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21 用于高温熔体的超声处理装置及超声处理方法 CN202111401090.1 2021-11-24 CN114058993A 2022-02-18 任广笑; 耿莹晶; 刘永哲; 赵小梅; 武伟; 聂鹏; 马二波; 王宁超; 成波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温熔体的超声处理装置及超声处理方法,超声处理装置包括:超声处理单元、相互连通的第一熔炼单元及第二熔炼单元以及压差控制单元;超声处理单元用以对高温熔体进行超声处理;超声处理单元连接于第一熔炼单元及第二熔炼单元之间的连接通路上;压差控制单元连接于第一熔炼单元及第二熔炼单元,通过压差控制单元对第一熔炼单元及第二熔炼单元进行压差控制,以使高温熔体在第一熔炼单元及第二熔炼单元进行往复转移时,通过超声处理单元对转移的高温溶体进行连续超声处理。从而提升超声处理装置的适用性,同时能够对高熔体进行多次连续的超声处理。
222 一种焊道残余应消除装置及方法 CN202111206403.8 2021-10-16 CN114058836A 2022-02-18 李军; 刘家洋
发明属于焊接消除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焊道残余应力消除装置及方法,该焊道残余应力消除装置包括壳体、振动单元、电动推杆、电源箱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电源箱通电;所述壳体内靠近外表面棱边位置固连有振动单元,且振动单元的输出端朝向壳体外表面棱边;所述壳体内远离振动单元的一侧固连有电源箱;所述壳体相邻振动单元的一侧均匀固连有一组电动推杆;通过设置清洁板,壳体运动带动清洁板运动,清洁板边缘处紧靠结构表面运动,清洁板铲除钢结构表面的附着物和焊接时飞溅的焊渣,增加钢结构焊接表面的清洁程度,从而增加壳体运动的稳定性,进而增加焊道应力消除效果。
223 激光冲击强化固定光路的聚焦镜防止损伤装置和方法 CN201910684869.5 2019-07-26 CN110275267B 2022-02-18 张永康; 林超辉; 李毓洲
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冲击强化固定光路的聚焦镜防止损伤装置和方法,属于激光冲击强化领域,包括固定光路和设置在固定光路中的聚焦镜,固定光路的出口端接至保护筒的入光口,保护筒具有朝向固定管路出口端的出光口,所述保护筒在出光口与入口光之间的空间向外接通有压缩气体供给装置。本发明通过保护筒与压缩气体供给装置配合,压缩气体供给装置在保护筒内持续供给压缩气体使保护筒内形成气压,既能防止飞溅的珠和涂层气化物进入保护内对聚焦镜造成冲击损伤或者粘附在聚焦镜上,又不会影响涂水层的稳定性
224 一种脉冲磁场强化合金板材的设备 CN202111326456.3 2021-11-10 CN114032382A 2022-02-11 韩劲; 陈梦浩; 倪志铭
申请提供了一种脉冲磁场强化合金板材的设备,包括:中空导电体,具有空腔和槽口;螺线管,设置在空腔内,用于产生强磁场;其中,螺线管与空腔之间设置有树脂胶;钛合金板材,设置在槽口,与中空导电体形成闭合回路;螺线管具有线圈以及与线圈连接的预设长度的直棒;其中,直棒的长度方向与螺线管的轴线平行;所述设备还包括:高压脉冲电源,与直棒连接;其中,在高压脉冲电源为螺线管供电时,线圈中的电流与钛合金板材中产生的感应电流之间形成表层磁压,表层磁压力作用于钛合金板材的表面。
225 一种圆锯片适张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02111326529.9 2021-11-10 CN114015844A 2022-02-08 鲁洋; 邓建新
发明涉及一种圆锯片适张处理装置及方法,包括转动机构,能够与圆锯片固定连接,并带动圆锯片绕自身轴线转动;滚压机构:包括用于对圆锯片一侧侧面设定区域滚压的第一滚压组件和用于对圆锯片另一侧侧面设定区域滚压的第二滚压组件;超声机构:包括与第一滚压组件连接的第一声波换能器及与第二滚压组件连接的第二超声波换能器,第一超声波换能器和第二超声波换能器均与超声波发生器连接,采用本发明的装置产生的残余应场效果好。
226 一种适用于均匀激光冲击的单光束双物理效应协调分配方法及其应用 CN202110205524.4 2021-02-24 CN113025809B 2022-02-01 卢国鑫; 李恒; 季忠; 杉冈幸次; 姚倡锋; 李金山; 赵国群
