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
一种短时用高温高强钛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CN202310243967.1 |
2023-03-14 |
CN116144982B |
2025-03-25 |
付彬国; 王春同; 沈佳峰; 李国禄; 王玉凤; 董天顺; 李晶琨; 刘金海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时用高温高强铸造钛合金,其成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4.0~5.0%的Al,2.0~3.0%的Sn,3.0~6.0%的Zr,0.1~1.5%的Mo,0.35~0.45%的Si,0.5~1.5%的W,0.5~2.0%的Nb,0.1~0.5%的Y和含量不超过0.1%的钛合金中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以及余量的Ti。本发明采用安装有水冷铜坩埚的高真空悬浮熔炼炉进行熔炼、浇注,获得的铸造高温钛合金在700℃和750℃高温下,抗拉强度分别不低于600MPa和500MPa;等温氧化120h后,氧化增重分别不超过0.5mg/cm2和0.9mg/cm2。本发明提高了短时铸造高温钛合金的热强性,可以满足其在700℃~750℃应用条件下瞬时高温强度的要求。 |
22 |
一种储氢罐分离布置的氢能源双机身布局客机及设计方法 |
CN202411889112.7 |
2024-12-20 |
CN119637096A |
2025-03-18 |
马一元; 杜泳崎; 王超凡; 韩忠华; 张科施 |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氢罐分离布置的氢能源双机身布局客机及设计方法,包括客舱机身、储氢罐机身、机翼、尾翼和动力装置;客舱机身的一侧,间隔设定距离布置与客舱机身轴向平行的储氢罐机身;客舱机身和储氢罐机身的前端共同设置机翼,通过机翼,将客舱机身和储氢罐机身连接形成整体。本发明采用客舱机身和储氢罐机身分离布置设计方法,燃料等系统设备分离布置在独立于客舱机身的储氢罐机身内,具有以下优点:(1)可以使飞机纵向操纵配平问题得到改善;(2)高压、易燃燃料远离客舱,可以满足适航安全性要求。(3)液氢储罐分离布置,减少燃料等系统设备对客舱机身内部体积的占用,可以实现更为优化合理的客舱内部布局,提高乘客搭乘体验。 |
23 |
一种基于织构化的超高强度铝合金、制备方法及应用 |
CN202411507734.9 |
2024-10-28 |
CN119571098A |
2025-03-07 |
马海超; 杨毅; 韩志杰; 张小双; 杜罗洋 |
本发明属于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织构化的超高强度铝合金、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高纯铝以及微合金化元素混合配置,得到原料,将配置好的原料加入电弧熔炼炉中,在真空或惰性气氛下熔炼;得到合金锭,然后将铸造后的铝合金锭进行均匀化热处理,得到均匀化热处理后的铝合金;S2:将S1的均匀化热处理后的铝合金进行加工,通过机械变形引入织构化;然后进行退火处理,得到再结晶后的铝合金,再进行时效处理、加工成形,得到基于织构化的超高强度铝合金。本发明提供的合金具有超高强度、良好的韧性与延展性以及耐疲劳性能提升,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以及轨道交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24 |
一种关节单体以及多模态软体飞行器机身结构 |
CN202411884239.X |
2024-12-19 |
CN119568393A |
2025-03-07 |
马越; 王田丁; 严骁; 步智恒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关节单体以及多模态软体飞行器机身结构,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关节单体包括柔性材料制成的本体以及固定在关节单体两侧的固定板,本体内部设置有上气腔、下气腔、与上气腔连通的上进气道以及与下气腔连通的下进气道;上气腔和下气腔包括平行设置的多条充气道,多条充气道相连通;本发明通过在关节单体的柔性材料制成的本体中设置上气腔、下气腔,并在本体两侧设置刚性的固定板,能够通过改变上气腔、下气腔中的气压来改变本体的模态,而且能够实现快速频繁的模态切换,进而使得飞行器机身的模态更加多样,提高飞行器机身的通过性以及对不同状况的适应能力。 |
