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01 片保持体及其制造方法 CN99102471.0 1999-03-02 CN1163955C 2004-08-25 汤盐泰久; 仲田博彦; 夏原益宏
一种层叠多个氮化陶瓷衬底与高熔点金属层和粘附层而获得片保持体及其制造方法,该氮化铝陶瓷衬底包括3a族元素化合物,剩余部分为氮化铝(AlN),3a族元素占重量的0.01到1%。其中AlN晶体的平均颗粒大小为从2到5μm。材料粉末混合,模制,在非化气氛下1600到2000℃下焙烧,形成衬底,而后层叠多个衬底,其间插入高熔点金属层和粘附层,在上述气氛中1500到1700℃下焙烧层叠体以及修整,制成保持体。
102 挠性高纯度膨胀石墨片及制造及采用该片的石墨坩埚衬垫 CN03143834.2 2003-06-17 CN1480394A 2004-03-10 广濑芳明; 井元秀纪
发明提供具有挠性和高纯度的膨胀石墨片。具有挠性的高纯度膨胀石墨片,其特征在于,其杂质含量为10ppm以下,且作为试样的10×100mm的高纯度膨胀石墨片的前端装有50g的锤,用直径6mm的弯曲体弯折该试样,将该可弯折的次数作为挠性,该挠性测定试验测得的挠性为10次以上。
103 烧结炉、制造烧结物的方法和烧结物 CN01811729.5 2001-01-31 CN1438975A 2003-08-27 佐藤元泰; 高山定次; 水野正敏; 尾畑成造; 岛田忠; 平井敏夫
一种用于烧结由陶瓷、细陶瓷材料等形成的待烧结物以便生产烧结物的烧结炉及其方法。绝缘壁(28)和内壳(25)形成用于烧结待烧结物(10)的烧结室(16)。在内壳(25)和待烧结物(10)之间保持热平衡,并且待烧结物(10)完全假绝热地隔绝,以便实现更加均匀和能量消耗更小的烧结。绝缘壁(28)的厚度从入口(20)向出口(21)逐渐增加。通过一个设置在烧结炉中的滑架,在烧结室(16)中从入口(20)向出口(21)进给待烧结物(10)。从而,可以在一个烧结炉中容易地形成对应于多个工序的温度分布,以便在该炉子中连续地烧结待烧结物(10)。
104 陶瓷叠层及其制造方法 CN03103113.7 2003-01-28 CN1436032A 2003-08-13 吉川秀树; 梅本卓史; 藏本庆一; 平野均
为了不影响线路图案(12A-12C)和(14A-14C),在绝缘陶瓷层(11A-11C)和磁性陶瓷层(13A-13C)间形成了金属醇盐溶液薄膜。接着,绝缘陶瓷层(11A-11C)和磁性陶瓷层(13A-13C)被堆叠并在大约200-400℃的温度下进行加热处理。所述热处理导致了金属醇盐溶液的溶胶—凝胶反应,由此产生中间层(15)。通过中间层(15),相邻的陶瓷层彼此接合。因为,陶瓷层利用在大约200-400℃低温下进行的溶胶—凝胶反应而彼此接合,陶瓷层间的热收缩系数的差异所导致的陶瓷叠层的变形得到了抑制。由此提供一种没有弯曲和剥离的陶瓷叠层。
105 金属-陶瓷组合物基片及其生产方法和用于这种方法的钎焊料 CN98108247.5 1998-03-11 CN1099120C 2003-01-15 樱庭正美; 木村正美; 高原昌也; 中村润二
发明通过使用糊状钎焊料将金属板接合到陶瓷衬底上生产金属-陶瓷复合衬底,上述钎焊料通过将10-14重量份的液料添加到100重量份的粉末中制备,上述粉末固体物包括90.0-99.5%的Ag粉末、0-9.5%的Cu粉末和0.5-4.0%的活泼金属粉末,如果需要,以及0.0-0.9%的粉末。
106 叠层陶瓷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CN01103335.5 2001-01-31 CN1316752A 2001-10-10 茶园広一
发明涉及耐电压性良好、而且可能大容量化和小型化的叠层陶瓷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由于在形成导体层12的导电性糊中混入含于陶瓷介电质层11中的添加物,因此,在导体层近旁的陶瓷粒子20形成很厚的外壳部22。结果,耐电压特性提高,从而由陶瓷介电质层11的薄层化所致大容量化和小型化成为可能。
107 用于变压器绝缘的纸张中的氮化层压复合材料 CN201580052191.9 2015-09-25 CN107077917A 2017-08-18 瞿浩; 拉达·比默特; 约翰尼斯·代利斯; 奥利弗·萨法罗斯基
发明的技术提供了一种包括多个绝缘介电层和设置在相邻介电层之间的导热层的电绝缘材料,所述导热层包含导热填料。另外,本发明的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造所述电绝缘材料的方法。本发明的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导电装置,其包含导电材料和围绕所述导电材料设置的电绝缘材料,所述电绝缘材料包含第一介电层,覆盖在所述第一介电层上的第二介电层,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介电层之间的导热层,所述导热层包含导热填料,例如氮化
108 一种磷腈化合物、预浸板及复合金基板 CN201610009849.4 2016-01-04 CN106939022A 2017-07-11 潘庆崇
