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1 一种催化化制备2,5-二氯苯酚吡啶催化剂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CN202010753097.9 2020-07-30 CN111825711A 2020-10-27 何路涛; 罗君; 唐昊; 李舟
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化制备2,5-二氯苯酚吡啶催化剂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该催化剂为具有如下结构式所示的Py-V配合物,它是将吡啶-2,6-二甲酸在甲醇中溶解后,加入乙酰丙氧钒,再经回流、过滤、洗涤、干燥等步骤制备得到,该方法操作步骤简单易于控制,收率以钒计在60%以上,且整个合成过程耗时短,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在催化氧化1,4-二氯苯制备2,5-二氯苯酚的工艺中,采用该Py-V配合物作为催化剂,能够在提高催化效率的同时有效抑制2,5-二氯苯酚的过度氧化,过度氧化产物可控制在10%以下,2,5-二氯苯酚选择性达到90%以上,氧化反应效率和收率均得到明显提高。
22 一种催化化制备2,5-二氯苯酚吡啶/TS-1催化剂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CN202010751268.4 2020-07-30 CN111760594A 2020-10-13 李舟; 王文; 罗君; 唐昊; 何路涛
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化制备2,5-二氯苯酚吡啶/TS-1催化剂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该催化剂为具有如下结构式所示的Py-V-TS-1化合物,它是通过4-羟基吡啶-2,6-二甲酸与乙酰丙氧钒反应制得Py-V-OH配合物、活化后的TS-1与(3-氯丙基)三甲氧基烷反应获得TS-1-pr-Cl中间体、TS-1-pr-Cl中间体与制得的Py-V-OH配合物进行偶联而获得。采用该Py-V-TS-1化合物作为催化剂,不但2,5-二氯苯酚的选择性达到90%以上,而且对副产物2,4-二氯苯酚的选择性可降至0.1%以下,同时过度氧化产物可控制在10%以下,氧化反应效率和收率均得到明显提高,催化效果较为理想。
23 有机金属化合物及利用其的薄膜 CN201980010593.0 2019-01-25 CN111655702A 2020-09-11 河胜元; 边煐勋; 金点钟; 金镐勋; 千成学
发明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及利用其的薄膜满足高挥发性、优异的化学和热稳定性,并且即使在低温下也具有显着提高的薄膜沉积速率。而且可以实现改善由于副产物引起的特性劣化,具有优异的阶梯覆盖率,具有高介电常数而在电气上具有等效化膜厚度(EOT)且在物理上不发生隧道效应的厚度的薄膜。
24 一种热稳定阴离子柱撑杂化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1710723703.0 2017-08-22 CN109422771B 2020-07-24 邢华斌; 杨立峰; 张照强; 杨启炜; 杨亦文
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稳定阴离子柱撑杂化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水热稳定阴离子柱撑杂化多孔材料由金属离子、无机阴离子NbOF52‑和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自组装形成,通式为ZU‑NbOF5‑L‑M,(1)将金属化物MO、Nb2O5与氢氟酸按配比置于水热釜中混合,进行水热反应,然后静置冷却,得到无机金属配体MNbOF5;(2)将所得M‑NbOF5溶于溶剂A中得到A溶液,将有机配体L溶于溶剂B中得B溶液,然后将A溶液加入到B溶液中,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用溶剂C洗涤、浸泡,干燥后得ZU‑NbOF5‑L‑M。本发明的水热稳定阴离子柱撑杂化多孔材料用于二、碳三类化合物的分离。
25 钽化合物、制造集成电路器件的方法和集成电路器件 CN201610994787.7 2016-11-09 CN106977540B 2020-07-14 柳承旻; 林载顺; 曹仑廷; 小出幸宜; 山田直树; 白鸟翼
钽化合物、制造集成电路器件的方法、和集成电路器件,所述钽化合物由以下通式(I)表示,其中R1、R3和R4各自独立地为C1‑C10取代或未取代的直链或支化的烷基、烯基、或炔基,或C4‑C20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族或脂环族基;和R2为氢原子,C1‑C10取代或未取代的直链或支化的烷基、烯基、或炔基,或C6‑C20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族或脂环族烃基。
