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纺织设备及加工 / 上蜡 / 横机纱线自动上蜡装置

横机纱线自动上蜡装置

阅读:735发布:2020-05-15

专利汇可以提供横机纱线自动上蜡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针织设备的一种横机 纱线 自动 上蜡 装置,是针对解决现有储纱送纱设备和上蜡设备在纱线操作流 水 线中占用空间较大、安装操作较为不便的技术问题而设计。其设计要点在于 机体 的上端面联接上蜡组件,上蜡组件包括架体、轴杆、蜡圈座、蜡圈,所述机体联接架体,架体联接轴杆,轴杆联接蜡圈座,蜡圈座联接蜡圈。本发明结构设置较为简单,通过将储纱送纱器与上蜡机组合为整体,使上蜡与储纱送纱过程可同步进行,提高了生产效率。除此以外,整机占用空间小,上蜡效果明显改善,产品 质量 稳定,适合作为现有同类设备的结构改进。,下面是横机纱线自动上蜡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横机纱线自动上蜡装置,该装置包括储纱送纱器和上蜡组件,储纱送纱器包括机体(1)、电源插座(101)、开关(102)、挑簧(104)、电动纱轮组件(105)、出线支架(106),机体上端面联接电源插座和开关,机体一侧以及该侧的下端面联接引线孔(103)和挑簧,机体中部联接电动纱轮组件,机体另一侧的下端面联接出线支架,出线支架底部联接线孔、线夹(107)、张紧弹簧(108);机体(1)的上端面联接上蜡组件,上蜡组件包括架体(2)、轴杆(6)、蜡圈座(7)、蜡圈(8),机体联接架体,架体联接轴杆,轴杆联接蜡圈座,蜡圈座联接蜡圈;蜡圈座(7)设有底盘(702)和套杆(701),套杆设有槽孔,槽孔套接轴杆(6),蜡圈(8)为圆柱形,蜡圈套接于套杆,且蜡圈底部与底盘相抵;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孔(3)为螺旋状;
所述底盘(702)上端面设有浅凹部(703);一所述蜡圈(8)由两块构成;所述套杆(701)上端联接蜡圈压紧装置,该蜡圈压紧装置包括垫片(9)、弹簧(10)、调节块(11)、调节螺栓(12),垫片、弹簧套接于套杆,调节块通过调节螺栓连接套杆上端设有的螺纹孔,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垫片、调节块相抵,垫片与所述蜡圈(8)相抵。

说明书全文

横机纱线自动上蜡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针织设备,是一种可同时储纱送纱和上蜡操作的横机纱线自动上蜡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针织生产工艺中,纱线进行上蜡,可降低纱线的摩擦系数,有利于纱线的加工处理。现有纱线上蜡一般通过特定的上蜡设备,如中国专利文献刊载的授权公告号CN201411523Y,授权公告日2010年2月24日,实用新型名称为“倍捻机二次上蜡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有两个上蜡机。通过两个上蜡机设有上蜡通道,上蜡通道与两个上蜡机呈S形设置。上蜡机包括底盘,在底盘上设有立柱,在立柱上套有可旋转的蜡。通过以上结构,实现对纱线的上蜡,从而降低纱线的摩擦系数,使纱线易于加工。
[0003] 纱线除了上蜡操作,一般在输送纱线时,需要通过相应的储纱送纱器,实现自动储纱和送纱功能,从而均匀控制纱线的张。如中国专利文献刊载的授权公告号CN1125895C,授权公告日2003年10月29日,发明名称为“送纱装置”,该装置包括分设在壳体两侧的电机和储纱轮,调节纱线出纱张力的张力环,出纱支架、进纱探杆及进纱阻尼元件,以及由调节杆进行储纱量大小调节机构,同时壳体正面下端设计成与压纱环下端平齐的延伸段。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经济实用的优点。
[0004] 虽然上述两件专利分别公开了一种上蜡装置和储纱送纱器,通过相应的装置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但并没有公开一种能够同时完成上蜡和储纱送纱操作的装置。

