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种轮胎制备工艺 |
CN202110542762.4 |
2021-05-19 |
CN115384091A |
2022-11-25 |
潘川; 朱健鹏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液体原材料制备轮胎的工艺,该工艺采用多序成型的方式将胎面、带束层、胎体、子口、胎侧依次成型后形成轮胎整体。本工艺适合原材料为液体的各种类型的实心胎和充气式轮胎,包括轿车胎、卡客车胎、工程胎、巨胎、及各类特种轮胎等。 |
2 |
轮胎用模具、轮胎的制造方法以及轮胎 |
CN202111175845.0 |
2021-10-09 |
CN114536831A |
2022-05-27 |
鬼塚怜奈; 早苗隆平 |
本发明提供可实现接地面形状及接地压分布的优化的轮胎用模具(56)。模具(56)具备对胎面表面(22)进行造型的胎面形成面(64)。胎面形成面(64)具备形成周向沟(42)的凸条(74)、和形成陆地面(46)的陆地面形成部(76)。在轴向上隔着凸条(74)排列的、三个陆地面形成部(76)中的、位于两个凸条(74)之间的陆地面形成部(76)是弯曲陆地面形成部(76B)。弯曲陆地面形成部(76B)的轮廓用一个或多个圆弧表示。凸条(74)的基准侧面(80a)与弯曲陆地面形成部(76B)的边界是基准边界点(BBm),基准边界点(BBm)位于比胎面形成面(64)的基准形成面(FBL)靠内侧的位置。 |
3 |
轮胎的制造方法及成形系统以及轮胎 |
CN201980031571.2 |
2019-06-14 |
CN112135726A |
2020-12-25 |
西尾悟 |
提供在制造具备加强帘线以连续的状态在轮胎周向上卷绕多圈或一边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延伸一边在轮胎周向上卷绕的加强构件的轮胎时能够无浪费地使用加强帘线而避免生产率的下降的轮胎的制造方法及成形系统以及该轮胎。从一方的供给单元3A将在先的胎体帘线15a一边向成形鼓2供给一边在胎体层15的成形中使用,从别的供给单元3B将在后的胎体帘线15b的前端部放出,在将在先的胎体帘线15a供给了预定长度的时间点下,利用接合机构8将在后的胎体帘线15b的前端部与在先的胎体帘线15a连结而使其连续后,一边将在后的胎体帘线15b向成形鼓2供给一边继续胎体层15的成形而使胎体层15完成。 |
4 |
用于构造轮胎的可扩张成型鼓和工艺 |
CN201480070468.6 |
2014-12-22 |
CN105848868B |
2019-07-19 |
O·豪普特; M·马尔基尼; S·孟塔纳里; M·马里亚尼; D·L·孔蒂 |
本发明涉及用于构造轮胎的环面成型鼓和工艺。环面成型鼓(23)在成形的胎体套(12)内扩张,以将胎体套(12)支撑在由成型鼓(23)在外部提供的抵接表面(“S”)上。通过将所述初级半成品(54a,54b)推压向抵接表面(“S”)而将初级半成品(54a,54b)施加在成形的胎体套(12)的周围。抵接表面(“S”)具有与空心部分(41)交替的实心部分(40)的圆周列。沿着抵接表面(“S”)的轴向相对圆周边缘布置的实心部分(40)的横向尺寸介于布置在抵接表面(“S”)的轴向中心线平面近侧的实心部分(40)的横向尺寸的10%和60%之间。 |
5 |
充气轮胎及其生产方法 |
CN201380055847.3 |
2013-10-04 |
CN104768778B |
2018-09-21 |
小原圭 |
一种充气轮胎,其减少了胎体帘布层与内、外芯件(5i、5o)的间隔并且提高了操纵稳定性。胎体帘布层的径向内端部被保持在内芯件与外芯件(5i、5o)之间而没有反包于胎圈芯。内、外芯件(5i、5o)由绕轮胎轴线螺旋地缠绕的胎圈帘线(10i、10o)的螺旋体制成。在内芯件(5i)中,胎圈帘线(10i)的最终捻向与在从轮胎轴向外侧观察的侧视图面中的胎圈帘线(10i)绕轮胎轴线的缠绕方向相同。在外芯件(5o)中,胎圈帘线(10o)的最终捻向与胎圈帘线(10o)的缠绕方向相反。 |
6 |
充气轮胎及其生产方法 |
CN201810182710.9 |
2013-10-04 |
CN108274959A |
2018-07-13 |
小原圭 |
