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61 燃油 CN201080057777.1 2010-12-09 CN102667166A 2012-09-12 马蒂亚斯·菲舍尔; 贝恩德·耶格; 克里斯托夫·施密特
发明涉及一种燃油,具有:至少一个被驱动的、在泵壳中旋转的、在其侧面中具有给分别至少一圈叶片腔划定界限的导向叶片叶轮,该叶轮由塑料制成;和布置在泵壳中的导向叶片的区域中的两侧上的部分环形的通道,该通道和用于输送燃油的叶片腔构成输送腔,其中,输入通道通入其中一个输送腔中并且另一个输送腔通入输出通道中,其中,叶轮包含嵌入到塑料中的纤维
62 薄型涡流 CN200710126404.5 2007-06-06 CN101086259B 2012-06-13 小泽健
一种涡流(1),具有:叶轮(20),该叶轮的外周具有多个叶片(22),内周设有转子(40);轴(41),该轴固定在叶轮(20)的中心;轴承构件(50),该轴承构件配置在轴(41)的外周;电动机定子(70),该电动机定子设在叶轮(20)下侧的转子磁铁(40)的内周侧;壳体构件(60),该壳体构件具有吸入口(61)及排出口(62),将叶轮(20)收容并将叶轮(20)及电动机定子(70)隔开;以及盖构件(10),该盖构件设在将叶轮(20)收容的壳体构件(60)的上方,其持征在于,壳体构件(60)的电动机定子侧的面(65)由将电动机定子(70)与该面(65)粘接的粘接剂(69)覆盖。本发明的涡流泵具有可与更进一步薄型化对应的结构。
63 具有并行送的对称转子盘的侧沟槽压缩机 CN201080021898.0 2010-05-18 CN102428279A 2012-04-25 N.P.肖菲尔德
发明提供一种包括再生式送机构的泵,所述再生式泵送机构具有安装在轴向轴上用于相对于定子旋转的大体盘形泵转子。所述转子具有第一与第二表面,所述第一与第二表面每个上具有形成同心圆的一系列成形凹槽,及在面对所述转子的第一或第二表面之一的定子的表面内形成的定子沟槽。每个同心圆与定子沟槽的一部分对准从而形成在所述泵的入口与出口之间延伸的一段气体流动路径,并且所述转子将此段流动路径分成子段使得气体能够沿任何子段、沟槽或转子侧同时流向所述出口。结果,受泵送的气体沿所述转子的两个表面以并行方式流动。因而,该构造能够提供一种在所述转子任一侧的气压能够大体相等或平衡的泵送机构。
64 和泵系统 CN200780029299.1 2007-03-30 CN101501341B 2012-04-25 栗田幸信
一种(1),具有:在外周形成有多个叶片(111)、在内周设置有转子磁体(112)的叶轮(11);与转子磁体(112)相对配置的电动机定子(12);将叶轮(11)与电动机定子(12)分隔、并形成有收容电动机定子(12)的凹部(133)的泵壳体(13);以及安装有对电动机定子(12)进行供电的驱动集成电路(41)的电子基板(15),电子基板(15)以所安装的驱动集成电路(41)面向电动机定子(12)的形态配置,并固定在泵壳体(13)上。
65 环流器 CN201110320950.9 2011-10-15 CN102384091A 2012-03-21 陈久斌
一种环流器,包括壳体和传动装置,壳体内设置环流腔,壳体上安装传动装置,壳体内设置转轮,传动装置与转轮连接,环流腔设有环流腔进口和环流腔出口,环流腔从一端到另一端内腔逐渐扩张,环流腔进口与环流腔出口之间的壳体内设置隔离体。本环流器充分利用圆周运动和流体运动,通过流体更好的使扭转化为压力或推力。通过流体更好的使压力或推力转化为扭力。利用涡流实现粒子掺混,利用涡流使化学反应更充分。本环流器可作为、渣浆泵、污水泵、机、压缩机、喷雾设备、雾化器、反应器、水轮机汽轮机风力轮机、真空设备、泡沫材料生产设备、纳米材料生产设备等使用。具有效率高,低磨损等诸多优点。可生产全新的泡沫材料,可带来材料革命。