发明内容

[0005]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可提高生产效率的横机纱线自动上蜡装置,使其解决现有储纱送纱设备和上蜡设备在纱线操作流线中占用空间较大、安装操作较为不便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 一种横机纱线自动上蜡装置,该装置包括储纱送纱器和上蜡组件,储纱送纱器包括机体、电源插座、开关、挑簧、电动纱轮组件、出线支架,机体上端面联接电源插座和开关,机体一侧以及该侧的下端面联接引线孔和挑簧,机体中部联接电动纱轮组件,机体另一侧的下端面联接出线支架,出线支架底部联接线孔、线夹、张紧弹簧;其结构要点在于所述机体的上端面联接上蜡组件,上蜡组件包括架体、轴杆、蜡圈座、蜡圈,所述机体联接架体,架体联接轴杆,轴杆联接蜡圈座,蜡圈座联接蜡圈。通过将上蜡组件安装于机体上端面,从而使纱线自动经过上蜡组件和储纱送纱器,整个过程在一个装置上即可完成,不仅占用空间小,便于安装,而且纱线处理效率较高,产品质量稳定,缩短工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0007] 上述结构中,机体、架体、轴杆之间有两种联接方案。方案一:所述机体上端面通过螺栓螺母、螺栓套联接所述架体,所述轴杆下端设有螺纹,轴杆下端与所述架体之间通过螺母联接固定,该种联接结构拆装、调节较为方便。方案二:所述机体、架体、轴杆为同一连体,该结构可通过注塑等方式一次成型。
[0008] 所述架体一端通过螺栓、螺母、螺栓套连接线夹支架,其中螺栓套的目的是起到高度定位的作用,使得架体与机体上表面平行。线夹支架连接引线孔、线夹、张紧弹簧,所述架体另一端连接所述引线孔。设置线夹的目的是防止因停机操作时,蜡圈座的惯性转动易导致纱线松动,滑落于蜡圈座外,无法正常上蜡。引线孔是用于纱线的导向,引线孔可设置为螺旋状,即与弹簧的螺旋相似,便于纱线的穿孔操作。
[0009] 所述蜡圈座设有底盘和套杆,套杆设有槽孔,槽孔套接所述轴杆,所述蜡圈为圆柱形,蜡圈套接于所述套杆,且蜡圈底部与所述底盘相抵;所述架体至少联接一根轴杆。通过纱线穿过蜡圈与底盘之间的空隙,实现纱线的上蜡操作。
[0010] 为了进一步改善上蜡效果,提供三种改进方案。方案一:所述底盘上端面设有浅凹部,使得纱线所经路线并非直线,从而使的蜡圈与纱线可靠接触。方案二:一块所述蜡圈由两块构成,使纱线从两块蜡圈之间通过,也可达到较好的上蜡效果。方案三:所述套杆上端联接蜡圈压紧装置,该蜡圈压紧装置包括垫片、弹簧、调节块、调节螺栓,垫片、弹簧套接于套杆,调节块通过调节螺栓连接套杆上端设有的螺纹孔,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垫片、调节块相抵,垫片与所述蜡圈相抵。也可将所述调节块与调节螺栓设为同一连体。通过调节弹簧的松紧,对蜡圈施加一定弹力,从而使纱线与蜡圈接触力增大,保证有效上蜡。除此以外,可将方案一与方案三结合,使上蜡效果进一步改善。
[0011] 本发明结构设置较为简单,通过将储纱送纱器与上蜡机组合为整体,使上蜡与储纱送纱过程可同步进行,提高了生产效率。除此以外,整机占用空间小,上蜡效果明显改善,产品质量稳定,适合作为现有同类设备的结构改进。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是本发明的上蜡组件方案一结构示意图。
[0014] 图3是本发明的上蜡组件方案二结构示意图。
[0015] 图4是本发明的上蜡组件方案三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图中序号的名称为:机体1、电源插座101、开关102、引线孔103、挑簧104、电动纱轮组件105、出线支架106、线夹107、张紧弹簧108、架体2、线夹支架3、纱线4、螺栓套5、轴杆6、蜡圈座7、套杆701、底盘702、浅凹部703、蜡圈8、垫片9、弹簧10、调节块11、调节螺栓12。
