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21 曲面复合材料预制体的制作方法 CN201610504427.4 2016-06-30 CN105951277A 2016-09-21 曹桂芬
发明涉及一种曲面复合材料预制体的制作方法,具有如下步骤:a、制作模具;b、测量出模具的长度方向上的最长母线长度L1和宽度方向上的最长母线长度L2;c、制作平面立体织物;d、将平面立体织物铺放在模具上;e、按顺序拉拽纬纱的两端的线头,将纬纱相对模具宽度方向的母线拉直;f、按顺序拉拽经纱的两端的线头,将经纱相对模具长度方向的母线拉直;g、如果纱线还有弯曲,则重复步骤e和f,直至纱线全部相对母线拉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有效避免传统曲面复合材料预制体因加、减纱线在织物厚度方向形成贯穿性孔洞的现象,保证了产品内部质量;提高织物的密度均匀性,简化了成型工艺,可以实现快速成型。
122 一种机织保健纺织面料 CN201610465202.2 2016-06-23 CN105908341A 2016-08-31 杰克
发明公开了一种机织保健纺织面料生产的新方法,这种纺织面料根据特殊的生产加工原理,在织机上一次成型。该功能保健纺织面料在普通单层纺织面料本体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定数量的管状突起,这些管状突起可以按照一定花纹图案进行排列,在管状突起内部可以加入相应的保健材料,从而得到具有不同保健功能的纺织面料。
123 复合材料制造并包括结合的平台的涡轮叶片的制备方法 CN201280059268.1 2012-11-26 CN103974824B 2016-08-24 E·弗雷蒙; R·努涅斯; M·马索
根据本发明,通过多层编织形成纤维坯料,所述纤维坯料具有对应于待制备的叶片的纵向方向的纵向方向,并在其厚度上包括具有纱的多个交织层的第一织造部分(102)、第二织造部分和第三织造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和第三部分之间,所述第一部分沿着其纵向维度的仅一部分与所述第二和第三部分交织。通过如下方式形成待制备的叶片的预成型体:在所述第一部分的两侧上展开不连结至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第二和第三部分的节段(104a、106a、104b、106b),使所述第一部分成形以形成用于待制备的叶片的桨叶的预成型体部分,使所述第二和第三部分的经展开的节段成形以形成用于待制造的叶片的内部和外部平台的预成型体部分,用基体致密化所述叶片预成型体,以获得包括结合的平台的由复合材料制造的叶片。
124 一种车用可降解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201610135112.7 2016-03-10 CN105754145A 2016-07-13 祝成炎; 赵勇; 吕智宁; 田伟; 任凤靖
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可降解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天然苎麻纤维与聚乳酸纤维机织物为预制件,配制质量分数为20%?30%的纳米级SiO2成核剂溶液,将预制件浸渍在成核剂中,通过层叠模压成型设备对预制件进行模压成型,制得车用可降解的天然苎麻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改变预制件的组织,经纬纱材料的选择、成核剂的质量分数,即可得到不同类型、不同厚度的复合材料,其表现的良好的机械性能及轻量化特点,并且该复合材料具有在完全可降解的性能。该复合材料强度有20%?30%强度提高,以及良好的非脆性断裂特性。其重量比用玻璃纤维增强材料轻20%?25%左右。采用模压成型工艺,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保证了更高的纤维树脂比、减少树脂的浪费,所制复合材料适宜在汽车产业用领域广泛应用。
125 通过编织金属纬线和金属经线来制造纤维状金属结构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的纤维状结构和制造固体部件的方法 CN201180049107.X 2011-10-10 CN103154343B 2016-07-06 蒂里·戈登; 布鲁诺·达姆布瑞恩; 艾伦·佩罗科斯
