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61 抬升式公交站台组件 CN201811185359.5 2018-10-11 CN109295867B 2020-05-05 刘路; 郭楷; 邓社军; 于世军; 聂庆慧; 卞张蕾
发明提供一种抬升式公交站台组件,包括道路段及位于道路段侧方的公交站台,所述道路段包括一般道路段及与公交站台相邻接的公交道路段;公交道路段引斜面对距离公交站台附近的进行车辆分流,公交道路段自导引斜面开始抬升,标高比非公交车辆道路高,当公交车辆到站,公交道路段能够将非公交车与公交车分流,同时乘客也不会受到非公交车的影响,能够有序上下公交车,提高道路公共交通的出行效率并避免公交车辆拥堵。乘客可以通过人行道路进行疏散。
162 一种列车站台 CN201911339862.6 2019-12-23 CN110920635A 2020-03-27 陈志刚; 林作忠; 孙春光; 杨晓宇; 江智鹏; 刘稳; 洪翔; 李元元; 夏丹杰; 樊吉羚; 周迪; 庄伟成; 于丽君
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列车站台,包括站台主体、支撑机构和顶板。站台主体构造有用于种植植物的第一景观区和位于第一景观区外的工作区。顶板用于对工作区进行防护且与工作区相对布置。支撑机构的一端与站台主体相连,另一端与顶板相连。顶板沿竖直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地位于工作区内,顶板形成有光照区,光照区沿竖直方向的投影位于第一景观区内。由于顶板上形成有光照区,使得第一景观区内的植物能够得到充足的光照,在通过顶板实现站台防护功能的同时,第一景观区内的植物利用充足的光照进行光合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第一景观区的植物的观赏性,本申请实施例的列车站台整体上形成一种新中式格,符合现代人对造型新而中的审美需求。
163 有轨电车与地同台的车站及轨道布设结构 CN201911309058.3 2019-12-18 CN110920634A 2020-03-27 杨寿军; 裴利华; 付振权; 张杰
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有轨电车与地同台的车站及轨道布设结构,包括:地铁站台、两条地铁正线、有轨电车站台、两条有轨电车正线、联络站台、第一渡线和第二渡线;两条地铁正线分别设置在地铁站台的两侧;有轨电车站台设置在地铁站台的一端,且位于两条地铁正线之间;两条有轨电车正线设置在有轨电车站台侧边,两条有轨电车正线的末端朝向地铁站台靠近有轨电车站台的一端;联络站台连通地铁站台和有轨电车站台;第一渡线设置在地铁站台远离有轨电车站台的一端,且连通两条地铁正线;第二渡线连通两条有轨电车正线。本申请实施例的有轨电车与地铁同台的车站及轨道布设结构有利于实现有轨电车车站与地铁车站的一体化。
164 一种采用消能减震连接的桥建混合式高架车站结构 CN201910957968.6 2019-10-10 CN110777685A 2020-02-11 罗云标; 陈跃波; 李忠献; 刘中宪
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消能减震连接的桥建混合式高架车站结构,该结构由站房建筑结构、高架桥结构、消能减震阻尼器和型连接件等组成。通过消能减震阻尼器和型钢连接件,实现站房建筑结构和高架桥结构连接。该消能减震连接的桥建混合式高架车站结构不仅抗震变形好,能使消能减震阻尼器和型钢连接件两者协同受力、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提供额外的刚度、各自构造简单合理,而且较传统的“桥建分离”型高架车站可减少用地面积,较传统的“桥建合一”型高架车站可减小高架桥的梁柱构件截面尺寸,进而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工程造价,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165 一种双层汽车可升降装卸平台及系统 CN201911048128.4 2019-10-30 CN110668213A 2020-01-10 潘苛; 栗明柱; 张晶; 王雷; 田景志; 曲锋利
