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
用于调控飞行器气动阻力的仿生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202311050334.5 |
2023-08-21 |
CN117286460A |
2023-12-26 |
王刚; 倪宇翔; 杜宗泽; 朱轲; 夏钰东; 谢峰; 欧凯 |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调控飞行器气动阻力的仿生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气动减阻薄膜的制备技术领域,包括将不锈钢片用无水乙醇超声清洗,然后再在去离子水中超声5分钟,用氮气吹干;将ZrO2晶体倒入铜坩埚,调整夹角以及基底的自旋转速,设置沉积膜厚度与沉积速率;对ZrO2晶体进行预熔,在控制程序中将X轴交流电和Y轴直流电的电流大小设置为预设电流大小;当膜厚达到预设的膜厚时,电子束仪器自动停止运行;取出样品,得到具有仿生微结构的ZrO2三维纳米薄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操作简便,制备快速,重复性高,成本低廉,能有效地制备出流体力学性能良好的纳米结构,能有效其改变表面流动特性、提高飞行器速度和效率以及调节气动性能。 |
102 |
用于改善抗氧化性和结构稳定性的耐热复合浓合金 |
CN202310251698.3 |
2023-03-10 |
CN117286383A |
2023-12-26 |
A·E·曼; A·约瑟费亚妮; J·纽柯克 |
本公开涉及用于改善抗氧化性和结构稳定性的耐热复合浓合金。所述耐热复合浓合金包含约12至22重量%铬(Cr)、约22至35重量%钼(Mo)、约15至50重量%钽(Ta)、约10至20重量%钛(Ti)和铝(Al)。所述耐热复合浓合金的特征在于,基体相具有体心立方晶体结构。 |
103 |
一种超高温陶瓷改性C/C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202311181191.1 |
2023-09-13 |
CN117263708A |
2023-12-22 |
付前刚; 丁伍庆; 张佳平; 李贺军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温陶瓷改性C/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超高温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树脂料浆、游离硅料浆以及陶瓷颗粒料浆;依次将树脂料浆、游离硅料浆以及陶瓷颗粒料浆涂覆至碳布表面后,得到多层涂层涂覆的碳布;采用粘结剂将多层涂层涂覆的碳布叠成复合材料坯体,将固化处理后的复合材料坯体放入模具后,即得超高温陶瓷改性C/C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过渡树脂层的引入有效地减少了碳纤维的损伤,并提升了界面结合。 |
104 |
一种基于菱形机构驱动的飞行器变体头锥 |
CN202311494111.8 |
2023-11-10 |
CN117262196A |
2023-12-22 |
谷勇霞; 郝亮; 杨祥; 杨苏; 邢文旭; 可世豪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菱形机构驱动的飞行器变体头锥,包括依次设置的三节锥形头锥外壳,第三节头锥外壳为锥头,第一节和第三节头锥外壳各安装一组铰链基座,第一节和第二节头锥外壳各安装一组锁定铰链底座,第二节头锥外壳连接两组铰链基座,第二节和第三节头锥外壳各安装一组锁定铰链基;锁定机构包括锁定杆组,锁定杆组连接在锁定铰链底座和锁定铰链基座上;节与节之间通过菱形机构支链、球铰机构支链和锁定杆组连接,菱形机构支链由驱动组件驱动,通过改变菱形机构支链的长度进而驱动头锥外壳变形。本发明能够实现伸缩和弯曲变形,可用于变体飞行器以提高飞行器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具有运动稳定、变形量大、驱动简单、整体质量轻等优点。 |
105 |
飞行器装置、自推进模块、有效负载、用于移动有效负载的系统和方法 |
CN202311097088.9 |
2023-08-29 |
CN117125274A |
2023-11-28 |
帕维尔·鲁斯兰诺维奇·安德烈夫 |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行器装置和使用飞行器装置来移动有效负载的方法。飞行器装置包含:飞行器装置的壳体,该壳体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用于在空气中移动飞行器装置的空气推进单元和一个或多个被配置成连接壳体的对接模块;控制模块,被配置成接收控制命令以使飞行器装置能够对接到至少一个其他飞行器装置;壳体还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引导件,每一引导件被配置成与有效负载的对接模块可拆卸地相互作用。引导件中的至少一者可拆卸地连接或对接到其他飞行器装置壳体的一个或多个引导件,以形成集群引导件。控制模块还被配置成将有效负载沿集群引导件移动到至少一个其他飞行器装置,并且在飞行器装置处于空中时,将飞行器装置从至少一个其他飞行器装置脱离对接。 |