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均匀激光冲击的单光束双物理效应协调分配方法及其应用,属于激光冲击效应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不规定具体的调节分配手段,只提供协调原则和方法。且本发明给出适用于液体约束条件的大批量激光冲击均匀强化的吸收层特征参数设定的普适性和系统性方法,从而方便相关技术人员快速获得符合其双物理效应的分配比例的液体约束激光冲击加工工艺,从而有利于激光冲击强化处理的开展和应用,因此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之价值。
227 一种提高附着率的海工板件无吸收层激光冲击喷涂膜方法和装置 CN202111254661.3 2021-10-27 CN113976408A 2022-01-28 张永康; 汤洋; 林超辉; 刘向文; 李娟; 王海
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附着率的海工板件无吸收层激光冲击喷涂膜方法和装置,S1、在计算机中建立无吸收层激光工艺参数与表面粗糙度对应关系的数据模型,根据海工板件所需喷涂的粗糙度精度要求,确定无吸收层激光冲击工艺参数范围;S2、海工板件表面不贴附吸收层,先从无吸收层激光冲击工艺参数范围中选取各参数保险值进行单次无吸收层激光冲击;S3、对海工板件无吸收层激光冲击区域的表面粗糙度进行单点测量,得到冲击后海工板件表面粗糙度测量平均值;S4、如果测量平均值未达到喷涂附着率设定值,则重复步骤S2。本发明采用无吸收层激光冲击强化技术对海工板件表面进行冲击处理,从而省去繁琐的吸收层贴附工作,加快强化效率。
228 一种基于聚焦超声的表面强化方法 CN202111172768.3 2021-10-08 CN113957236A 2022-01-21 张晓峰; 路阳; 邓楷耀; 林彬
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聚焦超声的表面强化方法,通过利用聚焦超声发生装置产生的声波,并通过液体强化介质传递超声振动实现在工件表面强化点产生空化泡进行表面强化工作,通过计算定位聚焦超声装置与待强化工件的相对位置,然后通过调整聚焦超声装置与待强化工件的相对位置,通过控制超声波在聚焦点的驻留时间,即可有效地控制表面强化的区域和强度,达到精确强化工件表面的效果。
229 一种轻量化骨科支架的加工方法及其加工装置 CN202111348073.6 2021-11-15 CN113943912A 2022-01-18 薛峰; 蒋涛
发明公开了一种轻量化骨科支架的加工方法及其加工装置,其步骤如下:S1、固定骨科支架:将骨科支架摆放至工作台上,然后通过旋动夹具上的螺纹管,使螺纹管推动夹靠近骨科支架,直至两个夹块对骨科支架的两端均夹紧;S2、一次激光喷丸:通过开启激光喷丸机,激光喷丸机对骨科支架的上表面进行喷丸处理,喷丸结束后,静置;S3、翻转骨科支架:通过开启工作台内的双轴电机,从而使升降板带动夹块上升,进而使骨科支架上升,同时通过双齿齿条的上升使翻转齿轮旋转;本发明能够对骨科支架的两面进行喷丸处理,同时无需人工操作,即可对骨科支架进行翻转,实现了自动化的目的,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230 一种超声滚压表层微观组织调控方法 CN201911334827.5 2019-12-23 CN111118269B 2022-01-14 梁志强; 栾晓圣; 陈一帆; 王西彬; 李宏伟; 周天丰; 焦黎; 解丽静; 刘志兵
发明公开了一种对金属材料表面超声滚压强化过程中表层微观组织晶粒细化的调控方法,属于金属材料表面强化技术领域。具体步骤为:一,通过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方法确定超声滚压过程中表层材料发生的应变及应变率范围(102s‑1‑103s‑1数量级);二,测试待调控材料在相应应变率范围下的真实应‑真实应变曲线;三,基于不同应变率下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确定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变量;四,基于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变量,调整材料加工工艺参数,控制材料塑性变形过程中的应变、应变率,实现对材料微观组织晶粒细化的精确调控。
231 飞秒激光叠加纳秒激光冲击的复合强化方法 CN202111190349.2 2021-10-13 CN113913605A 2022-01-11 孙汝剑; 闫剑锋; 贺广智; 曹子文; 车志刚; 邹世坤; 吴俊峰
