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1 一种船用低噪音卧式多级旋涡 CN202110885542.1 2021-08-03 CN113446229A 2021-09-28 何国忠
发明公开了一种船用低噪音卧式多级旋涡,包括旋涡泵主体,所述旋涡泵主体顶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排出口和吸入口,所述排出口的顶部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旋涡泵主体的一侧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的内部套设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旋涡泵主体的一侧设置有皮带轮,所述转轴外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靠近旋涡泵主体一侧的顶部和底部皆设置有连接杆。本发明通过安装套管挡板、铰接杆、连接管、进腔和环形密封套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对四组挡板之间进行展开和闭合,从而可以对安装套管处进行封堵或者对出水的量进行调节,从而可以对水流的流速和水压进行灵活调节,使得旋涡泵适用于不同的工作场景。
22 一种用于深海天然气合物流化开采管道输送的螺旋流发生装置 CN202110822436.9 2021-07-21 CN113431784A 2021-09-24 饶永超; 刘泽辉; 王树立; 李立军; 赵书华; 周诗岽; 吕晓方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深海天然气合物流化开采管道输送的螺旋流发生装置,具有内径为D的筒体,所述的筒体内沿流体流动方向依次设有预起旋整流器、核心起旋器和继旋粉碎器,所述预起旋整流器具有环绕中心轴均布有4~6个呈倾斜梯状的导流体,所述核心起旋器具有环绕中心固定轴均布有5~8个呈倾斜渐变叶片式的导流片,所述继旋粉碎器包括环绕固接在筒体内壁的若干组呈铲头锯齿状的导流板。本发明采用三步起旋方式,使流体产生流态稳定、不易衰减的螺旋流运动,降低了流体由于轴向流动而对核心起旋器产生的冲击以及由于碰撞而造成的能量的损耗,可对流体所含固体颗粒进行大规模破碎并对流体进行掺混,避免了沉淀物以及其他物质粘附在管道上。
23 容积式和液体供给装置 CN202080009587.6 2020-01-16 CN113423956A 2021-09-21 莲子多津也; 堀底伸一郎; 竹内直树; 大村知司; 小林龙太郎
作为液体供给装置(1)所具备的非容积式的泵部(4)具有设置于叶轮(40)在周向上的吸入口(53)和排出口(48)之间的第一密封部(66)和第二密封部(67)。连接各密封部(66、67)的周向两端与叶轮(40)的旋转中心的两条直线之间的度为43°以上47°以下。各密封部(66、67)具有能在周向上的两端之间封闭至少两个贯通流路(63)的大小。
24 导叶体内部流态稳定的双向潜贯流 CN202110486687.4 2020-08-25 CN113279974A 2021-08-20 祁星星
发明公开了一种导叶体内部流态稳定的双向潜贯流,包括支撑组件、动源组件、双向叶轮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位于整套装置的最外侧,所述支撑组件中部设置有动力源组件,所述动力源组件一端设置有双向叶轮组件,本发明中能够根据传动轴旋转方向的不同形成两种不同方向的弧形离心推水面,传动轴不同旋转方向下,弧面形成方向相反,使得在两种状态下,离心推水面对水流的推动方向相反,从而实现驱动传动轴进行不同转向运作时,形成的不同状态下的离心推水面能够将水流向不同方向输送,达到简单控制传动轴转向就能实现送水方向的高效率转变,且本发明中进行水流推动的弧形离心推水面。
25 一种用于竖井贯流下推径向轴承 CN202110417612.0 2021-04-19 CN112963378A 2021-06-15 王腾伟; 宋梦斌; 朱泉荣; 郭华毅; 唐宇; 曾慧兰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竖井贯流下推径向轴承,其安装于竖井贯流泵导叶体内的泵轴尾端,包括密封机构、轴承体、径向轴承轴承盖、正向推力轴承、推力盘、反向推力轴承、密封盖,轴承体前端连接密封机构,密封机构与泵轴密封连接,轴承体末端与密封端盖密封连接,密封机构、轴承体、轴承盖、密封盖共同组成一个密封的腔体,在腔体内的前段设置有径向轴承,在腔体内的后段设置有正向推力轴承和反向推力轴承,且在正向推力轴承、反向推力轴承之间设有推力盘,推力盘固定在泵轴上。本发明的推力径向轴承布置在水下的导叶体内,整个轴系运行时更加稳定可靠,且采用介质自冷却,结构更加紧致,无需配置辅助冷却系统。
