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种带有可拆卸移动轮的皮划艇 |
CN202411980395.6 |
2024-12-31 |
CN119611657A |
2025-03-14 |
江雄阳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可拆卸移动轮的皮划艇,涉及皮划艇技术领域。一种带有可拆卸移动轮的皮划艇。本发明包括安装组件、升降组件以及支撑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含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前端固定连接有矩形插杆,所述安装板前侧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顶端设有第一紧固螺栓,所述升降组件包含升降柱,所述升降柱顶端固定连接于连接座底端,所述升降柱底端设有调节把手,所述升降柱左端开设有升降槽,保证皮划艇能够稳定的进行移动云送,整体结构简单稳定具有不错的实用性。 |
2 |
一种无人测量船 |
CN202411655818.7 |
2024-11-19 |
CN119329705A |
2025-01-21 |
刘展雄; 于友帅; 丁鹏; 沈友斌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人测量船,涉及无人船技术领域,包括船体,船体底部开设有收纳腔,移动机构包括滑动设置在收纳腔内部的安装板、设置在安装板底部的移动轮、设置在收纳腔内部的驱动组件以及滑动设置在收纳腔两侧内壁的密封板,支撑机构设置在船体的两侧,船体的前侧还设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能够在船体触碰到礁石时使支撑机构展开对船体两侧进行支撑,供电机构设置在船体顶部,供电机构能够同时利用光能和风能为船体进行供电。本申请能够对船体中的移动机构进行收纳,便于在山地上转移船体到合适的入水口,不需要人工以及车辆拖运,并且在船体碰撞到浅水区礁石时能够对船体两侧进行支撑保护,防止船体发生侧翻受损的现象。 |
3 |
一种可折叠式充气无人双体船 |
CN202410185177.7 |
2024-02-19 |
CN117901990B |
2024-11-22 |
麦浩平; 陈安文; 黄钧宇; 罗伟雄 |
本申请涉及快艇船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折叠式充气无人双体船,包括两个船体、架体和运输机构,两个船体共同驱动本申请的双人船在水面稳定地行驶,架体能够在双人船在水面上行驶时正常将两个船体拉开距离,使得双体船的稳定性更高、速度更快,当双体船准备靠岸时,架体能够使得双体船相互靠拢,同时在架体相互靠拢之后能够使用运输机构对双体船在陆地进行运输。本申请具有双体船在不使用时能够折叠收纳起来,占用空间小,同时由于运输机构的设置,不需要额外的运输机构来对本申请的双体船进行运输,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双体船运输不便的问题的效果。 |
4 |
一种水陆两用充气艇 |
CN202410931711.4 |
2024-07-12 |
CN118651013A |
2024-09-17 |
苗华涛; 邵春双; 陈克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陆两用充气艇,属于充气艇技术领域,包括底盘和陆行组件,底盘下方设置有陆行组件,陆行组件包括嵌槽、嵌板、输气管、套管、支撑板、顶升气囊、缓冲弹簧、顶升板和行驶轮,底盘下表面开设有嵌槽,且嵌槽内设置有嵌板,嵌板下方固定连接有输气管,且输气管下部套接有套管,套管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中央固定连接有顶升气囊,支撑板上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且缓冲弹簧上端固定连接有顶升板,支撑板下方设置有行驶轮。本发明在使用时,可以便捷的对行驶方式进行切换,并在登陆过程中进行调整,对汽艇进行防护,避免汽艇受损,且在不同的行驶方式下无需切换操作方式,较为便捷。 |
5 |
水下航行器的充电装置 |
CN202410363081.5 |
2024-03-27 |
CN118254621A |
2024-06-28 |
赵进; 阴山慧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航行器的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内设有容纳水下航行器的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的一端与外界连通,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另一端,充电部,所述充电部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所述充电部与所述限位部间隔开设置。本发明的水下航行器的充电装置,基座内设置的容纳装置能使水下航行器与外界接触更少,且限位部能单独固定水下航行器从而保证了水下航行器的固定效果,这样使得充电部在对水下航行器充电时受到暗流的影响较小。 |
