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21 适用于正线超过站坪坡度条件的车站构造及间距获取方法 CN202310726488.5 2023-06-19 CN116691736A 2023-09-05 蔡胜全; 袁涛; 陈阳; 李龙; 周覃龙; 张红伟; 陈刚; 张家发; 李隆云; 李传勇; 张鲲; 陈嘉; 姚传开; 蒋朝阳; 钟成
发明涉及适用于正线超过站坪坡度条件的车站构造及间距获取方法。所述适用于正线超过站坪坡度条件的车站构造,上行正线和所述下行正线的坡度均大于1‰,存在无法按现有规范设站的问题,通过将上行到发线和下行到发线的停车段的轨面坡度调整至小于或等于1‰,所述上行到发线和下行到发线在对应所述停车段以外的部分或全部的轨面坡度均大于1‰,使得上行到发线和下行到发线的停车段能够满足设站要求,且能够满足上行到发线和下行到发线的设置条件以及适应上行正线和所述下行正线的坡度,进而使得能够在正线超过站坪坡度条件的情况下设置车站,而无需改建既有正线,减少了工程投资,避免了对既有正线运营的影响。
122 一种智能公交站亭 CN202310500498.7 2023-05-06 CN116498125A 2023-07-28 魏海峰; 张英伟; 王砥石; 张秀燕
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公交站亭,包括泥底座,所述水泥底座上方间隔固定有多个立座,两个所述立座之间设置有广告牌,所述立座顶部安装有遮雨顶座,两个所述滑轨上滑动设置有第二移动矩,两个所述第一移动矩块之间固定有第一升降杆,两个所述圆环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转轴,所述圆环内部设置有卷簧,所述卷簧一端固定在所述圆环内壁,所述卷簧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上缠绕有防雨布,所述防雨布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升降杆表面,所述螺纹柱顶部设置有驱动组件。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公交车的候车亭一般为露天形式,但是雨季的时候,简易的遮阳篷基本起不到遮挡雨效果的问题。
123 一种基于PRT车辆的岛式车站结构 CN202310411359.7 2023-04-17 CN116411529A 2023-07-11 邓心宇; 王利军; 王栋; 赵恒; 陈世浩; 吴桂虎; 李浩天; 杨鸿铭; 关晟; 李伟东; 董微微; 徐久勇; 朱轶; 熊欢欢
发明涉及PRT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PRT车辆的岛式车站结构,包括泊位区、上行线路和下行线路,泊位区连通于上行线路和下行线路之间,泊位区的至少一端设置有缓存车道,缓存车道位于上行线路和下行线路之间,缓存车道与泊位区相连通。本申请的一种基于PRT车辆的岛式车站结构,在平常运行时,缓存车道放置一定数量的PRT车辆,当泊位区中有PRT车辆出站后,缓存车道上的车辆能够及时补充在泊位区的空余泊位上,从而不需要其他地方的PRT车辆进站移动至乘车点后,后续乘客才能在该乘车点上车,进而解决岛式车站结构中空余泊位的PRT车辆补充的问题,有效缓解人等车的情况。
124 一种分段组合式有轨电车车站站台及其组装方法 CN201810651534.9 2018-06-22 CN108824232B 2023-06-02 洪翔; 孙春光; 杨晓宇; 刘稳; 李元元; 邓文杰; 樊吉羚; 庄伟成; 周迪; 黄敏鹏
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段组合式有轨电车车站站台,包括饰面层(3),还包括固定构件(1)和界面梁(2),所述固定构件(1)为若干个,均匀分布在站台走向的两侧,所述界面钢梁(2)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固定构件(1)之间,所述固定构件(1)和界面钢梁(2)构成站台的框架,所述固定构件(1)包括固定钢体(101)和锚固柱(102),所述固定构件(1)上设有若干锚固连接孔,所述锚固柱(102)穿过所述锚固连接孔固定在路基里,锚固柱(102)外侧包裹有筒形钢套管(103)。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分段组合式有轨电车车站站台的组装方法。本发明分段组合式有轨电车车站站台,通过界面钢梁(2)和固定构件(1)之间连接,实现快速组装。
