.1 |
2012-05-06 |
CN102743741B |
2013-11-06 |
钱金栿; 杨荣新; 高鹏飞; 巫秀美; 赵昱 |
本发明涉及蟑螂多肽的制备及其抗革兰氏阳性及阴性菌医药用途。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防治细菌感染性疾病功能的蟑螂提取物有效部位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本发明的美洲大蠊提取物有效部位是分子量小于5000道尔顿的多肽类物质,由蜚蠊科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虫体鲜品或干品经溶剂提取和膜分离法精制而成,该有效部位多肽类活性物质具有明显的抗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活性,可制备成水凝胶、巴布剂、冻干粉、水剂、气雾剂、栓剂、膜剂、外用搽剂、软膏剂形式,用于制备防治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相关疾病的药物、日化用品以及医疗器械。 |
131 |
一种治疗家禽革兰氏阳性菌的兽药及其制备方法 |
CN201110177944.2 |
2011-06-29 |
CN102846642A |
2013-01-02 |
王洪涛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家禽革兰氏阳性菌的兽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金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磺胺二甲嘧啶、淀粉组成。本发明可有效地治疗家禽革兰氏阳性菌,且疗效显著,使用方便,值得大力推广。 |
132 |
蟑螂多肽的制备及其抗革兰氏阳性及阴性菌医药用途 |
CN201210137410.1 |
2012-05-06 |
CN102743741A |
2012-10-24 |
钱金栿; 杨荣新; 高鹏飞; 巫秀美; 赵昱 |
本发明涉及蟑螂多肽的制备及其抗革兰氏阳性及阴性菌医药用途。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防治细菌感染性疾病功能的蟑螂提取物有效部位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本发明的美洲大蠊提取物有效部位是分子量小于5000道尔顿的多肽类物质,由蜚蠊科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虫体鲜品或干品经溶剂提取和膜分离法精制而成,该有效部位多肽类活性物质具有明显的抗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活性,可制备成水凝胶、巴布剂、冻干粉、水剂、气雾剂、栓剂、膜剂、外用搽剂、软膏剂形式,用于制备防治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相关疾病的药物、日化用品以及医疗器械。 |
133 |
木豆叶单体成分木豆内酯在制备抗革兰氏阳性菌药物中的应用 |
CN200910071467.4 |
2009-03-03 |
CN101485714B |
2010-12-29 |
付玉杰; 祖元刚; 刘晓蕾; 刘威; 孔羽; 顾成波; 吴楠 |
本发明公开了木豆叶提取物及其单体成分在制备抗革兰氏阳性菌药物中的应用。它涉及以木豆叶为原料按常规方法提取的乙醇粗提物,氯仿,乙酸乙酯,石油醚,正丁醇的萃取物和单体成分木豆芪酸、木豆内酯、球松素、牡荆苷、异牡荆苷的特异性抗革兰氏阳性菌活性用途。本发明具有易于制作,价格低廉,作用效果好的特点。可用于治疗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小儿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和由奶、肉、蛋、鱼及其制品,剩饭、油煎蛋、糯米糕及凉粉等引起的食物中毒。 |
134 |
一种在革兰氏阳性菌中合成的CDP-2-甘油及其制备方法 |
CN201010141807.9 |
2010-04-08 |
CN101792475A |
2010-08-04 |
王磊; 徐艳丽; 王荃; 冯露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革兰氏阳性菌细菌中利用氧化还原酶合成的甘油化合物(Glycerol),以及采用甘油和磷酸化酶合成甘油-2-磷酸(glycerol-2-phosphat)中间体,进而进一步合成CDP-2-甘油(CDP-2-glycerol),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单糖合成中所采用的三种酶以及CDP-2-甘油在治疗肺炎链球菌23F引起的细菌感染药物方面的应用。 |
