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61 一种面包式面料的制备方法 CN201610052242.4 2016-01-27 CN105568499A 2016-05-11 魏合语; 王遵元
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包式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第一步,采用如下方法中的一种制成面料粗品:方法1:在织布工艺中,每隔一定间距安排至少1条功能纤维,织成由功能纤维为筋的面料粗品;方法2:由多经轴多层提花织造工艺一次性制成多层布,多层布之间实现多点/线织合,同时多层布中布置有收缩率大于其它纤维收缩率的纤维为筋,得到面料粗品;第二步:将两层以上由第一步制成的面料粗品一并经过加热装置,进行抽筋工艺,制成面包式面料。本发明将空气分割成无数多个气囊,入布料内层,在用料相同的前提下,保温效果更佳;在相同保温效果的前提下,用料少。本发明制得的面料易收纳、占用空间小,保暖效果易恢复。
62 用于由复合材料制成且具有集成平台的涡轮发动机叶片纤维预成型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01380004969.X 2013-01-07 CN104040056B 2016-05-04 雅恩·马儿查尔; 多米尼克·酷派; 吉恩-诺尔·马修; 布鲁诺·杰克斯·杰拉德·达米布瑞恩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由复合材料制成的涡轮发动机叶片纤维预成型件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使用纵向纱线层与横向纱线层相互连接来进行三维编织以制造单件的纤维毛坯,并且对该纤维毛坯进行加工成型来获得具有形成机翼预成型件部分和形成至少一个平台预成型件部分的单件的纤维预成型件。在编织中,纵向纱线的第一组的纱线从该毛坯的一个侧面的一侧抽出以形成与叶片平台预成型件相对应的部分,纵向纱线的第二组的纱线以第一组纱线和第二组纱线的相互交叉方式被插入至纤维毛坯中。本发明也提供一种依据本方法获得的预成型件。
63 通过三维编织方法编织的单件的纤维坯件用于制备涡轮发动机扇的用复合材料制成的封闭盒结构平台 CN201380026193.1 2013-04-17 CN104395515B 2016-04-06 雅恩·马尔查尔; 马修·吉玛特; 多米尼克·酷派; 布鲁诺·达米布瑞恩
发明涉及通过三维编织方法编织的单件的纤维坯件(100),该纤维坯件用于制备涡轮发动机扇的由复合材料制成的封闭盒结构平台。在所述纤维坯件的每个平面内,一组经纱与所述纤维坯件的第一部分(102)、第二部分(104)以及第三部分(106)的纬纱层互连,同时形成封闭非互连区域(108),该封闭非互连区域沿经纱方向在非互连上游界限(108a)和非互连下游界限(108b)之间的所述纤维坯件的尺寸的一个片段上将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分离,以及同时形成至少一个开口非互连区域(110),该至少一个开口非互连区域沿经纱方向从非互连界限(110a)到所述纤维坯件的下游边缘(100c)的所述纤维坯件尺寸的一个片段上将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分离。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通过使用这种纤维坯件制造用于涡轮发动机风扇的由复合材料制成的封闭盒结构平台的预制件的方法。
64 用于制造具有内部通道的复合材料叶片的方法及复合材料涡轮发动机叶片 CN201180007349.2 2011-01-20 CN102741043B 2016-03-30 多米尼克·库珀; 布鲁诺·杰克斯·杰拉德·达姆布瑞恩; 吉恩-诺尔·马修
发明公开了一种由复合材料制成的涡轮发动机叶片(10),该复合材料包括通过将第一多个纱线和第二多个纱线编织在一起形成的纤维增强材料,所述第一多个纱线中的纱线设置在连续层中并沿纤维毛坯的纵向方向延伸,该纵向方向对应于叶片(10)的纵向方向,所述纤维增强材料由基质致密化。叶片包括沿其纵向方向延伸的一个或多个内部通道(21、22、23)。
65 复合编织出口引导静叶 CN201480027794.9 2014-05-08 CN105377520A 2016-03-02 N.J.克雷; M.E.费尔米利
