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41 用于电动车辆的电动机 CN201180002836.X 2011-05-05 CN103108767A 2013-05-15 鲁珀特·柯比
一种用于使车辆的车轮转动的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具有转子定子和线圈绕组,第一传感器被配置为输出指示所述转子相对于所述定子的位置的第一信号,第二传感器被配置为输出指示所述转子相对于所述定子的位置的第二信号;其中,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是相对于彼此偏移的,以致根据所述转子相对于所述定子的旋转,所述第一输出信号与第二输出信号能确定所述转子的方向;其中,所述第一输出信号和第二输出信号是用于控制在线圈绕组内的电流,且所述第一输出信号和第二输出信号中的至少一种输出信号是被提供给车辆制动系统,以使得所述车辆制动系统能确定车轮死状况或车轮锁死状况的开始,其中,所述车轮锁死状况的开始是基于预定的标准来确定的。
42 旋转电机定子、定子用保持器、旋转电机及汽车 CN201210433879.X 2012-11-02 CN103094999A 2013-05-08 金田数马; 伊藤涉; 加藤裕典
提供一种能够将旋转电机定子、定子用保持器、旋转电机及汽车集电环紧凑地构成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定子用保持器、旋转电机及汽车。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具备:定子芯;多个绕组,卷绕在所述定子铁芯上;第一集电环及第二集电环,选择性地与所述绕组分别电连接,并且相互间径向尺寸不同;以及保持器机构,保持所述第一集电环及所述第二集电环;所述保持器机构具备:第一支撑部,沿着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并列地支撑多个所述第一集电环;以及第二支撑部,在所述第一集电环的径向外侧或径向内侧支撑所述第二集电环。
43 混合动汽车 CN201180042221.X 2011-08-29 CN103079861A 2013-05-01 守田正夫; 井上正哉; 黑田洋一
发明的目的是得到一种能够将卷绕有磁场绕组的静止磁轭部配置在变速器单元侧,抑制从发动机单元经静止磁轭部向磁场绕组传递的热量,抑制磁场绕组的过度的温度上升的混合动汽车。在该混合动力汽车中,磁场固定型旋转电机转子直接连结于发动机单元的曲轴,被配设在发动机单元和变速器单元之间。而且,静止磁轭部以使磁场绕组位于第一以及第二爪状磁极部的内径侧的方式,从变速器单元侧被配置在转子内,静止磁轭部安装台座保持静止磁轭部的大径部的变速器单元侧的端部。
44 联接装置 CN201180025803.7 2011-03-03 CN102918303A 2013-02-06 T·德格尔; M·屈纳; I·霍费尔纳
发明涉及一种湿式运转的离合器组件,所述湿式运转的离合器组件包括填充或可填充有流体的壳体组件(30)、可与所述壳体组件(30)一起绕旋转轴线(A)旋转的第一摩擦面层状结构(106)、可与从动构件(44)一起绕所述旋转轴线(A)旋转且可通过离合器活塞(118)与所述第一摩擦面层状结构(106)引入摩擦接合的第二摩擦面层状结构(114),其中,在所述壳体组件和所述从动构件之间的扭矩传递路径中设置旋转减振组件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旋转减振组件包括输入区域(52)和输出区域(82),其中,在所述输入区域(52)和所述输出区域(82)之间设置有第一扭矩传递路径(46)和与所述第一扭矩传递路径(46)并联的第二扭矩传递路径(48)以及用于使通过所述扭矩传递路径(46,48)引导的扭矩叠加的联接组件(50),其中,所述旋转减振组件至少在所述第一扭矩传递路径(46)中还包括移相组件(56)以用于产生通过所述第一扭矩传递路径(46)引导的旋转不均匀性相对于通过所述第二扭矩传递路径引导的旋转不均匀性的相位偏移。