25 |
具有基本平坦的面板的压力容器 |
CN202010618094.4 |
2020-07-01 |
CN112173061B |
2025-03-04 |
R·E·格力浦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基本平坦的面板的压力容器。压力容器包括彼此间隔开的至少一对侧隔壁。此外,压力容器包括至少一个基本平坦的面板,该面板具有在该对侧隔壁之间延伸并且非接触地邻近侧隔壁的至少一个面板跨部。面板和侧隔壁共同地形成围成压力容器的结构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压力容器还包括多个面板支架,该多个面板支架在沿着面板跨部分布的多个面板附接节点处将侧隔壁联接到面板。面板支架中的至少两个面板支架具有不同的轴向刚度,该不同的轴向刚度被构造成在压力容器的内部加压期间当面板经受平面外压力载荷时,导致面板附接节点向外偏转基本相等的偏转量。 |
26 |
飞行器及其机臂构建方法 |
CN202311077639.5 |
2023-08-25 |
CN119503110A |
2025-02-25 |
田瑜; 崔永强 |
本申请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机臂构建方法。本申请机臂构建方法应用于飞行器,机臂包括机臂本体和方向控制部分,机臂构建方法包括:步骤S1:将机臂本体和方向控制部分一体连接,其中方向控制部分向外延伸并呈现沿第一方向逐渐缩小结构,方向控制部分包括流线型表面结构,以减少飞行器飞行时的空气阻力。本申请机臂构建方法实现了机臂本体和垂尾一体成型连接,可以提高垂尾安定面刚度,减少了垂尾松脱风险,且减少了零件数量,降低了重量。 |
27 |
包括不同刚度的主阻尼器装置和副阻尼器装置的阻尼系统,相关结构和飞行器 |
CN201811600691.3 |
2018-12-26 |
CN110005749B |
2025-02-25 |
热罗姆·迪博; 吉扬·科隆比; 朱利安·盖东 |
为了增加特别是意在在动态着陆的情况下操作的阻尼系统的紧凑性,提出了一种阻尼系统(4),该阻尼系统包括主阻尼器装置(12)和副阻尼器装置(14)。主阻尼器装置(12)包括至少一个梁(16),每个梁(16)沿着纵向轴线(X‑X)延伸,阻尼系统(4)构造成使得:在静止时,沿着纵向轴线(X‑X)主阻尼器装置(12)的刚度大于副阻尼器装置(14)的刚度;当沿着纵向轴线(X‑X)施加至阻尼系统(4)的力具有小于极限值的值时,每个梁(16)保持在压缩状态中;并且当力具有大于或等于极限值的值时,每个梁(16)经受屈曲并且副阻尼器装置(14)经受弹性变形。 |
28 |
一种串列双座通用飞机 |
CN202010870956.2 |
2020-08-26 |
CN112061368B |
2025-02-14 |
熊俊; 刘嘉; 石春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串列双座通用飞机,包括水滴状机身,设置于机身后部的一对V型垂尾、涡轮螺桨发动机及推力螺旋桨,设置于机身上部的上单翼;机身内设置前后两个座位,其中前座位、后座位分别对应向上打开的前部玻璃舱罩和向侧面打开的侧部舱门。本发明机身采用水滴状剖面,较好的实现机身气动减阻,同时将发动机后置,减少螺旋桨滑流对飞机气动性能的影响。采用上单翼设计,提高了乘员向下视野,更适合于旅客观光游览。采用V型垂尾设计将平尾与垂尾功能合并,减轻结构重量。机身下部设有浮筒,可收放起落架,可以在应急情况下实现水上着陆,提升乘员安全性。同时在机身背部设有整机降落伞,进一步保证应急情况下的飞机与乘员安全。 |
29 |
一种分段式分离头罩 |
CN202411526943.8 |
2024-10-30 |
CN119408689A |
2025-02-11 |
井世丽; 张振华; 孟凡强; 刘斌; 张欣召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段式分离头罩,包括基座、头罩、护罩、紧固件、锁定机构、起爆器、环状聚能切割索;基座、头罩和护罩均为壳体结构且同轴安装;头罩前段为圆锥结构,头罩中段为圆筒结构,头罩前段大直径端与头罩中段连接,头罩中段套装在基座前段外周面上、且通过若干个锁定机构与基座前段固连;护罩套装在头罩内,护罩后段与头罩中段通过若干个紧固件固连;环状聚能切割索周向固定在头罩前段末端内周面用于切断头罩前段与头罩中段的连接,在分离的反作用力下锁定机构失效,护罩及头罩中、后段相对基座向后运动,头罩后段内周面与基座中段外周面卡合固连并由基座后段前端面限位。本发明最大限度降低占用的空间、质量。 |
30 |
无人机机臂触点式连接装置 |
CN202010596653.6 |
2020-06-28 |
CN111688906B |
2025-02-07 |
李坤煌; 和瑞江; 陈泽楠 |