[0017] 如图1所示,该横机纱线自动上蜡装置由储纱送纱器和上蜡组件构成,储纱送纱器由机体1、电源插座101、开关102、引线孔103、挑簧104、电动纱轮组件105、出线支架106构成,因储纱送纱器的大部分结构为现有机构,故不对其作详细描述。本发明主要通过实施例,对上蜡组件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0018] 如图2所示,该结构作为上蜡组件的实施例一。上蜡组件由架体2、轴杆6、蜡圈座7和蜡圈8构成,轴杆一端设有螺纹,通过螺母将轴杆与架体联接固定。蜡圈座由套杆701和底盘702构成,套杆设有槽孔,通过该槽孔将蜡圈座套接于轴杆。底盘上端面设有浅凹部
703,蜡圈套接于蜡圈座的套杆,蜡圈与底盘的浅凹部之间形成一个凹腔,当纱线4经过该凹腔时,因纱线与蜡圈的逐渐摩擦,凹腔内的蜡圈逐渐与凹腔底部相抵,使得纱线输送路径并非直线,从而使纱线与蜡圈能可靠接触,实现上蜡。
[0019] 如图3所示,该结构作为上蜡组件的实施例二。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一所不同的结构主要在于底盘702上端面无浅凹部703,而蜡圈8的结构由原来的一整块分为两块。通过将蜡圈分为两块,将纱线4从该两块蜡圈之间通过,从而使纱线与蜡圈的接触面积较大,改善上蜡效果。
[0020] 如图4所示,该结构作为上蜡组件的实施例三。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所不同的结构主要在于蜡圈置于蜡圈座,蜡圈座的套杆701上端联接蜡圈压紧装置。蜡圈压紧装置包括垫片9、弹簧10、调节块11和调节螺栓12,通过在蜡圈座的套杆上端设一螺纹孔,首先将垫片、弹簧依次套接于套杆,然后通过调节螺栓将调节块与套杆顶部联接,旋拧调节螺栓,使弹簧压缩,从而使蜡圈与蜡圈座的底盘挤压。通过该方式,当纱线经过蜡圈与底盘之间时,因蜡圈与底盘之间的挤压力作用,使得纱线与蜡圈之间摩擦增大,进一步改善上蜡效果。该实施例所增加的蜡圈压紧装置,还使得本发明可采取多种安装方式,如本发明不管采用横向安装或竖向安装,只需调节蜡圈压紧装置,即可使得蜡圈与蜡圈座的底盘可靠相抵,达到所需的上蜡要求。而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则要求蜡圈必须竖向放置,需要借助蜡圈的自身重力实现上蜡的目的。
[0021] 除上述三种实施例以外,本发明还可将实施例一与实施例二结合,实施例一与实施例三结合,将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三结合,皆能改善上蜡效果,且本发明最少只采用一个上蜡组件即可达到所需的上蜡要求。
[0022] 具体实施时,架体通过螺栓、螺母、螺栓套5固定于机体上,或直接采用将机体1、架体2、轴杆6注塑为一体的结构。在架体的一端通过螺栓、螺母、螺栓套连接线夹支架3,线夹支架连接线孔、线夹107、张紧弹簧108,架体另一端连接引线孔103,用于纱线的引导。为了方便引线孔的穿线操作,引线孔可设置为螺旋状,即将一根一端带螺纹的直条折成螺旋状,带螺纹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于架体上,纱线可沿着螺旋部位的空隙,轻松穿过引线孔。
[0023] 上述内容旨在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非限制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如实施例一的浅凹部可替换为凸部,其达到与浅凹部相同的技术效果,亦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纱线湿法上蜡工艺 2020-05-16 252
一种纱线湿法上蜡工艺 2020-05-17 949
纸管上蜡机 2020-05-11 806
一种纱线快速上蜡装置 2020-05-14 825
纱线自动上蜡方法 2020-05-15 615
横机纱线自动上蜡装置 2020-05-15 735
纱线上蜡装置 2020-05-12 86
一种纱线上蜡装置及纱线上蜡方法 2020-05-13 311
经纱后上蜡装置 2020-05-12 1004
上蜡装置 2020-05-14 583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