45 通过电能阻尼调控的三端轴差动传动装置 CN200710182378.8 2007-10-18 CN101413573B 2013-01-23 杨泰和
一种通过电能阻尼调控的三端轴差动传动装置,为在差动传动装置两可差动输出端之间,设置回转电机装置,在输出呈差动运转时产生涡电流发电效应或发电机效应,通过输出发电电能以产生反转矩的阻尼,或在两可差动输出端分别配置回转电机装置,在输出呈差动运转时,由发电电压较高的回转电机的发电电能驱动发电电压较低的一组,以调控两可差动输出端的转矩比例。
46 车辆用驱动装置 CN201180016838.4 2011-04-27 CN102844969A 2012-12-26 新智夫; 矢田裕贵; 藤嶋勇夫
一种车辆用驱动装置,实现能够抑制外壳大型化和制造成本增大,并且对转子支承轴承和旋转电机适当地供给润滑冷却液。旋转电机重复壁部(71)具备供给流路(52),该供给流路(52)供润滑冷却液流通,并且形成有向支承旋转电机(11)的转子(11a)的转子支承轴承(9)供给润滑冷却液的供给部亦即第一供给部(31),第一供给部(31)具备节流部,该节流部具有比润滑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上游侧的流路截面积小的流路截面积,供给流路(52)在比第一供给部(31)更靠上方的位置具备向旋转电机(11)供给润滑冷却液的供给部亦即第二供给部(32)。
47 驱动系统 CN201080053064.8 2010-10-14 CN102656037A 2012-09-05 蓬图斯·卡尔松; 亨里克·谢尔曼; 维克托·拉希拉
发明涉及一种电驱动系统,包括:电动机(10),布置成转动驱动轴(16);驱动行星齿轮配置(70),与所述驱动轴(16)和相对于所述驱动轴(16)可旋转的输出轴(50)驱动啮合;以及用于改变所述输出轴(50)的旋转速度的装置,其中所述旋转速度改变装置(80、82)分别设置在电动机(10)的相对侧上。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电机驱动单元,例如机动车辆
48 车辆动系统的电动机组件及安装方法和电动变速变速器 CN200910008333.8 2009-02-26 CN101521428B 2012-07-11 G·I·金曼; A·G·霍尔姆斯
发明涉及车辆动系统内带定子电动机组件及其安装方法。其中车辆动力系内的一种电动机组件装配有一个大致环形定子,环形定子被装在由外壳限定的动力系内腔中。滚柱被装在外壳和定子之间。定子具有多个第一几何特征,外壳具有多个第二几何特征。第一几何特征被构型为:当把定子装入容器中后,第一几何特征与第二几何特征相互对准,并且滚柱被装在外壳与定子之间的对准的第一与第二几何特征处。另外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机组件组装方法。
49 磁性电机 CN200910159589.9 2009-06-10 CN101604892B 2012-07-04 前川佳则; 西田一智; 宫下和巳
发明涉及磁性电机。该磁性发电机或所谓的内转子型发电机,用于通用发动机,在定子(40)的内侧上设有转子(20)。该转子具有环形轭(21)和预先一体安装于轭的外周面上的磁体(23)。所述轭(21)安装于飞轮(24)的轴辊(25)上,所述飞轮(24)又安装于曲轴(53)上,线圈(43)安装在曲轴箱(46)上。定子(40)具有与所述磁体(23)的外周面向外隔开预定距离的线圈(43)。其中所述轭(21)采用凸缘(22)和螺钉安装于所述飞轮(24)的所述轴辊(25)上,或者所述轭(21)通过压配合、铆接或粘结安装于所述轴辊(25)上。
50 电动车辆的电动机冷却结构 CN200510084577.6 2005-08-01 CN1738160B 2012-05-23 塚田善昭; 大关孝; 饭室昭宏; 石川友美
一种电动车辆的电动机冷却结构,可以在电动车辆的动部件壳体内高效地对驱动电动机进行冷却。将传动箱盖(59a)安装在传动箱(59)与扇(54b)邻接的左侧面上,在传动箱盖(59a)的车体后侧与传动箱盖(59a)之间确保通气用的间隙。在传动箱盖(59a)上,与形成冷却风导入口(59b)。当风扇(54b)与曲轴(22)同步转动时,则从冷却风导入口(59b)将外部气体导入到传动箱盖(59a)内,利用空气过滤器(41)进行过滤后,导入到传动箱(59)内,对无级变速器(23)进行强制冷却。然后,一部分冷却气体从中央部排气口(42)排出到传动箱(59)外部,将其余的冷却气体引导到无级变速器(23)的从动侧。
