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空调系统 CN201210178479.9 2012-05-31 CN103453697B 2017-03-15 张卫星; 陈杰; 苗华
提供一种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包括:设置在空调系统的冷凝设备的输出端与空调系统的第一储液罐的第一输入端之间的第二储液罐;以及旁路管路,旁路管路的第一端设置在冷凝设备的输出端与第二储液罐的输入端之间,并且旁路管路的第二端设置在第二储液罐的输出端与第一储液罐的第一输入端之间。旁路管路的设置能够提升空调系统对主储液罐供液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空气调节装置 CN201480076910.6 2014-03-07 CN106062490A 2016-10-26 田中航祐; 牧野浩招
得到一种不用增加向制冷剂回路填充的制冷剂量就能够抑制制冷能的下降并且在吸运转时能够适当地积存制冷剂的空气调节装置。具备:第一开闭(11),其设于膨胀阀(7)与利用侧热交换器(6)之间的配管;旁通回路(20),其对膨胀阀(7)与第一开闭阀(11)之间的配管进行分支,并与压缩机(3)的吸入侧的配管连接;及制冷剂积存机构,其对在旁通回路(20)中流通了的制冷剂进行积存,在第一开闭阀(11)为关闭状态下使压缩机(3)运转的泵吸运转中,流出了热源侧热交换器(9)的制冷剂向旁通回路(20)流入,该制冷剂积存于制冷剂积存机构。
3 制冷装置 CN201480072830.3 2014-03-14 CN105899889A 2016-08-24 杉本猛; 七种哲二
发明具备制冷剂回路,该制冷剂回路是将压缩机(1)、冷凝器(2)、储液器(3)、第一开闭、膨胀阀(5)以及蒸发器(6)用配管依次连接而成的,制冷剂在所述制冷剂回路中循环,制冷剂是HFO1123或者包含HFO1123的混合制冷剂,产冷量/第一开闭阀的开口面积在0.25~0.6(kw/mm2)的范围内。
4 冷冻装置 CN201280077151.6 2012-11-20 CN104813120B 2016-08-17 杉本猛; 野本宗; 石川智隆; 高山启辅; 池田隆
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做出的,其目的是得到一种使低温侧蒸发器的蒸发温度为?80~?60℃、低GWP且可靠性高的冷冻装置。本发明的进行二元冷冻循环的冷冻装置具备:高温侧循环回路,其将高温侧压缩机、高温侧冷凝器、高温侧膨胀以及高温侧冷凝器串联地连接;低温侧循环回路,其将低温侧压缩机、低温侧冷凝器、低温侧膨胀阀以及低温侧冷凝器串联地连接,流动着由CO2和R32构成且R32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为50~74%的混合制冷剂;级联冷凝器,其将前述高温侧蒸发器和前述低温侧冷凝器换热地连接;和喷射回路,其从前述低温侧冷凝器和前述低温侧膨胀阀之间分支,连接到前述低温侧压缩机内。
5 二元制冷装置 CN201380041757.9 2013-08-05 CN104541115B 2016-07-20 高山启辅; 石川智隆; 杉本猛; 山下哲也; 池田隆
一种二元制冷装置,包括:高元制冷循环(20),其利用配管连接高元侧压缩机(21)、高元侧冷凝器(22)、高元侧膨胀(23)以及高元侧蒸发器(24),并构成高元侧制冷剂回路;低元制冷循环(10),其利用配管连接低元侧压缩机(11)、低元侧冷凝器(12)、低元侧贮液器(13)、低元侧膨胀阀(14)以及低元侧蒸发器(15),并构成低元侧制冷剂回路;级联冷凝器(30),其具有高元侧蒸发器(24)与低元侧冷凝器(12);贮液器热交换部(25),其用于将低元侧贮液器(13)冷却;以及高元制冷循环控制器(32),若在低元侧压缩机(11)停止的过程中,基于低元侧制冷剂的压推断为低元侧制冷剂到达超临界状态,则进行使高元侧压缩机(21)起动这样的控制。