一种充气轮胎,其减少了胎体帘布层与内、外芯件(5i、5o)的间隔并且提高了操纵稳定性。胎体帘布层的径向内端部被保持在内芯件与外芯件(5i、5o)之间而没有反包于胎圈芯。内、外芯件(5i、5o)由绕轮胎轴线螺旋地缠绕的胎圈帘线(10i、10o)的螺旋体制成。在内芯件(5i)中,胎圈帘线(10i)的最终捻向与在从轮胎轴向外侧观察的侧视图面中的胎圈帘线(10i)绕轮胎轴线的缠绕方向相同。在外芯件(5o)中,胎圈帘线(10o)的最终捻向与胎圈帘线(10o)的缠绕方向相反。在内芯件中的胎圈帘线的捻向与在外芯件中的胎圈帘线的捻向为相同方向。 |
7 |
用于构造轮胎的工艺和设备 |
CN201280066768.8 |
2012-12-19 |
CN104169072B |
2016-10-19 |
M·巴拉比奥; G·洛普雷斯蒂; G·贝尔福特; M·卡雷洛; F·科隆博; A·伊万诺夫 |
一种用于构造轮胎的工艺包括:‑通过气动传感器(30;130)的第一喷嘴(31;131)供应流体流,所述第一喷嘴设置在挤出机(20)的挤出头(23)的区域中,沿着流动方向(A;B)引导所述流体流,所述流动方向与所述气动传感器的连接到所述压力测量单元(33)的第二喷嘴(32;132)不发生干扰;‑通过形成在挤出机的挤出头中的开口开始挤出连续细长元件(21);‑将经由连续细长元件(21)的流体流再次引导到气动传感器的所述第二喷嘴中;‑检测第二喷嘴(32;132)中的压力变化,从而判定是否存在从开口输出的所述连续细长元件(21);‑在从检测压力变化起经历预定时间之后,致使成形鼓(2)围绕其自身旋转轴线(X)旋转;‑将连续细长元件(21)分布在成形鼓(2)的径向外表面(3)上。 |
8 |
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方法 |
CN201510689927.5 |
2015-10-22 |
CN105620203A |
2016-06-01 |
黒木武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方法,其均匀性及生产性优异。在该轮胎(7)中,束带层(16)通过卷绕第一带(32)、第二带(34)及第三带(36)构成。第一带(32)、第二带(34)及第三带(36)分别具备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帘线。设上述轮胎(7)中的赤道面(CL)的一方的轴方向外侧的区域为第一区域(A1),设赤道面(CL)的另一方的轴方向外侧的区域为第二区域(A2)时,在第一区域(A1)中,第一带(32)从轴方向内侧朝向外侧沿大致圆周方向螺旋状地卷绕。在第二区域(A2)中,第二带(34)从轴方向内侧朝向外侧沿大致圆周方向螺旋状地卷绕。在赤道面(CL)上,第三带(36)沿圆周方向卷绕。 |
9 |
分段式胎芯结构和制造轮胎的方法 |
CN201110356718.0 |
2011-11-11 |
CN102463682B |
2015-04-22 |
R.D.瓦戈 |
本发明涉及分段式胎芯结构和制造轮胎的方法。一种分段式胎芯结构可包括分段式胎芯和分段式胎芯去除系统。分段式胎芯去除系统可包括:第一轮,其可旋转以使分段式胎芯的第一节移离硫化轮胎的内表面;以及第二轮,其可旋转以使分段式胎芯的第二节移离硫化轮胎的内表面。 |
10 |
型芯输送台车 |
CN201310438347.X |
2013-09-24 |
CN103707536A |
2014-04-09 |
鬼松博幸 |
本发明提供一种型芯输送台车,能够在轨道上的两个型芯输送台车之间交接刚性型芯。型芯输送台车具有:能够在轨道上移动的输送台;支承于输送台、且能够绕垂直的回旋轴心回旋的回旋台;支承于回旋台、且能够在从回旋轴心通过的水平的F方向线上从第一位置水平地移动到第二位置的水平移动台;支承于上述水平移动台、且具有能够以装卸自如的方式而与刚性型芯的一方的支承轴部连结的连结部的型芯支承台。在上述F方向线与输送方向平行的回旋基准状态下、且在上述第二位置处,刚性型芯的赤道面位于比输送台以及水平移动台靠输送方向外侧的位置。 |
11 |
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方法 |
CN201310027663.8 |
2013-01-24 |
CN103223826A |
2013-07-31 |
两角顺一郎 |
