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
一种具有伸缩式气囊的多功能水下快速救援装置 |
CN202510223014.8 |
2025-02-27 |
CN119796442A |
2025-04-11 |
宋庆云; 梁军; 高珍珍; 韩晨; 秦青; 赵婧怡; 安伟; 李金军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伸缩式气囊的多功能水下快速救援装置,涉及水下救援技术领域,包括气囊机构,所述气囊机构的外侧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对气囊进行折叠的伸缩机构,气囊机构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伸缩机构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上设置有水下推进机构,该装置通过驱动机构带动伸缩机构,实现对未充气状态下的气囊机构进行快速展开以及折叠,且经折叠后的气囊机构可在水下救援时减少不必要的拖曳力和阻力,减少救援过程中水流对于气囊机构的影响,能够有效避免气囊机构在水中对水下推进机构的拍摄模块造成遮挡,同时伸缩机构带动气囊机构展开可对落水者的腰部进行环抱,气囊机构充气将落水者带至水面以对落水者进行救援。 |
62 |
一种化学品船液货舱脚手架结构 |
CN202411969237.0 |
2024-12-30 |
CN119796440A |
2025-04-11 |
于波; 宋策; 朱书峰 |
本发明属于化学品船技术领域的化学品船液货舱脚手架结构。货舱(1)的内侧纵壁(2)为斜面结构,内侧纵壁(2)上设置支撑底座(3),支撑底座(3)包括下斜面(4)和上平面(5),下斜面(4)连接内侧纵壁(2),上平面(5)上设置定位凸部(6),脚手架内侧管件(7)下端插装在定位凸部(6)上,且脚手架内侧管件(7)下端支撑在上平面(5)上,货舱(1)的货仓底面(8)上设置脚手架外侧管件(9)。本发明所述的化学品船液货舱脚手架结构,结构简单,既能够实现四周舱壁及甲板反顶五面搭建脚手架,又有效减少搭设量,满足施工需求,确保施工安全,同时节约人工成本的同时,减少脚手搭设时间,降低施工量。 |
63 |
一种海洋牧场用智能型立式浮标 |
CN202510300119.9 |
2025-03-14 |
CN119796418A |
2025-04-11 |
王举颖; 李志刚; 王舒鸿; 戚昕; 于会娟; 范柳 |
本发明涉及浮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洋牧场用智能型立式浮标,包括有隔板一、倾角传感器、隔板二、隔板三、圆环一、配重块一、配重块二、DD马达一和DD马达二;圆筒上固接有隔板一;隔板一上固接有倾角传感器;圆筒上固接有隔板二;圆筒上固接有隔板三;圆筒上固接有圆环一;圆环一上滑动连接有配重块一。在溺水人员抓紧圆环二的初始阶段,配重块一和配重块二组合在一起共同对抗拉力,使本浮标从倾倒姿态快速立起,而本浮标重新立起后,配重块一和配重块二可分离开,使配重块一、配重块二的重力与人员拉力形成三角分布的平衡力矩,使本浮标保持平衡为溺水人员提供稳定支撑,能兼备快速立起和保持稳定的优点。 |
64 |
一种空投充气艇及智能充气方法 |
CN202510165960.1 |
2025-02-14 |
CN119796401A |
2025-04-11 |
徐坤; 石恩典 |
本发明涉及充气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空投充气艇及智能充气方法,所述的一种空投充气艇,包括:船体,船体上设有进气腔,进气腔上开设有进气窗,气泵与进气腔连接能够对船体进行充气;进气腔内设有撑圆组件,撑圆组件包括驱动结构以及撑圆件,撑圆件沿进气腔的圆周方向等距设有多组,当气泵向进气腔泵气时,驱动结构能够驱使撑圆件向外扩展,将与进气腔连接处附近的船体撑开,从而扩大船体的进气通道,且在船体被撑开的过程中,能够同时通过进气窗向内部吸气,从而加快充气速度;进气腔内还设有隔挡组件,隔挡组件通过触发组件与撑圆件连接,撑圆件动作时,触发组件能够驱使隔挡组件对进气窗以及驱动结构进行隔挡,从而增大气体的流动速度。 |
65 |