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层汽车可升降装卸平台及系统,涉及升降平台技术领域,双层汽车可升降装卸平台包括工作基台和分别与工作基台相连接的车钩缓冲装置、活动台架、手动升降及支撑装置以及动装置,车钩缓冲装置用于与双层汽车运输设备可拆卸连接,活动台架与动力装置相连接,且活动台架靠近双层汽车运输设备的一端设置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与活动台架转动连接,手动升降及支撑装置用于手动升降活动台架并对活动台架进行固定。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所述的双层汽车可升降装卸平台,无需人工搭建爬梯,能够自动或手动控制活动台架的位置,使其与双层汽车运输设备相连接,进行上下两层汽车的装卸,装卸效率高,且安全性好。
166 一种可移动式一体化有轨电车车站站台 CN201810652977.X 2018-06-22 CN108708306B 2019-12-17 洪翔; 孙春光; 江智鹏; 刘稳; 邓文杰; 李元元; 樊吉羚; 庄伟成; 周迪; 黄敏鹏
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一体化有轨电车车站站台,包括固定构件(1)、饰面层(4)、雨棚立柱(5)和挤压杆(8),同一侧两相邻的所述固定构件(1)之间设有第一界面梁(2),对侧相对的两所述固定构件(1)之间设有第二界面钢梁(3),所述雨棚立柱(6)的底端设有第一挡片(9)和第二挡片(10),所述第一挡片(9)上设有凸片,所述第二挡片(10)上设有卡槽,所述凸片上设有第一磁极(11),所述卡槽与所述凸片相对的位置上设有第二磁极(12),所述挤压杆(8)一端垂直所述第二挡片(10)。本发明的可移动式一体化有轨电车车站站台,实现站台的快速安装,雨棚同样能实现快速安装。
167 一种用于悬挂式单轨站台的电磁式车体稳定装置 CN201710451768.4 2017-06-15 CN107139938B 2019-11-05 翟婉明; 陈志辉; 蔡成标; 吕凯凯; 纪天成; 王开云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悬挂式单轨站台的电磁式车体稳定装置,安装于车体底部及站台基部,根据车辆在车站停靠时车体的横向晃动幅度提供可控电磁,以保障车体处于平稳状态。在悬挂式单轨车辆前后车底部左右对称布置有多个车载永磁;站台屏蔽门下方设置有左右对称的基座凹槽;在工作状态下,基座电磁铁与车载永磁铁呈同极相斥状态以保障抑制车体横向晃动所需的恢复力矩。本发明装置通过车体与站台的位移信号实时控制电磁力,以抑制悬挂式单轨车辆在站台停车时由于载及乘客上下车而引起的车体横向晃动,进而保障乘客上下车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该发明未使用机械稳定结构,易于日常维护和检修,可靠性高。
168 利用既有人行道的公交站结构及其运行方法 CN201910715707.3 2019-08-05 CN110396947A 2019-11-01 彭庆艳; 关士托; 彭一力; 崔诚靓
发明公开了利用既有人行道的公交站结构及其运行方法,包括侧面与人行道连接的公交车停靠区;人行道上,覆盖公交车停靠区长度的区域设有站台,且站台的长度大于公交车停靠区的长度;人行道上,站台的另一侧设有人非共板非机动车道;公交车停靠区前方和后方的非机动车道均籍由带有坡度的S弯道分别与人非共板非机动车道的出口和进口连接;带有坡度的S弯道位于公交车停靠区前方或后方的部分与非机动车道的高度,以及公交车停靠区的高度相同;位于人行道范围的部分带有坡度。在运行时,根据公交车距离公交站的距离控制各种声光提示。本发明的应用解决在公交车占用非机动车停靠时,非机动车抢占机动车道行驶带来的交通干扰和安全隐患。
