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61 一种高有砟轨道路基注浆加固防冒浆施工方法 CN202111255735.5 2021-10-27 CN113981980A 2022-01-28 凌贤长; 韩笑; 田爽; 唐亮; 陈宏伟; 熊钦武
一种高有砟轨道路基注浆加固防冒浆施工方法,属于高铁路基注浆技术领域,具体方案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分别在道砟层下方的路基的两侧壁浅层处均向内部相对钻设注浆孔,在注浆孔内布置袖管;步骤二、进行袖阀管后退式分段注浆;步骤三、待浅层处注浆区浆液固化后形成上盖层,然后进行浅层处下一层袖阀管后退式分段注浆,其袖阀管的布置方式同步骤一。本发明针对高速铁路有砟轨道路基注浆过程中造成道砟冒浆的工程问题,从“采用袖阀管后退式注浆与施加上盖层”的联合注浆防治度出发,开发一种高铁有砟轨道路基注浆加固防冒浆施工方法,以此控制冒浆问题,为高铁有砟轨道路基注浆加固的施工提供参考。
162 一种路隧道内无砟轨道结构及其纠偏方法 CN202111473192.4 2021-12-02 CN113969520A 2022-01-25 韩宜康
发明公开了一种路隧道内无砟轨道结构,包括抬升工装、底座板和轨道板,底座板的两侧通过锚固螺栓安装有抬升工装,抬升工装的外侧接触设置有第一垫板,第一垫板的顶部安装有千斤顶,第一垫板的顶部一侧安装有拉绳位移传感器。本发明通过基点震动传感器与测点震动传感器进行对比测试,可检测出轨道板的加固效果,便于及时地发现轨道板的稳固情况,实现对底座板定位监测功能,改善了列车通过时的动响应,通过拉绳位移传感器可实时监测抬升工装的移位,当监测到抬升工装发生位移时,拉绳位移传感器通过导线向监控时传递电信号,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地发现底座板下沉与开裂,从而提高了底座板下沉与断裂的及时性,减小线路整体损坏程度。
163 轨道螺栓定位装置及轨道螺栓施工方法 CN202111354565.6 2021-11-16 CN113957757A 2022-01-21 郭华新
发明涉及一种轨道螺栓定位装置及轨道螺栓施工方法,轨道螺栓定位装置包括若干底板,在底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架板,在底板的板面上开有对称布置的用于穿接预埋螺栓的第一穿接孔,在底板的上板面设有对称布置的连接螺柱,在底板上方设置有压板,在压板上开有对称布置的第二穿接孔和对称布置的第三穿接孔,连接螺柱穿过第三穿接孔,且在连接螺栓上旋接有紧固螺母。轨道螺栓施工方法利用轨道螺栓定位装置对轨道预埋螺栓进行分区段施工,使用轨道螺栓定位装置对区段内所有预埋螺栓进行整体定位。本发明操作简单方便,能够提高轨道预埋螺栓的位置精度以及施工效率,并且降低了后期混凝土基础表面的整平难度,利于保证轨道的安装精度。
164 一种预制拼装桩板结构路基接头构造 CN202111275522.9 2021-10-29 CN113863062A 2021-12-31 王长丹; 散骞骞; 周顺华; 王炳龙; 周伟
发明涉及一种预制拼装桩板结构路基接头构造,包括多套构造组件、多个桩板连接件、多个板板连接件,构造组件包括预制承载板和多个预制管桩,预制管桩的顶部通过桩板连接件与预制承载板固定连接,预制承载板的前侧开设有多个贯穿上下面的前侧安装孔,预制承载板的后侧开设有多个贯穿上下面的后侧安装孔,预制承载板的前侧开设有前侧连接孔,预制承载板的后侧开设有后侧连接孔,所述多套构造组件的预制承载板依次首尾相连,相邻所述预制承载板间通过前侧连接孔、后侧连接孔和板板连接件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安装简便、结构稳定性高等优点。
165 一种基于自动驾驶技术的轨路无缝衔接交通方法 CN202110792956.X 2021-07-14 CN113846520A 2021-12-28 岳会军; 陈智南; 陈春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动驾驶技术的轨路无缝衔接交通方法,实现该方法的系统包含轨道系统、路面系统和运输工具。轨道系统包含干线轨道和支线轨道,通过规划出发地与目的地行驶路径,以距离目的地最近为优化目标进行目的地周边站点寻优,通过高速无人驾驶将乘客或货物运输到相应站点,各站点具备运输工具在轨道系统的轨上行驶和路面系统的路面行驶的相互切换,运输工具到达路面后根据实际需求通过低速无人驾驶或有人驾驶将乘客或者货物运到目的地。通过使用新的基于实际路况的新型轨路两用交通模式可以实现乘客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高效出行,实现了轨道交通和路面交通的无缝衔接,有效的提高通行效率。
