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1 斯特林发动机 CN02119293.6 2002-03-08 CN1376856A 2002-10-30 浅井正裕; 坂正树
提供了一种斯特林发动机及其所使用的控制单元。可以使驱气单元和动气缸相互分离地加以布置,从而增加了斯特林发动机布局的自由度。在驱气单元和动力气缸单元分离地布置的情况下,通过一个压力管道把驱气单元压缩室连接到功率单元的操作室。连接于驱气活塞的控制致动装置能够任意地控制驱气单元的驱气活塞。
22 斯特林发动机 CN91102735.1 1991-04-27 CN1027094C 1994-12-21 于尔根·克莱恩瓦克特; 汉斯·克莱恩瓦克特; 埃克哈特·韦伯
斯特林发动机具有一个机壳腔,该机壳腔被一个做往复运动的透气蓄热板隔成两个分腔,其中一个可以加热,第二个设有一个冷却器并与一个工作缸相连通,工作缸则通过第一传动装置与工作轴相连接,并且通过第二传动装置与蓄热板相连接,机壳腔(1)为楔形,蓄热板摆动地支承在机壳腔尖的一根转动轴上。同时起活塞作用的蓄热板由于采用了摆动的固定方式,其压排功能通过绕转动轴的低压磨损摆动完全地得到实现。
23 斯特林发动机 CN91102735.1 1991-04-27 CN1064135A 1992-09-02 于尔根·克莱恩瓦克特; 汉斯·克莱恩瓦克特; 埃克哈特·韦伯
斯特林发动机具有一个机壳腔,该机壳腔被一个做往复运动的透气蓄热板隔成两个分腔,其中一个可以加热,第二个设有一个冷却器并与一个工作缸相连通,工作缸则通过第一传动装置与工作轴相连接,并且通过第二传动装置与蓄热板相连接,机壳腔(1)为楔形,蓄热板摆动地支承在机壳腔尖的一根转动轴上。同时起活塞作用的蓄热板由于采用了摆动的固定方式,其压排功能通过绕转动轴的低磨损摆动完全地得到实现。
24 斯特林发动机 CN201610274810.5 2010-02-10 CN105863874B 2018-03-30 S·约翰森; C·多曼斯基
一种改进的多气缸双作用型斯特林发动机。根据本发明的发动机包括多个改进的特征,包括但不限于:活塞设计、活塞杆密封设计、用于提供在发动机的分离的循环容积中的压平衡的部件和方法、以及用于减小起动扭矩和若期望就卸载发动机的控制构造。
25 膜斯特林发动机 CN201680015576.2 2016-03-14 CN107532541A 2018-01-02 朱根·克雷恩瓦克特
发明涉及一种膜斯特林发动机,包括工作气体、热部分和冷部分,斯特林发动机的工作气体在发动机的热部分和冷部分中都存在于膜皮中,所述膜皮具有两端。膜皮在一端是密封的,在相对的另外一端是开口的,开口端以紧紧密封的形式通向回热器腔室的热或冷腔室。
26 斯特林发动机 CN201610274810.5 2010-02-10 CN105863874A 2016-08-17 S·约翰森; C·多曼斯基
一种改进的多气缸双作用型斯特林发动机。根据本发明的发动机包括多个改进的特征,包括但不限于:活塞设计、活塞杆密封设计、用于提供在发动机的分离的循环容积中的压平衡的部件和方法、以及用于减小起动扭矩和若期望就卸载发动机的控制构造。
27 斯特林发动机 CN201410720790.0 2010-02-10 CN104454231B 2016-05-18 S·约翰森; C·多曼斯基
一种改进的多气缸双作用型斯特林发动机。根据本发明的发动机包括多个改进的特征,包括但不限于:活塞设计、活塞杆密封设计、用于提供在发动机的分离的循环容积中的压平衡的部件和方法、以及用于减小起动扭矩和若期望就卸载发动机的控制构造。
28 斯特林发动机 CN201410720790.0 2010-02-10 CN104454231A 2015-03-25 S·约翰森; C·多曼斯基
一种改进的多气缸双作用型斯特林发动机。根据本发明的发动机包括多个改进的特征,包括但不限于:活塞设计、活塞杆密封设计、用于提供在发动机的分离的循环容积中的压平衡的部件和方法、以及用于减小起动扭矩和若期望就卸载发动机的控制构造。
29 斯特林发动机 CN200910094081.5 2009-02-04 CN101482071B 2014-11-26 白坤生