169 一种交通枢纽站出租车上客立交桥 CN201910557329.0 2019-06-25 CN110258297A 2019-09-20 邬志刚; 李宁
发明公开了一种交通枢纽站出租车上客立交桥,解决了现阶段的交通枢纽站的出租车上客站台上客效率较低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交通枢纽站出租车上客立交桥,包括人行道、进站车行道、上客区、人行坡道、车行坡道和出站车行道,上客区包括乘客等候区和出租车等候区,通过设置至少两个乘客等候区,且每个乘客等候区至少匹配一个出租车等候区,同时设置人行道和进站车行道位于不同标高,不仅增加了乘客和出租车的交汇点,且使得乘客的行走路线和出租车的行驶路线发生相交的概率降低,从而提升了乘客上车的效率,降低了乘客和出租车发生碰擦的概率。
170 带有公交停靠站的道路交叉口导流装置 CN201611111029.2 2016-12-06 CN106522053B 2019-08-27 徐良杰; 刘翔禾; 汪济洲; 铁文君
发明提供一种带有公交停靠站的道路交叉口导流装置,包括进口道、出口道和导流岛,交叉口与进口道的右侧设有与右转后的出口道相连通的右转专用车道,每条进口道包括内侧的社会车辆进口道和外侧供社会车辆与公交车辆通行的混行进口道,所述的混行进口道包括最外侧的直行车道和次外侧的左转车道;混行进口道的前端设有划分车道功能的交通指示牌和直行与右转车辆交织区;所述的导流岛上设有公交停靠站的乘客候车区,乘客候车区的左侧设有位于出口道中的最外侧车道的公交停车区。本发明通过对导流岛进行细化设计,并结合公交停靠站,能够提高导流岛空间利用率,缩短乘客公交换乘距离,减少公交车辆停靠对交叉口社会车辆通行的影响。
171 一种防撞诱导型城市中分带安全岛 CN201810462871.3 2018-05-15 CN108611996B 2019-08-06 杜志刚; 余昕宇; 杨理波; 蒋锦港; 陈鑫
发明涉及城市道路行人二次过街的交通安全领域,特指一种防撞诱导型城市中分带安全岛,包括安全岛,安全岛的前部、后部以及边缘设有一体化反光设施,提高驾驶员在夜间及不良天气条件下对安全岛轮廓的视认性,同时实现低节能,安全岛由防撞型岛头与安全型岛身组成,防撞型岛头上设有红白反光道标、突起路标、弧形岛头体、黄黑立面标线与PU制黄黑反光板,可以对驾驶员视觉进行引导,有效警示驾驶员,并起到防撞功效,安全型岛身上设有突起路标、反光隔离桩、白色箭头视线诱导标与文字提示语,可以对行人视线进行引导,提醒行人注意来车方向车流变化,同时保障行人过街安全。
172 轨道交通的维护平台 CN201711461026.6 2017-12-28 CN109972539A 2019-07-05 肖辉; 秦康; 冯齐
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的维护平台,所述轨道交通包括第一轨道梁和第二轨道梁,所述第一轨道梁预埋有多个第一预埋件,所述第二轨道梁预埋有多个第二预埋件,所述轨道交通的维护平台包括:多个横梁,每个所述横梁的一端通过对应的第一预埋件安装于所述第一轨道梁,每个所述横梁的另一端通过对应的第二预埋件安装于所述第二轨道梁;至少一个纵梁,所述纵梁位于所述第一轨道梁和所述第二轨道梁之间且分别与多个所述横梁相连;支撑网,所述支撑网铺设于多个所述横梁上。根据本发明的轨道交通的维护平台,集疏散、检修、设备安装于一体,综合利用率高,并且结构简单、体积小、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施工简单,还可以避免对轨道车辆运行时的干扰。
