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1 改善生铸件的抗磨损性能的方法 CN201610520309.2 2016-06-29 CN106011374A 2016-10-12 农杰
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生铸件的抗磨损性能的方法,包括:步骤(1)将生铁加热至熔化状态,成为铁,预先将氮气加热至1000~1200℃成为热氮气,随着热氮气向铁水中喷入活性炭,活性炭的粒径为40~60nm,喷完活性炭后,再用热氮气向铁水中喷入硫和铁,硫的粒径为20~30nm;步骤(2)浇铸成型;步骤(3)冷却,控制铸件的冷却速度为10~20℃/min,直至冷却至1000℃,之后采用自然冷却,在控制冷却速度的阶段,还采用温度为1000℃的氮气吹送,硅的粒径为78~89nm,硅相对于铁水的质量比为0.03~0.06:1000。本发明所生产的铸件的抗磨损性能优良,具有更高的硬度。
22 铸件的制备方法 CN201610510622.8 2016-06-29 CN105969940A 2016-09-28 农杰
发明公开了一种生铸件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将生铁加热至熔化状态,成为铁,预先将氮气加热至1000~1200℃成为热氮气,随着热氮气向铁水中喷入活性炭,活性炭的粒径为40~60nm,活性炭相对于铁水的质量比为1.14~2.45:1000,喷完活性炭后,再用热氮气向铁水中喷入硫和铁,硫的粒径为20~30nm,铁的粒径为15~18nm,硫相对于铁水的质量比为0.34~0.78:1000,铁相对于铁水的质量比为0.67~0.77:1000;步骤(2)维持铁水在1560~1600℃之间,搅拌1~4h,再静置1~1.5h,浇铸成型。本发明所生产的铸件的抗磨损性能优良,具有更高的硬度。
23 铸件的改质方法 CN201610520394.2 2016-06-29 CN105969929A 2016-09-28 农杰
发明公开了一种生铸件的改质方法,包括:步骤(1)将生铁加热至熔化状态,成为铁,预先将氮气加热至1000~1200℃成为热氮气,随着热氮气向铁水中喷入活性炭,活性炭的粒径为40~60nm,喷完活性炭后,再用热氮气向铁水中喷入硫和铁,硫的粒径为20~30nm,铁的粒径为15~18nm;步骤(2)维持铁水在1560~1600℃之间,搅拌1~4h,搅拌过程中还持续向铁水送入温度为1560~1600℃的热氮气,再静置2min,浇铸成型。本发明所生产的铸件的抗磨损性能优良,具有更高的硬度。
24 一种包增方法 CN201610141293.4 2016-03-11 CN105755208A 2016-07-13 吴巍
一种包增方法,属于冶金领域。采用铁水包作为铁水增碳容器,在铁水包上方增设高位料仓和铁水搅拌装置,增碳剂通过高位料仓或袋装加入铁水中,搅拌装置为插入铁水中的带有4个叶片的搅拌桨,通过搅拌桨旋转使增碳剂和铁水混合,增碳冶炼便开始进行,通过料仓或袋装加入的增碳剂开始与铁水接触并逐步渗入铁水中,达到增碳目标值,整个增碳过程就结束了。优点在于,增碳生产可以实现模型化、自动化,有效提高增碳剂的吸收率并满足环保要求。
25 用于炼或炼炉进料的复合型 CN201410287068.2 2014-06-24 CN105219465A 2016-01-06 皮埃尔·韦达
发明涉及用于炼或炼炉进料的复合型。特别地,本发明涉及用于添加到炼钢或炼铁炉进料中的型煤,所述型煤包含一些细料,粉末状的材料,所述材料选自铁粉和化铁,所述材料致密化所述型煤并抑制所述碳细料的滑爽性质,一些碳酸镁,和粘结剂。
26 处理含有化物的废气的方法 CN201380020288.2 2013-03-15 CN104284861A 2015-01-14 D·B·诺伊斯
