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冷库 CN201710725736.9 2017-08-22 CN107490231A 2017-12-19 周巍; 练浩民; 何汝龙; 安亚洲
发明提供一种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冷库。该热泵系统的冷媒流路上设置有压缩机冷凝器和至少两个并联设置的蒸发器,在至少一个蒸发器的出气管路上设置有开度可调的第一调节装置,所述压缩机的回气管路上设置有旁通支路,所述旁通支路的一端连接所述回气管路,另一端接入所述压缩机出气口的下游侧,所述旁通支路上设置有开度可调的第二调节装置。本发明提供的热泵系统中,可将不同的蒸发器设置在不同的环境区域内,通过调节各个调节装置的开度即可对不同环境区域内环温进行精确地调节,使得在不同环境区域形成不同的温度条件,将该热泵系统应用在船舶上时,能够在船舶的冷库内针对不同类型的果蔬形成不同的温区,从而延长了果蔬的保鲜时间。
2 包括高压侧压缩机和低压侧压缩机的系统 CN201480010418.9 2014-02-25 CN105008824B 2017-10-24 迈克尔·M·佩列沃兹奇科夫; 基里尔·M·伊格纳季耶夫
一种系统,该热泵系统可以运行为在制热模式下使流体在第一热交换器与第二热交换器之间沿第一方向循环而在制冷模式中沿第二方向循环。该热泵系统可以包括吸入导管、低压侧压缩机和高压侧压缩机。低压侧压缩机和高压侧压缩机可以均与吸入导管流体连通。
3 一种基于压缩机排气旁通融霜的空调系统 CN201710435207.5 2017-06-10 CN107036349A 2017-08-11 刘焕卫; 崔梦冬; 丁雅馨
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压缩机排气旁通融霜的空调系统。该系统利用压缩机排气对冷型蒸发器进行除霜,达到蒸发器融霜及提高系统性能系数的目的,同时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逆向融霜方法中的缺陷,避免了制热的间断和温度波动,提高了舒适度。
4 二元制冷循环装置 CN201280004069.0 2012-03-16 CN103250012B 2016-02-17 浅利峻; 图司贵宏
发明的二元制冷循环装置将高温侧制冷回路和低温侧制冷回路装载在同一壳体内,其中,所述高温侧制冷回路利用制冷剂配管将高温侧压缩机、高温侧冷凝器、高温侧膨胀装置、级联热交换器连通,所述低温侧制冷回路利用制冷剂配管将低温侧压缩机、所述级联热交换器、低温侧膨胀装置和空气热交换器连通。二元制冷循环装置使所述高温侧制冷回路的高温侧压缩机和所述低温侧制冷回路的低温侧压缩机的至少一方与变频器装置连接,所述二元制冷循环装置具有控制元件,在制冷循环运转启动时,所述控制元件对所述变频器装置进行控制,以使所述高温侧压缩机的设定运转频率比低温侧压缩机的设定运转频率大。
5 制冷剂回路 CN201510181577.1 2015-04-16 CN105004087A 2015-10-28 M.亚希亚
发明涉及一种双级制冷剂回路,所述制冷剂回路包括形成冷凝器的第一热交换器(1)、形成蒸发器的第二热交换器(2)、第一压缩机(C1)、第二压缩机(C2)、第一膨胀(D1)、第二膨胀阀(D2)、能够将制冷剂的液相和气相分开的柱形部(B),其特征在于,所示制冷剂回路包括形成蒸发器的第三热交换器(3)。
6 制冷系统能量调节装置 CN201510256730.2 2015-05-19 CN104896821A 2015-09-09 曹鹏飞; 汪长江; 赵贝
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冷系统能量调节装置,包括有由压缩机温度传感器冷凝器、第一节流装置、蒸发器和传感器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成的制冷系统,压缩机的吸、排气口之间连接有由能调电磁和能量调节阀组成的旁通回路,冷凝器的出口与压缩机的吸气口之间连接有由喷液电磁阀和第二节流装置组成的喷液回路。本发明不需要添加额外的加热设备,也不需要频繁开机或变频能量调节,即可保证在热负荷大范围变化的情况下仍能够保证较高的控温精度,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控温精度高及工作可靠性高的优点。
