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81 一种全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分析仪 CN201911200711.2 2019-11-29 CN110865052A 2020-03-06 龙峰; 徐文娟; 刘佳瑶; 宋丹; 方顺燕
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分析仪。本发明提供的SPR(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全光纤传感器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原理,以固定波长激发光作为激励光源,光纤表面发生等离子体共振,产生信号,通过非对称光纤耦合光学结构将光信号收集至灵敏探测器中,经软件处理后可直接读出信号值,本发明的SPR传感器为全光纤传感器,不需要复杂的光学结构和信号处理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灵敏度高的特点。该全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分析仪结构简单、体积小、灵敏度高,可快速、精准检测溶液折射率变化。
82 一种表面等离子共振仪芯片的制作方法 CN201710208426.X 2017-03-31 CN107037009B 2019-09-03 丁利; 苏荣欣; 叶慧君; 王利兵; 齐崴; 王季诚
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等离子共振仪芯片的制作方法。该芯片包括BK7玻璃片基底,上面有2‑3nm的铬层和47‑48nm的金膜层,两亲性的粘蛋白通过蛋白骨架的疏基团连接到金膜表面,然后利用1‑(3‑二甲基丙基)‑3‑乙基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将粘蛋白侧链上糖残基的羧基基团活化并用于偶联赖氨酸,从而获得基于赖氨酸改性的粘蛋白表面等离子共振仪芯片。该方法制作的芯片在单一蛋白体系以及pH=7.4的复杂体系均具有较强的抗污染性能,且易于自组装到各种表面,形成稳定规整的单分子层;该芯片具有优良的抗污染性能和高稳定性,且制备方法相对简便,有很好的可行性和普适性。
83 动态可逆调控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性质的方法 CN201610235070.4 2016-04-15 CN107297511B 2019-04-23 姜江; 杨钟贞; 邹彧
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可逆调控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性质的方法,其包括:硫属化物包覆贵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对所述纳米材料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性质的调控;以及对所述纳米材料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性质的可逆调控等步骤。本发明通过调控材料尺寸、形貌及载流子浓度来实现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性质的可调性,且工艺简单、条件易控、可多次重复,对于实现光学器件的设计、控制及开关具有重要意义,在检测、红外开关和红外传感器中也有潜在应用。
84 一种双芯光纤双路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 CN201810012772.5 2018-01-06 CN108303399B 2019-04-19 马翔
发明一种双芯光纤双路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能够有效提高传感效率、且通过一个SPR传感器获得两路独立的传感光谱,同时可根据选择独立的完成单路传感,解决了双路测量时无法获得两路独立传感光谱的问题,拓展了双路传感时不同需求的选择范围,且实现了单路传感器与双路传感器的结合。该传感器由光源、单模光纤Ⅰ、光纤分束器、双芯光纤、SPR传感区Ⅰ、SPR传感区Ⅱ、阶跃光纤Ⅰ、光谱仪Ⅰ、阶跃光纤Ⅱ和光谱仪Ⅱ组成。本发明能够完成两路SPR传感,工作效率高,且能得到两路独立、互不干扰的传感光谱;也可根据需求的不同,独立完成一路SPR传感,实现了单路传感与双路传感的结合,拓展了光纤SPR传感器的使用范围。
85 一种调节表面等离子体共振频率的方法 CN201811228022.8 2018-10-22 CN109557040A 2019-04-02 魏志鹏; 王登魁; 方铉; 房丹; 唐吉龙; 郝永芹; 闫昊; 王晓华; 马晓辉
发明涉及一种调节表面等离子体共振频率的方法,该方法是在ITO薄膜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施加恒定电场,通过施加的恒定电场调节ITO材料表面的载流子浓度,ITO材料的表面等离子体频率与该材料表面的载流子浓度决定,利用对ITO材料的载流子浓度的调节间接改变重掺杂ITO材料的改变表面等离子体共振频率,最终实现对ITO材料表面等离子体共振频率实时动态调节的目的。本发明提出的这种方法简单且对表面等离子体共振频率能够实时动态调节,解决现有技术中对表面等离子体共振频率不能实时动态调节、调节技术复杂的难题。