发明涉及通过编织金属纬线和金属经线来制造纤维状金属结构(100)的制造方法(200)。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通过连续编织用作纬线的金属扣(301’)而编织所述纤维状结构(100)的步骤。为了编织,将每个所述金属扣(301’)的臂(302,303)中的每一个引入至少一个梭口中,每个所述梭口由两个经线形成。
126 具有分组浮丝的纤维结构 CN201480054348.7 2014-09-29 CN105593417A 2016-05-18 马修·吉玛特; 雅恩·马尔查尔; 多米尼克·库普
一种纤维结构(200)包括一个预制件部分(210),该预制件部分在第一多个线层和第二多个线层之间通过三维编织形成为单一部件,该预制件部分对应于一种用于复合材料制成的组件的纤维增强预制件的全部或部分。该纤维结构(200)在该预制件部分(210)外侧包括一个或多个二维编织织物层(220a、220b),每个二维编织织物层将属于至少第一多个线层以及位于该预制件部分(210)外侧的同一(201a)层的线(2010a)分组在一起。
127 一种嵌入式缝合三维防弹织物 CN201610063576.1 2016-01-29 CN105544060A 2016-05-04 米世超; 宋维广; 李慧敏; 王龙生; 宋启海; 朱鸿飞; 陈春晖
发明提供了一种嵌入式缝合三维防弹织物,其特征在于,三维防弹织物中间主体与两侧的组织结构不同,两侧厚度小且该三维织物因两侧结构不同分为两种,即开口式织物和嵌入式织物,通过将以上两种组织结构的织物相互嵌套,使织物更易缝合且在缝合拼接过程中保证了织物本身的学性能。所述的防弹织物组织结构不同:中间主体的组织结构均为三层经纱和四层纬纱的三维正交平纹织物;织物两侧的组织结构分为两种,开口式织物两侧组织结构是两层经纱和三层纬纱的三维正交平纹织物;嵌入式织物两侧组织结构为上下分层的二维平纹织物。该发明有助于提高三维织物的嵌入缝合性能,使其在较大幅宽的情况下能有效保持防弹织物良好的机械性和防弹性能,从而有效应对子弹、刀具、尖锐物体等不可预料的威胁袭击,确保安保人员的生命安全,成为未来国防及社会治安维护中坚实的铠甲。
128 具有内置根部的复合涡轮叶片 CN201280022648.8 2012-05-11 CN103518039B 2016-05-04 J·马泰奥; C·鲁西耶; D·马萨尔; G·安索雷纳; I·赫赖斯
一种由复合材料制成的涡轮叶片(100),所述复合材料包含通过纱线的多层编织并用基质致密化而获得的纤维增强件。所述叶片包括构成形成单个部件的翼面(120)的第一部分和构成叶片根部(130)的至少一个第二部分。对应于所述叶片(100)的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的纤维增强件部分至少部分地与穿透所述第一纤维增强件部分的所述第二纤维增强件部分的纱线互相交错。
129 制造部件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获得的复合固体部件 CN201180046446.2 2011-09-26 CN103124606B 2016-02-10 布鲁诺·达姆布瑞恩; 蒂里·高登
发明涉及用于制造部件,特别是涡轮叶片的增强边缘(20)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三维编织金属纱线制造至少一个纤维结构;以及对纤维结构进行热等静压压制,使金属纱线聚集以获得固体部件。本发明还涉及固体复合部件,特别是涡轮机叶片的增强边缘(20),其包括由三维编织的陶瓷纤维(32,39)形成的增强结构(40)和金属或金属合金基体(41)。
130 具有互补的非对称几何形状的涡轮机组叶片 CN201180031842.8 2011-06-22 CN102971135B 2016-02-03 C·鲁西耶; J·马泰奥
一种涡轮机组叶片(10),由包括纤维增强件的复合材料制成,所述纤维增强件通过对丝线进行三维编织而获得并通过基质进行致密化,所述叶片包括构成翼面(20)和叶根(30)的第一部分,所述叶片翼面(20)具有两个面(22、23),每个面均将前缘(20a)连接到后缘(20b)。所述第一部分与至少一个第二部分形成单一件,所述第二部分仅出现在叶片翼面的一个面上,并且构成如下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的一部分:叶片平台(40)、防止叶片摇摆的柄脚(50)、叶片包覆扰流器(60)和叶片包覆擦拭器(70),所述纤维增强件的与叶片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对应的那些部分至少局部地相互叠盖,其中纤维增强件的第一部分的丝线穿透纤维增强件的第二部分。
