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专利分类库 / 作业;运输 / 飞行器;航空;宇宙航行 / 飞机;直升飞机 / 旋翼机;其特有的旋翼 / .整个旋翼相对机身的倾斜(翘翘板型结构入B64C27/43)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41 一种倾转旋翼飞机翼内传动结构 CN201710197611.3 2017-03-29 CN107097951A 2017-08-29 陈波; 吴琳; 奚卫宁; 樊贺阳
发明涉及航天器机械领域,提供了一种倾转旋翼飞机翼内传动结构,传动结构分两支,对称设置于机身两侧的机翼内部,每支传动结构均包括主体承力传动框架、传动单元;主体承力传动框架包括纤维横梁、固定框板、法兰;传动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T型换向器、T型换向器输出轴联轴器子单元、动力输出轴;动力输出轴和法兰通过轴承配合并固定;传动单元固定于所述主体承力传动框架中部;在垂直于所述碳纤维横梁轴线方向上,传动结构与机翼协同作用;在所述碳纤维横梁轴线方向上,传动结构与机翼互不限制。本发明采用发动机中置的方案,在保证机翼内传动的情况下,有效简化机翼结构,减轻机翼重量,提高倾转旋翼飞行器的有效商载。
42 一种基于变矢量结构的飞行器姿态悬停结构 CN201710177047.9 2017-03-22 CN107097946A 2017-08-29 潘佳义; 张玉玺; 潘联众; 石伟; 张作栋; 朱诣; 宋宇航
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变矢量结构的飞行器姿态悬停结构,主要由两个子机构组成,传动机构和转动机构,转动机构包括:纤维机臂、固定装置、法兰轴承、固定螺钉、紧螺钉、连接机构、无头螺丝;传动机构包括:中间连杆、第一传动齿轮机、锁紧螺钉、第二传动齿轮、锁紧螺母、圆盘形舵机臂。这两个机构相互配合,完成变矢量功能。本发明可以使多旋翼飞行器在飞行或悬停时保持身体平或倾斜任意度。本发明可以应用于探测,监控,样本采集,安防等各个领域。
43 一种高稳定性六旋翼飞行器 CN201710231313.1 2017-04-11 CN106904270A 2017-06-30 刘东兴; 刘文娟; 焦明程; 张浩; 杨忠诚; 王远航; 苗忠杰; 王楚涵; 闵杰; 张强; 李佳儒
发明属于无人驾驶机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稳定性六旋翼飞行器,包括正六边形的中心板,该中心板包括上中心板与下中心板,设置有六个副翼通过副翼主杆连接在上中心板与下中心板之间正六边形的六个位置,副翼主杆为三段弯折结构,副翼端部配有螺旋桨,副翼主杆连接螺旋桨的杆段高于副翼主杆连接中心板的杆段,螺旋桨在转动后,产生的推动气流向中心板外侧。该飞行器通过吸收螺旋桨振动、调节旋翼角度、封闭舱体等方法,提高无人机飞行的稳定性,使其顺利完成航拍、监测等任务,拍摄清晰画面。
44 具有可提供升或推进力的抗扭矩尾翼的旋翼飞行器 CN201410858334.2 2014-12-17 CN104743111B 2017-04-12 P·普鲁多姆-拉克洛斯; O·比斯图尔
一种具有抗扭矩尾翼(3)的旋翼飞行器,尾翼具有方向保持不变的驱动轴线(6)和设置在尾桁一侧的旋翼盘。用于控制尾翼桨叶的控制机构(14)包括旋转控制板(27),其啮合到桨叶上且通过沿着驱动轴线(6)延伸的控制杆(21)是可运动。控制板设置在固定安装平面(PM)上并为桨叶节距提供固定周期变化。转动控制杆(21)改变桨叶的节距周期变化的方式,控制杆的转动可改变用来提供对旋翼飞行器升的贡献和用来提供对旋翼飞行器推力的贡献的方式,该操作取决于控制板(27)在其安装平面(PM)内的度方向。
45 一种垂直起降倾转旋翼固定翼飞机 CN201610644615.7 2016-08-08 CN106143898A 2016-11-23 何杨; 崔艳鸿; 周烈
