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飞行器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21 一种垂直起降陆两栖地效飞行器 CN201911282529.6 2019-12-13 CN110979665A 2020-04-10 陈帅; 罗奔; 吴孟君; 王昆仑; 王斌斌
发明属于飞行器领域,提供一种垂直起降陆两栖地效飞行器,包括:机身,机翼,尾翼,推进桨,起降螺旋桨,外翼,螺旋桨盖板,浮筒,前起落架,主起落架,发动机,油箱。在机翼中部增加四处旋翼,实现垂直起降功能,尾翼处布置两台可倾转旋翼,起降时提供升,平飞时提供前进动力,在平飞时机翼盖板封闭,保持了较高的升阻比。机身下部布置有前三点式可收放起落架。本发明所述垂直起降水陆两栖地效飞行器具备旋翼直升机及固定翼飞行器的功能特点,其起飞降落不需任何跑道,在陆地及海面空旷的地方就能完成起降。
122 一种飞行器关键数据通信系统和方法 CN201611024057.0 2016-11-14 CN106713009B 2020-04-10 薛凯; 杨飞; 吴晓蕊; 窦小明; 刘波; 王毅; 高鹏; 刘莉; 刘明; 赵俊翔
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行器关键数据通信系统和方法,其中,所述系统包括:核心网设备、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和至少一个待测设备;其中,核心网设备与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连接,接入网设备与一个或多个待测设备连接;核心网设备,用于存储关键数据;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数据传输准备指令;向接入网设备发送存储的关键数据;接入网设备,用于接收核心网设备发送的数据传输准备指令,并向核心网设备返回用于响应数据传输准备指令的响应消息;接收核心网设备发送的关键数据,向待测设备发送接收到的关键数据;待测设备,用于接收接入网设备发射的关键数据。通过本发明实现了飞行器关键数据的自动化传输,提高了飞行器测试过程中关键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123 一种空间智能姿控飞行器 CN201810047049.0 2018-01-18 CN108332619B 2019-12-20 杨金鹏; 邵春收; 刘成国; 王春莉; 焦胜海; 李建新; 黎良; 刘生东; 刘天博; 张雪峰; 陈晓光; 段雅丽; 单喜军; 秦丽华; 邹晓风; 张娟; 刘郁笑
发明提供了一种空间智能姿控飞行器,该飞行器包括用于为其他各舱设备供电的电源舱、装载载荷设备的载荷舱、发动机舱和根据任务需求和飞行器的姿态,通过发动机舱的发动机开关,实现飞行器的滚转偏航俯仰的姿态控制的控制组合舱,载荷舱、控制组合舱、发动机舱、电源舱沿飞行器轴向从飞行器头部至飞行器尾部串联连接,其中,发动机舱无舱壳,其发动机直接裸露在外。本发明采用模化和平台设计思路,实现了装置的小型化和通用化以及高可靠性。
124 一种飞行器模拟飞行测试方法 CN201811538169.7 2018-12-16 CN109656230A 2019-04-19 王莹; 刘龙; 黄广; 唐志明; 程新占; 张宁轩; 晏资湘; 罗珊; 陈延; 李浩
发明涉及一种飞行器模拟飞行测试方法,包括步骤:数据整型、生成模飞数据和仿真信号数据、生成模飞舵控信号数据、比较判断。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易行,能够有效提高模飞测试的效率,使得测试结果精度高,满足飞行器模拟飞行测试需求。
125 一种空间智能姿控飞行器 CN201810047049.0 2018-01-18 CN108332619A 2018-07-27 杨金鹏; 邵春收; 刘成国; 王春莉; 焦胜海; 李建新; 黎良; 刘生东; 刘天博; 张雪峰; 陈晓光; 段雅丽; 单喜军; 秦丽华; 邹晓风; 张娟; 刘郁笑
发明提供了一种空间智能姿控飞行器,该飞行器包括用于为其他各舱设备供电的电源舱、装载载荷设备的载荷舱、发动机舱和根据任务需求和飞行器的姿态,通过发动机舱的发动机开关,实现飞行器的滚转偏航俯仰的姿态控制的控制组合舱,载荷舱、控制组合舱、发动机舱、电源舱沿飞行器轴向从飞行器头部至飞行器尾部串联连接,其中,发动机舱无舱壳,其发动机直接裸露在外。本发明采用模化和平台设计思路,实现了装置的小型化和通用化以及高可靠性。