发明公开一种处理废气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纯化所述废气以去除颗粒物质、、不合需要的气态组分和惰性气体以产生干燥的化物气体原料,并且将所述干燥的碳氧化物气体原料中的至少一部分碳氧化物转化成固体碳。在其它实施方案中,一种方法包括使干燥的碳氧化物气体原料穿过多阶段催化转化器。第一阶段被配置成催化甲烷重整反应以将甲烷转化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氢以及残留甲烷。第二阶段被配置成催化波许(Bosch)反应并且将碳氧化物和氢转化成固体碳和水。
27 炉渣起泡镇静材料及炉渣起泡镇静方法 CN200980115620.7 2009-05-27 CN102016081B 2013-06-12 松泽玲洋; 新野崇一; 若生昌光; 熊仓政宣
发明提供一种炉渣起泡镇静材料,该炉渣起泡镇静材料具备混合物和容器,所述混合物含有20质量%~40质量%的粒度为0.2mm~2mm的粉和30质量%~60质量%的分;所述容器由不透水性的可燃性物质构成,用于收容所述混合物。
28 制造方法 CN200880105857.2 2008-09-18 CN101796199A 2010-08-04 藤本英明; 三村毅; 原田孝夫; 立石雅孝; 羽鹿公则; 杉立宏志
发明提供一种制造方法,从铁浴式熔融炉的炉底具备的底吹入口向炉内的铁水层中吹入惰性气体而对该铁水层进行搅拌,同时,将对含化铁团进行加热还原而得到的固体还原铁、碳材及造渣材装入所述熔融炉,从所述熔融炉具备的顶吹氧枪吹入含氧气体,由此,依靠使所述碳材和/或铁水中的碳燃烧产生的燃烧热,将所述固体还原铁熔解而制造铁水,其中,装入所述碳材,使得在用将所述铁水层上的所述固体还原铁熔解于铁水中时生成的熔渣形成的熔渣层上,在上层部形成悬浮有该碳材的碳材悬浮熔渣层,进而在该碳材悬浮熔渣层上形成仅由该碳材构成的碳材被覆层,将储存在所述熔融炉内的所述铁水及所述熔渣,从所述熔融炉的炉侧的下部具备的出渣口排出。
29 制造方法 CN200880024952.X 2008-09-18 CN101743330A 2010-06-16 藤本英明; 三村毅; 宫原逸雄; 原田孝夫; 立石雅孝; 杉立宏志
一种制造方法,其一边从电弧加热式熔融炉在炉底具有的底吹口向炉内的铁水层中喷吹入惰性气体而搅拌该铁水层,一边将加热还原含化铁团而得到的固体还原铁、含碳材料和造渣材料装入所述熔融炉,以所述熔融炉中的电弧加热熔化所述固体还原铁来制造铁水,其中,所述含碳材料其装入方式是,在将所述铁水层上的所述固体还原铁熔化成铁水时生成的熔渣所形成的熔渣层中,在上层部形成悬浮有该含碳材料的含碳材料悬浮熔渣层,再在该含碳材料的含碳材料悬浮熔渣层上形成只由该含碳材料构成的含碳材料被覆层,从所述熔融炉在炉壁下部具有的出炉口,排出蓄积在所述熔融炉内的所述铁水和所述熔渣。
30 石灰系炼添加剂及其制造方法 CN200610156166.8 2006-12-30 CN100535133C 2009-09-02 李继宗; 丰田哲夫
发明属于冶金领域,主要涉及在电弧炉炼钢及铸钢工艺过程中用于增和脱的石灰系炼钢添加剂及其制造方法。它包括石灰系材料和含碳材料,在氧化气氛下使用,其中:它的化学成份按照重量百分比为:石灰系材料40-80%,其余为含碳材料;所述石灰系材料是选自CaO粉末、CaCO3粉末中的一种,CaO粉末经钝化处理、流动性低,所述含碳材料为焦碳、石墨、兰炭粉中的至少一种。当该添加剂为球团状时,其化学成份中还包括1-3%的粘结剂,该粘结剂为金属氧化物,微观形貌为长条形、微细条状或枝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添加剂成本低,可使在增碳的同时对钢水进行脱氧,减少钢材或铸钢件中的非金属夹杂物,改善钢的学性能。
31 使熔在生产时脱氮的方法 CN99813960.2 1999-12-17 CN1329675A 2002-01-02 简-克里斯托夫·梅汉; 丹尼尔·珀奈特
发明公开了一种方法,以吹的形式将共同且分开注入将被处理的熔池内的相同的池区内,以便在池内的局部产生由这两种元素产生的CO泡,然后其被引入,以进行脱氮。化学计量法调整碳和氧的注入量,使池内碳恒定而进行脱氮。优选在电炉内,该方法最好是在电炉内,应用于低碳钢号的生产。
