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41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的四环素检测方法 CN201811533857.4 2018-12-14 CN109507151B 2021-08-31 刘霞; 高婉茹; 黄昭
发明涉及分子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的四环素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对四环素具有特异性吸附磁性分子印迹纳米粒子(MMIPs NPs)加入到待测样品溶液中,经震荡、静置后,利用外加磁场分离得到四环素MMIPs NPs;(2)将所述四环素MMIPs NPs利用缓冲液定容至所述待测样品溶液的初始体积后,将其直接注入经巯基乙胺修饰的SPR芯片表面,测得所述待测样品溶液中的四环素含量。该方法将MMIPs NPs与SPR技术相结合,有效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特异性和重现性好,回收率符合要求,操作简单、快速,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142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镊的微流混合器 CN202110300877.2 2021-03-22 CN113049493A 2021-06-29 江敏; 李小玲; 李嘉豪; 李敬飞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镊的微流混合器,包括设置在微流通道中的超表面转盘组,超表面转盘包括圆形金属薄层以及刻蚀在薄层上的镂空阵列,在激光激励的作用下,两个对称分布的镂空结构为电场最强的热点;用于推动液流混合的微球,被激光束缚在热点处;用于垂直发射单一波长线偏振入射光的单波长激光器,设置在微流通道底部下方,在超表面转盘上与镂空阵列形成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用于旋转入射光偏振方向的偏振旋转器,设置在单波长激光器与微流通道之间。本发明解决了微流控中液流混合不充分,样品受扰动等问题,本发明的结构简单可靠,设计精简,显著提高微流通道中液流的混合效率,具有切实的应用前景和广泛的实用价值。
143 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装置及方法 CN201811451684.1 2018-11-30 CN109297935B 2021-04-20 邵永红; 王雪亮; 曾佑君; 屈军乐
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装置及方法,用于对细胞的吸附及受激响应进行探测,解决了现有技术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方法的探测结果与细胞的实际情况之间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包括:细胞培养组件,用于培养细胞,并用于接收细胞生长及受到外界刺激的过程中产生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信号;设置在所述细胞培养组件一侧的第一光源提供件,用于为细胞提供光刺激;设置在所述细胞培养组件及所述第一光源提供件之间的光调控组件;设置在所述细胞培养组件远离所述光调控组件一侧的共振传感组件,用于根据所述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信号获取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图像;从而降低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方法的探测结果与细胞的实际情况之间的误差。
144 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纤传感器及检测方法 CN202010909018.9 2020-09-02 CN112014332A 2020-12-01 张辉; 刘源; 赵韦人; 何苗; 张嘉路
发明属于光纤传感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纤传感器及检测方法。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纤传感器包括光纤体及设置在所述光纤体端面上的金属膜,所述金属膜上包括按一定周期性排布的纳米复合结构单元阵列,所述纳米复合结构单元由圆盘和同心孔洞组成,所述圆盘设置在所述同心孔洞内,所述同心孔洞贯穿所述金属膜的端面。本发明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纤传感器将传感器探头插入至待测物中即可进行检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传感器提高了灵敏度和探测精度,光纤传感器结构简单,抗电磁干扰强,封装尺寸小,有着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145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探针式折射率传感器 CN201910629858.7 2019-07-12 CN110441258A 2019-11-12 施伟华; 范雨艳; 吴倩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探针式折射率传感器,包括光子晶体光纤,光子晶体光纤的一端与单模光纤连接,另一端上有反射层,光子晶体光纤镀有反射层的一端与待测样品接触;光子晶体光纤的外表面上镀有金属薄膜层;光子晶体光纤内设有若干空气孔,空气孔贯穿所述光子晶体光纤的两端面;空气孔在光子晶体光纤内呈正六边形周期排列,由光子晶体光纤的中心向外多层设置,中心平方向上的空气孔孔径小于其他空气孔孔径。利用在PCF的外表面上镀金属薄膜,利用SPR效应作为折射率传感机制,并通过减小中心水平方向上的气孔直径可保证该镀膜方式的传感器的性能。在PCF的外表面上镀金属薄膜银,也降低了制作工艺的难度。
