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船舶或其他水上船只;与船有关的设备 / 船只下水,拖出或进干船坞;水中救生;用于水下居住或作业的设备;用于打捞或搜索水下目标的装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一种搭载在船体上的上救援设备 CN202510310203.9 2025-03-17 CN119898455A 2025-04-29 李润强; 潘德位; 孙硕; 段尚锦; 迟润; 孟凡喆; 于金永
发明公开了一种搭载在船体上的上救援设备,属于救生船领域;该设备包括救援船,救援船上连接有支座,支座上铰接有操纵杆,操纵杆的端部卡接有救生圈,位于操纵杆的端部还铰接有安装环,安装环上连接有打捞网,安装环摆动并远离救生圈时,救生圈处于弹射状态,以及,安装环摆动并接触于救生圈时,救生圈处于打捞状态;该设备能够根据落水人员的清醒或者昏迷状态灵活调整为弹射模式将救生圈弹出对清醒落水人员救援,以及打捞模式利用打捞网将昏迷的落水人员捞起,提高救援行动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 一种可充气胶布及救生筏的生产方法、可充气胶布 CN202510377976.9 2025-03-28 CN119898089A 2025-04-29 张德祥; 张少斌; 左丽; 刘佃森
发明涉及橡胶制品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充气胶布,包括制作布基材、贴胶料;具体步骤如下:将所述贴胶料压贴在所述布基材的上、下表面,形成生胶布;在生胶布上表面按照预设方式设置隔离层,形成隔离层胶布;将另一生胶布平铺在所述隔离层上后,进行硫化处理,形成可充气胶布。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充气胶布的制作方法,通过在两层生胶布之间设置耐高温隔离层,确保在硫化过程中,未设置隔离层的生胶布区域能够粘合,而设置隔离层的区域则保持分离,形成间隔的充气气室。
3 一种多模态下航行器 CN202410929864.5 2024-07-11 CN118596751B 2025-04-29 宋利飞; 梅南山; 王浩; 李奕晴; 施琦; 董早鹏; 文照阳; 万闯; 徐立润; 荀嘉豪
4 一种落救助用消防救援组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2410493224.4 2024-04-23 CN118182773B 2025-04-29 罗景; 张明; 姚丽; 李楠; 林政; 程晓; 李兴武; 孙梅; 石康; 吴梓斌; 高金轩; 姚一凌; 武强强; 黄瑞东; 刘国锦
5 一种环抱式螺旋桨驱动海洋基桩检测机器人 CN202211130545.5 2022-09-16 CN115401708B 2025-04-29 王茁; 王昱帆; 张波; 刘相灼; 任培杰; 陈宇; 冯闻笛; 杨晨
6 一种全电动下装备布放架及止荡装置 CN202510178411.8 2025-02-18 CN119637046B 2025-04-22 宋俊辉; 徐蕾; 姜建明; 涂绍平; 周友军; 张恩瑞; 刘博韬; 姚永琢
申请属于下装备布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电动水下装备布放架及止荡装置,布放门架,包括安装底座、支腿驱动组件、旋转支腿、摆动驱动组件,支腿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安装底座上的电机一、与电机一驱动连接的直传动机构一、设置在安装底座上的轴承底座,轴承底座用于安装直角传动机构一。将布放门架的驱动装置直接改为电机驱动,不需要额外配置液压动单元,不仅提高了设备的传动效率,提高设备的角度调节自由度,节省了在船上甲板的安装空间。并且使整个设备的结构更为简化,不存在运动死点,并且使得设备在布放与回收作业中可以做到无级调节布放和回收的角度,从而满足根据实际工况对布放和回收的角度进行无级调节的现实需求。
7 一种船舶饱和潜钟补偿装置 CN202510329427.4 2025-03-20 CN119840810A 2025-04-18 臧春月; 张诗国; 张云虎; 顾艳丽