106 |
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产品迷宫腔构件及导流沉积方法 |
CN202310973229.2 |
2023-08-03 |
CN117104493A |
2023-11-24 |
张建平; 吕雉; 许建锋; 王佳民; 陈旭; 涂建勇; 赵文亮; 郭宏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产品迷宫腔构件及导流沉积方法,包括构成内部框格的横向骨架和纵向骨架上均开设有用于CVI导流沉积的工艺孔;框格结构的一侧开设有用于CVI导流沉积的若干孔组,若干孔组的数量与内部框格的行数或列数相同,且若干孔组与框格结构的若干框格行或若干框格列一一对应;孔组包括出气孔和导流孔;导流孔与CVI导流沉积时使用的导流管滑动配合;出气孔和导流孔处设置有封堵结构。本发明通过设置的迷宫腔结构,确定的骨架零件结构形式、装配方案及相邻骨架零件间隔距离,装配简单,并且仅需进行一次CVI导流沉积工序,整个工艺简单,时间成本得到缩短,有利于生产推广。 |
107 |
一种三通道的内外流一体化全乘波气动设计方法 |
CN202310783127.4 |
2023-06-29 |
CN117087856A |
2023-11-21 |
朱呈祥; 林德寿; 郑晓刚; 胡占仓; 尤延铖 |
一种三通道的内外流一体化全乘波气动设计方法,涉及临近空间高超音速飞行器一体化设计。包括沿展向并联布置的三个三维内收缩进气道以及内/外流一体化气动过渡设计。三个三维内收缩进气道均采用三维内收缩基本流场进行流线追踪设计,将内乘波的三维内收缩进气道的基本流场与乘波前体的外流流场进行耦合设计,使得内乘波的三维内收缩进气道与外乘波的乘波前体实现气动过渡。该设计方法生成的三通道内外流一体化全乘波构型,其整个下表面完全“乘坐”在三维外压缩激波上,具有良好的全乘波特性;三个三维内收缩激波均封口,实现三个三维内收缩进气道的全流量捕获。该设计方法为飞行器乘波前体与三维内转进气道的一体化设计引入新思路。 |
108 |
一种轻小型固定翼无人机载荷模块化内连接电气接口装置 |
CN201710854739.2 |
2017-09-20 |
CN107697266B |
2023-11-17 |
宋文龙; 郝超雪; 孙涛; 付媛媛; 张昆; 孙洪泉; 谭亚男 |
本发明一种轻小型固定翼无人机载荷模块化内连接电气接口装置,包括:机身头框、载荷罩安装框以及载荷电气连接弹片;机身头框与无人机机身前部连接,该机身头框开有若干个腔,放置机身方向载荷电气连接弹片;载荷罩安装框与载荷罩连接。本发明可实现多载荷快速更换,同时使飞机内部电气布局更加清晰明朗,不易出现错误;可实现载荷连接的配合间隙调节,可以配合电气连接的弹针与触点片的间距调节使用,提高电气连接接口的可靠性,使飞机载荷连接装置可调节程度大大提高;可完成飞机载荷的机械结构安装,同时完成载荷部分与机身平台的电气连接,不需借助拆装工具,大大缩短飞机载荷安装时间,实现飞机载荷的精确、可靠连接与快速装卸的目标功能。 |
109 |
带电池箱的多旋翼遥控飞行无人机机壳 |
CN201710046334.6 |
2017-01-22 |
CN106882356B |
2023-11-03 |
王国初 |
带电池箱的多旋翼遥控飞行无人机机壳,包括机壳上盖、机壳下盖、旋翼臂锁紧螺母、电池箱、电池箱锁紧机构、电源插座及电源插头。电池箱锁紧机构及电源插座安装在机壳下盖上,电源插头安装在电池箱的箱盖上。机壳上盖和机壳下盖通过复数个机壳锁紧螺杆连为一体,机壳上盖上的四个半圆形旋翼臂安装孔与机壳下盖上的四个半圆形旋翼臂安装孔并拢组成四个圆形旋翼臂安装孔,四个旋翼臂锁紧螺母分别安装在四个圆形旋翼臂安装孔上。电池箱插入机壳下盖底部的开口槽内,电池箱上的两个电源插头分别插入机壳下盖上的电源插座内,电池箱锁紧机构上的锁舌在锁舌弹簧的弹簧作用下顶在电池箱箱盖上的扣槽的一侧,将电池箱锁定在机壳下盖底部的开口槽内。 |
110 |
一种承载力强的航空器 |
CN202210226760.9 |
2022-03-09 |
CN114524079B |
2023-10-24 |