6 制冷装置 CN201480054052.5 2014-10-23 CN105593615A 2016-05-18 汤本孔明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启动时使制冷剂回路均压化时、防止液体回流的发生的制冷装置。空调装置(1)包括制冷剂回路(2),该制冷剂回路(2)将压缩机构(11)、室外热交换器(13)、第一电动膨胀(14)、储罐(15)、第二电动膨胀阀(16)及室内热交换器(17)依次连接在一起,所述压缩机构(11)是能可变型的。空调装置(1)包括四通切换阀(12)和控制装置(5)。四通切换阀(12)对在制冷剂回路(2)中循环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进行切换。控制装置(5)对第一电动膨胀阀(14)及第二电动膨胀阀(16)的开闭状态进行控制。在空调装置(1)启动时,控制装置(5)对第一电动阀(14)及第二电动阀(16)中的哪一个是位于制冷剂回路(2)的高压部的高压侧电动阀进行判断,并将高压侧电动阀全开。
7 空调设备 CN201610034568.4 2013-07-30 CN105570993A 2016-05-11 田中航祐; 河西智彦
一种空调设备,包括单向、液体管线膨胀阀、附加单元,所述单向阀设置在第一流路切换装置与压缩机的吸入侧之间的通道中,所述液体管线膨胀阀设置在液体扩展管线的中途处并且能够控制制冷剂的通过量,所述附加单元具有从室内单元与液体膨胀阀之间的通道处分支出来并且连接至单向阀与压缩机的吸入侧之间的通道的第一旁通管和第二旁通管和辅助换热器,其中第一旁通管在其中途处具有能够控制制冷剂的通过量的第一旁通管膨胀阀,所述辅助换热器具有不同于制冷剂的用于加热的热源,所述辅助换热器起到加热流入第一旁通管中的制冷剂的蒸发器的作用,并且第二旁通管在其中途处具有能够控制制冷剂的通过量的第二旁通管膨胀阀。
8 汽车空调设备的制冷剂循环回路 CN201110362023.3 2011-10-08 CN102563943B 2016-02-10 M·格拉夫; F·维朔勒克; C·雷宾格; D·施罗德
发明涉及一种制冷剂循环回路(1)以及一种使得汽车空调设备的制冷剂循环回路(1)工作的方法,所述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或混合动汽车。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1)包括一次回路,所述一次回路具有:压缩机(5)、在制冷剂与周围环境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2)、收集罐(8)、第一膨胀元件(6)、用来将送入车内空间的空气(11)的热量供应给制冷剂的热交换器(3)、以及与热交换器(3)并联布置的热交换器(4,13)。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1)还包括二次支路,所述二次支路从在所述压缩机(5)和热交换器(2)之间布置的分支点(25)开始一直延伸到在热交换器(2)和热交换器(3)之间布置的连接点(8),并且具有将制冷剂的热量传递给送入车内空间的待调节的空气(11)的热交换器(15)以及其后紧邻的调节(16)。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1)可用于组合冷却模式和加热模式以及用于对送入车内空间的待调节的空气(11)的再加热模式。
9 冷冻装置 CN201380077559.8 2013-06-18 CN105308395A 2016-02-03 杉本猛
冷冻装置(1)的特征在于,具备:将压缩机(10)、冷凝器(20)、节流装置(30)和蒸发器(40)连接并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生成通过蒸发器(40)向冷藏库80内吹出的空气流的蒸发器用送机(41);以及至少控制压缩机(10)和蒸发器用送风机(41)的控制部(60),作为制冷剂,使用R32制冷剂、含R32制冷剂的重量百分比在65%以上的混合制冷剂、HFO制冷剂、丙烷、或含有丙烷的混合制冷剂,控制部(60)能够执行使压缩机(10)和蒸发器用送风机(41)这两者运转的冷却运转模式、以及使压缩机(10)停止并使蒸发器用送风机41运转的送风运转模式。
10 制冷回路中的油补偿 CN201180072382.3 2011-07-19 CN103649654B 2016-01-27 S.赫尔曼; A.塔姆博夫特塞夫
用于在制冷循环(1)中从制冷剂-油混合物分离出油的油分离装置(14),该油分离装置(14)包括:第一制冷剂导管,其至少具有为第一直径(d1)的第一部分(16);设置在所述第一制冷剂导管下游且与其连接的第二制冷剂导管,该第二制冷剂导管至少具有为第二直径(d2)的第二部分,该第二直径(d2)小于所述第一直径(d1);其中所述第二制冷剂导管的具有所述第二直径(d2)的所述第二部分(18)延伸到所述第一制冷剂导管的所述第一部分(16)内从而在所述第二部分(18)的外径和所述第一部分(16)的内径之间形成油分离穴(32);以及具有入口端(19)的吸油管线(20),该吸油管线开通到所述油分离穴(32)内并且被构造成从所述油分离穴(32)吸油。