一种船体侧向支撑的辅助下水设备 |
CN202411670558.0 |
2024-11-21 |
CN119160352B |
2025-04-11 |
徐兆林; 徐亚林 |
本发明提供一种船体侧向支撑的辅助下水设备,涉及辅助下水设备技术领域。该船体侧向支撑的辅助下水设备,包括船体,所述船体顶部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顶部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圆孔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套筒,所述转动套筒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船体顶部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支架,两个所述限位支架内部均设置有定位组件,两个所述限位架内部均滑动连接有配重件。该船体侧向支撑的辅助下水设备,使配重件同时也对船体下放设备一侧进行下压,从而大大降低设备下潜后船体的左右摇摆幅度,以此保证船体的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船员的安全性。 |
66 |
一种仿生裸海蝶水下探测机器人 |
CN202211648265.3 |
2022-12-21 |
CN115848607B |
2025-04-11 |
张益鑫; 赵金昊; 周航宇; 靳思远; 陶思宇; 杨梦琦; 冯元笠; 王少萍 |
本发明公开一种仿生裸海蝶水下探测机器人,涉及仿生水下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主机体部分,所述主机体部分内设有控制系统;所述主机体部分两端活动设置有对称布置的翼足部分,所述翼足部分能够实现俯仰摆动和前后摆动;所述主机体部分底部活动连接有尾腹部部分,所述尾腹部部分能够实现上下摆动和左右摆动。本发明提供的仿生裸海蝶水下探测机器人,尺寸小,机动性能好,能够进行深海探测。 |
67 |
一种用于海洋电子信息工程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及采集方法 |
CN202111315358.X |
2021-11-08 |
CN114153003B |
2025-04-11 |
陈瑜; 顾沈明; 张静; 魏丹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海洋电子信息工程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及采集方法,涉及海洋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领域,包括采集主体和平衡组件,所述采集主体顶部安装有背鳍,且所述背鳍顶部安装有节能组件,所述采集主体中部设置有红外传感摄像头,且所述红外传感摄像头外部设置有传感器模组,所述采集主体底部连接有安置座。本发明通过采用多个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设置,不仅能够在日常实现太阳能充电,保证设备的日常用电,使其能够完成设备供电的自供自足,提升采集效率,同时通过传感器模组,能够检测采集海面海水的各项数据,同时能够通过采集组件对深水内部海洋生物及其海床面的信息做到采集,实现海面和深水及其海底的信息的同时采集,提升其采集效率。 |
68 |
一种可互为转换的户外野营帐篷及防灾应急充气船的装备 |
CN202510179338.6 |
2025-02-18 |
CN119777635A |
2025-04-08 |
郑清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互为转换的户外野营帐篷与防灾应急充气船的装备,采用两组H字形支撑结构部件来增加帐篷顶部的固定和承重能力,用轻量化、可折叠且防水防磨的复合材料制成的双层帐篷顶部主体,与帐篷帷帐部分快速组装成常规的露营帐篷使用。当遭遇水灾和涉水泅渡的时候,本装备可快速组装充气船的井字形龙骨结构架,与双层帐篷顶部主体组成一个充气船来使用,充气船底部内置有多组气囊组成的竹筏结构,两侧船舷也分别内置有多组气囊结构,通过充气装置分别为这三个充气舱充气,增加充气船的整体坚固性。本装备解决现有户外露营帐篷和防灾应急充气船功能单一的问题,实现装备的多功能化,提高资源利用率,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