描绘出复合编织出口引导静叶(32)和形成方法。通过使用具有核心(150)的预成型件结构(100)形成引导静叶(32),该核心(150)可在制作之后移除。
66 一种π型截面的复合材料增强部件,特别是用于涡轮引擎机的平台,以及其制造方法 CN201380004970.2 2013-01-07 CN104040057B 2016-03-02 雅恩·马尔查尔; 吉恩-诺尔·马修
发明涉及一种制造π型截面的复合材料的增强部(10)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三维机织制作第一套互连的纱线层以形成要形成基部预成体的第一纤维坯体部分(102),通过三维机织制作第二套互连纱线层以形成要形成加强件预成体的第二纤维坯体部分(104),所述第二套的纱线通过机织在中央互连条带(106)上与所述第一套的纱线互连,所述中央互连条带(106)在与所述基部的梯台相对应的区(108,110)中朝着所述第一纤维坯体部分的侧边(102a)向外张开;对所述两个纤维坯体部分进行成型以获得单片纤维预成体(100),其具有形成基部预成体的部分和形成加固件预成体的部分;以及在所述纤维预成体中沉积树脂以形成基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通过该方法获得的π型截面的增强部件。
67 多馈编织机和使用此类编织机的编织方法及由此获得的有孔织物 CN201480010111.9 2014-02-21 CN105102702A 2015-11-25 弗雷德里克·韦耶; 鲍里斯·杜尚; 朱利安·巴尔迪
发明涉及一种编织机,其包括将纬纱插入多层中的系统和将经纱插入并排序的系统,从而可制造出确定编织的多层编织物。所述编织机包括至少两个速度和牵引可控的馈送系统(4,5;7‐9),使得织物层的一部分(10)至少局部可以由它自己的馈送机械装置来驱动,所述织物层的一部分(10)的驱动速度与所述多层织物各层的至少一个其它部分(11)的速度不同,以便在所述多层织物上形成至少一个孔。发明用于航空业复合材料部件的生产。
68 制备由复合材料制成的弯曲蜂窝结构的方法 CN201480006654.3 2014-01-29 CN104955636A 2015-09-30 S·弗凯; S·斯门尼斯; E·菲利普; F·查里尤
制造弯曲网格结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下述方法制备可延展纤维结构(100)在多层经纱和多层纬纱之间进行多层编织,所述纤维结构具有在所述纤维结构的厚度中延伸的非互联区域,所述非互联区域通过多层纬纱之间的互联的部分彼此分隔开,所述互联的部分以某方向以一个或多个纬纱偏移,所述方向平行于这些平面各系列之间的纬纱层的方向;用树脂浸渍所述纤维结构(100),所述树脂为确定材料的前体;在支持工具(50)上延展所述纤维结构(100),从而在所述纤维结构中于各非互联区域形成网格单元,所述工具还表现为与待制造的网格结构的形状对应的弯曲形状;和使纤维结构的树脂聚合,从而形成具有多个网格单元的弯曲网格结构。
69 准各向同性三维预制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00980155876.0 2009-12-17 CN102362022B 2015-05-20 强纳森·葛林
一种准各向同性三维织造预制件(100),其包括单独的织物条带或织造元件(10),所述织物条带或织造元件(10)随后编织在一起形成准各向同性三维织造结构,所述准各向同性三维织造结构具有一体式织造离轴加强件的阵列。织造元件(10)可以是织物条带,其被构造成具有沿着其长度周期性布置的一体式横向加强件(16)。织造元件(10)可包括三个蒙皮部分和三个横向加强件。可以有任意数目的蒙皮和加强件部分。更多的部分允许制得更大的面板(即,更多的六边形单元)。这些织造元件能够以使织造元件(10)的纵轴取向为0°、+60°和-60°方向的纹样进行编织。在织造元件(10)进行编织的同时,横向加强件(16)对着蒙皮折叠平,并随后在织造元件(10)被编织进合适位置后折叠进合适位置。纤维强化的复合材料可包含这样的准各向同性三维织造预制件(100)。
70 竹炭纤维织物面料制备方法 CN201310488370.X 2013-10-18 CN104562369A 2015-04-29 董金翠