135 |
用于治疗或预防由革兰氏阳性细菌引起的病症的方法 |
CN200680031406.X |
2006-08-25 |
CN101252942A |
2008-08-27 |
丹尼尔·莱文; 托马斯·S·帕克 |
本发明描述了治疗、防止和预防如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或“SIRS”、具有器官功能异常或衰竭的SIRS、器官衰竭和器官功能异常等的病症。这些病症与被革兰氏阳性细菌感染有关。所述治疗包括施用包含磷脂、中性脂质以及胆汁酸或胆汁酸盐的组合物。 |
136 |
革兰氏阳性细菌种属鉴定与耐药基因检测方法及其专用试剂盒 |
CN200510064434.9 |
2005-04-15 |
CN1687459A |
2005-10-26 |
张治位; 祝令香; 王璨; 杨华卫; 张琼; 程京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革兰氏阳性细菌种属鉴定与耐药基因检测方法及其专用试剂盒。该试剂盒包括扩增待测革兰氏阳性细菌菌株的种属特异基因及耐药基因的引物对,和检测所述革兰氏阳性菌菌株种属特异基因探针和耐药基因探针。利用该试剂盒进行种属鉴定与耐药基因检测的方法,包括:1)利用试剂盒中的引物PCR扩增待测菌株的种属特异基因及耐药基因;2)将扩增产物与所述检测革兰氏阳性菌种属特异基因探针和耐药基因探针进行杂交,确定待测菌株的细菌种属及其所含耐药基因。本发明的试剂盒具有集成化程度高、灵敏度高,应用范围广,特异性高,检测结果稳定,可靠性高的特点。 |
137 |
用于治疗包含免疫失调的疾病的革兰氏阳性菌制剂 |
CN02824733.7 |
2002-12-11 |
CN1602199A |
2005-03-30 |
玛丽-安妮·拿获里; 米舍利娜·拉格朗迪; 吉勒·马沙尔; 贝尔纳多·鲍里斯·瓦尔加夫季格; 让·勒福尔; 费利克斯·罗曼; 乔治·海基梅因; 菲利普·佩尔特 |
本发明涉及包含自革兰氏阳性菌、如革兰氏阳性兼性胞内菌例如分枝杆菌制备的成分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深度冻干灭活的革兰氏阳性菌,涉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其在预防和/或治疗人类和动物的包含免疫失调的疾病如癌症、自身免疫病、过敏症和结核病中的用途。 |
138 |
刺激阴道革兰氏阳性杆菌生长、增强阴道酸度的药剂和其用途 |
CN98809507.6 |
1998-11-24 |
CN1120000C |
2003-09-03 |
曾忠铭 |
本发明涉及以糖为活性成分的刺激阴道革兰氏阳性杆菌生长、增强阴道酸度的药剂,涉及特定的糖在制备刺激阴道革兰氏阳性杆菌生长、增强阴道酸度的药剂中的应用,还特别涉及一种刺激阴道革兰氏阳性杆菌生长、增强阴道酸度、治疗阴道革兰氏阳性杆菌减少、阴道酸度减弱,以及伴有革兰氏阳性杆菌减少的阴道炎和阴道菌群失调、特别是细菌性阴道病的方法。 |
139 |
采用从革兰氏阳性菌中提取的生物试剂进行矿物选矿的方法 |
CN202510041334.1 |
2018-05-16 |
CN119771618A |
2025-04-08 |
M·L·特雷姆; J·G·S·普埃列斯; A·G·梅尔马; C·A·C·奥利韦拉; L·M·多罗萨里奥; F·P·C·西尔瓦斯 |
本申请涉及采用从革兰氏阳性菌中提取的生物试剂进行矿物选矿的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革兰氏阳性菌混浊红球菌和红平红球菌提取物作为生物反应试剂的矿物选矿方法。就此而言,通过采用革兰氏阳性菌作为生物反应试剂来体现矿物的可浮性,以表现其作为合成反应试剂的替代物以及单独采用微生物(生物质)的替代物的未来前景。 |
140 |
增强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中的蛋白质生产的前区突变 |
CN202380040804.1 |
2023-03-30 |
CN119213015A |
2024-12-27 |
C·邦吉奥尔尼; F·格德埃格伯; R·L·弗里希; H·穆尔德 |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包含新型前区DNA序列的重组多核苷酸。本公开的某些方面涉及重组革兰氏阳性细菌菌株,这些菌株包含一种或多种引入的多核苷酸,该一种或多种引入的多核苷酸包含可操作地连接到编码目的蛋白的DNA序列的新型前区DNA序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