69 |
一种自主水下机器人及其运动控制方法 |
CN202411902603.0 |
2024-12-23 |
CN119773939A |
2025-04-08 |
王健; 戚雅茜; 程源渊; 万彦同; 季辰恺; 郭品栋; 梁晓锋 |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主水下机器人及其运动控制方法,用于采集游泳运动员的训练数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水密舱,所述支撑架的四角内均安装有沿着所述水密舱的周向间隔分布的推进器;其中,所述水密舱内安装有核心控制单元,所述核心控制单元包括核心控制器,所述核心控制器通过通讯模块与上位机连接,所述核心控制器内设有PID控制器,所述上位机内设有颜色识别模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两种跟踪模式,在自动控制模式下,通过使用PID控制器结合OpenCV的颜色识别技术,自主水下机器人能够对游泳运动员进行实时追踪,这为教练提供了更加连续和完整的水下视角,有助于更深入地分析运动员的技术动作。 |
70 |
一种海上救援自平衡救护装置 |
CN202510204288.2 |
2025-02-24 |
CN119773928A |
2025-04-08 |
王芹; 王琳; 陈巧灵; 王岩岩; 赵晶晶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救援自平衡救护装置,包括橡皮船,还包括:十字连接件,所述十字连接件内靠近四角边缘处位置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橡皮船下面固接有插接柱,所述插接柱与连接孔相互配合,所述十字连接件下面靠近中心处位置固接有螺纹连接套头,浮力稳定机构,所述浮力稳定机构连接在十字连接件两侧处位置,所述浮力稳定机构包括连接杆件、浮筒,所述浮筒固接在连接杆件一端,平衡机构,所述平衡机构包括连接套管、连接柱。通过利用配重球拉低装置整体的重心,当橡皮船受到较大的风浪时,橡皮船由于风浪倾斜偏转,此时由于橡皮船重心较低,它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快速恢复到平衡状态,实现快速自平衡。 |
71 |
水下机器人的收放装置 |
CN202510283229.9 |
2025-03-11 |
CN119773920A |
2025-04-08 |
章坤; 张涛; 邬宾杰; 丁睿彬; 张登; 郑华; 胡莉梭; 张新宇; 金颖; 丁炫含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机器人的收放装置,属于海洋工程与水下作业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绞车、收放器、回收器及水下机器人。绞车固定在船上,缆绳缠绕在绞车上并连接回收器,回收器可放置水下机器人。回收器内设水泵,水泵有抽水口和出水口,抽水口附近设镂空板。回收器外壳设有转向推进器和水平推进器,还设有入口和夹持壳。回收器设置定位装置,可使用超宽带无线电定位系统。回收器外壳还设有气囊,内部设有夹持装置和压力传感器。收放器外壳设有针尖机构、排水口和烘干机,内部设有缆绳通道和释放装置。该装置通过水泵抽吸、定位装置导航、夹持装置固定等实现水下机器人高效回收,具有操作简单、回收效率高、维护方便等优点。 |
72 |
一种基于水下智能机械臂使用的运动回转定位系统及方法 |
CN202411902681.0 |
2024-12-23 |
CN119772858A |
2025-04-08 |
