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41 旋转电动装置 CN201110275329.5 2011-09-16 CN102403818A 2012-04-04 矶谷成孝; 川岛佳一郎; 石桥孝; 大村雅洋
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电动装置,其包括:壳体(10、20);定子(51),其包括在壳体固定于安装件(2)的情况下相对于平方向按预定度倾斜的中心轴线(C);转子(52);以及,机油(D),其相对于中心轴线贮存在壳体内的下侧,并且起到冷却油、润滑油、以及操作油中至少一个的作用。壳体包括进油口(18)和出油口(19),一旦在壳体内贮存预定量的机油,出油口允许机油排出,出油口偏离第一机油通路,在保持壳体使得中心轴线布置成水平的状态下,从进油口供给的机油在第一机油通路上沿壳体的内周壁面(111)向下移动。
142 用于混合动车的驱动装置及用于该驱动装置的壳体 CN201110268294.2 2011-09-08 CN102398509A 2012-04-04 矶谷成孝; 中村荣希; 阿比子淳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混合动车的驱动装置(1),包括:输入轴(2);电动机(3),其具有转子(31)和定子(32);输出轴(4),其沿旋转轴(AX)以与转子共轴的方式与其整体相连接,并且构造成使输出轴与输入轴相接合及相分离;旋转传感器(6),其包括转动部(61)和相对于转动部形成一定角度的固定部(62),并且检测转子的旋转角度;以及,壳体(7),其在旋转轴上以可转动方式轴向支撑输入轴和输出轴,并且容纳电动机和旋转角度传感器,其中,壳体的侧壁部(73)包括角度调整件(735、736)和夹件(81),角度调整件相对于旋转轴以共轴方式支撑固定部,同时允许调整固定部的角度,而夹件(81)支撑与固定部可移动方式相连接的配线(63)。本发明还涉及用于该驱动装置的壳体。
143 轮内达系统 CN200680052697.0 2006-12-11 CN101370678B 2011-12-14 西冈聪; 岩野治雄; 田代胜巳
发明提供一种轮内达系统。其中,利用欧氏联轴器等作为动传递机构的挠性联轴器(12)连结电动马达(10)和减速齿轮机构(11),并将上述减速齿轮机构(11)的箱体(11c)与作为车辆非悬挂零件的转向节(5)构成为一体,或是安装于上述转向节(5)上,并且利用包括弹簧构件(21)、减震器和用于引导上述弹簧构件(21)和减震器的动作方向的2根导向构件(23)的缓冲机构(20),将上述电动马达(10)的马达壳体(10a)安装于设于悬挂上述转向节(5)的撑杆(4)的下部侧的马达安装构件(4m)上,使上述马达(10)的质量作为动态减震器的质量而起作用,从而可以获得能提高在恶劣道路上行驶时的车辆的接地性能以及乘车舒适性,并且空间效率也优良的轮内马达系统。
144 旋转电机 CN200980146807.3 2009-11-20 CN102224658A 2011-10-19 后藤一裕; 远藤康浩; 园原知香; 宫本知彦; 奥村正雄; 荒川亚富
作为旋转电机电动机-发电机具有线圈端盖和多个连接导线(168)。线圈端盖围绕线圈端部(162m)形成冷却油通道(172m),围绕线圈端部(162n)形成冷却油通道(172n)并且在定子芯(152)的内侧上形成使得冷却油通道(172m)与冷却油通道(172n)相连通的冷却油连通通道(171)。多个连接导线(168)设置在冷却油通道(172m)中。冷却油在冷却油通道(172m)中流动的方向与连接导线(168)从定子芯(152)的径向外侧向径向内侧以一定的度延伸的方向相同。在冷却油通道(172m)中的冷却油的流速被设置为比在冷却油通道(172n)中的冷却油的流速更大。
145 车辆动传递装置 CN201110045987.5 2011-02-25 CN102168749A 2011-08-31 原岛照; 田中航一; 手岛笃司; 佐佐木芳彦; 滨口拓史
