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
用于将飞行器升力装置联接至导轨的连接器 |
CN201510595019.X |
2015-09-17 |
CN105438448A |
2016-03-30 |
本·毕晓普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飞行器升力装置联接至能够绕旋转轴线展开的导轨的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相对于所述导轨固定的导轨构件、相对于所述升力装置固定的升力装置构件以及将导轨构件联接至升力装置构件的中间构件。连接器构造成允许所述升力装置构件相对于导轨构件进行滑动运动使得所述升力装置能够沿所述导轨的旋转轴线方向相对于所述导轨沿着线性路径滑动。 |
122 |
一种可变气动布局的飞行器 |
CN201510813426.3 |
2015-11-23 |
CN105438442A |
2016-03-30 |
郑宇; 葛云松; 陈冠宇; 韩奕宁; 杨铭超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气动布局的飞行器,包括全动鸭翼、舵机座、伸缩机构、第一至第六电机模块、机体、两个阻力方向舵、两个折叠垂尾、电子调速器、螺旋桨、接收机和遥控器,伸缩机构在一个电机模块的带动下可以实现全动鸭翼的伸出与收回,同时折叠垂尾相应的展开与展平,进而实现鸭式布局与无尾飞翼布局之间的相互转化。本发明可以在空中实现无尾飞翼布局和鸭式布局之间的相互转换,兼顾无尾飞翼布局的隐身性能以及鸭式布局相对的高机动性、短距起降和大载重性能。 |
123 |
用于封闭气动面上的孔的密封组件的可折叠密封件 |
CN201180053992.9 |
2011-11-07 |
CN103201169B |
2016-01-20 |
J·威尔逊; C·J·韦斯特; D·A·萨顿; P·哈德利 |
一种可折叠密封件(11),包括弹性的密封件基底(20)以及嵌置在该密封件基底中的至少一个内部模制加强板(22)。特别地,本发明涉及用于封闭一动力面中的孔的密封组件的可折叠密封件。另外,本发明涉及用于制作此种密封件的方法。 |
124 |
一种适用于飞行器全动V尾的定位驱动机构 |
CN201310474127.2 |
2013-10-12 |
CN103612748B |
2015-12-23 |
彭波; 迟令宝; 贾磊; 张庆利; 张涛; 穆星科; 王涛; 徐方舟; 朱永贵 |
一种适用于飞行器全动V尾的定位驱动机构,包括舵轴、上轴承套,上关节轴承、筒形定位套筒、连接键、分半式摇臂、锥形定位套筒、下轴承套、下关节轴承、轴端端盖、上轴承座、下轴承座、伺服作动器和伺服作动器支座,其中上、下轴承座与飞行器机体框梁连接形成盒型结构,以提高支撑结构的抗弯、抗扭性能;上、下关节轴承为舵轴提供旋转支承;分半式摇臂通过连接键与舵轴相连,将伺服作动器输出的载荷转换为驱动舵轴偏转的扭矩;下轴承套与下轴承座的锥面配合进行定心,下轴承套与下轴承座的圆柱面配合处设置螺纹半孔辅助全动V尾装卸。本发明同时实现了大尺寸、带倾斜角、双支点悬臂支撑飞行器舵面的可靠定位驱动和便捷装卸。 |
125 |
飞行器和用于操作飞行器的方法 |
CN201380065602.9 |
2013-12-06 |
CN104870308A |
2015-08-26 |
约翰·罗文·沃特金斯 |
一种飞行器(10),包括:具有纵向轴线(16)的机身(12),至少一个直升机主旋翼(40),该至少一个直升机主旋翼能够操作地安装至机身(12),所述至少一个直升机主旋翼(40)包括能够绕旋转轴线旋转(44)的旋翼桨叶(41),其中旋翼桨叶(41)能够在飞行中停止并且能够被改变以提供相对于纵向轴线(16)对称的翼面;以及所述飞行器(10)具有至少一个控制面(62、82),该至少一个控制面能够被操作以在飞行中提供与所述至少一个直升机主旋翼(40)的旋转轴线(44)大致对齐的相对气流(306)。 |
126 |
一种飞机全动舵面安装结构 |
CN201310616002.9 |
2013-11-28 |
CN103640689B |
2015-08-19 |
付杰斌; 章越超; 梁浩; 王建华; 张华; 黎小宝; 张改华; 张玉华; 陶亮; 王斌; 黃勋; 李伟东; 徐环宇; 夏彦朋 |