发明涉及一种飞秒激光叠加纳秒激光冲击的复合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采用飞秒激光在材料表面诱导出纳米条纹结构形成着色表层,并将该着色表层作为原位吸收层;步骤二:在该原位吸收层上覆盖约束层;步骤三:使用纳秒激光在材料表面诱导高压冲击波,直至实现大深度残余应层的诱导和晶粒细化、塑性变形的产生。本发明避免了现阶段纳秒激光冲击的吸收层破损引起表面烧蚀、杂质残留和工序繁琐耗时等问题。
232 直升机导向器凸曲面涂控制方法与系统 CN202110915532.8 2021-08-10 CN113913604A 2022-01-11 王亚; 翟紫阳; 卢文海; 李毓洲; 张永康
发明公开了直升机导向器凸曲面涂控制方法与系统,包括获取三维数据文件,对三维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涂水路径集合,利用涂水路径集合控制机械臂进行涂水,控制涂水控制臂进行激光冲击强化涂水。本发明简化了涂水路径的计算,简化后的涂水路径能提高激光冲击强化的效率。
233 一种获取超细晶表层的超声辅助激光喷丸方法 CN201910950192.5 2019-10-08 CN110760668B 2022-01-11 孟宪凯; 赵曜民; 郭维诚; 周建忠; 许晓静; 黄舒; 吴重军; 盛杰; 李京
发明提供了一种获取超细晶表层的超声辅助激光喷丸方法,使用超声换能器发出的超声振动波在金属表层诱导高频振动波,利用激光冲击波与超声振动波联合制备超细晶表层的金属材料。超声振动波诱发的高频振动波,会使原子点阵周期性密集与疏松,促使激光冲击波传播过程中位错胞、位错墙等微观结构快速向低能态转变,促进亚晶界以及大度晶界的形成,有效增加激光喷丸诱导的动态再结晶行为,从而提高传统激光喷丸强化技术的晶粒细化能,获得具备超细晶表层的金属材料,提高金属零件的疲劳强度与断裂韧性,同时该技术具有污染少、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
234 一种利用电场辅助控制金属固相反应组织生长取向的方法 CN202111054090.9 2021-09-09 CN113878117A 2022-01-04 邓声华; 李瑞迪; 袁铁锤; 谢思遥
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电场辅助控制金属固相反应组织生长取向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选取待反应的异种金属,对金属表面进行研磨抛光处理;步骤2:将步骤1所述异种金属体清洗并干燥后,压紧两异种金属样品的接触面,使两异种金属样品待连接面接触并反应,并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或直流电源设备对两异种金属样品界面在反应过程中施加直流电;步骤3:等到达预设的反应时间后,停止施加电流,对反应体系进行降温处理。本发明在异种金属固固界面反应过程中,通过施加强直流电,诱导固固反应生成的金属间化合物晶粒沿某一晶向择优生长,为制备强织构化多晶金属材料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235 电脉冲时效装夹装置 CN202111281825.1 2021-11-01 CN113862460A 2021-12-31 王军硕; 顾邦平; 施伟辰; 孙德建; 王微; 赵莉; 杨振生; 肖光年; 沈洋; 霍志鹏
电脉冲时效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支撑机构、一个导向机构、两个导线固定机构和工作台;支撑机构由移动托板、绝缘保护托板和紧定螺钉组成,移动托板和绝缘保护托板采用间隙配合;导向机构由横向导向固定架、纵向固定架、T型定位、六螺栓和六角螺母组成,T型定位块与横向导向固定架采用滑动连接;导线固定机构由半圆弧上箍圈、半圆弧下箍圈、六角螺栓和六角螺母组成;导向机构中的横向导向固定架与工作台采用螺纹连接,导线固定机构中的半圆弧下箍圈与导向机构中的纵向固定架采用螺纹连接,支撑机构中的移动托板与导向机构采用螺纹连接。本发明具有能够提高电脉冲时效安全性的优点。
236 一种高能脉冲激光加工测量一体化系统及方法 CN202010989256.5 2020-09-18 CN112280968B 2021-12-28 黄科; 井龑东; 席乃园; 方学伟; 张琦; 卢秉恒