125 一种长联无缝桥建合一高架车站结构 CN202111060630.4 2021-09-10 CN113802891B 2023-04-07 雷少鑫; 周永礼; 鲁雪冬; 许志艳; 谢华; 刘伟; 游励晖; 杨林; 艾智能; 胡玉珠; 唐正风
一种长联无缝桥建合一高架车站结构,以降低结构超静定次数,释放温度及收缩、徐变次内,大幅度降低车站工程建设及维护费用。包括车站上部结构和沿线路方向间隔设置的墩柱、承台。墩柱包括柔性连接墩柱、刚性连接墩柱。柔性连接墩柱设置在车站上部结构的两纵向端部,其上端、下端通过混凝土铰分别与车站上部结构、对应的承台形成柔性连接,车站上部结构和承台与柔性连接墩柱之间可产生纵向转,将上部传递而来的纵向弯矩通过纵向转角释放,仅竖向分力由混凝土铰传递至柔性连接墩柱或承台。刚性连接墩柱设置在两侧柔性连接墩柱之间,其上端、下端分别与车站上部结构、对应的承台固结为一体,车站上部结构所产生的纵向力通过各刚性连接墩柱分担。
126 一种地面站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2111053451.8 2021-09-09 CN113863174B 2023-03-10 杨玉坤; 邓文杰; 钱卫; 杨晓宇; 刘相屏; 谢寒松; 张同进; 马文昊; 褚汉; 陈春华; 胡浩; 江涛
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面站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地面站台结构设计领域,其通过基础层、基础连系梁、挡墙、短柱和结构梁等结构的组合设置,能够快速形成地面站台结构的主体结构,再通过多个预制板在主体结构上的依次铺设,可以快速形成站台结构的站台板,进而实现地面站台结构的设置。本发明的地面站台结构,其结构简单,施工便捷,可以快速实现地面站台结构的施工,尤其适用于站台距地面或者轨面高度较低的应用场景,能在保证站台结构施工稳定性的同时,降低站台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升站台结构的施工效率,避免因回填施工控制精度较差所引入的道路车辙问题,保证站台结构和站台两侧路面结构的稳定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127 乘客或者行人安全装置 CN202080101031.X 2020-09-28 CN115697808A 2023-02-03 韩盛武
发明提供一种安全装置,所述安全装置利用缆绳等阻断部件来允许或阻断乘客或者行人的通行。本发明具有为了允许通行而上下排列的阻断部件上升时阻断部件的上下间距缩小、为了阻断通行而上下排列的阻断部件上升时阻断部件的上下间距扩大的构成,从而能够缩短阻断部件的升降距离,由此减小装置的上下大小。
128 一种既有线站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2210833323.3 2022-07-14 CN115404792A 2022-11-29 杨开屏; 郭青骅; 任振国; 王晓枫; 张婷; 曹永刚; 张国强; 王耀杰; 李响; 张永超; 廖宇飚; 赵卫荣; 王扩
发明公开了一种既有线站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桩柱结构的下端部设置在基础内;预制盖梁与所述桩柱结构的上部连接;槽型板设置在所述预制盖梁上方;雨棚结构包括柱和连接在所述钢柱顶部的雨棚装置,所述钢柱穿过所述槽型板设置在所述预制盖梁内部,解决了对既有线影响较大的问题。本发明优点是:本发明采用了站台上部结构及桩柱下部结构,在既有地面上没有挖方及填方,站台荷载传递至地基深层,对地表结构扰动较小,对轨面沉降影响较小;桩柱结构考虑了站台结构柱与桩基础一体成型,实施速度较快,施工辅助设施少,对运营影响较小;能够快速的完成一个结构单元的完整工程,满足路改扩建工程仅能在天窗点内实施的施工要求。