86 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柔性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1811322629.2 2018-11-08 CN109490277A 2019-03-19 郑志霞; 王富铮; 陈雪娇; 唐群华
发明提供了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柔性薄膜,包括柔性支撑层和金属活性层,柔性支撑层由弹性透明聚合物薄膜和部分镶嵌于弹性透明聚合物薄膜上的纳米线组成,金属活性层在氧化铜纳米线上。还公开了制备方法,方法为激光烧蚀铜箔,在具有V型沟槽结构的铜箔表面生长氧化铜纳米线,再旋涂或滴加处理后的聚合物,干燥后形成弹性透明聚合物薄膜,弹性透明聚合物薄膜和氧化铜纳米线剥离得到柔性支撑层,氧化铜纳米线上镀金属活性层,得到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柔性薄膜。本发明的氧化铜纳米线提供了金属活性层的支撑位点,使热点多且分布均匀,聚合物薄膜有柔软性和透光性,拉伸后金属活性层能产生更多的有效热点,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信号强度增强。
87 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显微成像装置及方法 CN201610822858.5 2016-09-13 CN106338497B 2019-02-22 王伟; 王咏婕; 李萌
发明提出了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显微成像装置,其中,光源、物镜、CCD相机组成SPR显微成像光路,通过在物镜与相机中间设置PS分光镜,通过PS分光镜将光分成S光和P光,并在CCD相机上分开成像;还可以使用移动平台控制待测样品的移动可以降低背景噪音的干扰,可以较大程度的改善基线的平稳程度,从而可以获得清晰的纳米粒子信号。这两种方法可以改善SPR成像过程中光源波动和机械的整体噪声导致信噪比较低的问题,以及由于光学元件瑕疵,光的干涉等光路问题导致成像背景不均匀从而对实验观察和测量纳米粒子变化造成影响的问题。
88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手机生化成像装置 CN201810216384.9 2018-03-15 CN108489940A 2018-09-04 王毅; 张庆文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手机生化成像装置,包括智能手机和成像配件,所述成像配件包括底座以及固定在底座上的光学元件支架传感器组件以及用以安装传感芯片的支架,所述传感光路包括输入光路、棱镜、传感芯片和输出光路。本发明的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手机生化成像装置,通过输入光路、传感芯片和输出光路的设置,便可有效的利用智能手机的闪光灯作为光源,发出的光照射到棱镜及传感芯片上进行反射,到达智能手机的摄像头内进行成像,可实现高通量、多分子的同时检测。
89 一种双芯光纤双路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 CN201810012772.5 2018-01-06 CN108303399A 2018-07-20 马翔
发明一种双芯光纤双路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能够有效提高传感效率、且通过一个SPR传感器获得两路独立的传感光谱,同时可根据选择独立的完成单路传感,解决了双路测量时无法获得两路独立传感光谱的问题,拓展了双路传感时不同需求的选择范围,且实现了单路传感器与双路传感器的结合。该传感器由光源、单模光纤Ⅰ、光纤分束器、双芯光纤、SPR传感区Ⅰ、SPR传感区Ⅱ、阶跃光纤Ⅰ、光谱仪Ⅰ、阶跃光纤Ⅱ和光谱仪Ⅱ组成。本发明能够完成两路SPR传感,工作效率高,且能得到两路独立、互不干扰的传感光谱;也可根据需求的不同,独立完成一路SPR传感,实现了单路传感与双路传感的结合,拓展了光纤SPR传感器的使用范围。
90 一种光子晶体光纤及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 CN201711480003.X 2017-12-29 CN108181682A 2018-06-19 李芳; 周剑心; 刘帅; 许立图; 姚富强
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子晶体光纤及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其中,光子晶体光纤,包括:氟化镁层、层、线及光纤本体,其中:在所述光纤本体的中心部位有轴向的气孔;所述银线轴向设置在所述光纤本体的中心部位;待测液体轴向充入所述光纤本体中;所述氟化镁层包裹所述待测液体,且位于所述气孔和所述银线的外层;所述光纤本体中的其余空间被所述硅层填充。本发明中的氟化镁层位于银线的外层,可以有效防止银的化,保证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现象的产生,不仅提高了灵敏度和测量精度,而且还延长了使用寿命。
91 动态可逆调控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性质的方法 CN201610235070.4 2016-04-15 CN107297511A 2017-10-27 姜江; 杨钟贞; 邹彧