一种高能脉冲激光加工测量一体化系统及方法,包括一套可同时用于激光冲击强化和产生声波的高能脉冲激光系统,一套用于接收超声波传感器系统,一套用于转换传感器数据的数据读出系统,一套用于协调控制所有设备的中控系统;高能脉冲激光系统产生的高能脉冲激光按照路径在工件表面诱发产生冲击波激光冲击强化,在工件内部产生超声波;传感器系统接收到超声波信号,通过数据读出系统输入至中控系统;中控系统对超声波数据进行计算获得工件内部信息以及激光冲击信息;根据激光冲击信息和工件内部信息对高能脉冲激光和工件产品制造装备进行实时的参数调节;本发明同时实现冲击强化和超声检测,提升了探测的准确性。
237 一种热振-喷丸复合工艺应调控方法 CN202010956607.2 2020-09-11 CN111979391B 2021-12-28 吴琼; 张以都; 薛念普; 高瀚君
发明提出一种热振‑喷丸复合工艺应调控方法,进行零件残余应力的调控与控制。利用热振复合时效,进行零件残余应力的整体均化,通过喷丸工艺,达到零件表层应力强化的效果,在该方法的作用下,使得零件具有表层应力强化内部应力均化的应力分布状态。该方法中涉及多重载荷的作用,包括温度、振动、喷丸和装夹等。通过该应力调控方法,可有效提升应力的分布情况,保证零件服役工作寿命和尺寸稳定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显著优点有:1)提出了热振‑喷丸一体化的复合工艺应力调控方法;2)能够使零件达到表层应力强化内部应力均化的应力分布状态;3)多重载荷的作用为工艺优化提供了广阔的参数空间,提高了应力调控效率。
238 一种金属材料韧化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202111075448.6 2021-09-14 CN113832418A 2021-12-24 曾虹; 何文平; 何宇铄
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材料韧化处理装置,涉及金属处理相关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板和安装有承接板的安装环,安装环的下表面设置有用于安装驱动机的底板,驱动机的输出轴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承接板的下表面开设有用于安装多个第一齿条的安装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金属材料韧化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高温淬火、B:激光处理、C:表面喷涂。本发明通过启动液压杆,带动夹板向内移动,并通过橡胶板的配合,实现对金属材料外壁的夹紧,驱动机带动第一齿轮旋转,第一齿轮通过与第一齿条的啮合连接设置,实现带动承接板沿着安装环转动,便于对金属材料的度进行调节,能够有效提升对金属材料的操作便捷性。
239 一种对零件实施激光喷丸强化的工作台及使用方法 CN202111097723.4 2021-09-18 CN113832333A 2021-12-24 徐刚; 蒲云娜; 杨辉; 吴洪斌; 张悦
一种对零件实施激光喷丸强化的工作台及使用方法,该工作台上设有喷丸工作室和激光光路平台,所述的喷丸工作室为一个封闭腔室,喷丸工作室的左右两侧壁和后侧壁设有激光防护玻璃,喷丸工作室的前侧设有开口,在喷丸工作室内固定有待喷丸的工件,在喷丸工作室内设有进液引流膜系统,通过喷嘴将水喷在工件上形成保护水膜,激光光路平台的激光发射口对应在喷丸工作室的前侧开口处,激光光路平台的激光通过该开口可以照射在喷丸工作室内的工件上实施激光喷丸强化,在喷丸工作室与激光光路平台之间设有防爆气帘,通过防爆气帘将喷丸工作室的开口封闭。
240 金属零件增材制造控制系统与方法 CN202111269729.5 2021-10-29 CN113828800A 2021-12-24 周文超; 唱丽丽; 蒋士春; 邢飞; 史建军
发明涉及金属零件增材制造控制系统与方法,包括成型工作台、成型基板、增材制造装置、应消除装置、换刀装置、控制系统。增材制造装置和应力消除装置固定于换刀装置上,换刀装置可实现两套装置的工作位置的上下调节,通过控制系统实现增材制造和应力消除两种工作模式的切换;应力消除装置通过减震器固定在换刀装置上。系统工作时换刀装置切换增材模式,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增材制造装置逐层成形零件,换刀装置切换应力消除模式,控制系统控制应力消除装置以一定频率在已成型零件表面接触式运动以消除零件内应力,然后再进行下一次增材制造‑应力消除循环,从而在零件逐层堆积的过程中逐层消除零件内应力以控制零件变形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