发明涉及一种竹炭纤维织物面料制备方法,采用喷织机,选用消光锦纶做经线,竹纤维作纬线,总经:13592根,使用23#筘穿筘,上机筘幅为178cm,上机纬密55根/厘米,边同地;采用12片综框一顺穿,采用12*12变化组织交织规律,通过经纬浮长的交替变化,形成面料外观的三维立体感。本发明通过原料规格、织造规格等完整工艺的搭配,具新颖性、环保性、舒适性、保健性、多功能性,填补市场的空白,引导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耐水洗、耐汗渍色牢度达到4级及以上。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71 基于3D成型的机织物面料系统及其织造方法 CN201410469873.7 2014-09-15 CN104404674A 2015-03-11 汪东琰; 谷攀攀; 杨艺; 刘基宏
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使用3D成型的机织物面料系统及其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由单片机控制的出丝装置,通过在平面上按照程序规定的路径挤出丝料A与丝料B,以层高线方向进行丝料三层叠加的方式,制造出具备由丝料A与丝料B所构成的带有交织点的结构C,并通过将该结构C放置于可溶解丝料B的清洗槽D中,将丝料B完全溶解,获得具有由经线和纬线组成交织点的结构的织物。本发明所述的这种方法能够用于织造机织品。
72 一种多功能纤维正交三向织物及其整理工艺 CN201410635504.0 2014-11-12 CN104389086A 2015-03-04 杨玉波; 谭华龙
发明涉及一种纤维正交三向织物及其整理工艺,属于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应用于汽车内饰件。本发明所提供的织物,包括多层由X向纱和Y向纱交织而成的XY向层纱,以及将各层所述XY向层纱固定的Z向纱,碳纤维占X向纱总数的1/4,每一根Y向纱在Y向上与各根X向纱上下交替缠绕,相邻的两根Y向纱在Y向上与各根X向纱的缠绕方向相反。进一步通过浸轧、烘干、烘焙等工艺整理,可以使织物具备很好的防防污防油、易清洁、防霉、防静电、去味等功能,可作为一种高性能的内饰织物。
73 带有斜向纤维的派型预型件 CN201380019808.8 2013-02-13 CN104245264A 2014-12-24 布罗克·吉尔伯森; 乔纳森·戈林
发明披露了一种用于增强复合材料的织造预型件(300),这种织造预型件可以平织然后折叠成形。该预型件具有离轴增强,具有一个或多个腿(315、320)和/或基底(310),该一个或多个腿和/或基底相对于经向纤维/纬向纤维(312、314)于离轴或斜向(非0/90度)取向延伸。一个或多个腿从基底延伸,基底和腿各自具有至少两层经向纤维。腿可以互相平行或成一定度。基底和/或腿的外端可以具有楔形,通过以阶状或成角状图案终止经向纤维的多个层,形成楔形。
74 用于制备组合结构的一件式预制件的方法 CN201380015570.1 2013-03-21 CN104204320A 2014-12-10 卢瓦·勒布利康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备组合结构的一件式预制件的方法,所述预制件通过三维编织方法实现。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涉及的步骤:-放置多经纱(13),分布在至少两对吊综上;-分别按需进行:-所述每对吊综的低振幅运动,从而形成至少两个相邻并分离的层(17、19);-所述吊综对的更高振幅的运动,从而在预制件至少一部分(23)上至少部分连接所述至少两个相邻层(17、19)。
75 三维编织纤维结构、从这种纤维结构中获得的纤维预制件以及包括这种预制件的复合材料部件 CN201280062068.1 2012-12-10 CN103998665A 2014-08-20 雅恩·马尔查尔; 多米尼克·酷派; 莫妮卡·弗洛斯塞勒; 乔纳森·戈林
发明涉及一种纤维预制件(20),所述纤维预制件由通过三维编织而编织得到的纤维结构形成,其具有由来自多层纬线的纬线相互连接的多层经线。该纤维预制件具有作为彼此延伸部沿着纬线方向定位并在它们之间形成一度的第一部分(12)和第二部分(14)。在该折叠区中和在纤维结构的每个纬线平面上,两条纬线定位在与所述角的内侧的纤维结构的一个外侧表面相邻的一区域中,其具有以这种方式交叉的路径,使得在所述线中存在稍微的弯曲。