11 用于控制亚临界和超临界模式下的蒸汽压缩系统的运行的方法 CN201280032978.5 2012-07-03 CN103649651B 2016-01-20 简·普林斯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蒸汽压缩系统(1)的运行的方法以及一种蒸汽压缩系统(1)。所述蒸汽压缩系统(1)包括沿着制冷剂在其中流动的制冷剂路径布置的压缩器(2)、排热换热器(3)、可控(4)、接收器(5)、至少一个膨胀装置和至少一个蒸发器。所述蒸汽压缩系统(1)能够在亚临界控制机制以及以超临界控制机制运行。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测量离开排热换热器的制冷剂的温度TGC;基于所测的温度TGC并且采用可用于亚临界控制机制以及超临界控制机制的计算公式计算压强基准PGC,Ref;以及,控制可控阀的打开程度,从而获取离开排热换热器的制冷剂的等于所计算的压强基准PGC,Ref的压强。由于计算公式可应用于亚临界控制机制以及超临界控制机制,因而仅需要一个计算公式,因而可以以非常简单的方式控制蒸汽压缩系统(1)。
12 空调装置 CN201380070505.9 2013-12-16 CN104937350A 2015-09-23 汤本孔明; 金泽友佳子; 星加启太郎; 下田顺一
空调装置(1)中,进行气体排出控制、上游侧膨胀过冷度控制及下游侧膨胀阀吸入湿润控制,其中,在所述气体排出控制中,通过打开储罐气体排出阀(30a),将气体制冷剂从储罐(25)经由储罐气体排出管(30)引导至压缩机(21)的吸入侧,在所述上游侧膨胀阀过冷度控制中,改变上游侧膨胀阀(24、26)的开度,以使散热器(23、41)的出口的制冷剂的过冷度变为目标过冷度,在所述下游侧膨胀阀吸入湿润控制中,改变下游侧膨胀阀(26、24)的开度,以使蒸发器(41、23)的出口的制冷剂处于湿润状态,且使制冷剂的干燥度变为目标干燥度。
13 二元制冷装置 CN201380041757.9 2013-08-05 CN104541115A 2015-04-22 高山启辅; 石川智隆; 杉本猛; 山下哲也; 池田隆
一种二元制冷装置,包括:高元制冷循环(20),其利用配管连接高元侧压缩机(21)、高元侧冷凝器(22)、高元侧膨胀(23)以及高元侧蒸发器(24),并构成高元侧制冷剂回路;低元制冷循环(10),其利用配管连接低元侧压缩机(11)、低元侧冷凝器(12)、低元侧贮液器(13)、低元侧膨胀阀(14)以及低元侧蒸发器(15),并构成低元侧制冷剂回路;级联冷凝器(30),其具有高元侧蒸发器(24)与低元侧冷凝器(12);贮液器热交换部(25),其用于将低元侧贮液器(13)冷却;以及高元制冷循环控制器(32),若在低元侧压缩机(11)停止的过程中,基于低元侧制冷剂的压推断为低元侧制冷剂到达超临界状态,则进行使高元侧压缩机(21)起动这样的控制。
14 制冷循环系统和具有该制冷循环系统的空气调节机 CN201380042739.2 2013-12-12 CN104541113A 2015-04-22 上野円
发明提供制冷循环系统和空气调节机,能够使制冷剂容易流动且以最适合的制冷剂量循环。本发明使调整在制冷剂回路内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的流量调整部与节流装置并列连接,流量调整部包括:储液器,贮存制冷剂;高压侧的连接管,连接制冷剂回路中的节流装置的高压侧和储液器;低压侧的连接管,连接制冷剂回路中的节流装置的低压侧和储液器;以及高压侧和低压侧的流量调整装置,分别设置在各连接管上,调整制冷剂的流量,储液器设置在比低压侧的流量调整装置高的位置上,利用贮存在储液器内的制冷剂的势能,使储液器内的制冷剂容易向低压侧的流量调整装置流动。
15 冷冻循环装置 CN200980161601.8 2009-09-24 CN102510985B 2014-08-06 高山启辅; 岛津裕辅; 角田昌之; 永田英彰; 鸠村杰