本发明涉及飞机舵面安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机全动舵面安装结构。包括转轴,第一轴承,第二轴承,舵面摇臂,端头螺栓,止动垫圈,垫圈,挡圈,锥形卡箍,卡箍螺母,四个空心锥形衬套,两个螺杆,两个螺母,第一轴承的内径为锥形,锥形卡箍一端带有外螺纹,转轴依次安装挡圈,第一轴承,锥形卡箍,卡箍螺母,舵面摇臂,在转轴的端头套装第二轴承,垫圈,止动垫圈,转轴的端头开有螺孔安装端头螺栓,转轴与舵面摇臂开有与空心锥形衬套匹配的四组锥形通孔,空心锥形衬套安装在转轴和舵面摇臂的锥形通孔内,螺杆穿过两端的空心锥形衬套和转轴通过螺母把舵面摇臂紧固在转轴上。本发明减小活动舵面与机体和操纵摇臂之间的间隙,同时便于舵面拆装。 |
127 |
一种立轴式脚操纵系统 |
CN201210060710.4 |
2012-03-09 |
CN103303462B |
2015-08-05 |
唐永红; 叶青; 季青松 |
本发明属于飞机操纵系统,涉及一种立轴式脚操纵系统。所述立轴式脚操纵系统包括导向槽、左右驾驶联动机构、滑轨、方向舵传递摇臂、立轴、左右驾驶扭矩传递机构、锁钩、手刹锁机构、小摇臂、刹车手柄、脚踏板、转换装置、光杠、丝杠、齿轮、齿条。其中,本发明立轴式脚操纵系统通过将导向槽、左右驾驶联动可调拉杆、滑轨、方向舵传递摇臂、立轴、左右驾驶传递摇臂、锁钩、手刹锁机构等刹车机构设置在地板下端,实现立轴式结构设计,从而有效优化驾驶舱地板上的空间结构,使得驾驶舱内地板上的宝贵空间最大化。同时改变了原有的扭力管传递扭矩,将其设计成了摆臂,实现了左右驾驶员协同操纵飞机方向舵,整体结构简洁,操纵方便,安全可靠。 |
128 |
一种垂直起降飞行器 |
CN201410612208.9 |
2014-11-04 |
CN104290906A |
2015-01-21 |
王波; 候中喜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垂直起降飞行器,包括机身,所述机身的两侧设置有机翼,所述机翼中嵌入有尾杆收纳仓,所述尾杆收纳仓的上端连接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轴连接有螺旋桨,所述尾杆收纳仓内设置有可伸缩的尾杆,所述尾杆的下端伸出尾杆收纳仓并设置有起落架,所述机身两侧的起落架之间设置有平尾,所述平尾后缘上设置有升降舵,所述尾杆收纳仓的下端设置有尾杆锁紧机构,当所述尾杆完全伸出尾杆收纳仓或缩回至尾杆收纳仓内时,所述尾杆锁紧机构锁紧尾杆。本发明所提出的飞行器方案结构简单,提高了垂直起降飞行器水平巡航时的操纵性、稳定性、经济性和停放时的稳定性。 |
129 |
一种伺服机构输出轴与舵的连接结构 |
CN201210320315.5 |
2012-08-31 |
CN103661924A |
2014-03-26 |
王春侠; 聂振金; 张龙 |
本发明属于一种轴与舵的连接结构,具体涉及一种伺服机构输出轴与舵的连接结构。一种伺服机构输出轴与舵的连接结构,它包括伺服机构,伺服机构通过输出轴与舵相连,两者连接通过螺钉和销钉实现定位连接。所述的输出轴轴端具备“U”型连接结构。本发明的优点是,伺服机构输出轴端采用“U”形结构,舵片本体直接插入“U”形结构中间,并对两者实施三方向定位连接。由于“U”形连接结构在伺服机构主体结构之外,因此节省了伺服机构安装空间。另外由于“U”形结构包在舵片外边,连接尺寸较大,增大了接触面积,因此可承受较大的力矩。此种连接结构还具有安装维护容易等优点。 |
130 |
一种适用于飞行器全动V尾的定位驱动机构 |
CN201310474127.2 |
2013-10-12 |
CN103612748A |
2014-03-05 |
彭波; 迟令宝; 贾磊; 张庆利; 张涛; 穆星科; 王涛; 徐方舟; 朱永贵 |
一种适用于飞行器全动V尾的定位驱动机构,包括舵轴、上轴承套,上关节轴承、筒形定位套筒、连接键、分半式摇臂、锥形定位套筒、下轴承套、下关节轴承、轴端端盖、上轴承座、下轴承座、伺服作动器和伺服作动器支座,其中上、下轴承座与飞行器机体框梁连接形成盒型结构,以提高支撑结构的抗弯、抗扭性能;上、下关节轴承为舵轴提供旋转支承;分半式摇臂通过连接键与舵轴相连,将伺服作动器输出的载荷转换为驱动舵轴偏转的扭矩;下轴承套与下轴承座的锥面配合进行定心,下轴承套与下轴承座的圆柱面配合处设置螺纹半孔辅助全动V尾装卸。本发明同时实现了大尺寸、带倾斜角、双支点悬臂支撑飞行器舵面的可靠定位驱动和便捷装卸。 |
131 |
一种应用于操纵面悬挂点的接头结构 |
CN201010047678.7 |
2010-03-11 |
CN106342055B |
