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81 冷媒循环装置 CN03157027.5 2003-09-11 CN1504703A 2004-06-16 松本兼三; 山中正司; 山崎晴久; 里和哉; 山口贤太郎; 藤原一昭; 富宇加明文
一种冷媒循环装置,用以执行冷却运转与加热运转。在冷媒循环装置中,压缩机(10)的密闭容器(12)内具有第一旋转压缩组件(32)与第二旋转压缩组件(34)。被第一旋转压缩组件(32)压缩而排放的冷媒是被导入到第二旋转压缩组件(34)。此外,冷媒循环装置更具备中间冷却回路(150),用以使被第一旋转压缩组件压缩而排放的冷媒放热;以及三方(162),用以在冷却运转时,开放中间冷却回路(150)。借此,在冷却运转时的成绩系数便得以改善。
82 制冷装置 CN00128379.0 2000-11-23 CN1298082A 2001-06-06 山本政树; 百崎信; 藤原辰男
一种制冷装置,具有用非共沸混合制冷剂进行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回路(12),在高压液体管路上设有一边将所述制冷剂储存一边使液体制冷剂流出的储存部(43),且蒸发器(31,23)的出口侧不夹装储液器而与压缩机(21)的吸入侧连接,从而使流动于制冷剂回路(12)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组分稳定,防止制冷装置(10)的可靠性下降。
83 用于车辆的系统 CN201510055901.5 2015-02-03 CN104833129B 2017-12-19 姜成镐; 金学圭; 李尚耆; 李裁旻; 崔永镐
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系统,当在热泵模式下车辆进入怠速状态并且室外空气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所述热泵系统使制冷剂绕开外部热交换器并关闭安装在外部热交换器上的扇,从而,即使在低于零摄氏度时也连续地运行热泵模式,以保持加热性能,在不需要运行电加热器的情况下降低电的消耗,并且当车辆在低于零摄氏度时进入怠速状态时防止过多的风扇噪声。
84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201310380503.1 2013-08-28 CN103822301B 2016-12-28 张硕训
申请提供一种空调及其控制方法。该空调包括:主体,限定外观;室内热交换器,布置在主体中;多个分支管,引导引入到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循环管,连接至所述多个分支管以引导制冷剂;旁通管,将所述多个分支管的一部分连接至所述循环管;以及分支管,布置在所述多个分支管的所述一部分中,以调节流入到所述多个分支管的所述一部分中的制冷剂的流动。所述多个分支管的所述一部分具有小于每个剩余分支管的直径。在制冷模式下,制冷剂通过所述多个分支管的所述一部分从所述循环管引入到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中。在制热模式下,制冷剂通过旁通管从所述室内热交换器排放到所述循环管中。
85 带球型泄压的液压旁路的控温工业制冷装置的工作方法 CN201610506428.2 2016-06-30 CN106151176A 2016-11-23 黄晓军
发明涉及的一种带球型泄压的液压旁路的控温工业制冷装置的工作方法,带球型泄压阀的液压旁路的控温工业制冷装置包括一根液压油输送管路,该液压油输送管路上从液压油进油口至液压油出油口之间依次设置有液压油输送管路输送散热器、管式加热器和换热装置,散热器的一侧设置有散热机,所述换热装置的冷却出口至冷却进口之间的冷却管路上依次设置有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冷凝器、储液器、干燥过滤器、冷却管路电磁阀以及节流装置,压缩机至冷凝器之间的冷却管路和节流装置至换热装置之间的冷却管路之间设置有一个冷却管路旁通阀;散热器两端的油路上并联设置有球型泄压阀。本发明具有可靠度高,不易损坏,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优点。
86 带球型泄压的液压旁路的控温工业制冷机 CN201610507548.4 2016-06-30 CN106015194A 2016-10-12 黄晓军