131 用于经截切的π形预成型件的加强件、包括该加强件的π形预成型件以及加强π形预成型件的方法 CN201080060974.9 2010-11-08 CN103038053B 2016-01-06 强纳森·葛林; 迈克尔·麦克莱恩
公开了一种用于经截切的三维π形或T形预成型件的加强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包括该加强件的复合结构。加强件是具有宽度、长度、以及由厚度分开的第一面表面和第二面表面的转向式织物。转向式织物的第一面表面接附至预成型件的经截切部件。
132 用于涡轮机的单预制件和桨叶 CN201380067111.8 2013-11-12 CN105026123A 2015-11-04 M·吉麦特; D·M·C·库佩特
一种用于涡轮发动机桨叶或叶片纤维预制件,这种预制件通过整体三维编织而获得。根据本发明,预制件包括:第一纵向区段(41),其适合于形成根部;第二纵向区段(42),其从第一纵向区段延伸并且适合于形成翼型部;以及,第一横向区段(51),其从第一纵向区段与第二纵向区段(41,42)之间的接合部沿横向延伸并且适合于形成第一平台。
133 复合材料结构元件连接到管子的方法 CN200980154466.4 2009-12-18 CN102438814B 2015-10-07 J-P·瑟瑞; P·邓里维
发明涉及一种制造结构件的方法,该结构件包括管状部分(30),由复合材料制成的结构元件从管状部分中突出,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使平面预制件(59)成形,该预制件包括叠置的多股纤维的堆叠,因而,在预制件将要形成结构部的至少一部分上,各股彼此固定,而在预制件将要形成用于连接到管子的一部分的至少另一部分上,各股是可分开的,以形成面向的两片(54);将管子(30)插入连接部的各片之间,以使各片至少部分地围绕管子;将管子连结到预制件,以使管子形成管状部分,而预制件形成结构件的结构元件。
134 用于复合结构应用的混杂三维织造/层合支撑 CN201310181931.1 2008-10-23 CN103266398B 2015-09-23 强纳森·葛林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复合结构应用的混杂三维织造/层合支撑物。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作复合结构中的增强物的织造预制件,其包括:三维中心部分,其具有与多根纬向纤维交织的多根经向纤维;第一末端部分;和第二末端部分;其中所述中心部分包括在所述预制件的外表面的一根或更多根沿着所述预制件的整个长度延伸的经向纤维;以及其中所述织造预制件包括一根或更多根沿着所述预制件的整个长度延伸的经向纤维和多根从所述预制件向外织造并提供从所述中心部分到所述第一和第二末端部分中的至少一者的过渡的经向纤维。
135 包括空心管状部件的多层编织纤维结构件、结构件的生产方法和包括这种结构件的复合材料部件 CN201280006083.4 2012-01-13 CN103328706B 2015-09-09 蒂里·戈登; 布鲁诺·杰克斯·杰拉德·达姆布瑞恩
根据本发明,一种采用多层编织法以整体形式产生的纤维结构件(100),所采用的方法包括,将至少第一组(110)经纱层的经纱与纬纱一起编织,其中包括至少一些(T1,T2)纬纱采用加长方式编织,从而使得可利用的经纱端部延伸过编织区,经纱端部通过再次插入经纱层而折返与经纱一起编织,通过将所编织的第一组(110)经纱层向自身折返,并在再次插入纬纱端部应用牵引,从而形成空心(特别是管状)部分,这样,包括空心部分的部件的纤维预制件就可以以整体形式而获得。
136 用于制造复合材料涡轮发动机叶片根部的方法以及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叶片根部 CN201380062089.8 2013-12-03 CN104812950A 2015-07-29 休伯特·埃兰德