本发明提供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方法,能够提高横沟的耐裂缝性以及均匀性。该充气轮胎在胎面部的外表面沿轮胎周向间隔设置有横沟,在胎面部的内腔面设有凸棱形成区域,该凸棱形成区域具有从上述内腔面向轮胎径向内侧突出、并且横贯上述横沟的轮胎径向内侧的横沟内侧区域而向与上述横沟交叉的方向延伸的至少一条内侧凸棱。 |
12 |
轮胎成型用模具及使用了该模具的充气轮胎 |
CN200810135422.4 |
2008-08-01 |
CN101357510B |
2013-04-03 |
花和孝; 濑川政弘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轮胎成型用模具(10),其成型胎面的胎面成型模具部(12),由在轮胎周方向上被分割的多个模具组件(18)构成,各模具组件设置为在轮胎的放射方向上可以移动,使在胎面表面上成型横槽T2的突条(20),至少在模具组件(18)的周方向端部(23)处,以相对于朝向模具组件的中心Om的方向向外倾斜的姿势(更详细地讲,是与模具组件的移动方向M平行的姿势)突出设置,从而越朝向前端,越从模具组件的周方向中央部(22)离开。 |
13 |
一种风胎压出装置 |
CN201210374138.9 |
2012-10-07 |
CN102886909A |
2013-01-23 |
李勇; 叶民远; 张文文; 张久伟; 孙士川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胎压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风胎压出装置1、2形状为圆台体,提高风胎胎条压出出型挤压力,提高挤出胎条胶料密实性、可塑性,并且能够阻挡胶料杂质,整体提高风胎产品的内在质量。 |
14 |
充气轮胎的制造工艺及相关的构建生产线和组装设备 |
CN200680056081.0 |
2006-10-12 |
CN101522403B |
2012-08-29 |
M·马尔基尼; F·马利亚尼; P·米萨尼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轮胎的方法和轮胎构建生产线,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i)将第一环面支撑件传送到第一组装设备(3)处;ii)在第一组装设备(3)中,在第一环面支撑件上依次构建第一环面胎体帘布层、以及第一对环形增强嵌入件,以便于将各个环形增强嵌入件联接到第一环面胎体帘布层的对应径向内侧边缘上;iii)将第一环面支撑件传送到第二组装设备(31)处;iv)在第二组装设备(31)中,在承载着已与第一对环形增强嵌入件相联的第一环面胎体帘布层的第一环面支撑件上,依次地构建第二环面胎体帘布层和第二对环形增强嵌入件,以便于将各个环形增强嵌入件联接到第二环面胎体帘布层的对应径向内侧边缘上。 |
15 |
充气轮胎以及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 |
CN201110436242.1 |
2011-12-22 |
CN102555675A |
2012-07-11 |
丹野笃; 高田昇; 佐藤有二; 松田淳; 儿玉勇司; 今宫督 |
提供降低充气轮胎的滚动阻力的构造。充气轮胎(1),包含:圆筒形状的环状构造体(10);作为胎面部的橡胶层(11),其朝向环状构造体(10)的圆周方向地设置在环状构造体(10)的外侧(10so);和胎体部(12),其具有由橡胶覆盖的纤维,设置于与包含环状构造体(10)和橡胶层(11)的圆筒形状的构造体(2)的中心轴(Y轴)平行的方向上的两侧;在构造体(2)的子午线剖面上,橡胶层(11)的外侧(11so)与环状构造体(10)的外侧(10so)为同样的形状。 |
16 |
用于制造车轮轮胎的方法和成套设备 |
CN200680056443.6 |
2006-11-27 |
CN101541517B |
2012-06-27 |
A·米尔托; S·圣乔瓦尼; G·蒙塔奇尼 |