发明涉及的一种带球型泄压的液压旁路的控温工业制冷机,它包括一根液压油输送管路,该液压油输送管路上从液压油进油口至液压油出油口之间依次设置有液压油输送管路输送散热器、管式加热器和换热装置,散热器的一侧设置有散热机,所述换热装置的冷却出口至冷却进口之间的冷却管路上依次设置有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冷凝器、储液器、干燥过滤器、冷却管路电磁阀以及节流装置,压缩机至冷凝器之间的冷却管路和节流装置至换热装置之间的冷却管路之间设置有一个冷却管路旁通阀;散热器两端的油路上并联设置有球型泄压阀。本发明具有可靠度高,不易损坏,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优点。
87 一种车载空调发热元器件的散热冷却方法和散热冷却装置 CN201610144983.5 2016-03-14 CN105627640A 2016-06-01 罗岳华
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空调发热元器件的散热冷却方法和散热冷却装置。散热冷却装置包括密闭的箱体和布置在箱体中的换热器,车载空调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蒸发器气液分离器和发热元器件,发热元器件布置在箱体中,换热器串联在车载空调的制冷管路中,利用车载空调的冷媒对箱体中的发热元器件冷却降温。本发明采用密闭的箱体,通过串联在车载空调的制冷管路中的换热器对箱体中的发热元器件进行散热,可以改善车载空调发热元器件工作环境,提高发热元器件的工作寿命。
88 制冷循环装置 CN201510441009.0 2015-07-24 CN105387642A 2016-03-09 松浦尧宏; 丸桥伊织; 日下道美; 田村朋一郎; 河野文纪
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具有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以及输送路,且具备:主回路,其构成为供制冷剂循环,制冷剂包括常温下的饱和蒸汽压为负压流体作为主成分;具有吸热热交换器的吸热循环路;具有放热热交换器的放热循环路;内部热交换器,其使吸热循环路的流体与放热循环路的流体间接地进行热交换;吸热旁通流路和放热旁通流路的至少一方;以及调整吸热旁通流路中的流体的流量的吸热流量调整机构和调整放热旁通流路中的流体的流量的放热流量调整机构的至少一方。
89 空调 CN201110054190.1 2011-03-04 CN102401427B 2016-02-03 藤田直人; 弓场大辅; 加守田广和; 大门宽幸; 山本宪昭
发明提供防止蓄热部件的劣化和蒸发空调机。空调机中设有内置蓄积由压缩机产生的热的蓄热部件和蓄热热交换器的蓄热槽,设有将室内热交换器与膨胀之间和四通阀与压缩机的吸入口之间连接的蓄热旁通回路,和将膨胀阀与室外热交换器之间和压缩机的喷出口与四通阀之间连接的除霜旁通回路。蓄热旁通回路中配设蓄热热交换器和蓄热二通阀,除霜旁通回路中配设除霜二通阀,在由压缩机温度检测单元、压缩机喷出温度检测单元或蓄热槽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出的温度超过第一规定温度时,对蓄热二通阀打开控制,将通过了室内热交换器或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导向蓄热热交换器。
90 涡轮冷冻装置、其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1180020885.6 2011-09-16 CN103140726B 2016-01-20 松仓纪行; 上田宪治; 奥田诚一; 永井建
发明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稳定地运转的同时可削减致冷剂量的涡轮冷冻装置的控制装置。是控制涡轮冷冻装置(1)的控制装置,该涡轮冷冻装置(1)具有:离心式压缩机(2);第一非致冷剂供给用的第一非致冷剂(12);第一非致冷剂与致冷剂进行热交换的凝结器(3);使致冷剂膨胀的膨胀(5);第二非致冷剂供给用的第二非致冷剂泵(16);第二非致冷剂和致冷剂进行热交换的蒸发器(7);从离心式压缩机2的排出口(2B)将致冷剂的一部分注入离心式压缩机(2)的吸入口(2A)的旁路回路(17);以及控制该致冷剂的流量的旁路回路用控制阀(18)。在起动涡轮冷冻装置(1)的时候,将膨胀阀(5)控制为闭状态,并将第一非致冷剂泵(12)以及第二非致冷剂泵(16)设定为运转状态而起动离心式压缩机(2)之后,控制旁路回路用控制阀(18)的开度以使离心式压缩机(2)的吸入饱和温度和第二非致冷剂的出口温度的温度差成为规定温度差以下。
