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专利名 | 申请号 | 申请日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发明人 |
---|---|---|---|---|---|---|
221 | 苯甲酸加氢方法 | CN02153376.8 | 2002-11-29 | CN1224605C | 2005-10-26 | 张晓昕; 江雨生; 宗保宁; 杨克勇; 王宣; 闵恩泽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苯甲酸加氢方法,是将熔融苯甲酸在Pd/C催化剂和镍助剂存在下,与氢气接触反应后,采用旋液、离心和磁分离三级分离过程,将催化剂从混合物中分离并循环回反应器,其中旋液分离后的浊液循环回反应器,清液进入离心分离器,经分离后下部的催化剂循环回反应器,上部清液进行磁分离,分离出镍基助催化剂循环回反应器。该方法可有效分离镍助剂,进一步提高Pd/C的活性,具有更高的反应处理能力和生产效率。 | ||||||
222 | 制备那格列奈及其中间体的方法 | CN03817439.1 | 2003-07-03 | CN1671649A | 2005-09-21 | R·亚哈罗米; E·夏皮罗; B·-Z·多利茨基; I·戈兹兰 |
提供了一种用来制备那格列奈合成中的中间体的方法。通过4-异丙基环己烷羧酸与亚硫酰二氯在有效数量的有机酰胺存在下反应,形成反-4-异丙基环己烷酰基氯。还提供了用反-4-异丙基环己烷酰基氯在单相和二相体系中和于不含共溶剂的水内将D-苯基丙氨酸的合适盐酰化,制备那格列奈的方法。 | ||||||
223 | 苯甲酸选择性加氢制六氢苯甲酸的方法 | CN01130976.8 | 2001-08-29 | CN1195725C | 2005-04-06 | 钟进; 郝玉芝; 王志强; 桂寿喜 |
一种苯甲酸选择性加氢生产六氢苯甲酸的方法,包括将氢气与液体苯甲酸与置于固定床反应器中的加氢催化剂接触,在160~220℃、氢气压力为0.5~4.0MPa、空速0.1~15.0小时-1、氢气/苯甲酸摩尔比3~15的条件下进行滴流床反应。该方法所用催化剂为负载加氢活性组分的弱酸性氧化铝,活性组分选自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适用于以甲苯为原料生产己内酰胺的工艺过程。 | ||||||
224 | 一种苯甲酸的加氢方法 | CN02153375.X | 2002-11-29 | CN1504449A | 2004-06-16 | 张晓昕; 江雨生; 宗保宁; 杨克勇; 王宣; 闵恩泽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苯甲酸的加氢方法,包括将熔融苯甲酸在Pd/C催化剂和镍基助催化剂存在下与氢气接触反应,将催化剂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并循环回反应器的过程,其特征在于将反应后的混合物先采用旋液分离,再进行离心分离,其中旋液分离后的浊液循环回反应器,清液进入离心分离器。该方法可有效分离镍助剂,进一步提高Pd/C的活性,具有更高的反应处理能力和生产效率。 | ||||||
225 | 反-4-烷基环己基甲酸的合成方法 | CN03134328.7 | 2003-06-26 | CN1472189A | 2004-02-04 | 李启贵; 杨永忠; 刘骞峰; 高仁孝; 刘晓春; 陈谦; 王建文; 刘鸿; 刘慧琴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要液晶中间体反-4-烷基环己基甲酸的合成方法,本发明以负载型钌/碳作为催化剂,无机碱水溶液为反应介质,4-烷基苯甲酸催化加氢生成顺反-4-烷基环己基甲酸的混合物。反应溶液中的无机碱与产物不需分离,直接蒸馏除水后,在无溶剂条件下进行异构化反应,反应完毕后顺/反异构体比为4/96~1/99,产率高达90%,显著降低了成本。该方法操作简单,容易控制,易于工业化生产。 | ||||||
226 | Caspase抑制剂及其应用 | CN00807020.2 | 2000-04-07 | CN1349496A | 2002-05-15 | 蔡遂雄; E·维比尔; 王炎; G·B·密勒斯; D·R·格林 |
本发明涉及新的由通式(I)表示的二肽:其中R1-R3、X和Y如本说明书定义。本发明还涉及发现了具有式(I)的化合物是有效的caspases和细胞凋亡性细胞死亡的抑制剂。所以,本发明的抑制剂可以延缓或阻断多种出现细胞、组织或整体器官损失的临床病症中的细胞死亡。 | ||||||