本申请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机臂触点式连接装置,包括机臂机构、动力装置和连接机构,机臂机构包括主臂体,动力装置设于主臂体的第一端,连接机构包括固定架和连接母座,固定架开设有安装腔,安装腔一侧形成开口,连接母座设于安装腔内,连接母座背向开口一侧设有第一接触头,主臂体的第二端和固定架相连接,主臂体的第二端设有连接公座,连接公座朝向第一接触头一侧设有第二接触头,第二接触头插设于第一接触头内。这样连接公座便能够通过和连接母座相抵接而实现对主臂体的第二端的有效限位,一方面提升了主臂体和固定架之间的连接稳固性,另一方面也保证了连接公座和连接母座的电连接稳固性。 |
31 |
一种飞机机背大型阵面安装结构 |
CN202411491004.4 |
2024-10-24 |
CN119319906A |
2025-01-17 |
吴燕萍; 方进; 方天正; 崔宝庆 |
本发明属于航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飞机机背大型阵面安装结构。包括:透波天线罩(1)、阵面天线安装平台(2)、阵面天线(3),其中,阵面天线安装平台(2)材料为预拉伸板7075‑T7451‑δ材料,整体采用数控机床加工成型,阵面天线安装平台(2)内形与飞机蒙皮上部外形贴合,阵面天线安装平台(2)上表面为平面;阵面天线安装平台(2)通过平台连接螺栓托板螺母标准件(5)与飞机蒙皮连接固定;阵面天线(3)安装在阵面天线安装平台(2)上表面;整流透波罩(1)外形对称于飞机对称中心线。 |
32 |
一种仿生大变形可多次恢复C/PEEK复合材料蒙皮结构 |
CN202411602079.5 |
2024-11-11 |
CN119305711A |
2025-01-14 |
张典堂; 王亚娟; 李柳樱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大变形可多次恢复C/PEEK复合材料蒙皮结构,属于机翼蒙皮领域。本发明借鉴了水母在水中游动时的高效推进和柔性结构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水母型蜂窝单元结构,并通过均匀曲率和增加大弧度韧带数目,提高了结构的可延展能力,减少了应力应变集中,减少了飞机失稳现象。本发明的水母型蜂窝结构单元主要由中心半圆环和多条韧带构成,结构简单,方便对结构进行优化改进;且在外部载荷作用下,半圆环会发生旋转,此时与圆环相连的多条韧带会发生变形,结构中的圆环和韧带为结构设计增加了额外的设计参数,使本发明的蒙皮结构在气动载荷下具有足够的刚度。 |
33 |
用于从交通工具内的空气中被动去除水分的系统和方法 |
CN202010067315.3 |
2020-01-20 |
CN111452985B |
2025-01-07 |
詹尼弗·林·迪克森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交通工具中的水分的通风系统和方法。通风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入口管道和出口管道,这些入口管道和出口管道延伸穿过内壁并延伸到在外壁处形成的间隙中。通风系统允许具有空气的被动气流移动进入一个或多个入口管道中并进入间隙中。空气抵靠外壁冷却并沿间隙竖直下落。当空气在间隙中时,空气中的水分会抵靠外壁冻结。然后,水分较少的空气移动通过一个或多个出口管道并返回内部空间中。 |
34 |
一种可载人环形六旋翼独立飞行器 |
CN202411434393.7 |
2024-10-15 |
CN119239909A |
2025-01-03 |
吕泉江; 周高明; 陈志雄; 李开开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载人环形六旋翼独立飞行器,属于直升机结构设计技术领域,该可载人环形六旋翼独立飞行器,包括:支臂、环形支撑件、连接接头、电池系统安装孔、电池安装平台;本发明通过连接接头连接六个支臂,支臂通过环形支撑件互相连接,支臂端头为电池电控系统提供安装空间,环形支撑件两端可以安装电池系统,中央接头上部可为飞控系统提供安装平台,结构形式简单,实现高效率的传力路径,具有良好的维护性和互换性,同时可以实现高效率的载人或载货的目的。 |
35 |
一种低冰粘附表面、制备方法及低冰粘附蒙皮 |
CN202411768235.5 |
2024-12-04 |
CN119218427A |
2024-12-31 |