26 一种轴系稳定的竖井贯流 CN202110417788.6 2021-04-19 CN112963360A 2021-06-15 王腾伟; 郭华毅; 宋梦斌; 朱泉荣; 唐宇; 曾慧兰
发明公开了一种轴系稳定的竖井贯流,包括布置在竖井内的电机齿轮箱以及布置在泵井内的泵,所述电机通过高速端联轴器连接所述齿轮箱,所述齿轮箱输出端通过低速端联轴器连接泵轴,在竖井内设置有用于支撑轴承受径向径向轴承部件,在水泵导叶体内的泵轴的末端设置有承受轴向推力和径向推力的推力径向轴承部件。本发明将推力径向轴承部件安装在泵体部件内,径向轴承部件布置在竖井内,可大大缩短轴承跨距,整个轴系运行时更加稳定可靠,同时缩短了竖井长度,提高了水泵效率和经济性,并且推力径向轴承部件采用介质自冷却,结构更加紧致,无需配置辅助冷却系统。
27 一种基于前置竖井式进流道的站现场流量监测方法 CN202110026526.7 2021-01-08 CN112833030A 2021-05-25 吉冬涛; 陆伟刚; 陆林广; 徐磊; 刘军; 施伟; 王亦斌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前置竖井式进流道的站现场流量监测方法,属于水利工程泵站技术领域。其特征是:利用前置竖井式进水流道竖井前端与水泵叶轮室进口的静压差与进水流道通过的流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流量测量;高压测压管设置在竖井式进水流道的竖井前端位置,以得到进水流道内的最高静压;低压测压管设置在流速最大的叶轮室进口前,以得到进水流道内的最低静压;用最高静压减去最低静压可得到最大静压差,根据最大静压差计算流量可提高流量测量精度;通过进水流场数值计算方法计算进水流道的水头损失系数;利用差压变送器将静压差变成电信号送入计算机进行相关计算。本发明提供的泵站现场流量监测方法简单、可靠、价廉,可长期运行不出故障。
28 一种电机前置式潜贯流 CN201810475910.3 2018-05-17 CN108412778B 2020-10-09 金雷; 胡薇; 钱凤辉; 汪冰; 王宁
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前置式潜贯流,包括扩散管、导叶体、叶轮外壳、叶轮组件、进水喇叭管、柔性密封、密封短管、行星齿轮减速器、潜水电机、出线装置、进水管和导流帽;本发明的一种潜水贯流泵有效降低了导叶体因扩散度大而导致的扩散损失,从而提高潜水贯流泵的效率,使其泵段效率与传统贯流泵的效率一致;同时因采用行星齿轮减速器,潜水电机设计为高速电机,使得潜水电机体积大大减小,从而减小机组直径、体积及重量,进而降低进水管摩擦损失,提高机组效率。
29 一种低噪音旋涡 CN201810065183.3 2018-01-23 CN108223387B 2020-09-04 王伟刚; 倪国明
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噪音旋涡,包括泵体,所述泵体的内部设有叶轮,所述叶轮的上方设有一隔板,所述隔板将泵体的内部分为吸液腔和自吸腔,所述泵体的一侧设有进口,另一侧设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吸液腔连通,所述出水口与自吸腔连通;所述隔板靠近叶轮的一端设有隔舌部,所述隔舌部处设有一块弹片,所述弹片传动连接有一个控制部件,该低噪音旋涡泵中,根据叶轮不同的速度,通过控制部件能够对弹片的度进行调节,从而能够使得噪音降到最低,提高了旋涡泵的适用范围,本发明设计合理,适合推广使用。
30 能降低噪声同时增强自吸的具有超疏气液分离的旋涡 CN201911314522.8 2019-12-19 CN111075727A 2020-04-28 尹招琴; 旷忠科; 凃程旭; 包福兵; 杜鹏飞; 金积君; 杨森森; 杨钦灿; 叶煜航; 汪钰琨; 陈叶宇
发明公开了一种能降低噪声同时增强自吸的具有超疏气液分离的旋涡。本发明包括叶轮、压水室、气液分离室、旋涡泵出口、预注水口、吸水室,在所述的气液分离室内设置有超疏水多孔半透壁,所述的超疏水多孔半透壁将所述的气液分离室额外隔离出一个集气室,所述的集气室通过排气孔与旋涡泵出口联通。所述气液分离室中的气液混合流体中的气体通过超疏水多孔半透壁进入集气室,由所述排气孔排出,液体无法通过超疏水多孔半透壁而重新被卷回吸水室。本发明通过外表涂有超疏水材料的多孔半透壁的超疏水性,将气液分离室隔离出一个专用于排气的集气室,降低了由于汽蚀所产生的噪音,同时也提升了旋涡泵的自吸排气能