本申请介绍了一种用于制造车轮用轮胎的成套设备和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a)在轮胎成套制造设备(1)的构建生产线(2)上的环面支撑件上构建出未硫化轮胎;b)将未硫化轮胎及相关的环面支撑件从成套制造设备(1)的构建生产线(2)传送到第一保持单元(7);c)将未硫化轮胎及相关的环面支撑件从第一保持单元(7)传送到成套制造设备(1)的硫化生产线(3);d)在成套制造设备(1)的硫化生产线(3)上对未硫化轮胎执行成型及硫化处理;e)将成型及硫化处理后的轮胎与相关的环面支撑件分离开;f)将已与相关轮胎分离开的环面支撑件从硫化生产线(3)传送给第一保持单元(7);g)将已与相关轮胎分离开的所述环面支撑件从第一保持单元(7)传送到成套制造设备(1)的构建生产线(2);其中,所述步骤b)和g)是由第一传送装置(R1)执行的,所述步骤c和f)是由不同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R1)的第二传送装置(R2)执行的。 |
17 |
轮胎加硫机 |
CN201110044868.8 |
2011-02-17 |
CN102161237A |
2011-08-24 |
藤枝靖彦; 柴田昌治 |
本发明的轮胎加硫机中,将上模具和下模具以闭合的状态固定的锁定机构具备:配置于上模具的侧方、且上端部固定于上模具安装部件、在下端部沿上下方向形成多个槽的联杆;形成于下模具安装部件、供联杆穿过的贯穿孔;相对于穿过贯穿孔的联杆的槽沿水平方向自由卡合的锁定爪;以及使锁定爪相对于联杆仅沿水平方向进退移动的锁定爪移动机构。利用该结构,可使对应模具高度的调整变得简单,降低轮胎加硫机的整体高度。 |
18 |
制造轮胎的方法及设备 |
CN200480044020.3 |
2004-09-20 |
CN101022944B |
2010-09-29 |
詹尼·曼奇尼 |
轮胎(2)的胎体结构(3)的连续部件(4、4a、5),是通过把基本部件放置在构制支承件(9)上而形成的,该支承件包括设置为已充气状态的可充气气囊(14),在该状态下,该气囊基本上复制将要获得的胎体结构(3)的内部构形。两者是分开生产的胎面带(7)及其所承载的带结构(6),被同轴地布置在形成于构制支承件(9)上的胎体结构(3)周围,并随着可充气气囊(14)的径向扩张而被施加于胎体结构上。在硫化模具(13)中,构制支承件(9)屈从于过度充气步骤,以便把轮胎(2)压靠在模具(13)的内壁上。可充气气囊(14)的圆周边缘(14a)与相应的固定凸缘(15、16)相结合,因而可以顺着径向方向移动,从而在过度充气步骤中,气囊屈从于有弹性的扩张。 |
19 |
充气轮胎的制造工艺及相关的构建生产线和组装设备 |
CN200680056081.0 |
2006-10-12 |
CN101522403A |
2009-09-02 |
M·马尔基尼; F·马利亚尼; P·米萨尼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轮胎的方法和轮胎构建生产线,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i)将第一环面支撑件传送到第一组装设备(3)处;ii)在第一组装设备(3)中,在第一环面支撑件上依次构建第一环面胎体帘布层、以及第一对环形增强嵌入件,以便于将各个环形增强嵌入件联接到第一环面胎体帘布层的对应径向内侧边缘上;iii)将第一环面支撑件传送到第二组装设备(31)处;iv)在第二组装设备(31)中,在承载着已与第一对环形增强嵌入件相联的第一环面胎体帘布层的第一环面支撑件上,依次地构建第二环面胎体帘布层和第二对环形增强嵌入件,以便于将各个环形增强嵌入件联接到第二环面胎体帘布层的对应径向内侧边缘上。 |
20 |
轮胎成型用模具及使用了该模具的充气轮胎 |
CN200810135422.4 |
2008-08-01 |
CN101357510A |
2009-02-04 |
花和孝; 濑川政弘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轮胎成型用模具(10),其成型胎面的胎面成型模具部(12),由在轮胎周方向上被分割的多个模具组件(18)构成,各模具组件设置为在轮胎的放射方向上可以移动,使在胎面表面上成型横槽T2的突条(20),至少在模具组件(18)的周方向端部(23)处,以相对于朝向模具组件的中心Om的方向向外倾斜的姿势(更详细地讲,是与模具组件的移动方向M平行的姿势)突出设置,从而越朝向前端,越从模具组件的周方向中央部(22)离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