发明涉及一种磷腈化合物、塑封料及复合金基板。该磷腈化合物具有式Ⅰ所示的分子结构。本发明通过采用特定组成的M基团得到磷腈化合物,其固化物具有低介电性、良好的耐热性和机械性能,是一种具有较大的经济性及环保友好型的低介电材料。
109 高温成型用绝热膜和利用该绝热膜的真空绝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1380044660.3 2013-07-12 CN104582958B 2017-03-08 金玎原
发明提出了一种绝热膜,该绝热膜具有层压结构而能够在高温下成型,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上述绝热膜包覆在芯材外侧的真空绝热材料,以及通过热熔接工序向芯材外侧包覆绝热膜的真空绝热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绝热膜在高温下通过热熔接工序能够稳定地包覆在芯材的外侧。
110 玻璃层叠体和电子器件的制造方法 CN201610302638.X 2013-05-13 CN105965990A 2016-09-28 秋田阳介; 松山祥孝; 江畑研一; 内田大辅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玻璃层叠体和电子器件的制造方法,其即便在高温条件下进行长时间处理后,也能够容易地将玻璃基板剥离。本发明涉及玻璃层叠体,其包括:带有无机层的支撑基板和玻璃基板,所述带有无机层的支撑基板包括支撑基板、以及配置于支撑基板上的、含有选自由金属化物、氮化物、化物及碳氮化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的无机层;所述玻璃基板可剥离地层叠于无机层上。
111 一种高速机车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201410061781.5 2014-02-24 CN103770799B 2016-08-17 穆元春; 张保军; 徐志伟; 左岩; 付静; 刘超英; 张凡; 陈玮; 张洋; 张延芳; 安远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机车玻璃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挡风玻璃包括减反膜层;第一化学化玻璃层,减反膜层涂覆在第一化学钢化玻璃层的一侧;至少一层第二化学化学钢化玻璃层,第二化学钢化玻璃层位于第一化学钢化玻璃层的另一侧;第一化学钢化玻璃层与第二化学钢化玻璃层之间粘结胶片层,第二化学钢化玻璃层之间粘结胶片层;防飞溅层,防飞溅层位于最后一层第二化学钢化玻璃层的外侧,防飞溅层与第二化学钢化玻璃层之间粘结胶片层;第一电热组件,第一电热组件设置在与第一化学钢化玻璃层相接触的胶片层内。本发明的高速机车挡风玻璃满足高速机车运行要求,尤其是满足高速机车对安全性的要求。
112 一种多级气体压缩机的冷却装置 CN201511026233.X 2015-12-31 CN105840466A 2016-08-10 鲍忠雄; 鲍建光; 李国年
发明涉及一种多级气体压缩机的冷却装置。该装置包括:若干冷却管,设置在气体压缩机的各个压缩缸之间,截断面呈圆形,内部具有圆形的气道,用于冷却被压缩后的气体;冷却管安装组件,固设在气体压缩机的压缩缸上,用于固定安装冷却管;机,固设在气体压缩机的安装架上,用于风冷冷却管;冷却管由陶瓷内衬层、高温粘接剂层、不锈外壳层、涂料层构成,高温粘接剂层设置在陶瓷内衬层和不锈钢外壳层之间,涂料层设置在不锈钢外壳层的表面。该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冷却效果好,冷却管采用多层结构,采用高温粘接剂将复合陶瓷内衬与不锈钢粘合在一起,并在不锈钢表面浇铸耐磨涂料,进一步提高冷却管的强度、耐磨性、导热等性能。
113 具有弯曲性的陶瓷层叠片及其制造方法 CN201310290609.2 2013-07-11 CN103547135B 2016-08-10 刘日焕; 金镇哲; 金泰庆; 李东圭; 李柔镇
发明提供一种陶瓷层叠片,其作为包含形成有多个开裂的陶瓷片以及形成在所述陶瓷片的一面或两面上的高分子树脂层的陶瓷层叠片,所述多个开裂分别从所述陶瓷片一面贯穿到另一面,从而所述陶瓷片分割成多个碎片,在所述陶瓷片的一面及另一面上不存在用于形成所述开裂的槽。本发明的陶瓷层叠片由于不形成用于形成开裂的槽,因而能够在极大地节省工序时间及费用的同时,保有与现有同等平以上的陶瓷材质特性。另外,陶瓷层叠片的弯曲性优秀,即使在附着工序等中的变形或冲击下,也没有材质特性的下降,不仅能够附着于平坦的设备,还容易附着于曲面形态或柔性的设备,而且发挥优秀的陶瓷特性。
114 一种带羧酸酯的磷腈化合物、预浸板、复合金基板以及线路板 CN201610029549.2 2016-01-14 CN105646588A 2016-06-08 潘庆崇
