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制冷循环装置 CN201480051006.X 2014-09-22 CN105556218B 2017-06-20 铃木达博; 尾形豪太; 城田雄一
设置有喷射器(21),该喷射器(21)通过从喷嘴部(21a)喷射的喷射制冷剂的吸引作用从制冷剂吸引口(21d)吸引起到蒸发器的作用的室外热交换器(15)的下游侧的制冷剂,通过扩散部(21f)使喷射制冷剂与吸引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升压,所述喷嘴部(21a)使从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的一部分减压。此外,使从扩散部(21f)流出的制冷剂吸入到压缩机(11)。由此,使压缩机(11)吸入的制冷剂的密度上升,能够抑制流入到起到散热器的作用的室内冷凝器(12)的制冷剂流量的降低。因此,即使外气(吸热对象流体)的温度降低,也抑制室内冷凝器(12)中的送空气(加热对象流体)的加热能降低。
2 用于机动车辆中的热分配的装置和方法 CN201310302710.5 2013-07-18 CN103568777B 2017-05-24 P·赫尔
发明涉及用于机动车辆中尤其混合动车辆中的热分配的装置,其具有原动机冷却回路和制冷剂回路,制冷剂回路构造用于以制冷系统模式和模式组合运行且用于再加热模式,制冷剂回路具有蒸发器、压缩机、用于将热从制冷剂供应至待调节的用于乘客舱的空气的热交换器和用于在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与原动机冷却回路的冷却剂之间传递热的热交换器。一方面热交换器构造和布置为可作为用于将热从冷却剂传递至蒸发的制冷剂的蒸发器并且可作为用于将热从冷凝的制冷剂传递至冷却剂的冷凝器运行。另一方面原动机冷却回路具有第一原动机和第二原动机,第一原动机构造为内燃机,第二原动机构造为电动机。本发明还涉及运行用于机动车辆的热分配的装置的方法。
3 多温区制冷系统及多温区制冷设备 CN201610951130.2 2016-10-27 CN106482427A 2017-03-08 李大伟; 舒国庆; 丁剑波; 成俊亮; 张天鹏; 任开龙
发明提供一种多温区制冷系统及多温区制冷设备,多温区制冷系统,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压缩机冷凝器,还包括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气液分离器和换热器;第一蒸发器的进口连接有第一毛细管,第二蒸发器的进口连接有第二毛细管,冷凝器的出口与气液分离器的进口连接;气液分离器的出气口和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通道连接,第一换热通道通过第二毛细管与第二蒸发器连接,第二蒸发器的出口连接压缩机的进口;气液分离器的出液口通过第一毛细管与第一蒸发器连接,第一蒸发器的出口与换热器的第二换热通道连接,第二换热通道与压缩机的进口连接。实现提高系统的能源利用率高和制冷性能,扩大制冷温度区间以提高通用性。
4 空气调节机 CN201210054053.2 2012-03-02 CN102980247B 2016-12-14 仓田理; 伊内启; 山本宪昭
发明提供能够维持用户的舒适性地执行供暖运转的空气调节机。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包括:检测室内温度的室内温度检测单元;和设定目标温度的目标温度设定单元,预先设定当室内温度比目标温度高规定的温度差的状态持续规定的持续时间时成立的规定的压缩机的停止条件,在室内温度超过上述目标温度后,当规定的压缩机的停止条件成立时停止压缩机,该空气调节机还包括:对室内热交换器与减压装置之间以及四通与压缩机的吸入口之间进行连接的旁通路;和设置于旁通路的旁通用二通阀。在室内温度超过目标温度之后,在规定的压缩机的停止条件成立之前,打开旁通用二通阀。由此,压缩机停止、室内空气调节停止的可能性下降,能够维持室内用户的舒适性。
5 一种制冷蒸发器装置 CN201610404353.7 2016-06-08 CN106091456A 2016-11-09 田訢民
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冷蒸发器装置,包括制冷压缩机、第一制冷剂管道和至少一组蒸发器组件,每组蒸发器组件至少包括一个蒸发器,冷压缩机与每组蒸发器组件通过第一制冷剂管道构成循环回路,每个蒸发器下方设置有凹形接导水板,凹形接水导水板与对应的蒸发器可拆卸固定连接。由于其因制冷剂经蒸发器运行时,制冷压缩机向蒸发器内输送大量的制冷剂,制冷剂流经蒸发器时,在蒸发器下方设置有凹形接水导水板,在导水板中部具有一定存水量的凹槽,凹形接水导水板可以承载冷凝结水,并将产生的冷凝结水集中收集以及排出,防止冷凝节水大量滴落于货品上,避免货物湿水发霉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的优点是:冷凝结水有效排放,保证货物长期存放质量