32 精练方法及生产铁水的熔融还原方法 CN98812533.1 1998-12-24 CN1283222A 2001-02-07 川上正弘; 泽田辉俊; 关口毅; 渡部雅之; 岩崎克博; 矶崎进市; 福味纯一
发明涉及低的精炼方法,包括步骤:向铁水中供给脱硫剂和对其搅拌以进行脱硫处理;在脱硫步骤之前或之后加热铁水并给铁水增碳;以及在脱碳炉中对脱硫后的铁水进行脱碳处理等。通过在熔融还原炉中还原矿石直至其金属化来生产铁水。作为合碳材料,可使用焦炭粉末、油焦和废塑料。作为铁资源,可使用小颗粒尺寸的烧结矿。
33 为金属熔池提供热能的方法 CN88107099 1988-10-15 CN1034759A 1989-08-16 拉尔夫·韦伯; 威廉·韦尔斯
将固态和用于熔炼的固态金属炉料(最好是废)装入容有金属熔池的坩埚气则通过喷嘴或氧枪吹入熔融金属。碳装入金属板容器后加入坩埚,使其获得较好的利用,而金属板容器是在吹氧时被置于其上的固态金属炉料压入熔池的。
34 一种绞线用盘条及其制造工艺 CN201710652652.7 2017-08-02 CN107385334A 2017-11-24 龙国荣; 刘立德; 李燚; 张毅; 袁传信; 陈景玉; 李正嵩; 高长益; 李鸿荣; 叶雅妮; 江金东; 万国雄; 张东升; 陈海英; 丁云江; 刘燕萍
发明涉及冶金领域,公开了一种绞线用盘条及其制造工艺,钢绞线用盘条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0.79~0.82%C、0.15~0.35%Si、0.6~0.9%Mn、0.26~0.32%Cr以及0.04~0.07%V,余量为Fe和杂质。其制造工艺包括冶炼步骤、精炼步骤、浇铸步骤以及轧钢步骤。其中精炼步骤将的成分控制为包含0.79~0.82wt%C、0.15~0.35wt%Si、0.6~0.9wt%Mn、0.26~0.32wt%Cr以及0.04~0.07wt%V。加入钢中的V降低了盘条的偏析、成分偏析以及组织不均匀等缺陷,使得盘条的强度、塑性得以提高。
35 一种利用煅后无烟生产高低硫低氮增碳剂的生产工艺 CN201710815638.4 2017-09-12 CN107385147A 2017-11-24 余义鸿; 刘明雄; 庞士锋; 魏三冯
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煅后无烟生产高低硫低氮增碳剂的生产工艺,其工艺步骤是:先制备无烟煤粉末,将质量百分比为92.2%的烟煤进行研磨,其中将30%的无烟煤送入球磨机中磨成300目的粉末,将30%的无烟煤送入对辊破碎机中破碎成1~5mm的颗粒,将32.2%的无烟煤送入颚式破碎机中破碎成5~12mm的颗粒;再将S1生产的原料投入轮式搅拌机内同时加入质量百分比为7%的、1.5%的木薯粉及0.2%的火搅拌15~20分钟糊化产生黏性再利用压球机压制成稳定的球形或圆柱形的无烟煤,再送入立式烘干机内烘干使其含水量小于1%,再将烘干后的产品送入石墨化炉内煅烧制得增碳剂。具有收得率高、稳定性强、生产成本低、节能环保等特点。
36 一种转炉低出钢过程的低成本脱工艺 CN201710302904.3 2017-05-03 CN107012285A 2017-08-04 张瑞松; 贾宁; 张云宝; 张金龙; 王伟男; 李朝阳; 李朝霞; 马云鹏; 葛建华; 耿赛晓; 杨立争; 吴明伟; 乔立岩; 张利民; 郑瑞禄; 李希胜; 张义春; 董成楼
发明涉及一种转炉低出钢过程的脱工艺,属于转炉炼钢工艺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包含如下工艺步骤:(1)转炉终点氧含量在500‑850ppm时出钢;(2)出钢时,调整钢包底吹氩气流量为300‑400 NL/min;(3)出钢10‑20吨时,每100吨钢加入质增碳剂8—25kg,进行预脱氧,所述煤质增碳剂为煤粉质量百分比,碳含量≥92%;(4)出钢40‑60吨时,每100吨钢加入150‑250kg进行脱氧,至氧含量20‑50ppm;(5)出钢至100吨时,调整钢包底吹氩气流量50‑80NL/min,至出钢结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煤质增碳剂替代部分铝铁,降低脱氧成本,提高钢水纯净度。