发明涉及一种带羧酸酯的磷腈化合物、预浸板、复合金基板以及线路板。该带羧酸酯的磷腈化合物具有式(Ⅰ)所示的分子结构。本发明通过采用特定组成的M基团得到带羧酸酯的磷腈化合物,其固化物具有低介电性、良好的耐热性和机械性能,是一种具有较大的经济性及环保友好型的低介电材料。
115 玻璃层叠体和电子器件的制造方法 CN201380028101.3 2013-05-13 CN104349894B 2016-06-08 秋田阳介; 松山祥孝; 江畑研一; 内田大辅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玻璃层叠体,其即便在高温条件下进行长时间处理后,也能够容易地将玻璃基板剥离。本发明涉及玻璃层叠体,其包括:带有无机层的支撑基板和玻璃基板,所述带有无机层的支撑基板包括支撑基板、以及配置于支撑基板上的、含有选自由金属化物、氮化物、化物及碳氮化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的无机层;所述玻璃基板可剥离地层叠于无机层上。
116 一种熔点低复合金属材料 CN201510885432.X 2015-12-03 CN105365289A 2016-03-02 张小莉
发明公开一种熔点低复合金属材料,所述熔点低复合金属材料包括绝缘材料层、陶瓷材料层和天然纤维层,所述绝缘材料层是铅合金,所述陶瓷材料层是陶瓷,所述天然纤维层是,所述铅锡合金占复合金属材料主体重量的39%,所述氧化铝陶瓷占复合金属材料主体重量的42%,所述石棉占复合金属材料主体重量的19%,本发明提供一种熔点低复合金属材料,具有熔点低,流动性好和收缩性小等特点。
117 烷化合物、表面处理液、表面处理方法及其利用 CN201480037728.X 2014-06-30 CN105358563A 2016-02-24 三浦昌三; 村井孝行; 奥村尚登; 谷冈宫; 胜村真人; 山地范明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新的唑烷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以及以该唑硅烷化合物作为成分的硅烷偶联剂,并且提供使用该唑硅烷化合物的表面处理液、表面处理方法和材质不同的两种材料的胶粘方法。本发明的唑硅烷化合物是由特定的化学式(I-1)或(II-1)表示的化合物。
118 层叠陶瓷电子部件的制造方法 CN201310046057.0 2013-02-05 CN103247442B 2016-01-20 田中淳也; 堤启恭
发明提供一种即使是陶瓷层薄的层叠陶瓷电子部件也很难产生第1及第2内部电极间的短路且能够很好地制造的方法。层叠在表面上形成了用于构成第1或第2内部电极(11、12)的导电膜(21)的陶瓷生片(20),来制造陶瓷生片层叠体(22)。进行切断陶瓷生片层叠体(22)来形成使第1及第2内部电极(11、12)中的任一方露出的第1及第2端面(24e、24f)的第1切断工序。进行切断陶瓷生片层叠体(22)来形成使第1及第2内部电极(11、12)这两个电极露出的第1及第2侧面(24c、24d)的第2切断工序。在第2切断工序中,使切割刀刃(42)沿着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移动来切削陶瓷生片层叠体(22)。
119 纤维强化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201510066997.5 2015-02-09 CN104861184A 2015-08-26 林浩一郎
提供能够提高第1复合材料层与第2复合材料层的密合强度的纤维强化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纤维强化复合材料具备:具有纤维基材(14)和第1热塑性树脂的第1复合材料层(11A),纤维基材(14)被配置为第1强化纤维(12)并丝而成的强化纤维束(13)进行交叉,所述第1热塑性树脂至少浸渗于各强化纤维束(13)中;和第2复合材料层(41A),其在第2热塑性树脂(46)内不规则排列有第2强化纤维(42)。纤维强化复合材料(1)是第1复合材料层(11A)和第2复合材料层(41A)接合而成的。在第1复合材料层(11A)的表面之中至少与第2复合材料层(41A)接合的表面形成有多个孔(15)。第2强化纤维(42)和第2热塑性树脂(46)进入各孔(15)中。
120 电气装置的隔膜输送装置及其输送方法 CN201380059819.9 2013-11-26 CN104838523A 2015-08-12 泽田康宏
一种将第1电极(正极(10))、和极性与第1电极的极性不同的第2电极(负极(20))隔着包含作为基材的熔融材料(31)和层叠于熔融材料的单面且熔融温度高于熔融材料的熔融温度的耐热材料(32)的隔膜(30)交替层叠并进行输送的隔膜输送装置,该隔膜输送装置包括用于与隔膜相抵接来输送隔膜的驱动构件(夹持辊(530、630))、和隔着隔膜向驱动构件施并且与驱动构件从动的加压构件(加压辊(520、620)),驱动构件使用与隔膜的熔融材料的部分相抵接的隔膜输送装置,从而能够将在作为基材的熔融材料上层叠耐热材料而形成的隔膜的输送尺寸设为恒定并进行输送。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