166 一种高速路的基床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2111027718.6 2021-09-02 CN113832782A 2021-12-24 陈远洪; 孙红林; 张占荣; 谭家华; 郭建湖; 刘国; 王开俐; 曹自印; 范瑞祥; 张梦
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速路的基床结构及施工方法,基床结构设置在所述高速铁路的轨道底座板下,包括:基床底层、基床表层、沥青混凝土层及防护层,所述基床表层设置在所述基床底层之上,所述沥青混凝土层设置在所述基床表层之上,所述防护层和所述轨道底座板均设置在所述沥青混凝土层之上,且所述轨道底座板横向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防护层,所述防护层与所述轨道底座板共同覆盖所述沥青混凝土层。本申请实施例的基床结构稳定性较好。
167 一种全预制拼装有轨电车桩板路基结构及安装方法 CN202111268503.3 2021-10-29 CN113818289A 2021-12-21 王长丹; 王月明; 周顺华; 王炳龙; 陈凯祥
发明涉及一种全预制拼装有轨电车桩板路基结构及安装方法,结构包括轨、扣件、钢轨螺栓、预制轨道承台、高性能抗弯螺栓、预制轨道板和预制管桩;预制轨道板上设有第一预留凹槽,预制轨道承台底面设有第二预留凹槽,预制轨道板设于地基上,预制轨道承台设于第一预留凹槽内,预制管桩一端竖直插入地基,另一端穿过预制轨道板后插入第二预留凹槽内;钢轨通过扣件和钢轨螺栓固定在预制轨道承台上,高性能抗弯螺栓端部沿垂直于钢轨的方向平贯穿预制轨道板和预制轨道承台,并通过螺帽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结构稳定、施工效率高、噪声和环境污染小等优点。
168 一种适用于十字交叉型路站场的铁路站房建筑结构 CN202111156441.7 2021-09-30 CN113802918A 2021-12-17 于晨; 薄宏涛; 江畅; 郭磊; 金智洋; 黄丰明; 杜刚勇; 赵明禕; 方炀; 刘辉; 吴红; 顾晨曦; 李倩; 任洋
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十字交叉型路站场的铁路站房建筑结构,包括两条十字型上下交叠的铁路站场(1),位于上层的铁路站场(1)一侧的下方设有线侧下候车区(2),位于下层的铁路站场(1)一侧的上方设有线侧上候车区(3),线侧下候车区(2)和线侧上候车区(3)之间设有广厅区(4)。本发明既能够有效解决以往十字交叉站场站房流线远、换乘不便、无法均衡服务两个站场的缺点,又能够充分利用场地及高差,避免大而无当的空间浪费,提高空间利用率,减少土地使用面积。
169 桩板结构 CN202110969260.X 2021-08-23 CN113789687A 2021-12-14 李泰灃; 王鹏程; 邓逆涛; 张千里; 陈锋; 韩自力; 蔡德钩; 闫宏业; 王立军; 闫鑫; 郭浏卉; 张栋; 杜翠; 刘景宇; 张新冈; 刘杰; 朱忠林; 程远水; 王蕴嘉; 刘振宇; 郭惠芹
申请提供了一种桩板结构,该桩板结构包括多个桩体,桩体上方设置有承载板,承载板底面中部、相邻桩体之间设置有中部弹性吸能缓冲层,中部弹性吸能缓冲层的纵截面为弓形;承载板的底面开设有用于容纳中部弹性吸能缓冲层顶部的凹槽,凹槽的槽壁与中部弹性吸能缓冲层的顶部相贴合。利用上述桩板结构,中部弹性吸能缓冲层的纵截面为弓形,相比于板状的缓冲层,大大提高了缓冲层的体积,有利于吸收形变能量,从而有利于避免承载板变形
170 一种轨道车及轨道装置 CN202111049441.7 2021-09-08 CN113771908A 2021-12-10 李强
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车及轨道装置,轨道车包括车体以及至少两个导向模组,两个导向模组各自设置于车体移动方向的两侧,导向模组包括位移驱动机构以及导轨咬合部件,位移驱动机构设置在车体上,位移驱动机构与导轨咬合部件连接以能够驱使导轨咬合部件移动,轨道模组至少包括第一轨道段、第一导轨以及第二导轨,车体能够活动设置在第一轨道段上并且位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之间,于车体的一侧,位移驱动机构能够驱使导轨咬合部件与第一导轨活动咬合或分离,于车体的另一侧,位移驱动机构能够驱使导轨咬合部件与第二导轨活动咬合,本设计的轨道车能够独立完成变轨,不会对其他轨道车造成影响,变轨灵活,使用方便。