31 用于具有宽断流间隙的内燃机的侧通道鼓 CN201580072911.8 2015-12-11 CN107110169B 2020-04-21 M.布特罗斯-米卡希尔; R.彼得斯
已知一种用于内燃机的侧通道鼓机,包括:气流外壳转子(16)、转子叶片(32)、径向间隙(52)、进口(18)和出口(30)以及两个连接进口(18)与出口(30)的气体输送通道(20、22)、驱动装置(14)以及在出口(30)与进口(18)之间的断流区(58),所述转子可旋转地安装在气流外壳中;所述转子叶片设计在转子(16)径向外部的区域,以及设计为朝径向外部开口;所述径向间隙(52)在转子(16)与径向围绕转子(16)的外壳壁(54)之间;所述气体输送通道(20、22)与转子叶片(32)沿轴向相对置地设计在气流外壳中,以及通过转子叶片(32)之间的空隙互相流体连通;借助所述驱动装置(14)可以驱动转子(16);输送通道(20、22)在断流区(58)内沿周向截断。为了在保持输送能不变的同时,能基于较大的公差低成本地制成鼓风机,并使鼓风机变得对结和污垢不敏感,按本发明建议,在整个断流区(54)内,在转子(16)与构成径向边界的外壳壁(54)之间的径向断流间隙(64),相当于转子直径的0.005至0.03倍。
32 尤其用于侧通道机器的叶轮 CN201580023880.7 2015-03-19 CN106460851B 2020-03-17 L.巴克霍尔兹; A.金纳特; U.克里布尔; H.瓦尼克; A.冯凯特恩
发明涉及一种尤其用于侧通道机器的叶轮(1),其具有沿周向分布布置的、分别通过叶片壁(6)构成的叶片(5),其在叶轮(1)的俯视图中构成开放的叶片腔(4),其中,在该俯视图中叶片壁(6)在基于几何意义上的叶轮旋转轴线(x)的第一半径尺寸(r1)处开始,所述半径尺寸(r2)等于第二半径尺寸(r2)的一半或更多,所述半径尺寸(r2)确定叶轮(1)的周向边缘(9),并且其中,半径尺寸(r2)确定叶片腔(4)的径向内部的限制壁(7),此外其中,叶片壁(6)具有暴露的上部的终止边,其相应地向着径向内部融入内部的限制壁(7)并且在该俯视图中在径向外部终结,其中,在终止边在内部的限制壁(7)中的融入点与终止边的径向外侧端部之间能够绘出假想的连接线(V),并且终止边(12)以垂直于连接线(V)的不同的错移量延伸,其中,给定最大错移量。尤其在更佳的效率方面为了有利地改进,在此建议,最大错移量等于第二半径尺寸(r2)与第一半径尺寸(r1)的差值的0.1倍或更多。
33 用于机动车领域的冷却剂 CN201680064591.6 2016-07-21 CN108350886B 2020-03-03 S.齐尔伯格; M-T.本拉; S.罗思冈; A.伯格; H.普林兹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领域的冷却剂,其具有驱动轴(18)、冷却剂泵叶轮(20)、可调节的调节滑(28)、具备侧通道泵叶轮(46)的侧通道泵(56)、侧通道泵(56)的侧通道(50)、压通道(72)和阀(66),所述冷却剂泵叶轮至少抗扭地安置在驱动轴(18)上并且通过所述冷却剂泵叶轮能将冷却剂输送到围绕冷却剂泵叶轮(20)的输送通道(12)中,通过所述调节滑阀能够调节冷却剂泵叶轮(20)的出口(32)和输送通道(12)之间的环形缝隙(30)的穿流横截面,所述侧通道泵叶轮至少抗扭地安置在驱动轴(18)上,在所述侧通道中通过侧通道泵叶轮(46)的转动能够产生压力,其中,所述侧通道具有入口(52)和出口(54),通过所述压力通道能够将所述侧通道(50)的出口(54)与调节滑阀(28)的第一压力室(58)流体连接,通过所述阀能够关闭和开放压力通道(72)的穿流横截面(70),其中,在所述入口(52)和所述出口(54)之间设有从侧通道(50)至第二压力室(64)的连接通道(74),其中,所述第二压力室(64)设置在所述调节滑阀(28)的朝向冷却剂泵叶轮(20)的一侧上。
34 一种液环 CN201710948828.3 2017-10-12 CN109654025A 2019-04-19 周宝东
一种液环,该液环泵由泵壳部分和传动部分相结合,主要由壳体、叶轮、气体分配器、轴承体、轴承压盖及进、放管路等组成;所述的液环泵传动部分由叶轮、气体分配器、轴承体及轴承组成;所述的液环泵机械部分包括气动手指和气动手指末端执行件;所述的叶轮的中心有圆柱形空心,装配时与气体分配器吻合在一起;所述的轴封部分由填料(油浸盘根)、填料环及填料压盖组成。本发明结构紧凑,泵一般与电动机直联,转数较高。用较小的结构尺寸,可以获得较大的排气量,效率高效。
35 一种电动油 CN201811052583.7 2018-09-10 CN109058116A 2018-12-21 郭志阳