发明公开了一种斯特林发动机。它与现有技术相比,是空心圆柱1、圆环16及其它圆环、内圆环15及其它内圆环、套管5和半球壳13构成斯特林发动机的加热器25,其所受气体工质的气压压的合力指向加热器25的轴心线和气缸3内增设了隔热管8;它降低了斯特林发动机的气缸3和加热器25对高级耐热合金在高温条件下的机械强度的要求,同时减少了气缸3的热损失、降低并稳定了气缸3的温度。因此,气缸3和加热器25可使用稍低等级的高级耐热合金来制造而达到以前使用高等级的高级耐热合金的效果;它降低了斯特林发动机的制造成本、提高了斯特林发动机的热效率和寿命。
30 斯特林发动机 CN201210184287.9 2012-06-06 CN102678384B 2014-03-19 夏致俊
发明公开了一种密封性好、热效率高的斯特林发动机。它包括配气气缸、配气活塞、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做功气缸以及做功活塞;做功活塞通过活塞环与做功气缸配合密封并可往复滑动;配气气缸通过气流通道与做功气缸连接,配气活塞与做功活塞同步往复移动;气流通道有两路分支,两路气流通道分别通往做功气缸的左侧内腔和右侧内腔;右侧内腔通过一个排气与气流通道连接,做功活塞右侧设置有与排气阀相对的触动部分。其优点体现在:减少了能量的损耗,提高了发动机效率;降低了动作部件的密封难度,提高了密封性,也减少了热能的损耗;产生防泄漏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密封效果;减少了整个作功气体介质的泄漏损耗,也有利于提高效率。
31 斯特林发动机 CN201210184287.9 2012-06-06 CN102678384A 2012-09-19 夏致俊
发明公开了一种密封性好、热效率高的斯特林发动机。它包括配气气缸、配气活塞、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做功气缸以及做功活塞;做功活塞通过活塞环与做功气缸配合密封并可往复滑动;配气气缸通过气流通道与做功气缸连接,配气活塞与做功活塞同步往复移动;气流通道有两路分支,两路气流通道分别通往做功气缸的左侧内腔和右侧内腔;右侧内腔通过一个排气与气流通道连接,做功活塞右侧设置有与排气阀相对的触动部分。其优点体现在:减少了能量的损耗,提高了发动机效率;降低了动作部件的密封难度,提高了密封性,也减少了热能的损耗;产生防泄漏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密封效果;减少了整个作功气体介质的泄漏损耗,也有利于提高效率。
32 斯特林发动机 CN201210051520.6 2012-03-01 CN102536508A 2012-07-04 杨中华
发明涉及一种外热式发动机,尤其是一种斯特林发动机。发动机以平放置的轴为中心,轴径向放射状对称布置若干个的工质腔,工质腔内工质采用隔膜密封,若干个工质腔组成环形外壳体 。发动机内壳体,外壳体和隔膜形成一个密封的环形液体腔,腔内充满液体。发动机以轴为中心径向两侧无温差时,各工质舱内工质通过液体实现压平衡,液体分布均衡,发动机重心与轴心重合,为静平衡状态,无运动。当径向两侧有温差时,高温侧工质腔工质吸热膨胀,推动液体向低温侧流动,改变液体腔形状和液体分布,使发动机整体重心偏移,产生重力偏心距,在重力作用下发动机以轴为中心旋转,将新的低温工质腔带入高温侧加热膨胀,将高温工质腔带入低温侧降温收缩,维持重力偏心距的存在,维持发动机的旋转,并带动负载。
33 斯特林发动机 CN200980117021.9 2009-06-12 CN102027223A 2011-04-20 奥斯汀·刘
发明公开了一种执行斯特林循环的斯特林发动机斯特林发动机可以具有通过90度同心正回凸轮和框形系统结合到凸轮轴的动活塞和主置换器。斯特林发动机利用主置换器和辅助置换器实现了气态的工作流体转移。辅助置换器交替地在主置换器和动力活塞之间住,这使得主置换器在斯特林循环的冷却状态期间和斯特林循环的加热状态期间转移不同体积的气态工作流体。
34 斯特林发动机 CN200680002554.9 2006-01-17 CN100478628C 2009-04-15 北村义之; 吉村和士; 高井健二; 山上真司; 坂元仁