2014-02-05 |
周国臣; 刘兆骥; 齐德胜; 温永海; 张金龙; 张鹏宇; 孙万; 张震; 宫少波; 刘秀芝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应用于飞机操纵面悬挂点的接头结构,将原一体式钢结构改进成组合式钢铝结构,包括悬挂肋角盒芯轴、悬挂肋角盒、垫圈、螺母,其特征是:悬挂肋角盒由钢结构改为铝结构;悬挂肋角盒芯轴保持钢结构,在其一端增加一个六角形轴肩;悬挂肋角盒芯轴穿过悬挂肋角盒中心孔,通过垫圈与螺母与角盒装配。本实用新型与原结构相比,减轻了结构重量、降低了工艺制造难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
132 |
一种飞翼与前掠翼联翼布局飞机 |
CN201310525116.2 |
2013-10-30 |
CN103552682A |
2014-02-05 |
屈秋林; 张宇佳; 卢哲; 刘沛清; 郭昊; 田云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飞翼与前掠翼联翼布局飞机,在后掠翼的飞翼飞机的两侧机翼外侧70%翼展处添加薄翼型立柱A和B,在飞翼飞机尾部添加薄翼型立柱C,在三个薄翼型立柱A、B和C的顶端添加水平前掠机翼,形成飞翼与前掠翼联翼布局。升降舵安装在水平前掠机翼上,方向舵安装在立柱C上。在飞翼上翼面采用涵道式进气道,在薄翼型立柱A和B处布置开裂式阻力方向舵。本发明在有效保证结构强度的情况下,增大了机翼的有效展弦比,降低了诱导阻力,改善了飞机的升阻特性,提高了飞机隐身性能,实现对飞机在垂直方向上的直接力控制,提高了机动条件下的探测精度。 |
133 |
用于飞行器的增升部件、增升系统、用于调整飞行器的增升特性的方法和飞行器 |
CN201280019962.0 |
2012-04-27 |
CN103492263A |
2014-01-01 |
伯恩哈德·施利普夫; 格扎维埃·于埃 |
一种增升部件(4),其包括在至少一个侧面(8)上的至少一个中间密封件(33),其中,该中间密封件(33)包括由弹性材料制成的至少一个中空体(30,32),中空体(30,32)包括能够连接到流体源的流体入口(34)。可以灵活地以这种方式密封两个增升部件(4)之间的几何形状经受动态变化的间隙(10)。 |
134 |
一种方向舵铰链机构 |
CN201010047681.9 |
2010-03-11 |
CN106342056B |
2013-11-27 |
齐德胜; 刘兆骥; 温永海; 周国臣; 宫少波; 孙万; 刘秀芝; 徐忠岩; 张鹏宇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方向舵铰链机构,包括方向舵下部连接件、轴承盖、轴承、下支座、衬套、结构螺母、连接螺栓、连接螺母;下支座有一个圆柱形凹槽和一个与其同心的通孔;方向舵下部连接件由连接板、上圆柱体、下圆柱体组成,上圆柱体大于轴承内环直径,下圆柱体与轴承内环配合,其直径小于下支座通孔直径;轴承嵌入下支座圆柱形凹槽内部,轴承盖将轴承密封在下支座内部。本机构巧妙地实现了承受平行于方向舵铰链线惯性载荷的功能,解决了原有操纵面及支承铰链架不能承受平行于铰链线方向的惯性载荷的问题,既满足了新的适航规章要求,又使结构重量增加较少,效率较高。 |
135 |
具有降低的致动器负载的可展开式气动装置 |
CN201210179508.3 |
2012-06-01 |
CN102806991A |
2012-12-05 |
G·S·布什内尔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降低的致动器负载的可展开式气动装置,及相关系统和方法。根据特定实施例的外流系统包括外流体、由外流体承载和相对于外流体移动的可展开式装置、以及连接于外流体和可展开式装置之间的耦合器。该系统还能够包括致动器装置,其能够操作性地耦合于外流体和可展开式装置之间,且该致动器装置被定位为沿着在收藏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的运动路径移动可展开式装置。运动路径能够具有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中当可展开式装置朝向展开位置移动时,由致动器装置传递的负载增加,在第二部分中当可展开式装置朝向展开位置移动时,由致动器装置传递的负载减小。 |
136 |