钱飞; 唐维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水下智能机械臂使用的运动回转定位系统及方法,包括固定座、转动座、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抓取机构及通讯模块,转动座通过多个安装组件与固定座进行固定安装,转动座与第一连接臂、第一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之间均设置有回转定位机构,回转定位机构包括回转定位组件、检测组件与防护组件;回转定位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多个顶杆与调整盘,本发明涉及水下智能机械臂技术领域。该基于水下智能机械臂使用的运动回转定位系统及方法通过回转定位机构对连接臂转动后的位置进行定位稳定,在连接臂的位置调整完成后,通过启动调整电机使得顶杆顶在第一圆槽的内壁上,进而对连接臂的位置进行定位稳定。 |
73 |
一种用于降低塔筒安装重心的浮船坞及其塔筒安装方法 |
CN202311318384.7 |
2023-10-12 |
CN117326024B |
2025-04-08 |
麦志辉; 徐天殷; 喻祥; 许结芳; 吕伟华; 赖雨薇; 朱兆程; 刘炳超; 徐寒; 叶倩恩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降低塔筒安装重心的浮船坞及降低塔筒安装重心的安装方法,该浮船坞包括浮船主体、第一水平滑轨、滑板、海浪补偿平台;浮船主体上设有用于供待吊装部件的放置区域、提供吊装施工的作业区域,作业区域设有深坑区;第一水平滑轨设置在浮船主体的表面,其一端向放置区域延伸,另一端向深坑区延伸,用于将待吊装部件由放置区域转移至作业区域内;海浪补偿平台可升降地安装在作业区域的深坑区内,海浪补偿平台包括承托板、带动承托板做平稳升降的升降补偿机构,承托板设有与第一水平滑轨接驳滑移的第二水平滑轨,滑板在第一与第二水平滑轨之间滑移。本发明通过能够降低安装过程中的塔筒重心位置,降低塔筒与其他部件的对位难度。 |
74 |
一种自适应履带装置 |
CN202310138031.2 |
2023-02-20 |
CN116279870B |
2025-04-08 |
樊伟哲; 童博; 赵勇; 王团结; 谢小军; 王新; 高晨; 张宝锋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履带装置,该履带装置在水下机器人的底盘中设置舵机,在履带中设置活动关节,舵机和活动关节、主动轮和从动轮均通过电动伸缩杆连接,通过各个电动伸缩杆的伸缩与倾斜,使得水下底盘上的水下机器人基本处于一个平面前进,减少其前后倾斜的角度,提升其运动过程的稳定性,更有利于检测和清洗,从而提高机器人水下作业的效率。使用过程中,该履带可根据风机桩基(柱状)的半径自适应为相应的弧度、更好的和风机桩基桶状贴合,提升了机器人贴合风机桩基爬行及作业时的稳定性,提高了作业效率。 |
75 |
一种仿蝠鲼柔性胸鳍防水扑动机构 |
CN202210674911.7 |
2022-06-14 |
CN115432153B |
2025-04-08 |
曹勇; 朱豪科; 曹永辉; 潘光; 郝艺伟 |
本发明一种仿蝠鲼柔性胸鳍防水扑动机构,属于仿生航行器领域;包括主驱动电机组件、被动防水扑动组件、柔性胸鳍组件和主体密封舱,主驱动电机组件设置于仿生航行器躯干的主体密封舱内,被动防水扑动组件设置于仿生航行器两侧的柔性胸鳍组件内;通过所述主驱动电机组件驱动两侧的被动防水扑动组件,实现柔性胸鳍扑动。本发明主动同步带轮与被动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传输,防水密封壳安装的精度需求和整体装配需求低。通过舵机的防水传动,实现动力从舱体内部输出至舱体外部的柔性胸鳍,采用防水舵机。胸鳍采用柔性材质及中空结构,能够减小因胸鳍被动变形的内抗力对鳍条的负载,同时降低舵机的负载,减小整个运动系统的内耗,提高动力输出的效率。 |
76 |
一种适用于水下无人航行器的折倒式进出舱机构 |
CN202411627479.1 |
2024-11-14 |
CN119749814A |
2025-04-04 |