6 |
一种搁浅地面受损薄壁水电站清污船修复及下水方法 |
CN202410160327.9 |
2024-02-05 |
CN118047014A |
2024-05-17 |
张元海; 张丁乐; 吴林霞; 黄丽琴; 黎翔; 张树良; 汪颖志; 黄世清 |
本发明属于清污船维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搁浅地面受损薄壁水电站清污船修复及下水方法。包括:S1、对清污船的动力系统进行修复;S2、对清污船的船体进行修复;S3、对清污船的艉轴螺旋桨推进系统进行修复;其中对船体进行修复包括变形部位修复、渗漏及薄弱部位修复,所述渗漏及薄弱部位修复包括:修复前进行检查以确定渗漏及薄弱部位,对于渗漏及薄弱部分,采用直接焊接或钢板焊接修补方法进行修复;所述钢板厚度小于船体用钢板厚度。本发明修复过程依据损坏方式的不同采取不同的修复方式,避免大量部件直接更换导致的修复成本过高,同时修复过程简单有效,使得清污船快速恢复作业。 |
7 |
一种面向海洋自然灾害的无人预警船 |
CN202410153084.6 |
2024-02-04 |
CN117682015A |
2024-03-12 |
张玲玲; 孙鹏飞; 时春晓; 题广亮; 潘肖燕; 杜燕 |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面向海洋自然灾害的无人预警船,具体涉及无人船技术领域,包括船本体,船本体包括第一支架、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架左右两侧的第一气囊、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的动力驱动系统、控制系统、预警系统,船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调节部一,船本体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调节部二,支撑调节部一与用于离地调节的拉动组件连接,支撑调节部二与用于其高度调节的吊起结构连接;船本体的底端设置有用于地面行走和增加稳定性的行走结构连接。本发明提供的面向海洋自然灾害的无人预警船,能够同时提高无人船的运输空间和船身稳定性,并增加移动便捷性,在实现气象预警的同时,还具有多功能的机械性能。 |
8 |
一种变吃水轻型水陆两栖车艇装备 |
CN202210029655.6 |
2022-01-12 |
CN114313132B |
2023-02-28 |
叶仁传; 张志浩; 刘虎; 王祺; 杨文龙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吃水轻型水陆两栖车艇装备,包括船体,还包括设置在船体头部的水深传感器、设置在船体底部的气囊以及控制器;水深传感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控制器根据水深传感器检测的水深值来判断船体的吃水程度,并基于该吃水程度来控制气囊的启动;所述船体底部还设有用于船体陆地行驶的轮子。本发明通过水深传感器的检测功能,可实现气囊不同状态之间的智能控制,改变装备的吃水线,更好的应对复杂的水下地貌,完成浅礁登岛,该装备的适用性强,且简单易操作,经济性好;充分解决了传统登岛装备无法适应复杂的水下地貌,且运输效率低、经济性差、冲滩登岛方式对船体和螺旋桨损伤大等问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9 |
一种半球形水上智能充气救生舱 |
CN202210875461.8 |
2022-07-25 |
CN115071914A |
2022-09-20 |
殷晓斌; 殷炜淇; 李佳彤; 殷延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球形水上智能充气救生舱,包括舱壁,舱壁与底部的底面板围成半球形的舱室;舱壁为双层设计,舱壁内设有充气袋;舱壁侧面铰接设有舱室安全门,舱壁上还设有观察窗、指示灯、通气装置;底面板的底部设有万向轮,舱室内设有缆绳收缩绞盘,上缠绕设有缆绳,缆绳端部固定设有锚头。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结构明确,使用方便,可电动、手动驱动救生舱室,脱离危险;缆绳配合锚头可以提高与地面的稳定性,受困人员可进入救生舱室等待救援;万向轮设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更换安全地点;舱室安全门可供受困人员逃生或救援人员实施救援工作;观察窗便于舱室内的人员时刻观察外部环境情况。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市场推广价值。 |