顾兴士; 李崇磊; 熊浩; 易贤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冰粘附表面、制备方法及低冰粘附蒙皮,涉及航空防除冰领域,本发明包括:基材,具有涂覆面;粘接层,设于所述涂覆面,以形成粘接面;微颗粒层,包括微米颗粒,所述微米颗粒分布于所述粘接面,以形成粗糙面;以及软弹层,覆盖于所述粗糙面,所述软弹层背离所述微颗粒层的表面为平整面;其中,所述微颗粒层的弹性模量大于所述软弹层的弹性模量。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通过结合加热与微结构的双重作用,使冰层更易脱离,并显著降低飞行器在除冰过程中的能耗,有益于提高飞行器的能效的优点。 |
36 |
一种设备舱迎设风面蒙皮结构及其生产工艺 |
CN202411532543.8 |
2024-10-30 |
CN119190335A |
2024-12-27 |
丁常方; 安梦雷; 祁腾飞; 李卓; 朱超; 要锦伟; 王鹏; 郭浩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设备舱迎设风面蒙皮结构,该蒙皮结构包括外壳、内壳、泡沫芯以及加强块;外壳与内壳夹持所述内壳,外壳、内壳、泡沫芯构成一组合体;组合体上设有与设备舱适配的安装空间且若干用于与设备舱连接的连接结构;加强块安装于所述连接结构处。外壳和内壳夹持泡沫芯构成三层夹芯结构,有利于在保证整体结构强度性能的同时,降低蒙皮结构重量;尤为重要的是,尤其是,在用于与设备舱连接的连接结构处设置了若干加强块以增加蒙皮结构与设备舱的连接稳固性,这种局部加强的方式,能够牺牲较小的重量优势,获得可观的连接强度加强。 |
37 |
一种基于分段蒙皮旋转振荡的旋成体航行器减阻方法 |
CN202411378806.4 |
2024-09-30 |
CN119190332A |
2024-12-27 |
叶正寅; 张昭朋; 叶坤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段蒙皮旋转振荡的旋成体航行器减阻方法,包括:确定旋成体航行器在巡航状态下机身进入湍流阶段的流体力学参数;确定旋成体航行器上用于布置活动蒙皮的预设区域,将预设区域内的旋成体航行器机身按照预设长度进行轴向分段;在所述预设区域内的机身外部布置活动蒙皮,活动蒙皮的轴向长度为所述预设长度;活动蒙皮为筒状回转体结构,与机身之间布置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该段活动蒙皮在机身表面旋转震荡,且相邻的活动蒙皮的旋转震荡方向相反;确定旋成体航行器进入巡航阶段初始时刻的活动蒙皮旋转震荡参数;旋成体航行器实际飞行过程中,当进入到巡航阶段后,按照确定的旋转震荡参数,利用驱动机构驱动活动蒙皮进行旋转震荡。 |
38 |
具有交错带帽板层的复合织物翼梁 |
CN201910843421.3 |
2019-09-06 |
CN110901888B |
2024-12-17 |
福鲁赞·伯扎德普尔; 帕特里克·B·斯蒂克勒 |
本申请涉及具有交错带帽板层的复合织物翼梁。一种复合材料的飞机机翼构造包括机翼翼梁,其具有仅由预浸织物构成的腹板,并且具有从腹板的相对边缘以一角度突出的第一翼梁帽和第二翼梁帽,其中第一翼梁帽和第二翼梁帽由腹板的预浸织物和单向预浸带的交错和交替部分构成。 |
39 |
一种将多旋翼机臂设计成可折叠固定翼的飞行器 |
CN202410815474.5 |
2023-10-19 |
CN119117260A |
2024-12-13 |
苏武; 苏恒志 |
本发明公开一种将多旋翼机臂设计成可折叠固定翼的飞行器,包括多旋翼飞行系统、折叠固定翼飞行系统、机舱、底盘等,与机舱连接的既是多旋翼机臂,也是折叠固定翼;底盘包括机架、旋翼飞行系统、地面行走系统。本发明机顶采用充气低成本降落伞,机底采用防坠落安全设施,机翼设有防撞雷达,前方设有微型激光测距雷达,使用安全可靠。本发明结构件采用碳纤维材料,使得重量轻。本发明具有结构合理、可收缩折叠、体积小、重量轻、操控性高、成本低、安全可靠、智能化程度高的特点。 |
40 |
含耦合链的变胞机构的变体头锥 |
CN202411310046.3 |
2024-09-19 |
CN119079096A |
2024-12-06 |
阎绍泽; 邓智中; 张玉玲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耦合链的变胞机构的变体头锥。其中,壳体组件包括四个壳体;伸缩链安装在第二个壳体至第四个壳体上,用于约束第二个壳体至第四个壳体的伸缩变形,当伸缩链在壳体组件伸缩变形中出现奇异位置时,伸缩链可通过自身的局部自由度进行自锁和解锁;伸缩驱动链设置在第二个壳体至第三个壳体上;弯曲链安装在第一个壳体至第二个壳体上,用于约束第一个壳体至第二个壳体的弯曲变形,当弯曲链在壳体组件弯曲变形中出现奇异位置时,弯曲链可通过自身的局部自由度进行自锁和解锁;弯曲驱动链设置在第一个壳体至第二个壳体上。本发明可进行伸缩和弯曲变形,可提高变体头锥整体的承载能力,有利于变体头锥可靠地与不同环境相适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