在斯特林发动机中,在缸体的外周面上安装线性达的内磁轭。为了实现置换器的一端侧的压缩空间和缸体的外周侧的背压空间的压平衡,在活塞上从压缩空间侧端面到外周面形成第1流路,并在缸体上形成令第1流路连通到背压空间的第2流路。第2流路包括在径向上贯通缸体的壁的贯通孔、和为了连通贯通孔和背压空间而形成在缸体外周面和内磁轭内周面之间的连通通路。
35 斯特林发动机 CN200580018171.6 2005-03-29 CN100460781C 2009-02-11 田中章三
斯特林发动机具备活塞及置换器。如果通过线性达使活塞在气缸内往复运动,则置换器与活塞以规定的相位差在气缸内往复运动。置换器及收容它的气缸分别由金属形成与压缩空间对置侧、由低热传导物质形成与膨胀空间对置侧。并且在金属部分上确立嵌合精度
36 斯特林发动机 CN01810065.1 2001-05-29 CN1208544C 2005-06-29 卡尔·科克西塞克
一种斯特林发动机(10,50,72),包括至少一个工作活塞(52)和至少一个排气活塞(4),其中通过驱动部分(2)的线形运动到从动部分(8)的线形运动的传递来进行功率控制,提供一枢轴连接到驱动部分和从动部分(2,8)的杠杆(5),该杠杆具有一相联的可移动枢轴点(7),在运动传递期间杠杆(5)的支点根据一曲线在枢轴点(7)上运动。
37 斯特林发动机 CN02828341.4 2002-12-24 CN1623068A 2005-06-01 清水克美; 西直纪; 村上治彦; 细野俊昭
通过检测活塞(1)的冲程,并进行冲程控制以使其达到目标冲程,以此来避免活塞(1)和位移滑(2)的碰撞,并且可以提高斯特林制冷机(40)的制冷能。另外,由于在控制盒(30)的存储部(111)中存储有与斯特林制冷机(40)的运转状况相对应的目标冲程,所以能够以与运转状况相对应的目标冲程驱动线性达(13)。因此,能够避免活塞(1)和位移滑块(2)的碰撞,并且进一步提高斯特林制冷机(40)的制冷能力。
38 斯特林发动机 CN01821188.7 2001-10-19 CN1483130A 2004-03-17 小仓义明
发明的斯特林发动机,设置有:在气缸内侧往复运动的活塞;以及借助于该活塞的往复运动而压缩或膨胀的工作介质的作用,在上述气缸内侧往复运动的驱气活塞,使上述活塞及驱气活塞的轴心与上述气缸的筒心一致,并包括:在上述驱气活塞与上述活塞之间形成的第一空间;从上述活塞的上述驱气活塞的相反一侧开始到邻接上述气缸侧壁的至少一部分的部分扩大形成的第二空间;在上述驱气活塞的上述活塞相反一侧形成的第三空间;从上述第一空间侧的上述活塞端面沿往复运动方向设置的第一槽;以该第一槽上的一点为中心沿上述活塞圆周方向设置于全周的第二槽;及贯通上述气缸侧壁设置的孔。根据这种构成,当上述活塞处于其往复运动的中心位置时,将上述第二槽与上述孔结合,使上述第一空间与上述第二空间连通。因此,上述孔的口形状是以上述活塞的往复运动方向为短径的椭圆形形状,进而,在活塞的往复运动时,可缩短第二槽与孔的结合时间,提高活塞动作中心的位置精度
39 斯特林发动机 CN01810065.1 2001-05-29 CN1441875A 2003-09-10 卡尔·科克西塞克
一种斯特林发动机(10,50,72),包括至少一个工作活塞(52)和至少一个排气活塞(4),其中通过驱动部分(2)的线形运动到从动部分(8)的线形运动的传递来进行功率控制,提供一枢轴连接到驱动部分和从动部分(2,8)的杠杆(5),该杠杆具有一相联的可移动枢轴点(7),在运动传递期间杠杆(5)的支点根据一曲线在枢轴点(7)上运动。
40 斯特林发动机 CN97194116.5 1997-03-21 CN1217765A 1999-05-26 蒂姆·郎尔曼
一种斯特林发动机,它具有一个设有许多近似弯成U形的加热细管的可加热的气缸盖,并具有一个冷却器,利用这种发动机来优化其中的能量平衡。特别是,提出这样一种方案,利用它来改善对加热细管的热量传递和冷却器的工作效率。上述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流过工作介质的加热细管(4)朝外的管段(4c)至少局部带有陶瓷背圈(11),以使加热气体的流动(10)最优化;冷却器在一锅形的壳体(21)内设计成被冷却环绕的、带若干径向肋的轻金属体(20),其中,径向肋(23)相互之间的间隔比径向肋外边缘到壳体内壁的间隙(25)宽。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