129 一种应用于智慧城市系统中的候车亭 CN202210951906.6 2022-08-09 CN115162219A 2022-10-11 郭君元; 余芳蓉; 于丽娜; 王传杰
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智慧城市系统中的候车亭,包括站台,所述站台上的至少一侧为上车区,所述上车区的边沿设有开放槽,所述开放槽具有上开口和侧开口;所述开放槽的上开口处设有踏板,所述开放槽内设有用于带动所述踏板向上翻转的翻转机构,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踏板横向远离所述站台的横移机构。本发明在站台的上车区域一侧设置踏板,踏板能够在翻转机构的驱动下向上翻转,实现一定高度的遮挡,在车辆驶过积时溅起的雨水能够被有效地挡下,避免泼溅行人;踏板还能在横移机构驱动下伸出,为行人上车时提供脚踏,无需行人上车时踩于路面,避免踩到路面积水,极大地减少了雨水天气路面积水对候车亭上等待地行人造成地影响。
130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架空式大架修车辆基地布置结构 CN202210640773.0 2022-06-08 CN115059342A 2022-09-16 王薪; 苏超然; 曹宏宇; 李伟东; 董微微; 陈世浩; 徐久勇; 吴桂虎; 张攀锋; 王高琛; 高汉文
发明属于城市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架空式大架修车辆基地布置结构,包括由地面往上依次设置的架空层、车辆基地层和物业开发层,所述架空层与城市规划路网、管网连通,与所述车辆基地层和所述物业开发层管网连通,与所述物业开发层通过垂直交通核连通;所述车辆基地层相对的两端与地正线车站和区间接轨;所述物业开发层设置有楼宇建筑,所述楼宇建筑包括设置于所述车辆基地层咽喉区上方的多层建筑以及穿过所述车辆基地层咽喉区无轨道区域进入架空层的落地式核心筒,所述落地式核心筒用于作为高层住宅的结构基础。极大减少填方量且提高车辆基地整体抗灾性和土地空间利用率,并合理布局楼宇建筑带来较大的区域开发前景。
131 一种智能公交站台 CN202210656275.5 2022-06-10 CN114961353A 2022-08-30 杨振龙; 化夫军; 莫波; 李成乐; 王小奎
发明属于公交站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智能公交站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安装有座椅和站牌,所述站牌的顶部设有遮阳棚,所述遮阳棚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顶部靠近前后侧的位置均设有电动组件。本发明通过设有支撑装置,当电动防护门打开时,电动防护门通过拉杆拉动支撑板向插孔外运动,当防护板与公交车接触时,随着电动防护门的继续运动,支撑板在拉杆的拉动下继续向插孔外运动,此时滑杆逐渐插入第一活动板中,而弹簧则逐渐被压缩,当电动防护门完全打开时,支撑板也停止运动,此时第一活动板配合支撑板位于公交车和底座之间,从而便于腿脚不便的老人以及年纪较小的小孩进行踩踏,为该类人群提供便利。
132 一种道路安全岛防撞设施及道路安全岛 CN202011500305.0 2020-12-17 CN112681159B 2022-07-01 苏本利
申请涉及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防护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道路安全岛防撞设施。其包括安装座、开设于安装座内的容纳腔、设于安装座上的立柱、设于容纳腔内的驱动装置、与驱动装置耦合且向驱动装置提供电能的供电部分、与驱动装置耦合且用于控制驱动装置的控制系统和与控制系统耦合用于触发控制系统的感应部分,所述立柱包括连接部和伸缩部,所述连接部设于固定座上,所述伸缩部设于容纳腔内且与连接部活动连接。本申请具有降低立柱对夜间行车造成的影响、减少车祸的发生率的效果。