173 一种适用于跨座式单轨的高架车站结构 CN201910142865.4 2019-02-26 CN109778679A 2019-05-21 李靖; 彭华春; 耿杰; 马明; 陈名欢; 刘阳明; 殷琳琳; 冯晴; 田芳; 刘巧丽; 张莉
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跨座式单轨的高架车站结构,属于跨座式单轨车站技术领域,通过在支撑层设置支撑单柱墩,并在站厅层内设置横向双柱形式的立柱支撑单元,且将跨座式单轨的轨道梁直接设置在站台层盖梁的顶部,使得高架车站在满足跨座式单轨运行需要的前提下,减少对地面空间的占用,降低扶梯的爬升高度和高架车站的整体高度。本发明中适用于跨座式单轨的高架车站结构,其结构简单,设置简便,能充分适应于跨座式单轨的运行特点,满足跨座式单轨的停站需要,高架车站的设置高度较低,站厅层到站台层的扶梯爬升高度较低,能有效提升站厅层的客流疏散效率,降低跨座式单轨高架车站的建造成本,具有较好的城市景观和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174 一种道路交通自动红绿灯系统 CN201910077100.7 2019-01-27 CN109727465A 2019-05-07 吴昊; 谭英强; 周博宇; 王庆一; 王峰
发明公开了一种道路交通自动红绿灯系统,包括道路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道路系统由第一主干道、第二主干道、人行横道、交警指挥台、增高台阶、密封塞、防槽、升降滑槽、电动伸缩杆、升降支架、备用信号灯、密封盖板和支撑立柱组成,通过设置了交警指挥台,便于交警临时指挥使用,并且交警在一定高度的交警指挥台指挥,避免过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对交警造成伤害,保证了交警的人身安全,并且通过设置了电动伸缩杆和备用信号灯,当主路指示灯失灵时,可以通过通讯模可以远程控制升降支架和备用信号灯工作,避免因左转指示灯出现异常工作时,交通出现瘫痪,反应更加迅速、快捷,无需人工现场安放。
175 安全逃生媒介屏蔽 CN201780042073.9 2017-07-05 CN109476323A 2019-03-15 赵斗熙
发明涉及安全逃生媒介屏蔽,具体是,具有平滑功能的滑动门上增加平开门功能,发生火灾等灾难时,即使断电,也可以供应消防电源,释放紧装置,使滑动门和弹簧门均在使用位置上打开的安全逃生媒介屏蔽门。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逃生媒介屏蔽门包括:左右滑动门,其具备第一透明面板部和,分别结合于除相互接触的内侧以外的第一透明面板部的上下侧全部以及左右侧中某一侧的第一结合框架和,分别设在所述第一结合框架上下的第一、二铰链轴和,位于所述第一结合框架上部并与所述第一铰链轴轴结合的辅助框架以及平时保持所述第一结合框架和辅助框架之间的锁紧状态且发生灾难时被解锁的锁紧装置而实施平滑平开门功能;弹簧门,其设在所述左右滑动门的两侧前侧,具备第二透明面板部和,与所述第二透明面板部的上下侧和左右侧结合的第二结合框架和,分别设在所述第二结合框架上下的第三、四铰链轴而实施平开门功能。
176 下沉式公交站台组件 CN201811185374.X 2018-10-11 CN109235293A 2019-01-18 刘路; 姚冠新; 郭楷; 卞张蕾; 黄青霞; 陈彤; 喻凯欣
发明提供一种下沉式公交站台组件,包括道路段及位于道路段侧方的公交站台,所述道路段包括一般道路段及与公交站台相邻接的公交道路段;公交道路段包括位于中部的升降段、位于升降段两端的标准路面段及铰接于标准路面段上的导引段;升降段降低对距离公交站台附近的进行车辆分流,将机动车辆与人行道路形成高度差,互相不干涉以形成机动车和行人的分流,对行人尤其是在公交站台等车的行人形成保护。只有当公交车到站时,将升降段升高至与站台底部等高,此时等车的行人可以自由上下公交车,提高道路公共交通的出行效率并避免公交车辆拥堵。