10 |
海洋环境质量安全监管装置的防护及移运机构 |
CN202210668874.9 |
2022-06-14 |
CN114750910A |
2022-07-15 |
王军武; 宋盈辉; 郭峰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海洋环境质量安全监管装置的防护及移运机构,它包括具有潜艇结构的安全监管装置主体,所述安全监管装置主体左右两侧壁及下壁包裹有沿安全监管装置主体轴向延伸、且纵截面呈U型的实心衔接壳体,所述实心衔接壳体底壁对应于四个角落位置处均开设有向上延伸的装配槽,所述实心衔接壳体底壁除装配槽以外的其余位置处、以及左右两侧壁下部均设置有用于抵抗撞击的防护组件,每个所述装配槽槽内顶壁均固设有能够垂直向下伸出或缩回的水下气缸。本发明能够避免监管装置主体左右两侧及下侧由于触礁碰撞导致的损坏,能够将安全监管装置主体在地面上进行反向撑起、以及在地面上进行移动运行,还能够将海洋内的漂浮垃圾、及海洋生物捞起。 |
11 |
一种医用救生艇定向发射设备 |
CN202110985590.8 |
2021-08-26 |
CN113955049A |
2022-01-21 |
隋国文 |
本发明涉及一种救生艇定向发射设备,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医用救生艇定向发射设备,包括地面行进机构、水上转向机构、水上动力机构、定向发射机构,设备能够升降支撑轮,设备能够在上升支撑轮的状态时可在水上行进,设备能够在水上行进时转向,设备能够定向投射物资,地面行进机构与水上转向机构连接,水上转向机构与定向发射机构连接,水上动力机构与地面行进机构连接,水上动力机构与定向发射机构连接,定向发射机构与地面行进机构连接。 |
12 |
轻量化的电动无人应急救援船及应急救援作业方法 |
CN202111338204.2 |
2021-11-11 |
CN113879490A |
2022-01-04 |
姜楠; 伍晗; 任常兴; 吕东 |
本发明公开了轻量化的电动无人应急救援船及应急救援作业方法,属于救援设备领域,包括组装结构的船体和艉架组件,船体为充气船体,船体的上端设有充气口,船体的中间区域后端设有电控单元,通过水密插头连接船体的电动推进器,并接通远程控制系统,艉架包括固定架,电动推进器设在船体两侧的下方;固定架远离船体一端的两侧设有支撑架,且中部铰接有调节杆,调节杆上端面的中部与支撑架的上端之间设有收放弹簧,以使得调节杆在向上抬起和竖直向下两个状态之间切换;调节杆远离支撑架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艉轮,调节杆竖直向下状态下,艉轮的下端面低于船体的下端面设置。本发明可快速安装,便携性好,方便转运,也适用于水内快速行驶状态。 |
13 |
一种海底充电式游爬双模水下航行器 |
CN202011630526.X |
2020-12-31 |
CN112722217A |
2021-04-30 |
刘硕; 徐文; 夏添; 张兵兵; 蔡勇; 林王林 |
本发明公开一种海底充电式游爬双模水下航行器。本发明采用近碟形外形,设置有水平和垂直尾翼,在游行运动时具有较小的运动阻力和良好的运动稳定性。设置有脚轮,下部中央设置有涡旋吸盘,可以实现海底平面的吸附爬行运动。配备有无线充电和光通讯装置,能够与海底基站实现自主对接、能量补给和数据传输。拥有完善的环境感知和水下定位系统,能够感知所处环境和自身位置与状态,进行自主决策,实现长时间、高度自治的水下作业。 |
14 |
一种具有多个独立弹性滑行面的分体式断级滑行艇 |
CN202110053486.5 |
2021-01-15 |
CN112693557A |
2021-04-23 |
侯亮; 贾凤琴; 汪涛 |
本发明涉及滑行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多个独立弹性滑行面的分体式断级滑行艇。其包括主船体,所述主船体纵向前部下方并排设有X个前滑行子船体,主船体纵向后部下方并排设有Y个后滑行子船体,X和Y为正整数,3≤X+Y≤8。所述X个前滑行子船体等距分布,Y个后滑行子船体等距分布,X个前滑行子船体尾部和Y个后滑行子船体头部之间设有间隔。本发明将主船体的滑行端面设置为多个独立的、相互间隔设置的子滑行端面,各个子滑行端面和主船体之间具有一定的弹性缓冲空间,并且减震结构能够吸收大部分的震动,从而减小高速航行时水面波浪对主船体的震动影响。 |
15 |
一种智能化新能源无人船 |
CN202011589489.2 |
2020-12-29 |
CN112678124A |
2021-04-20 |
潘重林; 王天一; 张永刚 |