66 燃油和制造燃油泵的方法 CN201080007641.X 2010-02-09 CN102317613A 2012-01-11 贝恩德·耶格
发明涉及一种燃油,具有布置在两个壳体部件(5,6)之间的叶轮(7),壳体部件(5,6)的面向叶轮(7)的表面具有由陶瓷制成的层(13,14)。该陶瓷包含化物陶瓷并且通过壳体部件(5,6)的轻金属的转换而制成。由此,该燃油泵具有针对磨料的和化学的磨损的特别高的保护。
67 用于燃油箱的燃油 CN200480025781.4 2004-07-30 CN1849454B 2011-08-03 约翰内斯·戴希曼; 埃伯哈德·盖塞尔; 贝恩德·耶格
发明涉及到一种设计为侧通道的燃油泵(6),该燃油泵设置有两个互相同心环绕、各自设置在两个叶轮(9,10)上的输送室(20-23)。一个叶轮(9)的输送室(20,21)与进入管道(25)连接,而另一个叶轮(10)的输送室(22,23)与排出管道(26)连接。输送室(20-23)的连接部(24)设置在使叶轮(9,10)保持一定距离的分隔壁(17)中。借此,燃油泵(6)在一个很高的输送压下具有一个特别高的体积流量。
68 燃油 CN200480013566.2 2004-09-14 CN1791753B 2011-07-06 约尔格·多伊布纳; 彼得·马克思
发明提出了一种设计为侧向管道的燃油泵,用于将燃油输送到汽车油箱中,其中设计了一条延伸到出油道(8)的不断扩大的局部环状油道(13)。连接进油道(7)的另一个局部环状油道(12)在燃油流动方向上不断地收缩。在叶轮(6)中,布置了叶片室(10),其和局部圆周环状油道(12,13)一起构成了输送室(14),输送室(14)从进油道延伸到出油道,并具有恒定大小的截面积,从而燃油流量持续不断地通过叶轮(6)。
69 圆周流 CN200510065725.X 2005-04-07 CN1782439B 2011-05-04 小山正浩; 坂井雄作
一种圆周流,通过将泵盖(5)侧的供油通道(5c)的第1槽截面积(S1)做成比泵座(6)侧的供油通道(6b)的第2槽截面积(S2)小,使第1槽截面(S1)内产生的涡流直径形成得比第2槽截面积(S2)的涡流直径小,泵盖(5)侧的供油通道(5c)的燃料比泵座(6)侧的供油通道(6b)高,将叶轮(2)向泵座(6)侧推压。采用本发明,能在圆周流泵中、从圆周流泵向内燃机等压送的燃料压力上升时等不会使从圆周流泵向内燃机压送的燃料减少,是一种高效率的圆周流泵。
70 增压离心 CN200780101983.6 2007-12-21 CN101903661A 2010-12-01 米原良一
[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传统增压离心的如下问题,即主流体中含有杂质时会损坏内周壁、出口边缘、叶片等;在所述叶片的末端处会产生强烈的气穴现象以及大噪声,如排噪声等;以及流体通过所述内周壁和所述叶片的末端之间的微小间隙流动所导致的泵性能降低。[解决问题的手段]在所述增压离心泵中,通过从叶片板(14)的外周沿中心方向设置位置差(36)来使得叶片(12)的末端形成得较低,从而使得所述叶片板(14)的外周靠近壳体(4)的内周壁(11)以形成用于控制所述流体朝向所述叶片后侧流动的流体控制间隙(h),并形成流体通道间隙(H)以使得所述内周壁(11)和所述叶片(12)的末端之间的流体中所包含的杂质(X)加速通过。
71 流体供应设备 CN200710153497.0 2007-09-20 CN101149054B 2010-09-01 福木晴海; 松隈元彦; 酒井敏辅; 阿南哲也