227 | 一种使用[2+4]第尔斯-阿尔德反应制备环己烷羧酸的方法 | CN99816019.9 | 1999-12-04 | CN1348437A | 2002-05-08 | Y·J·朱; J-E·金; C-M·金; J-I·王; H-S·朱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环己烷羧酸的方法,其中1,3-丁二烯和丙烯酸经过[2+4]第尔斯-阿尔德反应,生产3-环己烯-1-羧酸;然后将其氢化。该[2+4]第尔斯-阿尔德反应在室温至200℃的温度下在芳族烃溶剂如甲苯或二甲苯中进行。氢化作用在室温至150℃的温度、10psi-150psi的氢气压力并有Pt或Pd催化剂的情况下进行。公开的该方法的特征在于能够使用1,3-丁二烯作为精细化学品的原料,这与现有方法不同。而且,公开的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相对简单且容易的方式进行,并且在反应之后反应副产物液可以方便地处理。 | ||||||
228 | 苯甲酸的加氢方法 | CN00124807.3 | 2000-09-15 | CN1343651A | 2002-04-10 | 刘岚; 宛撼东; 赵承军; 王雪平; 毕建国; 张沛生; 奚奎华; 宗保宁; 张晓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苯甲酸的加氢方法,包括将熔融苯甲酸在反应器中在Pd/C催化剂存在下,在温度为120-200℃,压力为1.0-12.0兆帕的条件下与氢气接触;其特征在于在所说反应器中还存在一种含Ni的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助剂。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以降低反应系统中的CO量,提高催化剂的活性,降低新鲜Pd/C催化剂的补充量,从而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 ||||||
229 | 兴奋性氨基酸受体调节剂 | CN98804992.9 | 1998-05-14 | CN1255117A | 2000-05-31 | S·M·马西; J·A·莫恩; M·J·瓦利 |
式(Ⅰ)化合物——其中R1和R2的定义如说明书——和其无毒的代谢不稳定酯和酰胺用作代谢亲和性谷氨酸盐受体功能的调节剂。 | ||||||
230 | 二环已基-3,4,3′,4′-四甲酸或其二酐和由此所得的聚酰胺-酸和聚酰亚胺 | CN88109106 | 1988-10-07 | CN1034707A | 1989-08-16 | 菊地宣; 藤田利之; 齐藤高之; 岛充雅; 佐藤延定; 铃木宏 |
通过使二环已基3,4,3′,4′-四甲酸或其二酐与二胺反应,由聚酰胺-酸或聚酰胺-酸酯制得的聚酰亚胺具有极好的透明性、抗热性和机械性能。所述聚酰亚胺的制备可在较低的温度下完成,特别适于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的取向膜。 | ||||||
231 | 一种环己基甲酰氯的精馏塔 | CN202021856186.8 | 2020-08-31 | CN213253071U | 2021-05-25 | 丛强; 李婉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己基甲酰氯的精馏塔,包括精馏塔体,精馏塔体的左右两侧壁均贯穿开设有通孔a,通孔a内活动安装有转向软管a,转向软管a的内部固定套装有水管,水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精馏塔体内部固定安装有高压喷头,述精馏塔体的左右两侧壁位于通孔a的下端贯穿开设有通孔b,通孔b内部活动安装有转向软管b,转向软管b内固定套装有风管,风管的一端延伸至精馏塔体内部固定安装有风罩;该环己基甲酰氯的精馏塔,通过在精馏塔体的两侧壁设置全方位转动的高压喷头对内部进行清理,在通过可全方位转动的风罩进行烘干,工作人员通过操作转动把手即可完成清理,减少工作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 ||||||
232 | 一种环己烷羧酸反应釜尾气回收装置 | CN201520756433.X | 2015-09-28 | CN205011673U | 2016-02-03 | 梁童; 杨硕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己烷羧酸反应釜尾气回收装置,涉及环己烷羧酸尾气回收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依次连接的旋液分离器、冷却器、气液分离器;旋液分离器进口处设有喷射器,顶部设有气体排出口,下部设有液体排出口,气体排出口通过喷射器与冷却器的进口连通,液体排出口通过输送泵与精馏装置连通;冷却器上部设有气体排出口,下部设有液体排出口,气体排出口通过喷射器与气液分离器的进口连通,液体排出口通过输送泵与精馏装置连通;气液分离器上部设有气体排出口,下部设有液体排出口,气体排出口通过喷射器与制氢设备连通,液体排出口通过输送泵与精馏装置连通。能将尾气中的半成品及催化剂进行有效回收,极大地减少了浪费,节约了生产成本。 | ||||||