严小琳; 吴勇生; 赵严; 祁彬; 张华东; 吴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承载力强的航空器,包括航空器本体,所述航空器本体有操控舱和承载舱构成,所述承载舱包括承载舱外舱体和承载舱内舱体,且承载舱外舱体和承载舱内舱体之间设有加固层,所述操控舱的底部内壁的一侧位置固定安装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上表面设有控制开关,所述承载舱的下表面的一侧位置通过铰链铰接有挡板,所述承载舱的底部内壁的一侧位置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位置通过第一转轴转动安装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液压缸。本发明的承载力强的航空器提高了航空器的承载力,提高了航空器货物装卸速度,大大提高了航空器的实用性。 |
111 |
用于飞行器机身组件的共固化的抗UV/可见光玻璃纤维涂覆的复合材料 |
CN202211721774.4 |
2022-12-30 |
CN116890505A |
2023-10-17 |
A·A·阿多罗; P·K·艾克曼; J·A·鲍尔斯 |
本发明的标题为“用于飞行器机身组件的共固化的抗UV/可见光玻璃纤维涂覆的复合材料”。公开了可共固化和共固化的抗UV/可见光玻璃纤维涂覆的UV/可见光复合结构材料基材,以及包括共固化的抗UV/可见光玻璃纤维涂覆的复合材料基材的飞行器机身及其制造方法。 |
112 |
用于结构性飞行器组件的共固化的抗UV/可见光复合材料 |
CN202211736047.5 |
2022-12-30 |
CN116890495A |
2023-10-17 |
P·K·艾克曼; M·D·米勒; J·A·鲍尔斯 |
本发明的标题为“用于结构性飞行器组件的共固化的抗UV/可见光复合材料”。公开了可共固化和共固化的抗UV/可见光复合材料,其中UV/可见光防护通过经布置以覆盖可共固化和共固化的复合材料基材的可共固化的抗UV/可见光玻璃纤维层而被专有地赋予可共固化的复合材料基材组件。 |
113 |
一种飞行器用底遮板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
CN202310772421.5 |
2023-06-28 |
CN116495162B |
2023-10-17 |
孟柳; 张涛; 王静; 张文康; 暴小娜; 闫承磊; 孟豪宇 |
本发明提供一种飞行器用底遮板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底遮板组件包括:底遮板本体;所述底遮板本体上设有天线窗口,所述底遮板本体为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天线盖板,设于所述底遮板本体的所述天线窗口上;压板,设于所述天线盖板上,所述底遮板本体、所述天线盖板、所述压板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底遮板本体的接触热气流的一面设有防热涂层。底遮板组件具有良好的耐温性和力学性能,可满足防热和强度要求。底遮板本体上设置口框,底遮板本体与口框采取模压净尺寸一体成型,减少了原材料成本、后续加工的时间和不必要的损伤及变形,所获得的底遮板组件具有轻质化、一体化、高强度、耐温等级高等优点。 |
114 |
基于双涵道风扇动力系统的可折叠式固定翼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 |
CN201710343539.0 |
2017-05-16 |
CN107176286B |
2023-08-22 |
裴海龙; 程子欢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涵道风扇动力系统的可折叠式固定翼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采用置于机身尾部、横列式、尾推布局的双涵道风扇动力系统,为飞行器提供垂直起降的升力和水平飞行的推力;通过偏转置于涵道出口处的控制舵面提供矢量推力,实现快速姿态转换;机翼采用折叠翼构型,飞行器垂直起降/低速飞行时机翼折叠以减小侧风迎风面积,水平飞行时机翼展开以获得较大升力;涵道—机翼组合优化,机翼置于特定涵道气流区内,涵道抽吸在机翼后缘产生康达效应,以提高机翼的性能。本发明实现飞行器的垂直起降与高速巡航等多模态飞行作业;垂直起降飞行器悬停/低速飞行时的气动效率高;起降/悬停抗扰动能力强;能耗低、噪声小、安全可靠性高。 |
115 |
一种飞机机身侧面内置轮舱结构 |
CN201811342945.6 |
2018-11-12 |
CN109720538B |
2023-08-01 |
闫平; 杨波; 陶洪娟; 彭世冲; 江武 |
本发明属于飞机结构设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飞机机身侧面内置轮舱结构。所述飞机机身侧面内置轮舱结构包括设计在机身侧部壁板上的内置机轮舱、设于的所述机身侧部壁板外部的起落架整流罩、设于所述机身侧部壁板上的外置起落架以及设于外置起落架上的起落架整流护板。所述外置起落架向下放下用于地面支撑机身和实现陆地起降,也可在空中或水面状态时向后收起存放在内置机轮舱和起落架整流罩内,且起落架整流护板与起落架整流罩结合成一体。本发明将起落架布置在飞机机身侧面,在空间上满足了总体布置要求,不占用机身内部宝贵的空间,增加的结构重量在合理范围内,大大提高了飞机灵活性以及避免大幅影响飞机飞行性能。 |