171 一种基于智慧监测邻近既有线挡墙式高路基协调沉降控制施工方法 CN202111164708.7 2021-09-30 CN113718560A 2021-11-30 李文艺; 金超奇; 陈晓飞; 齐骏; 祝俊华; 朱碧堂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慧监测邻近既有线挡墙式高路基协调沉降控制施工方法,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总体施工顺序为:先铺设智能监测仪器设备对整个施工铁路段进行自动化检测,再进行金属隔离网一施工,然后场地初平,进行高压旋喷桩与隔离桩施工,桩布置完以后进行基坑开挖支护,进入挡墙式路基施工阶段,悬臂挡墙路基填筑。本发明施工方法较为简单,能较为有效的降低施工过程中对邻近既有线沉降的影响,保证运营铁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施工质量高,新旧路基过渡段的差异化沉降大大的降低,整个施工铁路段施工期间,采用智能监测系统,进行沉降、位移监测,及时掌握施工期间既有结构物的变形情况,对变形超限及时进行控制和处理,确保营业线运营安全。
172 轨道埋件标高快速调整方法 CN202110991840.9 2021-08-27 CN113718559A 2021-11-30 王代发; 刘胜辉; 武金
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轨道埋件标高快速调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浇筑轨道基础下部,沿轨道基础的两侧间隔插入若干根立杆;在轨道基础的两侧的立杆上分别焊接一根通长横杆,使通长横杆的底部标高与埋件的顶部标高一致;将轨道埋件的上表面与横杆的下端点焊固定,进行验收;浇筑出二次灌浆层,拆除通长横杆;切除过长立杆,清理修复轨道埋件表面;本方法能够就地取材,操作简单易行;横杆可拆除,绿色环保、能够重复利用,降低了施工成本;便于多个轨道埋件标高的快速调整,提高了施工效率;立杆切除后,外露部分能够起到预留插筋锚固作用,以便和垫层更好粘结。
173 一种既有-新建并排桩板墙支挡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2010783192.3 2020-08-06 CN111945484B 2021-11-30 马学宁; 王博林; 唐玉龙; 贾燕; 赵文辉; 牛亚强; 韩高孝; 黄志军; 王旭; 杨有海
发明提供了一种既有‑新建并排组合路堤桩板墙支挡结构及施工方法。该结构包括既有桩体、既有挡土板、新建桩体和新建挡土板,新建桩体设置在相邻既有桩体中间,新建桩体桩顶高于既有桩桩顶,且新建桩体锚固深度大于既有桩体,新建挡土板设置在既有挡土板正上方,两者处于同一平面内。新建挡土板分担的侧压由新桩承担,既有挡土板分担的侧压力由新建和既有桩体共同承担,两者协同作用。该结构充分发挥了既有桩板墙的承载作用,同时又满足了新建路基对强度、刚度稳定性的要求,且新建桩板墙的施工对既有线路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
174 一种轨道用降噪结构 CN202111057160.6 2021-09-09 CN113699837A 2021-11-26 不公告发明人
发明属于轨道降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用降噪结构,包括两组轨、枕木,两组所述钢轨平行架设于枕木两侧,所述钢轨与枕木连接处设有降噪组件,所述降噪组件包括承压主板、固定横柱、下压联动杆,所述承压主板顶部与钢轨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横柱两端横向连接枕木两侧内壁,所述下压联动杆顶端与固定横柱活动连接。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液下段下降插入进液口,通液管道与通液内的进液管道导通连接,使液体进入降噪腔,利用热容比对降噪组件进行降温或者防冻,延长降噪组件的寿命,同时,在列车行驶过钢轨时摩擦产生的噪音通过共振传导至降噪腔,噪声通过与水共振,将噪音进行吸收。
175 市域路防临近建筑物地基变形的辅助装置 CN202010408905.8 2020-05-14 CN113668296A 2021-11-19 黄登启
发明公开了市域路防临近建筑物地基变形的辅助装置,包括底座,底座顶端的中部焊接有固定,固定块顶端的中部等距开设有多个插槽,多个插槽的内部均嵌设有配重块,固定块的一侧设有楔形块,楔形块的底端等距开设有多个限位槽,底座的一侧等距固定设有多个限位块,多个限位块与对应的限位槽嵌设连接,底座顶端的另一侧等距开设有多个滑槽,多个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多个滑块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环。本发明通过底座顶端设有的固定块和楔形块,便于对侧面的地基进行辅助支撑,并通过固定块内部嵌设的配重块,增加支撑度,保证地基的稳固,避免地基的坍塌影响市域铁路的正常行驶。