一种车辆动传递装置,包括:第一动力传递部件,其包括经由第一轴承可旋转地支承在非旋转支承壁的内周侧上的圆筒形轴端部;以及第二动力传递部件,其由圆筒形轴端部经由与第一轴承径向重叠的第二轴承在圆筒形轴端部的内侧支承成能够与第一动力传递部件同心地和相对地旋转。该车辆动力传递装置的特征在于:第二动力传递部件包括圆盘形齿轮部,该圆盘形齿轮部以与第二轴承在第二动力传递部件的轴心方向上相距预定距离突出到外周侧;在面对第一轴承的部分处,齿轮部具有环形内周引导突出部,该环形内周引导突出部用于将经过第二轴承以进行润滑、进入第二轴承与齿轮部之间的间隙并且由于离心力而行进到外周侧的润滑油引导到第一轴承。
146 轴向偏置型 CN201010527909.4 2010-10-21 CN102039804A 2011-05-04 E·P·扬科斯基; T·G·瓦尔德
发明涉及轴向偏置型达。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桥,所述车桥沿第一轴线具有纵向尺寸,所述车桥被联接到至少一个车轮;以及马达,所述马达被联接到所述车桥且适合于转动车桥,所述马达适合于围绕第二轴线旋转,其中,所述马达被定向使得所述第一轴线大致垂直于第二轴线。
147 用于绕线式励磁发电机嵌套的励磁机级和主发电机级 CN201010225052.0 2010-07-07 CN101951062A 2011-01-19 R·A·希默尔曼
发明涉及用于绕线式励磁发电机嵌套的励磁机级和主发电机级。提供了绕线式励磁发电机(102)以及制造具有嵌套的励磁机级(307)和主发电机级(305)的绕线式励磁发电机的方法。绕线式励磁发电机包括连接到转子构件(312)的励磁机级转子(310)和连接到转子构件(312)的主级转子(304)。还包括连接到转子构件(312)并电连接到励磁机级转子和主级转子(304)的旋转整流器组件(306)。还包括用于与励磁机级转子(310)建立电磁场联系的励磁机级定子(308)以及用于与主级转子(304)建立电磁场联系的主级定子(302)。励磁机级定子(308)和励磁机转子(310)相对于主级定子(302)和主级转子(304)围绕绕线式励磁发电机(102)的中心轴线(316)被径向地嵌套。
148 混合动驱动装置 CN200980100557.X 2009-02-09 CN101809848A 2010-08-18 角田健太郎; 久保亮平
混合动驱动装置(2)包含:具有与发动机联结的联结部(61)并容置旋转电机的主体壳(60);与主体壳(60)一体地设置并容置控制旋转电机的变流器的变流器壳(10),在变流器壳(10)的联结部(61)侧的侧壁部(12)上具有使变流器壳(10)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变流器用通气孔(80)。
149 传递设备 CN200880015902.5 2008-08-25 CN101778728A 2010-07-14 渡边隆男; 土屋英滋; 西泽博幸; 北畑刚
在第一及第二转子(28,78)与第三转子(18)之间产生转动差,该转动差致使感应电流在第一转子绕组(30)中流动。这会促使扭矩作用在第一转子(28)与第三转子(18)之间。由流经第二转子绕组(80)的感应电流所产生的旋转磁场与第二定子(66)相互作用,该第二定子又在第二定子绕组(70)中产生感应电动势。该感应电动势经由相位调节电路(43)供给至第一定子绕组(20),该第一定子绕组产生旋转磁场并致使扭矩作用在第一定子(16)和第三转子(18)之间。由第二转子绕组(80)产生的旋转磁场以及在第二定子绕组(70)中流动的感应电流致使扭矩作用在第二定子(66)与第二转子(78)之间。
150 装置 CN200880016642.3 2008-05-09 CN101678776A 2010-03-24 阿部典行; 北见康夫; 圷重光
提供一种可以在实现小型化以及制造成本降低的同时提高转向性的动装置。驱动用于将输送装置(V)可以直行/转向地推进的左右的被驱动部(WRL、WRR)的动力装置(1)具有:可以将能量输入输出地构成的第1能量输入输出装置(10)和第2能量输入输出装置(11);和设置于第1和第2能量输入输出装置(10、11)与左右的被驱动部(WRL、WRR)之间,并在第1能量输入输出装置(10)与左右被驱动部(WRL、WRR)之间,以及第2能量输入输出装置(11)与左右被驱动部(WRL、WRR)之间,传递能量的能量传递装置(PS1、PS2),第1能量输入输出装置(10)、左被驱动部(WRL)、右被驱动部(WRR)、以及第2能量输入输出装置(11)的转数为共线关系,在表示共线关系的共线图中按该顺序排列。