一种智能化新能源无人船,涉及新能源无人船技术领域,包括无人船本体、第一支撑架、电机架、丝杆、电动机、移动组件、蓄电池、控制系统、第三支撑架和太阳能板;无人船本体内设置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一空腔位于无人船本体船体处,第二空腔位于无人船本体船头处,第一空腔底部内壁上设置有通孔;第一支撑架设置在第一空腔;电机架设置在第一支撑架上;丝杆转动设置在第一空腔底部内壁和电机架之间;电动机设置在电机架上,电动机与丝杆驱动连接。本发明能够大大提高无人船本体工作时的续航能力和作业能力;能够轻松在地面和水上移动,使用时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无人船本体的使用效率。 |
16 |
具有流线型行驶机构的两栖交通工具 |
CN201880038814.0 |
2018-04-11 |
CN110740929A |
2020-01-31 |
埃里克·迪夫里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栖交通工具1,诸如拖船,该两栖交通工具1包括行驶机构3,该行驶机构3构造成至少位于适于交通工具1的滚动的展开位置200、以及适于交通工具1的航行的至少一个缩回位置100。该行驶机构3的特征在于包括整流罩元件5,整流罩元件5牢固地连接至所述行驶机构3,从而所述整流罩元件5有利地作为行驶机构3的展开位置中的防喷溅装置。根据一个选项,交通工具1包括半刚性壳体2。 |
17 |
带有观光室的滚轮式捕鱼船 |
CN201611203139.1 |
2016-12-23 |
CN106828766A |
2017-06-13 |
李文斌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观光室的滚轮式捕鱼船,包括甲板、两个结构相同的船体,甲板铺设在两个船体的顶部,两个船体之间有间隙,船体包括外侧壁板、内侧壁板和底面板,所述底面板与甲板平行,内侧壁板与底面板垂直,外侧壁板是由上斜面板和下斜面板对接成V字形结构;还包括轮子和折叠轮架,所述折叠轮架包括轮支架和液压缸,轮支架铰接在船体的内侧壁板的下端处,轮子安装在轮支架上,折叠时,液压缸拉到轮支架进入船体底面板上的凹槽内,展开时,液压缸推动轮支架向下展开;还包括观光室,观光室设在甲板上。由于增设了轮子,能够方便地将船将船拉出水面进行维护;由于采用折叠轮架,不用时,将轮架折叠,以减少行进时产生的阻力。 |
18 |
实时监控型滚轮式捕鱼船 |
CN201611203151.2 |
2016-12-23 |
CN106741582A |
2017-05-31 |
李文斌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时监控型滚轮式捕鱼船,包括甲板、两个结构相同的船体,甲板铺设在两个船体的顶部,两个船体之间有间隙,船体包括外侧壁板、内侧壁板和底面板,外侧壁板是由上斜面板和下斜面板对接成V字形结构;还包括摄像头和电脑,摄像头设在所述的鱼笼内,通过数据线与甲板上的电脑连接;还包括轮子和折叠轮架,折叠轮架包括轮支架和液压缸,轮支架铰接在船体的内侧壁板的下端处,轮子安装在轮支架上,折叠时,液压缸拉到轮支架进入船体底面板上的凹槽内。由于增设了轮子,能够方便地将船将船拉出水面进行维护。由于增设了摄像头和电脑,通过电脑观察水下鱼笼内的情况,当进入鱼笼中的鱼较多时,可以将电动闸门关闭。 |
19 |
滚轮式捕鱼船 |
CN201611203085.9 |
2016-12-23 |
CN106741578A |
2017-05-31 |
李文斌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滚轮式捕鱼船,包括甲板、两个结构相同的船体,甲板铺设在两个船体的顶部,两个船体之间有间隙,所述船体包括外侧壁板、内侧壁板和底面板,所述底面板与甲板平行,内侧壁板与底面板垂直,外侧壁板是由上斜面板和下斜面板对接成V字形结构,下斜面板的下侧边与底面板侧边对接,下斜面板的上侧边与上斜面板的下侧边对接,下斜面板的上侧边与内侧壁板之间的距离大于下斜面板的下侧边与内侧壁板之间的距离;还包括滚轮,所述滚轮设在船体的底部。由于增设了滚轮,能够方便地将船将船拉出水面进行维护。 |
20 |
带有洗浴房的滚轮式捕鱼船 |
CN201611203050.5 |
2016-12-23 |
CN106741576A |
2017-05-31 |
李文斌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洗浴房的滚轮式捕鱼船,包括甲板、两个结构相同的船体,船体包括外侧壁板、内侧壁板和底面板,外侧壁板是由上斜面板和下斜面板对接成V字形结构;还包括电控箱和电源切换器,所述电源切换器包括太阳能电池供电电源、柴油发电机供电电源和电源切换开关,所述的电控箱通过电源切换开关与太阳能电池供电电源、柴油发电机供电电源电连接,所述电源切换开关中设有辅助触点,所述辅助触点通过数据线与电控箱内的MCU主控芯片的引角电连接;还包括洗浴房,所述洗浴房设在甲板上,洗浴房内安装有冷热水喷头和桑拿浴室。由于增设了洗浴房,给船上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