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1 用于振动声学阻尼的粘弹性塑料夹层和包含这种夹层的玻璃制品 CN201480002528.0 2014-11-25 CN104822526A 2015-08-05 C.帕扬; D.福尼耶
发明涉及一种粘弹性塑料夹层,其旨在并入两个玻璃板之间以形成具有振动声学阻尼特性的叠层玻璃制品,所述夹层包含由具有振动声学阻尼特性的粘弹性塑料制成的至少一个层(3),并且使所述夹层至少在其表面的一部分上以本体着色,所述夹层使得通过根据ISO 16940标准在20℃下测量机械阻抗(MIM)来确定的叠层玻璃格条的第二共振模态的共振频率f2在760Hz与1000Hz之间,且通过MIM在相同条件下确定的相同格条的第二共振模态的损耗因数η2大于或等于0.25,所述叠层玻璃格条由其间并入所述夹层的各2.1mm厚的两个玻璃板构成,具有25mm×300mm的表面积。本发明允许玻璃板的厚度降低,而不使振动声学阻尼特性退化,且同时为车辆内部的人员提供隐私性或保护车辆的驾驶员不因阳光而晕眩。
22 车辆用夹层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CN201280063621.3 2012-12-13 CN104010984A 2014-08-27 井上邦晃
一种在周缘部具有研磨部的,在两玻璃板之间夹入了中间膜而成的车辆用夹层玻璃,在上述两块玻璃板的外周缘重叠时,构成为上述中间膜的端面比上述两块玻璃板的研磨部靠内侧,在上述两块玻璃板中的一块玻璃板的外周缘比另一块玻璃板的外周缘靠内侧时,构成为上述中间膜的端面比上述两块玻璃板中的更靠内侧的玻璃板的研磨部还靠内侧。在将该夹层玻璃安装于车体时,在夹层玻璃的周缘部未用嵌条覆盖的情况下,入射到该周缘部的光不会发生漫反射。
23 用于汽车的复合窗玻璃和具有这种复合窗玻璃的汽车 CN201380003367.2 2013-06-12 CN103889713A 2014-06-25 T·冈森; M·纽戴克尔; D·普法勒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复合窗玻璃(10),尤其是前窗玻璃,具有借助薄膜(16)相互粘接的第一片材(12)和第二片材(14),其中,在薄膜(16)上设有带至少一个缺口(20)的红外线反射层(18),在该缺口内部在两个片材(12、14)之间布置有发射机应答器(22)。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按照权利要求所述的复合窗玻璃(10)的汽车。
24 安装固定窗户的方法及固定窗户 CN02804152.6 2002-01-24 CN1489530A 2004-04-14 柏约恩·斯文丁; 尤夫·维尔兹
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安装固定窗户的方法以及一种固定窗户。本发明适合于—但并不仅限用于—车辆的窗户,尤其是客车的窗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安装固定窗户的方法的解决方案及一种固定窗户,尤其是该固定窗户与车身对齐,这样不会存在或湿气渗漏的问题且易于操作。本发明包括用粘胶将窗户的边缘粘合到车辆壁的开口的边缘上。由于结合处的位置,粘胶可同时用作橡胶密封剂、胶粘结合以及到内部的连接。
25 可用于汽车玻璃的触摸型调光玻璃 CN201710366061.3 2017-05-23 CN107132677A 2017-09-05 严全焕
发明公开了可用于汽车玻璃的触摸型调光玻璃,包括设置在汽车车窗上的调光玻璃本体,所述调光玻璃本体连接有用于控制断电与通电的控制器,所述车窗上设有红外感应器和人脸识别装置,红外感应器和人脸识别装置通过微处理器均与控制器相连;所述调光玻璃本体为双层结构,每层玻璃本体均包括液晶调光膜以及设置在液晶调光膜两侧的透明玻璃,两层玻璃本体之间间隔形成密闭层,所述密封层内呈真空状态。本发明的调光玻璃,能够通过红外感应与人脸识别装置来识别靠近车窗的人的身份,从而控制调光玻璃的状态,这样可以防止外人对车内的情况进行窥视。