26 非茂类双齿双配合物及制备方法与用途 CN201711338878.6 2017-12-14 CN108191907B 2020-06-12 谢光勇; 肖骁; 罗德荣; 熊焰; 张爱清
发明公开了一种非茂类双齿双配合物及制备方法与该非茂类双齿双钒配合物在催化乙烯均聚以及在催化乙烯与α‑烯、环烯烃、非环二烯烃或极性单体共聚的用途。本发明提供的非茂类双齿双钒配合物设计新颖,合成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成本较低;双金属钒具有协同效应,催化乙烯聚合具有极高活性,最高活性高于107g/molV·h,并且催化剂稳定性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和较长时间均能保持较高的活性;催化乙烯与其它烯烃特别是极性单体共聚时也具有很高的活性,共聚单体插入率高并且可以调控,从而可有效调控聚合物的性能。
27 一种六酸-L-丙酸甲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201810399708.7 2018-04-28 CN108558936B 2020-05-22 伍平凡; 熊哲伦; 肖滋成
发明公开了一种六酸‑L‑丙酸甲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六钒酸‑L‑丙氨酸甲酯酯衍生物具有抗肿瘤活性,其结构式为:[Bu4N]2[V6O13{(OCH2)3CCH2OOCCH2CH2CONHCH(CH3)CH2COOCH3}2];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六钒酸丁二酸衍生物的乙腈溶液中加入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二亚胺盐酸盐、1‑羟基苯并三唑、L‑丙氨酸甲酯盐酸盐、三乙胺,溶解完全后在48~52℃下反应40~50小时,得到六钒酸‑L‑丙氨酸甲酯衍生物。本发明在药物化学领域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为进一步药物开发提供了方向。
28 一种六酸-L-丙酸叔丁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201810400946.5 2018-04-28 CN108409781B 2020-04-10 伍平凡; 熊哲伦; 肖滋成
发明公开了一种六酸‑L‑丙酸叔丁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六钒酸‑L‑丙氨酸叔丁酯衍生物具有抗肿瘤活性,其结构式为[Bu4N]2[V6O13{(OCH2)3CCH2OOCCH2CH2CONHCH(CH3)CH2COOC(CH3)3}2];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六钒酸丁二酸衍生物的乙腈溶液中加入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二亚胺盐酸盐、1‑羟基苯并三唑、L‑丙氨酸叔丁酯盐酸盐、三乙胺,溶解后在48~52℃下反应40~50小时,得到六钒酸‑β‑丙氨酸叔丁酯衍生物。本发明在药物化学领域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为抗癌药物开发提供了方向。
29 改性聚乳酸、高分子化的改性聚乳酸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CN201880044408.5 2018-07-03 CN110831947A 2020-02-21 高村孝嗣
发明提供环境友好并且能够期待用作二次电池等的电池材料、将在聚乳酸的制造中生成或得到的具有L-丙交酯结构的聚乳酸在化学上衍生物化而成的改性聚乳酸、将该改性聚乳酸进一步高分子化而得到的高分子化的改性聚乳酸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采用包含由下述通式(1)(式(1)中,R1和R2为含有金属元素的结构,可彼此相同或不同,AA和BB为CC,或者为R3和R4中含有金属元素的结构,可彼此相同或不同,R5为含有金属元素的结构。)表示的结构的改性聚乳酸、高分子化的改性聚乳酸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30 Lindqvist型钨杂多酸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CN201910778310.9 2019-08-22 CN110511237A 2019-11-29 伍平凡; 王玉; 肖滋成
发明提供了一种Lindqvist型钨杂多酸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将钨酸盐、钒酸盐和三羟甲基类化合物溶于,用稀盐酸调节溶液的pH值在2~5范围内;步骤2.在70~90℃条件下搅拌充分反应;步骤3.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滤液在常温下静置,产物的晶体从滤液中析出,得到Lindqvist型钒钨杂多酸烷氧衍生物。本发明通过简单的溶液反应,合成了一类Lindqvist型钨钒杂多酸烷氧衍生物,不但丰富了钨钒杂多酸的种类,而且首次得到了带有有机基团的Lindqvist型钨钒杂多酸,为其结构领域的探索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所合成的化合物在催化和药学领域有着极高的潜在应用价值。