146 一种基于波导耦合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 CN201910093815.1 2019-01-31 CN109827932A 2019-05-31 马佑桥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波导耦合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崭新传感芯片,涉及光学传感领域,尤其涉及表面等离子体传感领域。传感芯片包括基底,黏附薄膜层,两层金属薄膜层和位于两层金属薄膜层之间的介质波导层。相比传统表面等离子体芯片设计,所述传感芯片能够激发欧姆损耗相对较低的波导耦合表面等离子体模式,增加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峰的品质因子值,大大提高了检测分析的灵敏度,同时,通过控制介质波导层的厚度和折射率,可以调控波导耦合表面等离子体模式衰逝场的深度,拓展了对于不同大小生物分子的检测范围,因此,本芯片的设计具备很强的应用价值。
147 用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分析的阶梯式合并注入 CN201780053405.3 2017-08-30 CN109690291A 2019-04-26 H.伯林
一种用于产生SPR分析的校正曲线的数据的装置(60)和方法,其将多个不同浓度的溶剂或其它化合物提供给SPR芯片的参考表面和活性表面。浓度由两个(79,77)在线混合,一个连接到第一浓度的溶剂或其它化合物的来源(73),而另一个连接到第二个不同浓度的溶剂或化合物的来源(71)。两种不同浓度的溶剂或化合物的混合可以在流体混合器(75)中发生,并可通过调节泵(79,77)的相对速度改变离开流体混合器(75)的混合物中溶剂或化合物的浓度。在混合液体的注入过程中,可以调整溶剂或化合物混合物的浓度,以提供绘制溶剂校正曲线所需的不同浓度。
148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的四环素检测方法 CN201811533857.4 2018-12-14 CN109507151A 2019-03-22 刘霞; 高婉茹; 黄昭
发明涉及分子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的四环素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对四环素具有特异性吸附磁性分子印迹纳米粒子(MMIPs NPs)加入到待测样品溶液中,经震荡、静置后,利用外加磁场分离得到四环素MMIPs NPs;(2)将所述四环素MMIPs NPs利用缓冲液定容至所述待测样品溶液的初始体积后,将其直接注入经巯基乙胺修饰的SPR芯片表面,测得所述待测样品溶液中的四环素含量。该方法将MMIPs NPs与SPR技术相结合,有效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特异性和重现性好,回收率符合要求,操作简单、快速,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149 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装置及方法 CN201811451684.1 2018-11-30 CN109297935A 2019-02-01 邵永红; 王雪亮; 曾佑君; 屈军乐
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装置及方法,用于对细胞的吸附及受激响应进行探测,解决了现有技术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方法的探测结果与细胞的实际情况之间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包括:细胞培养组件,用于培养细胞,并用于接收细胞生长及受到外界刺激的过程中产生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信号;设置在所述细胞培养组件一侧的第一光源提供件,用于为细胞提供光刺激;设置在所述细胞培养组件及所述第一光源提供件之间的光调控组件;设置在所述细胞培养组件远离所述光调控组件一侧的共振传感组件,用于根据所述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信号获取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图像;从而降低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方法的探测结果与细胞的实际情况之间的误差。
150 便携式增强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 CN201611254028.3 2016-12-30 CN108267428A 2018-07-10 吴华南