26 车辆车顶 CN201380032486.0 2013-06-12 CN104395072B 2017-06-27 D·勒格兰德; M·迈耶斯
发明涉及一种叠层式玻璃天窗,该天窗具有可变透光率并且提供了就温度而言的改善的舒适性,该天窗包括:两个玻璃片板,即一个外部玻璃片板和一个内部玻璃片板,这些玻璃片板通过多个中间热塑性塑料片板而相联;用于控制透光率的一个悬浮颗粒器件(SPD)膜组件,该组件被结合在这两个玻璃片板之间的叠层体中;以及被安排在位置4的具有多个低发射率层的一个系统。
27 一种太阳能车窗 CN201710008950.2 2017-01-06 CN106784094A 2017-05-31 张津; 汤叶华; 施成军; 孟晓华
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能车窗,包括车窗框和车窗,所述车窗为双层玻璃,两层形状大小一致,且相对设置,依次为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所述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相对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片,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与内层玻璃之间设置有EVA粘结层,所述车窗两侧均设置有金属电极和金属连接器,且车窗两侧设置有散热装置。本发明中的车窗可以通过太阳能电池板与金属电极接触式发电,在车窗下降时也可以发电,保证了供电的持续性,且车窗与原本车窗大小一致,不影响美观且安全系数高。另外增设散热装置,可以对车窗进行散热和除雾,有效提高了太阳能车窗的使用舒适度。
28 用于车辆的侧窗、具有其的车辆及适用于其的玻璃板 CN201510712658.X 2015-10-28 CN106627055A 2017-05-10 罗伯特·詹特思
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车辆的侧窗、具有这种侧窗的车辆及适用于这种侧窗的玻璃板。侧窗至少包括第一玻璃层,其中,第一玻璃层包括:第一透明区域,其具有第一透明度,使得车辆的使用者能够通过第一透明区域观察车辆的外部后视镜;第一半透明区域,其具有低于第一透明度的第二透明度;以及第一过渡区域,其在第一透明区域和第一半透明区域之间,且第一过渡区域的透明度从第一透明区域侧处的第一透明度逐渐变化到第一半透明区域侧处的第二透明度。根据本发明,可保证车辆的使用者的安全和隐私。
29 一种司机窗 CN201610437684.0 2016-06-20 CN106114152A 2016-11-16 朱瑞扩
发明公开了一种司机窗,包括遮光布存放滚轮和司机窗本体,所述司机窗本体的后方安装有第一化玻璃,且第一钢化玻璃的前方安装有第二钢化玻璃,所述第一钢化玻璃和第二钢化玻璃之间设置有分割层,所述分割层的下方安装有加热装置,所述遮光布存放滚轮固定安装在分割层的上方,所述遮光布存放滚轮的外表侧设置有遮光布,所述连通管的下方设置有进气口,本发明:首先在窗子的内部设置有夹层,且夹层中设置有遮光布,该司机窗使用时,可以通过夹层中的遮光布抵挡强烈的光照,其次在夹层的底部设置有加热装置,在寒冷的冬季,加热装置加热夹层中的空气,使得该窗子的内部温度保持一致。
30 夹层玻璃 CN201580008414.1 2015-02-13 CN105980325A 2016-09-28 神吉哲; 浅井贵弘; 小川永史; 朝冈尚志
发明的夹层玻璃具备:外侧玻璃板;与上述外侧玻璃板相对配置、厚度小于上述外侧玻璃板的内侧玻璃板;和夹置在上述外侧玻璃板与内侧玻璃板之间的中间膜,上述夹层玻璃的波长为850~950nm的光的透射率为30~80%,上述外侧玻璃板的厚度为1.8~2.3mm,上述内侧玻璃板的厚度为0.6~2.0mm,上述中间膜由至少包括芯层的多层构成,上述芯层的杨氏模量频率100Hz、温度20℃时为1~20MPa,低于其他的上述层的杨氏模量。
