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电气和电子设备 / 轮速传感器 / 轮速传感器线束的固定装置及防抱死制动系统

轮速传感器线束的固定装置及防抱死制动系统

阅读:1018发布:2020-06-22

专利汇可以提供轮速传感器线束的固定装置及防抱死制动系统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轮速 传感器 线束 的固定装置及防抱死 制动 系统 ,用于固定 轮速传感器 线束,固定装置包括固定 支架 和固定在固定支架上的线束固定部,固定支架包括承载梁和分别与承载梁两端相连的两个安装臂,线束固定部固定在承载梁上,线束固定部内形成有线束固定槽,轮速传感器线束固定在线束固定槽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速传感器线束的固定装置,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少、制造成本低,因线束固定部与线束的 接触 面积大,可有效固定线束防止其窜动,优化线束的走向,可以保证轮速传感器线束与制动硬管、制动器总成、减震器支柱相对 位置 的 稳定性 ,可有效避免轮速传感器线束与其他零部件的干涉现象,提高轮速传感器线束的使用寿命以及 汽车 的主动安全性。,下面是轮速传感器线束的固定装置及防抱死制动系统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轮速传感器线束(4)的固定装置,用于固定轮速传感器线束(4),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支架(1)和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1)上的线束固定部(2),所述固定支架(1)包括承载梁(11)和分别与所述承载梁(11)两端相连的两个安装臂(12),所述线束固定部(2)固定在所述承载梁(11)上,所述线束固定部(2)内形成有线束固定槽(21),所述轮速传感器线束(4)固定在所述线束固定槽(21)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速传感器线束(4)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1)呈n形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速传感器线束(4)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固定部(2)包括线束盖板(23)和线束支撑底板(25),所述线束固定槽(21)由所述线束盖板(23)和所述线束支撑底板(25)围合形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速传感器线束(4)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盖板(23)的一侧与所述线束支撑底板(25)连接,所述线束盖板(23)的相对另一侧为自由侧边,所述线束盖板(23)可以绕着固定一侧翻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速传感器线束(4)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支撑底板(25)的一侧设置有卡槽(251),所述卡槽(251)与所述线束盖板(23)的自由侧边相对应,所述线束盖板(23)的自由侧边可对应卡入所述卡槽(251)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速传感器线束(4)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固定部(2)还包括固定前板(22)和固定后板(24),所述固定前板(22)和所述固定后板(24)由所述承载梁(11)上延伸而成,所述线束支撑底板(25)连接在所述固定前板(22)与所述固定后板(24)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速传感器线束(4)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前板(22)和所述固定后板(24)上均设有相对应的穿孔(26)。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速传感器线束(4)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固定部(2)设置在所述承载梁(11)的中部位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速传感器线束(4)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安装臂(12)的末端分别设置有扣脚(120)。
10.一种防抱死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动器总成(3)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轮速传感器线束(4)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通过所述两个安装臂(12)固定在所述制动器总成(3)上。