密封飞行器飞行面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间隙的密封件 |
CN200980133713.2 |
2009-08-25 |
CN102137792A |
2011-07-27 |
埃里克·怀尔德曼; 西蒙·约翰·帕克 |
一种密封件(500),该密封件包括密封件本体(502),该密封件本体包括安装部、第一腿部(506)和第二腿部(508)、被弓形剪切密封部(529)分开的第一加强构件(516)和第二加强构件(516),其中所述第一腿部(506)和所述第二腿部(508)的运动被所述第二加强构件(516)相对地抑制。 |
137 |
飞行器机翼 |
CN200780045732.0 |
2007-12-11 |
CN101588964B |
2011-06-08 |
博里斯·格罗曼; 约翰·赖兴贝格尔; 托马斯·洛科夫斯基 |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行器机翼,其具有:主翼面(20),该主翼面具有上表面(22)、下表面(23)和流线型区域(21);以及附加翼(10),该附加翼接合到主翼面(20)并能够从缩进状态伸展,从而打开位于主翼面(20)与附加翼(10)之间的翼缝区域;以及位置可变的翼缝改变装置(16),该翼缝改变装置设置在所述下表面上,当附加翼(10)伸展时,其形成附加翼(10)或主翼面(20)的空气动力学外形的一部分,当附加翼(10)处于缩进状态时,其在下表面上至少部分地覆盖位于主翼面(20)与附加翼(10)之间的翼缝区域(9)。翼缝改变装置(16)能够在弯曲构型与伸展构型之间改变,在弯曲构型中,当附加翼(10)伸展时,翼缝改变装置形成附加翼(10)或主翼面(20)的空气动力学外形的一部分,在伸展构型中,当附加翼(10)处于缩进状态时,翼缝改变装置在下表面上至少部分地覆盖位于主翼面(20)与附加翼(10)之间的翼缝区域(9)。 |
138 |
操纵面故障安全下拉连杆 |
CN200780006513.1 |
2007-02-21 |
CN101389531B |
2011-06-08 |
居尹·莫朗; 保罗·布莱兹; 理查德·约翰·亨利·伯内斯 |
公开了一种飞行器操纵面故障安全铰链构造(32)。该构造包括适于将操纵面(10)附连到飞行器结构(301)的下拉连杆构造(34),其中下拉连杆还结合有故障安全铰链装置(300,60,61),该装置提供所述操纵面与附连该操纵面的飞行器结构之间的备用铰链连接。该改进的故障安全铰链构造可应用于例如副翼,升降舵,垂直尾翼等的任意飞行器操纵面。 |
139 |
用于飞机的高升力系统 |
CN200880123650.8 |
2008-12-29 |
CN101909991A |
2010-12-08 |
蒂莫·沃斯; 约阿希姆·勒尔克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飞机的高升力系统,其具有主机翼(1)和设置在所述飞机的所述主机翼(1)上的升力襟翼(2),所述升力襟翼(2)可借助于用于将所述升力襟翼(2)与所述主机翼(1)耦联的襟翼调节机构和驱动装置,相对于所述飞机的所述主机翼(1)在缩回位置和多个展开位置之间进行调节,其中所述襟翼调节机构(5)具有至少两个沿翼展方向(S)相互分离地设置的调节装置(5),其分别具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其中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部部分铰接地且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主机翼(1)上,并且其第二端部部分(12b)旋转铰接地铰接在所述升力襟翼(2)上。 |
140 |
操纵面故障安全下拉连杆 |
CN200780006513.1 |
2007-02-21 |
CN101389531A |
2009-03-18 |
居尹·莫朗; 保罗·布莱兹; 理查德·约翰·亨利·伯内斯 |
公开了一种飞行器操纵面故障安全铰链构造(32)。该构造包括适于将操纵面(10)附连到飞行器结构(301)的下拉连杆构造(34),其中下拉连杆还结合有故障安全铰链装置(300,S0,S1),该装置提供所述操纵面与附连该操纵面的飞行器结构之间的备用铰链连接。该改进的故障安全铰链构造可应用于例如副翼,升降舵,垂直尾翼等的任意飞行器操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