31 照明玻璃窗面板 CN201380009078.3 2013-02-08 CN104093598B 2016-08-31 J-P.米莱; M.贝拉尔; F.皮鲁; C.克莱奥; A.韦拉特-德巴约尔; P.博埃勒
发明涉及一种照明玻璃窗单元,优选地为照明车辆玻璃窗单元,包括:第一板(1),具有第一主面(11)、第二主面(12)和边缘面(13);第二板(2),具有第一主面(21)、第二主面(22)和边缘面(23);叠层中间层(5),具有小于每玻璃板的范围,并从而在第一板(1)的第二主面(12)的边缘和第二板(2)的第一主面(21)的边缘之间限定沟槽状空间(8);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LED)条(4),包括印刷电路板(PCB)(41)和多个LED(42),定位成使得LED的发光面(31)面向第一板(1)的边缘面(13);以及由不透明聚合物制成的封装元件(4),其至少封装所述第二板(2)的边缘面(23)和LED条(4),其特征在于,PCB(41)通过多个间隔件(6)承靠第二玻璃板(2)的第一主面(21),且所述空间(8)由所述封装元件(4)的不透明聚合物填充。本发明也涉及用于制造此类玻璃窗单元的方法。
32 自清洁纳米玻璃 CN201610180052.0 2016-03-25 CN105712636A 2016-06-29 尹伟
发明提供的一种自清洁纳米玻璃,将纳米自洁复合膜应用于车用玻璃上,所述的纳米自洁复合膜涂覆于玻璃本体上,纳米复合膜具有自清洁功能,使玻璃表面长久保持亲性,达到自清洁的目的;两片平面玻璃之间设置有密封夹层有效的减少了空气的对流传热,节能效果好。
33 一种可发光的夹层玻璃 CN201510873843.7 2015-12-03 CN105501032A 2016-04-20 李凌云; 周忠华; 郑国新; 林军; 傅恒毅; 毛祚水; 陈龙英
发明属于发光玻璃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可发光的车辆天窗夹层玻璃,包括外层玻璃、内层玻璃和聚合物中间层,其特征在于:聚合物中间层的内部设有光导纤维束,光导纤维芯的首端设有入射孔,光导纤维芯的尾端或躯干设有出射孔;当光导纤维芯的尾端设有出射孔时,光导纤维芯的尾端位于镂空油墨区在聚合物中间层的投影区域内;当光导纤维芯的躯干设有出射孔时,光导纤维芯的尾端位于油墨图案的遮蔽区域内,光导纤维芯从聚合物中间层的侧面向油墨图案的内部延伸,并穿过至少一个镂空油墨区的投影区域。优点在于:结构简单紧凑,发光效果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34 用于振动声学阻尼的粘弹性塑料夹层和包含这种夹层的玻璃制品 CN201480002529.5 2014-11-25 CN104812577A 2015-07-29 C.帕扬; D.福尼耶
发明涉及一种粘弹性塑料夹层,其旨在并入两个玻璃板之间以形成具有振动声学阻尼特性的叠层玻璃制品,所述夹层包含由具有振动声学阻尼特性的粘弹性塑料制成的至少一个层(3),并且夹层包含具有红外辐射屏蔽功能的颗粒,夹层使得通过根据ISO 16940标准在20℃下测量机械阻抗(MIM)来确定的叠层玻璃格条的第二共振模态的共振频率f2在760Hz与1000Hz之间,且通过MIM在相同条件下确定的相同格条的第二共振模态的损耗因数η2大于或等于0.25,所述叠层玻璃格条由其间并入夹层的各2.1mm厚的两个玻璃板构成,具有25mm×300mm的表面积。本发明允许玻璃板的厚度降低,而不使振动声学阻尼特性退化,且同时提供对日照的控制。
35 具高频率透射特性的片材 CN201380053849.9 2013-09-27 CN104703794A 2015-06-10 N.鲁斯莱; S.德罗斯特; M.贝姆克; B.施特林