说明书全文

轮速传感器线束的固定装置及防抱死制动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的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轮速传感器线束的固定装置及防抱死制动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在汽车主动安全技术方面,ABS系统(antilock brake system,防抱死制动系统)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它主要由ABS执行机构总成和轮速传感器及其线束组成。而轮速传感器及其线束一般装配在车身上。在汽车装配过程中,线束干涉是保安防灾的重点检查项目,线束干涉带来的危害轻则发生车辆短路、断路,导致汽车内部元件损坏,造成客户抱怨增大,顾客满意度下降,重则造成火灾甚至车毁人亡的重大安全事故。
[0003] 汽车轮速传感器作为汽车主动安全的关键元件,为ABS系统提供各轮系的实时工作状态,而轮速传感器线束恰恰是该信息的传输媒介,为保证制动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对轮速传感器线束的安装位置和安装度都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因此,如何保证轮速传感器及其线束不受恶略工作环境破坏显得至关重要。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速传感器线束的固定装置,可以有效固定轮速传感器线束,避免轮速传感器线束与其他零部件的干涉,提高轮速传感器线束的使用寿命以及汽车的主动安全性。
[0005]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速传感器线束的固定装置,用于固定轮速传感器线束,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和固定在固定支架上的线束固定部,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承载梁和分别与承载梁两端相连的两个安装臂,所述线束固定部固定在承载梁上,线束固定部内形成有线束固定槽,所述轮速传感器线束固定在线束固定槽中。
[0007]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呈n形结构。
[0008] 进一步地,所述线束固定部包括线束盖板和线束支撑底板,所述线束固定槽由线束盖板和线束支撑底板围合形成。
[0009] 进一步地,所述线束盖板的一侧与所述线束支撑底板连接,所述线束盖板的相对另一侧为自由侧边,所述线束盖板可以绕着固定一侧翻开。
[0010] 进一步地,所述线束支撑底板的一侧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线束盖板的自由侧边相对应,所述线束盖板的自由侧边可对应卡入所述卡槽中。
[0011] 进一步地,所述线束固定部还包括固定前板和固定后板,所述固定前板和所述固定后板由所述承载梁上延伸而成,所述线束支撑底板连接在所述固定前板与所述固定后板之间。
[0012]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前板和所述固定后板上均设有相对应的穿孔。
[0013] 进一步地,所述线束固定部设置在所述承载梁的中部位置。
[0014]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安装臂的末端分别设置有扣脚。
[0015]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防抱死制动系统,包括制动器总成和如上所述的轮速传感器线束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通过所述两个安装臂固定在所述制动器总成上。
[0016]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速传感器线束的固定装置,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少、制造成本低,因线束固定部与线束的接触面积大,可有效固定线束防止其窜动,保证线束装配的一致性,也可以优化线束的走向,可以保证轮速传感器线束与制动硬管、制动器总成、减震器支柱总成相对位置的稳定性,可有效避免轮速传感器线束与其他零部件的干涉现象,提高轮速传感器线束的使用寿命以及汽车的主动安全性。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轮速传感器线束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图1中结构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0019] 图3为图1中结构的侧面示意图。
[0020] 图4为图1中的固定装置固定在制动器总成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式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22]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轮速传感器线束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结构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图3为图1中结构的侧面示意图。请参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轮速传感器线束4的固定装置,用于固定轮速传感器线束4,该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支架1和固定在固定支架1上的线束固定部2。
[0023] 本实施例中,固定支架1呈n形结构,包括承载梁11和分别与承载梁11两端相连的两个安装臂12。线束固定部2固定在承载梁11上,线束固定部2内形成有线束固定槽21。在对轮速传感器线束4进行固定时,轮速传感器线束4固定在线束固定槽21中,两个安装臂12再安装在制动器总成3(参图4)上,从而实现对轮速传感器线束4的固定。
[0024]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线束固定部2设置在承载梁11的中部位置,线束固定部2包括固定前板22、固定后板24、线束盖板23和线束支撑底板25。固定前板22和固定后板24由承载梁11向上延伸而成,固定前板22和固定后板24相互间隔且相互平行设置。线束支撑底板25连接在固定前板22与固定后板24之间,线束支撑底板25的相对两侧分别与固定前板22和固定后板24的顶端相连。线束盖板23的一侧与线束支撑底板25连接,线束盖板23的相对另一侧为自由侧边,线束盖板23可以绕着固定一侧为支点向上翻开,以便于轮速传感器线束4卡入至线束固定槽21中。
[0025] 在本实施例中,线束固定槽21由线束盖板23和线束支撑底板25围合形成,线束盖板23和线束支撑底板25的截面轮廓优选为半圆形,因此在两者围合时将形成一个圆形的线束固定槽21,以便于轮速传感器线束4固定。
[0026] 在本实施例中,线束支撑底板25的一侧设置有卡槽251,卡槽251与线束盖板23的自由侧边相对应,线束盖板23的自由侧边可对应卡入卡槽251中,防止线束盖板23松脱。
[0027] 在固定轮速传感器线束4时,将线束盖板23的自由侧边从卡槽251中脱开,使线束盖板23绕着固定一侧为支点向上翻开,然后将轮速传感器线束4置入线束固定槽21中,再将线束盖板23的自由侧边重新卡入卡槽251中即可。线束盖板23的自由侧边与卡槽251之间可以通过过盈配合或者卡扣的方式进行连接。
[0028] 本实施例提供的轮速传感器线束4的固定装置优选采用塑料材质,该固定装置的固定支架1和线束固定部2优选地通过注塑一体成型。
[0029] 进一步地,考虑到轮速传感器线束4的直径尺寸会有不同,为了对各种不同直径尺寸的轮速传感器线束4均能实现固定,本实施例中在固定前板22和固定后板24上均设有相对应的穿孔26。当轮速传感器线束固定装置需要固定较粗的轮速传感器线束4时,较粗的轮速传感器线束4在置入线束固定槽21中之后,有可能导致线束盖板23无法完全合上,线束盖板23的自由侧边无法卡到卡槽251中进行固定,此时可利用绳索等穿过固定前板22和固定后板24上的穿孔26,然后将绳索从线束盖板23上方再绕回进行扎,即利用绳索将线束盖板23进行捆绑,实现将较粗的轮速传感器线束4固定在线束固定部2内,并防止线束盖板23脱开。
[0030] 图4为图1的固定装置固定在制动器总成3上的示意图。请参图4,该固定装置通过两个安装臂12固定在制动器总成3上,例如两个安装臂12末端分别设置有扣脚120,在制动器总成3的侧面上设置两个凹槽31,两个扣脚120分别扣合在两个凹槽31中。
[0031]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系统),包括制动器总成和固定在制动器总成上的如上所述的轮速传感器线束的固定装置。
[003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速传感器线束的固定装置,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少、制造成本低,因线束固定部与线束的接触面积大,可有效固定线束防止其窜动,保证线束装配的一致性,也可以优化线束的走向,可以保证轮速传感器线束与制动硬管、制动器总成、减震器支柱总成相对位置的稳定性,可有效避免轮速传感器线束与其他零部件的干涉现象,提高轮速传感器线束的使用寿命以及汽车的主动安全性。
[0033] 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0034]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003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