91 空调 CN201110054203.5 2011-03-04 CN102401428B 2016-01-20 小泉精治; 十仓聪; 加守田广和; 山本宪昭
发明空调机可进行高效的除霜运转。空调机中设有内置蓄积由压缩机产生的热的蓄热部件和蓄热热交换器的蓄热槽,设有将室内热交换器与膨胀之间和四通阀与压缩机的吸入口之间连接的蓄热旁通回路;将膨胀阀与室外热交换器之间和压缩机的喷出口与四通阀之间连接的除霜旁通回路。蓄热旁通回路中配置蓄热热交换器和蓄热二通阀,除霜旁通回路中配置除霜二通阀,除霜运转开始时,对除霜二通阀打开控制,将从压缩机喷出的制冷剂导向室外热交换器,从除霜二通阀的打开控制起经过规定时间后,对蓄热二通阀开控制,将通过了室内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导向蓄热热交换器。
92 空调 CN201110054214.3 2011-03-04 CN102434914B 2015-12-16 加守田广和; 伊内启; 川添大辅; 苇原政由
发明提供加速制热运转的升温的空调机。空调机包括:按照使制冷剂在制热运转时按照依次流经压缩机、四通、室内热交换器、膨胀阀、室外热交换器、四通阀的方式连接而成的制冷循环;内置蓄积由压缩机产生的热的蓄热部件和蓄热热交换器的蓄热槽,还包括:将室内热交换器与膨胀阀之间和四通阀与压缩机的吸入口之间连接的蓄热旁通回路;将膨胀阀与室外热交换器之间和压缩机的喷出口与四通阀之间连接的除霜旁通回路;和蓄热旁通回路中的蓄热二通阀,具备通常的制热运转模式和与通常的制热运转模式相比升温更快的速热运转模式。
93 空调 CN201110054211.X 2011-03-04 CN102401429B 2015-08-19 加守田广和; 十仓聪; 大门宽幸; 川添大辅
发明提供进行高效除霜运转的空调机。空调机中设置内置蓄积由压缩机产生的热的蓄热部件和蓄热热交换器的蓄热槽,设置:将室内热交换器与膨胀之间和四通阀与压缩机的吸入口之间连接的蓄热旁通回路;和将膨胀阀与室外热交换器之间和压缩机的喷出口与四通阀之间连接的除霜旁通回路。当室外热交换器入口温度检测单元检测除霜开始温度时开始除霜运转,设定比该除霜开始温度高的蓄热部件温度上升开始温度,在由室外热交换器入口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出的温度低于蓄热部件温度上升开始温度的情况下,由蓄热槽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出的温度未达到规定温度时,进行控制使蓄热槽的温度上升。
94 一种除霜装置及除霜方法以及装有该除霜装置的空调 CN201410012460.6 2014-01-11 CN104776657A 2015-07-15 赵军; 郭霞龄; 宁孜勤; 黄建华; 蒋文格; 王海涛
发明公开了一种除霜装置及除霜方法以及装有该除霜装置的空调,在连接室内外换热器之间的输送管道上增加设有一路第一化霜管道,第一化霜管道的一端连通室外换热器,另一端连通制热流向节流元件前端的输送管道,第一化霜管道上设有第一受控。本装置将室内换热器出口的部分制冷剂用来除霜,无需停机,能够实现连续制热,不浪费能源,只需小部分热量就能除霜,压缩机出口的高温高压制冷剂仍然优先通过室内换热器,保证室内制热温度不下降,在有效保证空调制热量的同时,大大增强了空调室内的舒适度,取得意料不到的效果。能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完成除霜动作,一检测到室外换热器有霜就进行除霜,可有效阻止室外换热器起霜。
95 空调装置 CN200980162175.X 2009-10-28 CN102597660B 2015-05-06 山下浩司; 森本裕之; 鸠村杰; 若本慎一; 竹中直史
发明提供能够实现节能化的空调装置。设置能够对向热源侧热交换器流动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量与向绕过热源侧热交换器的旁通配管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的比例进行调整的热源侧制冷剂流量调整装置,对在热源侧热交换器中的热交换量进行控制,按与空调装置实施的运行状态无关的方式可靠地进行稳定的节能运行。