发明涉及海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饱和潜钟补偿装置,包括船舶甲板,所述船舶甲板顶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柱,多个所述支撑柱顶端固定连接有箱罩,所述箱罩上设置有补偿机构、热吹扫机构、密封机构和限位机构;所述补偿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箱罩前后两端的升降孔,两个所述升降孔左右两端均开设有滑槽,每个所述滑槽上下两端均连通有C形槽,每个所述C形槽出口处均设置有伸缩柱,每组所述伸缩柱和C形槽之间均设置有液压油,所述伸缩柱在C形槽内上下移动并使C形槽内的液压油随之流动;本发明可以避免水汽进入补偿机构内,从而可以防止对补偿机构造成腐蚀,进一步延长补偿机构的使用寿命。
8 一种用于深海作业工具对接的压紧自机构 CN202310013530.9 2023-01-05 CN115959270B 2025-04-18 孙庆文; 霍良青; 张奇峰; 刘英博; 翟宝琦; 范云龙
发明属于机器人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深海作业工具对接的压紧自机构,液压直线缸为多个,沿固定件的周向分布;推拉连杆的一端与液压直线缸的活塞杆铰接,另一端与长轴A铰接,长轴A同时在锁紧件的条形槽和连杆固定件的条形槽中滑动;锁紧件铰接于连杆固定件上,压紧钩的一端与锁紧件铰接,另一端为钩状;长轴C与连杆固定件铰接并在压紧钩的条形槽中滑动;活塞杆伸出时,压紧钩伸出并张开,作业工具对接口插入固定件对接位后,活塞杆缩回带动压紧钩收回并与作业工具的对接口阶梯面压紧,进而实现与作业工具对接口对接;与推拉连杆铰接的长轴A运动至连杆固定件条形槽的水平段末端实现锁死,进一步实现液压直线缸失压状态下不会松钩。
9 气体发生装置及漂浮设备 CN202110527838.6 2021-05-14 CN115339592B 2025-04-18 王越超; 尚春莉
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发生装置和漂浮设备,包括腔体,腔体形成有蓄气腔、反应腔、导流腔以及进口,反应腔至少划分为用于收容第一反应物的第一子腔和用于收容第二反应物的第二子腔,导流腔用于连通第一子腔与进水口,且导流腔中收容有第二反应物;腔体具有用于通断导流腔与第一子腔的第一通断结构、用于通断第一子腔与第二子腔的第二通断结构以及用于通断第二子腔与蓄气腔的第三通断结构;第一通断结构在导流腔中水压的作用下导通,第二通断结构在第一子腔中的气压和/或水压作用下导通,第三通断结构在反应腔中气压和/或水压的作用导通,从而解决了现有气体发生装置因反应物一起存放而发生缓慢反应进而导致使用时无法有效产气的技术问题。
10 深海海域升压站的逃生预留装置 CN202111429551.6 2021-11-29 CN114132456B 2025-04-18 张庭源; 葛延; 张伟利; 徐海波; 牛兆鑫; 王辰诺; 苗大庆; 初宇峰; 沈亮亮; 王雪梅; 魏清超; 徐海超; 赵琳
发明提供了深海海域升压站的逃生预留装置,包括立柱,立柱内部贯穿设有空心杆,立柱一侧上端连接有一体式的连接板,连接板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安装箱和第二安装箱,第一安装箱和第二安装箱内部分别设有救生衣和下滑设备;立柱下端套设有浮板,浮板上端设有安装板,安装板内部设有救生筏,安装板上端连接有橡胶垫层,橡胶垫层上端设有充气气囊,立柱两侧分别嵌设有两个安装条杆,安装条杆内部开设有和卡适配的卡槽,立柱另外两侧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部转动安装有转轴,转轴上连接有绳带。本发明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可以快速高效疏散人流,保证人员安全。
11 一种潜器的小型生命支持系统 CN202510168862.3 2025-02-17 CN119821634A 2025-04-15 张鹏; 孙茂旭; 王军阳; 曲文新
发明公开了一种潜器的小型生命支持系统,涉及潜水器技术领域,包括气供应模、二氧化处理模块、温湿度调节模块、压平衡模块、应急备用模块和处理存储器,所述氧气供应模块、二氧化碳处理模块、温湿度调节模块、压力平衡模块、应急备用模块和处理存储器之间均通过系统线路相互通信。本发明中的氧气供应模块通过采用氧气瓶和流量控制单元,大幅提升存储压力和存储量,且流量控制单元引入人工智能算法,依据多维度数据动态调节,确保氧气供应安全可靠,通过二氧化碳处理模块确保舱内二氧化碳浓度始终处于安全范围内,还设置有故障诊断模块,能快速定位故障并提供解决方案提示,且设有预警模块,对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预警提示。