7 冷却设备 CN201280018785.4 2012-04-17 CN103476612B 2015-08-19 川上芳昭; 城岛悠树; 高桥荣三; 佐藤幸介; 内田和秀; 大野雄一
一种冷却设备,该冷却设备冷却充电器(71),该充电器用于在接收来自电源的电供应时对电池(72)充电,该冷却设备包括:压缩机(12),其使制冷剂循环;热交换器(14)和热交换器(15),其进行制冷剂和外部空气之间的热交换;膨胀(16),其降低制冷剂的压力;热交换器(18),其进行制冷剂和空调空气之间的热交换;冷却单元(70),其设置在制冷剂在热交换器(15)和膨胀阀(16)之间流动的路径上,以使用制冷剂冷却充电器(71);制冷剂通路(22),制冷剂通过该制冷剂通路在压缩机(12)和热交换器(14)之间流动;制冷剂通路(26),制冷剂通过该制冷剂通路在冷却单元(70)和膨胀阀(16)之间流动;和连接通路(52),其将制冷剂通路(22)和制冷剂通路(26)连接。
8 用于控制具有送制冷剂节能的蒸气压缩冷却系统的负荷估算器 CN201380061001.0 2013-10-04 CN104813108A 2015-07-29 吕宗涛; 格雷格·哈吉; 蒂莫西·J·施拉德尔; 斯蒂芬·西拉托; 约翰·F·朱奇
一种冷却系统具有直接膨胀模式和送制冷剂节能器模式以及控制器。该控制器包括负荷估算器,该负荷估算器估算冷却系统上的实时室内负荷并使用所估算的实时室内负荷来确定是使冷却系统在泵送制冷剂节能器模式下工作还是在直接膨胀模式下工作。
9 具有均匀温度分布晶片支撑电容耦合等离子体反应装置 CN200810178907.1 2006-10-18 CN101582375B 2015-06-24 丹尼尔·J·霍夫曼; 保罗·卢卡丝·比瑞哈特; 理查德·弗威尔; 哈密迪·塔瓦索里; 道格拉斯·A·小布什伯格; 道格拉斯·H·伯恩斯; 卡洛·贝拉
发明公开具有均匀温度分布晶片支撑电容耦合等离子体反应装置。用于处理工件的等离子体反应装置包括反应室、在室内用于支撑工件的静电吸盘、耦合用来向静电吸盘施加RF功率的RF等离子体偏置功率发生器以及具有在静电吸盘内部并且具有入口和出口的热交换器相变传热(PCHT)环路。PCHT环路可以工作在两种模式之一,这两种模式是冷却模式和加热模式。PCHT环路还可以包括至少间接耦合到热交换器的出口的压缩器以及(在冷却模式中)耦合到压缩器的出口的冷凝器及耦合在冷凝器的输出和热交换器的入口之间的膨胀。优选地,在热交换器内的相变传热(PCHT)介质的一部分是气相和液相的混合物。结果,静电吸盘和热交换器内的PCHT介质之间的传热是恒温过程。
10 制冷装置 CN201180054852.3 2011-11-14 CN103221760A 2013-07-24 山下哲也; 杉本猛; 池田隆
发明具备高温侧第一循环(10A)、高温侧第二循环(10B)、低温侧循环(20)、第一级联冷凝器(30A)和第二级联冷凝器(30B)、控制构件(40),该高温侧第一循环(10A)具有高温侧第一压缩机(11A)、高温侧第一冷凝器(12A)、高温侧第一节流装置(13A)、高温侧第一蒸发器(14A),该高温侧第二循环(10B)具有高温侧第二压缩机(11B)、高温侧第二冷凝器(12B)、高温侧第二节流装置(13B)、高温侧第二蒸发器(14B),该低温侧循环(20)将低温侧压缩机(21)、低温侧第一冷凝器(22A)、低温侧第二冷凝器(22B)、低温侧节流装置(23)以及低温侧蒸发器(24)连接,以二为制冷剂,该第一级联冷凝器(30A)、第二级联冷凝器(30B)进行高温侧制冷剂和低温侧制冷剂的热交换,该控制构件(40)与低温侧制冷剂的流动对应地使高温侧蒸发器(14)的蒸发温度变低。
11 用于冷却容器的制冷系统 CN201180033734.4 2011-05-28 CN103038146A 2013-04-10 沃尔夫冈·桑德克特尔; 迪特尔·莫斯曼