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可逆调控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性质的方法,其包括:硫属化物包覆贵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对所述纳米材料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性质的调控;以及对所述纳米材料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性质的可逆调控等步骤。本发明通过调控材料尺寸、形貌及载流子浓度来实现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性质的可调性,且工艺简单、条件易控、可多次重复,对于实现光学器件的设计、控制及开关具有重要意义,在检测、红外开关和红外传感器中也有潜在应用。
92 一种提高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灵敏度的方法 CN201510603563.4 2015-09-21 CN105203504B 2017-10-27 刘乐; 陈振翎; 何永红; 郭继华
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光谱响应曲线来提高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灵敏度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步骤:获得在所选波长范围内单调下降的第一光谱响应曲线;调整SPR传感器的入射,使在预设折射率测量范围内,SPR共振波长都在光谱响应曲线的波长范围内且在尽量长波的一端;直接通过系统的原始光谱数据判断SPR共振波长位置,作为传感器输出数据,从而实现光谱型SPR传感器灵敏度的增大。
93 太赫兹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01710615730.6 2017-07-26 CN107202776A 2017-09-26 钟舜聪; 黄异; 林起本
发明涉及太赫兹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基台,基台上设置有由电机驱动转动的旋转平台,旋转平台上设置有折射率传感耦合结构,折射率传感耦合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三棱镜、MgF2基底层、缓冲层、掺杂石墨烯层、样品池,利用石墨烯作为激发表面等离子体极化波的介质,样品池设置用供样品流入流出的出入口,流入样品池内的样品直接与掺杂石墨烯层接触,基台上设置有太赫兹发射器、太赫兹接收器,三棱镜一个侧面与MgF2基底层相连接,太赫兹发射器、太赫兹接收器分别位于三棱镜不与MgF2基底层相连接的两个侧面的旁侧,太赫兹接收器连接信号处理装置,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性强,大大提高了系统检测的实用性。
94 一种检测磺胺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免疫方法 CN201610892262.2 2016-10-13 CN106442427A 2017-02-22 潘明飞; 王晓骏; 王俊平; 刘冰; 王硕
发明涉及一种磺胺类药物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免疫传感器及工作方法,其主要技术要点是用胺基偶联磺胺包被原(磺胺-OVA)修饰到传感芯片表面,将磺胺类待测药物与抗体混合液流经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芯片表面,依据免疫抑制原理,实现对四种磺胺类药物(磺胺喹恶啉、磺胺氯哒嗪、磺胺甲恶唑和磺胺甲嗪)的分析检测。该发明将免疫检测高特异性与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的高灵敏、实时、快速的特点有效结合,检测过程简单、快速。所构建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免疫传感器具有检测准确度和灵敏度高、可重复使用且结果重现性好等优点,可用于奶、鸡蛋、鸡肉、牛肉、鱼肉等样品中四种磺胺类药物的分析检测。
95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超灵敏度听器 CN201410341327.5 2014-07-15 CN104165684B 2017-01-18 赵春柳; 王小明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超灵敏度听器,其特征包括激光光源,光隔离器,偏振控制器,2×1耦合器,单模传输光纤,侧边抛磨单模光纤,空气间隙,有金膜的类“喇叭”SPR传感器,全反射膜,光电探测器,数据采集卡(DAC)和PC机;所述空气间隙由侧边抛磨单模光纤和镀有金膜的类“喇叭”SPR传感器组成;所述侧边抛磨光纤、空气间隙和镀有金膜的类“喇叭”SPR传感器组成光纤振动传感头;外界环境振动作用于类“喇叭”SPR传感器的金膜,使之发生振动,空气间隙发现变化,使SPR谱的发生变化,通过检测特定波长处的强度,可以实现振动测量。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实用、低成本、超灵敏度、强度检测的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超灵敏度水听器。
96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芯片及应用该芯片的传感器 CN201210114149.3 2012-04-18 CN103376244B 2016-09-21 祁志美; 张喆; 逯丹凤; 柳倩