151 混合动车辆用驱动装置 CN200880016421.6 2008-07-14 CN101678754A 2010-03-24 三治广明; 佐田夏木; 新智夫; 土田充孝; 驹田英明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混合动车辆用驱动装置,驱动装置整体可实现小型化且价格低廉,将电动发电机(MG1)、差动齿轮装置(20)以及油(30),依次从发动机侧起配置于输入轴(11)的同轴上,将电动发电机(MG2)配置于相对于齿轮机构(29)而处于与电动发电机(MG1)相反的一侧且平行于输入轴(11)的另一轴上,将支承电动发电机(MG2)的转子轴(14)的电动机轴承(64、65)配置于电动发电机(MG2)的外侧,使作为第一轴构成部件之一的油泵(30),在径方向上与电动发电机(MG2)重叠,并且在轴方向上与电动发电机(MG2)的轴承(64)重叠地进行配置。
152 起动发电机 CN200810144563.2 2008-08-22 CN101655060A 2010-02-24 马蒂亚斯·施佩伯; 武冬平; 何青玮; 张玲; 王海鹏; 沈卓; 李海; 叶之余
发明涉及一种起动发电机(1),具有一个直接与内燃机(2)的曲轴(3)连接的电动机(6)转子(7),该电动机是同步电动机。起动发电机(1)最好在摩托车上使用。
153 混合式传动装置的定子冷却系统 CN200610139526.3 2006-09-22 CN100583600C 2010-01-20 R·A·帕什尼克; H·索乌尔
一种供传动装置内安置的环状定子用的冷却系统,包括一个第一弯管,当该管安置在该外壳中时,其尺寸足以至少部分地沿圆周外接该定子。该第一弯管有多个沿周边间隔设置的流体孔。一根进气导管将该第一管连接在传动装置外壳上而将流体输送通过该管,以便流过流体孔而冷却该定子。最好是,还提供一个相同的第二弯管,而一个连接器管连接该第一和第二管,从而允许流体在两管之间流动。本发明也提供一种装配一冷却系统的方法。
154 磁性电机 CN200910159589.9 2009-06-10 CN101604892A 2009-12-16 前川佳则; 西田一智; 宫下和巳
发明涉及磁性电机。该磁性发电机或所谓的内转子型发电机,在定子(40)的内侧上设有转子(20)。该转子具有环形轭(21)和预先一体安装于轭的外周面上的磁体(23)。转子安装于旋转体(24)的轴辊(25)上。
155 混合动车辆 CN200780029298.7 2007-08-09 CN101501965A 2009-08-05 阿部典行; 圷重光
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动车辆,该混合动力车辆在电动机发动机机械连结的情况下,能够提高电动机的耐久性及效率,由此,能够提高可销售性。混合动力车辆1中,电动机(10)具备具有多个永久磁(14c)的转子(14)和具有多个铁心(15b)、(15c)的转子(15)等,转子(14)与前轮(4)连结,转子(15)与发动机(3)连结。在电枢(16b)的旋转磁场的磁极和永久磁铁(14c)的磁极位于对置的位置的情况下,当旋转磁场的磁极的一方和永久磁铁(14c)的磁极的一方为相互不同的极性时,旋转磁场的磁极的另一方和永久磁铁(14c)的磁极的另一方成为同样的极性,并且,当铁心(15b)、(15c)的一方位于旋转磁场的磁极和永久磁铁(14c)的磁极之间时,另一方位于相邻的两组旋转磁场的磁极和永久磁铁(14c)的磁极之间。
156 转子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动车 CN200780008831.1 2007-03-09 CN101401279A 2009-04-01 春野健太郎; 竹内健登; 天野克己; 福本崇; 上田和敏