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增强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属于重金属检测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GH-SPR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包括防,其中,所述传感器的防水模块通过适配器与外部激光光源相连,并通过连接端口与外部控制电路相连。本发明将ONP技术与GH-SPR传感器相结合,利用DNA链以及附加的AuNPs与传感器表面的结合或脱离产生比重金属离子本身更显著的SPR耦合效应。检测器结构简单易用,使用的DNA探针方法具有样品取样量小、不需标记和分离纯化、检测过程时间短等优点,且DNA芯片可重复使用,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151 局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汞探测系统和方法 CN201380011294.1 2013-01-10 CN104471378B 2017-09-29 杰伊·詹姆斯; 唐纳德·卢卡斯; 杰弗里·史考特·克罗斯比; 凯瑟琳·P·科什兰
提供一种包括具有汞传感器的流通池、光源光探测器的汞探测系统。汞传感器包括透明基质和在基质的表面上的例如金纳米粒子的汞吸收纳米粒子的亚单分子层。还提供使用汞传感器简单地确定是否存在汞的方法。本汞探测系统和方法发现在多种不同应用中使用,包括汞探测应用。
152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低成本分光成像系统 CN201610804598.9 2016-09-06 CN106442418A 2017-02-22 彭伟; 陈诗蒙; 刘强; 刘云
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低成本分光成像系统,属于光纤传感生化检测技术领域。利用低成本的光盘材料、发光LED、网络摄像头与光纤相结合,代替传统光纤光谱仪进行光谱探测功能。利用发光LED代替卤光灯光源,通过多模光纤进行光信号传输,利用光盘和网络摄像头代替光纤光谱仪,作为光信号的接收装置,通过USB线将网络摄像头与电脑相连,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该发明利用简单的光电器件即可代替昂贵的光学精密仪器进行生化样品检测。该发明无需抛光研磨,激光加工,化学腐蚀等手段,制作工艺简单,价格低廉,实现了低成本,方便快捷的生化样品检测分析。
153 一种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及其制备与应用 CN201410762442.X 2014-12-11 CN104458659B 2017-02-22 丁世家; 丁小娟; 颜玉蓉; 程伟; 袁泰先; 李胜强; 张晔; 李丹丹
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miRNA-21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包括工作芯片,所述工作芯片为在裸金芯片上固定针对miRNA-21的捕获探针所得。应用本发明的传感器对miRNA-21进行检测,校准曲线做四参数拟合,回归方程为Y=(A1-A2)/(1+(X/X0)^P)+A2,A1=-69.95±7.34,A2=2890.50±18.50,X0=5.27±0.16,P=0.47±0.01,检测范围为0.01-1000 nM,相关系数为0.9978,最低检测限为0.009 nM。与现有技术比较,所述传感器无酶、免标记,能实时监测,并且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成本低、操作简便,检测周期短,适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等,有望成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传感器。
154 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传感检测系统 CN201410531657.0 2014-10-11 CN104237170B 2017-01-18 丁世家; 周钦; 颜玉蓉; 雷品华; 吴茳铃; 成全; 袁泰先; 王华; 向华
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传感检测系统,包括光源,光源发出的光线随后通过伽利略光线扩束器,将点光源发出的光线扩散成均匀的光束,光束然后依次通过偏振器、可变光栅,然后光线照射到流通池上的传感芯片表面,最后光线通过棱镜和芯片的反射,进入CCD成像系统然后通过电脑输出相应的传感曲线和实时成像结果。按照本发明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传感检测系统,表面等离子共振成像技术SPRi)是集SPR技术、CCD成像与阵列化芯片于一体的新型免标记、高通量的光学传感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研究。