233 | 一种环己甲酰氯合成釜 | CN202220334116.9 | 2022-02-18 | CN216778836U | 2022-06-21 | 侯守亮; 刘长春; 侯海波; 曹陪龙; 丁云海; 管金芝; 郭永波; 李鑫; 石璟玥; 谢百鸽; 杨春伟; 袁栋梁; 张波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己甲酰氯合成釜,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焊接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底部开设有电机腔,所述电机腔的内侧底部焊接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合成釜,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合成釜的底部呈焊接安装,所述合成釜的前侧壁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支撑的前侧壁开设有凹槽。通过合成釜带动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转动,使合成釜内部的溶液搅拌反应充分,第一搅拌杆搅拌合成釜内侧底部沉积的溶液,通过第二电机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带动第三搅拌杆对合成釜内溶液进行搅拌,且第三搅拌杆与合成釜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三搅拌杆与第二搅拌杆交错旋转,加快生产速率。 | ||||||
234 | 一种加氢反应冷却系统 | CN201922306524.4 | 2019-12-20 | CN211688869U | 2020-10-16 | 赵涸浜; 李卫红; 易颖鹏; 朱正武 |
一种加氢反应冷却系统,包括高位水箱(1);通过管道与所述高位水箱(1)的底部连通的循环泵(2);位于加氢釜(3)内、进出口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循环泵(2)出口和高位水箱(1)的上部连通的换热器(4);与所述高位水箱(1)连通的补水机构(5);与所述高位水箱(1)顶部连通的蒸汽管(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高温冷却热水替代常温冷却水,换热过程中温差较小,能有效避免损坏换热器(4);避免过多地降低局部反应物的温度,稳定生产工艺;换热过程中可产生0.2~0.4MPa的蒸汽,便于回收利用反应热能。进入换热器(4)内的循环冷却水含氧量降低,可延长换热器(4)的使用寿命。 | ||||||
235 | 一种环己甲酸生产系统 | CN201922303949.X | 2019-12-20 | CN211688868U | 2020-10-16 | 赵涸浜; 李卫红; 易颖鹏; 朱正武 |
一种环己甲酸生产系统,包括氢气提纯工序设备、氮气置换工序设备、纯水供给工序设备、苯甲酸熔融工序设备、加氢反应工序设备、精馏工序设备和废气处理工序设备,加氢反应工序设备包括加氢反应釜(1),与加氢反应釜连接的过滤器(2),与过滤器连接的氮气反吹机构、排水系统和环己甲酸粗品罐(3),与过滤器连接的钯碳抽滤器(4),与过滤器连通的纯水管和尾气缓冲罐(5);加氢反应釜具有加氢反应冷却装置,包括高位水箱(7),与高位水箱连通的循环泵(8),与循环泵(8)出口和高位水箱(7)连通的换热器(9),与高位水箱(7)连通的补水机构(10)、蒸汽管(11),软水泵(12),与软水泵(12)连通的软水箱(13)。(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236 | 甲基环己烷氧化联产环己甲醛、环己甲醇及环己甲酸的装置 | CN201921567309.3 | 2019-09-19 | CN211645080U | 2020-10-09 | 曾宪友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甲基环己烷氧化联产环己甲醛、环己甲醇及环己甲酸的装置,以甲基环己烷为原料,以空气为氧化剂,通过液相催化氧化反应制备环己甲醛、环己甲醇及环己甲酸;包括反应过程、甲基环己烷回收过程和环己甲醇精制过程;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是反应装置包括反应器R1101、定向分解装置A1101;甲基环己烷回收装置包括一效精馏塔T2101、二效精馏塔T2201、三效精馏塔T2301及四效精馏塔T2401;精制装置包括脱轻塔T3101、环己甲醛塔T3201及环己甲醇塔T3301。