37 一种降低半炼钢钢坯中三化二夹杂方法 CN201710386168.4 2017-05-26 CN106967863A 2017-07-21 陈路; 曾建华; 陈均; 梁新腾; 张彦恒; 黄德胜
发明提供了一种降低半炼钢钢坯中Al2O3夹杂的方法,包括:在中先加入无烟剂进行脱;然后向脱氧后的物料中加入线继续脱氧,得到脱氧后的钢水;将脱氧后的钢水进行浇铸,得到钢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降低半钢炼钢钢坯中Al2O3夹杂的方法,先采用烟煤增碳剂对钢水进行初步脱氧,再采用铝线对钢水进行进一步的脱氧,本发明无需采用铝合金对钢水进行脱氧,通过无烟煤增碳剂和铝线的配合使用,在保证脱氧效果良好的情况下,降低了脱氧后钢水中Al2O3的夹杂,采用这种低Al2O3的夹杂的钢水制备得到的钢坯中Al2O3夹杂也较低。
38 一种超低中高冶炼方法 CN201611057409.2 2016-11-26 CN106435084A 2017-02-22 何航; 郑生斌; 解林冲
一种超低中高冶炼方法,经过预处理使其[S]≤0.003%并配专用低硫废钢;转炉终点[C]控制在0.1%~0.2%,终点[S]≤0.01%,出钢前和出钢过程中采用碳粉初脱氧,出钢前加入碳粉总量的50%~65%,出钢开始2~4min加入碳粉总量的35%~50%。将完成初脱氧的钢水吊运到钢包炉进行升温同时加入部分精炼渣料,总渣量按12~15kg/t.钢控制;然后将钢水吊运到RH炉并在真空度≤70pa条件下保持6~7min后,按0.6~0.8kg/t.钢加入丸,再保持真空3~5min,最后进行真空合金化,再保持真空5~6min;将经过RH炉处理的钢水再次吊运到钢包炉,同时用铝粒脱氧造白渣,最后按1.0~1.2m/t.钢喂入纯线进行夹杂物变性处理并软吹20~25min后,出站到连铸进行浇注。
39 用于冶炼工艺防止C、Mn元素成分波动的方法 CN201611042088.9 2016-11-24 CN106319135A 2017-01-11 高旭; 黄宏虎; 苑二坡; 邓晓锋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冶炼工艺防止C、Mn元素成分波动的方法,在确认冶炼工艺得到的材C、Mn元素含量存在成分波动的前提下,分别对具有和不具有补加合金或增剂工序的冶炼工艺,进行工艺调整,防止成分波动的出现。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获得的方法,通过对冶炼工艺参数的控制及工艺条件的调整,有效防止钢材成分波动的出现,实现通过控制冶炼过程中成分的熔炼分析值,保证获得的钢材成品的成分分析值符合标准要求,从而从根本上提高钢材的质量,保证钢材使用的安全性。
40 一种精炼炉炼用低氮低球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10715407.1 2016-08-24 CN106222360A 2016-12-14 钱华; 钱自良
发明涉及一种精炼炉炼用低氮低球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增碳球由煅后石油焦、粘结剂和石墨粉组成,按其重量份数计煅后石油焦90-91份、粘结剂7.0-7.5份、石墨粉2-2.5份,其中,所述煅后石油焦含碳量≧98.5%,所述粘结剂由工业淀粉组成,该工业淀粉和水的重量比为1:9;通过细碎-配料-混捏-挤压成型-烘干过程获得;所述增碳球是一种高密度、高强度、高碳含量,同时实现低氧、低氮的精炼炉钢水增碳所用的增碳球,可以达到快速增碳,纯净钢质,减少成本的目的;其制备方法简单,原料可直接从市场购买,适合规模化工业生产的需要。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