116 |
一种飞行器用底遮板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
CN202310772421.5 |
2023-06-28 |
CN116495162A |
2023-07-28 |
孟柳; 张涛; 王静; 张文康; 暴小娜; 闫承磊; 孟豪宇 |
本发明提供一种飞行器用底遮板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底遮板组件包括:底遮板本体;所述底遮板本体上设有天线窗口,所述底遮板本体为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天线盖板,设于所述底遮板本体的所述天线窗口上;压板,设于所述天线盖板上,所述底遮板本体、所述天线盖板、所述压板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底遮板本体的接触热气流的一面设有防热涂层。底遮板组件具有良好的耐温性和力学性能,可满足防热和强度要求。底遮板本体上设置口框,底遮板本体与口框采取模压净尺寸一体成型,减少了原材料成本、后续加工的时间和不必要的损伤及变形,所获得的底遮板组件具有轻质化、一体化、高强度、耐温等级高等优点。 |
117 |
旋翼航空器的降落装置 |
CN201880040783.2 |
2018-04-06 |
CN110770122B |
2023-07-28 |
秋叶公三郎; 村田岩 |
实施方式的旋翼航空器的降落装置为了在更良好的条件下能够使旋翼航空器着陆时的充分的能量吸收和避免机体与地面的接触并存而具有2根滑行管和横管,所述横管用于连结所述2根滑行管并安装于旋翼航空器的机体,其中由复合材料构成所述横管的至少一部分。另外,实施方式的旋翼航空器具备上述降落装置,能够在更良好的条件下使着陆时的充分的能量吸收和避免机体与地面的接触并存。 |
118 |
一种仰首式手抛小型固定翼无人机机身 |
CN201810612688.7 |
2018-06-14 |
CN108725743B |
2023-07-14 |
宋文龙; 吕娟; 杜绵银; 李建国; 王学凤; 李青; 吴迪; 史杨军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仰首式手抛小型固定翼无人机机身,是一种气体流动特性好、任务载荷搭载方便,设备舱装载空间大、伞降安全性高,回收着陆不易损坏机体结构和任务载荷的仰首式手抛小型固定翼无人机机身。它包括仰首式机头中段机身和尾撑杆;该仰首式机头相对于中段机身具有一个抬起,达到“仰首”效果,仰首式机头部分在高度方向高于中段机身,并且机身表面为流线型。本发明既有效的保证任务载荷的下视空间和实用性,又有效的提高无人机的气动效率,实现无人机的更大航时和航程。属于无人机设计技术应用领域。 |
119 |
板式电磁/声融合超材料、组合物及航空器 |
CN202310301920.6 |
2023-03-24 |
CN116416959A |
2023-07-11 |
徐思齐; 孙萍; 王晓乐; 张睿; 赵春宇; 黄震宇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涉及超材料技术领域的板式电磁/声融合超材料、组合物及航空器,包括声学功能结构和电磁功能结构,电磁功能结构连接于声学功能结构上,声学功能结构对入射其上声波的调控,电磁功能结构对入射其上电磁波的调控。本发明所提出的板式电磁/声融合超材料基本单元主要在厘米尺度下完成设计和制备,对加工精度的要求低,非常适合工业化批量生产。提出的板式电磁/声融合超材料具有结构轻薄且兼具电磁波和声波多功能调控的特点。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显著的附加重量、空间占用和应用成本优势,可以有效克服当前在航空器中叠加使用电磁屏蔽材料与吸隔声材料所带来的功能干扰和经济性降低等问题。 |
120 |
一种低界面韧性涂层耦合电脉冲的低能耗除冰材料及制备方法 |
CN202310314605.7 |
2023-03-28 |
CN116351679A |
2023-06-30 |
沈一洲; 贺俊健; 吴炳泉; 王喆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界面韧性涂层耦合电脉冲的低能耗除冰材料及制备方法;该材料包括自上而下依次组成的低界面韧性涂层、基底材料层和电脉冲线圈。本发明结合了主动除冰和被动除冰的特点,同时利用低界面韧性涂层低的固‑冰界面断裂韧性,在大面积除冰方面具有巨大优势,结合电脉冲除冰,通过电脉冲线圈与基底板之间产生的强大电磁力使基底板产生振动,从而大大降低除去表面冰层的外力。此外,本发明材料的电脉冲除冰在实现高效率除冰的同时,其产生的能耗较低,结构简单,适用于多变复杂的飞行环境,对低能高效、大面积表面除冰的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