甲基环己烷利用率≥99.99%,制备环己甲醛、环己甲醇及环己甲酸纯度均≥99.99%,收率大于等于99%。(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237 | 催化氢化连续化生产装置 | CN201621128478.3 | 2016-10-17 | CN206089509U | 2017-04-12 | 国海光; 孙兵; 王林敏; 戴连欣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催化氢化连续化生产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且密闭的熔融段、反应釜加氢段、催化剂自动分离及返回段、固定床反应器加氢段;催化剂自动分离及返回段包括两套并联的催化剂自动分离设备。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连续生产,生产流程短,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不需要后续处理,降低能耗,可生产出高质量、高收率的氢化产品。同时,连续化生产过程全密闭,操作环境优良,能够减少对人身的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 | ||||||
238 | 一种环己烷羧酸反应釜 | CN201520756097.9 | 2015-09-28 | CN204973831U | 2016-01-20 | 梁童; 杨硕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己烷羧酸反应釜,涉及环己烷羧酸设备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上封头、筒体以及下封头,上封头设有物料进口、氮气进口、放空口以及测温装置,放空口上设有视镜,筒体内设有冷却水管,冷却水管末端的进水口以及出水口设在筒体外侧,筒体内部设有搅拌装置以及微孔过滤棒,过滤棒下端与下封头上的物料出口连通,且下封头设有氢气进口。本实用新型灵活控温,提高出料效率,且催化剂损耗降低,节约成本。 | ||||||
239 | 一种环己烷羧酸过滤釜 | CN201520756477.2 | 2015-09-28 | CN204973231U | 2016-01-20 | 梁童; 杨硕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己烷羧酸过滤釜,涉及环己烷羧酸设备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上封头、筒体以及下封头,所述上封头设有物料进口管,物料进口管的下端连通分流管,筒体内部设有微孔过滤棒,微孔过滤棒上端与分流管之间为可拆卸式连通结构,下封头设有物料出口。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利用过滤棒将物料中夹杂的固态Pd/C催化剂分离出来,过滤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简化过滤步骤,且能达到所需的过滤效果,缩短过滤时间,提高过滤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 ||||||
240 | PROCESSES RELATED TO FORMATION OF ARYLCYCLOPROPYL CARBOXYLIC ACIDS | PCT/US2021/028280 | 2021-04-21 | WO2021216629A1 | 2021-10-28 | CABRERA VENTURA, Pablo Jose; CHOY, Nakyen; GOOD, Steffen N.; LI, Fangzheng; MCCUSKER, Elizabeth O.; NELSON, Patrick James; NISSEN, Jeffrey; ROBINSON, Matthew Arnel; ROSENTHAL, Tay |
This disclosure relates to processes to form arylcyclopropyl carboxylic acids useful in forming molecules having pesticidal utility against pests in Phyla Arthropoda, Mollusca, and Nematod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