31 一种杂多酸盐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201910530156.3 2019-06-19 CN110256482A 2019-09-20 李娟; 郑雁; 王新龙; 李金华; 赵尧; 李婉玲
发明公开了一种杂多酸盐化合物,分子式为[NH2(CH3)2]12[(V5O9Cl)6(TATB)8];制备方法为:VCl4和4,4,4-三嗪-2,4,6-三苯甲酸溶解于2mL N,N-二甲基甲酰胺和0.5 mL乙腈溶液中,室温搅拌;在125~135℃下晶化40~60小时;降温,分离出绿色晶体,洗涤,室温干燥,得到一种杂多钒酸盐化合物;体外实验结果显示,该盐对SMMC-7721、MCF-7、A549、HL-60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0.67μmol/L、0.44μmol/L、0.48μmol/L、2.09μmol/L;体内实验结果表明,该盐可降低Hep-A-22肝癌荷瘤小鼠肿瘤的重量。
32 络合物、包括其的液态钒络合物促进剂及该促进剂的制备方法 CN201810196255.8 2018-03-09 CN110240613A 2019-09-17 甘志勇; 高瀚文
发明提供了一种络合物、包括其的液态钒络合物促进剂及该促进剂的制备方法。该钒络合物具有式I和/或式II所示结构,其中的钒元素显正四价、正三价,其相比于正五价的钒具有更好的溶解性,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形成液态的钒络合物促进剂。同时,本发明上述的钒络合物中,因钒元素以配位键的形式连接了配体化合物,其能够有效改善钒络合物的稳定性,能够有效避免钒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发生化还原反应。基于以上原因,将该钒络合物作为钒络合物促进剂的主要成分,能够得到稳定性优异的液态钒络合物促进剂,其在丙烯酸酯胶黏剂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且对于丙烯酸酯单体的快速固化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33 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包括其的烯聚合催化剂及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应用 CN201711084994.X 2017-11-07 CN109748987A 2019-05-14 王大明; 黄启谷; 张元礼; 王健; 王静江; 张利仁; 刘冬; 姜明; 张利粉; 崔月; 郭洪元; 王永年; 黄荣福; 焦金华; 徐丽艳; 王俊荣
发明提供了一种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包括其的烯聚合催化剂及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应用。该化合物的结构如式I所示;式I中,R1选自C1~C20的直链或支链烷基、C3~C20的环烷基、C6~C20的芳基;R2和R3分别独立选自氢原子、C1~C20的直链或支链烷基、C3~C20的环烷基、C6~C20的芳基;X选自F、Cl、Br、I或C1~C20的直链或支链烷基;M选自第ⅢB、ⅣB、VB或Ⅷ族元素中的任一种过渡金属原子。该全杂环化合物作为非茂金属催化剂,可有效催化乙烯均聚合、丙烯均聚合、乙烯与α-烯烃共聚合、丙烯与α-烯烃共聚合、乙烯与极性烯类单体共聚合或丙烯与极性烯类单体共聚合,催化剂活性高。
34 一种配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在异戊二烯聚合中的应用 CN201810402184.2 2018-04-28 CN108659036A 2018-10-16 王庆刚; 赵梦梦; 咸漠; 王晓武; 王亮
发明提供一种配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在异戊二烯聚合中的应用,涉及高分子材料制备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属于聚异戊橡胶合成领域。为解决络合物催化异戊二烯聚合聚合物结构的选择性不高、钒系催化剂活性低等问题,本发明提供的钒络合物通过室温将三齿配体与氢化钠在四氢呋喃中反应制备成钠盐;然后钠盐在四氢呋喃中与钒的卤化物反应,后处理后获得。异戊二烯在有机溶剂中,在所述钒络合物以及助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制得顺式-1,4为主的异戊橡胶。本发明钒络合物制备方法简单,对温度不敏感,相比于使用盐类去烷基化试剂的聚合反应更廉价易得,有效地扩大了钒金属在烯聚合反应中的应用,具有很好地工业化价值。
35 基于酒石酸手性生物修饰的五化二晶态材料及其合成方法 CN201810305825.2 2018-04-08 CN108558935A 2018-09-21 黄富平; 张晓彧; 边贺东; 李海叶; 于青