51 电动机 CN201110238914.8 2007-07-13 CN102412649A 2012-04-11 马丁·鲍特伍德
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动机,该电动机包括环绕地安装于一个定子的多个线圈和安装于一个转子的多个磁体,其中,该电动机包括一个冷却盘,其管道被配置成从三面冷却线圈。
52 旋转电机电动机动车 CN200980141157.3 2009-10-14 CN102187546A 2011-09-14 斋藤泰行; 后藤刚志; 中山健一; 日野德昭; 杉本慎治
发明提供一种旋转电机及具备该旋转电机的电动机动车。旋转电机具备:具有定子绕组的定子;设置成相对于定子以规定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自如的转子。转子具有:多个磁;在相邻的各磁铁的极间形成的多个磁辅助凸极部;在磁辅助凸极部内且在从通过其凸极中心的q轴向旋转轴的周向偏移的位置上沿旋转轴的轴向设置的磁阻变化部。磁阻变化部距q轴的偏移量根据磁辅助凸极部的位置而不同,以使通电时的转矩脉动相互抵消。
53 车辆驱动装置 CN200980130251.9 2009-08-20 CN102112333A 2011-06-29 竹中正幸; 手岛笃司; 石田龙太; 宫本知彦
一种车辆驱动装置,其包括分别为两驱动轮设置的两独立系统。各系统包括电动发电机(MGl、MGr)、输出构件(Ol、Or)、驱动传动系统(Tl、Tr)以及壳体,所述驱动传动系统(Tl、Tr)将所述电动发电机(MGl、MGr)与所述输出构件(Ol、Or)彼此连接从而传递驱动,而所述壳体一体地容纳所述两系统的旋转电机、输出构件、以及驱动传动系统。各系统的电动发电机(MGl、MGr)、输出构件(Ol、Or)以及包括在所驱动传动系统中的反转减速机构(13l、13r)设置成使它们各自的旋转轴线彼此平行,并且定位成在旋转轴线方向上彼此重叠。各系统的旋转电机设置有输出部,所述输出部位于电动发电机的、在电动发电机的旋转轴线方向上远离相应驱动轮的一侧。
54 混合动车辆 CN200780029298.7 2007-08-09 CN101501965B 2011-06-22 阿部典行; 圷重光
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动车辆,该混合动力车辆在电动机发动机机械连结的情况下,能够提高电动机的耐久性及效率,由此,能够提高可销售性。混合动力车辆1中,电动机(10)具备具有多个永久磁(14c)的转子(14)和具有多个铁心(15b)、(15c)的转子(15)等,转子(14)与前轮(4)连结,转子(15)与发动机(3)连结。在电枢(16b)的旋转磁场的磁极和永久磁铁(14c)的磁极位于对置的位置的情况下,当旋转磁场的磁极的一方和永久磁铁(14c)的磁极的一方为相互不同的极性时,旋转磁场的磁极的另一方和永久磁铁(14c)的磁极的另一方成为同样的极性,并且,当铁心(15b)、(15c)的一方位于旋转磁场的磁极和永久磁铁(14c)的磁极之间时,另一方位于相邻的两组旋转磁场的磁极和永久磁铁(14c)的磁极之间。
55 装设在发动机上的发电机/电动机 CN200680016210.3 2006-05-09 CN101176249B 2011-06-15 千葉贞一郎
一种发电机/电动机,包括:固定设置在电动机壳体(10)上的环状的定子芯(20)、以及电动机转子(30),该电动机转子(30)与所述曲轴(1)互动地旋转,并具有与所述定子铁芯(20)的内周面空开规定间隙地相对设置的环状的转子轭架(35)、以及用外周面来固定支撑该转子轭架(35)的转子凸缘(31)。转子凸缘(31)通过轴承(60)被所述电动机壳体(10)的支撑部件(51a)支撑而可旋转。在曲轴(1)与电动机转子(30)之间夹装有筒状轴部(40),曲轴(1)通过花键结合与所述筒状轴部(40)连结。可用简单的构造来确保定子铁芯与电动机转子之间的气隙精度,即使曲轴受到发动机部的振动而产生中心振摆,该中心振摆的影响也会通过筒状轴部而衰减,可长期维持电动机转子的旋转精度,可将与定子铁芯之间的气隙长时间保持一定。其结果是,能得到可获得所需的电动机效率及发电效率的混合式发动机的发电机/电动机。