发明涉及一种垂直起降倾转旋翼固定翼飞机,包括机身及安装在机身上的机翼和机尾:机身左右两侧设有俯仰倾转动装置;机身底部设有前起落架和主起落架;机身上部设有设备舱盖,设备舱内部设有航空遥测相机;机身上部设有控制舱舱盖,控制舱内设有控制装置;机身后部设有反扭平衡动力装置;机翼安装在机身两侧,机翼上设有机翼面;机尾通过尾撑杆连接机身,机尾包括平尾、俯仰舵面、垂尾和偏航舵面。本发明的优点体现在:可以达到飞机使用同一套动力系统进行垂直起降倾转平飞,使无人机起飞、降落不受场地要求,更加节省结构重量,飞机更加平稳飞行,飞行时间更长,操作更加简单,飞行过程更加智能。
46 多旋翼飞行体 CN201480070425.8 2014-12-22 CN106132825A 2016-11-16 李尚泫
发明提供一种多旋翼飞行体,包括:本体;多个旋翼单元,分别具备螺旋桨,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螺旋桨的动部;以及转向单元,具备:连接构件,用于相互连接所述多个旋翼单元;以及制动器,设置于所述本体,驱动所述连接构件使所述多个旋翼单元相对于所述本体同时倾斜相同的度。
47 多旋翼式无人飞行体 CN201610301488.0 2016-05-09 CN106114851A 2016-11-16 崔泳哲; 安孝晟; 姜圣模; 李秉勋; 孙智焕; 高贵翰
发明实施例为一种多旋翼式无人飞行体,搭载有电池,按照控制多个螺旋桨旋转的控制模块的命令飞行,且包括:主体部,包括电池模块和控制模块;多个框架,与所述主体部侧面结合并延伸形成;第一电机,与所述框架的一端结合;及驱动部,与所述第一电机结合,其中,所述驱动部包括:以陀螺仪形式结合的圆形旋转架和固定架;支撑在所述旋转架中心部上的第二电机;及与所述第二电机结合的螺旋桨,根据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的旋转而借助所述螺旋桨的旋转所产生的推方向可变。因此,可以使对飞行体能够产生推力的螺旋桨的位置在三维空间中的所有方向旋转,因此,即使发生乱流也可以使四旋翼稳定飞行。
48 可隐藏于机翼的倾转机构 CN201610550104.9 2016-07-13 CN106005395A 2016-10-12 张代兵; 张纪阳; 向绍华; 吕飞; 沈林成; 方强; 胡天江; 胡豆; 肖乃经; 习业勋; 李腾祥; 赵树龙; 安臣; 潘崇煜; 陈超
一种可隐藏于机翼的倾转机构,所述倾转机构设置在机翼上,所述机翼内预留有一个能够容纳倾转机构的回收空间,所述倾转机构包括机、倾转座、电机以及折叠桨,电机以及折叠桨固定在倾转座上,所述舵机与倾转座之间通过连杆机构连接。该机构可以作为无人倾转旋翼飞机的旋翼倾转机构使用,其能够使飞机稳定实现多旋翼和固定翼之间的转化,减少了前飞时的阻,提高了推进的效率。
49 一种可变后掠翼载人飞行器 CN201610449673.4 2016-06-21 CN105947177A 2016-09-21 不公告发明人
发明公开一种可变后掠翼载人飞行器,包括固定Y形架和活动Y形架、两个Y形架调整电动推杆等,固定Y形架和活动Y形架均设置有两个支架;活动Y形架滑动安装在固定Y形架上;两个Y形架调整电动推杆的壳体分别安装在固定Y形架两侧;两个后掠翼分别铰接安装在固定Y形架两侧,两个后掠翼调整电动推杆的壳体分别铰接安装在固定Y形架两侧,两个后掠翼调整电动推杆的活塞杆的端部铰接安装在两个后掠翼上;四个伸缩杆分别滑动安装在四个支架上的滑孔中。本发明通过设置有磁控制的捕鼠瓶,实现了无动力、自动捕鼠的目的;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50 具有推线可变装置的无人机 CN201610303118.0 2016-05-10 CN105905286A 2016-08-31 姜顺天
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推线可变装置的无人机,属一种民用无人机,包括机身,机身上设有多个机架,机架上都设有螺旋桨,每个机架上均安装有多个固定杆,多个固定杆的端部上安装有桨保护圈,桨保护圈置于螺旋桨的外部;螺旋桨均通过推力线可变装置安装在各自的机架上;通过在机架上增设置于螺旋桨外部的桨保护圈,可尽可能的避免无人机飞行过程中外来物干扰螺旋桨的转动,并且通过在螺旋桨动力电机与机架之间增设推力线可变装置,有效提升了无人机飞行时的稳定性以及发射器发射时产生的后坐力;同时本发明的结构简单,可通过控制端对无人机飞行的速度、高度、位置台发射装置的状态进行控制,解决各行业中用途设备的兼容性问题,应用范围广阔。