发明的冷冻循环装置包括:冷冻循环,通过配管依次连接了第一压缩机(1)、散热器、使通过了散热器的制冷剂膨胀并从制冷剂回收动的膨胀机(8)以及蒸发器;旁通配管(24),一端与膨胀机的排出配管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压缩机的吸入配管连接;压力传感器(85)和温度传感器(91),作为吸入膨胀机(8)的制冷剂的物理量分别检测膨胀机(8)的吸入压力和吸入温度;旁通(10),设置在旁通配管(24)上,调整制冷剂的流量;控制装置(103),控制旁通阀(10)的开度。控制装置(103)基于膨胀机(8)的吸入压力和吸入温度决定膨胀机的适当排出压力,当膨胀机(8)排出制冷剂的压力高于所决定的适当排出压力时打开旁通阀(10)。
16 集装箱用制冷装置 CN201080052851.0 2010-09-10 CN102648384B 2014-06-18 横原和马; 藤本祐介; 冈本敦
发明公开了一种集装箱用制冷装置,该集装箱用制冷装置包括进行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回路(20)和压缩机控制部(81)。该制冷剂回路(20)具有主回路(21)和热气旁路回路(22),该主回路(21)由压缩机(30)、冷凝器(31)、膨胀(32)和蒸发器(33)依次连接而成,该热气旁路回路(22)用于使上述压缩机(30)的压缩制冷剂旁路上述冷凝器(31)和主膨胀阀(32)而将该压缩制冷剂送向上述蒸发器(33);该压缩机控制部(81)在利用上述压缩机(30)的压缩制冷剂经热气旁路回路(22)和蒸发器(33)返回压缩机(30)的循环流动进行除去上述蒸发器(33)的霜的除霜动作时,对上述压缩机(30)的转速进行控制,以使上述压缩机(30)的压缩制冷剂的压达到目标值。
17 用于的闪蒸罐设计和控制 CN201110130853.3 2007-03-20 CN102269489B 2014-03-26 亨格·M·范; 让-吕克·M·卡伊拉特; 罗纳德·L·万·胡斯
一种用于能够在加热模式和冷却模式下运行的的闪蒸罐,该闪蒸罐包括外壳,该外壳具有位于顶部和底部之间的中部,所述顶部、底部和中部共同限定出外壳的内部容积。第一口与内部容积流体连通,该第一口在加热模式下用作入口并且在冷却模式下用作出口。第二口与内部容积流体连通,该第二口在冷却模式下用作入口并且在加热模式下用作出口。流动控制装置和止回流体连接,以控制该罐在加热模式下用作闪蒸罐并在冷却模式下用作接收器。
18 冷冻循环装置 CN201380000885.9 2013-01-18 CN103429971A 2013-12-04 河野文纪; 田村朋一郎; 小森晃
发明提供一种冷冻循环装置(1A),具备:蒸发器(23),其贮存冷媒液,并且在内部使冷媒液蒸发;冷凝器(22),其在内部使冷媒蒸汽冷凝,并且贮存冷媒液;蒸汽路径(2A),其从蒸发器(23)向冷凝器(22)引导冷媒蒸汽,并设置有压缩机(21);液体路径(2B),其从冷凝器(22)向蒸发器(23)引导冷媒液;冷凝侧循环路径(4),其使贮存在冷凝器(22)的冷媒液经由散热热交换器(41)进行循环,且在散热用热交换器(41)的上游侧设置有冷凝侧(45);和回流路径(7),其将在冷凝侧循环路径(4)中的比散热用热交换器(41)更下游侧的部分流过的冷媒液的一部分,引导至冷凝侧循环路径(4)中的比冷凝侧泵(41)更上游侧的部分或者冷凝器(22)的底部。
19 制冷剂充填料的储存 CN200680056500.0 2006-11-30 CN101548142B 2013-04-24 J·W·布什; B·米特拉
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和第二热交换器以及膨胀装置。制冷剂循环流动通道依次向下游延伸通过压缩机、第一热交换器、膨胀装置和第二热交换器。该系统包括充填料存储系统。该充填料存储系统包括第一和第二制冷剂存储室。至少一个联接到存储室上,以允许各存储室各自单独地置于与位于膨胀装置上游和下游的流动通道成交替连通。
20 蒸发制冷剂中分离液滴的装置和方法 CN200780045290.X 2007-10-12 CN101589279B 2012-12-05 J·索尼南
发明涉及一种装置和一种方法,用于从蒸发制冷剂中分离液滴。根据本发明的液滴分离器具有分离容器(1),液滴在分离容器中依靠重与蒸发制冷剂分离。在分离容器(1)中已布置有分隔板(13),该分隔板将分离空间分成两个分离部分(14,15)。由此将制冷剂布置成一先在分隔板(13)第一侧上穿过第一分离空间(14),一再转移至分隔板(13)的第二侧,即第二分离空间(15),一然后穿过分隔板(13)第二侧上的第二分离空间(15)。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