发明涉及一种由复合材料制作涡轮发动机叶片根部的方法,该复合材料包括由基质致密的纤维增强件,该方法包括由通过三维编织互连的三组纱线层(c1到c19)制成一个中心纤维带(102)和两个外纤维带,使该两个外带穿过该中心带,该两个外带在该中心带内侧相互交叉,通过切割移除位于所述中心带外侧的两个外带的部分;使该纤维坯件成型以获得纤维预制件,该纤维预制件具有与形成承压板预制件的两个次级部分(104a,106a)一体地形成的形成叶片根部预制件的主要部分;以及致密该预制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叶片根部。
137 采用复合材料制成的涡轮发动机叶片和制造该叶片的方法 CN201080056730.3 2010-12-10 CN102782256B 2015-06-10 罗曼·努涅斯; 斯特凡·布兰查德; 纪尧姆·瑞侬; 多米尼克·酷派; 克莱门特·拉塞尔
一种采用复合材料制成的涡轮发动机叶片,所述复合材料包括采用基体致密的纤维加强件,所述叶片采用如下方法制造:进行三维编织,制造整体纤维坯(100);成形纤维坯,获得整体纤维预制件,其带有构成叶片根部和叶型的预制件的第一部分(102),构成叶片内平台或叶片外平台刮器的预制件的至少一个第二部分(104),以及构成叶片内平台增强或叶片外平台突部的预制件的至少一个第三部分(106);以及·采用基体对纤维预制件进行致密,以获得复合材料叶片,其带有由预制件构成并由基体致密的纤维加强件,并形成其内装有内和/或外平台的整体件。
138 具有三层立体效果的机织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CN201410846064.3 2014-12-31 CN104562380A 2015-04-29 张智; 王卫; 罗道彬
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三层立体效果的机织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上设有的三层立体单元,所述三层立体单元包括高凸区、中层区和低凹区,所述中层区位于所述高凸区和低凹区之间,且所述高凸区和低凹区分别位于所述中层区的上下两侧。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三层立体效果的机织面料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整经:按总经根数4072根,排筒数408只,条数9.8条,经线排列密度为26根/厘米,整经速度350m/min整经;2)织造:将纬向原料色纺多纤维半光涤纶低弹网络丝B和粗规格色纺涤纶单纤丝C按照B:C=3:1的规律排列,上机纬密11根/cm进行织造;3)溢流洗预缩:将经织造后得到的布料放入88-92℃的水中水洗,并保温12-18分钟;4)定型。
139 包括纤维的皮带 CN201280074700.4 2012-07-13 CN104428463A 2015-03-18 赵文平; G.R.克里什南; J.P.维森
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梯系统的皮带和一种用于制造所述皮带的方法。所述皮带包括沿所述皮带的长度延伸的多个抗拉构件和夹套。所述夹套大致上保持所述多个抗拉构件。所述夹套维持所述抗拉构件相对于彼此的所需间隔和对准。所述夹套包括多个第一纤维和多个第二纤维。所述夹套限定所述皮带的至少一个外牵引表面。所述第一纤维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皮带的所述抗拉构件与所述牵引表面之间。所述第二纤维为填充纤维。所述第一纤维具有将其与所述第二纤维区分开的至少一种性质。
140 利用3D编织的具有可变厚度的纤维结构的生产 CN200980147695.3 2009-11-20 CN102227525B 2015-01-07 D·库佩; E·布永; B·当布里纳
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多层三维编织生产的纤维结构,所述纤维结构在垂直于经方向(C)和纬方向(T)的方向上所具有的厚度沿着经方向而变化,同时保存在所述经方向上在所述纤维结构的每个点处编织的经纱的相同数量。在从纤维组织的第一部分到纤维组织的第二部分在经方向中的过渡过程中,其中所述纤维组织的第二部分具有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厚度,通过利用从所述第一部分中的至少两个不同经平面(P1,P2,…)取得的经纱而在所述第二部分中构建至少一个经平面(P1,…),在不改变经纱数量的情况下使经平面的数量减小并且使经纱层的数量增大。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