发明涉及一种制冷系统,用于冷却一可移动的制冷空间的内部,例如,一制冷容器,包括两个调速压缩机,通过每个压缩机的可控的旁路和位于每个压缩机的吸入侧和压侧之间的可控的装置,所述调速压缩机可以单级并行运行或在在两级中相继运行。该控制阀装置从一具有运算单元的控制器出接收信号,提供可有效温度环境温度作为目标值或测量值。通过该容器制冷系统的必要的构造获得最有能效运行模式和压缩机旋转速度。
12 装置、双级压缩机及热泵装置的运转方法 CN200980162317.2 2009-11-06 CN102597524A 2012-07-18 谷真男; 深谷笃义; 中河宽行; 加藤太郎
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双级压缩机及使用双级压缩机的装置改善在负荷较小时的效率。热泵装置包括利用配管依次连接双级压缩机(100)、第1换热器、第1膨胀机构、第2换热器而成的主制冷剂回路。双级压缩机(100)在负荷高于规定负荷时使经低级压缩部(10)、高级压缩部(30)双级压缩的制冷剂向制冷剂回路排出。另一方面,双级压缩机(100)在负荷低于规定负荷时使经低级压缩部(10)压缩的制冷剂不被高级压缩部(30)压缩而是旁通高级压缩部(30)向主制冷剂回路排出。
13 制冷循环装置 CN200980151528.6 2009-12-21 CN102257332A 2011-11-23 和田贤宣; 引地巧; 盐谷优; 尾形雄司; 本间雅也
发明提供一种制冷循环装置,该制冷循环装置(100)具备工作流体回路(106)及第一旁通路(112)。工作流体回路(106)包括第一压缩机(101)、散热器(102)、膨胀机(103)、蒸发器(104)、第二压缩机(105)及将这些要件按该顺序连接的流路(106a~106e)。膨胀机(103)及第二压缩机(105)通过动回收轴(107)连接,由膨胀机(103)回收的动力驱动第二压缩机(105)。第一旁通路(112)在制冷循环装置(100)起动时连结从第一压缩机(101)的喷出口到膨胀机(103)的吸入口的工作流体回路(106)的部分和从蒸发器(104)的出口到第二压缩机(105)的吸入口的工作流体回路(106)的部分。
14 温控处理系统和方法 CN201010528588.X 2010-10-28 CN102141321A 2011-08-03 武文学; 方良任
发明提供一种温控处理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压缩机、膨胀冷凝器蒸发器、四通换向阀和控制装置;其中,压缩机用于将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凝器用于将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凝为低温高压的液体,或者将制冷剂冷凝为低温高压的液体;膨胀阀用于将低温高压的液体形成低温低压的液体;蒸发器用于将低温低压的液体蒸发为高温低压的气体,或者将低温高压的液体蒸发为高温低压的气体;控制装置用于采集室内回温度和/或室外环境温度,并根据室内回风温度和/或室外环境温度,控制四通换向阀将压缩机、膨胀阀、冷凝器、蒸发器相互连接通路;或者控制四通换向阀将冷凝器和蒸发器单独连接通路。
15 一种空调 CN200910105617.9 2009-02-19 CN101504222B 2011-07-27 马岩松; 樊易周; 葛海方; 燕娜; 丁良尹
发明公开一种空调,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液、储液器、第一、二通断控制件、第一、二流向控制阀件、节流装置、带第三流向控制阀件的液泵旁通管和带第四流向控制阀件的压缩机旁通管;其中液泵入口经第二通断控制阀件耦合至储液器的出口,储液器出口高于液泵入口,其高度H的计算公式为:H>(NPSH+L×R+Z)/r,其中r为储液器内冷媒的密度,NPSH为液泵的气蚀余量,L为储液器出口至液泵入口的管路长度,R为储液器出口至液泵入口单位管长磨损阻,Z为储液器出口至液泵入口的局部阻力损失。本发明节能效果明显。
16 用于控制组合空调系统的方法和系统 CN200780100737.9 2007-09-18 CN101802512A 2010-08-11 B·法姆; P·德尔佩奇; P·里加尔