12 一种上救援机器人 CN202510196357.X 2025-02-21 CN119821631A 2025-04-15 龙俊军; 杨华; 张曾焘; 张海鹏; 王小东; 张浩
发明涉及上救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水上救援机器人。该水上救援机器人主要包括壳体、推进器以及控制主板等结构部件。壳体的后侧设置多个推进器,壳体上设置有多个把手;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控制主板、遥控信号接受装置以及供电电池,其中,控制主板通过线缆与推进器、主控电源按钮、遥控信号接受装置以及供电电池相连接。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上救援机器人,通过遥控器远程遥控该水上救援机器人抵达落水者身边,既能够帮助落水者脱困,同时也能保证施救者的人身安全;同时,该水上救援机器人通过呈对称布置的四组推进器提供动实现双面航行,能够快速、高效的抵达落水者身边,提高救援的效率。
13 一种下无人航行器驻底停留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2411684087.9 2024-11-22 CN119821584A 2025-04-15 曾明; 吴书广; 牛群峰; 刘亚鹏
发明提供一种下无人航行器驻底停留系统及控制方法,能够实现无人航行器的座底驻留,实现水底静态位置保持,满足载荷布放回收等场景对平台姿态稳定性的要求,且能够随时进行上浮、驻地状态切换,具有使用简单可靠,模化程度高,对航行器平台要求低等特点。该驻底停留系统包括:可回收座底单元、浮调节单元和驻底控制单元;所述可回收座底单元设置在航行器底部,在驻底时为所述航行器提供海底接触支点;所述可回收座底单元能够相对航行器伸缩,实现收回和伸出两种状态;所述浮力调节单元设置在航行器上,通过浮力调节为所述航行器提供正、负浮力,使所述航行器上浮或下潜;所述可回收座底单元、浮力调节单元受控于所述驻底控制单元。
14 机器人 CN202411104575.8 2024-08-13 CN119176230B 2025-04-15 洪浩; 祝嘉宁; 惠二青; 龚轶青; 赵汗青; 顾家丞; 毛劲乔; 张微; 程功; 魏进豪; 胡毅
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下机器人。定位组件确定水下机器人的位置信息;控制组件根据位置信息,控制水下机器人运行到水下目标位置;控制组件在水下机器人运行到水下目标位置后,控制第一单向开启,第二单向阀关闭,并控制抽水组件抽取取样水体;水体检测组件在水下机器人运行到水下目标位置后,对取样水体周围的水体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传输至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对检测结果进行存储;控制组件,还用于在水下机器人取水完毕后,控制第一单向阀关闭,第二单向阀开启,并控制取样水体从抽水组件流出。不仅保证了水下机器人可以准确地运行到水下目标位置,且提高了在水下目标位置进行采集取样水体的准确性以及便利性。
15 一种中救生用充气艇 CN202411198545.8 2024-08-29 CN119079073B 2025-04-15 张燕; 郭宏晶; 王蒙; 陈瑜; 李芳芳; 孟萌
发明属于充气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中救生用充气艇。本发明包括气囊主体,气囊主体上设置有多个降落伞,所述的气囊主体内设置有L形的通气组件,通气组件的一端位于气囊主体的内侧。通气组件的另一端伸到气囊主体的上面,降落伞通过多个连接管与通气组件连接。降落伞在带动气囊主体向下移动的过程中,降落伞内的空气通过硬质管、连接管进入到通气组件中,并向气囊主体的内侧排出,在气流的反作用下,气囊主体逐渐向外展开。吸水条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逐渐膨胀,L型连接杆与第一斜分离,连接管内的空气通过矩形孔进入到气囊主体内,对气囊主体进行充气,气囊主体下面的空气通过进气罩进入到气囊主体内。