发明涉及一种片材(10),至少包括:至少一片具一外侧(III)和一内侧(IV)的第一片材(1.1),至少一个布置在第一片材(1.1)外侧(III)和/或内侧(IV)上的透明导电涂层(3),以及至少一个带至少一个外部脱层结构(4.1)和一个内部脱层结构(4.2)的范围(9),其中透明导电涂层(3)位于外部脱层结构(4.1)和内部脱层结构(4.2)之间以及内部脱层结构以内(4.2)。
36 具有遮光件的窗 CN201380047945.2 2013-06-26 CN104661843A 2015-05-27 D·J·斯奈德; N·B·沃伦
一种窗组件,包括外窗板、内窗板、设置在内窗板的内表面上的导电层、间隔元件和设置在由间隔元件在内窗板与外窗板之间形成的玻璃板间空腔内的辊式遮光件。辊式遮光件具有沿着间隔元件的周边部分固定地附接于锚定止挡上的一端。在辊式遮光件与导电层之间设置介电层。辊式遮光件可电地展开以在收卷的透光状态与至少部分地展开的弱光状态之间收卷和展开。辊式遮光件可通过将电压施加到透明的导电层上来电力地操作并且可通过将电压施加到锚定止挡上来将辊式遮光件从收卷的透光状态展开至至少部分地展开的弱光状态。
37 车辆车顶 CN201380032486.0 2013-06-12 CN104395072A 2015-03-04 D·勒格兰德; M·迈耶斯
发明涉及一种叠层式玻璃天窗,该天窗具有可变透光率并且提供了就温度而言的改善的舒适性,该天窗包括:两个玻璃片板,即一个外部玻璃片板和一个内部玻璃片板,这些玻璃片板通过多个中间热塑性塑料片板而相联;用于控制透光率的一个悬浮颗粒器件(SPD)膜组件,该组件被结合在这两个玻璃片板之间的叠层体中;以及被安排在位置4的具有多个低发射率层的一个系统。
38 叠层玻璃窗的制造 CN201280042269.5 2012-10-12 CN103764390A 2014-04-30 S.贝拉尔; A.埃尼翁; P.弗勒堡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叠层玻璃窗的方法,叠层玻璃窗包括至少两玻璃衬底和布置在衬底之间由聚合物材料制成的至少一个中间层,该方法包括弯曲衬底,衬底的受控冷却,玻璃衬底和中间层的组装,其特征在于,其以如下顺序包括如下步骤:弯曲衬底,衬底的受控冷却,形成包括衬底和中间层的叠层组件,穿过叠层组件的整个厚度沿在叠层组件的其中一个主面上的线切割叠层组件,受控冷却包括总体受控的冷却和包含切割线的区域的局部受控的冷却,局部受控的冷却快于总体受控的冷却。
39 安装固定窗户的方法及固定窗户 CN02804152.6 2002-01-24 CN1284683C 2006-11-15 柏约恩·斯文丁; 尤夫·维尔兹
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安装固定窗户的方法以及一种固定窗户。本发明适合于—但并不仅限用于-车辆的窗户,尤其是客车的窗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安装固定窗户的方法及一种固定窗户的解决方案,具体来说,该固定窗户与车身齐平,这样不会存在或湿气渗漏的问题且易于操作。本发明涉及用胶粘剂将窗户的边缘胶粘到车身壁的开口的边缘上。由于接合处的位置,胶粘剂可同时用作橡胶密封剂、胶粘接合剂以及到内部的连接装置。
40 特别是路车辆的带一滑板的车窗玻璃的解装置 CN96107658.5 1996-06-14 CN1139634A 1997-01-08 U·布列德; A·布雷费尔德; J·菲布兰兹; G·科德尔; J·克拉夫特; P·莱尼格; J·P·莱马
发明涉及一种特别适用于路车辆的、通过一个异形密封件(2)紧贴在框形件(3)上的车窗玻璃(1)的解装置,其中车窗玻璃(1)通过一个固件固定在框形件(3)上并设置一个解锁件,在操作时该解锁件松开紧固件与框形件(3)的连接。为了无破坏和可靠的解锁,提出用一滑板(4)作解锁件,并在滑板(4)的锁紧位置上紧固件锁紧,而在脱离位置上,则紧固件松开。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