发明公开了两个基于酒石酸手性生物修饰的五化二晶态材料,具体为配合物1或配合物2,所述配合物1的化学式如下述(1)所示,[(V2O5)(L-bate)](1);属于单斜晶系,C2空间群;所述配合物2的化学式如下述(2)所示:[(V2O5)(D-bate)](2);属于单斜晶系,C2空间群。两个配合物均保留了五氧化二钒的原本结构,分别是由一个V2O5分子和一个L-bate配体或D-bate配体配位形成双核钒结构,钒原子采取五配位的三双锥构型。本发明所述合成方法简单易操作,原料易得。
36 一种含三苯甲基取代基亚胺配合物及其用途 CN201710018974.6 2017-01-11 CN106699803B 2018-08-10 母瀛; 郝志强; 高伟
发明的一种含三苯甲基取代基亚胺配合物及其用途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所述的含三苯甲基取代基水杨醛亚胺钒配合物,结构表达式如下:以所述的含三苯甲基取代基水杨醛亚胺钒配合物为主催化剂,以烷基烷或烷基氯化铝为助催化剂,以氯代乙酸乙酯为活化剂,用于催化乙烯均聚反应或乙烯与α‑烯、苯乙烯、降片烯、环己烯共聚反应。本发明具有催化活性高、热稳定性好、寿命长、共聚性能好、催化剂及助催化剂用量少等优点。
37 一种多异黄生物的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医用用途 CN201610560756.0 2016-07-15 CN106187973B 2018-08-10 徐暾海; 李朋收; 刘铜华; 解生旭; 张曼祺
发明公开一种多异黄生物的组合物,同时还公开了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治疗糖尿病的医用用途,通过对4,7‑二乙酰异阿魏酸染料木素、7‑2‑溴乙基染料木素、染料木素氧配合物进行结构修饰,制成异黄酮衍生物组合物,通过给药降糖活性筛选,细胞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组合具有很好的降糖效果,优于单独化合物的降糖效果,可以用来制备治疗Ⅱ型糖尿病的药物。
38 一种有机-无机杂化多羧酸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1611019487.3 2016-11-21 CN106694043B 2018-06-29 张东娣; 王克; 牛景杨; 王敬平
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无机杂化多羧酸生物,其化学式为K2[V10O16(OH)6(CH3CH2CO2)6]·24H2O,该羧酸衍生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为:a=10.2920(10)Å,b=10.3039(10)Å,c=15.0199(15)Å;α=81.487(2)°,β=87.762(2)°,γ=89.548(2)°。利用钒酸合肼和丙酸在常规水溶液条件下反应制得。该材料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具有光催化降解亚甲蓝性能;此外其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收率高,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39 吡啶-亚胺络合物、包含所述钒吡啶-亚胺络合物的催化体系和共轭二烯的(共)聚合方法 CN201680052906.5 2016-11-10 CN108025289A 2018-05-11 G·利奇; G·利昂; A·索马兹; F·玛斯
具有通式(I)的吡啶‑亚胺络合物:其中:‑R1、R2、R3、R4、R5和R6彼此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或选自直链或支链的C1‑C20烷基,优选C1‑C15,其任选地被卤化,任选地被取代的环烷基,任选地被取代的芳基;‑X1、X2和X3彼此相同或不同,表示卤素原子如氯、溴、碘,优选氯;或选自直链或支链的C1‑C20烷基,优选C1‑C15,‑OCOR7基团或‑OR7基团,其中R7选自直链或支链的C1‑C20烷基,优选C1‑C15;‑Y选自醚,如乙醚、四氢呋喃(THF)、二甲基乙烷,优选四氢呋喃(THF);‑n为0或1。所述具有通式(I)的钒吡啶‑亚胺络合物可以有利地在用于共轭二烯的(共)聚合的催化体系中使用。
40 五(二甲胺基)钽的合成方法 CN201710492823.4 2017-06-26 CN107353210A 2017-11-17 范广鹏; 张得来; 许从应; 林俊元; 孙明璐; 马潇; 邱良德; 常华
发明公开了五(二甲胺基)钽的合成方法,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在反应器中加入有机锂试剂溶剂,然后向体系中通入二甲胺气体,制得二甲胺基锂;向体系中加入五氯化钽,加完之后惰性气氛保护下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进行过滤,得到的滤液进行蒸馏除掉烃类溶剂;等溶剂全部除去后,升华固体得到五(二甲胺基)钽产品。不需要任何醚类溶剂,只需要单一的烃类溶剂,降低了合成成本和反应的毒性,具有更好的操作性,而且反应过程中的副产物相对较少,产率较高。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