177 新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CN201710179145.6 2017-03-23 CN106828508B 2018-11-30 祝启祥; 王健; 雷文江; 史晓忠
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至少包括轨道交通子系统;轨道交通子系统包括机车、轨道辅支撑结构、上交通轨道、下交通轨道、输电线、输电线挂臂、轨道主支撑柱;沿轨道线路方向埋设两排轨道主支撑柱;在每一排轨道主支撑柱顶端各架设一根下交通轨道;轨道辅支撑结构为框型结构,沿轨道线路方向间隔架设在轨道主支撑柱上;上交通轨道连接在轨道辅支撑结构上框架,向下设置,并位于下交通轨道的正上方;输电线通过输电线挂臂吊在轨道辅支撑结构上框架,沿轨道线路方向设置;机车包括车厢、支撑动组合轮、受电弓、驱动电机、支撑从动组合轮;在车厢底部安装支撑动力组合轮,顶部安装支撑从动组合轮;本系统能有效节约运行及维护成本。
178 一种可移动式一体化有轨电车车站站台 CN201810652977.X 2018-06-22 CN108708306A 2018-10-26 洪翔; 孙春光; 江智鹏; 刘稳; 邓文杰; 李元元; 樊吉羚; 庄伟成; 周迪; 黄敏鹏
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一体化有轨电车车站站台,包括固定构件(1)、饰面层(4)、雨棚立柱(5)和挤压杆(8),同一侧两相邻的所述固定构件(1)之间设有第一界面梁(2),对侧相对的两所述固定构件(1)之间设有第二界面钢梁(3),所述雨棚立柱(6)的底端设有第一挡片(9)和第二挡片(10),所述第一挡片(9)上设有凸片,所述第二挡片(10)上设有卡槽,所述凸片上设有第一磁极(11),所述卡槽与所述凸片相对的位置上设有第二磁极(12),所述挤压杆(8)一端垂直所述第二挡片(10)。本发明的可移动式一体化有轨电车车站站台,实现站台的快速安装,雨棚同样能实现快速安装。
179 一种包含伸缩栏杆的智轨站台结构 CN201810410092.9 2018-05-02 CN108625301A 2018-10-09 傅萃清; 周迪; 孙春光; 杨晓宇; 江智鹏; 刘稳; 洪翔; 李元元; 樊吉羚; 黄敏鹏; 庄伟成; 邓文杰; 熊波
发明公开了一种包含伸缩栏杆的智轨站台结构,包括站台(1)、站台围栏(2)、安全(6)、控制单元和伸缩栏杆安装槽(5),所述伸缩栏杆安装槽(5)上设有包括若干伸缩栏杆单元的伸缩栏杆(4),所述伸缩栏杆(4)上设有与所述检测单元连接的光电传感器,所述伸缩栏杆单元包括设于所述活塞杆(47)的顶部的上排横杆(41)、驱动油缸(44)、曲线杆(46)和活塞杆(47),所述曲线杆(46)为可升缩结构,且上排横杆(41)和所述曲线杆(46)形成横竖交错的栅栏结构,所述检测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本发明包含伸缩栏杆的智轨站台结构通过传感器和光电传感器检测到的不同高度和位置的信息,控制伸缩栏杆的伸出提供保护。
180 一种防撞诱导型城市中分带安全岛 CN201810462871.3 2018-05-15 CN108611996A 2018-10-02 杜志刚; 余昕宇; 杨理波; 蒋锦港; 陈鑫
发明涉及城市道路行人二次过街的交通安全领域,特指一种防撞诱导型城市中分带安全岛,包括安全岛,安全岛的前部、后部以及边缘设有一体化反光设施,提高驾驶员在夜间及不良天气条件下对安全岛轮廓的视认性,同时实现低节能,安全岛由防撞型岛头与安全型岛身组成,防撞型岛头上设有红白反光道标、突起路标、弧形岛头体、黄黑立面标线与PU制黄黑反光板,可以对驾驶员视觉进行引导,有效警示驾驶员,并起到防撞功效,安全型岛身上设有突起路标、反光隔离桩、白色箭头视线诱导标与文字提示语,可以对行人视线进行引导,提醒行人注意来车方向车流变化,同时保障行人过街安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