6 在介质之间传递热量和产生电的热循环 CN201380015546.8 2013-03-19 CN104204689B 2016-06-22 哈代·霍林沃斯
一种回路具有压缩机(C),该压缩机将工作流体从具有低压和低温的第一状态(1)的气体压缩到具有高压和高温的第二状态(2)的气体,其中,所述工作流体的第一子流被传递到主回路中(Main),在经过冷凝器(COND)时,冷凝成气体/液体混合物,且通过所述工作流体将冷凝器(COND)中的热量传送到属于第一热循环的第一介质,假设第三状态(3),所述工作流体的第一子流膨胀到所述蒸发器(EVAP)中,从而通过从连接到所述蒸发器(EVAP)的收集回路中的第二介质吸收的热量返回到第一状态(1)的气体状态,由此工作流体返回到所述压缩机(C),并再次完成了一个循环,其中,所述压缩的工作流体的第二子流从所述普遍存在于压缩机(C)的出口)第二状态(2)膨胀,并且被传递到转换回路(Transf)进而传递到能量转换器(TG),所述能量转换器用于将穿过所述能量转换器(TG)的所述工作流体中的第二子流所包含的能量转换成电能,之后,根据任一的步骤a)或b),将来自于所述能量转换器的出口的所述膨胀的工作流体返回到压缩机(C),其中步骤a)为经过蒸发器(EVAP)后进一步膨胀,步骤b)为在能量转换器(TG)中从第二状态(2)膨胀到第一状态后(1)后,直接返回到压缩机(C)。
7 用于车辆的系统 CN201480057188.1 2014-12-22 CN105682955A 2016-06-15 姜成镐; 金学圭; 李裁旻; 李祯宰; 崔永镐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系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热泵系统,该热泵系统包括:制冷剂-冷却剂热交换器,在循环通过制冷剂循环线路的制冷剂与循环通过车辆的电子单元的冷却剂之间进行热交换;第一制冷剂循环线路,制冷剂-冷却剂热交换器在室外热交换器的上游侧布置在第一制冷剂循环线路上;第二制冷剂循环线路,制冷剂-冷却剂热交换器在室外热交换器的下游侧布置在第二制冷剂循环线路上。因此,在空调模式中,制冷剂通过制冷剂-冷却剂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将热释放到冷却剂和外部空气,由此,在不增加室外热交换器的尺寸的情况下提高冷却性能,在热泵模式中,制冷剂通过室外热交换器和制冷剂-冷却剂热交换器而从外部空气和冷却剂(电子元件产生的废热)吸收热而被加热,由此,提高加热性能。此外,因为从电子单元产生的废热通过制冷剂-冷却剂热交换器被回收,所以即使在外部空气温度低于零度或等于零度或者在室外热交换器上形成霜时也可以驱动热泵,从而进一步提高加热性能和效率。
8 用于车辆的空气调节器 CN201280060703.2 2012-12-07 CN103974841B 2016-05-25 稻叶淳
当在加热操作中内部蒸发器(17)的制冷剂蒸发温度不能被设定为低于流入内部蒸发器(17)的空气的露点温度时,制冷剂回路被切换至正常加热操作模式,在该正常加热操作模式中,通过允许制冷剂朝向旁路通道(19)流动,流入内部蒸发器(17)的制冷剂的流量被设定为零。在空气不能被内部蒸发器(17)除湿的情况中,内部蒸发器(17)中的空气与制冷剂之间的不必要的热交换能够被防止。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浪费车辆空气调节器(1)的能量
9 电动式膨胀 CN201480034168.2 2014-06-30 CN105308376A 2016-02-03 堀田照之; 伊藤哲也; 荒井裕介; 梅泽仁志
在第1膨胀(22)中,形成于螺纹部件(82)的一对嵌入侧面(823)分别与形成于旋转部件(94)的一对槽侧面(943)相对,且通过该槽侧面(943)绕一轴心(CL1)旋转。并且,槽侧面(943)与嵌入侧面(823)的重叠宽度(WDOL)比螺合有螺纹部件(82)的螺纹孔(841)的内螺纹内径(D1)大。
10 用于车辆的系统 CN201480003085.7 2014-04-15 CN104837658A 2015-08-12 姜成镐; 金学圭; 李尚耆; 崔永镐; 李祯宰
在此公开一种用于车辆的系统,该系统能够在用于冷却的空调模式和用于加热的热泵模式中共用空调壳的蒸发器,由于可以在不对空调壳的结构作任何改变的情况下应用热泵系统,所以减小了重量并降低了制造成本,并且因为热泵系统利用发动机的废热,因此,即使在低温下热泵系统也可运转而不受室外温度的任何影响,所以提高了燃料效率,并提高了加热性能和效率。