51 一种可变倾桨多自由度敏捷飞行旋翼无人机 CN201610143617.8 2016-03-14 CN105775114A 2016-07-20 段海滨; 周子为; 李沛
发明一种可变倾桨多自由度敏捷飞行旋翼无人机,包括机身、四个旋翼杆、四组倾转旋翼系统、电池以及飞行控制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下:机身位于飞行器的中央,机身周围有四个均匀分布的凹槽,四个旋翼杆分别插入凹槽内并用柱固定连接,四组倾转旋翼系统分别安装在四个旋翼杆上,飞行控制器固定在机身正上方,电池固定在机身正下方。在普通任务下可以当作普通四旋翼使用,在特殊任务下,如空间狭小等问题,要求平飞,则切换成另一种模式。这种特殊状况,通过第一机系统与第二舵机系统实现螺旋桨俯仰以及滚转方向上的运动,通过增加自由度提高控制的敏捷性与机动性,并使无人机能够实现任意轨迹追踪,为无人机执行高难度任务打下基础
52 一种动结构的倾转定翼上无人机 CN201610113726.5 2016-02-29 CN105667783A 2016-06-15 张永宏; 邓云霏; 刘云平; 钱琛; 董天天
发明涉及一种动结构的倾转定翼上无人机,包括机身,机身前部转动连接前机翼,机身后部两侧对称连接两个后机翼,所述前机翼两端和每个后机翼外端上均设有电机,每个电机上端连接螺旋桨,所述机身前端下部和每个后机翼下端均设有浮漂,所述机身后端上连接机尾,本发明解决了目前倾转翼无人机从空中到水面上的悬停的难关和续航能力短的问题,既能快速水面航行又能垂直降落,实现了无人机可以在水面长期驻留和满足更远水域作业。
53 一种无人运输机 CN201610196866.3 2016-03-31 CN105620736A 2016-06-01 刘东兴; 刘文娟; 丛培贤; 王楠; 丁雷; 王春宇; 马识程; 薛丽敏; 寿增; 闵杰
发明涉及无人机领域,具体地来讲为一种无人运输机。气流中心导板、对称设置在气流中心导板上的八个副翼、以及设置在气流中心导板下侧的折叠起落架以及升降器,其中,气流中心导板,包括上下层结构,中间具有一定距离的气流导出板与气流导入板,气流导出板与气流导入板之间四周密封设置成腔体结构,所述气流导入板为平面结构,所述气流导出板为凹面结构,在气流导入板上设置有多个导入孔,在所述气流导出板上设置多个导出孔,所述导出孔与导入孔位置不对应,导出孔设置在两个相邻的副翼之间气流导出板上,所述导出孔为斜体结构,导出孔接近气流导出板中心的边的下沿设置具有一面向腔体内的坡度。在飞行的过程中,能够提高电机的工作效率,并能够提高运输机的飞行的稳定性
54 一种构造飞行器的动系统及飞行器 CN201610016311.6 2016-01-11 CN105438461A 2016-03-30 李吉; 刘良存; 杜定钟; 彭智川; 曾双友
发明提供了一种构造飞行器的动系统及飞行器,属于飞行器领域,该动力系统包括旋翼机构,旋翼机构包括可转动的旋转轴和螺旋桨,旋转轴与旋转控制机构连接,旋转控制机构包括控制装置和传动机构,控制装置与旋转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螺旋桨与驱动装置转动连接,驱动装置与旋转轴固定连接。该动力系统能够构造兼顾垂直起降、空中悬停、飞行速度快、飞行时间长的飞行器。
55 救生运载工具 CN201180034239.5 2011-06-07 CN103003148B 2015-06-17 扬-埃弗特·林德马克; 尤哈尼·尼尼瓦拉