155 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光学显微镜 CN201510988310.3 2015-12-24 CN105628655A 2016-06-01 王毅; 胡永奇; 张庆文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光学显微镜,包括有沿着光路依次布置的激光发生器、入射调整组件、分束器、光学显微放大物镜和等离子共振传感芯片,还包括有图像传感器,所述的入射角调整组件包括有用于将入射光转换成p偏振光的偏振片,所述的激光发生器的入射光经过入射角调整组件、分束器、光学显微放大物镜并以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角(θ)入射到等离子共振传感芯片,在等离子共振传感芯片上激发等离子表面共振,等离子共振传感芯片上的反射光经过光学显微放大物镜、分束器并入射成像于图像传感器上。本发明的优点是分辨率高且无需荧光标记。
156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有机磷检测方法 CN201310255808.X 2013-06-25 CN103454253B 2016-04-06 李洁慧; 纪新明; 窦宏雁
发明涉及分析化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有机磷检测方法。本发明中,通过将有机磷样品液结合到键合了OPs-Ab的免疫传感芯片上,有机磷样品液中的OPs-Ag与OPs-Ab结合,在免疫传感芯片上形成样品膜;将可见光或红外光以预设的入射透过样品膜打在免疫传感芯片上,检测通过免疫传感芯片上的光子晶体结构反射回来的光,获得测量SPR图谱;将测量SPR图谱与基准SPR图谱进行比较,根据吸收峰是否有偏移,确定有机磷样品液中是否含有有机磷;根据吸收峰的位移量,确定有机磷的浓度。使得在基于SPR技术的有机磷检测中不用棱镜进行分光,不采用流通池进行进样,从而缩小仪器体积,实现仪器小型化。
157 一种检测花生过敏原的表面等离子共振 CN201510376281.5 2015-07-01 CN105044334A 2015-11-11 吴序栎; 刘志刚; 何伟逸; 李瑶
发明公开一种检测花生过敏原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法,具体通过分别制备抗花生Ara h1单克隆抗体和抗花生Ara h1多克隆抗体,然后通过偶联的方法将抗花生Ara h1单克隆抗体固定在检测芯片上,将不同浓度的花生Ara h1蛋白流经检测芯片,加入抗花生Ara h1多克隆抗体用于放大信号,从而达到快速高效检测花生主要过敏原蛋白的目的。本发明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高、检测快捷等特点,可成为花生过敏原检测的重要技术手段。
158 一种检测乳过敏原的表面等离子共振 CN201510376051.9 2015-07-01 CN104977276A 2015-10-14 吴序栎; 刘志刚; 李瑶; 冯玥
发明公开一种检测乳过敏原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法,具体通过分别制备抗牛乳β-乳球蛋白单克隆抗体和抗牛乳β-乳球蛋白多克隆抗体,然后通过偶联的方法将抗牛乳β-乳球蛋白单克隆抗体固定在检测芯片上,将不同浓度的牛乳β-乳球蛋白流经检测芯片,加入抗牛乳β-乳球蛋白多克隆抗体用于放大信号,从而达到快速高效检测牛乳β-乳球蛋白主要过敏原蛋白的目的。本发明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高、检测快捷等特点,可成为牛乳过敏原检测的重要技术手段。
159 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太赫兹传感器 CN201410637244.0 2014-11-13 CN104316498A 2015-01-28 王丰; 曹俊诚
发明提供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太赫兹传感器,所述太赫兹传感器至少包括:重掺杂半导体薄膜,包括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光波导耦合层,形成于所述重掺杂半导体薄膜的第一表面;传感片,形成于所述重掺杂半导体薄膜的第二表面,所述传感片置于样品通道中、与待测分子接触;太赫兹量子级联激光器,发射太赫兹光至所述光波导耦合层;太赫兹探测器,探测太赫兹光。本发明的激光器产生太赫兹激光在光波导耦合层和重掺杂半导体薄膜表面产生全反射,在界面产生消逝波,同时在重掺杂半导体薄膜和分子敏感膜之间产生表面等离子体波,通过调节入射光到共振度可使得消逝波和表面等离子体波形成共振。该传感器可实现生物大分子在太赫兹共振频段的探测。
160 一种表面等离子共振整流天线及其制备方法 CN201210002179.5 2012-01-05 CN102544182B 2014-07-16 陈福义; 刘建
一种表面等离子共振整流天线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整流天线为三层结构,下层为金属Ti,在金属Ti的一个表面化生成TiO2纳米管阵列层。在所述TiO2纳米管阵列层的表面通过光沉积有Cu纳米颗粒金属层。所述的Cu纳米颗粒金属层的微观表面形貌为纳米颗粒。本发明使用光沉积代替超高真空电子蒸发技术,使用廉价金属Cu代替贵金属Au制备了Ti/TiO2NT/Cu结构的整流天线,解决了目前金属层沉积技术成本、设备投入成本及贵金属价格成本高,不能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难题,有利于太阳能技术的绿色低成本发展。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