176 经过隧道的无砟轨道及其实施方法 CN202010121599.X 2020-02-26 CN111287026B 2021-11-16 赵虎; 孙立; 李秋义; 王森荣; 杨艳丽; 朱彬; 张世杰; 吴欢; 任西冲
申请提供一种经过隧道的无砟轨道,包括至少四个第一轨道单元以及四个第二轨道单元,第一轨道单元包括轨道板和四个第一化学锚栓,第二轨道单元包括轨道板、四个第一化学锚栓和两个第二化学锚栓,从隧道的洞口向隧道的内侧依次设置两个第二轨道单元和至少两个第一轨道单元,从隧道的洞口向隧道的外侧依次设置两个第二轨道单元和至少两个第一轨道单元。通过在隧道洞口的两侧分别设置两个第二轨道单元和至少两个第一轨道单元,利用第一化学锚栓和第二化学锚栓加强无砟轨道的结构稳定性,在邻近隧道的洞口的两侧各设置两个第二轨道单元便于适应隧道的洞口附近温度变化更大的情况,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上述经过隧道的无砟轨道的实施方法。
177 一种用于城市有轨交通的轨道系统 CN202110969530.7 2021-08-23 CN113638271A 2021-11-12 赵罡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难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有轨交通的轨道系统,在轨道系统上行驶的轨道车可以快速行驶和换道,可以有效的解决城市拥堵难题。本发明的城市有轨交通的轨道系统包括路轨和吊轨,路轨和吊轨相连接,轨道车可以利用路轨行驶。而当乘客需要上下车或者轨道车需要换道时,轨道车升起吊轨,轨道车改成在吊轨上行驶,从而不影响其它在路轨上的轨道车的正常行驶。轨道车在轨道上行驶过程中不需要避让其它的轨道车,从而使得轨道车在短时间内到达终点。本发明的城市有轨交通的轨道具有占用空间小、节能环保等优点。
178 用于轨道梁的支座和轨道 CN202010367632.7 2020-04-30 CN113584959A 2021-11-02 王赛宁; 邱佳隆; 刘晓彤; 郑二虎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轨道梁的支座和轨道,其中支座包括:下支座板;上支座板,所述上支座板设置于所述下支座板的上方,所述上支座板适于与所述轨道梁连接固定;支座本体,所述支座本体固定于所述上支座板和所述下支座板之间;所述上支座板包括间隔设置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下表面适于平设置,所述上表面沿纵桥向与所述下表面呈第一预设度,所述上表面沿横桥向与所述下表面呈第二预设角度,所述第一预设角度等于所述支座固定位置的所述轨道梁的纵坡坡度,所述第二预设角度等于所述支座固定位置的所述轨道梁的横坡坡度。根据本发明的支座,结构简单,可以精确满足轨道梁坡度,且容易施工。
179 锚装配式轨道单元及具有其的榫锚装配式轨道 CN202110767742.7 2021-07-07 CN113584955A 2021-11-02 余志武; 伍军; 谈遂
发明公开了一种锚装配式轨道单元及具有其的榫锚装配式轨道,包括:轨道板组、隔离层、及现场浇筑形成具有毫米级顶面平顺性控制精度并用于调平榫锚装配式轨道单元的底座板,轨道板组、隔离层、及底座板沿高度方向从上至下依次叠置,且轨道板组、隔离层、及底座板分别沿列车运行方向延伸。榫锚装配式轨道单元还包括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和轨道板组可一次浇筑成型,或两次浇筑一次成型为带榫复合板,连接结构连接于轨道板组、隔离层、及底座板之间,以用于将轨道板组、隔离层、及底座板连接成可快速装配式结构。本发明的榫锚装配式轨道单元,构造简单、施工方便、施工质量易于保证,易维修、更换,能有效抑制环境侵蚀,能长期保持轨道结构品质。
180 一种用于轨道基底的预制拼装周期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2110463206.8 2021-04-27 CN113584954A 2021-11-02 丁德云; 周迎春; 孙方遒; 任奇; 程奕龙
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轨道基底的预制拼装周期结构,包括:基底单元(1),基底沟(2)、基底单元间的连梁(3)以及筋或预埋钢板(4),其中基底单元设置在基底水沟内,基底单元为多个,通过基底单元间的连梁进行连接,上表面上方安装道床板,下表面下方为自密实混凝土,基底单元沿着线路中心线纵向布置,每基底单元之间的间距和长度可视应用场合进行调整,基底单元的底部预留延伸至结构外的钢筋或者预埋钢板,可与下部自密实混凝土形成的调整层的钢筋进行连接固定。还提供了对应的施工方法,基底采用预制结构,质量容易控制,缩短施工周期,水沟尺寸大,不易堵塞,极大节省钢筋、混凝土用量并且绿色环保。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