发明涉及一种救生运载工具(10),该救生运载工具(10)设计成中空的本体,该本体为沿着竖直轴线(16)基本上扁平的球体或圆盘的形式,所述球体或圆盘在平面(15)中呈现最大宽度,并且由上部(11)和下部(13)组成的所述本体限定内部乘客舱室(25),其中,所述本体包括:稳定装置(12),所述稳定装置(12)在所述运载工具处于水中时稳定所述运载工具;伸缩装置(40);稳定器件(14),所述稳定器件(14)设置在所述下部处,并且所述稳定器件能够通过致动所述伸缩装置(40)从所述下部沿竖直方向向下移位。为了使所述运载工具能够不仅在陆地上行进而且在水中行进,所述运载工具包括:第一旋转件(52)和第二旋转件(17)、具有相关联的变速器(54)的达(55)、一对推进单元(60)和稳定翼(65)。
56 一种陆飞行汽车 CN201310714318.1 2013-12-20 CN103692873A 2014-04-02 胡新如
发明提供一种陆飞行汽车,包括壳体,底盘,下船身,车轮传动系统操作系统,设置在壳体顶部的上机翼和旋翼,固定在机身重心处的承载框上,在壳体、底盘、下船身的结合处设置有边条翼,水平翼包含安定面和升降,分别设置在机身的前、后端,双垂直尾翼设置在机身后端两侧,其根部与边条翼固定连接,汽车发动机设置在底盘前面,通过传动系统连接到车轮和推进器,水舵和推进器设置在机身后的底盘下部,航空发动机设置在机身后端,通过传动系统连接到旋翼,操作系统含有液压硬式机械操作系统和准主动控制系统。本发明集成现有的汽车、船舶飞行器的共性技术,解决了差异性技术,实现在不同介质中行进。
57 用于飞行器的自动旋翼系统 CN201310415236.7 2008-11-06 CN103507951A 2014-01-15 G·拉丁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飞行器的旋翼系统,该旋翼系统包括具有驱动部分(2)的旋翼(1),该驱动部分安装成绕旋转轴线(8)旋转并支承至少一个旋翼叶片(3)的近端(9)。该旋翼系统包括用于向旋转结构(7)提供增压的排气的喷射涡轮(4),该喷射涡轮具有至少一个喷管出口(6)和至少一个喷流导管(5),该喷流导管用于将增压的排气从涡轮(4)传输到喷管出口(6),以通过经由喷管出口(6)排出增压的排气而导致旋转结构(7)的旋转。此外,只有旋转结构(7)包括喷流导管(5)和喷管出口(6),旋翼叶片(3)不包括喷流导管(5)和喷管出口(6)。
58 安全仪器系统 CN201080070916.4 2010-12-22 CN103270390A 2013-08-28 J·M·麦科洛; E·奥尔西滕; N·莱帕斯
安全系统设置为在飞行器内提供动力信息。该动力安全系统包括具有均位于显示器上的所需动力指示器和可用动力指示器的动力安全仪器。所需动力指示器和可用动力指示器的位置表示执行盘旋飞行操作的可用动力和所需动力。动力安全系统可以在飞行计划模式或当前飞行模式运行。该动力安全系统使用至少一个传感器去测量对所需动力和可用动力有影响的变量。
59 用于直升飞机的驱动系统 CN201180024760.0 2011-05-19 CN102933459A 2013-02-13 让·博蒂; 约翰内斯·施图尔贝格尔; 彼特·延克; 格奥尔格·尼斯尔; 瓦伦丁·克勒佩尔
直升飞机的旋翼直接与高转矩电动机连接并且由其驱动。能量产生装置和旋翼驱动器是彼此分开的。主旋翼的高转矩机铰接地支承在舱顶上,使得所述高转矩机能够随主旋翼一起翻转。
60 具有可变迎机翼的旋翼飞行器 CN200980104691.7 2009-02-11 CN101939219A 2011-01-05 达德利·E·史密斯; 沃尔特·C·乔伊纳; 丹尼尔·B·罗伯逊; 戴维·J·鲁道尔夫; 珍妮弗·D·兰格斯顿
一种并排双旋翼复合旋翼飞行器具有机身和相对于所述机身枢转的可变迎机翼组件。所述飞行器还具有起落架组件和尾翅组件。所述可变迎角机翼组件枢转连接到所述机身,并包括机翼构件;固定安装到所述机翼构件或者所述旋翼飞行器其他部位的引擎;和相对于所述机翼构件以固定角度连接的主轴。然后,引擎还可以位于所述旋翼飞行器的机身附近或者其他部位。所述可变迎角机翼组件能围绕枢转轴枢转,从而允许所述主轴取向到至少盘旋主轴位置和向前飞行主轴位置。在所述主轴处于向前飞行主轴位置时,所述旋翼提供额外的向前推进,而所述机翼提供额外的升力。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