96 包括减压器件和用于旁通减压器件的器件的减压装置 CN201280050369.2 2012-10-11 CN103874595A 2014-06-18 M.亚希亚; R.哈勒
发明涉及一种减压装置(1),用于安装在车辆中的冷却剂回路(15),该装置包括适用于冷却剂(14)通过其中的本体(2),所述本体(2)容纳适用于减小冷却剂的压减压器件(3)和用于旁通减压器件(3)的器件(5),当旁通器件(5)上游的冷却剂的压力小于预定临界值时,该器件(5)能够打开。本发明还涉及并入膨胀装置(1)的回路,以及用于操作所述回路的模式。本发明可用于机动车辆中。
97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201310380503.1 2013-08-28 CN103822301A 2014-05-28 张硕训
申请提供一种空调及其控制方法。该空调包括:主体,限定外观;室内热交换器,布置在主体中;多个分支管,引导引入到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循环管,连接至所述多个分支管以引导制冷剂;旁通管,将所述多个分支管的一部分连接至所述循环管;以及分支管,布置在所述多个分支管的所述一部分中,以调节流入到所述多个分支管的所述一部分中的制冷剂的流动。所述多个分支管的所述一部分具有小于每个剩余分支管的直径。在制冷模式下,制冷剂通过所述多个分支管的所述一部分从所述循环管引入到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中。在制热模式下,制冷剂通过旁通管从所述室内热交换器排放到所述循环管中。
98 冷冻装置 CN200980114701.5 2009-04-20 CN102016456B 2013-08-28 藤本修二; 吉见敦史
一种空气调节装置(1),将二作为制冷剂使用,包括:二级压缩式的压缩机构(2);热源侧热交换器(4);膨胀机构(5);利用侧热交换器(6);切换机构(3);作为从前级侧的压缩元件喷出并吸入到后级侧的压缩元件的制冷剂的冷却器起作用的中间热交换器(7);以及中间热交换器分流管(9)。在空气调节装置(1)中,中间热交换器(7)配置于热源侧热交换器(4)的上方,在通过将切换机构(3)切换到冷却运转状态来进行热源侧热交换器(4)的除霜的逆循环除霜运转中,使用中间热交换器分流管(9),以使制冷剂不能流动到中间热交换器(7)。
99 提高制冷和空气调节效率的方法和设备 CN201080022072.6 2010-04-23 CN102713473A 2012-10-03 G·E·菲利普
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制冷和空气调节效率的方法和设备,该设备在具有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膨胀装置和循环制冷剂的热交换系统上使用。该设备包括:具有制冷剂入口和制冷剂出口的液体制冷剂容纳容器,其中所述容器位于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的热交换系统中;用于产生液化制冷剂的湍流的装置。该设备还优选包括制冷剂分流路径,所述制冷剂分流路径用于局部冷却所述容器内的制冷剂的一部分;盘,该盘位于所述制冷剂入口处,用于在后侧形成低压区域并且使进入容器的制冷剂产生湍流;以及引入到膨胀的制冷剂路径下游并位于旋管之前的制冷剂阀,所述制冷剂阀产生连续通过制冷剂旋管的涡流
100 用于冷干燥的设备和方法 CN201080047986.8 2010-11-08 CN102686299A 2012-09-19 F·C·A·巴尔蒂; J·H·R·德赫特; F·J·E·鲁兰茨
一种用于冷干燥气体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热交换器(2),所述热交换器的一次侧是冷却回路(4)的蒸发器(3),并且待干燥的气体被引导通过所述热交换器(2)的二次侧以冷却所述气体,并且从所述气体冷凝出蒸汽,由此至少一个旁通管(11)设有(5)控制(12),所述控制阀由控制单元(14)根据从用于测量所述热交换器(2)的所述二次侧中的所述气体的最低气体温度(LAT)或露点的测量元件(15)中接收的信号控制,由此该测量元件(15)直接定位在所述热交换器(2)的所述二次侧的内部,测量元件(16)用于测量所述蒸发器(3)中的所述冷却剂的温度。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