一种组合空调系统,其具有:第一空调单元,其具有第一蒸发器,所述第一蒸发器具有第一输入口和第一输出口;第二空调单元,其具有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二蒸发器具有第二输入口和第二输出口;第一导管,其将所述第一输入口与所述第二输出口流体连接;第二导管,其将所述第二输入口与所述第一输出口流体连接。所述第一导管和所述第二导管以及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二蒸发器形成工作流体回路。
17 一种空调 CN200910105617.9 2009-02-19 CN101504222A 2009-08-12 马岩松; 樊易周; 葛海方; 燕娜; 丁良尹
发明公开一种空调,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液、储液器、第一、二通断控制件、第一、二流向控制阀件、节流装置、带第三流向控制阀件的液泵旁通管和带第四流向控制阀件的压缩机旁通管;压缩机入口经第一通断控制阀件耦合至蒸发器的出口,压缩机出口经第一流向控制阀件耦合至冷凝器的入口;液泵入口经第二通断控制阀件耦合至储液器的出口,液泵出口经第二流向控制阀件耦合至节流装置的入口;冷凝器出口耦合至储液器入口,节流装置出口耦合至蒸发器入口;压缩机旁通管入口耦合至蒸发器出口、压缩机旁通管出口耦合至冷凝器入口,液泵旁通管入口耦合至储液器出口、液泵旁通管出口耦合至节流装置入口。本发明节能效果明显。
18 多级压缩型旋转式压缩机和采用它的制冷剂回路装置 CN03105171.5 2003-03-05 CN1318760C 2007-05-30 松本兼三; 津田德行; 山崎晴久; 里和哉; 只野昌也
发明的课题在于在采用排出压为高压的CO2等的制冷剂的多级压缩型旋转式压缩机中,使各旋转压缩部件的排除容量比和排出口的面积比为适合值,由此,改善运转效率。一种多级压缩型旋转式压缩机(10),其中,在密封容器(12)的内部,设置有电动部件(14);通过该电动部件(14)驱动的第1和第2旋转压缩部件(32,34),将通过上述第1旋转压缩部件(32)压缩后,排出的CO2等的制冷气体吸引到第2旋转压缩部件(34)中,对其进行压缩,将其排出,上述第1旋转压缩部件(32)的排出口(41)的面积S1与上述第2旋转压缩部件(34)的排气口(39)的面积S2的比S2/S1,小于第1旋转压缩部件(32)的排除容量V1与第2旋转压缩部件(34)的排除容量V2的比V2/V1。
19 螺旋器式 CN03101515.8 2003-01-16 CN1273788C 2006-09-06 野村知仁; 水谷保起; 杉江宏之
在作为螺旋器式制冷回路的一个部件的压缩机的排放管与吸入管之间设置一个旁路,用于使回路高压端的热气体重新流回低压端。一个电磁位于旁路上,并且一个电流表位于驱动螺旋器的齿轮电机上,电流表检测表明齿轮电机过载的过流值。电磁阀响应电流表检测的过流值而进行操作,使高压端的热气体通过旁路提供给低压端。
20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02156988.6 2002-12-24 CN1272590C 2006-08-30 具亨谟
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外单元;室内单元;压缩机致冷泄漏检测单元;高压管切断,设在室外单元高压致冷剂管上,当检测到致冷剂泄漏时用于切断室外单元与室内单元间的致冷剂流;低压管切断阀,设在室外单元低压致冷剂管上,当检测到致冷剂泄漏时用于切断室外单元与室内单元之间的致冷剂流;当检测到致冷剂泄漏时,通过在关闭高压管切断阀并打开低压管切断阀的同时运行压缩机的方式把室内单元中的致冷剂回送到室外单元,回送泄漏的致冷剂被执行达预定的时间段内之后,向室内单元提供的全部致冷剂均被回送到室外单元中,其中预定的时间段是根据向空调器提供的致冷剂的总量以及分为高压致冷剂管与低压致冷剂管的致冷剂管的长度确定的。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