一种,包括:安装在电机部件上的可旋转转子;以及安装在泵部件上的至少一个叶轮,所述叶轮能够与转子一起一致地旋转。转子和叶轮被容纳在壳体中,并且叶轮在其内周上具有入口,在其外周上具有出口。在叶轮的轴向两侧布置外壳,外壳具有在其后侧部处结合至转子的外周部,并且,外周部向外伸出到在转子的外周面和将转子可旋转地容纳在其中的壳体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的间隙之外。
72 燃料 CN200910176626.7 2009-09-23 CN101787944A 2010-07-28 吉冈浩
发明提供一种燃料,其有效地防止在泵流路内部产生逆流区域,并且促进旋流形成而提高燃料的流量及流速,从而提高泵效率。该燃料泵具有:圆板状的旋转部件,其外周缘具有密封部,且其内周具有叶片板(32);以及流路部件(40,50),它们可旋转地收容所述旋转部件,具有形成泵流路(11)的泵槽,这些泵槽沿所述叶片板形成圆弧状,在泵槽上设置有燃料入口(51)及燃料出口(41),通过所述旋转部件进行旋转,从而将从所述燃料入口吸入的燃料经由所述泵流路从所述燃料出口排出,该燃料泵具有C字形状的芯环(60),其配置在所述燃料入口和所述燃料出口之间的所述泵流路(11)的内部,剖面中心与在所述泵流路(11)中产生的旋流的中心大致一致。
73 用于输送汽车燃油的侧通道 CN200880103144.2 2008-07-14 CN101779042A 2010-07-14 埃伯哈德·盖塞尔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输送燃油的侧通道(2),其具有设置在叶轮(4)中的分流器(20)。分流器(20)将叶轮(4)的叶片腔(22)分成多个单独的分腔室(11,12)。在具有相互径向包围的分环形通道(15,16)的位于叶轮(4)对面的壳体部件(5,6)中同样也设置有分流器(21)。在叶轮(4)和壳体部件(5,6)中的分流器(20,21)相互有间距,以便可以在这些由分腔室(11,12)和分环形通道(15,16)所形成的输送腔(9,10)之间实现溢流。因此侧通道泵(2)具有高的效率和特别小的径向尺寸。
74 燃油 CN200480026101.0 2004-08-02 CN1849448B 2010-06-16 约翰内斯·戴希曼; 埃伯哈德·盖塞尔; 斯文·克雷奇马尔; 兹拉特科·佩恩萨尔
发明涉及到一种级(2),其具有壳体部件(4),该壳体部件带有相对于相邻部件的精确确定的传位置(25)。在传力位置(25)和具有局部环形管道(10)的盘状部件(20)之间设置有支承件(24,27)和沟槽(26)。因此传递到壳体部件(4)的力仅仅导致壳体部件(4)的靠近叶轮的区域的很小的变形
75 统装材料的给料机 CN200480021295.5 2004-06-03 CN100590040C 2010-02-17 蒂莫西·R·贝尔; 詹姆斯·T·福利
一种统装材料封给料机,具有壳体(10)和转动的驱动转轮(18),用于从壳体进口(12)到出口(14)传输材料。该驱动转轮具有轮毂(20)。驱动转盘(24)从该轮毂朝着壳体内壁(1)6延伸。该给料机三种结构的特征减少了材料堵塞在驱动转轮和壳体或其它静止部件之间的趋势。第一,驱动转盘(24)的圆周边缘和壳体内壁(16)之间的距离在驱动转轮(18)的转动方向上从进口(12)增加到出口(14)。第二,设置在驱动转盘(24)圆周上的低摩擦刷密封(50)密封了驱动转盘(24)的圆周和内壁(16)之间的区域。最后,具有柔性尖端(26a、26b和26c)的材料刮板(26)安装在壳体(10)中,并且延伸到驱动转盘(24)之间驱动转轮(18)中。
76 涡轮燃料 CN200410095387.X 2002-07-24 CN100567726C 2009-12-09 丸山浩司; 伊藤元也; 草谷克彦; 高木雅敏