133 一种十字路口车辆交汇处的防撞智能信号 CN202111586021.2 2021-12-23 CN114495534A 2022-05-13 沈炳旭
发明涉及一种防撞信号灯,尤其涉及一种十字路口车辆交汇处的防撞智能信号灯。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系数较高和提高太阳光能源的十字路口车辆交汇处的防撞智能信号灯。一种十字路口车辆交汇处的防撞智能信号灯,包括:底座、立柱、信号灯、承重机构、保护机构和警示机构等;底座上中部设有立柱,立柱上侧设有信号灯,底座上设有承重机构,底座上设有保护机构,承重机构上设有警示机构。本发明通过电磁产生的磁对转动弧形板进行吸引,从而对转动弧形板进行固定,使用者通过化玻璃可对道路的交通情况进行观察,同时对使用者的本身进行保护,实现钢化玻璃保护使用者效果。
134 一种采用装配式墙板改造现役站台墙的施工方法 CN202111482540.4 2021-12-07 CN114150594A 2022-03-08 刘志刚; 赵展; 刘纲; 赵金刚; 郎剑平; 刘宁; 常洪源; 李易晓; 李倩
发明涉及现役站台墙改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装配式墙板改造现役站台墙的施工方法,方法如下:拆除既有混凝土台面,挖除站台墙墙板内侧1m范围内填土,至露出墙趾顶面为止,留出工作面;拆除既有站台墙墙板至距离轨道顶端标高200mm处,并将墙内筋沿墙顶面平切割;在距离既有站台墙墙顶100mm处,钻两列螺栓孔;制作预制墙板并在预制墙板上按照螺栓孔的位置预留螺栓孔洞;在所有预制墙板螺栓孔洞内灌入植筋胶,并将预制墙板与既有站台墙墙板通过螺栓进行紧固;在既有站台墙墙板顶及其与预制墙板缝隙间涂刷防水涂料,涂料表面采用水泥砂浆防护;安装预制站台帽,恢复站台面。
135 一种乘降系统 CN202111461983.5 2021-12-02 CN113968247A 2022-01-25 董军
发明属于交通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乘降系统;其包括上下客平台、行车本体、上客升降车厢和下客升降车厢;行车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升降口,下客升降车厢设置在行车本体内,行车本体上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下客升降车厢传动连接;上下客平台包括停车平台、上车轨道和下车轨道,停车平台架设在行车本体的行车路径的上方,下车轨道以及上车轨道均与停车平台连通,上客升降车厢设置在停车平台上。该乘降系统中的行车本体在进入站点时,下客升降车厢与上客升降车厢能够在行车本体不停止的情况下将行车本体内的乘客送至停车平台上,或者是由停车平台接送至行车本体中,从而有效的提高行车本体的行驶效率。
136 一种高站台用雨棚上盖建筑结构 CN202111139784.2 2021-09-28 CN113863771A 2021-12-31 于晨; 盛晖; 高松; 郦仲华; 殷建栋; 罗汉斌; 顾建峰; 薄宏涛; 张敏; 刘俊山; 金智洋; 钱涛; 王敏; 郭磊; 李新; 林晨; 张佰良; 严彦舟; 李亚伦; 江畅; 李立; 吴奎; 戚东炳; 周洋; 殷炜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站台用雨棚上盖建筑结构,包括列车轨道,列车轨道的上方设有铁路站房(1),铁路站房(1)沿列车轨道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客运站台,客运站台和列车轨道并排设置并构成站台区域(2),站台区域(2)的正上方设有雨棚盖板(3),雨棚盖板(3)沿垂直于列车轨道长度方向横向延伸至站台区域(2)的外侧,雨棚盖板(3)的下端经立柱连接客运站台,雨棚盖板(3)的顶部设有位于站台区域(2)上方的上盖建筑主体(4)。本发明具有土地利用率高、分流效果好和通行效率高的特点。