16 海上光伏大跨度光伏支架施工方法 CN202411905084.3 2024-12-23 CN119813900A 2025-04-11 胡瑶; 潘欣; 王超; 李蒲健; 李飞阳; 刘军; 祁林攀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海上光伏大跨度光伏支架施工方法,涉及海上光伏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拼装区域,拼装区域设置于码头前沿;在拼装区域内布设胎架结构;在胎架结构的顶端形成初步支架结构,初步支架结构包括多个下弦杆、多个腹杆、多个上弦球以及多个上弦杆;在初步支架结构上安装檩条结构;在檩条结构上安装光伏板,以形成支架结构;利用起吊装置对支架结构进行吊装,使支架结构与海平面具有预设夹,以将支架结构移送至运输船上,并在运输船上固定支架结构,其中,预设夹角为10°~18°;利用运输船将支架结构运输至预设铺设位置,并将支架结构固定于预设铺设位置处。该方法可以提高支架结构的施工可靠性和施工效率。
17 一种液压电磁双驱动的多工况快速抛载装置及应用 CN202510042761.1 2025-01-10 CN119796451A 2025-04-11 王童; 刘星; 邱博古; 周志祥; 李政阳; 姚峰; 张铭钧
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电磁双驱动的多工况快速抛载装置及应用,包括安装架,安装架中间连接有杠杆底座,杠杆底座中间通过销轴连接有交叉布置的电磁驱动抛载杠杆和液压驱动抛载杠杆,两个交叉布置的杠杠中间悬挂着压载,两个杠杆的另一端分别由电磁抛载单元和液压抛载单元中的部件来支撑,无论电磁抛载单元和液压抛载单元哪一个释放其支撑的杠杆,都会破坏底座上悬挂压载的交叉结构从而使压载释放,并且液压抛载单元连接有先导可以实现液压阀的快速开启,提高液压驱动抛载的快速性。本发明能在多种工况下快速完成对压载的抛弃,实现完成在正常工况、主动应急工况、被动应急工况等情况的抛载,其大大保证了载人潜器和水下机器人等装置的安全。
18 下阻调节组件、拖曳线列阵及探测设备 CN202510292831.9 2025-03-13 CN119796448A 2025-04-11 唐杭斌; 潘宇; 高秋; 谢伶俐
申请涉及一种下阻调节组件、拖曳线列阵及探测设备。水下阻力调节组件包括壳体部、调节翼和驱动部。壳体部包括容置腔以及沿轴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调节翼包括自由端和枢转端;所述枢转端设置于所述第二端,以使所述调节翼与所述壳体部枢转连接;驱动部,设置于所述容置腔;所述驱动部与所述调节翼连接,以驱动调节翼围绕所述枢转端转动并改变所述自由端与所述壳体部之间的距离;所述调节翼包括工作状态和收起状态:当处于所述工作状态时,所述自由端远离所述壳体部;当处于所述收起状态时,所述自由端靠近所述壳体部,且相较于所述枢转端靠近所述第一端。
19 一种多鳍协调的仿生电鳐及其工作方法 CN202510105705.8 2025-01-23 CN119796447A 2025-04-11 钟勇; 莫瑜阳
申请公开了一种多鳍协调的仿生电鳐及其工作方法,本多鳍协调的仿生电鳐包括本体舱;胸鳍组件,其数量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本体舱的两侧,胸鳍组件包括第一胸鳍鳍条、第二胸鳍鳍条和胸鳍片,第一胸鳍鳍条和第二胸鳍鳍条均并列安装至本体舱的侧面,胸鳍片连接至第一胸鳍鳍条、第二胸鳍鳍条以及本体舱,胸鳍片能够随第一胸鳍鳍条和第二胸鳍鳍条的弯曲而弯曲;尾鳍组件,其包括尾鳍鳍条和尾鳍片,尾鳍鳍条连接至本体舱,尾鳍片安装至尾鳍鳍条的端部,尾鳍片能够随尾鳍鳍条的弯曲而弯曲。本仿生电鳐通过第一胸鳍鳍条和第二胸鳍鳍条完成前进、后退、转弯等复杂动作;而且通过设置可摆动的尾鳍,提升其高速巡航能。本申请涉及下仿生机器人技术领域。
20 下探测作业一体化结构 CN202510042765.X 2025-01-10 CN119796446A 2025-04-11 陶振东; 薛方明; 吕欣倍; 张佐天; 李少成; 王兴涛; 孙梦玲
发明公开了一种下探测作业一体化结构。本发明组成包括:柔性抓取机械手、水下摄像头、多波束声呐、惯性测量单元IMU和模化绳驱柔性机械臂;柔性抓取机械手结构包括同轴的外环机构和内环机构,外环机构与柔性带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柔性带体的另一端与内环机构固定连接;水下摄像头安装在所述内环机构中心处;多波束声呐布置于柔性抓取机械手侧方的上连接板空缺处,实时获取周围水下环境的深度信息和障碍物分布;惯性测量单元IMU固定在下连接板上;模块化绳驱柔性机械臂与下连接板连接。本发明实时获取水下距离和方位信息,该结构能够优化抓取操作,提高整体安全性和可靠性,使得水下探测作业更加高效、灵活,适应复杂水下环境中的多种需求。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