一种转子,包括:转子芯(131),固定设置在旋转轴(120)上,具有磁插入用孔部(131A);磁铁(132),插入在磁铁插入用孔部(131A)中;以及树脂部(133),注入在磁铁插入用孔部(131A)内。转子芯(131)通过在轴向上层积多个板状部件(1310)而构成。电磁板(1310)包括:电磁钢板(1312),具有磁铁插入用孔部(131A)和与磁铁插入用孔部(131A)分别设置的轻量化用的孔部(131B);以及电磁钢板(1311、1313),位于转子芯(131)的至少一个轴向端部处,具有覆盖形成在电磁钢板(1312)上的孔部(131B)的部分。
157 有多电压安装转矩变换器的发电机的动力系及组装法 CN200810149216.9 2008-09-17 CN101391581A 2009-03-25 R·F·坎布斯; D·J·萨杰尔斯; L·K·约翰逊
发明涉及有多电压安装转矩变换器的发电机的动力系及组装法。安装在转矩变换器上的发电机提供为与功率电子器件一起提供了至少两个类型的电力输出,且可以接附到变速器而与带有相同的变速器和转矩变换器而不具有安装在其上的发电机的动力系相比不影响动力系的轴向长度。可以提供以与给定的变速器类型一起使用的提供了电力电压的不同组合的不同的安装在转矩变换器上的发电机和功率电子器件构造,因此允许在满足用户需求方面的灵活性而不过度影响动力系的组装。也提供了变速器组装的方法。
158 用于为农用或工业用载货车辆产生电能的装置 CN200580036934.X 2005-10-10 CN101048590A 2007-10-03 N·塔拉辛斯基; J·索伯茨克; M·赖纳兹; B·克尼尔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为农用或工业用载货车辆产生电能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可以作为发电机运行的电机(18),该电机可由车辆的内燃发动机(12)可机械地驱动,而且它具有一个定子(22)和一个转子(20)。由内燃发动机(12)所产生的机械转矩可以通过一个轴(14,38)传递到车辆的一个变速器(40)上。电机(18)的转子(20)可以抗扭转地布置在一个飞轮(16)上或在内燃发动机(12)的输出轴(14)上。转子(20)设计成空心转子,而轴(14,26,38)穿过转子(20)延伸。设有一个缓冲器(26),用于对于在内燃发动机(12)和变速器(40)之间的转矩波动进行缓冲。
159 电动车辆的电动机冷却结构 CN200510084577.6 2005-08-01 CN1738160A 2006-02-22 塚田善昭; 大关孝; 饭室昭宏; 石川友美
一种电动车辆的电动机冷却结构,可以在电动车辆的动部件壳体内高效地对驱动电动机进行冷却。将传动箱盖(59a)安装在传动箱(59)与扇(54b)邻接的左侧面上,在传动箱盖(59a)的车体后侧与传动箱盖(59a)之间确保通气用的间隙。在传动箱盖(59a)上,与形成冷却风导入口(59b)。当风扇(54b)与曲轴(22)同步转动时,则从冷却风导入口(59b)将外部气体导入到传动箱盖(59a)内,利用空气过滤器(41)进行过滤后,导入到传动箱(59)内,对无级变速器(23)进行强制冷却。然后,一部分冷却气体从中央部排气口(42)排出到传动箱(59)外部,将其余的冷却气体引导到无级变速器(23)的从动侧。
160 旋转电机 CN03823460.2 2003-08-15 CN1685585A 2005-10-19 内藤真也; 日野阳至; 石原弘之; 室田圭子; 寺田润史; 小野朋宽
发明限制了由漏磁通量引起的涡流电流的产生,并减小了由于涡流电流造成的损。齿61以这样的状态被安装到定子磁轭60:在该状态中,齿61的至少一部分(要插入磁轭中的部分81)通过定子磁轭60的与磁体相对的面被插入形成的插入孔75,并且齿61的要插入磁轭中的部分81的截面积S1(参见图6A)大于齿61的要置于线圈内的部分82的截面积S2(参见图6B),截面积S1是当线圈62被激励时相对于在齿61处产生的线B1被垂直地截取的截面积,截面积S2是相对于磁力线B1被垂直地截取的截面积。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