11 循环装置 CN201280008165.2 2012-02-10 CN103348198B 2015-05-20 稻叶淳; 伊藤诚司
一种应用于空气调节装置(1)的循环装置,能够在冷却操作模式、加热操作模式和除湿-加热操作模式之间切换操作模式,其中,该热泵循环装置被构造成能够将高压侧降压装置(13)和低压侧降压装置(16b,17,18)设置成处于节流状态和全开状态。以这种方式,热泵循环装置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冷却、加热和除湿-加热,而不需要基于空气调节装置的操作模式设置从压缩机(11)延伸至外部热交换器(20)的单独的制冷剂流动通道。
12 用于箱的制冷系统和冰箱 CN201410713492.9 2014-11-28 CN104406317A 2015-03-11 孟宪春; 史慧新
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箱的制冷系统和一种冰箱,其中,用于冰箱的制冷系统,包括:冷藏室蒸发器;以及蓄冷装置,设置在所述冷藏室蒸发器上,所述蓄冷装置可储存冷量。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在降低冰箱功耗的前提下,避免冷藏室内的温度波动较大而导致食物变质。
13 空调装置 CN201280073797.7 2012-04-27 CN104350338A 2015-02-11 鸠村杰; 山下浩司; 竹中直史
当在事先决定的低外气温度时进行使利用侧热交换器发挥冷凝器的作用的制热运转的时候,执行低外气温度制热运转起动模式之后转换到低外气温度制热运转模式。在低外气温度制热运转起动模式中,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同时通过喷射配管向压缩机的喷射口供应制冷剂,而且将滞留在储存器内的制冷剂的一部分通过连接配管供应到压缩机。在低外气温度制热运转模式中,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同时通过喷射配管向压缩机的喷射口供应。
14 制冷系统和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N201410526064.5 2014-10-08 CN104329820A 2015-02-04 史慧新; 宁志芳; 孟宪春
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冷系统和具有其的制冷设备,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多个冷凝器;多个蒸发器;以及至少一个分流,每个分流阀分别设在任意两个相邻设置的冷凝器之间且任意两个相邻设置的冷凝器之间设有至多一个分流阀,每个分流阀分别具有入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入口与两个相邻设置的冷凝器中的邻近压缩机的一个相连,第一出口与两个相邻设置的冷凝器中的远离压缩机的一个相连,第二出口和与入口相连的冷凝器相对应的蒸发器相连,入口分别与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中的一个连通;以及控制器,控制器与分流阀相连以控制入口与第一出口或第二出口连通。根据本发明的制冷系统,制冷量可发生变化,调节范围更大,更加节能环保。
15 空气调节装置 CN201280072641.7 2012-04-27 CN104254743A 2014-12-31 鸠村杰; 山下浩司; 竹中直史
当在预先确定的低外气温度时,进行使利用侧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的制热运转之际,在执行了低外气温度制热运转起动模式后,向低外气温度制热运转模式转移,在所述低外气温度制热运转起动模式中,一面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一面使流入到喷射配管的制冷剂与作为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一部分的在连接配管中流动并在热源侧热交换器散热了的制冷剂合流后,向压缩机的喷射端口供给,在所述低外气温度制热运转模式中,一面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一面使之经喷射配管向压缩机的喷射端口供给。
16 用于冷干燥的设备和方法 CN201080047986.8 2010-11-08 CN102686299B 2014-09-10 F·C·A·巴尔蒂; J·H·R·德赫特; F·J·E·鲁兰茨