126 一种飞行器主动段的位姿修正方法 CN201510508488.3 2015-08-18 CN105182987B 2017-11-07 秦雪; 方岳; 吴学森; 孙月光; 田源; 黄朝东; 赵春明; 李涛; 宋蔚阳; 方海红; 孙忠旭; 庄凌; 王磊; 张欣
一种飞行器主动段的位姿修正方法,根据主动段的飞行特点进行设计,通过过载等信息的综合判断决定纯惯导和组合导航及GNSS信息的有效使用,既充分利用了GNSS的有效信息,提高了飞行器主动段的导航精度,又避免了由于复杂干扰导致的GNSS误修正,解决了低成本飞行器的高精度导航问题,降低了控制成本,为飞行器位姿修正方法的推广使用提供了条件。
127 一种飞行器关键数据通信系统和方法 CN201611024057.0 2016-11-14 CN106713009A 2017-05-24 薛凯; 杨飞; 吴晓蕊; 窦小明; 刘波; 王毅; 高鹏; 刘莉; 刘明; 赵俊翔
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行器关键数据通信系统和方法,其中,所述系统包括:核心网设备、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和至少一个待测设备;其中,核心网设备与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连接,接入网设备与一个或多个待测设备连接;核心网设备,用于存储关键数据;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数据传输准备指令;向接入网设备发送存储的关键数据;接入网设备,用于接收核心网设备发送的数据传输准备指令,并向核心网设备返回用于响应数据传输准备指令的响应消息;接收核心网设备发送的关键数据,向待测设备发送接收到的关键数据;待测设备,用于接收接入网设备发射的关键数据。通过本发明实现了飞行器关键数据的自动化传输,提高了飞行器测试过程中关键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128 一种仿旗鱼可变构型跨介质飞行器 CN201410104607.4 2014-03-20 CN104589939B 2017-01-18 姜琬; 贾重任; 江婷
一种仿旗鱼可变构型跨介质飞行器机身部尖锥(1)来分开流,一对可变度水翼(3)分别安装在机身(2)前部两侧,通过调节一对可变角度水翼(3)的正负攻角来控制飞行器在水中下潜或上浮,一对鳞形整流罩(5)分别安装在机身(2)中部两侧,一对自适应可倾转螺旋桨(4)分别通过一对球形多自由度联结转向器(6)安装在一对鳞形整流罩(5)上,X形尾翼(7)安装在机身(2)中后段,水下推进螺旋桨(8)安装在机身(2)尾部。本发明成功运用了飞行器、潜航器的设计原则和仿生学原理,设计出的跨介质飞行器在空中和水下两种不同流体中都具备良好运行能。(2)模仿旗鱼的流线型外形,机身(2)头部设有头
129 一种飞行器水动性能试验方法 CN201310576089.1 2013-11-18 CN103837322B 2016-05-04 吴彬; 黄淼; 廉滋鼎; 蒋荣; 王明振; 唐彬彬
一种飞行器水动性能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试验步骤如下:a、试验设备安装:b、试验方法如下:在水面飞行器试验样件(2)上分别施加FX和FZ两个力,同时测量两分力测力天平(6)和单分力测力天平(13)上的输出,确保两分力测力天平(6)上的FX1为施加的FX,两分力测力天平(6)上的FZ1与单分力测力天平(13)上的FZ2之和为FZ;启动水动力试验高速拖车,同时采集数据;根据采集得到的试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得到水面飞行器水面滑行过程的水动力性能。本发明的优点是:使用一个两分力天平和一个单分力天平,避免了由于天平自身特性引起的力与力矩之间的测试影响,提高了水面飞行器在水面起飞过程的水动力测试精度
130 一种飞行器主动段的位姿修正方法 CN201510508488.3 2015-08-18 CN105182987A 2015-12-23 秦雪; 方岳; 吴学森; 孙月光; 田源; 黄朝东; 赵春明; 李涛; 宋蔚阳; 方海红; 孙忠旭; 庄凌; 王磊; 张欣
一种飞行器主动段的位姿修正方法,根据主动段的飞行特点进行设计,通过过载等信息的综合判断决定纯惯导和组合导航及GNSS信息的有效使用,既充分利用了GNSS的有效信息,提高了飞行器主动段的导航精度,又避免了由于复杂干扰导致的GNSS误修正,解决了低成本飞行器的高精度导航问题,降低了控制成本,为飞行器位姿修正方法的推广使用提供了条件。