137 一种长联无缝桥建合一高架车站结构 CN202111060630.4 2021-09-10 CN113802891A 2021-12-17 雷少鑫; 周永礼; 鲁雪冬; 许志艳; 谢华; 刘伟; 游励晖; 杨林; 艾智能; 胡玉珠; 唐正风
一种长联无缝桥建合一高架车站结构,以降低结构超静定次数,释放温度及收缩、徐变次内,大幅度降低车站工程建设及维护费用。包括车站上部结构和沿线路方向间隔设置的墩柱、承台。墩柱包括柔性连接墩柱、刚性连接墩柱。柔性连接墩柱设置在车站上部结构的两纵向端部,其上端、下端通过混凝土铰分别与车站上部结构、对应的承台形成柔性连接,车站上部结构和承台与柔性连接墩柱之间可产生纵向转,将上部传递而来的纵向弯矩通过纵向转角释放,仅竖向分力由混凝土铰传递至柔性连接墩柱或承台。刚性连接墩柱设置在两侧柔性连接墩柱之间,其上端、下端分别与车站上部结构、对应的承台固结为一体,车站上部结构所产生的纵向力通过各刚性连接墩柱分担。
138 一种轨道交通车站运管系统、方法及装置 CN202111034434.X 2021-09-03 CN113762766A 2021-12-07 汪晓臣; 王志飞; 高凡; 李樊; 杜呈欣; 田源; 黄志威; 赵伟慧; 宫玉昕; 孙同庆; 张铭; 吴卉; 孟宇坤; 吴跃; 赵俊华; 周超; 李宝; 李高科; 李波
发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车站运管系统、方法及装置,其中系统包括BIM模型构建及数据采集和车站管控及监视模块;所述BIM模型构建及数据采集模块和所述车站管控及监视模块相连接;所述BIM模型构建及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存储预先构建的与车站相映射的BIM模型、采集与所述BIM模型相映射的设备数据,还用于根据所述车站管控及监视模块发送的控制指令向设备发送所述控制指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基于BIM建模技术映射现实物理空间的轨道车站模型,结合CCTV监控和AI智能分析,通过全景可视化手段实现对车站及所属设备定位、工作状态监视、设备控制、设备巡检、异常状态或事件感知和联动控制。
139 一种客运站台使用的装配式栈桥及其使用方法 CN202010500075.1 2020-06-04 CN111719406B 2021-11-12 李传; 杜保柱; 胡宗光; 盛华
发明公开了一种客运站台使用的装配式栈桥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底板、垫板、填充板和支撑柱,本发明将紧致筋安插进入到钢筋槽中,紧螺杆在螺杆槽内进行锁紧,同时将紧致钢筋固定在钢筋槽中,将中心圆柱一端的端头圆柱插入安插环腔中,使环座与中心圆柱完成对接,将两拼接板相互拼接,使安插凸块插入安插槽中,将外框放置在拼接板上,使定位孔与安装孔相互重合,通过固定螺杆将外框固定安装在拼接板上,外框上的积从漏水网处漏下,进入到漏水孔中,再由漏水孔将积水排出,在栈桥不使用时,再依次将各个部件分离进行拆卸,该结构能够便捷的对栈桥平台进行装配使用,并且在使用完成后方便拆卸进行再组装,实现再次回收利用,节约社会资源。
140 具备检修功能的高速磁悬浮路站台 CN202110562156.9 2021-05-24 CN113322841A 2021-08-31 肖明清; 焦齐柱; 徐晨; 龚彦峰; 资谊; 刘浩; 杨剑; 刘斌; 莫阳春; 王少锋
发明提供了一种具备检修功能的高速磁悬浮路站台,所述站台靠近铁路轨道的一侧底部设有与铁路轨道区域连通的检修空间,所述检修空间沿所述站台的纵向通长设置,所述站台还设有连通站台面以及所述检修空间的联络通道。本发明的站台靠近铁路轨道的一侧底部设有与铁路轨道区域连通的检修空间,站台还设有连通站台面以及检修空间的联络通道,当高速磁悬浮列车发生故障或者火灾在站台停靠时,检修人员以及设备可以由站台面通过联络通道转移至站台底部的检修空间,实施对事故列车的检修或者灭火处理,使得该站台在事故列车停靠时具备紧急处理的能,防止灾害加剧。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