韩忠磊; 鲁鹏; 熊华乔; 董胜峰; 柳友锟; 郑中毅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水下无人航行器的折倒式进出舱机构,属于水下航行器技术领域,出舱时,折倒液压缸的活塞杆伸出,活塞杆推动摇臂,使摇臂带动T形臂、T形臂上的共形板与水下设备共同绕T形臂的横臂轴线转动,直至转动到从水下无人航行器外壳上的开孔出舱的状态;进舱时,折倒液压缸的活塞杆缩回,活塞杆拉动摇臂,使摇臂带动T形臂、T形臂上的共形板与水下设备共同绕T形臂的横臂轴线反向转动,直至转动到从水下无人航行器外壳上的开孔进舱,共形板封闭水下无人航行器外壳上的开孔。机构整体靠近水下航行器外壳安装,远离了无人水下航行器中轴线,为舱内设备的安装及航行器总体的走线布缆等预留出了足够的空间。 |
77 |
一种用于潜航器搜救的机械式紧急避障装置 |
CN202510252201.9 |
2025-03-05 |
CN119749808A |
2025-04-04 |
李春旭; 杨越; 李依昂; 曾致远 |
一种用于潜航器搜救的机械式紧急避障装置,包括外壳,以及安装在外壳上的侧面避障组件和前端避障组件;侧面避障组件包括支撑架、侧滑架、侧滑机构、开合板和开合机构;支撑架固定安装在外壳内;侧滑架设有一对,对称滑动安装在支撑架上;每个侧滑架上均转动安装有若干开合板;前端避障组件包括前挡架、移动缸一、副挡架和支撑机构;前挡架滑动安装在外壳上;移动缸一缸体固定安装在外壳上,伸缩端与前挡架固定连接;副挡架转动安装在前挡架上;支撑机构用于带动副挡架转动;本发明能够保证潜航器及时做出有效避让动作,整组避让动作操作简洁,组件结构简单;在侧面避障组件不能及时完成避让动作时,能够将前挡架伸出应对障碍物的碰撞。 |
78 |
一种临近空间远洋救生方法 |
CN202411773068.3 |
2024-12-04 |
CN119749807A |
2025-04-04 |
崔东岳; 朱永峰 |
本申请属于航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临近空间远洋救生方法,包括:通过通讯卫星接收待救援人员的位置信息;在数据库中检索位于救援圆内的空间救援平台,所述救援圆为以救援人员的位置信息为中心,以救援载具投射距离为半径的圆;通过通讯卫星将位置信息发送至救援圆内距离位置信息最近的空间救援平台;空间救援平台将救援载具投送至待救援人员的位置信息位置处;救援载具将救援人员运送至预定安全区域。 |
79 |
一种水下无人航行器载荷输送装置 |
CN202411972712.X |
2024-12-30 |
CN119749784A |
2025-04-04 |
韩忠磊; 鲁鹏; 贾宏春; 陈玉龙; 冯少举; 唐国元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无人航行器载荷输送装置,包括锟子、安装立柱、驱动机构、从动机构和传动轴;每两个安装立柱为一组,均竖直安装在航行器上、且通过与之垂直的锟子连接;主动锟子通过驱动机构与一组安装立柱转动配合构成主动单元;从动锟子通过从动机构与一组安装立柱转动配合构成从动单元;在首端的主动单元和若干个从动单元沿传输方向依次排列,锟子轴线垂直于传输方向,驱动机构与若干个从动机构与传输方向共线、通过传动轴连接;驱动机构驱动主动锟子转动、通过传动轴使得从动机构带动从动锟子同向转动,载荷位于所有锟子组成的锟道上,通过锟子的转动实现载荷沿传输方向移动。本发明集成度高、装配性好、可靠性高、载荷适应性好。 |
80 |
一种礁石海域水下探测装置 |
CN202411916210.5 |
2024-12-24 |
CN119329725B |
2025-04-04 |
涂海江; 林志国; 杨昱; 李纪东; 解江; 王帅兵; 许箭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礁石海域水下探测装置,包括:机体,设置在所述机体前进端侧面的摄像组件;朝向所述摄像组件一侧的机体设置有第二防护组件,所述第二防护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摄像组件侧边的第二刚性组件、以及驱动所述第二刚性组件切换开启/关闭状态的第二驱动组件;本发明通过启动充气组件向密封腔室注入气体,膨胀外部防护片以创建第一层充气缓冲防护层,同时提供额外的浮力,使装置快速上升,脱离危险区域;展开第一刚性组件,形成第二道防护层,通过双层防护有效吸收和抵御外部冲击,确保摄像组件的安全。还可以通过第二驱动组件触发第二刚性组件形成一个物理防护层,包围并保护摄像组件,从而形成三重防护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