131 一种无阻轻型有轨飞行器 CN201510404111.3 2015-07-09 CN104973075A 2015-10-14 徐商宁
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阻轻型有轨飞行器,所述的无阻力装置和有阻力装置是通过隧道停车位的前后自动封闭以及隧道外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来完成的,进气口是让外部空气通过空气缓冲过滤器进入隧道,使隧道内变成有阻力,出气口是让空气脱离把隧道内空气抽到隧道外使隧道内部变成无阻力;隧道内安装空气缓冲过滤器,过滤器分为三层,使空气缓和的进入隧道内,以免空气冲击到飞车从而造成伤害。通过旋转叶片轮可消除噪音,稳定车身,主轮轨道为加宽轨道,更安全;在现有的车轮基础上加宽3厘米。通过地震传感信息仪、红外探视仪、运行信号灯实现了飞行器的智能化控制,提高了飞行器的自动化平。此外,本发明安全、高速、节能、环保。
132 一种仿飞鱼可变构型跨介质飞行器 CN201410104536.8 2014-03-20 CN104589938A 2015-05-06 姜琬; 贾重任; 王明振
一种仿飞鱼可变构型跨介质飞行器,一对机翼(2)分别活动安装在机身(1)的中部两侧,一对鸭翼(3)分别安装在机身(1)的中后部下方,机翼(2)和鸭翼(3)能绕各自的旋转轴旋转来改变角度,襟翼和副翼分别布置在机翼(2)内侧和外侧,空中推进可折叠螺旋桨(4)安装在机身(1)头部,V形尾翼(5)安装在机身(1)中后段,下推进螺旋桨(6)安装在机身(1)尾部,整流罩(7)安装在机身(1)头部中下方。本发明的优点是:采用本发明设计出的跨介质飞行器具有兼顾空气和水两种不同介质的气水动布局和轻质耐压可变构型结构,且易于实现多模式控制和水密封,可满足多种军民用需求。
133 无人飞行器机身的制作方法 CN201410377817.0 2014-08-01 CN104260369A 2015-01-07 常明; 刘苏斌
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飞行器机身的制作方法,属于无人飞行器制作技术领域。它包括以下步骤:1)模具制作,包括模型及模具的制作;2)铺层,在阴模表层铺设纤布、机身加强材料、隔离微孔透气膜、吸胶膜、微孔透气膜、微孔透气阳模;3)合模,微孔透气阳模、阴模合模,并将合模后的模具整体放入真空袋中进行抽真空处理;4)固化成型,放入烘烤箱烘烤至所述碳纤布成型后对模具进行泠却;5)起模,待模具泠却后取出成型碳纤布,并对成型碳纤布进行休整。本发明在碳纤布层夹设蜂窝纸芯,有效提升了机身的强度和韧性及抗变形,在机身碰到障碍物时,能够吸收大部分冲击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且质量轻,不会增加无人飞行器额外的负重。
134 一种飞行器电缆投产自动化设计方法 CN201210222896.9 2012-06-28 CN102750421B 2014-10-08 田志新; 刘静; 付俊明; 陈虎; 贾宏
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行器电缆自动化投产设计方法,将正样阶段飞行器设备电连接器信号连接关系映射为无向图;将设备电连接器映射为无向图的顶点,将设备之间的信号连接关系映射为无向图的边;基于无向图进行飞行器电缆及其分支自动化编号;将设备投产状态映射为无向图顶点的染色状态,将设备参试时间映射为无向图顶点的时间属性;通过无向图顶点染色状态和时间属性自动化求解电缆投产状态和交付时间。本发明彻底消除了传统人工设计方法工作量大、设计周期长、电缆配套与设备配套不一致、投产浪费、反应速度慢的缺点,增强了飞行器系统集成的柔性。
135 一种用于浮空飞行器的地面测控装置 CN201310378283.9 2013-08-28 CN103847948A 2014-06-11 杜伟; 李辉; 杨天祥; 罗战虎; 李金
一种用于浮空飞行器的地面测控装置,它包括浮空器本体的副气囊地面充气口(1-1)、整流罩地面充气口(1-2)、副气囊空气(1-3)、整流罩空气阀(1-4)、气囊地面测压嘴(1-5)、副气囊地面测压嘴(1-6)和整流罩地面测压嘴(1-7),它还有地面测控装置,地面测控装置由一对地面机(2)、PLC控制器(3)、一组差压传感器(4)和直流稳压电源(5)组成,本发明优点是:地面测控装置采用工业上应用非常成熟的PLC作为控制器,具有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强、编程简单、使用方便、通用性强、性价比高等优点,其它配套设备及附件均为成品件,与浮空器交联接口简单,可快速集成并在短期内形成产品。