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芯片及应用该芯片的传感器。该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芯片,包括:承载件;敏感膜,形成于承载件的一表面,其材料为金合金。本发明采用金银合金敏感膜代替了以往广泛采用的纯金薄膜,其成本大大降低,灵敏度大幅提高。
97 长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及制备方法 CN201410775343.5 2014-12-15 CN104697961A 2015-06-10 褚立强; 王磊
发明公开了长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及制备方法。其传感器依次由棱镜、BK7玻璃、电介质层(氟薄膜)和金膜构成;金膜与待测液体直接接触,在度调制的模式下,检测长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灵敏度。传感器电介质材料首次采用等离子沉积法制备,该方法快速、操作简便、环保且可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以十七氟-1-癸烯为单体制备的氟碳薄膜折射指数约为1.38,与本体溶液折射率接近。可在金膜两侧耦合形成长程表面等离子波。该氟碳薄膜作为一种新型电介质材料,与玻璃基板及金膜有良好的粘附性,且化学稳定性很好。应用于长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中,相比传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其共振吸收峰的半峰宽更窄,灵敏度更高。
98 一种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及其制备与应用 CN201410762442.X 2014-12-11 CN104458659A 2015-03-25 丁世家; 丁小娟; 颜玉蓉; 程伟; 袁泰先; 李胜强; 张晔; 李丹丹
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miRNA-21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包括工作芯片,所述工作芯片为在裸金芯片上固定针对miRNA-21的捕获探针所得。应用本发明的传感器对miRNA-21进行检测,校准曲线做四参数拟合,回归方程为Y = (A1 - A2)/(1 + (X/X0)^P) + A2,A1 =-69.95 ± 7.34,A2 = 2890.50 ± 18.50,X0 = 5.27 ± 0.16,P = 0.47 ± 0.01,检测范围为0.01-1000 nM,相关系数为0.9978,最低检测限为0.009 nM。与现有技术比较,所述传感器无酶、免标记,能实时监测,并且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成本低、操作简便,检测周期短,适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等,有望成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传感器。
99 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传感检测系统 CN201410531657.0 2014-10-11 CN104237170A 2014-12-24 丁世家; 周钦; 颜玉蓉; 雷品华; 吴茳铃; 成全; 袁泰先; 王华; 向华
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传感检测系统,包括光源,光源发出的光线随后通过伽利略光线扩束器,将点光源发出的光线扩散成均匀的光束,光束然后依次通过偏振器、可变光栅,然后光线照射到流通池上的传感芯片表面,最后光线通过棱镜和芯片的反射,进入CCD成像系统然后通过电脑输出相应的传感曲线和实时成像结果。按照本发明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传感检测系统,表面等离子共振成像技术(SPRi)是集SPR技术、CCD成像与阵列化芯片于一体的新型免标记、高通量的光学传感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研究。
100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超灵敏度听器 CN201410341327.5 2014-07-15 CN104165684A 2014-11-26 赵春柳; 王小明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超灵敏度听器,其特征包括激光光源,光隔离器,偏振控制器,2×1耦合器,单模传输光纤,侧边抛磨单模光纤,空气间隙,有金膜的类“喇叭”SPR传感器,全反射膜,光电探测器,数据采集卡(DAC)和PC机;所述空气间隙由侧边抛磨单模光纤和镀有金膜的类“喇叭”SPR传感器组成;所述侧边抛磨光纤、空气间隙和镀有金膜的类“喇叭”SPR传感器组成光纤振动传感头;外界环境振动作用于类“喇叭”SPR传感器的金膜,使之发生振动,空气间隙发现变化,使SPR谱的发生变化,通过检测特定波长处的强度,可以实现振动测量。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实用、低成本、超灵敏度、强度检测的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超灵敏度水听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