一种用于冷干燥气体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热交换器(2),所述热交换器的一次侧是冷却回路(4)的蒸发器(3),并且待干燥的气体被引导通过所述热交换器(2)的二次侧以冷却所述气体,并且从所述气体冷凝出蒸汽,由此至少一个旁通管(11)设有(5)控制(12),所述控制阀由控制单元(14)根据从用于测量所述热交换器(2)的所述二次侧中的所述气体的最低气体温度(LAT)或露点的测量元件(15)中接收的信号控制,由此该测量元件(15)直接定位在所述热交换器(2)的所述二次侧的内部,测量元件(16)用于测量所述蒸发器(3)中的所述冷却剂的温度。
17 CN200980156717.2 2009-03-10 CN102317716B 2014-08-13 西村晃一; 角尾龙彦
沿着左右方向并列设置冷藏室和冷冻室的箱(100)中,提高制冷循环的能效。它包括:在前表面具有开口部且形成冷藏室的第一箱体(151);在前表面具有开口部且形成冷冻室的第二箱体(152);和覆盖在左右方向上相邻配置的第一箱体(151)及第二箱体(152)的金属外箱(156),它还包括:配置于第二箱体(152)的下方的压缩机(101);与压缩机(101)连接,且配置于第一箱体(151)的下方,直接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第一冷凝器(124);与第一冷凝器(124)连接,且配置于第一箱体(151)和外箱(156)之间,通过外箱(156)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第二冷凝器(125);和与第二冷凝器(125)连接,使制冷剂蒸发蒸发器(103)。
18 用于车辆的空气调节器 CN201280060703.2 2012-12-07 CN103974841A 2014-08-06 稻叶淳
当在加热操作中内部蒸发器(17)的制冷剂蒸发温度不能被设定为低于流入内部蒸发器(17)的空气的露点温度(Tdew)时,制冷剂回路被切换至正常加热操作模式,在该正常加热操作模式中,通过允许制冷剂朝向旁路通道(19)流动,流入内部蒸发器(17)的制冷剂的流量被设定为零。在空气不能被内部蒸发器(17)除湿的情况中,内部蒸发器(17)中的空气与制冷剂之间的不必要的热交换能够被防止。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浪费车辆空气调节器(1)的能量
19 制冷器和操作制冷系统的方法 CN201180073953.5 2011-10-03 CN103874896A 2014-06-18 R·富尔贝里; A·阿施安
一种由控制系统(26)所控制的制冷系统(4),其中该制冷系统(4)包括:一个蒸发器(8)、一个压缩机(10)、一个冷凝器(12)以及一个膨胀安排(15)。该控制系统(26)被适配成用于:基于一个设定点温度与一个在时间上平均的实际温度之间的差异来建立一个瞬间冷却要求;形成与该瞬间冷却要求相关的一个要求变量;固定一个第一持续时间和一个第二持续时间,在该第一持续时间的过程中该压缩机是开启的并且在该第二持续时间的过程中该压缩机是关掉的;并且根据该第一和第二持续时间来开启和关掉该压缩机。该制冷系统(4)包括一个第一截止(20)。该控制系统(4)被适配成用于:与关掉该压缩机(10)相结合来关闭该第一截止阀(20),并且与开启该压缩机(10)相结合来打开该第一截止阀(20)。
20 具有制冷剂管道的家用制冷器具 CN201280016426.5 2012-04-02 CN103459943A 2013-12-18 V·迪基吉; B·普夫洛姆
发明涉及一种家用制冷器具,具有至少一个包括可冷却的内室(4,5)的绝热内部容器(3)和一个构造用于冷却所述内室(4,5)的制冷剂循环系统(17),所述制冷剂循环系统具有至少一个压缩机(8)、一个冷凝器(19)和一个蒸发器(6,12),所述至少一个压缩机、一个冷凝器和一个蒸发器通过制冷剂管道(20.1-20.8)连接,以形成所述制冷剂循环系统(17),所述制冷剂管道中的至少两个制冷剂管道(20.1-20.8)分别具有一个输入管道区段(20a,20b)而另一个制冷剂管道(20.1-20.8)具有一排出管道区段(20c),所述两个输入管道区段(20a,20b)通到所述排出管道区段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输入管道区段(20a,20b)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在通流横截面中扩宽的管区段(30)。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