136 一种飞行器水动性能试验方法 CN201310576089.1 2013-11-18 CN103837322A 2014-06-04 吴彬; 黄淼; 廉滋鼎; 蒋荣; 王明振; 唐彬彬
一种飞行器水动性能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试验步骤如下:a、试验设备安装:b、试验方法如下:在水面飞行器试验样件(2)上分别施加FX和FZ两个力,同时测量两分力测力天平(6)和单分力测力天平(13)上的输出,确保两分力测力天平(6)上的FX1为施加的FX,两分力测力天平(6)上的FZ1与单分力测力天平(13)上的FZ2之和为FZ;启动水动力试验高速拖车,同时采集数据;根据采集得到的试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得到水面飞行器水面滑行过程的水动力性能。本发明的优点是:使用一个两分力天平和一个单分力天平,避免了由于天平自身特性引起的力与力矩之间的测试影响,提高了水面飞行器在水面起飞过程的水动力测试精度
137 一种飞行器实机稳定性试验方法 CN201310575932.4 2013-11-18 CN103837321A 2014-06-04 许靖锋; 魏飞; 郑海北; 云鹏; 王冠; 龚郡
一种飞行器实机稳定性试验方法,试验步骤如下:a)水面飞行器实机试验前准备:b)水面飞行器实机试验:1)飞行器地面状态检查;2)飞行器初始静水状态检查;3)飞行器发动机热车;4)飞行器等速滑水5~6秒,每试验状态重复2~3次;5)观察飞行器滑水状态;6)根据试验数据和试验现象。本发明优点是:该方法实用、可行、操作简单,试验结果可靠,适用范围广。
138 一种主动增升串翼式地效飞行器 CN202411924385.0 2024-12-25 CN119551192A 2025-03-04 刘祥强; 袁佳
发明涉及一种主动增升串翼式地效飞行器,涉及地效飞行器领域。为了克服需要稳定的起飞环境,起飞时间长,操作复杂的缺点。一种主动增升串翼式地效飞行器,包括有机体,机体顶部中间开设有驾驶舱,机体前侧与后侧均固定安装有沿机体方向对称设置的连接片,前侧连接片与后侧连接片均固定连接有机翼结构,与机体前侧的连接片相固定的机翼结构与地面的倾斜,与机体后侧的连接片相固定的机翼结构与地面的倾斜角,前侧机翼倾斜角大于后侧倾斜角,通过将飞行器自身设备载重设置在机体前侧。本发明通过串翼式布局,增大桨叶和前后机翼结构与地面倾斜角度,在飞行器运行时,受到地面效应的影响下,飞行器能够获得最大的升补偿。
139 一种垂直起降跨介质无人飞行器布局 CN202211495522.4 2022-11-27 CN115742645B 2024-10-25 罗战虎; 安兵辉; 刘苏琪; 王昆仑; 尹涛; 李凌
发明属于飞行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适用于航母编队反潜任务的可垂直起降的跨介质无人飞行器布局,包括机身,所述机身两侧设置可向机身尾部折叠的机翼,所述的机翼翼尖处设置可折叠的撑杆,所述的撑杆上设置可倾转方向的电动起降旋翼,所述机身尾部设置电动推进涵道,所述电动推进涵道内设置涵道扇,机身尾部上方设置尾翼,所述机身下方设置可伸缩的起落架,本发明具有可跨越界面航行能,多介质起降能力,可由航母或其他舰艇起飞执行对航母编队反潜防护;旋翼垂直起降使无人机具备高抗浪能力使其可面对远海海况复杂,风浪较大的环境,可以保证跨介质无人机远海执行任务需要。
140 一种飞行器临时栖息系统和栖息方法 CN202411078985.X 2024-08-07 CN118753550A 2024-10-11 杨肖坤; 张泰荥; 杜育栋
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行器临时栖息系统和栖息方法,涉及飞行器栖息技术领域。该飞行器临时栖息系统包括停机坪,停机坪采用悬挂结构,悬挂结构设置有悬挂栖息部;栖息结构,设置于飞行器的顶部,且栖息结构设置悬挂配合部;其中,悬挂配合部和悬挂栖息部具有搭接配合状态和脱离状态,在搭接配合状态,悬挂配合部与悬挂栖息部自上而下搭接配合,飞行器处于栖息状态;在脱离状态,悬挂配合部与悬挂栖息部脱离接触,飞行器处于飞行状态。该飞行器临时栖息系统无需提供电,通过对飞行器顶部的栖息结构进行悬挂实现临时栖息,仅依靠机械结构之间的搭接实现栖息,使得飞行器在机场栖息状态下亦可以持续工作,缓解了电池续航压力,提升了飞行器续航能力。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