76 用于加强复合材料部件和包括具有减少厚度的部分的纤维结构 CN201280062066.2 2012-12-10 CN103998663A 2014-08-20 布鲁诺·杰克斯·杰拉德·达米布瑞恩; 多米尼克·酷派; 乔纳森·戈林; 吉恩-诺尔·马修
发明涉及用于加强复合材料部件的纤维结构(200),通过第一多线层(C1-C10)和第二多线层(T1-T10)之间的多层编织将纤维结构编织成单件。纤维结构包括具有减小厚度的部分(204)和在所述部分上具有多个表面连续线撤回部分(210、211、212),其中每个部分具有中断的来自于位于结构表面上第一多线层的线层以下的第一多线层的线层(C3;C8;C4)的线(FC3;FC8;FC4),和几个表面不连续的线撤回部分(220、221),其中每个部分具有中断的来自于位于结构表面上第一多线层的线层(C1;C10)的线(FC1;FC10)。每个中断的线(FC1;FC10)在结构表面上被来自于第一多线层以下线层(C2;C9)的线(FC2;FC9)所替代。位于纤维结构表面上来自于第二多线层(T1-T10)的层的线在具有减小厚度的至少整个部分(204)上是连续的。
77 复合材料制造并包括结合的平台的涡轮叶片的制备方法 CN201280059268.1 2012-11-26 CN103974824A 2014-08-06 E·弗雷蒙; R·努涅斯; M·马索
根据本发明,通过多层编织形成纤维坯料,所述纤维坯料具有对应于待制备的叶片的纵向方向的纵向方向,并在其厚度上包括具有纱的多个交织层的第一织造部分(102)、第二织造部分和第三织造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和第三部分之间,所述第一部分沿着其纵向维度的仅一部分与所述第二和第三部分交织。通过如下方式形成待制备的叶片的预成型体:在所述第一部分的两侧上展开不连结至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第二和第三部分的节段(104a、106a、104b、106b),使所述第一部分成形以形成用于待制备的叶片的桨叶的预成型体部分,使所述第二和第三部分的经展开的节段成形以形成用于待制造的叶片的内部和外部平台的预成型体部分,用基体致密化所述叶片预成型体,以获得包括结合的平台的由复合材料制造的叶片。
78 具有一体式离轴加强件的织造预制件 CN200980155832.8 2009-12-22 CN102369100B 2014-06-25 强纳森·葛林
一种在两个或更多个方向上具有由织造织物构造的加强件的一体式织造预制件,所述织造织物具有第一、第二和任选第三织造织物层。多根纱线在第一和第二织物层之间的区域上交织,使得第一织物层可相对于第二织物层折叠。还有多根纱线在第二和第三织物层之间的区域上交织,使得第三织物层可相对于第二织物层折叠。折叠织造织物层后形成在两个或更多个方向上具有加强件的一体式织造三维预制件。
79 用于复合结构的多向强化成形编织预成形件 CN200980112731.2 2009-02-09 CN101998905B 2014-04-02 唐纳德·罗斯; 乔纳森·戈林; 史蒂夫·比德尔
发明涉及易于匹配复杂弧度的多向强化纤维预成形件,例如涡轮扇壳体、喷气发动机封闭环、飞机机身框架、飞机窗口框架以及用于将机舱连接到飞机发动机的凸缘环。本发明提供用于实质上轴向对称和非轴向对称的复合结构的、强度提高的多向强化成形编织预成形件。本发明是用于强化复合结构的预成形件及其制造方法,该预成形件包括轮廓编织织物部、双轴编结部、三轴编结部或斜向织物部和/或极向编织织物部。预成形件可选择性地包括三维编织部。通过不同形式的织物的组合,可在不切割和省道各层的情况下生产预成形件。通过省去这些切割和省道,改进了最终结构的强度和性能。
80 用于三维纺织的纺织机和方法 CN201110108421.2 2011-04-28 CN102234864B 2014-03-05 T·屈尔; E·费伦巴歇尔; F·杜尔斯特
发明涉及用于直接三维纺织的纺织机和纺织方法,其中,纬纱(32)在纬纱输入时已经具有其期望二维路线。经纱(12)的位置适合纬纱路径(23)。纬纱路径(23)由在经纱(12)之间延伸到梭口(21)中的叠片(44)限定。叠片(44)设置在共用杆(45)上,使得它们能够独立调节,从而允许通过定位叠片(44)来调节期望纬纱路径(23)。同时,叠片(44)和杆(45)形成筘(43),用于在织物边缘(16)处起针纬纱(32)。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