56 用于混合动传动系的带有定子支承架的电机 CN200980122353.6 2009-05-27 CN102067415A 2011-05-18 雷克·霍夫曼; 托马斯·格南特; 马丁·拉姆克
发明提出的是一种用于汽车尤其是商用车的混合动传动系的带有定子支承架(5)的电机(2),所述混合动力传动系带有用于容纳变速器的变速器壳体(3)和用于容纳电机(2)的混合型壳体(4),其中,定子支承架(5)与用于保持在混合型壳体(4)和变速器壳体(3)上的固定件单件式地构成。
57 具有变速器外壳的变速器装置 CN200980123867.3 2009-07-16 CN102066811A 2011-05-18 M·巴赫曼; A·格林; A·舍夫莱因; R·布达赫; B·胡诺尔德; R·伦内贝克; W·普尔雷塔特; K·博恩特雷格
发明涉及一种变速器装置(1),包含变速器外壳(2),在该变速器外壳中能够设置多个用于获得多个不同的传动比的构件组和一个起动装置、优选变矩器。在变速器外壳(2)的壁区域内能够设置多个通孔(3),所述通孔的边缘区域构成为加固区并且转矩能够通过所述通孔从变速器外壳(2)被引导至动力输出装置。根据本发明在变速器外壳(2)的规定用于起动装置的区域(5)中设置混合动力系统的至少一个电机(6),并且设置在变速器外壳(2)中的电机(6)与在变速器外壳(2)外部设置的动力电子装置的连接穿过变速器外壳(2)的所述通孔(3)中的至少一个引导。
58 一种起动发电一体电机转子装置和转子工作系统 CN201010279458.7 2010-09-13 CN101964556A 2011-02-02 余平; 张振军; 蔡蔚
发明公开了一种启动发电一体电机转子装置和转子工作系统。该转子装置具有一体铸造后整体加工而成的不可拆分的结构;该转子装置呈草帽形状,其中,帽顶的外侧面为面(11),帽沿的外侧面为面(13),帽沿的内侧面为面(12),连接面(11)和面(13)的面为面(14);该转子装置的面(11)上具有用于与曲轴固定在一起的多个通孔(1);该转子装置的面(12)上具有用于与离合器进行连接的多个螺纹孔(2),螺纹孔(2)穿透了与面(12)对应的面(13)。本发明提供的一体式转子装置代替了传统的由电机转子支架发动机飞轮和离合器主动盘等构成的组合式转子装置,该技术方案提高了启动发电一体电机系统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59 混合级联润滑及冷却系统 CN201010234665.0 2010-07-13 CN101958609A 2011-01-26 R·A·希默尔曼
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具有嵌套层的电机(102)的混合级联润滑及冷却系统(200、400)。电机(102)包括相对于外部嵌套层(446)嵌套的内部嵌套层(444)。油(222)耦联至油泵进油管(226)以从油槽(224)汲取油,并耦联至冷却芯(230)以在电机(102)内分配油。转子构件(212)耦联至内部嵌套层(444)和外部嵌套层(446)。转子构件(212)在围绕电机(102)的中心轴线(216)旋转时,通过转子构件(212)中的内部径向孔(424)和外部径向孔(436)从冷却芯(230)离心地泵送油。
60 驱动系统 CN200680041238.2 2006-11-01 CN101300727B 2011-01-05 堀江英明; 岛村修; 斋藤崇实; 安部孝昭
发明提供一种驱动系统,在具有电动机和二次电池的车辆驱动系统中,通过将电动机与二次电池一体化,而使该驱动系统具有良好的搭载性。在电动机(110)的圆筒状外部壳(116)与转子(112)的间隙处,将层叠状的圆筒状二次电池配设于外部壳(116)的内部。另外,在转子与二次电池之间配设有圆筒状的冷却构件(180)。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