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一侧和相反侧表面(161a,161b)的圆盘形叶轮(160),其包括:多个一侧叶片槽(166),它们在叶轮外周部分上沿圆周方向彼此相隔形成在一侧表面上;多个相反侧叶片槽(171),它们在叶轮外周部分上沿圆周方向彼此相隔形成在相反侧表面上,并且与所述一侧叶片槽隔离;以及多个连通孔(176),它们被这样形成,即在从每个所述一侧和相反侧叶片槽径向向内或向外偏离的位置上从所述一侧表面延伸到所述相反侧表面;其中,所述多个一侧叶片槽(166)与所述多个相反侧叶片槽(171)沿圆周方向彼此偏移。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涡轮燃料,其包括圆盘形叶轮和泵壳
77 涡轮,包括这种泵或涡轮的传动装置和舷外 CN200910132857.8 2004-02-25 CN101586564A 2009-11-25 T·W·尼布; J·H·斯克勒德
发明涉及涡轮,以及包括这种泵或涡轮的传动装置和舷外达,所述泵或涡轮包括外壳转子、进口和出口通道,其中外壳具有至少一个内腔,转子可旋转地安装在内腔内的轴上,进口至少在轴的位置处与内腔相通,出口通道至少在转子周缘与内腔相通。而且,此泵或涡轮还包括至少一个旁通道,该旁通道的第一端通向此泵的出口通道,第二端形成入口。例如,旁通道可用于提高推进或用于泵送泥浆。
78 输送设备 CN200510006291.6 2005-02-02 CN100554697C 2009-10-28 汉斯-约尔格·费斯; 赖因哈德·迪特曼; 克里斯托夫·米特米勒
在已公开的输送设备中具有一个腔以及一个在该泵腔中绕一个泵轴线旋转的工作轮,其中,在该泵腔内的预定的端壁上设置了一些凸起。缺点是这些凸起的制造成本非常高。在本发明的输送设备中泵腔内的摩擦得以减低及效率得以提高,其方式是设置了距离保持装置,它们使工作轮和泵腔的端壁间保持距离。本发明建议,这些凸起(28)被设置在至少一个围绕泵轴线的环(29)上。
79 燃料输送模 CN200780039816.3 2007-10-25 CN101529076A 2009-09-09 P·马克斯; J·F·罗宾; R·梅特曾
一种燃料输送模(1),包括大致燃料密封的壳体(2),该壳体具有燃料入口(14)及至少一个燃料出口(16),位于限定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室(8)中的燃料(30),所述燃料泵包括电动机(35)以及传动地连接至所述电动机用于将燃料从所述燃料入口泵送至所述燃料出口的容积泵组件(211),所述壳体至少大部分由塑料材料形成。在所述第一室的高压区域内,电导体(200)可连接至所述电动机,所述电导体布置成在从低压区域离开所述壳体之前,在所述壳体的壁区域(202)内从所述第一室(8)的高压区域(50)延伸到所述低压区域。
80 用于流体控制器 CN200710182305.9 2007-10-17 CN100526653C 2009-08-12 佐藤美孝; 黑田京彦; 长田喜芳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流料燃料泵的控制器,在燃料泵(11)启动时检测到电机定状态时,电枢线圈(21)以预先设定的第一非旋转模式通电。从而电流继续流过预定相的电枢线圈中,并阻止电枢线圈因热量而损坏。另外,所述第一非旋转模式是这样一种模式,其中热量产生到使电枢线圈(21)不因热量而失效的程度。在不烧坏电枢线圈的情况下燃料泵(11)被加温,以解除因冻住而导致的电机锁定状态。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