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油,包括泵体和驱动电机,泵体内部的叶片驱动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泵体靠近驱动电机的一端开设还有供输出轴穿过的活动孔,活动孔的内径大于输出轴直径;输出轴上转动连接有内密封片和外密封片,内密封片和外密封片分别与泵体的内壁和外壁相压紧密封抵接,泵体内壁为球面状,内密封片靠近活动孔的一面为球面状,活动孔靠近外密封片的一端边缘设有球形密封面,外密封片靠近泵体的一面为球面,泵体通过内密封片以及外密封片与输出轴转动连接,泵体可相对驱动电机的机壳朝任意方向旋转,从而调节进液管和出液管的朝向,便于使进液管以及出液管与安装空间中的其他物体相互错开,使外接管道正常连接在进液管和出液管上。
36 一种漩涡结构 CN201811116389.0 2018-09-25 CN108895026A 2018-11-27 彭定泽
发明提供一种漩涡结构,包括顺序连接的泵体、泵前盖、电机,电机的轴穿过泵前盖后在端部固设叶轮,叶轮位于泵体和泵前盖之间的叶轮室中,其特征在于:泵体具有环形的泵体流道,泵前盖具有环形的泵前盖流道;叶轮室具有叶轮室进口和叶轮室出水口;叶轮上设有一圈圆周均布的过流孔,每个过流孔的侧壁设有凸起的过流齿。本发明可以降低流量损耗,提高有效流量和扬程,提高效率。
37 一种提高侧流道气液混输能和效率的装置及其设计方法 CN201810330500.X 2018-04-13 CN108644121A 2018-10-12 张帆; 陈轲; 袁寿其; 张金凤; 魏雪园
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侧流道气液混输能和效率的装置及其方法,涉及流体机械领域,该侧流道泵主要对侧流道泵中开式叶轮进行优化设计,结构更改主要包括后盖板(1)、开式叶片叶轮(3),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开式叶片叶轮(3)添加一段与其旋转方向垂直的小叶片(2),小叶片(2)吸力大小与开式叶片叶轮(3)吸力角相等,可以光滑过渡,目的是增大部分区域吸力面积,并造成一个绕流场;步骤二,在出口盖板(1)侧流道包角段开环形槽,能使小叶片(2)避免撞击。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侧流道泵气液混输能力,也通过增大吸力面,提高了侧流道泵的效率,简捷方便。
38 CN201480056337.2 2014-10-13 CN105637222B 2018-09-21 M·沃尔克
发明涉及一种(1),该泵具有壳体,在该壳体中布置有能够由电动机(3)的轴(10)驱动的泵级(4)的电动机3。与第一泵级(4)串联地布置有能够由轴(10)驱动的第二泵级(5),其中,两个泵级(4、5)设计为外围通道级或侧通道级,两个泵级(4、5)的叶轮(11、12)分别反向于另一个泵级(5、4)的输送方向布置。
39 一种电机前置式潜贯流 CN201810475910.3 2018-05-17 CN108412778A 2018-08-17 金雷; 胡薇; 钱凤辉; 汪冰; 王宁
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前置式潜贯流,包括扩散管、导叶体、叶轮外壳、叶轮组件、进水喇叭管、柔性密封、密封短管、行星齿轮减速器、潜水电机、出线装置、进水管和导流帽;本发明的一种潜水贯流泵有效降低了导叶体因扩散度大而导致的扩散损失,从而提高潜水贯流泵的效率,使其泵段效率与传统贯流泵的效率一致;同时因采用行星齿轮减速器,潜水电机设计为高速电机,使得潜水电机体积大大减小,从而减小机组直径、体积及重量,进而降低进水管摩擦损失,提高机组效率。
40 一种低噪音旋涡 CN201810065183.3 2018-01-23 CN108223387A 2018-06-29 王伟刚; 倪国明
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噪音旋涡,包括泵体,所述泵体的内部设有叶轮,所述叶轮的上方设有一隔板,所述隔板将泵体的内部分为吸液腔和自吸腔,所述泵体的一侧设有进口,另一侧设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吸液腔连通,所述出水口与自吸腔连通;所述隔板靠近叶轮的一端设有隔舌部,所述隔舌部处设有一块弹片,所述弹片传动连接有一个控制部件,该低噪音旋涡泵中,根据叶轮不同的速度,通过控制部件能够对弹片的度进行调节,从而能够使得噪音降到最低,提高了旋涡泵的适用范围,本发明设计合理,适合推广使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